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唐詩五首野望-王績王績 王績【j】(585644),唐代醫生、著名詩人。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今屬山西.河津市)人。其兄王通亦是當時名醫,績嘗任秘書正字,后借故辭歸,專心以醫藥濟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績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際,曾三仕三隱。心念仕途,卻又自知難以顯達,故歸隱山林田園,以琴酒詩歌自娛。曾在隋代任秘書省正字,初唐時,以原官待召門下省,后棄官隱居于故鄉東皋村。其醉鄉記、五斗先生傳、酒賦、獨酌、醉后等詩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風譽為“酒家之南董”。王績野望作品取境開闊,風格清新,屬對工整,格律諧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詩之一。 野 望【唐】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注釋東皋(go):詩人隱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 徙倚(xy):徘徊,來回的走。 依:歸依。 落暉:落日。 犢(d):小牛,這里指牛群。 禽:鳥獸,這里指獵物。 采薇:薇,是一種植物。相傳周武王滅商后 ,伯夷、叔齊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餓死。古時“采薇”代指隱居生活。薇是一種植物。 今譯傍晚時分站在詩人隱居的地方縱目遠眺,徘徊不定不知歸依何方。 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余光。 牧人驅趕著牛群返回,獵人騎著馬帶著獵物回去。 我看到這些人又并不認識,詠一曲長歌來懷念古代采薇而食的
3、隱士。 賞析全詩于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下面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然而,王績還不能像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說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題解起句寫傍晚在東皋佇望,次句寫望后產生的寂寞惘然心情。三四句寫
4、晚景,用“樹樹”、“山山”、“皆”、“唯”極寫“秋色”、“落暉”的濃重。五六句通過人事活動,進一步寫晚景。最后兩句說面對牧者獵者雖相見而不相識。自己甘愿過“采薇而食”的隱居生活,表現出作者不問世事的閑適思想。這首詩寫景抒情樸素自然,擺脫了初唐輕靡華艷的詩風,在當時的詩壇上別具一格。 這首詩的體裁是五言律詩。自從南朝齊永明年間,沈約等人將聲律的知識運用到詩歌創作當中,律詩這種新的體裁就已醞釀著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問手里律詩遂定型化,成為一種重要的詩歌體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績,已經能寫出野望這樣成熟的律詩,說明他是一個勇于嘗試新形式的人。這首詩首尾兩聯抒情言事,中間兩聯寫景,經過情景情
5、這一反復,詩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層。這正符合律詩的一種基本章法。(袁行霈)課外知識拓展 典故 的含義 :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史實者的官名。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漢朝,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典故是詩文中經常引用的、有來歷出處又為人們所公認的故事或詞語。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文字產生前,它源于社會生活實踐,早于文字就在民間口頭流傳了。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對仗的意思:詩詞中要求嚴格的對偶,稱為對仗。對仗主要包括詞語的互為對仗和句式的互為對仗兩個方面。 詞語對仗的要求是:詞義
6、必須同屬一類,如以山川對山川,以草木對草木等;詞性必須基本相同,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平仄必須相對,即以平對仄或以仄對平;結構必須對稱,即以單純詞對單純詞,以合成詞對合成詞;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對。 黃 鶴 樓崔顥164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 崔顥黃鶴樓 黃鶴樓,屹立在武漢市長江大橋武昌橋頭的黃鶴磯上。始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它背靠蛇山,俯瞰長江,奇姿雕甍,重檐翼舒,氣勢軒昂宏偉,聳天峭地。遠遠望去,崢嶸的樓影隱現于縹緲的煙靄之中,壯麗輝煌,宛如仙宮瓊殿,自古就有“天下絕景”之譽,曾與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滕王閣并稱為我國江南三大名樓。歷代文人墨客登樓吟詩作賦,暢抒
