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eb2.0及其相關技術什么是web2.0?1 產生的背景1)互聯網質的變化五聯網正在升級換代截至2005年12月底,全球有9億多互聯網用戶,中國有1.11億多互聯網用戶。量變會引發質變,互聯網上不僅僅是量的變化,成員擴充到一定階段必然引發質的變化。而今天和未來一段時 間我們和業界都感覺到互聯網正在經歷這樣重大的變革,互聯網正在升級換代,不僅僅單純是技術上的,這次 更多是互聯網社會體制的變化,我們今天籠統將其稱之為web2.0 (互聯網2.0)的抽象概念,而實際上帶來的東 西可能會超出我們的想象,因為我們知道,社會體系的變化是深層次的變化,整個會引起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 變化從而激發出新的量級的
2、效率和財富。2)互聯網用戶強勁的個性獨立和社會化需求互聯網用戶需求和行為一直是互聯網產業所關注的重心。個性獨立和社會化是今天互聯網用戶日益深化的需求,也是未來不可阻擋的趨勢。而兩者并不矛盾,個性獨立 是社會化的前提。互聯網-web2.0其本質是社會化的互聯網,是要重構過去的少數人主導的集中控制式的體系而更多關注個體以及 在個體基礎上形成的社群并在充分激發釋放出個體能量的基礎上帶動體系的增長。個性獨立起因個性獨立需求始終是存在的,這是獨立的人的基本需求,會延伸到網絡社會中,而個性獨立今天爆發出來 的原因在于技術和理念的發展使得互聯網用戶自我呈現表達的門檻降低得到重視和仿效:由于越來越多的人表達出
3、自己,很多人由于內心需求的驅動紛紛仿效并開始形成一 種現象互聯網用戶需求在深化,在很多基本需求被滿足以后,有了社會交往和個性表達的深入需求社會化起因人多了就會形成各種隱性的(看不見的)、顯性的(看的見的)千絲萬縷的聯系,互聯網上也是如此。今 天和未來是一個開放的社會,一個趨于真實社會的社會,今天的社會學理論(例如六度分隔理論以及社會資本、 社會性網絡)同樣也在互聯網社會中得到實踐和驗證并推動網絡社會的和諧,而今天的互聯網社會和商業體制 也在社會化的浪潮中開始升級換代。3)互聯網創新應用和創新思考的積累公眾互聯網的商業發展經歷了若干年(中國十年,美國十五年),留給今天業者的思考就是:為什么有些互
4、聯 網公司取得了非凡的成功,而有些互聯網公司卻消失了或苦苦掙扎?這些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其成功的決定性因 素是什么?還有一些新涌現的現象,例如博客(blog)在蓬勃的發展,一些新的創新應用的輕量型的公司在給用 戶帶來非凡的體驗。而這些似乎都有一些共同之處,有一個隱型的紐帶在聯結。這都是業者思考的問題,而到2004年這些創新的思考的片段匯聚在了一起,逐漸在業者的討論中形成了系統的 理論和思想體系并不斷被人認識、思考、完善和應用,這個系統的理論和思想體系就是web2.0o概念的提出2004年,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國際公司之間的頭腦風暴產生了web2.0的概念。OReilly公司副總裁
5、戴爾多 爾蒂(Dale Dougherty)注意到,同互聯網“崩潰”的說法迥然不同,互聯網比其他任何時候都更重要,令人激動的新 應用程序和網站正在以令人驚訝的規律性涌現出來。更重要的是,那些幸免于當初網絡泡沫的公司,看起來有一些 共同之處。那么會不會是互聯網公司那場泡沫的破滅標志了互聯網的一種轉折?Web 2.0 (互聯網2.0)的概念由此 誕生。web2.0的是什么?Web2.0是什么?很多人在說,又好像所有的人都無法說清。可以肯定地是Web2.0不是一種單純的技術變革,不是一-種簡單的諸如C2C、IM這樣可以描述出來的相對獨立的服務或應用web2.0目前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它只是一個符號,
6、表明的是正在變化中的互聯網,這些變化相輔相成,彼此 聯系在一起,才促使互聯網出現今天的模樣,才讓社會性、用戶、參與和創作浮到表面成為互聯網文化的中堅力量 并表征了未來互聯網協會對web2.0的定義是:web2.0是互聯網的一次理念和思想體系的升級換代,由原來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數資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導的互聯網 體系轉變為自下而上的由廣大用戶集體智慧和力量主導的互聯網體系web2.0內在的動力來源是將互聯網的主導權 交還個人從而充分發掘了個人的積極性參與到體系中來,廣大個人所貢獻的影響和智慧和個人聯系形成的社群的影 響就替代了原來少數人所控制和制造的影響,從而極大解放了個人的創作和貢獻的潛能,使得互
