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_第1頁
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_第2頁
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_第3頁
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_第4頁
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動物細胞工程制藥技術基礎(一)動物細胞的獲得 供生產生物技術藥物的動物細胞有3類; 1、原代細胞 原代細胞是直接取自動物組織器官,經過分散、消化制得的細胞懸液。 2、二倍體細胞系 原代細胞經過傳代、篩選、克隆,從而由多種細胞成分的組織中挑選具有一定特性的細胞株。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其特點是: 染色體組織仍然是2n的模型; 具有明顯貼壁依賴和接觸抑制的特性: 具有有限的增殖能力,一般可連續傳代培養50代; 無致癌性。二倍體細胞通常由胚胎組織中獲取。 3、轉化細胞系 這類細胞常常因染色體的斷裂而變成異倍體,從而失去了正常細胞的特點,而獲得無限繁殖的能力。這種轉化進程可以是自發的,也可以通

2、過人為的方法進行的轉化。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另外,從動物腫瘤組織中建立的細胞系也是轉化細胞,轉化細胞具有無限生命力,倍增時間較短,培養條件要求較低,適于大規模生產培養 。(二)動物細胞培養條件 營養、pH及溫度是細胞生長所要求的重要條件,培養細胞的最適溫度為370.5,偏離此溫度,細胞的正常生長及代謝將會受到影響。細胞培養的最適pH 7.27.4間。 細胞生長代謝離不開氣體,培養瓶中的O2與CO2 ,是以保證細胞體內代謝活動的進行,但作為代謝產物CO2 在培養環境中還有調節pH的作用, CO2培養箱可以維持一定比例的CO2 ,使培養環境中的氫離子濃度保持恒定。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在

3、保證細胞滲透壓的情況下,培養液里的成分要滿足細胞進行代謝所需要的各種組成,如各種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及無機鹽類等,只有滿足了這些基本條件,細胞才能在體外正常存活、生長。 另外,在單克隆抗體實驗培養中加入一些飼養細胞,或在換液時留一些原培養液,也有利于細胞生長。 各種合成培養基給細胞培養提供了方便,但單純采用合成培養基,細胞還不能很好地增殖,甚至細胞不貼壁生長,因此使用時常要添加510小牛血清,對雜交瘤細胞的培養添加胎牛血清要達l020,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其使用有幾方面: 提供細胞生長所需的條件生長因子和激素。 提供細胞貼壁所需的貼附因子和伸展因子; 提供識別金屬

4、、激素、維生素和脂類的結合蛋白; 提供細胞生長所需的脂肪酸和微量元素。 為適應大規模細胞培養,發展高技術生物制品,近代還大力研究無血清培養基。 無血清培養基具有以下優點: 提高了細胞培養的可重復性,避免了由于血清批之間差異的影響;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減少了由血清帶來的病毒、真菌和支原體等微生物污染的危險; 供應充足、穩定; 細胞產品易于純化; 避免了血清中某些因素對某些細胞的毒性; 減少了血清中蛋白對某些生物測定的干擾,便于實驗結果的分析。 無血清培養基是以合成培養基為基礎加入各種細胞生長所需的添加因子,有利于細胞生長的因子和微量元素等。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三)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方

5、法 動物細胞培養的方法,一般可根據培養細胞的種類分為原代細胞培養和傳代細胞培養;又可根據培養基的不同分為液體培養和固體培養;還可根據培養容器和方式的不同分為靜止培養、旋轉培養、攪拌培養、微載體培養、中空纖維培養、固定床或流化床培養等。 但從生產實際看,動物細胞的大規模培養主要可分為懸浮培養、貼壁培養和貼壁懸浮培養。 1、懸浮培養 顧名思義,所謂懸浮培養即讓細胞自由地懸浮于培養基內生長增殖。它適用于一切種類的非貼壁依賴性細胞(懸浮細胞),也適用于兼性貼壁細胞。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該培養方法的優點是操作簡便,培養條件比較均一,傳質和傳氧較好,容易擴大培養規模,在培養設各的設計和實際操作中可借

6、鑒許多有關細菌發酵的經驗。 目前在生產中用于懸浮培養的設備主要是通氣攪拌罐式生物反應器和氣升式生物反應器。 2、貼壁培養 貼壁培養是必須讓細胞附在某種基質上生長繁殖的培養方法:它適用于一切貼附依賴性細胞(貼壁細胞),也適用于兼性貼壁細胞。 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該方法優點是適用的細胞種類廣(因為生產中所使用的細胞絕大多數是貼壁細胞),較容易采用灌流培養的方式使細胞達到高密度;不足之處是操作比較麻煩。 需要合適的貼附材料和足夠的面積,培養條件不易均一,傳質和傳氧較差,這些不足常常成為擴大培養的“瓶頸”。 被普遍采用的貼壁培養方法是固定床式生物反應器,但由于該反應器中傳質和傳氧常會出現梯度式不

