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請沒有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試卷第 =page 18 18頁,共 =sectionpages 19 19頁第PAGE 頁碼19頁/總NUMPAGES 總頁數45頁2022-2023學年湖北省武漢市高二下冊生物期末模擬試題(一)考試范圍:xxx;考試時間:100分鐘;命題人:xxx題號一二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一選)請點擊修改第I卷的文字說明評卷人得分一、單 選 題1下列關于微生物培養與分離的描述,正確的是()A利用稀釋涂布平板法進行計數,結果往往比實際值大B培養基中營養物質的濃度越高,對微生物的生長越有利C可用接種針
2、挑取液體培養基中的菌落,對微生物進一步純培養D牛肉膏可為微生物生長提供碳源、維生素、磷酸鹽等營養2羥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嗜鹽細菌合成的一種胞內聚酯,它具有類似于合成塑料的理化特性,且廢棄后易被生物降解,PHA可用于制造無污染的“綠色塑料”。科學家從某咸水湖中尋找生產PHA菌種的流程圖如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取湖水接種在培養基上培養挑取單菌落,分別擴大培養檢測菌體的數目和PHA的產量獲得目標菌株A中擴大培養應選用液體培養基培養B步驟的培養基為固體培養基,長出的單菌落沒有一定能合成PHAC步驟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培養基為添加了PHA的選擇培養基,目的是篩選嗜鹽細菌D步驟所獲數據,可用于計算單
3、一菌體產生PHA的效率3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高度耐鹽性,可引起人腸炎等疾病,在血平板(培養基中添加適量血液)上生長時,可破壞菌落周圍的紅細胞,使其褪色。某研究小組要測定某地自來水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濃度,將自來水依次稀釋成101、102、103、104四種稀釋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配制培養基時應先調pH到中性偏堿后B該培養基能起到鑒別金黃色葡萄球菌菌落的作用C培養基中加入高濃度NaCl有利于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篩選D若在103稀釋液的3個血平板上(每個接種0.1mL),金黃色葡萄球菌菌落數分別為35、36和37,則每升自來水中的活菌數約為3.6105個4利用傳統的純糧固態發酵工藝生產高品質白酒過程
4、中有多種微生物參與:將谷物中的大分子物質分解為小分子糖等物質的a類菌種、將糖類發酵產生酒精的b類菌種、將酒精轉化為醋酸的c類菌種、將酒精和酸性物質等轉化為有香味酯的d類菌種。下列說確的是()A可以使用以纖維素為碳源的培養基來篩選a類菌種B生產過程中需經常攪拌原料以增加b類菌種發酵所需氧氣C溫度低于3035利于減少c類菌種的生長而增加產酒量D沒有同白酒的品質差異只取決于d類菌種5中國的傳統發酵技術源遠流長,對微生物的利用已成為中國傳統美食的一大亮點。以下關于傳統發酵技術的敘述錯誤的是()A腌制泡菜是利用植物體表面天然的酸菌進行發酵B果醋制作過程中,發酵液表面形成的菌膜是酵母菌繁殖的產物C釀酒過程
5、中,多數微生物無法適應缺氧、酸性的環境,酵母菌保持菌種優勢D制作腐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6下列對發酵工程及其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生產谷氨酸需將pH調至中性偏堿發酵工程具有生產條件溫和、原料來源豐富且廉等特點發酵工程的產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謝物、酶及菌體本身利用發醇工程生產的根瘤菌肥作為微生物農藥可以促進植物生長啤酒的工業化生產過程中,酒精的產生積累主要在后發酵階段完成單細胞蛋白是從微生物細胞中提取的蛋白質,可作為微生物飼料等ABCD7很多生活實例中蘊含著微生物發酵的原理。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自制葡萄酒在發酵過程中,應每隔12小時左右完全打開瓶蓋以防止氣壓過大B夏天開瓶后的