7、聯網的創造力上升到了新的量級。4, 與web1.0的對比其實互聯網上本沒有web1.0, web2.0,說得人多了也就有了,web1.0泛指web2.0概念產生之前即2003年之前互聯網的應用的統稱web 1.0web 2.0時間1993-20032003-?表現形式通過瀏覽器瀏覽大量網網頁,加上很多通過web分享的頁其他“內容”,更加互動,更像一個應用程序而非一個“網頁”模式“讀”“寫”和貢獻主要內容單元“網頁”“帖子/記錄”(微內容)形態“靜態”“動態”(聚合)瀏覽方式瀏覽器瀏覽器、RSS閱讀器、其他體系結構客戶服務器“web服務”內容創建者網頁編寫者任何人主導者“geeks” 極客“大量
8、業余人士 ”旗手netscape, yahoo, googlegoogle微內容:由用戶所生產的任何數據都算是微內容,比如一則網志,評論,圖片,收藏的書簽,喜好的音樂列表、想要做的事 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這些微內容,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它的數量、重要性,還有我們 對它的依賴,并不亞于那些正統文章、論文、書籍。極客: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1967年,哈佛大學還是耶魯的心理學教授Stanley Milgram (19331984)米爾格蘭姆設計了一個連鎖信件實驗。他將一套連鎖信件隨機分送給居住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的160個人,信中
9、放了波士頓股票經濟人的名字,信中要 求每個收信人將這套信寄給自己認為比較接近那個經濟人的朋友,朋友收到信后照此辦理,最終大部份信經過五、 六個步驟后抵達該股票經濟人。根據這個實驗的結果,他創立六度分隔理論,簡單地來說,六度分隔就是在這個社 會里,任何兩個人建立一種聯系,最多需要六個人(包括這兩個人在內),無論這兩個人是否認識,生活在地球的任 何地方,他們之間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Web 1.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fOr people web 2.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better
10、fOr computersweb1.0是為人創造internet,經常談到的是門戶,內容,商業模式,封閉,大而全,以網站為中心它是一對一的(網 站對用戶)。web2.0是為計算機更好的創造internet,相對于web1.0談論的是個性化,應用,服務,開放,聚合,以個人為中心, 它是社會性網絡(用戶對用戶)。netscape:研發出第一個大規模商用的瀏覽器yahoo:楊致遠提出了互聯網黃頁,將網站進行分類。google:后來居上,推出了大受歡迎的搜索服務netscape:以傳統的軟件摹本來勾勒其所謂的“互聯網作為平臺”其旗艦產品是互聯網瀏覽器,一個桌面應用程序。 同時,他們的戰略是利用其在瀏覽
11、器市場的統治地位,來為昂貴的服務器產品建立起市場。最終,瀏覽器和網絡服務器 都變成了 “日用品”,同時價值鏈條也向上移動到了在互聯網平臺上傳遞的服務。google:以天生的網絡應用程序的角色問世,它從不出售或者打包程序,而是以服務的方式來傳遞。沒有了定期的軟 件發布,只需要持續的改善。沒有了許可證或銷售,只需要使用。沒有了平臺遷移,只需要搭建宏大的、由眾多個人計 算機組成的、可伸縮的網絡,其上運行開源操作系統,及其自行研制的應用程序和工具,而公司之外的任何人則永遠無 法接觸到這些東西。關于web1.0是為人創造internet而web2.0是為計算機更好的創造internet的解釋:World
12、 Wide Web簡稱WWW,是英國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在歐洲共同體的一個大型科研機構任職時發明的。 通過WEB,互聯網上的資源,可以在一個網頁里比較直觀的表示出來;而且資源之間,在網頁上可以鏈來鏈去。在WEB1.0 上做出巨大貢獻的公司有Netscape,Yahoo和Google。Netscape研發出第一個大規模商用的瀏覽器,Yahoo的楊致遠提出了互聯網黃頁,將互聯網進行了分類,而Google后來居上,推出了大受歡迎的搜索服務。搜索最大的貢獻是,把互聯網上海量的信息,用機器初步分了個線索。但是,光知道網頁里有哪些關鍵字,只解決 了人瀏覽網頁的需求。所以,Tim-Be
