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課件】 康德美學研究_第1頁
【大學課件】 康德美學研究_第2頁
【大學課件】 康德美學研究_第3頁
【大學課件】 康德美學研究_第4頁
【大學課件】 康德美學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三講 審美的研究:康德 一、美學的父親與教父 二 、美感的特征 三 、審美的原則 四、美的秘密 五、康德給我們的啟迪 六、優美與崇高一 、美學的父親與教父1. “美學教父” 鮑姆加登:“Asthetik” (1750年) 觀點:美是感性認識的完善。2. 美學之父:康德:判斷力批判 a. 美學領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把從古希臘羅馬以來美學的出發點和方法論都顛覆了。在康德以前,人們都認為美學應該先回答“美是什么”,然后才能回答“審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档聟s把美學的出發點放在了審美和美感上,把美學地基本問題從“美是什么”變成了“審美是什么”。 b. 審美即“鑒賞判斷” 審美判斷和事

2、實判斷、感官判斷、邏輯判斷、道德判斷在本質上完全不同。(判斷力批判中所謂批判,就是追問知識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具體到美學,就是追問審美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 康德 伊曼努爾康德(17241804)生于東普魯士的格尼斯堡(該地自1945年以后,成為前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的領土),康德的著作以1770年為界,分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批判時期的著作又分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的著作。理論哲學的著作有純粹理性批判和它的簡寫本未來形而上學導論、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等。 理解真理有四個主要障礙 理解真理有四個主要障礙,它們妨礙著每一個人。無論人們如何學習,也無法獲得真正的智慧和學識。這些障礙是()靠不住的、不

3、適當的權威的榜樣;()習俗的長期性;()無知民眾的意見;()以虛夸的智慧掩飾無知。每一個人都陷入這些困難,人們的狀況靠它們維持,因為每個人在生活、學習和職業活動中都用下面三種糟糕的理由達到相同的結論,即(1)這是我們前輩樹立的榜樣;(2)這是習俗;(3)這是共同信念,因此必須堅持它??梢?,縱使這三種錯誤被理性令人信服地駁倒,人們還可以原諒他們的無知,第四個障礙總是出現在眼前或嘴邊:雖然他不知道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但還是無恥地夸大所知道的一切。這樣,他壓制并避開真理,滿足于可悲的愚蠢。 Roger Bacon(12141292) 帕斯卡爾 :我們的全部的尊嚴就在于思想 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

4、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縱使宇 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東西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因而,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們所無法填充的空間和時間,我們才必須提高自己。因此,我們要努力好好地思想;這就是道德的原則。 帕斯卡爾是法國17世紀最具天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他在理論科學和實驗科學兩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貢獻。幾何學上的帕斯卡爾六邊形定理、帕斯卡爾三角形,物理學上的帕斯卡爾定理等均是他的貢獻。他還創制了世界上第一

5、臺計算機,制作了水銀氣壓計。他同時還是概率論的創立人之一。1670年帕斯卡爾思想錄一書在法國首版。該書以其論戰的鋒芒、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筆的流暢而成為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經典著作,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被認為是法國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 我會告訴你我會做什么和不會做什么。我不會服侍我不再相信的東西,不管那是我的家我的祖國或我的教會;我要盡可能自由地完整地以某種生命或藝術的模式來表達自我,用我容許自己使用的僅有的武器沉默、放逐、狡詐來自我防衛。 -喬伊斯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肖像 康德語錄 1不能期待國王哲學化或者哲學家成為國王,而且也不能這樣希望,因為掌握權力就不可避免地會敗壞理性的自由判斷。但是無論國王