6、紅酒容易變酸,是由于空氣中的醋酸菌將乙醇變成乙醛而后變為乙酸C用巴氏消毒法能對牛奶消毒死其中的絕大多數微生物,且沒有破壞牛奶的營養成分D用白蘿卜制作泡菜時為縮短腌制時間,可向新壇中添加老壇內已經腌制過的泡菜汁8研究者從溫泉中篩選出高效產生耐高溫淀粉酶的嗜熱菌,其篩選過程如圖1所示。將得到的菌懸液轉接到同時含有葡萄糖和淀粉作碳源的固體培養基上培養,得到若干菌落后用碘液作顯色處理,結果如圖2所示。下列說確的是()A透明圈直徑與菌落直徑的比值越大,說明該微生物分解淀粉的能力越強B圖2培養皿要放在高溫條件下培養,周圍顯藍色的菌落含有所需要的嗜熱菌C合稱為稀釋涂布平板法,實驗使用的培養基和培養皿應采用高
7、壓蒸汽D甲、乙試管為液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能分離獲得水生嗜熱桿菌單菌落9酸性土壤是pH小于7的土壤總稱。下圖表示利用耐酸植物甲(4n)和高產植物乙(2n)培育高產耐酸雜種植物的過程(圖中序號表示過程或處理手段),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圖示過程中依據的原理主要有細胞膜的流動性、植物細胞的全能性等B過程可將甲乙植物細胞置于含纖維素酶和果膠酶的等滲溶液中處理C過程可以用PEG誘導,過程得到的雜種細胞中含有3個染色體組D過程使用的培養基需加入生長素和細胞素,但加入的比例沒有同10植物細胞工程包括植物組織培養、植物體細胞雜交等技術,在繁殖、作物育種及提高作物產量等方面有廣泛應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8、A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可以實現人參皂苷、紫杉醇等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B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培育脫毒苗,獲得抗病的新品種C雜種細胞再生細胞壁時,需在與細胞液濃度相當的緩沖液中進行D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實現遠緣雜交育種11Leigh氏綜合征的致病基因位于線粒體DNA中。一位母親約有1/4的線粒體攜帶這種致病基因,她的前兩個孩子因患有Leigh氏綜合征而夭折。她的第三個孩子因為接受另一名女性捐贈的健康基因而成為全球“三親嬰兒”,孕育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代表該母親卵母細胞的是卵母細胞AB“三親嬰兒”的技術原理與克隆羊“多莉”沒有同C“三親嬰兒”具有來自三位親本的遺傳物質D如果該母親沒有借
9、助上述技術,自然生育的第三個孩子沒有一定會患有Leigh氏綜合征12試管動物技術正廣泛應用于畜牧業生產。試管牛的培育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過程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過程是胚胎移植B采集的卵母細胞培養至成熟,采集的達到獲能狀態,才能培養受精C欲得到更多遺傳性狀相同的小牛,可對供體母牛超數排卵處理D受體母牛可以是一般品種,必須進行同期發情處理13滁菊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長期營養繁殖易造成積累,導致滁菊花色劣變。某科研小組比較了3種脫毒方法對滁菊體內菊花B(CVB)和菊花矮化類(CSVd)脫除的,結果見下表;下圖是對沒有同試管苗進行RT-PCR(逆轉錄PCR)后的電泳示意圖(引物根
10、據CVB的基因序列設計),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沒有同脫毒方法對“滁菊”莖尖脫毒率的影響脫毒方法樣本存活數脫除CSVd率脫除CVB率莖尖分生組織培養7720.7844.16熱處理莖尖培養7136.6263.38唑莖尖培養7146.4849.30ART-PCR技術中用到的酶有逆轉錄酶、耐高溫的DNA聚合酶B熱處理、唑處理后,試管苗存活率下降C試管苗2、5尚未脫毒成功,3、4已脫去CSVd和CVBD只脫除CSVd時,可選擇唑莖尖分生組織培養14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為培育抗黑腐病雜植株,研究者設計如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過程需要使用胰蛋白酶或者膠原