7、均一現象,故放大常受到限制。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貼壁培養擴大培養時,常常需要用酶將其從基質上消化下來。它們的作用主要是使細胞間質和一些促進細胞貼附的蛋白因子水解,使細胞從基質分離成單個細胞。 3、微載體培養 微載體培養是使細胞貼附在微小顆粒載體上,它創造了相當大的貼附面積,供細胞貼附生長、增殖。載體體積很小,比重較輕,在輕度攪拌下即可使細胞自由懸浮于培養基內,充分發揮懸浮培養的優點。 理想的微載體需具備如下一些條件: 微載體表面性質與細胞有良好的相容性,適用細胞附著、伸展和增殖;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微載體的材料無毒性。不僅要求對細胞的生長無毒性,而且也不會產生影響產品和人體健康的有

8、害因子; 微載體的材料是惰性的,不與培養基成分發生化學變化,也不會吸收培養基中的營養成分; 微載體的比重在1.0301.045gml,使載體在低速攪拌下就可懸浮,而在靜止時又可很快沉降,便于換液和收獲; 粒徑在60250m(溶脹后)之間為好,并要盡可能地均一,差異不大于20 m 。這樣有利于細胞均勻分布在各微載體表面;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具有良好的光學透明性,適用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在載體上的生長情況; 基質的性質最好是軟性的,避免在攪拌中由于載體互相磨擦而損傷細胞; 可耐120高溫,便于采用高壓蒸汽滅菌; 經簡單的適當處理后,可反復多次地使用; 原料充分,制作簡便,價廉。生物制藥工藝

9、技術基礎優秀(五)動物細胞的種質保存 動物細胞種質保存的形式有組織塊、細胞懸浮物及細胞單層培養物等。保存方式有常溫、低溫及超低溫冰凍法3種。 目前超低溫冰凍法是保存種質細胞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方法。 常溫法是將特定種質形式保存于2030的方法,如人腎及猴腎細胞單層于2530可保存1個月以上,人二倍體細胞單層可保存兩周,中間換液可保存30d以上,若生長液中小牛血清減至0.5l,于37培養并有規律地更換培養基,則可長期保存。 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低溫法是將特定種質形式保存于4的方法,如原代猴腎細胞懸浮于4生長液中,可保存3周。 超低溫冰凍法系將種質細胞保存于70以下冰箱或液氮中的保存方法。在此條

10、件下,種質可長期保存。但是本法需用保護劑,常用的保護劑有二甲亞砜(DMSO)及甘油等。 甘油使用濃度為520,DMSO使用濃度為512.5。DMSO因起作用更快,毒性及黏度更低,膜透性更高,抗凍傷能力更強而應用最多,細胞在DMSO中30s左右即達到內外平衡,但在甘油中2h才能平衡。 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在深凍過程中,先配制含8l0DMSO、1520小牛血清及適量NaHCO3的保護液,再將細胞培養物消化與分散,離心收集細胞,按5106個細胞ml濃度添加保護液,按lml支分裝于安瓿中,04放置24 h,移至70冰箱中或置于液氮中保存。保凍細胞在繼代培養前需復蘇,復蘇時將安瓿取出,包裹4層紗布

11、浸入40水中,除去紗布后再浸入水中融化40s,混勻后立即接種l2(100ml培養瓶),并按12ml4ml8ml緩慢而依次加入生長液,最終加至20ml。 若保護液含DMSO可直接用于接種,但其濃度應降至l以下。若保護液含甘油,則應離心除去甘油,以防影響細胞增殖,加生長液后可通過臺酚藍染色法計算活細胞數,然后用于培養。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六)單克隆抗體技術 l、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原理 B細胞群受抗原刺激后能產生針對抗原決定簇的特異性抗體,一個機體可產生多達100萬種特異性不同的抗體。 但一個B細胞卻只能分泌一種特異性抗體。每個雜交瘤細胞只分泌一種特異性抗體,培養單個雜交瘤細胞,使之無性繁殖形成

