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_第1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_第2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_第3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_第4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選修三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人教版第一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講人:由秀宏第二課 曠日持久的戰爭第三課 同盟國集團的瓦解第四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后果第一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背景過程影響單元知識結構第一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課標展示:1、簡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背景。2、理解人類歷史為什么發展到20世紀才會出現世界大戰。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隨后,德、俄、法、英相繼投入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交戰的一方為同盟國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另一方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和俄國。 隨后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投入戰爭,這次戰爭的范圍越來越大,演變為具有世界規模的大戰。回顧一戰爆發基

2、本史實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材料一:王儲夫婦的悲劇1914年6月28日,對奧匈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天。14年前的這一天,他和美麗的索菲美夢成真,結為夫婦。索菲貴為儲妃,但由于低微的出身在宮廷里一直受到冷遇。當1914年結婚14周年紀念日來臨時,這位多情的皇儲決定帶著索菲到6年前吞并的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去做一次特別訪問,因為在那里,索菲可以受到與他同等的禮遇,即她在維也納無法得到的皇室榮譽。斐迪南的目的是安慰一下頗為失意的妻子,誰料到,這一行竟是夫妻同赴黃泉路。 塞爾維亞的民族英雄 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青年,在他當年埋伏站立的地方用混泥土嵌下一雙腳印. 在路旁的墻上用塞爾維

3、亞文寫上:“1914年6月28日,加普林西波在這里用他的子彈表達了我們人民對暴虐的反抗與對自由的向往。” 普林西普 原本可說完全是意外的星星之火,因希臘悲劇式的命運而燃燒為燎原之火。由于大公的夫人非貴族出身,歐洲各王國沒有一位國君參加喪禮。假使各國國王曾聚集一堂,有機會交換意見,或許就不至于在數天后輕言宣戰,畢竟引起戰端的僅是一樁恐怖分子的陰謀。 美 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歐洲的火藥桶巴爾干半島1)地理位置:處歐亞非三洲要沖,沙俄、奧匈、土耳其帝國中 間,戰略地位重要。2)民族關系復雜,民族矛盾不斷激化3)帝國主義的插手(主要原因)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隨后,德、俄、法、英

4、相繼投入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交戰的一方為同盟國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另一方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和俄國。 隨后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投入戰爭,這次戰爭的范圍越來越大,演變為具有世界規模的大戰。回顧一戰爆發基本史實 締約國一方遭到俄國的進攻,他方應以全部兵力援助,并不得單獨媾和; 一方遭到第三國(指法國)進攻時,他方應采取善意的中立;如進攻的國家得到俄國的支持,締約雙方應共同作戰。 摘自1879年德奧“同盟條約”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釁行為而遭受法國攻擊,不論其理由為何,其他兩締約國必須以他們的全部軍隊給予被攻擊的一方以援助。如果德國未有直接挑釁行為而遭受法國侵略,意大利也擔負同樣的義務。 摘自

5、1882年德、奧、意三國同盟條約 如果三國同盟或組成三國同盟的國家之一動員了它的軍隊,法國和俄國一經接到這件事情的消息,不需要任何事先的協議,應同時動員他們的全部軍隊,并將這些軍隊調到盡可能靠近邊界的地方。 摘自1894年法、俄“軍事協定” 1904年英法協約簽訂; 1907年英俄協約簽訂;18801890190019101914沙俄79.167.7116.2128.5135.2法國53.454.271.576.991德國42.650.452.469.489.1英國36.74262.457.153.2奧匈24.634.638.542.544.4意大利21.628.425.532.234.5日本

6、7.18.423.427.130.6列強擴軍備戰:1880-1914年各國陸海軍總人數(單位:萬人)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隨后,德、俄、法、英相繼投入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交戰的一方為同盟國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另一方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和俄國。 隨后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投入戰爭,這次戰爭的范圍越來越大,演變為具有世界規模的大戰。回顧一戰爆發基本史實意英法德奧俄世界市場 、殖民地、制海權巴爾干問題歐洲列強之間的基本矛盾:普法戰爭后果爭奪歐洲大陸霸權爭奪世界霸權爭奪巴爾干霸權1、長久以來英國對歐洲奉行怎樣的外交政策?含義?實質?政策:歐洲大陸均勢含義:歐洲大陸的列強彼

7、此牽制和相互爭奪,防止一國稱霸歐洲。 實質:由英國操縱歐洲的政治天平,維護英國在歐洲大陸的海外利益,保持英國的海上霸權。 3、歷史上這種政策的表現?七次參加組織反法同盟干涉法國,打破拿破侖稱霸歐洲的局面;1853-1856年聯合法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打敗沙俄一戰與法俄結成協約國,打敗德國. (英國)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 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國首相帕默斯頓 意英法德奧俄世界市場 、殖民地、制海權巴爾干問題歐洲列強之間的基本矛盾:普法戰爭后果爭奪歐洲大陸霸權爭奪世界霸權爭奪巴爾干霸權帝國主義矛盾的實質:爭奪殖民地和霸權材料一:英德法美比較表一 項 目英德法美1870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

8、134218701913工業增速(倍數)1.34.61.98.11913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3241 從1870年到191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發生什么變化? 1870年到1913年美德等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迅速,后來居上,超過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經濟強國。材料一:英德法美比較表一 項 目英德法美1870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134218701913工業增速(倍數)1.34.61.98.11913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3241材料二: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畢竟政治民主化的發展程度不一致,有兩種不同的類型:第一類是以英法美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較