11、蛋白酶來處理兩種細胞B過程后,顯微鏡下觀察到有葉綠體的細胞即為融合細胞C過程的培養基中需加入植物激素來誘導脫分化和再分化D可借助PCR技術、黑腐病菌接種實驗對雜種植株進行鑒定15抗體偶聯物(ADC)通過采用特定技術將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連接到能特異性識別細胞的單克隆抗體上,實現對細胞的選擇性傷。ADC的結構及其發揮作用的機理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通常將免疫后得到的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B用96孔板培養和多次篩選雜交瘤細胞后,在體外大規模培養可獲得單克隆抗體CADC通過抗體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特異性,以主動運輸的方式進入細胞DADC在細胞里被溶酶體裂解,釋放,使
12、細胞死亡16科學家將Oct3/4Sox2,c-Myc和Klf4基因通過逆轉錄轉入小鼠成纖維細胞中,然后在培養ES細胞的培養基上培養這些細胞。23周后,這些細胞顯示出ES細胞的形態、具有活躍的能力,它們就是S細胞。這一研究成果有望為人類某些疾病的治療帶來福音。下列有關該實驗的分析沒有正確的是()A實驗中逆轉錄作為外源基因的載體,需經顯微注射才能轉入小鼠成纖維細胞B要排除S細胞的產生沒有是由培養基作用的結果需將小鼠成纖維細胞直接在培養基上培養作為對照C若將病人的皮膚成纖維細胞誘導成S細胞再使其轉化為需要的細胞移植沒有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D由于S細胞具有活躍的能力,用它進行治療時可能存在風險17目前對
13、新冠的常用檢測方法有:用“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檢測的遺傳物質RNA;特異性抗原蛋白檢測,即檢測表面的一種糖蛋白;特異性抗體檢測,即檢測者體內通過免疫反應產生的某種抗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方法都需要從患者體內采集樣本B方法都需要用到抗原一抗體雜交的方法C某人有可能為陽性為陰性,也可能為陽性為陰性D需將樣本的RNA反轉錄成cDNA,PCR擴增后,進行檢測18我國科學家將富含賴氫酸的蛋白質編碼基因導入某植物,富含賴氨酸的蛋白質編碼基因編碼區共含678個堿基對(678bp),科學家利用了XbaL和SacI兩種酶,并運用農桿菌轉化法,將富含賴氨酸的蛋白質編碼基因導入植物葉片細胞,再經植物組織培養獲
14、得植株,使賴氨酸的含量比對照組明顯提高,如圖所示是相關培育過程,下列說確的是()A重組質粒利用SacI和HindIII切割后能得到1500bp片段,則表明目的基因正確質粒B農桿菌轉化法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目的基因檢測手段C組織培養過程中,培養基需添加卡那霉素以便篩選植株D過程前獲得的重組質粒只需要兩種工具19酶 Mun和酶 EcoR的識別序列及其切割位點分別如下:CAATTG和GAATTC如圖表示某一目的基因片段與質粒拼接形成重組質粒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用酶 EcoR切割目的基因,同時用酶 Mun切割質粒B構建重組質粒時,會形成5種脫氧核苷酸序列(至多考慮DNA片段兩兩連接)C將重
15、組質粒同時用以上 2 種酶切割則會再形成 1 種長度的 DNA 片段D酶能識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點切割磷酸二酯鍵20下列有關性核酸內切酶的敘述,正確的是()A用酶切割外源DNA分子獲得一個目的基因時,被水解的磷酸二酯鍵有2個B酶識別序列越短,則該序列在DNA中出現的概率就越大C-CATG-和-GGATCC-序列被酶切出的黏性末端可用DNA連接酶連接D只有用相同的酶處理含目的基因的片段和質粒,才能形成重組質粒21下表列出了幾種酶的識別序列及其切割位點,圖1、圖2中箭頭表示相關酶的酶切位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酶BamHHindEcoRa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A一個圖1所示的質粒分子經a切割前后,
