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專心-專注-專業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青島傳統手工技藝的傳承與保護 一、青島傳統手工技藝的基本情況 民間手工藝是地方民俗和民間藝術高度結合而形成的文化成果。青島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民間藝術家人才輩出,許多民間手工藝品享譽海內外,為青島帶來了聲譽,同時也是青島的驕傲。其手工藝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獨特、巧奪天工,如青島的貝雕在借鑒傳統工藝螺鈿的基礎上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美術工藝;山東陶瓷文化特有的標志性陶器蛋殼陶;早在光緒年間就家家以此為產業的平度木板年畫;還有與我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草編、刺繡、剪紙,以及烙畫、鋸
2、藝等等,正是這些具有青島濃郁地方特色的優秀民間手工藝,助力了青島傳統民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二、調研結果分析 從2016年1月13日1月31,對青島的部分民間傳統手工藝做了走訪調查,訪談了數位傳統手工藝人,形成了初步的成果。其內容主要涉及年畫、木偶、黑陶、貝雕等極富青島特色的傳統技藝。 (一)平度木板年畫 青島平度宗家莊是山東木板年畫的重要生產集中地之一。宗家莊木版年畫自清朝嘉慶年間即開始印刷,至光緒年間,全村幾乎家家都以年畫生產為業,并相繼開設了“新盛元”、“公興義”、“北新成”、“東增盛”等十幾家年畫店,文化積淀濃厚。宗家莊木板年畫以線性流暢、工細、剛勁、挺拔著稱,按用途又可分為神供類和裝
3、飾類。其題材形式多樣,包括“三裁”、“窗頂”、“窗旁”、“財神”、“門神”、“灶馬”等。就內容而言,多用寓意、夸張、象征的藝術表現手法,以魚、鹿、鶴、喜鵲、梅花、石榴、蓮花等吉祥圖案與畫面中故事情節巧妙結合,借以表達人們除病消災、吉祥如意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也有些是表現歷史故事、戲曲人物和歷代英雄人物為內容的。 宗家莊木板年畫藝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十分注重學習創新,相繼涌現出一批民間優秀的木刻年畫制作者,并創作了大量的時事題材新作,在年畫創作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6年,宗家莊木板年畫被山東省政府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青島市文化局正式命名平度宗家莊為“民間藝術之鄉”;中央電視臺
4、國際部曾專題制作播出了“宗家莊木板年畫”的文化節目,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 (二)萊西刻葫蘆 萊西刻葫蘆源于明代,興盛于清代,衰落于民國初年,二十世紀中期再度發展,流傳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最初是鄉間消閑老輩及小孩養蟈蟈、蛐蛐的籠子和一些較為常見的荷包檔和小型陳設品。經過傳衍,葫蘆雕刻技術不斷成熟,逐步形成了以大型鏤空為主要特色的觀賞葫蘆、浮雕、線刻和刻縷繪相結合的觀賞葫蘆,反映出不同時期的雕刻技藝。 萊西刻葫蘆與其他地區基本一樣,而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是鏤空工藝,藝人們稱之為“鏤花”,是受萊西花邊抽紗工藝的啟發而創作出來的。無論是瓢瓜或是丫丫,都取三個鏤空帶,派生出三個開光面,開光面的
5、處理和彩繪或浮雕或烙畫,大丫丫葫蘆的雕刻分上下兩個鏤空區。上區一般出“滿花鏤”,有的根據主題要求,在花內鏤空文字,如“全家福”“吉祥如意”等,在裝飾上有的或把鏤空部位用大紅顏色鋪蓋,或用花青顏色鋪底,上邊掃金,出現仿古銅色。凡是用彩繪手法的,都要用透明清油保護。此外還有線刻敷彩、剔地著色等技藝,工藝特色鮮明,別有風格。萊西刻葫蘆中的線刻技藝也很發達,其線條流暢自如。雕刻場面宏大,反映出萊西線刻技藝的高超不凡。萊西可葫蘆的內容豐富多彩,有傳統的吉祥符號、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祁福納祥、鎮宅辟邪等,頗受人們的歡迎。 (三)萊西木偶 中國傳統木偶造型多數沿用戲曲中的生、旦、凈、末、丑等戲劇臉譜,隨著木
6、偶戲演出發展圍繞木偶藝術所衍生的木偶藝術品正逐漸被人們品鑒和收藏。木偶雕刻與其他木雕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一門融合了雕刻、服裝、表演、音樂等諸多元素的民間戲曲藝術,木偶頭像雕刻常以國粹臉譜為基本造型,是中國獨特的工藝美術品。作品善于突出各種人物的外部特征,表現人物的內在性格,逼真傳神,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木偶玩具類產品面向廣大的青少年群體,具有形象逼真、造型活潑、顏色多變、形種兼備、價格低廉等特點。 青島本土也成立了一些以木偶表演為核心的文化企業,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保持不斷創新,保護這門文化遺產。大漢偶歌文化公司是專注于西漢木偶藝術的發掘、梳理、研究、傳承、發展和傳播,結合現代市場特