6、還是(按照平等法律在統治他們自身的)國王般的人民,都不應該使這類哲學家消失或者緘默,而是應該讓他們公開地講話;這對于照亮他們雙方的事業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因為這類哲學家就其本性不會進行陰謀詭計和結黨營私,所以也就不會蒙有宣傳家這一誹謗的嫌疑了??档抡Z錄 2一只輕捷的鴿子分開空氣自由飛翔,感覺到了空氣的阻力,它或許會想象,它在真空里將飛行得更為輕快。柏拉圖正是如此離開了給知性以十分狹隘范圍的感覺世界,憑依理念的羽翼冒險超出感覺世界,來到純粹知性的真空里面。他沒有注意到,他費盡了力氣也沒有前進一步因為他根本沒有遇到阻力,而阻力是他可以立足的支點,他可以憑此發力而使知性活動起來??档抡Z錄 3 敬重始

7、終只施于人,而決不施于物。事物能在我們心中喚起稟好,而且如果它們是動物(比如馬、犬等),甚至喚起愛憐; 它們也能喚起恐懼來,譬如一片大洋,一座火山,但是它們絕不會在我們心中喚起敬重來。某種與這個情感或許接近的東西就是贊嘆,贊嘆作為情緒,即驚異,也能夠施于物,譬如高入云霄的山峰,天體的亮度和遼闊,譬如許多動物的強健和敏捷,如此等等。但是所有這些都不是敬重。一個人也能夠是我愛憐、恐懼、贊嘆的對象,但他并不因此就是我敬重的對象。他的詼諧有趣、他的勇氣和強健,他的位高權重 ,都能夠給我灌注同一類的情緒,但我總是缺乏對他的內在敬重。豐特奈爾說:在貴人面前,我的身子雖然鞠躬,而我的內心卻不鞠躬。我還可以補

8、充說一句:如果我親眼見到一個寒微平民品節端正,而自愧不如,那么我的內心也要向他致敬,不論我愿意與否,也不論我怎樣趾高氣昂,使他不敢忽視我的高位?!案绨啄崾降摹备锩?到現在為止,大家都是認定我們的知識必須依照對象,在這個前提下進行了多次試驗,可是這些試驗統統失敗了。那么我們不妨換一個前提試一試,看看是不是把形而上學的問題解決得好一些。這就是假定對象必須依照我們的知識。這個假定就比較符合我們的期望,我們正是盼望能有一種關于對象的先天知識,對象向我們呈現之前,就確定了某種關于對象的東西。這個設想同哥白尼當初的想法非常相似,他原來認定整個星群圍繞著觀察者旋轉,可是這樣解釋天體運動總是不能令人滿意,于是

9、他就想到換一個法子試一試,假定觀察者者旋轉而群星不動,看看是不是可以得到比較滿意的解釋?,F在我們在形而上學里也可以用類似的方式在對象的直觀問題上試一試。 - Kant康德批判哲學體系內心的全部能力諸認識能力 諸先天原則應用范圍認識能力知性合規律性 自然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判斷力合目的性藝術欲求能力理性終極目的 自由二、美感的特征1.審美判斷是一種情感判斷,不同于邏輯判斷。2.審美快感不涉及利害,不等同于一般快感。3.審美判斷不涉及概念,不等同于善。4.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地使人愉快的 。 結論:“審美趣味是一種不憑任何利害計較而單憑快感或不快感來對一個對象或一種形象顯現方式進行判斷的能力。這樣一

10、種快感的對象就是美的?!彼跃唾|來說,美的特點在于不涉及利害計較,因而不涉及欲念和概念。因此,美感具有普遍性,“非概念而又有普遍性”,因為美是超功利的。2-1.審美判斷是一種情感的判斷,不同于邏輯判斷。 通常邏輯判斷都離不開概念,例如“這朵花是美的”如果作為一個邏輯判斷來看,主詞“花”和賓詞“美”都有一種抽象的涵義,即都是概念。康德把審美判斷和邏輯判斷嚴格分開,認為在肯定“這朵花是美的”這個審美判斷中,“花”只涉及形式而不涉及內容意義,所以不涉及概念,“美”也不是作為一種概念而聯系到“花”的概念上去,如邏輯判斷那樣,而只是作為一種主觀的快感而與這快感的來源,即花的形式,聯系在一起的,這朵花的形