13、rners-Lee在提出WWW不久,即開始推崇語義網(Semantic Web)的概念。為什么 呢?因為互聯網上的內容,機器不能理解。他的理想是,網頁制作時和架構數據庫時,大家都用一種語義的方式,將網 頁里的內容表述成機器可以理解的格式。這樣,整個互聯網就成了一個結構嚴謹的知識庫。從理想的角度,這是很誘人 的,因為科學家和機器都喜歡有次序的東西。Berners-Lee關心的是,互聯網上數據,及能否被其它的互聯網應用所重復 引用。舉一個例子說明標準數據庫的魅力。有個產品叫LiberyLink。裝了它后,到Amazon上去瀏覽時,會自動告訴你 某一本書在用戶當地的圖書館能否找到,書號是多少等。因為
14、一本書有統一的書號和書名,兩個不同的互聯網服務(Amazon和當地圖書館數據庫檢索)可以公享數據,給用戶提供全新服務。但是,語義網提出之后,曲高和寡,響應的人不多。為什么?因為指望要網頁的制作者提供這么多額外的信息去讓 機器理解一個網頁,太難;簡直就是人給機器打工。這違反了人們能偷懶就偷懶的本性。看看Google的成功就知道。 Google有個Page Rank技術,將網頁之間互相鏈接的關系,用來做結果排序的一個依據,變相利用了網頁制作人的判斷 力。想一想網頁的制作者們,從數量來說,比純瀏覽者的數量小得多。google就這一個革新,用上了網頁的制作者的 一部份力量,已將其推上了互聯網的頂峰。所
15、以互聯網下一步,是要讓所有的人都忙起來,全民織網,然后用軟件,機器的力量使這些信息更容易被需要的人 找到和瀏覽。如果說WEB1.0是以數據為核心的互聯網,那么WEB2.0可以說是以人為出發點的互聯網。web2.0的特征互聯網成為平臺(參與體系)而不是利用互聯網來統治和控制;充分重視并利用集體力量和智慧;將數據變成“ Intel Inside”;分享和參與的架構驅動的網絡效應;通過帶動分散的、獨立的開發者把各個系統和網站組合形成大匯集的改革;通過內容和服務的聯合使輕量的業務模型可行,分享經濟的模式;注重用戶體驗的持續的服務(“永久的Beta版”);服務和應用無處不在(非單機版和單一平臺版本);不
16、僅僅是少數重要用戶,而是滲透到全體用戶,包括大量的普通用戶,要有拉動長尾的能力;長尾:三web2.0的應用及成功案例blogBlog是個人或群體以時間順序所作的一種記錄,且不斷更新。Blog之間的交流主要是通過反向引用(TrackBack) 和留言/評論(Comment)的方式來進行的。Blog的作者(Blogger),既是這個Blog的創作人,也是其檔案管理 人。TrackBack:是一種Blog應用工具,它可以讓Blogger知道有哪些人看到自己的文章后撰寫了與之有關的內容。這 種功能實現了網站之間的互相通告;因此它也可以看作一種提醒功能。在Web 2.0的世界中,Blog(中文翻譯作“網
17、志”、“博客”)絕對是個“招牌菜”,它已獲得了廣泛的知名度, 代表個人媒體的崛起。“911事件”是Blog發展史上的里程碑階段。人們發現,恐怖事件現場當事人建立的Blog才是最可能給出第 一手和最真實信息的人。一個重要的博客類戰爭Blog(WarBlog)因此繁榮起來。“對911事件最真實最生動的描 述不在紐約時報,而在那些幸存者的Blog中”一位Blog作者寫道。在中文世界,讓“博客”一舉成名的人當屬“木子美”她對個人隱私毫不避諱的曝光,完全顛覆了中國人的倫 理傳統。網民們蜂擁而至“木子美”的Blog,“木子美”私生活曝光的同時,Blog也走進大眾傳播領域。Blog并不是一個充滿技術含量的概
18、念,為了便于理解,你甚至可以把它看作以時間為順序更新的個人主頁Blog 的可貴之處在于,它讓世人認識到,寫作并不是媒體的專利,新聞也不是記者的特權。再眼疾手快的記者也不如在 現場的人更了解事實。目擊者的Blog比新聞記者擁有更高的權威和更接近事實的判斷。在亞洲,韓國人Oh Yeon Ho創立的Blog網站已經成為韓國重要的媒體力量,通過發動全社會的力量,無論是 韓國總統盧武鉉遭彈劾事件,還是韓國人金善逸在伊拉克遭到綁架并被殺害事件,都走在了韓國各大媒體的前列。 這個網站的一條新聞上竟然有85000條評論,遠超過其他媒體互動水平。著名硅谷IT專欄作家丹。吉爾默總結說,Blog本身代表著“新聞媒體