7、情懷,留傳至今的詩詞逾千首,文賦過百篇,且有多如珠璣的神話傳說散落民間。現今的“黃鶴樓”景區,時逢盛世,規制超前,是由主樓、白云閣、岳飛廣場、千禧吉祥鐘、古樂宮、詩碑廊、南樓等大小50余處景點組成的融人文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為“全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詩詞中的黃鶴樓唐朝大詩人李白經過武昌,也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正要提筆寫詩時,卻見到崔顥的詩,自愧不如,只好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崔顥題詩,使李白擱筆,崔顥從此名氣大盛。大約黃鶴樓邊的“擱筆亭”就是因此而建的。李白十幾首詩里都涉及到黃鶴樓。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
8、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的千古絕唱,感情真摯,自然流暢,景色絢麗,神姿昂然,風流天下,傳之久遠。黃鶴樓的地理位置學習目標 1、在熟讀的基礎上理解詩歌的主要 內容。 2、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3、準確流暢地背誦詩歌。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聽讀.朗讀 據報恩錄記載,黃鶴樓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只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10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并跨上黃鶴直上云天。辛氏
9、為了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 另一說是有一位名叫費祎的人,在黃鶴山中修煉成仙,然后乘黃鶴升天。后來人們為懷念費祎,便在這黃鶴山上建造了一座黃鶴樓。美麗的傳說 為黃鶴樓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傳達出詩人內心的孤寂與苦悶 。首聯: 從眼前的黃鶴樓闡發聯想、想像。昔日仙人乘黃鶴過此,如今人去樓空,令人惆悵。借傳說落筆,感嘆物是人非.。 仙人乘鶴一去不復返,只余下白云朵朵漂浮不定。作者多想像仙人一樣能騎上黃鶴,騰云駕霧,即刻回故鄉。承上聯進一步寫歲月不再,以白云悠悠反襯人生短促,世事茫茫. 頷聯: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描繪了站在黃鶴樓上極目遠眺看到的一派生機勃勃
10、的景象。在黃鶴樓上放眼望去,燦爛的陽光照耀著漢水平原,對岸漢陽鎮四周的樹木顯得格外分明。再看江中的鸚鵡洲綠油油的草兒長得極其茂盛。 眼前的風景如此迷人,但作者覺得“人是家鄉好,月是故鄉明。”自己家鄉此時比這更美,為下文的抒情做了鋪墊。頸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太陽快下山了,在黃鶴樓上哪里能望到故鄉?只覺得眼前的漢水滾滾,煙波浩渺,使人更生思鄉之愁。 本句借景抒情,用煙波浩渺的長江烘托愁思,抒發漂泊思鄉之情。尾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小結 全詩借景抒情,抒寫了詩人漂泊異地的傷感與思念故鄉的情懷。 這首詩意境開闊,虛實相映,情景交融,情味悠長。 五、六句寫看到的繁榮景象
11、,而七、八兩句卻寫清冷的思鄉之情,運用了什么手法?傳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眼前的風景如此迷人,但作者覺得“人是家鄉好,月是故鄉明。”自己家鄉此時比這更美。運用反襯手法,傳達出詩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對家鄉的思念。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前四句寫仙人及仙鶴的傳說.抒發世事茫茫的感慨 。后四句抒發日暮思歸的情思。 詩由傳說入筆,寫由黃鶴樓而生發的聯想,敘昔人黃鶴,杳然已去,給人以無限渺然的感覺,表現人們登黃鶴樓常有的感受,氣勢蒼莽。后四句轉而實寫樓上所見所感,并由此引起鄉愁。尾聯以煙波江上日暮思歸之情作結,使詩意重歸于開頭那種渺茫的境界。這首詩意
12、境開闊,虛實相映,情景交融,情味悠長。全詩借景抒情,抒寫了詩人漂泊異地的傷感與思念故鄉的情懷。思鄉詩文知多少?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高適 根據圖示背本詩根據圖示背本詩根據圖示背本詩根據圖示背本詩使至塞上王維京南初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
13、候騎,都護/在/燕然。使至塞上(王維)五言律詩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字摩詰,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作家。蒲州(今山西永濟)人,少有才名。開元九年(721)中進士,任太樂丞,后因事受牽累被貶到濟州(今山樂長青縣)作司庫參軍。 王維是個多才多藝并有較高藝術修養的作家,他能詩能畫,精通音樂,首創破墨山水畫,成一派之宗。受音樂、書法、繪畫的影響,他的詩歌呈現豐富多彩的藝術特色,具有詞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調高雅,音韻婉轉,情景交融的特點。尤其是避世隱居時的詩歌,多以山水田園景色寄托孤寂閑適的情懷。這一類詩以感受敏銳,體物細微,詩“中有事畫”見長,對后世影響深遠。宋朝蘇軾曾稱贊說:“味摩詰之詩