11、式引起我的快感,我就是從這個快感來判定花的美。 所以審美判斷不是一種理智的判斷,而是一種情感的判斷。這里主詞“花”只作為單純的形象而存在,賓詞“美”也只作為主觀的快感而存在,從審美判斷中我們所得到的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感覺,所以“美”不是對象(花)的一種屬性,屬性是以概念的形式而認識到的。 eg. “這朵花是美的” eg.“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以各門藝術為例證明美感是一種愉快感音樂:肖邦的夜曲繪畫:吳冠中、林風眠的繪畫書法:王羲之的蘭亭序雕塑:羅丹的作品吳冠中、林風眠畫作何紹基 隸書2-2.審美快感不涉及利害,不等同于一般快感。 美感不能與一般快感完全相同??档抡J為一般快感都要涉

12、及利害計較,都只是欲念的滿足,主體對滿足欲念的東西只關心到它的存在而不關心它的形式。單純的快感,作為欲念的滿足,還是實踐方面的事。審美活動卻不能涉及利害計較,不是欲念的滿足,對象只以它的形式而不是以它的存在來產生美感。審美只對對象的形式起觀照活動而不起實踐活動。 美感起于對形式的觀照而不起于欲念的滿足。所以美感不等于一般快感,美在性質上也不等于愉快。 一個審美判斷,只要是摻雜了絲毫的利害計較,就會是很偏私的,而不是單純的審美判斷,人們必須對于對象的存在持冷淡的態度,才能在審美趣味中做裁判人。 康德 林風眠 原名林鳳鳴,生于廣東梅縣,自幼喜愛繪畫,19歲赴法勤工儉學。他先在蒂戒美術學校進修西洋畫

13、,后又轉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深造。1925年回國后出任北平藝術??茖W校校長兼教授。1927年林風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創辦國立藝術院(后來的浙江美術學院)任校長。解放后,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林鳳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取得極大成功。1999年病逝于香港。 林風眠擅長描寫仕女人物、京劇人物、漁村風情和女性人體以及各類靜物畫和有房子的風景畫。從作品內容上看有一種悲涼、孤寂、空曠、抒情的風格;從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構圖,二是無標題,他的畫特點鮮明,觀者一望即知。他試圖努力打破中西藝術界限,造就一種共通的藝術語言。他無愧于是一位富于創新意義的藝術大師,對許多后輩畫家產生過極深遠

14、的影響。林風眠是整個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精神領袖。林風眠林風眠 琵琶女林風眠 張飛吳冠中 花花世界陳逸飛 麗人行陳逸飛 潯陽遺韻2-3.審美快感不涉及概念,不等同于善。 美也不等于善,因為善是意志所向往的目的,要涉及利害計較的實踐活動,和愉快的東西還是類似的。 “要把一個對象看作善的,我們就必須知道這對象是應該用來做什么的,對它就必須有一個概念。在對象中見到美,就無須對它有什么概念,花卉、自由的圖來畫,以及沒有目的地交織在一起的線條(即所謂“葉狀花紋”)都沒有意義,不依存于明確的概念,但仍產生快感?!?(Kant) 愉快的東西使人滿足,美的東西單純地使人喜愛,善的東西受人尊敬(贊許),即被人加

15、上一種客觀價值,無理性的動物也可以感到愉快;美卻只是對人才有效,“人”指既具有動物性又具有理性的東西,不單純作為理性的東西(例如精靈),也作為動物性的東西;善則一般只對具有理性的人才有效。在這三種快感之中,審美的快感是唯一的獨特的一種不計較利害的自由的快感,因為它不是由一種利益(感性的或理性的)迫使我們贊賞的。所以我們可以說,在三種快感之中,第一種涉及欲念,第二種涉及恩愛,第三種涉及尊敬。只有恩愛才是自由的喜愛。一個欲念的對象,以及一個由理性法則強加于我們,因而引起行動意志的對象都不能讓我們有自由去把它變成快感的對象。一切利益都以需要為前提或后果,所以由利益來做贊賞的原動力,就會使對于對象的判