16、分別含有0個和4個游離的磷酸基團B若對圖中質粒進行改造,的a酶切位點越多,質粒的熱穩定性越高C用圖中的質粒和外源DNA構建重組質粒,可以使用a切割D使用EcoR酶同時處理質粒、外源DNA可防止質粒和外源DNA發生自身環化22玉米中賴氨酸含量比較低的原因是賴氨酸合成過程中的兩種關鍵酶天冬氨酸激酶和二氫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的活性,受細胞內氨基酸濃度的影響較大。賴氨酸達到一定濃度時會抑制這兩種酶的活性。為了提高玉米中的賴氨酸含量,興趣小組提出的下列方法沒有可行的是()A用紫外線處理玉米愈傷組織,篩選有利突變體B將富含賴氨酸的蛋白質編碼基因導入玉米細胞C通過基因定點突變技術修飾天冬氨酸激酶和二氫吡啶二羧酸
17、合成酶基因的個別堿基D利用蛋白質工程直接改造天冬氨酸激酶和二氫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的空間結構23為了獲得抗蚜蟲棉花新品種,研究人員將雪花蓮凝集素基因(GNA)和尾穗莧凝集素基因(ACA)與載體(pBI121),然后導入棉花細胞。下列操作與實驗目的沒有符的是()A用酶BsaB I和DNA連接酶處理兩種基因可獲得GNA-ACA融合基因B與只用Kpn I相比,Kpn I和Xho I處理融合基因和載體可保證基因轉錄方向正確C將棉花細胞接種在含氨芐青霉素的培養基上可篩選出細胞D用PCR技術可檢測GNA和ACA基因是否導入棉花細胞中24下圖表示在理想狀態下和自然環境中生物的種群數量增長的兩種模測。相關敘述正確
18、的是()A某地蝗蟲的數量呈現Q曲線狀態,則防治期應為K/2值時B在自然環境中種群的數量變動中,沒有會出現P增長模式C環境容納量也稱K值是指一定空間中種群的數量,種群數量沒有會超過K值D培養瓶中的酵母菌種群數量出現Q增長,達到K值后穩定時間的長短與培養液中營養物質的含量有關25如圖是有關種群特征的概念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表示種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種群數量特征B春節期間,北京的人口數量變化主要取決于C可作為預測種群數量變化的依據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害蟲,會破壞,進而使降低26種群增長率為現有個體數與原有個體數的差值占原有個體數的比率。如圖為某草原上一段時間內兔子種群死亡率和出生率比值的變
19、化曲線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d點和f點時的種群自然增長率相等Bb點年齡結構為增長型,be段種群數量先增加后減少,c點達到值C死亡率是指單位時間內種群減少的個體數占種群個體總數的比率D死亡率和出生率是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直接因素,也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27某農戶靠養殖黑山羊發家致富,黑山羊的(K值種群數量)/K值隨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曲線表示種群增長速率與種群數量呈負相關B(K值種群數量)/K值越大,影響種群增長的環境阻力越小C捕獲黑山羊后種群剩余量在S3點對應的種群數量DS5點對應的種群數量接近該種群在該環境中的K值282020年2月,東非地區發生25年來
20、最嚴重蝗災,民眾深陷缺糧窘境,治蝗問題備受關注。某地區曾做過一項實驗,將大量的鴨子引入農田捕食水稻蝗蟲,結果僅需2000只鴨就能把4000畝地里的蝗蟲有效。為研究蝗蟲種群數量變化規律,該實驗還建立了如下圖所示的兩個模型甲、乙,下列有關說確的是()A據甲圖分析引入鴨后,蝗蟲種群K值為N1B曲線甲變化反映了鴨和蝗蟲二者的種群數量是相互影響的,是循環因果的關系。C乙圖AB時間段,若蝗蟲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長,最初有N0只,則t天后種群數量為N00.03t只D利用昆蟲性引誘劑(信息素)誘捕蝗蟲防治蝗災,目的是改變種群的年齡結構,從而使害蟲的種群密度降低29某地一個池塘由于富含氮、磷的污水的大量
21、排入,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發綠發臭,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經發現,水體發綠主要是由綠藻等浮游植物數量大量增長造成的。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浮游植物和池塘中的其他植物、動物以及微生物等共同構成了一個群落B藻類在污水排入后一段時間內以一定的倍數增長,該階段的增長曲線大致呈“J”形C與污染前相比,富含氮、磷的污水排入后,該池塘對藻類的環境容納量沒有變D受污染后,池塘中原本生活著的魚類及其他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受到沒有同程度的影響,屬于群落的次生演替30油楠是高大喬木,原分布于我國海南。油楠樹干通直、樹冠平展,猶如一把撐開的巨傘,其適應性強、耐干旱、用途廣,現已被引種至云南、廣西、廣東和福建等省(區)