19、3.0”。1.0是指傳統媒體或說舊媒體(Old Media,如“晚報、CCTV”),2.0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新媒體(New Media,如新浪、雅虎)也叫作跨媒體,3.0就 是以Blog為代表的(We Media)的個人媒體或者叫自媒體。Blog發展到現在,內容已并不僅局限于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都是可選項,而音頻Blog就有一個自己的名 字一Podcast (國內翻譯為“播客”)。Blog搭起從互聯網閱讀時代到寫錄時代的橋梁。wikiWiki是Web 2.0體系下的又一個概念。Wiki可以簡單地解釋為由網友自發維護的網絡大百科全書,這個大百科全書 由網友自發編輯并修改內容,每個人既可以是某個
20、詞條的讀者,又可以是這個詞條的編撰者,讀者和編輯的界限在 Wiki中被模糊了。首個Wiki網站的創建者WardCunningham說:“我創建第一個Wiki的初衷就是要建立一種環境, 我們能夠交流彼此的經驗。”tag標簽是一種更為靈活、有趣的日志分類方式,可以讓你為自己所創造的內容(Blog文字、圖片、音頻等)創建多個 用作解釋的關鍵字。比如一副雪景的圖片就可以定義“雪花”、“冬天”、“北極”“風景照片”這幾個。.雅虎剛剛收 購的圖片共享網站Flickr就對此提供支持。Tag類似于傳統媒體的“欄目”,它的相對優勢則在于創作者不會因媒體 欄目的有限性而無法給作品歸類,體現了群體的力量,使得日志之
21、間的相關性和用戶之間的交互性大大增強,其核 心價值是社會化書簽SocialBookmark,用于分享多人的網絡書簽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會性網絡服務,依據六度分隔理論,以認識朋友的朋友為基礎,擴展自己的人脈,便于在 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獲取一點,得到該人脈的幫助。sns網站,就是依據六度分隔理論建立的網站,幫你運營朋友 圈里的朋友。Google推出1GB免費信箱也是一個SNS應用,通過網友之間的互相邀請,Gmail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獲得了巨大的 用戶群。rssRSS是一種用于共享新聞和其他Web內容的數據交換規范,起源于網景通訊公司netscape的推Push技術,
22、將訂戶 訂閱的內容傳送給他們的通訊協同格式(Protocol)o主要版本有0.91、1.0和2.0。廣泛用于blog、wiki和網上新聞頻 道。借助RSS,網民可以自由訂閱指定Blog或是新聞等支持RSS的網站(絕大多數的Blog都支持RSS ),也就 是說讀者可以自定義自己喜歡的內容,而不是象Web 1.0那樣由網絡編輯選出讀者閱讀的內容。世界多數知名新聞 社網站都提供RSS訂閱支持。它的核心價值在于顛覆了傳統媒體中心的理念。雅虎首席運營官丹尼爾。羅森格告訴 記者,“(對傳統媒體的)顛覆倒不敢說,但RSS重新定義了信息分享的方法,顛覆了未來信息社會必須有一個核 心的理念,雖然RSS眼下并不會
23、為網絡廣告帶來什么幫助,但是卻能讓所有人更好地分享信息。”web2.0 vs BBSblog的互動與傳統BBS有何不同? Blog是集原創文章、鏈接評價、鏈接、網友跟進于一體的,比起BBS那種口 無遮攔、隨心所欲、良莠不齊的情緒化發言,博客制作的日志更加審慎、仔細和周詳,其單個文本的豐富性、討論 脈絡的清晰度、論題的拓展空間都超過了 BBS的網友發言帖子。Wiki vs BBS,BBS沒有上下文的概念,討論經常無法持久地進行。討論組反復圍繞著同一個話題,但是人們經常 忘了以前說過什么,討論的內容無法積累和沉淀。wiki vs blogWiki站點一般都有著一個嚴格的共同關注,Wiki的主題一般
24、是明確的堅定的。Wiki站點的內容要求著高度相 關性。最其確定的主旨,任何寫作者和參與者都應當嚴肅地遵從。Wiki的協作是針對同一主題作外延式和內涵式的 擴展,將同一個問題談得很充分很深入。Wiki非常適合于做一種“All about something ”的站點。個性化在這里不是最重要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充分性 以及權威性才是真正的目標Wiki由于其技術實現和含義的交織和復雜性,如果你漫無主題地去發揮,最終連建立 者自己都 會很快的迷失。Wiki使用最多也最合適的就是去共同進行文檔的寫作或者文蔚書籍的寫作。特別是技術相關的(尤以程序開發 相關的)FAQ,更多的也是更合適地以Wiki來展現。Bl
