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_T 468.3-2021枇杷綠色生產技術規程(可復制)_第1頁
DB33_T 468.3-2021枇杷綠色生產技術規程(可復制)_第2頁
DB33_T 468.3-2021枇杷綠色生產技術規程(可復制)_第3頁
DB33_T 468.3-2021枇杷綠色生產技術規程(可復制)_第4頁
DB33_T 468.3-2021枇杷綠色生產技術規程(可復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 65.020.20CCS B 05DB33浙江省地方標準DB33/T 468.32021代替 DB33/T 468.32017枇杷綠色生產技術規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loquat green cultivation2021 - 09 - 22 發布2021 - 10 - 22 實施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 布DB33/T 468.32021I 前言本標準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本標準代替了DB33/T 468.3-2017枇杷第3部分:生產技術規程,與DB33/T 468.3-2017相

2、比, 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修改了枇杷園地環境條件與規劃(見第4章,2017版的第3章); 增加了產地環境質量的內容(見4.1.3); 修改了施肥標準與方法(見6.2,2017年版的6.2); 修改了病蟲害防治用藥和“主要的病蟲防治表” (見附錄 A); 增加了貯運設施、工具的內容(見10.3); 增加了“生產廢棄物處理”的內容(見第11章); 修改了枇杷生產模式圖防治用藥(見附錄 B)。本標準由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提出。 本標準由浙江省種植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浙江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浙江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寧波市農業農村綠色發展中心、余杭區農

3、業農村局、寧海縣農業農村局、樂清市農業農村局、蘭溪市農業農村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孫鈞、李政、鄭永利、宗四弟、陳俊偉、陳龍國、鄭蔚然、吳愉萍、陳穎、馮健君、王朝麗、方海濤、曹婷婷、李罕瓊、楊鳳麗、馮新軍、周樹新、范珺、繆曉丹、徐慶法。 本標準及其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2004年首次發布為DB33/T 468.3-2004 無公害枇杷 第3部分:生產技術規程; 2017年第一次修訂時,將標準名稱改為枇杷生產技術規程 本次為第二次修訂。DB33/T 468.32021DB33/T 468.320214.2.1 栽植前先進行園地防護林、道路、排灌系統、小區劃分、品種配置、房屋及附屬設施

4、等的規劃和設計,合理布局并繪制出平面圖。 4.2.2 產地宜集中連片,水、電、交通運輸方便。山地果園應選擇海拔 100 m200 m、25以下的坡地, 宜修筑等高梯地,采用等高栽植,栽植行向與梯地走向相同。平地、灘地每隔 40 m50 m 開深 50 cm、寬 100 cm 的溝。 PAGE 3 PAGE 2 枇杷綠色生產技術規程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枇杷綠色生產的園地環境與規劃、品種選擇與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貯運、生產廢棄物處理和生產記錄。本標準適用于枇杷綠色生產。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標準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5、,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GB 38400 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要求NY/T 391 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NY/T 393 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NY/T 394 綠色食品 肥料使用準則NY/T 658 綠色食品 包裝通用準則NY/T 1056 綠色食品 貯藏運輸準則 術語和定義本標準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 園地環境與規劃園地環境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5,絕對最低氣溫-6,年降雨量1000 mm。 土壤條件以土壤pH值5.57.5,有機質含量15 g/kg,土層深厚,土質疏松,保水保肥力強,排水良好, 地下水

6、位1 m以下的砂質壤土為佳。 產地環境質量產地周邊5 km以內無污染源,土壤、灌溉水質和大氣質量應符合NY/T 391的規定。園地規劃品種選擇與栽植品種選擇選用適宜當地種植的抗逆性強、商品性好的優良品種。紅沙類早熟品種有寶珠,中晚熟品種有 大紅袍洛陽青夾腳大葉楊墩等。白沙類品種主要有寧海白軟條白沙硬條白沙 太平白等。苗木質量要求采用無檢疫對象、生長健壯的嫁接苗,提倡使用容器苗。苗木質量要求見表1。 表1 苗木質量要求項目 要求 露地苗 容器苗 側根數量(條) 4 4 苗木高度(cm) 40 60 苗木粗度(嫁接口上 1 cm 處直徑)(cm) 0.8 0.8 莖傾斜度() 15 15 栽植定植

7、前準備山地果園在種植前 3 個月按設定的行株距挖定植穴,長、寬各為 0.8 m1.0 m,深 0.5 m0.8 m。每穴底層放含秸稈、嫩枝等材料的農家肥料 50 kg,并與 1 kg 過磷酸鈣、0.5 kg 的復合肥混勻填入。上層覆表土,踏實,筑一高于地表 30 cm40 cm 定植墩,灌水,待植。 水網平地果園在地勢較低的地方,采用深溝高畦,畦溝深50 cm,寬40 cm;或采用筑墩,墩高40 cm。 定植時間分春植和秋植兩種,春植2月下旬3月中旬,秋植10月中旬11月上旬。 栽植密度栽植密度見表2。 表2 栽植密度樹形 品種 丘陵、山地 平地、緩坡地 株距,m 行距,m 密度 株距,m 行