14、,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歷史背景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發兵攻打唐屬小國小勃律(在今克什米爾北)。737年春,可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滌西大破吐蕃軍。王維奉使出塞宣慰。本篇即寫出塞時沿途景色,察訪軍情。這實際是將王維排擠出朝遷。這道詩作于赴邊途中。使至塞上王維首聯: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頷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頸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尾聯: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注釋: 1.“單車”二句:寫輕車出使,慰問塞上將士。單車,輕車簡從。屬國,典屬國(秦漢官名)簡稱,唐代人有時以“屬國”代指使臣。這里“屬國”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維奉使問邊,所以自稱屬國。居延,漢末設縣,
15、在今甘肅省張掖縣西北。此二句一本作“銜命辭天闕,單車欲問邊。”2.征蓬:隨風飄飛的蓬草。 3.孤煙直:孤煙指烽火與燧煙,古時邊塞告警或報平安的信號。燧煙燃狼糞,取其煙直而聚,故云孤煙直。4.長河:指黃河。 5.“蕭關”二句:寫在蕭關遇到偵察的騎兵,得知首將(都護)正在前線。蕭關,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東南。候騎(j),騎馬的偵察兵。都護,當時邊疆重鎮都護府的長官、首將。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諾顏汗中部的杭愛山。 使至塞上王維京南初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使至塞上(王維)五言律詩作者簡介
16、王維(701-761),字摩詰,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作家。蒲州(今山西永濟)人,少有才名。開元九年(721)中進士,任太樂丞,后因事受牽累被貶到濟州(今山樂長青縣)作司庫參軍。 王維是個多才多藝并有較高藝術修養的作家,他能詩能畫,精通音樂,首創破墨山水畫,成一派之宗。受音樂、書法、繪畫的影響,他的詩歌呈現豐富多彩的藝術特色,具有詞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調高雅,音韻婉轉,情景交融的特點。尤其是避世隱居時的詩歌,多以山水田園景色寄托孤寂閑適的情懷。這一類詩以感受敏銳,體物細微,詩“中有事畫”見長,對后世影響深遠。宋朝蘇軾曾稱贊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歷史背景 開元二十
17、四年(736年)吐蕃發兵攻打唐屬小國小勃律(在今克什米爾北)。737年春,可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滌西大破吐蕃軍。王維奉使出塞宣慰。本篇即寫出塞時沿途景色,察訪軍情。這實際是將王維排擠出朝遷。這道詩作于赴邊途中。使至塞上王維首聯: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頷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頸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尾聯: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注釋: 1.“單車”二句:寫輕車出使,慰問塞上將士。單車,輕車簡從。屬國,典屬國(秦漢官名)簡稱,唐代人有時以“屬國”代指使臣。這里“屬國”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維奉使問邊,所以自稱屬國。居延,漢末設縣,在今甘肅省張掖縣西北。此二句一本作“銜命辭天闕,單車欲問
18、邊。”2.征蓬:隨風飄飛的蓬草。 3.孤煙直:孤煙指烽火與燧煙,古時邊塞告警或報平安的信號。燧煙燃狼糞,取其煙直而聚,故云孤煙直。4.長河:指黃河。 5.“蕭關”二句:寫在蕭關遇到偵察的騎兵,得知首將(都護)正在前線。蕭關,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東南。候騎(j),騎馬的偵察兵。都護,當時邊疆重鎮都護府的長官、首將。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諾顏汗中部的杭愛山。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我奉命慰問戰士輕車奔赴遙遠的邊關,以典屬國的身份長途跋涉路過居延。首聯敘事出使邊塞開頭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經過的地點。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已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古詩中多
19、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這里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延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郁。我如蓬草隨風萬里飄出漢家的要塞,又似回歸的大雁飛入北國的藍天。頷聯抒情內心抑郁點出出使的季節春天。(即景設喻,借景抒情)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煙升起又高又直,滔滔的黃河邊遠望一輪落日大而渾圓。 勾勒出一幅極其雄渾、闊大、壯美的大漠中黃昏落日圖,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 從側面烘托了守邊將土凄涼艱苦的生活環境,借以反映了他們不畏艱苦,積極保衛邊疆的愛國主義精神。“大”寫詩人開闊的胸襟。沙漠浩瀚無邊。“孤”邊塞荒涼,烽火臺燃起的濃煙格外醒目而單調。“長”寫出了詩人對橫貫沙漠的黃
