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白崇禧的夸贊不能太過分_第1頁
對白崇禧的夸贊不能太過分_第2頁
對白崇禧的夸贊不能太過分_第3頁
對白崇禧的夸贊不能太過分_第4頁
對白崇禧的夸贊不能太過分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白崇禧的夸贊不能太過分2014-06-16 第175期 HYPERLINK /1008866373 t _blank 614人跟帖對白崇禧的夸贊不能太過分綜而言之,白崇禧此人,究其生平,既有抗戰之勛績,亦有類似“六一事變”勾結日軍“北上抗日”之禍國鬧劇。其人愛國之心固有,軍閥本色亦終生未除。 HYPERLINK /original/legacyintouch/d176.html?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o 查看詳細內容 t _blank 詳細 白崇禧的“西北國防計劃”真實目的何在?近日,白崇禧之子白先勇接受媒體采訪,感嘆乃父之遭遇:“那一邊因為他在臺灣與蔣介石

2、的關系不太好,所以對他的歷史有時候是抹殺、扭曲、掩蓋的。而這一邊說我父親是國民黨最陰險狡猾的軍閥,所以我希望還原我父親的歷史,給他一個公平的論斷。”白崇禧是極重要的民國歷史人物,確實需要“一個公平的論斷”。但細讀該訪談,白先勇先生對乃父之陳述,卻亦多有偏離史實之處。試舉幾例。例一。關于白崇禧1928年末致國民政府的“建議西北國防”電文,白先勇認為“非常重要”,理由是白崇禧“有一套治疆藍圖”,若蔣介石采納該電文,則不但裁軍目的可以達到,還能鞏固邊防,軍閥混戰亦可避免,如此,日本人“未必敢發動九一八”,“形勢可能完全不一樣了”。事實上,白崇禧該電報之目的,乃是為抵制國民政府的“編遣裁軍計劃”。據1

3、928年南京全國經濟會議公布的調查統計資料,北伐結束時全國軍隊每年需軍費6.6億余元,而國庫年收入僅4.5億,并需償還內外債1.4億,故欲圖國家振興,裁軍勢在必行。但南京的裁軍計劃,遭到了晉系之閻錫山、西北軍之馮玉祥、桂系之李宗仁、白崇禧的聯手抵制。桂系方面,李宗仁在武漢提出“兵工政策”作為應付,其主旨是“先將有槍械者編成一種,其槍支之壞者,又編成一種,無槍者則命其歸工”,保存實力之用心,顯而易見。為配合李宗仁,白崇禧在平津提出“戍邊計劃”。白氏認為,“對于全國四個集團軍所統轄之部隊,暫時不必大量裁減”,“國勢初定,邊防空虛,似宜挑選精銳者,由各集團軍分四個區,囤各國防重要地區,展開殖邊計劃”

4、;且自告奮勇,表示愿利用其回教徒身份,親率10萬桂軍,前往甘肅、青海戍邊,以作示范。該提議的高明之處在于:若蔣表示同意,則桂系勢力將擴大至甘、青地區;若蔣不同意,則桂系可順勢而為,推卸裁軍失敗之責任。抗戰期間,白崇禧陪同蔣介石檢閱軍隊白崇禧的抗日“持久戰”、“游擊戰”理念重要性如何?例二。關于抗日以“持久戰”為基本策略和原則,白先勇認為,之所以“只有他(白崇禧)能提出來”,是因為:“當時國軍有的人不敢講話,有的怕講錯了承擔不了后果。我父親很多次正面與日本軍隊交戰,所以他得出一個結論來:以游擊戰輔助正規戰。如果正面硬碰硬,會一下子消耗掉。要長久戰,把日本拖垮。”“日本當時要閃電戰,我父親認為破解

5、的方法就是持久戰,要把日本拖垮。這個對策很要緊。”事實上,抗戰初期,談論“持久戰”,在國民政府高級軍政干部中,乃常見之事,不存在什么“不敢講話”的問題。而且,至晚在1933年長城抗戰時,蔣介石已相當明了中日戰爭必然是“持久戰”。蔣明言:“現在對于日本,只有一個法子,就是作長期不斷的抵抗,日本把我們第一線部隊打敗之后,我們再有第二、第三線的部隊去補充;把我們第一線陣地突破以后,我們還有第二、第三線陣地來抵抗;這樣長期的抗戰,越能持久,越是有利。”白崇禧在1938年武漢軍事會議上之講話,其焦點實際上不在“持久戰”,而在“游擊戰”。如白氏自謂:“是時,我于會議上提出以游擊戰配合正規戰之建議,并強調積

6、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當場,雖有人認為游擊戰乃不肯犧牲、保存實力之議論,而予以反對,但此案經一番辯論,終獲通過。”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37年11月7日,蔣介石即已經意識到了“游擊戰”的重要性,在日記中寫道:“保存戰斗力,持久抗戰;與消耗戰斗力,維持一時體面,兩相比較,當以前者為重也。此時,各戰區應發動游擊戰,使敵于占領地區疲于奔命也。”1938年冬,蔣介石在南岳軍事會議上甚至提出:“政治重于軍事,游擊戰重于正規戰,變敵后方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敵后方。”抗戰勝利后,蔣介石、白崇禧與各戰區司令長官合影桂系在“桂林保衛戰”中,是頂不住還是不想頂?例三。關于桂系的抗戰表現,白先勇提到:“當

7、時采用的是焦土戰,像桂林撤退、湘桂大撤退啊,全城燒光,不留給日本人,連鐵路也不留。因為當時也沒有別的辦法,頂不住啊!桂林保衛戰的時候打得也很慘,日本人甚至使用了毒氣,有很多人被毒死在山洞里。”桂林保衛戰究竟是“頂不住”還是根本無意“頂住”,留存史料甚多。譬如,據桂系第31軍副軍長馮璜回憶,戰役開始前,“白崇禧、夏威先把四十六軍調出桂林,接著又把一八八師拉出來,無非是保存實力及照顧姻親。”重慶軍令部對此役的調查結果是:“保衛桂林之廣西軍,不戰而潰,并遺棄大量之新武器及彈藥等”。此役之大致情形乃是:日軍8日正式攻城,守軍9日開始逃跑,10日桂林失陷。日軍使用毒氣固然不假,守軍不戰而逃,亦是不可回避之事實。除此之外,訪談中其他論斷,如認為白崇禧之所以去臺灣,是明知會受罪,但仍“要向歷史有個交代”;認為蔣在臺仍對白實施監控,是“因為我父親在臺灣二二八事件中民望太高”均尚有諸多可議之處。前者,蔣、白、李(宗仁)當日往來電文具在,不難判明;后者,蔣對白之觀感惡劣,是否與“二二八”有關,亦有其日記存世可資查證。綜而言之,白崇禧此類人物相當復雜。究其生平,既有抗戰之勛績,亦有類似“六一事變”勾結日軍“北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