16、斷見不出自由。 判斷力批判第五節 24.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地使人愉快的 “如果一個人覺得一個對象使他愉快,并不涉及利害計較,他就必然斷定這個對象有理由叫一切人都感到愉快。因為這種愉快既不是根據主體的欲念(或是其它意識到的利害計較),而是感覺到在喜愛這個對象中自己完全是自由的,他就會看不出有什么只有他才有的私人特殊情況,作為他感到愉快的理由,因此,他就必然認為可以設想:產生這種愉快的理由對一切人都該有效,相信他有理由去假定一切人都能感到同樣的愉快。因此,他會把美說成仿佛是對象的一種屬性,把審美判斷也看成仿佛是邏輯判斷(即通過對象的概念來得到對于對象的認識),盡管它只是審美判斷,只涉及對象的形象

17、顯現和主體之間的關系,他之所以這樣看,是由于審美判斷畢竟和邏輯判斷有些類似,可以假定它對于一切人都有效,但是這種普遍性不能來自概念,因為不能由概念就轉到快感或不快感,因此審美判斷既然在主體意識中不涉及任何利害計較,就必然要求對一切人都有效。這種普遍性并不靠對象,這就是說,審美判斷所要求的普遍性是主觀的?!?第六節 世界最大穹頂中國國家大劇院 保羅安德魯 設計貝聿銘(Pei,Leoh Ming) 美國籍,美國著名建筑學家,他是當前世界成就最高、最負盛譽的建筑大師之一。1940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學士學位,1946年美國哈佛大學建筑設計學院獲碩士學位。1955年創建貝聿銘事務所至今。美國藝術與科學

18、學院院士。 50年代末60年代初,貝聿銘在繼承第一代現代建筑大師的基本建筑原則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風格,設計建成一批影響很大的建筑,其中美國大氣研究中心、肯尼迪紀念圖書館等表現了建筑形象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結合。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是貝聿銘建筑事業中極為成功的一例。在巴黎羅浮宮的擴建中,創造性地解決了把古老宮殿改造成現代化美術館的一系列難題,取得極大成功,享譽世界悉尼歌劇院悉尼歌劇院的設計師丹麥著名設計家約恩烏松 三、審美的原則1.美感具有“無目的的合目的性”。2. 審美具有“主觀普遍性”的先驗條件:“共通感”3-1.美感具有“無目的的合目的性”。 感官判斷、事實判斷、邏輯判斷、道德判斷,

19、都有判斷前的目的,是“由目的而生判斷”。審美判斷卻沒有這個目的。審美,是無目的的?;蛘哒f,審美是以自身為目的的。以自身為目的,也就等于沒有目的。 但是,審美判斷卻又無不合目的。第一,它生愉快,因此是一種“主觀合目的性”;第二,它非概念,因此是一個“涉及形式的規定”;第三,它無利害,因此使一種“單純形式”;第四,它具有普遍性,因此不是某個具體的客觀目的,也不意某個具體的客觀目的的形式出現。3-2. 審美具有“主觀普遍性”的先驗條件:“共通感” 所謂共通感,不是說每個人都“將要”同意我們的判斷,而是“應該”對它同意。共通感雖然是一個“主觀性原理”,是一個“先驗假設前提”,卻規定著我們的審美活動。這