20、河的真實感覺。 “圓”大漠觀落日的特殊感受,親切溫曖,微帶蒼茫 。頸聯繪景 塞外風光千 古 名 句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在蕭關巧遇巡邏偵察的騎兵,告知我都護仍在遙遠的燕然前線。 寫到達邊塞的情景,借候騎之口,點明都護崔希逸遠在燕然前線,用以概括守邊將士繁重緊張的戰斗生活,贊美了他們以身許國的愛國熱情。尾聯敘事戰事繁忙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使至塞上王維敘事抒情 內心抑郁繪景塞外風光敘事戰事繁忙情由事發出使邊塞景由事終小結渡荊門送別李白題目交代了地點荊門,事件送別。 讀詩先看題,從詩題上可以看出詩歌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荊
21、門,即荊門山,位于今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隔江對峙,形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游覽。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唐代偉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人稱“詩仙”。 他是我國繼屈原之后又一個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發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以強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馴的態度抨擊社會,鞭撻權貴。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韻律和諧多變。杜甫曾給予李白的詩篇極高的評價:“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寫作背景 詩人李白一生足跡幾乎踏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
22、,寫了不少歌頌祖國壯麗河山的名詩佳篇。這首詩是詩人于開元十三年(726)辭親遠游,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友人而作。詩人在二十五歲之前一直住在四川,這次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開始漫游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出蜀東下,此詩即在旅游途中所作。從詩意看,詩人與送行者同舟共發,是在舟中吟送的。1了解作者,積累字詞。2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3賞析藝術,品味語言。4想象意境,感情背誦。學習目標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聽讀詩歌,注意字音句讀。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表達了什么情感?交流感知分組讀譯,理解詩句,概括內容。渡遠
23、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巴山盡頭現出平川,長江水流入廣闊無際的原野。 皎潔的明月在空中流轉,如同飛在空中的明鏡。云氣在大江面上變幻莫測,如同海市蜃樓一般。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雖然進入異地,我仍然依戀著故鄉的水水山山,不遠萬里,一直伴著我這位游子。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從遠處的荊門山外渡江,遠去古老的楚國漫游。 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開闊情懷和奮發進取的精神,同時表現了詩人對故鄉山水的無限眷戀、思念之情。概括內容研讀共品賞析詩句,深入探究:“月下飛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緩慢的長江水中,好像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云生結海樓
24、”是白晝眺望所見。云多,則天空高遠,反襯原野低平、江岸遼闊、兩岸平曠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進了詩人見到平原時欣喜的感受。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深入探究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故鄉水”是指流經故鄉的水,“萬里送行舟”指的是故鄉水如今懷著深情厚意載我遠行。用擬人的手法,借寫故鄉水有情,不遠萬里,依戀不舍送我遠別故鄉,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時依依不舍,思念故鄉的感情。互助釋疑 師友互相質疑,有師友彼此無法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全班討論解決。分組讀譯,理解詩句,概括內容。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巴山盡頭現出平川,長江水流入廣闊無際的原野。 皎潔的明月在空中流轉,如同飛在空中
25、的明鏡。云氣在大江面上變幻莫測,如同海市蜃樓一般。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雖然進入異地,我仍然依戀著故鄉的水水山山,不遠萬里,一直伴著我這位游子。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從遠處的荊門山外渡江,遠去古老的楚國漫游。 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開闊情懷和奮發進取的精神,同時表現了詩人對故鄉山水的無限眷戀、思念之情。概括內容研讀共品賞析詩句,深入探究:“月下飛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緩慢的長江水中,好像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云生結海樓”是白晝眺望所見。云多,則天空高遠,反襯原野低平、江岸遼闊、兩岸平曠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進了詩人見到平原時欣喜的感受。 月下飛