7、點,開發、創新了一系列符合時代特征的木偶劇。其主要從事木偶動漫影視產品的制作、傳播,逐步形成了以木偶藝術為核心的文化產業鏈。 近年來,地方政府及文化、旅游相關部門非常重視木偶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成立了萊西市木偶傳承保護中心,積極組織民間老藝人帶徒授藝,實行傳、幫、帶,深入挖掘和發展木偶藝術,取得突破性進展。2013年3月,萊西被山東省政府確定為“木偶藝術之鄉”。2014年4月3日,在河南開封市清明上河園舉辦的全國木偶展演大賽上,作為山東省唯一一只參賽隊伍,萊西木偶藝術團表演的木偶戲農夫與蛇新傳喜獲大賽銀獎,填補了山東省木偶藝術在全國獲獎的空白。2015年1月18日,萊西木偶受美國世界藝術家協會的
8、邀請,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唐人匯年會。出彩的表演受到了來自國內外藝術家的廣泛好評,并榮獲“推動中國文化事業發展貢獻獎”。 (四)膠州蛋殼黑陶 蛋殼黑陶是山東文化特有的標志性陶器,也是我國古代制陶藝術的巔峰之作。其最早經考古發掘于膠州城南三里河村前河旁的一塊高地上,其中出土的薄胎黑陶高柄杯十分罕見,只見于大型墓葬中,且最具特色,因陶壁厚度不到一毫米,故以“蛋殼陶”呼之。其中一件蛋殼陶杯器壁僅厚0.3毫克,重不足40克,精致而罕見,陶中極品。蛋殼陶“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被考古界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作”。蛋殼陶所用陶泥是黃河下游沉淀細沙,再經過反復淘洗而成,陶胎內不含任何雜質,
9、質地堅硬。它不以色彩紋飾為重,以造型和薄胎工藝見長,杯壁厚度均勻,薄如蛋殼,最薄處僅有0.2毫米。胎體表面經過打磨,熠熠生光,是一種顯示尊貴身份的禮器。 民間制陶藝人劉錦波受家庭熏陶,自幼喜愛制陶藝術,1989年到北京學習深造制陶三年,1992年成立自己的制陶工作室,2006年對三里河遺址出土的蛋殼陶產生濃厚的興趣,開始專心研制蛋殼陶的制作工藝。歷時四年,成功復制出第一件達到出土水平的蛋殼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近幾年經不斷潛心研究,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所制胎體最薄處不足0.1毫米,超過出土陶胎的厚度。在2015年濟南舉行的國際文物保護與裝備博覽會上,國家文物局領導在觀看他的作品后說道“蛋殼陶復
10、制品能做到這個水平,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可見技藝之高。 (五)鋦藝 鋦藝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發明的修補器物的一種獨特方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據記載,描繪北宋都城汴京景物的清明上河圖中,已有鋦藝匠人的形象。鋦藝分常活和行活,常活又叫粗活,以民間生活用品為主,通常稱為鋦盆、鋦碗、鋦大缸,鋦釘大而粗糙,多為鐵釘;行活是專門為達官貴人享樂而服務的鋦瓷細活,鋦釘精致小巧,有銅、銀、金釘之分。 鋦釘的制作最見功力,鋦匠必須三錘頭砸出一個鋦子,否則出不了徒。剛砸的鋦子是彎腰,兩足內扣,等上器皿后,則一定要彎成塌腰。每一個鋦子都要經過砸樣、銼底、刮面、鉸煅、盤腳等至少五個程序。過去的鋦匠可謂是“
11、雜家”,不光干鋦活,磨刀、磨剪子、配鑰匙等之類的都能做,可謂是全能修理工。鋦活除了鋦釘之外,還有包、鑲、補等工藝。 陳大雷師傅,生于鋦藝世家,自幼就喜歡敲敲打打,搗鼓機械。自幼受祖父輩鋦藝的言傳身教,習得一手好鋦活,并在傳統鋦補技藝的基礎上尋求創新。為將這門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老手藝傳承下去,先后拜訪過全國著名鋦補藝人和鋦補文化的收藏研究者,學習眾家的鋦補技術,一遍更好地將鋦藝技術傳承下去。近年來,先后修補破損的瓷器和紫砂壺3000多件,并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六)貝雕 青島貝雕是20世紀60年代初在傳統“螺甸”工藝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美術工藝。貝雕取材于貝殼,外觀天生麗質,