9、為健全;第二類是以俄德日為代表的,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的色彩較為濃厚。分析材料二主要反映了什么情況?綜合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情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加劇閱讀這幅歷史地圖:你能得出什么信息? 20世紀初的世界已經被帝國主義國家基本瓜分完畢;英、法占有廣闊的殖民地。資本主義列強瓜分世界(迄1914年)方 面英德1913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3218701913工業增速(倍數)1.34.61913年殖民地面積所占位次14政治民主化程度健全的民主制度專制色彩較濃 德國人向自己的一個鄰國讓出陸地,向另一個讓出海洋,而給自己留下一錢不值的天空,這樣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我們也要給自己一塊光明之地、一塊陽

10、光下的地盤。德國外長畢洛夫“后起的帝國主義強國存在實力與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掛狀況” 列寧 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使兩大軍事集團相互仇視,推動了戰爭的爆發. 在德國,德皇威廉二世把“德國人的氣質將會再次使世界復興”作為口頭禪,視未來的戰爭是“斯拉夫人與日耳曼人的最后決戰”。“火藥是干 的,劍是磨過的,目標明確,力量集中,悲觀者已經被 趕走,我為我武裝的人民干一杯。 在法國,帶著強烈復仇情緒的洛林人普恩加萊擔任法國總理,提出法國的首要任務就是準備對德戰爭,對德國絕不能姑息 。一戰期間,德國市民向奔前線的士兵獻花。 在法國,阿爾薩斯洛林幾乎成了有魔力的賭注,“用一切手段爭回阿爾薩斯和洛林”的

11、口號響徹整個法蘭西。大量狂熱的民眾興高采烈地走向前線,運兵車上到處寫著“圣誕節回家”的口號,新招募的士兵臉上帶著微笑,“槍上插著鮮花”,把這次軍事行動當做“僅僅是巴黎柏林之間的令人振奮的旅行!” 在極端民族主義的推動下,一套完整的“走向毀滅的政治機制”在歐洲建立了。復雜的盟約網絡造就的兩大軍事集團,政治上以鄰為壑、相互攻訐,外交上謊言與權謀齊飛,軍事上瘋狂擴軍備戰。雙方勢成騎虎,一切都在向戰爭狂奔! 極端民族主義泛濫,將人類拖入了一場史無前例的世界大戰,并“開啟了持續30年之久的殘暴和愚蠢”。廣大民眾被極端民族主義所蠱惑,投身戰爭,而最終承受生命與財產損失痛苦的,也正是這些滿懷“民族自豪感”的

12、人們。(一戰中900萬人戰死,2000萬人受傷,350萬人終身殘疾。1000萬人因饑餓、瘟疫而亡。直接用于戰爭的費用達1805億美元;間接戰爭費用達1516億美元。) 探究:戰爭自古有之,人類社會為什么發展到20世紀才出現世界大戰? 一戰有三十多個國家的大約15億人口卷入這場戰爭,戰爭動員的總人數達到7351萬。1、20世紀的世界已經基本上形成一個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 (1)新航路開辟 世界市場雛形出現 (2)工業革命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初步形成 (3)第二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 1914年7月底,醞釀已

13、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印度作為英國殖民地,被英國宣布參加對德作戰,成了它的兵員、物資和財力的重要供應基地。 摘編自林承節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史 中國參戰,華工赴歐 一戰期間,英法與中國北洋軍閥政府簽訂募工合同,14萬多華工被派往歐洲。其中,9.6萬人被分配給英軍,3.7萬人由法軍支配,1萬人被“借給”美國赴歐遠征軍。抵達歐洲后,華工們立即在前線或后方承擔起挖掘戰壕,裝卸彈藥,修筑鐵路、公路、橋梁,制造槍彈,救護傷員,掩埋尸體甚至掃雷等最艱苦、最繁重的工作。 華工軍團正在勞動的華工1914年11月,日軍使用重型火炮攻擊德軍青島要塞。 一戰英軍的坦克一戰中德軍的重炮2、科技進步成果被應用于軍事領域

14、,使戰爭能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從而形成世界性大戰;通過學習,你從一戰的爆發可得到哪些啟示?1.要通過正當的經濟手段促成自身的發展2.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各國不承擔戰爭義務3.要正確應用科技成果為人類造福4.要警惕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思潮的泛濫 當前世界局勢并不太平,哈佛著名學者亨廷頓認為不能排除今后再次爆發大戰的可能(文明的沖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根據本課所學大戰爆發原因的知識,思考如何預防大戰發生?1、一戰前幾個帝國主義國家爭奪世界霸權,形成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勢,其主要原因是 A英德矛盾的發展促進了世界局勢的緊張 B世界決大部分領土已瓜分完畢C各國壟斷資產階級掌握了國家政權 D各國經濟的發展改變了原來的力量對比2、19世紀初,英法處于敵對狀態;20世紀初,英國卻與法國結盟,這種變化說明 A.兩國政治傾向相同;同屬于民主國家 B.英國根據形勢的變化調整對外政策C.隨著實力的削弱,英國有求于法國 D.英國對法國實行雙重標準課堂練習DB3、在19世紀下半期,西方列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