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常見問題-PPT課件_第1頁
PICC置管常見問題-PPT課件_第2頁
PICC置管常見問題-PPT課件_第3頁
PICC置管常見問題-PPT課件_第4頁
PICC置管常見問題-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ICC置管中常見問題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黎容清置管常見問題送管困難導管置入過深或深度不夠穿刺失敗導管異位送管困難、導管置入深度不夠 靜脈瓣 靜脈夾角或靜脈壁 血管痙攣 血液高凝狀態 原因預防1、選擇合適靜脈 首選貴要靜脈,其次肘正中靜脈,最后選擇頭靜脈。2、選擇合適導管5f 4f 3f2f穿刺針及穿刺鞘3、做好置管前宣教安慰患者,以免病人過度精神緊張 導管的前端遇到靜脈瓣:退出部分導管再送管 如仍送管不暢,在導管末端接上液體,緩慢送管處理導管尖端遇靜脈夾角或靜脈壁將病人上肢外展與軀干成900角,退出導管2-5cm,再送管。血液高凝狀態 穿刺成功后,先推注肝素鈉鹽水,再導入導管 如仍送

2、管不暢,再推注肝素鈉鹽水同時送管 注意:送管過程中要回抽檢查有無回血血管痙攣 暫停操作 按摩血管 熱水袋熱敷送管困難經調整仍未達預定的位置 導管置入深度不夠 導管使用幾天,腋窩或肩部腫脹、疼痛,穿刺口滲液處理:導管置入深度不夠,最好另選血管穿刺。拔管1、 測量導管長度時,定位不準3、常規測量法也可能導致置管過深 原 因導管置入過深測量置管長度方法: 常規法:從穿刺點至右胸鎖關節再沿著胸骨右緣垂直向下至第三肋間 一字法:從穿刺點至對側胸鎖關節的長度 改良法:在“一字法” 基礎上加1-2cm 置管過深:出現胸悶、心慌等癥狀重新測量置管長度,退出置入過長的部分導管,再固定導管穿刺失敗 原因:穿刺鞘未

3、進入血管血管硬化或血管過細進針過深穿刺見有回血后需將穿刺鞘送入1cm以上,確保穿刺鞘在血管內避免選用硬化的血管,血管小的患者選用管徑小的導管進針角度為15-20,見回血后及時調整穿刺針角度再送入穿刺針及穿刺鞘 預防及對策需經X線透視或攝片確認導管末端 所處位置,導管異位導管異位 常見頸內靜脈異位 原因胸腔積液上腔靜脈高壓送管時咳嗽體位不當 臨床表現X線透視見導管尖端在頸內靜脈內, 液體點滴不暢、頸部有涼感 預防坐位穿刺擺好體位處理 頸內靜脈異位:不做處理或將導管退出,使導管尖端平胸鎖關節導管反折原因1、選用頭靜脈2、送管速度過快3、勉強送管臨床表現 X線透視下可見導管末端在血管內反折,液體點滴緩慢 預防 1、避免選擇頭靜脈置管 2、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