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 (2)_第1頁
幼小銜接 (2)_第2頁
幼小銜接 (2)_第3頁
幼小銜接 (2)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今天我們主要談談幼小銜接的問題。孩子就要上小學了,家長需要做些什么?以前,我僅僅是從老師的角度來思考,學生應該怎樣做;而今天,我是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身份來思考幼小教育的銜接問題,希望能夠?qū)Ω魑患议L有所幫助。大家都知道:從幼兒園生活過渡到小學生活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的轉(zhuǎn)折點。如果拿孩子離開家庭走向托兒所、幼兒園;離開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這幾個階段做對比的話,那最薄弱、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幼小銜接”。因為它將對孩子的一生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所謂幼小銜接,既是幼兒園教育的終結(jié)階段,又是小學教育的開始階段,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幼小銜接的主要目的在于讓我們的孩子學習感興趣、活動能

2、合群、生活有條理,非常自然、順利的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在這樣一個特殊階段,我覺得我們家長應有一個前瞻性,提前認識到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的生活會出現(xiàn)哪些變化?并估計這些變化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哪些的影響,然后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使孩子順利地適應小學生活。一、正確認識幼兒園與小學的主要差異進入小學,兒童所處的客觀環(huán)境、學習內(nèi)容、作息時間、自理要求、師生關(guān)系等都多方面都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許多方面都存在著斷層問題,所以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我們家長首先必須要明確幼兒園與小學的主要差異:第一,學習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幼兒園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觀、形象、富有兒童情趣,有豐富的物質(zhì)環(huán)境,玩具琳瑯滿目;而小學教室有的是課

3、本、黑板、桌椅、多媒體展臺、背投以及課桌椅等教學設施,可能對孩子缺乏吸引力,操場上的運動器械對低年級孩子來說,享用機會也比較少,會使剛?cè)雽W的孩子感到有些不適應。第二,生活內(nèi)容的變化。幼兒園教育的特點我們可以用“以游戲為基礎活動”來概括。而小學學習則完全不同,因為學習是小學生的主要活動,不論你對所學的課程是否感興趣,孩子都要根據(jù)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教學大綱來學好所規(guī)定的課程。學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課、完成作業(yè)。課間休息和游戲時間很短,孩子面臨的是和高年級學生一樣的每天上午四節(jié)課,下午一般一節(jié)或兩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第三,師生關(guān)系的變化。在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生活照顧比較多,老師像媽媽般地照顧孩子,并參加到孩子

4、們的各項活動之中.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近似于親情關(guān)系,在孩子眼里,老師就像媽媽。而進入小學就不一樣了,老師的角色會有所變化,由于要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在生活上對學生的關(guān)心的比幼兒園老師要相對減少,老師與學生的交往主要在課堂上,師生個別接觸的時間比較少,新入學的孩子就可能會感到這種新的師生關(guān)系有些不能接受,甚至感到生疏和壓抑.第四,教學方法的變化。小學正規(guī)的課堂教學方式與幼兒園的自由游戲、探索和發(fā)現(xiàn)、提倡在玩中學,學中玩的學習方式有較大的區(qū)別,小學以書面語言為主,強調(diào)文化知識的系統(tǒng)教育和讀、寫、算等基本技能訓練,課堂大多時間是以老師的講解為主,除了老師的講解,孩子還必須完成一定量的

5、作業(yè).這些都需要勤奮刻苦才能完成學習任務。第五、行為規(guī)范的變化通常在幼兒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個人要求,如上廁所、說話、玩東西在小學已不再被重視,孩子入小學后,必須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上課抱臂坐正、不調(diào)頭、不隨便說話、發(fā)言要舉手、學習用品放整齊,課本作業(yè)不準撕,上課不準喝水、在指定地方等家長解送等規(guī)定都納入學生一日行為規(guī)范中,孩子們以往的感性將漸漸被理性和規(guī)則所控制.孩子在幼兒園里許多自選活動的時間和權(quán)利被服從統(tǒng)一要求替代.第六、家長和老師期望值的變化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家長和老師主要考慮的是孩子的營養(yǎng)、心理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孩子在幼兒園吃好,玩好,與同伴相處好就行了。而一旦孩子入了小學,家長和

6、教師的期望值就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在學習方面對孩子給予新的期望,高的要求。我們家長只有充分認識到以上這些變化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才能科學地從生理、心理、行為習慣等多方面為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二、從各方面切實做好學前班幼兒的入學準備工作前面我們已經(jīng)說過:從幼兒園到小學,是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往往會使孩子難以適應,容易導致孩子學習興趣低落,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影響學習成績,對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利。作為幼兒的老師和家長,對此必須有足夠的認識,提前做好工作,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一)激發(fā)孩子對新校園的向往之情。一般說來,孩子到了六、七歲的年齡,心理和身體各個方面都基本上具備了接受小學教育的條件。這一階段,由于環(huán)