26、天鏡,云生結海樓深入探究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故鄉水”是指流經故鄉的水,“萬里送行舟”指的是故鄉水如今懷著深情厚意載我遠行。用擬人的手法,借寫故鄉水有情,不遠萬里,依戀不舍送我遠別故鄉,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時依依不舍,思念故鄉的感情。互助釋疑 師友互相質疑,有師友彼此無法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全班討論解決。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想象意境,感情背誦。鞏固拓展頷聯描寫了荊門的地理形勢和壯闊景象。是從動態的角度來描寫的(詩人乘船,山和江水隨著船的移動而逐漸遠去)。連綿的群山隨著平原的出現消失了;江水奔流著涌
27、入了無際的曠野。.詩的頷聯描寫了一幅怎樣的圖景?是從哪一角度來寫的?試用散文語言改寫這兩句詩。鞏固拓展不同。頷聯是以動態變化的角度來寫景,而頸聯是以靜態的角度來寫的。“天鏡”指的是月亮,“海樓”指的是云彩。抬頭遙看萬里長空,只見一輪明月,猶如天上飛下的明鏡,皎潔澄澈,普照大地。那飄蕩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連結在一起,構成了壯觀的海市蜃樓的幻影。頸聯的描寫視角與頷聯是否相同?這兩句的描寫角度又有何不同?詩中的“天鏡”和“海樓”分別指什么?試用散文語言改寫這兩句詩。擬人的修辭手法。抒發了作者對故鄉的依戀之情還有離鄉惜別之情。詩的尾聯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節課我學會(懂得)了
28、這節課我想對師傅(學友)說 從知識方面、學法方面、師友互助方面進行總結,師傅盡可能幫助學友總結全面。總結提高友情提示: 【環節一 師友總結】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堤春曉曲苑荷風柳浪聞鶯三潭印月南屏晚鐘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堤春曉曲苑荷風柳浪聞鶯三潭印月南屏晚鐘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后遷居陜西渭南,曾官左拾遺。著有白氏長慶集。白居易一生寫了很多詩,是唐代詩人中創作最多的一個。新樂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其中以“因事立題”的新樂府最有名,是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代表作。寫作背景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此前詩人曾因得罪權貴而被貶為江州司馬,精神上因此受到嚴重打擊,思想上也由“兼濟天下”轉為“獨善其身”。這時,他為避免在朝為官遭受黨爭之禍,主動要求到外任杭州刺史。離開了京師,心情恬靜一些,該詩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朗讀解題地點:錢塘湖時間:春事件:游玩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譯文:從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低空經濟產業園發展規劃及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范文)
- 小學科學冀教版六年級上冊22 海洋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教案設計
- 配音協議書模板合同書二零二五年
- 檢驗基礎知識課件
- 辦公場所無償轉租合同范例
- 中央2025年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肺部感染護理業務2
- 東營2025年山東東營河口區事業單位“優才回引”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一年級下冊4.給動物建個“家”教案設計
- 上海2025年上海電機學院教師招聘10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力資源管理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 2025年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考試題庫及答案1套
- 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演練記錄
- 定期清洗消毒空調及通風設施制度
- 實戰經驗:2024年記者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無線電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投資咨詢工程師項目后評價試題及答案
- 4.1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課件)高一下學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 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制度
- 人教版中職數學拓展模塊一:6.2復數的運算課件(共24張課件)
- 出租車司機崗前教育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