22、大量栽培。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油楠適應性強、耐干旱是長期自然選擇形成的B同一地域油楠高矮差異體現群落的垂直結構C影響沒有同地域油楠分泌油量的因素可能是光照D海南的油楠引種到云南栽種將提高引入地的生物多樣性31某森林群落喬木層的5個優勢種的年齡結構,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隨著群落的演替,香果樹種群的優勢地位將更加明顯B喬木年齡結構時應采用樣方法,選取1m1m的正方形C5個優勢種與其他喬木、灌木、草本植物共同構成了森林群落D香果樹和野核桃的種群年齡結構為增長型,其余3種接近衰退型32俄羅斯生態學家高斯做了三個沒有同種草履蟲的競爭實驗:當把雙小核草履蟲(a)和大草履蟲(b)放在一個
23、培養管中培養時,結果如圖1;當把大草履蟲(b)和袋狀草履蟲(c)放在一個培養管中培養時,結果如圖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當把圖1中雙小核草履蟲和大草履蟲在圖示條件下單獨培養時,培養曲線都會呈現S形B圖2中大草履蟲和袋狀草履蟲培養在一起時,兩個物種都沒有會滅絕而穩定地共存是生物與環境間協同進化的結果,與大草履蟲和袋狀草履蟲的協同進化無關C圖1結果表明雙小核草履蟲和大草履蟲的生態位基本相同,而圖2表明大草履蟲和袋狀草履蟲的生態位重疊區域較少D據圖1和圖2可推知自然界中兩個物種長期持續競爭幾乎沒有存在,或者一個物種淘汰另一物種,或者通過自然選擇緩和它們的競爭33下列有關森林生物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24、()A分布在濕潤或較濕潤的地區B具有葉綠體顆粒大、呈深綠色等特征的植物多居于上層C樹棲和攀緣生活的動物種類特別多D沒有同種群之間可通過復雜的種間關系,形成有機整體34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的大熊山國有林場,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物種資源:原始紅豆杉等20多種保護植物,云豹等10多種保護動物。山中古林怪樹,奇花異草,飛禽走獸。下列有關分析合理的是()A要林場內土壤小動物豐富度應該采用樣方法B紅豆杉種群的垂直結構可以為動物創造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C研究云豹的棲息地和食物來源就是研究云豹在群落中的生態位D食物和天敵等生物因素對林場內某種飛禽的影響屬于密度制約因素,而氣候因素和自然災害等對該飛禽的影響屬
25、于非密度制約因素351968年,班尼特大壩在皮斯河上游建成后,河流下游的洪水脈沖消失,導致三角洲植被的迅速變化,眾多鳥類棲息的湖泊和池塘迅速萎縮。下圖為大壩建成前后下游濕地生態系統發生的變化。據圖分析下列說確的是()A圖 1中沒有同植被的分布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B據圖可知長期的水位波動,會降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C圖1和圖2 比較可知,影響植被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位波動D圖示所有的動植物和無機環境構成了濕地生態系統第II卷(非選一選)請點擊修改第II卷的文字說明評卷人得分二、綜合題36近幾年疫情沒有僅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脅,還嚴重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新冠(RNA)檢測主要有“核酸檢測”“抗
