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實甫和《西廂記》PPT教學課件_第1頁
王實甫和《西廂記》PPT教學課件_第2頁
王實甫和《西廂記》PPT教學課件_第3頁
王實甫和《西廂記》PPT教學課件_第4頁
王實甫和《西廂記》PPT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王實甫和西廂記 第一節 王實甫的生平與創作 賈仲明凌波仙曲吊王實甫:“風月營密匝匝列旌旗,鶯花寨明飆飆排劍戟,翠紅鄉雄赳赳施謀智。作詞章風韻美,士林中等輩伏低。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 由此可知:1、他很熟悉勾欄生活,擅長寫兒女風情類戲;2、他特有才華,時人佩之;3、西廂記當時已名揚天下。 類似的資料還有: 王實甫【商調集賢賓】退隱 :“住一間蔽風霜茅草丘,穿一領臥苔莎粗布裘,捏幾首寫懷抱歪詩句,吃幾杯放心胸村醪酒。這瀟灑傲王侯,且喜的身登身登中壽。有微資堪贍赒,有亭園堪縱游。保天和自養修,放形骸任自由。把塵緣一筆勾,再休題名利友。” 朱權太和正音譜: “王實甫之詞如花間美人

2、,鋪敘委婉,深得騷人之趣,極有佳句,若玉環之出浴華清,綠珠之采蓮洛浦。” 王世貞曲藻:“北曲故當以西廂壓卷。” 王實甫創作的雜劇,錄鬼簿記載有14種,現在保存完整的只有2種,即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簡稱西廂記),呂蒙正風雪破窯記; 另有韓彩云絲竹芙蓉亭、蘇小卿月夜販茶船2種有佚曲存于盛世新聲、詞林摘艷、雍熙樂府和北詞廣正譜。 其余僅存名目者,天一閣錄鬼簿錄有:于公高門、明達賣子、七步成章、多月亭、進梅諫、麗春園、陸績懷橘、雙渠怨8種,還有嬌紅記1種見于曹亭本錄鬼簿。 其散曲僅存小令1,套數1,殘套1。第二節 西廂故事演變與發展 西廂記故事的流傳主要經歷了三個過程:由唐代元稹的鶯鶯傳 金代董解元的西

3、廂記諸宮調(俗稱董西廂) 元代王實甫的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俗稱王西廂) 一、唐代:元稹小說會真記“始亂終棄” 二、宋代:趙德麟商調蝶戀花詞“最恨多才情太淺,等閑不解離人怨” 三、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崔張故事的新階段 董西廂對鶯鶯傳的改造: 1、改變了鶯鶯傳的故事情節和悲劇結局。 2、加強了人物形象,改變了人物性格 3、批判了男子“始亂終棄”的特權思想,和“女人是禍水”的陳腐濫調,肯定了婚姻自主的正當性,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性。 但董西廂也有不足:情節上,有些地方顯得重復、拖沓、枝蔓,兵圍普救篇幅過長,有喧賓奪主之感。人物上,老夫人形象還不夠鮮明,張生的軟弱動搖和鶯鶯的矜持有點過分。主題上,“才子

4、配佳人”的俗套,也有偏狹和局限。體制上,它還是講唱文學,還不是代言體的戲劇,而真正把這個故事變成代言體戲劇的則是王實甫。 第三節 王西廂 一、劇情梗概 第一本張君瑞鬧道場: 第一折:驚艷。第二折:借廂。第三折:聯吟。第四折:鬧齋。 第二本崔鶯鶯夜聽琴: 第一折:寺警。楔子:退兵。第三折:請宴。第四折:賴婚。第五折:聽琴。 第三本張君瑞害相思: 第一折:前候。第二折:鬧簡。第三折:賴簡。第四折:后候。 第四本草橋店夢鶯鶯: 第一折:酬簡。第二折:拷紅。第三折:送別。第四折:夜夢。 第五本張君瑞慶團圓: 第一折:報捷。第二折:寄愁。第三折:爭婚。第四折:團圓。驚艷:邂逅而遇一見鐘情艷:千般裊娜 萬

