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軸線調研報告_第1頁
城市中軸線調研報告_第2頁
城市中軸線調研報告_第3頁
城市中軸線調研報告_第4頁
城市中軸線調研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專心-專注-專業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從新舊城市中軸線看廣州的發展 -廣州市城市中軸線認知考察思考由于地理位置臨近和平時生活的原因,我們小組的成員有不少的機會接觸到廣州城市中軸線,但對中軸線的認識僅僅局限于周邊的某些地標建筑,景觀,沒有過多的思考和了解。所以我們小組決定選擇城市中軸線的主題進行調研,并于11月17日在廣州新中軸線進行實地考察,參考搜集到的資料,最后得出我們的調研成果。廣州城市中軸線的概況和歷史背景城市中軸線對一座城市的發展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被視為城市脊梁。它是城市歷史最深厚的積淀,賦予城市獨

2、特的人文內涵,它也是城市未來發展的支撐。城市中軸線的規劃是一項城市設計的系統工程。它涵蓋了諸多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景觀要素,并影響到城市總體輪廓及系統環境的框架關系。廣州是中國的南大門,自建城以來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城市發展的兩千多年來,城市中心發展穩定,一直沒有移動過,在城市這是較為獨特的。城市中軸線是歷代城市發展規劃,建筑設計的產物,是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形成的城市文化標志,體現了這個城市的文化與歷史的傳承變遷,乃至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品味。廣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城市空間形態不斷發生變化,至今形成了傳統中軸線和新中軸線兩條城市中軸線,承載著不同的城市發展故事,也承擔著不

3、同的城市功能。 傳統中軸線位于廣州中心城區,有鎮海樓、中山紀念碑、中山紀念堂、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大樓、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大樓、人民公園、廣州城市原點標志、廣州解放紀念碑、海珠橋等。傳統中軸線的萌生可追溯到秦代番禺城建立之初(今越秀區),2000多年的時間跨度里,舊城區見證了無數歷史變遷,其周邊地區存留著廣州最豐富的古代及現代早期的歷史文化陳跡,是廣州文化底蘊最深厚的地區。傳統中軸線上的節點大多具有深刻的政治及歷史意味,是廣州的政治文化中心。該軸線通 過白云山脈、紀念性建筑與珠江水域的串 聯,建立了“山、城、水”一體的傳統城市結構基本構架,形成張弛有序的空間結 構,將歷史文化名城保

4、護、園林綠化建設以及舊城改建納為同一體系,體現了廣州 “歷史、風景、街市、生活”的城市設計理念。廣州傳統城市軸線的形成與發展, 離不開“自然與人工”、“文化與規劃”兩種力量的共同作用;軸線構成要素的類型與空間組合方式豐富多彩, 歷史文化主題內涵與現代城市發展相銜接,具有繼往開來的價值和意義。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廣州城市結構在悄然的發生變化,原有的城市規模與空間集聚功能已不能滿足需求。因此,新中軸線的規劃與設計已成為近年來廣州城市規劃與建設的熱點。新中軸線北起白云山余脈的燕嶺公園,往南經廣州火車東站、天河體育中心、珠江新城到達珠江,再經過海珠區廣州塔到萬畝果園保護區,最后經新客運港達珠江外航道

5、沙丘島,全長12公里。新中軸線是在改革開放后發展起來的,是廣州城市建設規劃的非常規產物,可以說是現代城市文明的代表,豎立了許多標志性建筑物,如中信廣場、廣州大劇院、廣東省博物館等。新中軸線是廣州的中心商務區,新的城市發展中心;也是城市景觀主軸線,這一中軸線上有山、水、樹林、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匯聚了東站廣場、花城廣場、歌劇院博物館前廣場、海心沙廣場、赤崗塔廣場、東風生態公園等,構成廣州的城市開放空間。實地調研情況在11月17日,我們小組進行了城市中軸線的調研。上面提到,廣州城市新中軸線北起燕嶺公園,南至海珠區的南海心沙島,以新電視塔為界分為南、北段,全長12公里。貫穿火車東站、天河體育中心、珠