25、og是一種無主題變奏,一般來說是少數人(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人)的關注的蔓延。一般的Blog站點都會 有一個主題,凡是這個主旨往往都是很松散的,而且一般不會去刻意地控制內容的相關性。Blog注重的是個人的思想(不管多么不成熟,多么地匪夷所思),個性化是Blog的最重要特色。Blog注重交流, 一般是小范圍的交流,通過訪問者對一些或者一篇Blog文章的評論和交互。Blog也有協作的意思,但是協作一般是指多人維護,而維護者之間可能著力于完全不同的內容。這種協作在內 容而言是比較松散的。任何人,任何主題的站點,你都可以以Blog方式展示,都有它的生機和活力。四應用舉例1. Flickr是一個分享圖片的
26、社會化網絡Flickr利用用戶產生的內容連接起一個社會網絡。用戶可以合作并利用彼此的Tags(標簽)來發現新的圖片。Flickr還提供了 API (應用程序接口)用來將收藏的圖片與Blog和其它應用整合起來。美味書簽是一個使用“分眾分類”社會化書簽Wikipedia是一個可以被任何人實時編輯的,合作而成的百科全書五web2.0在教育中的思考由前面的表可以看出,web1.0向web2.0的升級換代,創設的是新型的結構與內容的契合關系,得到的是更優秀的用戶 體驗;把“web”換成“教育”,是否有跡可尋呢?現代新教育理念與web2.0有許多類似的地方。Web2.0時代用戶不再圍著門戶網站作圓周運動,
27、用戶變被動的信息接受 者為信息的發布者,用戶可以在網絡中充分體驗,在互聯網上交流互動。新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地獲取 知識、鍛煉能力,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環境,學生在教育中互動、分享,充分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根據web2.0與1.0 的比較表,可以依葫蘆畫瓢試對教育2.0與1.0的作一比較:教育1.0教育2.0模式一個師教生學的單向知識灌輸渠道單向傳輸師生共同創建的一個建構知識、分享知 識、促進交流、共同發展的空間 互動探究基本構成單元教材學生認識水平、規化指導文字教學形態講授、習題、作業問題、思考、交流、反饋、推廣知識結構教材教材、資料、教學用具、觀察實踐、信 息媒體、他人等
28、內容創建者教師教師組織引導學生共同創建教育主導者教師教育過程中全體參與者師生關系教師權威師生平等的伙伴關系學生地位單純的學習者學習的主體、研究團隊中的個體教師地位單純的傳授者管理者、幫促者,研究團隊中的個體五web2.0的相關技術1) web標準什么是web標準WEB標準不是某一個標準,而是一系列標準的集合。網頁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結構(Structure)表現(Presentation) 和行為(Behavior)。對應的標準也分三方面:結構化標準語言主要包括XHTML和XML,表現標準語言主要 包括CSS,行為標準主要包括對象模型(如W3CDOM)、ECMAScript等。這些標準大部分由W
29、3C起草和發 布,也有一些是其他標準組織制訂的標準,比如 ECMA ( 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的 ECMAScript 標準。相應的標準XMLXML是The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標識語言)的簡寫。目前推薦遵循的是W3C于2000年10 月 6 日發布的 XML1.0,參考( HYPERLINK /TR/2000/REC-XML-20001006)%e3%80%82%e5%92%8c /TR/2000/REC-XML-20001006)。和 HTML 一樣,XML 同樣來源 于SGML,但X
30、ML是一種能定義其他語言的語。XML最初設計的目的是彌補HTML的不足,以強大的擴展 性滿足網絡信息發布的需要,后來逐漸用于網絡數據的轉換和描述。關于-XML的好處和技術規范細節這里就 不多說了,網上有很多資料,也有很多書籍可以參考。XHTMLXHTML是The Extensible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標識語言的縮寫。目前推薦遵循的是W3C于 2000年1月26日推薦XML1.0 (參考http: /TR/xhtml1)。XML雖然數據轉換能力強大,完全 可以替代HTML,但面對成千上萬已有的站點,直接采用XML還為時過早。因此,我們在HTML4.0的 基
