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2022學年中考化學模似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 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1酒精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中。一定不涉及的物質種類是( )A有機物B酸C氧化物D單質2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的方法錯誤的是( )AO2(H2O)用生石灰BNaCl溶液(KNO3)降溫結晶CCaCO3粉末(Na2CO3)加水過濾DKCl溶液(K2CO3)加適量鹽酸3化學概
2、念間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關系。下列選項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是()ABCDX化合反應純凈物物理變化化學反應Y氧化反應混合物化學變化化合反應AABBCCDD4能源和環保是當今世界的重大問題,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風能屬于“綠色能源”B任意排放生活和工業廢水不會污染環境C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不會污染水D大量使用天然氣符合“低碳生活”理念。5下列微觀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中,屬于陽離子的是( )ABCD62019年3月21日,江蘇鹽城發生化工廠爆炸事故,爆炸物主要是苯(C6H6)及其系列物。下列有關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苯是一種有機化合物B苯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苯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1D一
3、個苯分子是由6個碳原子和6個氫原子構成7按下列實驗裝置進行相關實驗,其中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檢驗氧氣B驗證質量守恒定律C硬水軟化D加熱液體8“一帶一路”是跨越時空的宏偉構思,賦予古絲綢之路嶄新的時代內涵古絲綢之路將中國的發明和技術傳送的到國外下列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稻草造紙 B使用火藥 C蠶絲織布 D冶煉金屬9下列關于空氣中各成分用途的敘述,錯誤的是A氧氣用作燃料B氮氣用作保護氣C稀有氣體用作電光源D二氧化碳用作氣體肥料10下列關于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粒子B分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C在物理變化中,物質的分子發生變化D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
4、小題,共4分)11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請在空白框中將相關粒子的圖形補充完整_。(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3)請用微粒的觀點對質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釋_。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12現有家用食用堿12g(主要成分Na2CO3,其它成分不與酸反應),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濃度的稀鹽酸100g,恰好完全反應,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107.6g,反應過程如圖所示,請計算:該圖中,m的值為_;該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13請寫出下列變化的化學方程式:電解水:_。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_。14物質丙是重要的化工產品,在國民經
5、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工業上用甲和乙合成丙。甲、乙、丙的微觀示意圖見下表。請完成下列空白。物質甲乙丙微觀示意圖 (1)甲、乙、丙3種物質都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離子”)_構成的。甲、乙、丙中屬于化合物的是_。物質丙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_。丙中氮、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寫出甲和乙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條件下合成丙的化學方程式:_。五、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15某同學在復習中和反應知識時思考,除了通過酚酞變色說明氧氧化鈉與稀鹽酸能發生反應,還有什么方法能說明兩者發生了反應?同學們討論后進行以下實驗探究。方案一:測定氫氧化鈉和稀鹽酸混合前后的pH。(實驗探究)甲組同學將一定量的稀鹽酸加入
6、pH=13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均勻混合后測定此時溶液的pH=1(得出結論)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反應,并且該反應中_過量,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交流討論)乙組同學將一定量的稀鹽酸加入 pH=13 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均勻混合后測定此時溶液的 pH=2同學們認為該數據也能證明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反應你同意這種說法嗎?_(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方案二:小林同學將稀鹽酸逐滴勻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氫氧化鈉溶液中,用數字化儀器對反應過程中溶液的溫度進行實時測定,得到的曲線如圖1所示。同學們認為根據該圖象也能判斷出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反應,該反應是_ (填“放熱”或“吸熱”)反
7、應,請你根據圖中曲線判斷大約_秒時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反思質疑)小濤同學通過測定氫氧化鈉固體與稀鹽酸混合前后的溫度變化,證明兩者發生了反應。小組同學一致認為該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實驗拓展)化學實驗中還有很多物質反應沒有明顯的現象,如將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無明顯現象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2所示實驗證明反應可以發生實驗過程中試管內液面上升,同學們認為該現象說明二者發生了反應,有同學認為該方案不嚴謹,理由是_,你的改進方法是_,請你再設計出一種不同的實驗方案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_。16萱萱同學在實驗室發現了一瓶久置的標簽殘缺的無色溶液(如圖甲所示),為確認中的溶質,他