12、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是一種常見的傳統鑲嵌飾藝術,是中國特有的藝術瑰寶。青島貝雕技法多種多樣,調、貼、拼、接、粘、畫并用,借鑒了木雕、玉雕、牙雕和國畫等技藝,使其花樣繁多、形象生動、色彩絢麗、層次分明,風格獨特。青島貝雕以構圖新穎、工藝精湛、色彩絢麗、寓意深切的特色而享譽中外,曾榮獲國家旅游局的“天馬”金獎、中國工藝“百花獎”銀杯獎等殊榮。 (七)烙畫 烙畫又稱燙畫、火筆畫,傳統匠師是要用火燒熱的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是傳統手工藝術中的珍品。烙畫創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它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還可以燙出豐富的層次和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
13、,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畫,因此烙畫既能保持中國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西洋畫嚴禁的寫實效果,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給人以古樸典雅、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 青島電烙畫的創作與發展是和青島的地域文化交融在一起的,也表達著青島的風貌,承載著海濱文化精神,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地域性和民族性是青島電烙畫的核心內質,作品粗狂奔放、情趣盎然,反映出藝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堅定的信心。 (八)剪紙 青島民間剪紙歷史悠久,可上溯至明代萬歷年間。青島民間剪紙的地方性特色十分濃厚。就青島地區來說,以萊西、即墨、平度為代表的北派是以極其精巧為特征,南派的膠州、膠南、黃島則表現為粗狂、豪放的特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青島的民
14、間剪紙藝術享譽全國,其后發展十分平緩,影響逐漸下降。2007年1月10日,在山東省政府公布的省內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青島剪紙榜上有名。青島剪紙在用途上利用陰陽特點進行合理搭配,形成對比,不落俗套。如窗花必用陽刻,窗榜則用陰刻,窗楣是陰陽并用。剪紙內容豐富多彩,風格各異,圖案根據生活中的各種物象加以創新演化,作品柔中有剛,極富韻律感和裝飾性等。 民間藝人李文玲老師是青島剪紙的大家。她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2004年被中國民俗學會、青島民俗學會和青島市文化局評為“剪紙藝術大師”;2005年獲青島市委、市政府頒發的剪紙絕活證書殊榮;2005年赴日本愛知參加世界博覽會;2006年赴法國參加法國南特國際博覽會,做剪紙表演及講學活動,大力弘揚了中國傳統的剪紙技藝,獲得了很大的反響。還曾為國家主席習近平、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外交部長李肇星等國家領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ChatGPT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國手動式真空注型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錄像機磁鼓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異形籠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干洗劑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工程鉆機主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證券市場服務AI應用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節日慶典攝影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花藝設計職業培訓班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互聯網票據融資平臺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政務微信公眾平臺建設運營方案培訓課件
- 被同化和被排斥哪個更可怕辯論賽
- 2023年廣東省初中畢業生英語學科學業考試大綱(含詞匯表)
- 安全生產隱患識別圖集 問題圖片和整改圖片對比 危險源識別(上)
- 土地征收回收補償方案范本
- 建標 156-2011 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標準
- 多模態數據融合與檢索技術-多模態數據融合
- 貴州省普通國省干線二級公路改擴建工程 公路交通安全設施技術指導書(試行)2015-01
- 植物營養與肥料研究行業概述
- 開放性骨折處理
- 小學數學命題設計案例解析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