31、礎上,用XML的規則對其進行擴展,得到了 XHTML。簡單的說,建立XHTML的目的就是實現HTML 向XML的過渡。CSSCSS是Cascading Style Sheets層疊樣式表的縮寫。目前推薦遵循的是W3C于1998年5月12日推薦CSS2 (參考 HYPERLINK /TR/CSS2 /TR/CSS2 )。W3C創建CSS標準的目的是以CSS取代HTML表格式布局、幀和其他表現的語言。純CSS布局與結構式XHTML相結合能幫助設計師分離外觀與結構,使站點的訪問及維 護更加容易。DOMDOM 是 Document Object Model 文檔對象模型的縮寫。根據 W3C DOM 規
32、范( HYPERLINK /DOM /DOM),DOM是一種與瀏覽器,平臺,語言的接口,使得你可以訪問頁面其他的標準組件。簡單理解,DOM解決 了 Netscaped的Javascript和Microsoft的Jscript之間的沖突,給予web設計師和開發者一個標準的方法, 讓他們來訪問他們站點中的數據、腳本和表現層對像。ECMAScriptECMAScript 是 ECMA(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制定的標準腳本語言(JAVAScript)。 目前推薦遵循的是 ECMAScript 262 ( HYPERLINK http:/
33、www.ecma.ch/ecma1/STAND/ECMA-262.HTM http:/www.ecma.ch/ecma1/STAND/ECMA-262.HTM)。web標準的目的我們大部分人都有深刻體驗,每當主流瀏覽器版本的升級,我們剛建立的網站就可能變得過時,我們就需要升 級或者重新建造一遍網站。例如1996- 1999年典型的”瀏覽器大戰”,為了兼容Netscape和IE,網站不得不為這兩種 瀏覽器寫不同的代碼。同樣的,每當新的網絡技術和交互設備的出現,我們也需要制作一個新版本來支持這種新技 術或新設備,例如支持手機上網的WAP技術。類似的問題舉不勝舉:網站代碼臃腫、繁雜浪費了我們大量的帶
34、寬; 針對某種瀏覽器的DHTML特效,屏蔽了部分潛在的客戶;不易用的代碼,殘障人士無法瀏覽網站等等。這是一 種惡性循環,是一種巨大的浪費。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有識之士早已開始思考,需要建立一種普遍認同的標準來結束這種無序和混亂。商業公 司(Netscape、Microsoft等)也終于認識到統一標準的好處,因此在W3C(W3C.org)的組織下,網站標準開始被建 立(1998年2月10日發布XML1.0為標志),并在網 站標準組織()的督促下推廣執行。簡單說,網站標準的目的就是:提供最多利益給最多的網站用戶確保任何網站文擋都能夠長期有效簡化代碼、降低建設成本 讓網站更容易使用,能適應更多不同用
35、戶和更多網路設備當瀏覽器版本更新,或者出現新的網絡交互設備時,確保所有應用能夠繼續正確執行。采用web標準的好處對網站瀏覽者的好處文件下載與頁面顯示速度更快;內容能被更多的用戶所訪問(包括失明、視弱、色盲等殘障人士);內容能被更廣泛的設備所訪問(包括屏幕閱讀機、手持設備、搜索機器人、打印機、電冰箱等等)用戶能夠通過樣式選擇定制自己的表現界面 所有頁面都能提供適于打印的版本對網站所有者和開發者的好處更少的代碼和組件,容易維護帶寬要求降低(代碼更簡潔),成本降低。舉個例子:當ESPN.com使用CSS改版后,每天節約超過 兩兆字節(terabytes)的帶寬。更容易被搜尋引擎搜索到改版方便,不需要
36、變動頁面內容提供打印版本而不需要復制內容 提高網站易用性。在美國,有嚴格的法律條款(Section 508)來約束政府網站必須達到一定的易用性, 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要求。e)怎樣過渡我們大部分的設計師依舊在采用傳統的表格布局、表現與結構混雜在一起的方式來建立網站。學習使用 XHTML+CSS的方法需要一個過程,使現有網站符合網站標準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最好的方法是循序漸進, 分階段來逐步達到完全符合網站標準的目標。如果你是新手,或者對代碼不是很熟悉,也可以采用遵循標準的 編 輯工具,例如Dreamweaver MX 2004,它是目前支持CSS標準最完善的工具。 初級改善 為頁面添加正確的DOC