8、設計并進行了如下探究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同學們在跟實驗員老師了解了情況以后,猜想其溶質可能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種。上述四種物質的相關信息如下:物 質NaClNaOHNa2CO3NaHCO3常溫下的溶解度/g3610921.59.6(探究實驗)通過查閱資料,他認為可以排除_,依據是_。他又做了如圖乙所示實驗繼續探究,在進行操作后可確定溶質不是NaCl,則其實驗現象是_。在進行操作時有白色沉淀產生,由此又可以排除猜想中的_,產生沉淀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探究結論)該同學經過分析后認為標簽也可能是“NaOH”,他的理由是_。另有同學猜想其中的溶質還可能是NaN
9、O3,但萱萱同學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否定了這種猜想,她的理由是_。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1、B【解析】A、酒精屬于有機物,因此化學方程式中有有機物,故不符合題意; B、化學方程式中沒有涉及到酸,故符合題意;C、生成物為二氧化碳和水,為氧化物,因此化學方程式中有氧化物,故不符合題意;D、氧氣為單質,因此化學方程式中有單質,故不符合題意;故選B2、B【解析】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A、生石灰能與水反
10、應生成氫氧化鈣,氧氣不與生石灰反應,碳酸鈉受熱不分解,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B、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較小,降溫結晶可使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的硝酸鉀結晶析出,但不能使氯化鈉溶液與硝酸鉀分離,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C、Na2CO3易溶于水,而CaCO3粉末難溶于水,加水過濾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D、K2CO3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水、二氧化碳,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故選B。3、A【解析】A、化合反應是有兩種或兩
11、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化學反應,氧化反應是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因此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是交叉關系,故選項正確;B、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它們是并列關系,故選項錯誤;C、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它們是并列關系,故選項錯誤;D、化學反應和化合反應是包含關系,故選項錯誤;故選:A。【點睛】本考點考查了反應的類型、物質的分類等,要加強記憶有關的知識點,并能夠區分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4、A【解析】A、風能屬于可再生能源,可替代部分化石能源,成為新型“綠色能源”,選項A正確;B、任意
12、排放生活和工業污水容易造成水體污染,污染環境,選項B錯誤;C、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會造成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選項C錯誤;D、天然氣為化石燃料,燃燒后產生二氧化碳,大量使用會增加溫室氣體排放,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選項D錯誤。故選A。5、D【解析】A、該微粒中質子數=1,核外電子數=1,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原子,故A錯誤;B、該微粒中質子數=17;核外電子數=18,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故B錯誤;C、該微粒中質子數=8,核外電子數=8,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原子,故C錯誤;D、該微粒中質子數=11,核外電子數=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陽離子,故D正確。故選D。【點睛】本題難度不大,考
13、查學生對粒子結構示意圖及其意義的理解,明確粒子中核內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之間的關系是正確解題的關鍵。6、C【解析】由題意,苯的化學式為C6H6,則有:A、苯是由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一種有機化合物,A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苯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苯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C選項說法不正確,符合題意;D、一個苯分子由6個碳原子和6個氫原子構成,D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化學式、分子式的含義,根據分子式計算元素的質量比,分子的微觀構成,有機化合物的概念,解題時由化學式入手進行分析,在進行物質的宏觀和微
14、觀描述時要注意宏觀由元素組成,微觀由微粒構成。7、A【解析】A、氧氣具有助燃性,檢驗一瓶無色氣體是否為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觀察帶火星的木條是否復燃,能達到實驗目的,故符合題意;B、有氣體參與或生成時,要在密閉容器中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因為,氣體容易逸出,導致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相等,無法達到實驗目的,故不符合題意;C、硬水軟化常通過煮沸的方法,過濾達不到軟化的實驗目的,故不符合題意;D、給燒杯中液體加熱時,液體的量應以容積的1/32/3為宜,加熱時,須墊石棉網,該選項中沒有石棉網,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不符合題意。8、C【解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15、,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則屬于化學變化; 反之,則是物理變化。A、稻草造紙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B、使用火藥的過程中,火藥燃燒爆炸,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蠶絲織布的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冶煉金屬的過程中有金屬單質生成,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C。9、A【解析】A、氧氣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錯誤;B、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作食品保護氣,故正確;C、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有色的光,可用作電光源。故C正確;D、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可作氣體肥料,故D正確。故選:A。【點睛】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根據常見物質的