8、距,m 密度 株/公頃 株/公頃 開張 大紅袍洛陽青大葉楊墩軟條白沙太平白寧海白等 4 4 624 4 4.5 556 直立 寶珠夾腳等 34 4 625833 4 4 625 授粉樹配置一園宜栽 2 個或 2 個以上品種,以利授粉。 栽植方法裸根苗剪除苗木部分葉片,自嫁接口上部 30 cm 剪截定干。將苗木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后邊填回土邊提苗,露出嫁接口為宜,踏實,每株立即澆足定根水。 帶土球苗與容器苗挖深度為土球高度的1/2、直徑為土球直徑2倍的鍋形定植穴,將苗置于穴中央,扶正苗木進行培土, 以露出嫁接口為宜,搗實土球周邊的土,并立即澆足定根水。 土肥水管理土壤管理深翻擴穴苗木定

9、植后,應逐年擴穴培肥,施入有機肥料或種植綠肥。深翻擴穴宜在秋季或冬季進行,每年深翻擴穴一次,4年5年達到全園深翻一遍。 間作和覆蓋幼齡枇杷園,行間可間種豆科作物、綠肥等低矮稈作物,綠肥應在盛花期翻壓。成年果園可用作物秸稈或地膜等進行覆蓋,也可種植綠肥或實行生草栽培,刈割的草可作為覆蓋物,也可在秋季施肥或擴穴培肥時一并翻壓入園中。中耕不實行種草的果園每年中耕1次,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 施肥管理施肥原則推行測土配方施肥,提倡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有針對性的補充中、微量元素肥料。肥料使用應符合NY/T 394的規定,質量應滿足GB 38400限量要求。 DB33/T 468.32021DB33/T

10、468.32021 PAGE 8 PAGE 7 施肥時期及施肥量幼樹施肥幼年果園施肥應薄肥勤施,在各次梢抽發前后施好促梢肥和壯梢肥,速效化肥和腐熟農家肥料配合施用。2月10月隔兩個月一次,7月8月夏季不施肥,株施含0.2%0.3%尿素、0.1%0.2%復合肥(N: P2O5:K2O比例為15:15:15)的水肥3 kg5 kg;10月次年2月間施冬肥一次,株施有機肥10 kg20 kg。 結果樹施肥春肥2月3月施入,施肥量占全年總施肥量的10,以速效肥為主。掛果少、春梢抽發多而旺的樹可以不施。 夏肥5月6月采果后、夏梢抽發前施入。以速效肥為主,適當搭配有機肥,施肥量占全年總施肥量的40 左右。

11、 秋肥10月中下旬開花前施用,以有機肥為主,適當搭配速效肥,施肥量占全年總施肥量的50左右。 施肥方法土壤施肥挖深度和寬度30 cm40 cm的穴或溝,多點穴施或環狀溝施。 葉面施肥在展葉期、花期、果實膨大期和采果后,各噴1次2次葉面肥,根據樹體的缺素情況噴施微量元素。 水分管理灌水花果生長期缺水和采果后7月至8月高溫干旱季節應及時灌水或噴水,可采用穴灌、滴灌和噴灌,并在樹盤下覆草防旱。排水多雨季節或果園積水時應及時排水。整形修剪整形定植后即根據品種選定適宜樹形。主要品種的適宜樹形見表3。 表3 主要品種的適宜樹形樹形 適栽品種 結 構 特 點 疏散分層形 軟條白沙寧海白大紅袍洛陽青等 樹高小

12、于 3.0 m,干高 30 cm40 cm,3 層4 層主枝群,各層留 3個4 個結果枝,上下兩層不要重疊,層間間隔 50 cm60 cm。 三主枝分層形 寶珠夾腳等 樹高 2.5 m3 m,三主枝離地面 30 cm40 cm,主干與地面角度 45 60,每一主枝配置3 層4 層,每層2 個3 個副主枝,層間距50 cm60 cm。 修剪修剪時期春剪在 2 月下旬3 月下旬進行;夏剪在采果后半個月內進行,夏梢抽生期進行抺芽摘梢;花蕾期及初花期結合疏花蕾進行秋剪。 幼齡樹修剪春剪根據選定樹形,抹去多余萌芽或多余枝。夏剪通過抹芽、疏枝,保留2個3個側枝,疏去多余的夏梢側枝。 結果樹修剪春剪時剪除衰

13、弱結果枝、病花穗,疏除過多的春梢側枝。夏剪時夏梢配置以 1 個主梢、2 個副梢為宜,疏去多余的夏梢。對部分多年生彎曲、細弱枝進行回縮。對樹勢旺的樹在 6 月下旬7 月中旬進行扭梢、拿枝、環剝等控梢促花處理。秋剪刪除過密夏梢、生長不充實夏梢側枝,秋梢側枝留 1 個2 個, 適當疏去花穗上方發生的秋梢。每次修剪、疏去枝量控制在總枝量的 10%20%。 衰老樹春剪時疏除多余枝梢,在適當的角度及樹枝方位選擇 2 年4 年生枝進行回縮修剪,及時抹芽,并防日灼。秋剪時刪除過密枝、細弱枝、交叉枝。 花果管理疏穗10月11月間,將多余花穗全穗摘除,側枝上有2個3個穗應疏去1穗,有4個5個穗的疏去2個穗。樹冠頂