37、TYPE很多設計師和開發者都不知道什么是DOCTYPE,DOCTYPE有什么用。DOCTYPE是document type 的簡寫。主要用來說明你用的XHTML或者HTML是什么版本。瀏覽器根據你DOCTYPE定義的 DTD(文檔類型定義)來解釋頁面代碼。所以,如果你不注意設置了錯誤的DOCTYPE,結果會讓你大 吃一驚。XHTML1.0提供了三種DOCTYPE可選擇:1)過渡型(Transitional)2)嚴格型(Strict)3)框架型(Frameset)對于我們初級改善來說,只要選用過渡型的聲明就可以了。它依然可以兼容你的表格布局、表現 標識等,不至于讓你覺得變化太大,難以掌握。設定一
38、個名字空間直接在DOCTYPE聲明后面添加如下代碼:一個namespace是收集元素類型和屬性名字的一個詳細的DTD,namespace聲明允許你通過一個在線 地址指向來識別你的namespace。只要照樣輸入代碼就可以。聲明你的編碼語言為了被瀏覽器正確解釋和通過標識校驗,所有的XHTML文檔都必須聲明它們所使用的編碼語言。代 碼如下:用小寫字母書寫所有的標簽XML對大小寫是敏感的,所以,XHTML也是大小寫有區別的。所有的XHTML元素和屬性的名字都 必須使用小寫。否則你的文檔將被W3C校驗認為是無效的為圖片添加alt屬性為所有圖片添加alt屬性。alt屬性指定了當圖片不能顯示的時候就顯示供
39、替換文本,這樣做對正常用 戶可有可無,但對純文本瀏覽器和使用屏幕閱讀機的用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添加了 alt屬性,代 碼才會被W3C正確性校驗通過。注意的是我們要添加有意義的alt屬性給所有屬性值加引號在HTML中,你可以不需要給屬性值加引號,但是在XHTML中,它們必須被加引號,是向XML過渡 的要求關閉所有的標簽在XHTML中,每一個打開的標簽都必須關閉經過上述七個規則處理后,頁面就基本符合XHTML1.0的要求。但我們還需要校驗一下是否真的符合標準 了。我們可以利用W3C提供免費校驗服務( HYPERLINK /)%e3%80%82%e5%8f%91%e7%8e%b0%e9%94%9
40、9%e8%af%af%e5%90%8e%e9%80%90%e4%b8%aa%e4%bf%ae%e6%94%b9%e3%80%82%e5%9c%a8%e5%90%8e%e9%9d%a2%e7%9a%84%e8%b5%84 /)。發現錯誤后逐個修改。在后面的資 源列表中我們也提供了其他校驗服務和對校驗進行指導的網址,可以作為W3C校驗的補充。當最后通過 了 XHTML驗證,恭喜你已經向網站標準邁出了一大步。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難吧 中級改善接下來我們的改善主要在結構和表現相分離上,這一步不象第一步那么容易實現,我們需要觀念上的轉變, 以及對CSS2技術的學習和運用。但學習任何新知識都需要花點時間的,不
41、是嗎?訣竅在于邊做邊學。假 如你一直采用表格布局,根本沒用過CSS,也不必急于跟表格布局說再見,你可以先用樣式表代替font標 簽。隨著你學到的越多,你能做的就越多。好,一起來看看我們需要做哪些事用CSS定義元素外觀我們在寫標識時已經養成習慣,當希望字體大點就用h1,希望在前面加個點符號就用li。我們總 是想 h1的意思是大的,li的意思是圓點,b的意思是“加粗文本”。而實際上,h1 能變成你想要的 任何樣子,通過CSS,h1 能變成小的字體,p文本能夠變成巨大的、粗體的,li能夠變成一張圖片 等等。我們不能強迫用結構元素實現表現效果,我們應該使用CSS來確定那些元素的外觀。例如,我們可 以使
42、原來默認的6級標題可以看起來大小一樣:h1, h2, h3, h4, h5, h6( font-family: 宋體,serif; font-size: 12px; 用結構化元素代替無意義的垃圾許多人可能從來都不知道HTML和XHTML元素設計本意是用來表達結構的。我們很多人已經習慣用 元素來控制表現,而不是結構。例如,一段列表內容可能會使用下面這樣的標識:句子一br / 句子二br / 句子三br /如果我們采用一個無序列表代替會更好:ul li 句子一 /li li 句子二 /li li 句子三 /li /ul你或許會說“但是li顯示的是一個圓點,我不想用圓點”。事實上,CSS沒有設定元素
43、看起來是什么 樣子,你完全可以用CSS關掉圓點。給每個表格和表單加上id給表格或表單賦予一個唯一的、結構的標記,例如table id=menu”接下來,在書寫樣式表的時候,你就可以創建一4“menu”的選擇器,并且關聯一個CSS規則,用來告訴表 格單元、文本標簽和所有其他元素怎么去顯示。這樣,不需要對每個td 標簽附帶一些多余的、占用帶寬 的表現層的高、寬、對齊和背景顏色等等屬性。只需要一個附著的標記(標記“menu”的id標記),你就可 以在一個分離的樣式表內為干凈的、緊湊的代碼標記進行特別的表現層處理。中級改善我們這里先列主要的三點,但其中包含的內容和知識點非常多,需要我們逐步學習和掌握,
