生物:12《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課件(1)(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頁
生物:12《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課件(1)(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頁
生物:12《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課件(1)(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頁
生物:12《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課件(1)(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頁
生物:12《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課件(1)(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必修3第1章第1及第2節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1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1、滲透壓(770KPa)(1)滲透壓的概念:簡單地說,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2)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溶質微粒越多,即溶液濃度越高,對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滲透壓越高(3)影響滲透壓的因素: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2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2、酸堿度3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2、酸堿度血漿pH維持在7.357.45之間;4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2、酸堿度血漿pH維持在7.357.45之間;與含有的HPO42-和HCO3-等離子有關5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2、酸堿度血漿

2、pH維持在7.357.45之間;與含有的HPO42-和HCO3-等離子有關緩沖物質: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6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2、酸堿度血漿pH維持在7.357.45之間;與含有的HPO42-和HCO3-等離子有關酸過多:緩沖物質: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乳酸+ NaHCO3 乳酸鈉 + H2CO3腎臟排尿呼吸排出(碳酸氫鹽)7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2、酸堿度血漿pH維持在7.357.45之間;與含有的HPO42-和HCO3-等離子有關緩沖物質: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堿過多

3、:Na2CO3+ H2CO32NaHCO3腎臟排尿8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2、酸堿度血漿pH維持在7.357.45之間;與含有的HPO42-和HCO3-等離子有關3、溫度9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2、酸堿度血漿pH維持在7.357.45之間;與含有的HPO42-和HCO3-等離子有關3、溫度37左右1011四、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12體體外外13體體外外食物14體體外外食物消化系統15體體外外食物營養物質消化系統循環系統16體體外外食物營養物質消化系統循環系統淋巴血漿營養物質17體體外外食物營養物質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淋巴血漿空氣營養物質O2O218體體外外食物營

4、養物質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淋巴組織液血漿空氣營養物質O2O219體體外外食物營養物質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淋巴組織液血漿空氣營養物質O2O2細胞O2營養物質20代謝終產物CO2體體外外食物營養物質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淋巴組織液血漿空氣營養物質O2O2細胞O2營養物質21代謝終產物代謝終產物CO2體體外外食物營養物質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淋巴組織液血漿空氣氣體營養物質O2CO2O2細胞O2營養物質CO222代謝終產物代謝終產物CO2體體外外食物營養物質尿液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循環系統淋巴組織液血漿空氣氣體營養物質O2CO2O2細胞O2營養物質CO2代謝終產物23代謝終產物代謝終產

5、物CO2體體外外食物營養物質尿液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循環系統淋巴組織液血漿空氣氣體營養物質O2CO2O2細胞O2營養物質皮 膚汗液CO2代謝終產物24四、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結論:25四、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結論:1、體內細胞與內環境之間直接進行物質交換。26四、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結論:1、體內細胞與內環境之間直接進行物質交換。2、體內細胞只有通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環 境間接進行物質交換。27第2節 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2829一、內環境的動態變化30一、內環境的動態變化1、體溫日變化規律的調查31一、內環境的動態變化1、體溫日變化規律的調查

6、(1) 不同人的體溫因年齡、性別的不同有微 小差異32一、內環境的動態變化1、體溫日變化規律的調查(1) 不同人的體溫因年齡、性別的不同有微 小差異(2) 同一個人的在一日內也有變化 (不超過1)33一、內環境的動態變化1、體溫日變化規律的調查(1) 不同人的體溫因年齡、性別的不同有微 小差異(2) 同一個人的在一日內也有變化 (不超過1)(3)健康人的體溫始終接近37 34一、內環境的動態變化1、體溫日變化規律的調查(1) 不同人的體溫因年齡、性別的不同有微 小差異(2) 同一個人的在一日內也有變化 (不超過1)(3)健康人的體溫始終接近37 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35一、內環境的動態變化1

7、、體溫日變化規律的調查(1) 不同人的體溫因年齡、性別的不同有微 小差異(2) 同一個人的在一日內也有變化 (不超過1)(3)健康人的體溫始終接近37 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 協調活動,36一、內環境的動態變化1、體溫日變化規律的調查(1) 不同人的體溫因年齡、性別的不同有微 小差異(2) 同一個人的在一日內也有變化 (不超過1)(3)健康人的體溫始終接近37 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 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37一、內環境的動態變化1、體溫日變化規律的調查(1) 不同人的體溫因年齡、性別的不同有微 小差異(2) 同一個人的在一日內也有變化 (不超過