14、上部多疏,樹冠內膛、中下部少疏,留穗總梢數占全樹總梢的60%70%。大年樹、老年樹、衰弱樹多疏。營養枝與結果枝的比例調整到1:1.5。 疏蕾一般品種每穗留2個3個支軸,中、小果型品種每穗留3個5個支軸。疏蕾方法有摘除花穗上部二分之一或摘除上部和下部保留中部,或疏去10月11月初早期花蕾。 疏果疏果在 3 月中旬4 月中旬,各地區有差異。大、中果型品種如寧海白每穗留果 2 個4 個, 小果型品種如寶珠每穗留果 4 個6 個。 套袋最后一次疏果時進行套袋,以外黃內黑雙層防水袋為宜,大小為(1720) cm(2025) cm。套袋前宜噴1次殺菌與殺蟲劑,在噴藥后5天內完成套袋。 病蟲害防治防治原則遵

15、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根據病蟲害發生規律,優先采用農業、物理和生物措施防治,合理采用化學防治措施,以及時、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蟲害。 防治方法農業防治不從疫區引入種苗、接穗;因地制宜選用抗病蟲害的優良品種和砧木,培育壯苗;加強田間管理, 科學施肥,冬季清園,樹干涂白;合理修剪,剪除病蟲枝、枯枝并集中燒毀。物理防治采用殺蟲燈、性誘劑、黃板、糖醋盆、樹干上綁縛稻草等誘殺害蟲;人工捕殺枝干鉆蛀性害蟲。生物防治營造枇杷園內生物多樣性,保護天敵,提升自然生態控害功能,采用以菌治蟲、以蟲治蟲、植物驅蟲,選用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 化學防治加強病蟲預測預報,選擇最佳防治時期,注意不同作用機理的農藥

16、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不應隨意提高農藥使用濃度,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推廣使用新型噴藥器械。定果后至采收結束,農藥的使用應執行 NY/T 393 的規定。 主要病蟲害防治及部分推薦農藥見附錄 A。 采收貯運采收在果實呈現出該品種的固有色澤時采收。分批采收,長途運輸可八成熟采。用采果剪帶果柄輕輕剪下或用手指輕捏果柄將果實輕輕摘下,避免擦傷果面絨毛,輕摘輕放,防止碰傷、捏傷、刺傷果實。采收時間宜在上午或陰天為好,采后果實避免日曬雨淋。包裝實行分級、單果包裝,塑料或竹材包裝容器的四周及底部應墊有細軟襯墊材料。包裝過程中應輕拿輕放,避免手接觸果面。包裝材料應符合NY/T 658的規定。 貯運枇杷貯藏溫

17、度在5 7 ,貯藏果選無機械損傷果。運輸時采用冷鏈運輸,裝卸時輕拿輕放、防機械損傷。貯運設施、工具的要求和管理應符合NY/T 1056的規定。 生產廢棄物處理枇杷園中的落葉和修剪下的枝條,帶出園外進行無害化處理。修剪下的枝條,可經粉碎、堆漚后, 作為有機肥還田。廢棄的農膜、果袋和農藥包裝袋等應收集好進行集中處理,減少環境污染。生產記錄農事活動、農業投入品使用等應有詳細記錄,包括記錄產地環境條件、生產技術、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及采后處理、銷售記錄等情況,生產記錄保存3年以上。 標準化生產模式圖枇杷綠色生產標準化生產技術模式圖見附錄B。 主要病蟲害防治見表A.1。 附 錄 A(資料性) 主要

18、病蟲害防治表A.1 主要病蟲害防治意見表病蟲害名 防治時期 防治方法 病害 葉斑病 斑點病 5 月多雨季節 1、加強肥培管理。 2、噴喹啉戊唑醇 800 倍液1200 倍液。 灰斑病 8 月9 月或 11 月干旱天氣 角斑病 8 月9 月或 11 月干旱天氣 炭疽病 春、夏、秋梢抽生初期,果實迅速轉色期(5 月上旬) 1、及時排水。 2、剪除過密枝。 3、采后及時清除病果病梢。 污葉病 4 月上旬至 5 月上旬和梅雨季節 1、開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2、及時清園。 褐腐病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 1、開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2、增加通風透光性。 3、刮除枝干病斑,涂波美 5石硫合劑。 蟲害 枇杷黃毛蟲 6 月至 9 月 1、冬季挖去枝干上的越冬蛹。 2、人工拍殺初齡幼蟲。 3、幼蟲剛孵化時,噴 0.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 500 倍液2000 倍液或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100 億活芽孢/g)600 倍液800 倍液。 梨小食心蟲 4 月上旬至 10 月上旬 1、消滅越冬幼蟲,及時清園。 2、及時剪除被害枝、梢、果,殺死幼蟲。 3、成蟲發生期,用糖酒醋液(糖 1 份、酒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