26、原檢測”和“抗體檢測”3種。請回答下列問題:(1)研究人員研發了核酸檢測試劑盒,通過PCR技術可對采集到的核酸序列進行擴增。新型冠狀核酸檢測試劑盒的檢測原理是:若送檢樣本中存在,則以RNA為模板,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反應體系中加入dATP、dTTP、dCTP和dGTP的作用是為擴增提供反應所需的原料和能量,再加入互補的熒光探針、_酶和_后,cDNA開始擴增,當子鏈延伸至探針處,會水解探針釋放出熒光基團產生熒光,熒光監測系統接收到熒光信號從而確診。(2)2022年3月15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新型冠狀診療試行第九版將解除隔離及出院標準的CT值從40降到至35。CT40就是把的核酸循環復制
27、40次可檢測到存在,即為陽性。CT值從40降到至35,說明定義陽性的標準在_(降低、提高)(3)抗原檢測是檢測唾液、鼻腔粘膜或咽喉黏膜中是否存在新冠特有的_(分子組成)的檢查。(4)我國采用新型冠狀化學發光檢測試劑盒進行抗體檢測,研究人員利用生產單克隆抗體的技術,生產出能與新冠的特異性抗體。在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當雜交瘤細胞在體外條件下大規模培養時,應定期更換培養液,目的是_。該試劑盒能準確地檢測出病例是利用了單克隆抗體的_等優點(至少答兩點)。37下圖為A、B兩種二倍體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植物體細胞雜交依據的生物學原理有_。(2)若A細胞內有m條染色體,B細胞內有n
28、條染色體,則“AB”細胞在有絲后期含有_條染色體。若雜種細胞培育成的“AB”植株為四倍體,則此雜種植株的花粉經離體培育得到的植株屬于_植株。38在某地的農業生產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廣泛使用的除草劑在土壤中沒有易被降解,且長期使用會導致土壤被污染。為修復被該除草劑污染的土壤,可按下圖1程序選育能降解該除草劑的細菌(已知該除草劑是一種含氮有機物,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該除草劑的培養基沒有透明)。請回答下列問題。(1)要在長期使用該除草劑的土壤中分離目的菌,所配制培養基的特點是_。(2)需對圖1中接種工具灼燒_次。(3)在固體培養基中分離培養出目的菌后,需通過測量_的直徑,比較它們的比值以確定其
29、降解除草劑的能力從而篩選出目標菌株。(4)圖2是某小組從土壤中分離出目的菌的部分過程示意圖。該接種方法在涂平板前需對菌液進行稀釋,當平板上的菌落數在_之間時,則表明該稀釋比例符合要求。若在3個平板上分別接入0.1mL稀釋液,經適當培養后,3個平板上菌落數分別是38、42、40,且對照的空白平板上_,則可以推測1g土壤中的活菌數約為_個。(5)利用圖2方法所統計的菌落數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目要_。39圖1為Ti質粒酶切圖譜。圖2為含Bt基因(蟲毒蛋白基因)的外源DNA片段的酶酶切圖譜。圖3表示相關酶的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現欲通過農桿菌轉化法培育轉Bt基因抗蟲棉。回答下列問題:(1)除四環素抗性基因
30、和Bt基因外,作為表達載體,該質粒至少還應該具有_等調控元件;Pst等的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應位于_片段內,以確保Bt基因隨Ti質粒進入棉花細胞后能到棉花細胞中的_上。(2)為保證Bt基因與Ti質粒的正常連接,應選用_酶和Mse酶切割外源DNA,并將Ti質粒上的序列“GAATTC”改造為_。(3)利用_等原理,可以檢測抗蟲棉幼葉中的Bt毒蛋白及其含量。答案第 = page 24 24頁,共 = sectionpages 25 25頁答案第 = page 25 25頁,共 = sectionpages 25 25頁參考答案:1D【解析】【分析】稀釋涂布平板法對微生物進行計數的原理是樣品稀釋度足夠高
31、時,稀釋液中的一個活菌可在平板上長出一個單菌落,稀釋液體積和稀釋倍數已知,統計平板上的菌落數,即可推測出樣品活菌數。統計平板上的菌落數時,如有兩個或多個細胞連在一起,培養平板上觀察到的只是一個菌落,因此計算結果往往比實際活菌數低。【詳解】A、由于當兩個或多個細菌聚集在一起時,只能得到一個菌落,因此稀釋涂布平板法計數結果往往比實際偏小,A錯誤;B、營養物質濃度過高會使微生物失水死亡,B錯誤;C、菌落只能在固體培養基中形成,C錯誤;D、牛肉膏可為微生物生長提供碳源、維生素、磷酸鹽等營養成分,D正確。故選D。2C【解析】【分析】篩選分離目的微生物的一般步驟是:樣品取樣、選擇培養、梯度稀釋、涂布培養和