7、境、家庭、學校的影響,兒童開始羨慕小學生的生活,羨慕新書本、新書包、新鉛筆盒,羨慕紅領(lǐng)巾等。他們產(chǎn)生了上學讀書的強烈愿望,時時刻刻流露出要成為一名小學生的美好情懷。此時,作為家長應該細心體察孩子的情緒和心態(tài),和孩子一道以滿腔熱情來迎接他們的新生活。比如,在平時和孩子的聊天中,可以不時傳遞這樣的信息你長大了,就要上小學了,爸爸媽媽真高興”、“我們家要有小學生了,我們真開心”,讓孩子知道:父母為自己的成長高興,為自己上小學自豪.。再如,利用節(jié)假日或散步的機會,帶著孩子到校園外轉(zhuǎn)一轉(zhuǎn),熟悉熟悉環(huán)境,乘機誘導孩子:“這所學校多美麗,多干凈呀!這里的老師可有學問啦,他們教小朋友認字、數(shù)數(shù)、唱歌、跳舞、學

8、知識。在這里讀書,你也會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樣變得更加聰明、能干。”還可以請鄰居或親朋好友家中的大哥哥、大姐姐講講學校生活的趣事,以引導幼兒期盼進入學校生活。還可以這樣去做:當孩子拿著書,纏著你講故事時,你乘機告訴他:“等你上學了,自己就能讀故事了。到那時,你就可以當爸爸、媽媽的老師,可以講故事給爸爸、媽媽聽了。”以此來培養(yǎng)孩子對學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獲得知識的熱情。干萬不要隨便嚇唬孩子:“你再調(diào)皮,等上了學,讓老師好好整你!”等等諸如此類的話,這樣會使孩子未入學校就產(chǎn)生恐懼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礙。(二)做好孩子生理方面的準備入學前的幼兒都有午睡的習慣,而入學后基本取消了午睡。但是,孩子的腦力勞動負

9、擔卻大大超過了入學前。一天中大部分時間用于緊湊、快速的學習生活中。對于六七歲的兒童,正是身高和體重增長迅速的時候,如果不采取相應的措施,就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所以,在入學前一段時間,家長要重新調(diào)整孩子的作息時間,保證睡眠充足,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讓孩子在頭腦清醒、精力充沛,集中注意力條件下接受新知識。另外,還要合理安排幼兒的飲食,要求孩子:早晨起得早,早餐要吃飽,午餐前不吃零食,晚上早一些睡覺,少看電視.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學校就餐的同學在孩子吃完飯后,可以讓他帶一個洗好或削好的水果吃。在我們學校一般中午就是搭配一份粗糧、一份水果。除了保證孩子的膳食營養(yǎng)和睡眠外,更重要的是加強體育鍛煉,增

10、強體質(zhì)。家不遠的孩子家長可以帶孩子走到學校,家長周末可帶孩子一起參加跑步、跳繩、打球等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在衣著上不要給孩子穿得過多,以鍛煉幼兒適應自然環(huán)境和抵御寒冷的能力。(三)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我們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里,過的是一種集體生活,整天都有老師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難都會及時得到老師的幫助。在家里呢,許多事情全由父母包辦,進入小學后,孩子過的則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活,像整理學習用品、系鞋帶,上廁所,準備學習用品,包括以后的戴紅領(lǐng)巾等問題,都得靠孩子自已,而且還要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學習、勞動等任務。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因為動作慢,能力差,勢必會影響他的學習。我從多年帶班的實踐

11、中就發(fā)現(xiàn),小學階段,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總是那些能力強的學生。因此,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就成了老師和家長的共同責任。作為家長,平時就應該有意識地加強孩子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孩子參加適量的勞動,鼓勵他們盡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要有目的的讓孩子自己整理東西。從收拾自己的玩具開始做起,這看起來簡單,其實需要孩子自己主動考慮很多問題。如:這件東西放在哪里合適?還需要帶什么東西?大大小小這么多的書怎樣放比較好呢,一次次重復這樣一個過程,可以發(fā)展孩子的思維,對孩子今后的學習有重要的作用。適當?shù)膭趧舆€可以鍛煉孩子手指的靈活度和力度,使孩子入學后能更快的進入寫字的狀態(tài),字寫得不會過于輕、浮。我們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

12、子上學了,還要一口一口給他喂飯;作業(yè)做完了,總是親自幫他訂正錯誤;進出門總是幫著孩子整理書包、背書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這般,做父母的的確很辛苦,可孩子卻越養(yǎng)越無能了。我們家長們要謹記:我們要幫助孩子在實際行動中克服困難,而不要代替他們克服困難。當孩子遇到困難時,還要不斷給予鼓舞,使其具有較強的信心和決心,以至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我們同時不要忘記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是爸爸媽媽讓我做這件事,而是你長大了,你應該做這些事,給孩子樹立獨立意識,讓他們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這樣會使您的孩子能力更強,以后也更能夠適應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三)關(guān)注孩子的情緒變化由于在學校生活感到紀律上的約束和生活上的緊張,對學習知識的方法和內(nèi)容感到不像自己想的那樣容易,數(shù)學課不做早已熟悉的10以內(nèi)加減口算,而是說組成,講算理,談組合;漢語拼音又不是簡單的認字母練發(fā)音,拼音音節(jié)不好讀,寫字更麻煩,還要一筆一畫地按筆順書寫,因此一些學生感到學習負擔重產(chǎn)生不想上學、怕吃苦的厭倦心理,上學熱情冷淡了,特別想念幼兒園,哭著要上幼兒園,不愿意上學。有厭倦期,面對孩子的情緒變化,就很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做好孩子心理的疏導工作,千萬不要置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