44、直到 最后實現完全采用CSS而不才用任何表格實現布局1) ajaxajax的定義AJAX全稱為“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異步JavaScript和XML),是一種創建交互式網頁應用的網 頁開發技術。Ajax不是一個技術,它實際上是幾種技術,每種技術都有其獨特這處,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功能 強大的新技術。Ajax包括:使用XHTML+CSS來表示信息使用JavaScript操作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進行動態顯示及交互使用XML和XSLT進行數據交換及相關操作使用XMLHttpRequest對象與Web服務器進行異步數據交換使用Ja
45、vaScript將所有的東西綁定在一起。與傳統web應模型的對比browser clientuser irtterfaceAHTTP requesthttp (s) transportHTML+CSS datalweb servef+Idata star esr backendlegacy systemsserver-side systemsclassicweb application modelbrowser clientuser interfaDeJavaScript call f |HTML+CSS dataAjax engineI fHTTP requesthttp (s) trans
46、portXML dataweti and/or XML serverI Idata stored, bArkfndprwe$ingF systemsservcrstde systemsAjaxweb application model圖1:傳統Web應用模型(左)與Ajax模型的比較(右).classic web application model (synchronous)clientuser actwltyacuvltyVsystem pfocessinflsystem p*DWMiri9cfeM-side tKocrxjvwr KUvityAjax engineserverprocessingserverAjax web application model (asynchronous) client browser UI圖2:傳統We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快速查漏農業植保員資格試題及答案
- 提升解題能力2024年體育經紀人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足球裁判員考試技巧與試題
- 明確方向的2024籃球裁判員考試的試題與答案
- 2025年中國分膠咀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六表框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光數綜合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伸出軸離合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乙酰乙酰-5-氨基苯駢咪唑酮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不銹鋼中孔曝氣管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萬艾可零售代表培訓課件
- 購物中心運營管理組織架構及崗位說明
- 《工程科學與技術》論文投稿模板
- 精美乒乓球運動活動策劃方案PPT
- GB/T 20604-2006天然氣詞匯
- GB/T 18050-2000潛油電泵電纜試驗方法
- GB/T 13803.2-1999木質凈水用活性炭
- GB 7793-2010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
- FZ/T 24011-2019羊絨機織圍巾、披肩
- 煤炭地下氣化原理課件
- 金螳螂企業管理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