32、篩選菌株,篩選分離生產PHA的菌種需要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劃線法接種分離。其中稀釋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微生物計數。【詳解】A、據圖可知,步驟為擴大培養,擴大培養所用培養基通常是液體培養基,A正確;B、步驟培養后可形成菌落,故培養基為固體培養基,由于中的選擇培養基是篩選的耐鹽的菌體,所以中長出的單菌落沒有一定能合成PHA,B正確;C、咸水湖中鹽度較高,欲從某咸水湖中尋找生產PHA菌種,則步驟可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到含鹽量較高的選擇培養基上,以篩選耐鹽的菌體,C錯誤;D、步驟可挑取多個菌落并分別測定嗜鹽細菌的PHA含量,該數據可用于進一步計算單一菌體產生PHA的效率,D正確。故選C。3D【解析】【分
33、析】1、微生物的營養物質有5類,分別是水、無機鹽、碳源、氮源及生長因子。2、培養基按功能分為選擇培養基和鑒別培養基:選擇培養基:培養基中加入某種化學物質,以抑制沒有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長,促進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長,培養、分離出特定的微生物(如培養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養基中加入青霉素;培養金黃色葡萄球菌,可在培養基中加入高濃度的食鹽) ;鑒別培養基:根據微生物的代謝特點,在培養基中加入某種指示劑或化學藥品,鑒別沒有同種類的微生物,如可用伊紅-美藍培養基鑒別飲用水或制品中是否有大腸桿菌(若有, 菌落呈深紫色,并帶有金屬光澤)。【詳解】A、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菌) 適宜pH為中性偏堿性,配制培養基時應先調p
34、H再,防止調pH時造成雜菌污染,A正確;B、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培養基中添加適量血液)上生長時,可破壞菌落周圍的紅細胞,使其褪色,由此可見該培養基能起到鑒別金黃色葡萄球菌菌落的作用,B正確;C、由于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高度耐鹽性,高濃度NaCI沒有影響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的同時能抑制其它菌的生長,因此,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培養基中加入高濃度NaCl,有利于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篩選,C正確;D、若在10-3稀釋液的3個血平板上(每個接種0. 1ml),金黃色葡萄球菌菌落數分別為35、36和37, 則每升自來水中的活菌數約為(35+36+37) 30.11031000=3.6108個, D錯誤。故選D。4
35、C【解析】【分析】1、選擇培養基指 在培養基中加入營養物質或化學物質,抑制沒有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長,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生長的培養基。2、分析題意可知,b類菌種能產生酒精,主要是酵母菌;c類菌種可將酒精轉化為醋酸,故為醋酸菌。【詳解】A、分析題意可知,a類菌種可將谷物中的大分子物質分解為小分子糖,并以此作為碳源,故可以使用以谷物為碳源的培養基來篩選a類菌種,A錯誤;B、b類菌種可將糖類發酵為酒精,該過程應營造無氧環境,B錯誤;C、分析可知,c類菌種主要是醋酸菌,醋酸菌發酵適宜的溫度是3035,而b類菌種酒精發酵所需的適宜溫度低于該溫度,故溫度低于3035利于減少c類菌種的生長而增加產酒,C正確;D、
36、據題意可知,白酒最終產生需要四類菌種的參與,故沒有同白酒的品種取決于4類菌種,D錯誤。故選C。5B【解析】【分析】1、在利用酵母菌發酵時是先通入足夠的無菌空氣在有氧環境下一段時間使其繁殖,再隔絕氧氣進行發酵。2、醋酸菌好氧型細菌,當缺少糖源和有氧條件下,可將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長的溫度是在3035。【詳解】A、傳統的泡菜制作是利用植物體表面天然的酸菌來進行發酵的,原理是酸菌在無氧條件下,將糖分解為酸,A正確;B、果醋制作過程中,發酵液表面形成的菌膜是醋酸菌繁殖的產物,B錯誤;C、釀酒時主要的菌種是酵母菌,酵母菌在無氧的環境下進行