5、般旖旎驚:眼花繚亂口難言魂靈而飛在半天隔墻聯吟張生月色溶溶夜,花音寂寂春。如何臨浩魄,不見月中人。崔鶯鶯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寺警:孫飛虎搶親鶯鶯三計:自獻:不許尸獻:不忍許婚:自嫁于 退敵之人二難處境: 契機 突轉解圍:緩兵之計: 三天期限激將之法: 惠明傳書張生:修書求救筆尖兒掃了五千人張生:聲息不好了也鶯鶯:俺娘變了卦也紅娘:這相思又索害也老夫人: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賴婚張生鳳求凰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于飛兮,使我淪亡鶯鶯: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懷者斷腸悲痛琴心寄簡: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拷紅紅娘:和盤托出 人而無信 治家不嚴老夫人: 順水推

6、舟長亭送別: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二、思想意義 王西廂以董西廂為藍本,重新改寫了崔、張故事,從而賦予士子與佳人的愛情故事以前所未有的時代內涵:熱情地謳歌張君瑞和崔鶯鶯自由而真摯的愛情以及他們對愛情的熱烈追求,深刻地揭露封建禮教、封建門閥婚姻制度、封建道德觀念的虛偽性和不合理性,鮮明地表達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美好理想。三、人物形象 (1)崔鶯鶯嬌美、多情、“假意兒多” 鶯鶯之美:一本一折“驚艷” : 【鶯鶯引紅娘捻花枝上云】紅娘,俺去佛殿上耍去來。(末做見科)呀!正撞著五百年前風流業冤。【元和令】顛不刺的見了萬千,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則著人眼花撩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

7、半天。他那里盡人調戲亸著香肩,只將花笑捻。【上馬嬌】這的是兜率宮,休猜作了離恨天。呀,誰想著寺里遇神仙!我見他宜嗔宜喜春風面,偏、宜貼翠花鈿。【勝葫蘆】只見他宮樣眉兒新月偃,斜侵入鬢云邊。(旦云)紅娘,你覷:寂寂僧房人不到,滿階臺襯落花紅。(末云)我死也!未語人前先靦腆,櫻桃紅綻,玉粳白露,半響恰方言。 【么篇】恰便似嚦嚦鶯聲花外囀,行一步可人憐。解舞腰肢嬌又軟,千般裊娜,萬般旖旎,似垂柳晚風前。 這幾支曲子,通過張生初次見到鶯鶯時的印象、感覺、視覺和聽覺,寫盡了鶯鶯迷人的容貌、聲音和體態,純潔可愛,端莊嬌麗,如在月前。 一本四折“鬧齋”【得勝令】恰便似檀口點櫻桃,粉鼻兒倚瓊瑤,淡白梨花面,輕

8、盈楊柳腰。嬌嬈,滿面兒撲堆著俏;苗條,一團兒真是嬌。(眾僧見旦發科)(末唱)【喬牌兒】大師年紀老,法座上也凝眺;舉名的班首真呆勞,覷著法聰頭做金磬敲。【甜水令】老的小的,村的俏的,沒顛沒倒,勝似鬧元宵。稔色人兒,可意冤家,怕人知道,看時節淚眼偷瞧。【折桂令】著小生迷留沒亂,心癢難撓。哭聲兒似鶯囀喬林,淚珠兒似露滴花梢。大師也難學,把一個發慈悲的臉兒來朦著。擊磬的頭陀懊惱,添香的行者心焦。燭影風搖,香靄云飄;貪看鶯鶯,燭來香消。【得勝令】里正面描述鶯鶯的嬌美;【喬牌兒】、【甜水令】用襯托、渲染的手法寫其貌美(包括【折桂令】),連鶯鶯的哭聲、淚珠也是那么優美動人。鶯鶯之多情: 【仙呂賞花時】可正是