6、江新城、新電視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島。東至以林和中路-體育東路-冼村路向東拓展200米,西至林和西路-體育西路-華夏路向西拓展200米。我們的行程,從廣州塔的對岸,珠江新城開始。首先,我們搭乘地鐵三號線來到了珠江新城站。珠江新城,珠江新城是廣州天河CBD的主要組成部分,而天河CBD是國務院批準的三大國家級中央商務區之一。眾所周知,珠江新城有很多的標志性建筑,耳聞不如一見,廣州大劇院、廣州市圖書館、廣東省博物館、西塔、廣州塔以及在建的東塔都給我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廣州塔與珠江新城中的“雙子塔”構成大三角,與珠江新城南端的廣州市大劇院、廣東省博物館構成小三角,地位顯赫。廣州珠江新城西塔,

7、樓高432米,樓高位列世界第六、中國大陸第二,在世界超高層建筑占有一席之地。西塔為廣州珠江新城六大標志性建筑之一,位于珠江新城西南部核心金融商務區,東臨珠江大道,西靠華廈路,南接華就路,北望花城大道。在珠江新城,我們也了解到一條快捷地鐵載運線路,那就是APM。它的全稱廣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區市政交通項目旅客自動輸送系統,是一種無人自動駕駛、立體交叉的大眾運輸系統。APM解決了珠江新城核心區的交通疏導,它將是珠江新城CBD地區和天河商貿區內部的公交骨干線,滿足其內部、珠江新城與天河商貿區、觀光塔之間客流的交通需求,以及旅游觀光購物的出行需要。然后沿著新中軸線,我們走到了天河體育中心一帶。天河體育中心

8、位于廣州市天河區,始建于1987年,地處廣州市金融商業中心地帶,毗鄰廣州東站,與83層中信廣場相對,總占地面積51萬平方米,是廣州目前最大的體育場地。它的附近有廣州市最大的購物中心,天河城以及正佳廣場。這些購物中心地理位置優越,坐落于廣州城市新中軸線上,位于廣州地鐵3號線兩條支線的交接點及其與地鐵1號線、廣州機場快線的轉接站上,占據天河商圈的中心位置。位于中軸線的中心、天河商圈的中心,我們設身處地地感受到了市中心的繁華、感受到了廣州的交通、經濟飛速地發展,也感受到了廣州市新中軸線何以成為廣州的標志。最后我們的旅程結束在了廣州市體育東路。從天河體育中心出來,我們走到中信大廈的樓下,中信廣場大廈中

9、信廣場位于廣州市商業、金融業繁華的天河北路。作為廣州人的我們,83層的中信大廈曾是我們的驕傲,如今,高樓林立,中信大廈的高度已經不能成為談資,而站在樓下仰望它,還是有一種別樣的情懷。最后走到體育東路上,體育東路上有些最近才發展的高檔購物中心,如萬菱匯、太古匯等,也有很多老牌的寫字樓,如財富廣場、商業銀行大廈等。從我們考察的這一段路程可以看出,在我們不斷行走的過程當中,中軸線的功能也在發生著變化。在珠江新城的花城廣場,這里是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地方,不僅有省博物館,也有廣州圖書館和大劇院等等文化娛樂場所。珠江新城同時也是廣州的CBD,有西塔,東塔等等的一些寫字樓辦公的地方。再往前功能也發生著變化,來

10、到體育中心一帶,這里有天河體育館供市民進行體育鍛煉,也有正佳廣場,天河城、萬菱匯和太古匯等等的高檔的購物廣場。再往前就是中信大廈一帶,這里同樣也是高樓林立,很多寫字樓辦公的地方。在新中軸線上我們看到了很多充滿現代氣息的高樓大廈,和廣州的傳統中軸線對比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新舊城市中軸線分析對比對比傳統中軸線和新城市中軸線,不難發現傳統中軸線承載了部分傳統的西關風情和近代歷史氣息,是廣州歷史的見證和意義。廣州傳統中軸線反映了廣州的發展歷程,既包括廣州不同時期特有的地上不可移動文物及建筑,已包括遺留在地下反映不同時代人們生活足跡的遺跡和遺物。這些無所不在的歷史建筑和文物遺存以其獨特性,不可瀆職和不可