20、個原則雖然只是主觀的,但卻被設想為具有普遍性的。因為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必然的理念。 共通感是審美的 “先驗假設前提”。第一,它是先于經驗的,是在審美之前就已經設定的,不是審美的結果。第二,它是一種假設,假設大家都會贊同你的感受,而不是因為多次見到別人和你一件相同。它不是經驗證明,而是先驗假設。第三,它是審美的前提。四 、美的秘密1.審美判斷的四個契機2.審美判斷中的二律背反3. 審美的普遍性是一種主觀普遍性4-1.審美判斷的四個契機A、超功利:審美是一種沒有任何利害關系卻又使人 愉快的活動,美感是唯一無利害的自由的快感,而能夠產生這樣一種超功利愉快的對象就是美。B、非概念:這種與愉快既不

21、是概念,也不憑借概念,卻有被假設為像概念一樣具有普遍性。C 、無目的:這種愉快和判斷也沒有任何具體目的,只有一種主觀的合目的的形式。D 、主觀普遍性:既非概念,又無目的,還能普遍地和必然地使人愉快,這種普遍性和必然性就只能是一種“先驗假設前提”。也就是說,這種普遍性只能是主觀普遍性。4-2.審美判斷中的二律背反a.審美判斷不涉及欲念和利害計較,不是實踐活 動,卻產生類似實踐活動所產生的快感;b.它不涉及概念,不是認識活動,卻又需要想象 力與知解力兩種認識功能的自由活動,要涉及 一種“不確定的概念”或“不能明確說出的普遍規律”;c.它沒有明確的目的,卻又有符合目的性,它雖是主 觀的,個別的,卻又

22、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最重要的還是它不單純是實踐活動而卻近于實踐活動,它不單純是認識活動而卻近于認識活動,所以它是認識與實踐之間的橋梁。4-3. 審美的普遍性是一種主觀普遍性 審美的普遍性是一種主觀普遍性,它不是基于經驗事實。審美普遍性的依據是一種“先驗假設前提”。也就是說,審美只是在理論上、邏輯上是有普遍性的。審美判斷實際上是主觀的,卻又在邏輯上、理論上要求普遍有效性?!霸趯徝琅袛嗬锛僭O的普遍贊同的必然性是一種主觀的必然性,它在共通感的前提下作為客觀的東西被表象著”。 五、康德給我們的啟迪1.審美判斷只與主體有關2.審美即是“審人”3. 審美判斷須由主體的審美感受來確證4. 審美判斷只和對象的

23、形式有關,和對象的 實存無關。5. 審美判斷帶有一種期待性質5-1.審美判斷只與主體有關 審美與非審美,至于主體的態度有關,不與對象的性質相干。因此,審美與非審美的區別,僅在于主體的態度。因為美歸根結底是“以客觀形式表現出來的主觀的東西”,只能是與主體聯系?!笆澜缟喜⒉蝗狈γ?,缺乏的是發現美的眼睛?!?-2.審美即是“審人” 由于審美判斷聯系于主體,因此,它表面上是審物(判斷一個對象的美丑),實際上是審人(判斷內心世界的美丑)。心中無美,則世間無美。 eg. 孔子論語雍也第六 沈從文、從文自傳與湘西 吳冠中與張家界論語雍也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笔瘽淖髌芬蛔児湃撕退耐跞厮寞B之法,以構圖新奇見長,在這幅畫上原濟用了他最擅長的“截取法”,在叢林中截取了幽閣深藏的一段景致,以特寫的手法繪出,雖則畫的的是一段小景,卻傳達出一種深邃的意境。元濟筆墨畫法多變,善于用墨,這幅圖上墨氣濃重滋潤,濕筆較多,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合,使山林的清潤深幽被盡致地表現出來。這幅畫畫了叢林中的一處幽閣,水邊坡上有小亭翼然,其下幽篁密布。 沈從文 從文自傳 拿起我這支筆來,想寫點我在這地面上二十年所過的日子,所見的人物,所聽的聲音, 所嗅的氣味;也就是說我真真實實所受的人生教育,首先提到一個我從那兒生長的邊疆僻 地小城時,實在不知道怎樣來著手就較方便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