12、細胞集落(稱之為克?。?。同一個克隆的雜交瘤細胞基因相同,合成并分泌的特異性抗體質地均一。這種抗體稱之為單克隆抗體。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淋巴細胞雜交瘤技術是將在體外不能長期生存的免疫淋巴細胞與在體外能迅速增殖的骨髓瘤細胞在聚乙二醇(PEG)作用下融合而產生雜交瘤細胞。 所得的雜交瘤細胞承襲了兩組親代細胞的遺傳性,既保存了骨髓瘤細胞在體外迅速增殖傳代的能力,又繼承了免疫淋巴細胞合成與分泌抗體和淋巴因子的能力。 T淋巴細胞主司細胞免疫,分泌淋巴因子。已知有40多種淋巴因子。T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可產生能分泌淋巴因子的T細胞雜交瘤細胞。 B細胞主司體液免疫,能分泌特異性免疫球蛋白(抗體),B細胞

13、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則產生能分泌特異性抗體的B細胞雜交瘤細胞。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單克隆抗體有特異性強、免疫滴度高、質地均一、反應靈敏、可標準化等特點,還可進行工業化大生產。 單克隆抗體可用于疾病診斷、體內顯像定位檢查、體內治療或靶向治療、食品與環境監測以及天然蛋白與基因工程產品的提純等。世界各國已制備萬種單克隆抗體?,F已有百余種診斷試劑和數種治療劑投放市場。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2、單克隆抗體的工業化生產 單克隆抗體的生產包括細胞培養、提純和制劑等工藝過程。(1)雜交瘤細胞的大規模培養 單克隆抗體問世后,已研究了多種適宜于大規模培養雜交瘤細胞的生物反應器(細胞培養罐)及其培養基。目前比較

14、成熟的發酵罐有氣升式或深層發酵罐,中空纖維培養罐,微囊或滴珠發酵罐。 牛淋巴液大規模培養技術(mass culturing technique,MCT)也是較成熟的適合于雜交瘤細胞大規模培養的方法。 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用牛淋巴液體外循環法生產單克隆抗體的步驟: 在無菌條件下,自牛頸部引出牛胸導管、淋巴管至無菌室; 使淋巴細胞與淋巴液分開; 將濾出的細胞與部分淋巴液送回牛靜脈管內,無細胞淋巴液經超濾后進入培養罐進行循環,并按比例加入培養液(培養液應通過一層微孔半透膜過濾后再進入培養罐)。 雜交瘤細胞培養產生的單克隆抗體培養液的20通過另一端的半透膜流出培養罐,每日收獲單克隆抗體,其他80

15、再循環。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2)單抗的分離純化 無論用動物腹水,還是用發酵罐生產單克隆抗體,產品的分離純化均十分重要。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超濾法、鹽析法,離子交換層析法、等電聚焦層析法、葡萄球菌蛋白A層析法、HPLC、DEAF C層析法、葡聚糖或瓊脂糖法等。(3)單克隆抗體的制劑技術 即將純化的單克隆抗體制備成診斷試劑或新藥。常用于制備單克隆抗體制劑的物質有高聚物、脂質體、聚乙二醇、細胞膜等。導向高聚物是表面包裹著特異單克隆抗體的高聚物小珠,可用于移植,癌癥治療和體內定位診斷。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三、植物細胞工程制藥技術基礎(一)植物組織和細胞培養的基本概念 1、植物組織細胞無菌培養技術

16、類型 植物組織和細胞是指在無菌和人工控制的營養(培養基)及環境條件(光照、溫度等)下,研究植物的細胞、組織和器官以及控制其生長發育的技術。 植物無菌培養技術有以下幾類: 幼苗及較大植株的培養,即為“植物培養”(plant culture); 從植物各種器官的外植體增殖而形成的愈傷組織的培養叫做“愈傷組織培養” ;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能夠保持較好分散性的離體細胞或較小細胞團的液體培養,稱為“懸浮培養” ; 離體器官的培養,如莖尖、根尖、葉片、花器官各部分原基或未成熟的花器官各部分以及未成熟果實的培養,稱為“器官培養” ; 未成熟或成熟的胚胎的離體培養,則為“胚胎培養”。 2、懸浮培養 懸浮

