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設計原理課程設計報告_第1頁
鋼結構設計原理課程設計報告_第2頁
鋼結構設計原理課程設計報告_第3頁
鋼結構設計原理課程設計報告_第4頁
鋼結構設計原理課程設計報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z.鋼構造設計原理課程設計專業:_土木工程_班級:_ 2013級1班_*:_ 銀霞_*: 2_指導教師:_ 亞麗_提交日期:2016年06_月12日_土木建筑工程學院2016年5月制目錄目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53595690 一、設計資料 PAGEREF _Toc453595690 h 錯誤!未定義書簽。-. z.資料2:*跨度為6m的焊接組合截面梁,設計年限為50年,其受力如圖2所示作用在梁的上翼緣,*廠房工作平臺簡支焊接鋼梁主梁設計,平臺上無動力荷載,梁上鋪有110mm厚的鋼筋混凝土預制板混凝土預制板與平臺梁上翼緣板連接結實。鋼材采用

2、Q235。工作平臺活荷載為11kN/m2。8m6m主梁次梁圖1一、次梁力計算及驗證一、次梁力計算查荷載規,鋼筋混凝土自重25KN/m3,。則平臺板和面層的重力標準值為: 0.1125=2.75 KN/m.求荷載組合值,即取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值進展計算,且平臺活荷載標準值大于4 KN/m2,因此取=1.3,=1.2。故次梁承受的線荷載設計值為:=1.22.754+1.3411=69.2最大彎矩設計值為:=69.262=311.4支座處的最大剪力設計值為:(69.26)/2=207.6KN設計要求采用焊接鋼梁,則凈截面模量為:=跨中截面選擇1梁高梁的最小高度:根據表5.3得工作平臺次梁撓度容

3、許值,.查表3-2,得Q235鋼梁的經濟高度:,且取次梁腹板高度600mm.2腹板高度取故腹板采用6006的鋼板。3翼緣尺寸按照構造要求,不能小于180mm, 故取,取翼緣外伸寬度與其厚度之比為可按截面局部開展塑性進展抗彎強度計算。翼緣選用18010鋼B.跨中截面驗算截面幾何特征:截面慣性矩為:=44289截面模量為:截面面積:梁自重:單位長度梁的質量為727.851.2=67.82kg/m梁的自重為g=67.829.8=665N/m考慮自重后的最大彎矩設計值:1抗彎強度2整體穩定次梁可作為主梁的側向支撐,而由于次梁上放置樓板,防止其側向位移。故不需計算整體穩定性。3抗剪強度面積距:次梁的最大

4、剪力設計值為:截面的最大剪應力為:滿足剛度:分別計算全部荷載和活荷載標準值作用下的撓度荷載標準值:故剛度滿足要求二、主梁力計算:A跨中截面選擇假定平臺主梁與平臺柱鉸接連接,次梁傳下來的荷載值:標準值:設計值:主梁的支座反力不含自重:梁端的次梁壓力取為中間梁的一半最大剪力設計值不含自重:最大彎矩設計值不含自重:需要的凈截面模量為:1梁高 = 1 * GB3 梁的最小高度:根據表5.3主梁容許撓度,按Q235鋼查表5.10得: = 2 * GB3 梁的經濟高度:取腹板高度:2腹板厚度:取故腹板采用的鋼板3翼緣尺寸取翼緣寬度230mm,厚度18mm.翼緣外伸寬度與其厚度之比為可按截面局部開展塑性進展抗彎強度計算B.跨中截面驗算截面面積:單位長度梁的質量為:118.87.851.2=112.0Kg/m梁自重:G=112.09.8=1097.6N/m考慮次梁自重產生的跨中最大彎矩設計值和剪力設計值;截面的幾何特性:1抗彎強度滿足2整體穩定性主梁整體穩定性驗算公式來源于附表16次梁作為主梁的側向支撐,由附表15得,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