8、1)(3)健康人的體溫始終接近37 2、穩態 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 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38一、內環境的動態變化2、穩態 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 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39一、內環境的動態變化2、穩態 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 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1、主要調節機制40一、內環境的動態變化2、穩態 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 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1、主要調節機制(1)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41二、對

9、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1、主要調節機制(1)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主要依賴于神經調節42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1、主要調節機制(1)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主要依賴于神經調節(2)美國生理學家坎農:43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1、主要調節機制(1)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主要依賴于神經調節(2)美國生理學家坎農:在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共同作用下,通過各器官、系統分工合作、協調統一而實現44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1、主要調節機制(1)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主要依賴于神經調節(2)美國生理學家坎農:在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共同作用下,通過各器官、系統分工合作、協調統一而實現(3)目前普遍認為: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

10、絡45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2、內環境穩態的失調46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2、內環境穩態的失調(1)例子:尿毒癥47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2、內環境穩態的失調(1)例子:尿毒癥(2)思考與討論48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2、內環境穩態的失調(1)例子:尿毒癥(2)思考與討論(3)結論49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2、內環境穩態的失調(1)例子:尿毒癥(2)思考與討論(3)結論人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當外界環境的變化過于激烈,或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時,內環境的穩態就會遭到破壞。50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2、內環境穩態的失調(1)例子:尿毒癥(2)思考與討論(3)結

11、論人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當外界環境的變化過于激烈,或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時,內環境的穩態就會遭到破壞。三、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意義 51二、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2、內環境穩態的失調(1)例子:尿毒癥(2)思考與討論(3)結論人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當外界環境的變化過于激烈,或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時,內環境的穩態就會遭到破壞。 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三、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意義 52例題:53例題:54例題:例2:(01年天津理綜試卷)人體發生花粉等過敏反應時,引起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滲出,會造成局部A.血漿量增加 B.組織

12、液增加C.組織液減少 D.淋巴減少55例題:例2:(01年天津理綜試卷)人體發生花粉等過敏反應時,引起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滲出,會造成局部A.血漿量增加 B.組織液增加C.組織液減少 D.淋巴減少56思考與討論11. 細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細胞外的體液,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等。血細胞直接生活在血漿中,體內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在組織液中,大量淋巴細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見,細胞外液是體內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57思考與討論12. 相同點:它們都屬于細胞外液,共同構成人體內環境,基本化學組成相同。 不同點:(1)在人體內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漿位于血管內,組織液分布于組織細胞之間,淋巴分

13、布于淋巴管中; (2)生活于其中的細胞種類不同:存在于組織液中的是體內各組織細胞,存在于血漿中的是各種血細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細胞等; (3)所含的化學成分有差異,如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很少。58思考與討論13. 提示:當血漿流經毛細血管時,水和一切能夠透過毛細血管壁的物質可以在毛細血管動脈端滲出,進入組織細胞間隙而成為組織液,絕大多數的組織液在毛細血管靜脈端又可以重新滲入血漿中。少量的組織液還可以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經淋巴循環由左右鎖骨下靜脈匯入血漿中。它們之間的關系如 圖 1-2所示。由此可見,全身的細胞外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59思考與討論1圖1-

14、2 組織液、血漿、淋巴之間的關系60(三)資料分析612. 還含有氣體分子(主要是氧氣和二氧化碳)、調節生命活動的各種激素、其他有機物(如維生素)等。3. Na+、Cl-含量較多。它們的作用主要是維持血漿滲透壓。(三)資料分析624. 維持血漿的酸堿平衡。5. 提示:如血漿中的葡萄糖主要來源于食物中的糖類。食物中的淀粉經消化系統消化后,分解為葡萄糖,經小腸絨毛吸收后進入血液,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進入組織細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排入內環境中。二氧化碳通過血液循環被運輸到肺,通過呼吸系統排出體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腎臟通過形成尿液排出體外。(三)資料分析6

15、3 Na+和Cl-等直接來自于食物,不需要經過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質主要來自于食物中的糖類和蛋白質。糖類和蛋白質是兩類大分子物質,必須經過消化系統的消化,分解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質在小腸內經主動運輸進入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中,經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中,再通過物質交換過程進入組織液和淋巴。思考與討論2642. 細胞代謝產生的CO2與H2O結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發生下列反應:思考與討論2CO2+H2O H2CO3 H+ + HCO3-HCO3- 通過與細胞外的陰離子交換到達細胞外液,即組織液、血漿或淋巴中。主要與呼吸系統有關。653. 提示:人體具有體溫調節機制以保持細胞外液溫度的恒定。詳細內容可參考教材第 2 章關于人體體溫調節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