17、培養是指在液體培養基中,能夠保持良好分散性的細胞和小的細胞聚集體的培養。在此培養條件下組織水平較低。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3、細胞培養 細胞培養是指利用單個細胞進行液體或固體培養,誘導其增殖及分化。其目的是為了得到單細胞無性繁殖系。 4、分生組織培養 分生組織培養又稱生長錐培養,是指在人工培養基上培養莖端分生組織細胞。分生組織如莖尖分生組織的部位僅限于頂端圓錐區,其長度不超過1mm。 研究表明,通過組織培養技術進行植物的快速繁殖試驗往往并沒有利用這么小的外植體,而是利用較大的莖尖組織,通常包括l2個原基。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5、外植體組織培養 外植體是指用于植物組織(細胞)培養的器官或

18、組織(的切段),植物的各部位如根、莖、葉、花、果、穗、胚珠、胚乳、花藥和花粉等均可作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6、器官形成培養 器官形成一般是指在組織培養或懸浮培養中芽、根或花等器官的分化與形成?;蛘咴谙刃纬傻男「垦杆傩纬捎鷤M織,然后再形成芽;或者在不同部位分別形成芽和根之后,再形成維管組織而將二者連成一個軸,最后形成小植株。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如果在培養過程中小植株的發生途徑與正常的受精卵發育方式極為近似時,通常稱為“胚胎形成” 。 當在體細胞或花藥培養中培養物是小孢子這樣的單倍體細胞,其所形成的胚胎結構叫做“胚狀體” 或“不定胚” 。(二)植物組織和細胞培養所用的培養基 培養基實際

19、上是植物離體器官、組織或細胞等的“無菌土壤”,其特點是營養成分力可調控性。 植物組織和細胞培養所用培養基種類較多。但通常都含有無機鹽、碳源、有機氮源、植物生長激素、維生素等化學成分。應用最廣的是MS培養基和LS培養基。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MS培養基含兩類成分: 無機元素,如N、P、K、Ca、Fe、Mg、 Cu、Mn、Zn、B、Ho、I等; 有機元素,如維生素B1、B6 、煙酸、肌醇、氨基酸、蔗糖等, 在培養基中,一些必需元素,如N、P、K、Ca、Mg等的加入與否及其濃度的高低與組分的相對濃度對培養基結果都有重大影響。 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在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激素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

20、沒有激素存在,細胞就不能快速分裂甚至不分裂。 組織培養的優勢就在于讓植物細胞快速分裂,在短期內產生大量細胞,從而實現快速繁殖的目的。其次激素對于組織的器官和胚狀體形成起著重要而明顯的調節作用。其中影響最顯著的是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有時也使用赤霉素(GA)、脫落酸(ABA)、乙烯以及其他人工合成的生長調節物質。 其中生長素包括: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2,4二氯乙氧苯酸(2,4 D)、吲哚丁酸(IBA)。 細胞分裂素包括:激動素(KT)、6芐基腺嘌呤(6BA)、玉米素(ZT)等。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一般認為形成的器官的類型受培養基中這兩種激素的相對濃度的控制,較高濃度的生長素

21、有利于根的形成而抑制芽的形成;相反,較高濃度的細胞分裂素則促進芽的形成而抑制根的形成。(三)培養材料與培養方式 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髓等組織或器官都可用來誘導愈傷組織。 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是在生長活躍的部位取材,進行愈傷組織的培養,此時可以進行各種培養基的選擇,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可以選擇出適當的培養基作為以后培養的基本培養基。等愈傷組織長大后,轉移到液體培養基中進行振蕩,分離細胞。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一般愈傷組織不會很好地分散成理想的單細胞懸浮液,大多為50200個細胞組成的細胞團。 上述培養出來的細胞懸浮液是異源的,為了進一步得到均一的無性細胞,可以在這種懸浮培養基的基礎

22、上,當細胞分散程度和迅速生長達到一定階段后,利用平板培養技術進行細胞無性系分離。 即細胞懸浮液通常通過雙層不銹鋼網或尼龍網除去細胞聚集體,將濾過的細胞液與選定的瓊脂培養基在35左右下混合,澆到培養皿上使其形成一薄層,當瓊脂冷卻凝固后,細胞就比較均勻地分布并固定在瓊脂培養基中。此方法也稱單細胞培養。在做平板培養基時一個關鍵的問題是細胞密度應以103/ml為宜。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小規模培養可選擇大小適當的三角瓶(502000ml),里面有選定的培養基,把篩選好的細胞株接入以后,旋轉培養(50l50rmin),4周后可進行繼代培養。若采用固體培養,在培養基中加入0709瓊脂。 大規模培養方式