9、人值殘春蒲郡東,門掩重關蕭寺中,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 亸著香肩,只將花笑捻。回顧覷末下 (旦引紅上云)自見了張生,神魂蕩漾,情思不快,茶飯少進。【油葫蘆】這些時坐又不安,睡又不穩,我欲待登臨又不快,閑行又悶。每日價情思睡昏昏。【寄生草】想著文章士,旖旎人;他臉兒清秀身兒俊,性兒溫克情兒順,不由人口兒里作念心兒里印。 “長亭送別”中,她痛恨“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 ,認為“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鶯鶯之“假意兒”: 鬧簡、賴簡、寄方 矜持、謹慎、試探(3)張生“志誠種”、“傻角”、“銀樣蠟槍頭” 風流而執著、至誠又忠貞直率而魯莽、博學又單純 癡情而懦弱(4)

10、紅娘聰明機智、潑辣俏皮,熱心助人拷紅:不卑不亢兩大罪過:失信于張生;留之書院。三大害處:辱沒相國家譜; 日后受辱張生; 治家不嚴之罪。四個目的:煞了威風、脫清干系、 說明實情、解決方法。 (5)老夫人虛偽、自私、冷酷 鬧簡、賴婚、拷紅、長亭送別四、藝術成就 1、突破了元雜劇一本四折和一人主唱的慣例。 五本二十一折 張生、鶯鶯、紅娘主唱;同一折中有紅娘、鶯鶯、張生的對唱和接唱。 2、將復雜的矛盾沖突有機地組合為一個藝術整體。 雙線復合結構,兩條矛盾線索: 老夫人與鶯鶯、張生、紅娘之間的矛盾; 鶯鶯、張生、紅娘之間的矛盾。 3、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4、語言錘煉和運用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11、蘇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2、“未飲心先醉”來自柳永的訴衷情近“未飲心如醉” 雨晴氣爽,佇立江樓望處。澄明遠水生光,重疊暮山聳翠。遙認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殘陽里。脈脈朱闌靜倚。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愁無際。暮云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4、“伯勞東去燕西飛”來自樂府詩東飛伯勞歌 東飛伯勞西飛燕, 黃姑織女時相見。 誰家女兒對門居, 開顏發艷照里閭。南窗北牖掛明光, 羅帷綺箔脂粉香。 女兒年幾十五六, 窈窕無雙顏如玉。三春

12、已暮花從風, 空留可憐與誰同。 5、“蝸角虛名,蠅頭微利”來自蘇軾滿庭芳 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閑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張。江南好,千鐘美酒,一曲滿庭芳。 端正好 因景生情,凄涼的暮秋景象 離愁別恨。前四句 一句一景 深秋時節特征的景物 蕭瑟凄涼的氛圍 痛苦壓抑心情后兩句 自問自答 染 自然的景物 凝重的離愁 沉郁憂傷的感情色彩滾繡球 1恨歸去得疾恨 2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 (馬兒忳忳的行車兒快快的隨) 3此恨誰知(松了金釧減了玉肌

13、)金圣嘆“馬兒屯屯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兩句有這樣的分析: 若又馬兒快快行,車兒慢慢隨,則中間乃自隔絕,不得多做相守也。即馬兒慢慢行,車兒慢慢隨,或馬兒快快行,車兒快塊隨,亦不成其為相守也。必也,馬兒則慢慢行,車兒則快快隨,馬兒仍慢慢行,于是車在馬右,馬在車左,男左女右,比肩并坐,疏林掛日,更不復夜,千秋萬歲,永在長亭。此真小兒女又稚小,又苦惱,又聰明,又憨癡。一片的微細心地,不知作者如何寫出來也。 不忍遽別,雖一時半刻的廝守也不肯放棄的惜別深情 叨叨令 豐富的情態描寫 補述動身前和未來的愁緒直抒胸臆 “兒” 疊音形容詞 排比組合銜接 反復感嘆 回環流轉、一唱三嘆、聲情并茂 如泣如訴、嗚嗚咽咽的聲氣口吻,宛然在側。 對人物心理 的細膩刻畫:人物心理刻畫方法掛心:傷心:擔心:煩心:經歷艱難,始能結合,昨夜允婚,今日別離。荒村雨露,野店風霜,無人扶持,最難調護。異鄉花草,再行棲遲,停妻再娶,忘情負義拆散鴛鴦,催逼上路,此情難訴,此恨誰知。直抒胸臆: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借景言情: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