11、再生性,成為廣州獨一無二的發展見證和重要象征。傳統城市中軸線由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而成,有說不完的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是廣州人記憶的線索,也是廣州城發展的年輪。以珠江新城和廣州塔為代表的新中軸線則更多體現在商貿方面,它延續“山城水”的自然空間格局,集聚了中心城市高端要素服務功能,樹立了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現代化形象特色。這條中軸線引領著廣州在人、城市、經濟、生活等方面華麗轉變。近年來特別能感受到這條中軸線一帶發展的迅速,整個中軸線風貌越來越完善,以商務為主的各種甲級寫字樓,商務中心等大樓,以各種獨具特色的姿態在中軸線附近立起。特別是這5年,廣州因亞運會舊貌換新顏,中軸線日新月異,珠江新城、廣州

12、國際金融中心、南沙自貿區、琶洲電商板塊風起云涌直至行政區劃調整,廣州因中軸線真的發展得非常快。首先是珠江新城引領城市的改變。廣州六大標志性建筑廣州塔、廣州圖書館新館、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廣州市第二少年宮、廣州歌劇院、西塔已在這里相繼落成,東塔也快完工了。5年間,珠江新城面貌越來越清晰,以它為核心的天河CBD,成為廣州經濟發展的心臟和引擎。2014年,天河CBD完成生產總值2114.47億元,總量占區域經濟排頭兵的天河區的70.2%,占廣州市的12.7%。按原珠江新城總規劃師、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教授袁奇峰的話說,“如果沒有珠江新城,廣州也許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廣州,珠江新城讓廣州從原來的古

13、老城市,到現在成為古老城市和現代城市的拼接體。”中軸線所帶動的經濟變化很大,自貿區創新區成為經濟新引擎15年4月,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南沙片區給廣州經濟發展帶來一股新鮮動力; 15年開始增城、從化正式撤市設區,并入廣州,黃埔與蘿崗兩區正式合并,新黃埔區正式掛牌。廣州十一區正式形成。而新廣州的市轄面積也將擴大,經濟活力不斷提升。相信往后會發展的越來越好。在這些經濟發展基礎下,又隨著“互聯網”熱潮興起,與廣州國際金融城一江之隔的琶洲也風生水起。騰訊、阿里巴巴以及唯品會等知名電商搶灘進駐,廣州著力打造成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經濟飛速發展,為每一個工作在這里的人創造了新的機遇。互聯網、電商、先進制

14、造業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間。新中軸線的發展對廣州人生活上的變化也非常明顯,城市空間更大,地鐵四通八達,令人感受最深的還是城市空間的擴大和生活的便捷。廣州的交通更發達了,廣州南站啟用,連接深茂高鐵、京廣高鐵、貴廣高鐵、廣深港高鐵、南廣鐵路和廣珠城際。亞運至今,廣州還開通了地鐵6號線、APM線、有軌電車,目前還有11條在建線路中,已有9條線路完成本年度的土建目標,未來的交通將會更加四通八達。從傳統中軸線到新中軸線,人們的活動空間不斷擴大。隨著未來地鐵線路的四通八達,人們就會越容易體會到整個廣州之大、生活之豐富多彩、經濟之活力四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是對廣州最好的詮釋。新舊中軸線將分別是中

15、央商務區(CBD)和中央文化區(CCD),兩者相得益彰,比翼齊飛,成為廣州的兩大風景線。從傳統中軸線到新中軸線的建設,見證了廣州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和繁榮發達。廣州,正朝著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目標闊步邁進。感想和總結通過這一次的調研我們小組對城市中軸線有了更深程度的認識。每一個城市都有城市中軸線,城市的中軸線不僅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而且對城市的發展起支撐作用,帶動周圍地區的發展。像北京、上海等城市也一樣有自己的城市中軸線,而且有著各自的文化內涵和故事,影響著整個城市的布局和安排。廣州的新城市中軸線上布置了很多標志性建筑,像廣州塔,東塔、西塔、省博物館、大劇院、中信大廈等等的建筑,城市中軸線的發展意味著城市以后發展的方向,起引導性的作用。在新城區天河,陸陸續續建起了很多的高樓大廈,有便利的交通,環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