23、主要是液體懸浮培養法,培養容器用槳式攪拌罐、空氣氣升式反應器。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為了保證細胞系的生產穩定,已研究了多種適宜的培養方式,簡介如下: (1)二步法 從許多植物細胞培養與次生產物的形成來看,生物合成作用往往在細胞生長的后期,據此提出二步培養法。第一步培養基稱為生長培養基,主要適合于細胞的生長;第二步稱為合成培養基,用于次生產物的合成。 兩種培養基往往有所區別,后者通常具有較低含量的硝酸鹽或磷酸鹽,或兩者含量均較低。此外,通常也含有較低的糖分或少量可利用的碳源。 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2)固定化培養 將懸浮培養的植物細胞包埋于固體基質中,成為一個固定的生物反應系統。包埋的基

24、質可為多糖和多聚化合物,如褐藻酸鹽、瓊脂(糖)、聚丙烯酰胺、角叉菜膠。 由于這些支持物膠體本身的交聯方式,使之對養料、水分及氣體有一定的通透性,在不同程度上維持細胞的生物活力,從而保證進行生化反應的酶系和輔助因子的存在。 基于此原理,在細胞產生次生產物的時期,就將其固定化,加以營養介質及底物進行反應,將其制成顆粒狀,注入柱式反應器,就可以進行連續循環反應。通過固定化細胞進行連續培養是實現商業化生產的有效途徑。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3)代謝產物胞外釋放 由于大部分有用的次生代謝物并不釋放到培養基中,而是儲存于液泡中,傳統的提取藥用次生代謝物的方法始于破碎細胞,使細胞只能一次性的使用。解決儲存

25、液泡中的次生代謝物使之釋放到胞外,也是通過固定化細胞進行連續培養要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 已發展出了化學試劑法、改變離子強度法、pH擾動法、電擊法等。(4)兩相培養技術 即在培養基中引入第二相,細胞產物在原培養系統合成后,向第二相富集,從而減少了產物的反饋抑制,不僅提高了產量,而且簡化了后處理。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四)植物細胞大規模培養的生物反應器特點 反應器的選擇取決于生產細胞的密度、通氣量以及營養成分的分散程度。常用的反應器 3種類型。 1、搖瓶 氣體和營養成分的均勻分布通過振蕩而實現攪拌目的。 2、攪拌型生物反應器 通過不同類型攪拌器的靈活應用有利于植物培養的高度混合,反應器內的溫度

26、、溶氧以及營養物濃度易控制,實驗結果顯示漿型攪拌器適用于植物細胞培養。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3 鼓泡塔生物反應器與氣升式生物反應器 這類反應器通過外部循環泵或壓縮空氣作為動力,使反應器內的培養物上下混合。(1)鼓泡塔生物反應器 鼓泡塔生物反應器是通過反應器底部的噴嘴及多孔板而實氣體分散。 鼓泡塔生物反應器主要優點是:沒有運動部件,操作不易染菌,在無機械能輸入情況下,提供了較高的熱量和質量傳遞;適用于對剪切敏感性細胞的培養,放大相對容易。缺點是混合不勻,缺乏有關反應器內的非牛頓流體的流動與傳遞特性的數據等。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2)氣升式生物反應器 氣升式生物反應器有內循環式和外循環式兩

27、種類型。其培養物流動性比鼓泡塔更為均勻。氣升式生物反應器是植物細胞培養最合適的反應器之一,可以在低剪切下達到較好的混合和較高的氧傳遞效果。而且不易污染,操作費用也較低。4、轉鼓式生物反應器 轉鼓式生物反應器是通過轉動促進反應器內的氧及營養物的混合,設置擋板有助于提高氧的傳遞,在高密度培養時有高的傳氧能力,在高密度培養時,轉鼓式優于攪拌式。其缺點是難于大規模放大。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四、酶工程制藥技術基礎(一)酶工程技術 酶工程 是酶學與工程學互相滲透結合,發展形成的生物技術,它研究酶和應用酶的特異催化功能,并通過工程化過程將相應原料轉化成所需產物的技術。 除了第一代酶酶制劑和第二代酶一固定

28、化酶的廣泛應用外,第三代酶,即包括輔助因子再生系統在內的多酶反應器也已取得迅速發展。 酶工程的主要內容包括酶的生產、分離、純化、酶的固定化、酶與固定化酶的反應器以及酶與固定化酶的應用等。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隨著生物技術與生物制造業的深入發展,當前酶工程技術的主要研究方向是: 酶的分離、純化和工業化生產以及新酶的發現與應用; 酶和細胞的固定化技術與酶反應器(包括酶傳感器)的研究; 基因工程與蛋白質工程技術在酶的分子設計與酶生產中的應用; 有機相中酶促反應的研究與應用; 酶的抑制劑,激活劑的開發與應用研究; 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抗體酶與核酶的研究與應用; 模擬酶、合成酶及酶分子的人工設