16、性質和用途分析判斷。10、A【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粒子,故正確;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故錯誤;C、在物理變化中,物質的分子沒有發生變化,故錯誤;D、物質構成的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所以物質不都是由分子構成的,故錯誤。故選A。【點睛】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在于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11、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沒有改變(合理即可) 【解析】(1)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不變。反應前有8個氧原子、2個氮原子、4個碳原子。反應后有8個氧原子、4個碳原子。則
17、填充的部分為2個氮原子。故答案為:;(2)通過圖示可知,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的作用下反應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故答案為:;(3)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不改變。故答案為: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沒有改變(合理即可)。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12、4.4 7.3% 【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過程中質量的減少是因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和對應的化學方程式求算碳酸鈉和HCl的質量,進而求算對應的質量分數【詳解】(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00g+12g-
18、107.6g=4.4g;圖中m的值為4.4;(2)設稀鹽酸中氯化氫的質量分數為x x=7.3%該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7.3%【點睛】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據,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13、 【解析】(1)電解水是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故填:(2)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故填:14、分子 丙 -3價 14:3 N23H2 2NH3 【解析】(1)由圖可知,甲物質是H2,乙物質是N2,丙物質是NH3,故甲乙丙三種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2)甲乙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9、故是單質,丙物質是由氮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故是化合物;(3)物質丙的化學式為NH3,其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根據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可求得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4)NH3中氮、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3;(5)H2和N2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條件下合成NH3的化學方程式為N23H2 2NH3。五、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15、稀鹽酸 NaOH+HCl= NaCl+H2O 不同意 加入稀鹽酸時,氫氧化鈉溶液被稀釋,氫氧化鈉溶液稀釋時pH也減小 放熱 10 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 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 設計和圖2相同的實驗裝置,把氫氧化鈉溶液換成相同體積的水進行對比試驗,觀察液面
20、上升高度 取混合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產生氣泡,說明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發生了反應. 【解析】方案一:得出結論: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完全反應后溶液pH小于7,并說明該反應中稀鹽酸過量,該反應方程式為:NaOH+HCl= NaC1+H2O;交流討論:不同意這種說法,理由是加入稀鹽酸時,氫氧化鈉溶液被稀釋,氫氧化鈉溶液稀釋時pH也減小;方案二:過程中溶液的溫度升高,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根據圖中曲線判斷大約10秒時,溶液的溫度最高,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反思質疑:該方案不合理,理由是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實驗拓展:該方案不嚴謹,理由是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改進方法是:設計和圖2相同的實驗裝置,把氫氧化鈉溶液換成相同體積的水進行對比試驗,觀察液面上升高度;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標準國有企業員工勞動合同
- 2025年房屋買賣合同的履行與違約行為解析
- 2024年日用織物制品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電子產品轉讓合同范本
- 2025年合同履行過程中的變更解析
- 2025網站設計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北京市勞動合同模板
- 2025年杭州市勞動合同范本全文
- 2025短期勞動合同全面解析
- 2025網站建設合同協議模板
- 銅陵恒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鋁錠和5萬噸鋁棒項目(重新報批)》
- 焊接工序首件檢驗記錄表
- (通橋【2018】8370)《鐵路橋梁快速更換型伸縮縫安裝圖》
- 南昌大學論文格式樣板
- “四會”教學基本概述
-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測試題帶答案(20套)
- 05G359-3 懸掛運輸設備軌道(適用于一般混凝土梁)
- 《紅樓夢》人名課件完整版
- 工藝美術設計師理論知識考核試題及答案
- 研發技術人員工時統計表 模板
- 校企協作下國防教育類在線開放課程開發,國防教育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