29、計、合成研究。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二)固定化酶的概念和優點 固定化酶 是指借助于物理和化學的方法把酶束縛在一定空間內并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制劑,是近代酶工程技術的主要研究領域。廣義的固定化酶又包括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兩類。(三)固定化酶的制備方法 酶的固定化方法有下述4種:吸附法;包埋法;交聯法;共價鍵結合法。 1、吸附法 吸附法分為物理吸附法和離子吸附法。用物理吸附法制成固定化酶,酶活力損失很少。但附著在載體上的酶,易于脫落,實用價值少。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離子吸附法是將酶與含有離子交換劑的非水溶性載體相結合,酶吸附于載體上較為牢固,在工業上用途頗廣。離子吸附法常用的載體有: 陰離子

30、交換劑;陽離子交換劑 用于物理吸附法的載體有高嶺土 磷酸鈣凝膠、多孔玻璃、氧化鋁、硅膠 羥基磷灰石、纖維素、膠原、淀粉等。 2、包埋法 包埋法又分為凝膠包埋法及微囊化包埋法兩類。 凝膠包埋法是將酶或細胞限制于高聚物網格中;微囊化法是將酶或細胞定位于不同構型膜外殼內。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六)固定化酶生物反應器的主要類型 反應器的形式很多,根據進料和出料的方式,可概括分為間歇式和連續式兩大類,后者又有兩種基本形式:連續流動攪拌罐式反應器和填充床反應器; 還有一些衍生形式:連續流動攪拌罐超濾膜反應器、循環反應器和流化床反應器等。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第四節 生物制藥中試放大工藝設計一、生物制

31、藥中試放大工藝特點(一)中試放大實驗的目的 當實驗室研究工作進行到一定階段,就應考慮中試放大,以驗證實驗室工藝路線的可行性以及在實驗室階段難以解決或尚未發現的問題。 通過中試研究要達到三個基本要求: 建立穩定的制造規程為正式生產提供多種必要的工藝條件與參數; 為臨床前研究與臨床實驗的評價提供足量的合格產品;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擬定符合GMP要求的制造規程與檢定規程,保證有足量的合格受試藥物衡定供應臨床實驗,而且用于臨床前試驗和臨床試驗的受試藥物應當具有完全一樣的品質。 還要確定采用與臨床實驗所用藥品的相同制造工藝,以保證在日后生產中的產品與供臨床實驗所用藥品的品質相同。 因為生產工藝的任

32、何變更都可能潛在性地改變最新產品的特性(包含有效成分和雜質的變化)。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二)進入中試應具備的條件 實驗進行到什么階段才能進入中試?尚難制定一個標準。但除了人為因素外,至少下列一些內容在進入中試前應該基本具備。 收率穩定,質量可靠; 操作條件已經確定;產品,中間體及原料的分析方法已經指定; 生物材料的資源(包括菌種、細胞株等)已確定并已系統鑒定; 進行過物料平衡,“三廢”問題己有初步的處理方法; 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提出中試規模及所需原輔料的規格和數量; 提出安全生產的要求。 根據上述要求,在考察工藝條件的研究階段中,必須注意和解決下列問題。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

33、1、原輔材料規格的過渡實驗 在小試后,一般采用的原輔材料(如原料、試劑、溶劑、純化載體等)規格較高,目的是為了排除原料中所含雜質的不良影響,從而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但是當工藝各線確定之后,在進一步考察工藝條件時,應盡量改用大規模生產時容易得到的原輔材料。 為此,應考察某些工業規格的原輔材料所含雜質對反應收率和產品質量的影響,制定原輔材料質量標準,規定各種雜質的允許限度。生物制藥工藝技術基礎優秀2、設備選型與材料質量實驗 在小試階段,大部分實驗是在小型玻璃儀器中進行,但在工業生產中,物料要接觸到各種設備材料, 有時某種材質對某一反應有極大影響,甚至使整個反應無法進行。故在中試時,要對設備材料的質量及設備的選型進行實驗,為工業化生產提供數據。3、反應條件限度實驗 反應條件限度實驗可以找到最適宜的工藝條件(如培養基種類、反應溫度、壓力、pH等),一般均有一個許可范圍。有些反應對工藝條件要求很嚴,超過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