37、酒精發酵,且產生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會造成酸性環境,大多數微生物都無法適應缺氧、呈酸性的環境,酵母菌保持菌種優勢,C正確;D、參與腐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原理是: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能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將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D正確。故選B。6A【解析】【分析】發酵工程,是指采用現代工程技術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為人類生產有用的產品,或直接把微生物應用于工業生產過程的一種新技術。啤酒發酵是一個復雜的物質轉化過程。酵母的主要代謝產物是乙醇和二氧化碳,但也會產生副產物,如其他醇、醛、酯等物質,共同決定了啤酒的口感、泡沫和顏色。【詳解】谷氨酸棒狀桿菌屬于
38、好氧型細菌,故生產谷氨酸需將pH調至中性或弱堿性,正確;發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為人類生產有用的產品,具有生產條件溫和、原料來源豐富且廉等特點,正確;發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過現代工程技術,規模化生產對人類有用的產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謝物、酶及菌體本身,正確;利用發酵工程生產的根瘤菌肥能夠增進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結構,促進植株生長,錯誤;啤酒發酵過程分為主發酵和后發酵兩個階段。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謝物的生成都是在主發酵階段完成,故啤酒的工業化生產過程中,酒精的產生積累主要在主發酵階段完成,錯誤;用單細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飼料,其中的單細胞蛋白是微生物菌體,并沒有
39、是通過發酵工程從微生物細胞中提取獲得,錯誤。綜上所述,正確,BCD錯誤,A正確。故選A。7A【解析】【分析】1、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葡萄糖分解成醋酸;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2、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離沒有開酸菌。在無氧條件下,酸菌將葡萄糖分解成酸。【詳解】A、沒有能完全打開瓶蓋,應該每隔12小時左右將瓶蓋擰松,防止氧氣和雜菌進入,A錯誤;B、夏天開瓶后的紅酒,在有氧的條件下,空氣中的醋酸菌將乙醇變成乙醛而后變為乙酸,導致紅酒變酸,B正確;C、巴氏消毒法是一種低溫消毒
40、法,用巴氏消毒法對牛奶消毒既能死牛奶中的絕大多數微生物,又沒有破壞牛奶中的營養成分,C正確;D、泡菜汁中含有一定量的發酵菌種,所以在腌制過程中,加入一些已經腌制過泡菜汁可縮短腌制時間,D正確。故選A。8A【解析】【分析】1、按照物理狀態對培養基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固體培養基、半固體培養基和液體培養基,一般在固體培養基上進行選擇、鑒定等操作。2、稀釋涂布平板法:將待分離的菌液大量稀釋后,均勻涂布在培養皿表面,經培養后可形成單個菌落。【詳解】A、淀粉能與碘液反應呈現藍色,耐高溫淀粉酶的嗜熱菌能分解淀粉,淀粉被分解沒有能與淀粉呈現藍色,出現透明圈,且透明圈直徑與菌落直徑的比值越大,說明該微生物分解淀粉
41、的能力越強,A正確;B、圖2中周圍沒有顯藍色的菌落,說明其產生的淀粉酶可以在在高溫下分解淀粉,所以周圍沒有顯藍色的菌落含有所需的嗜熱菌,B錯誤;C、1號培養基上菌落分布均勻,可知過程為稀釋涂布平板法,實驗使用的培養基應采用高壓蒸汽,培養皿一般使用干熱法進行,C錯誤;D、一般在固體培養基上進行分離、鑒定等操作,液體培養基一般用于擴大培養,沒有用于分離獲得水生嗜熱桿菌單菌落,D錯誤。故選A。9C【解析】【分析】據圖分析,圖中表示酶解法去壁,表示誘導原生質體融合,表示再生細胞壁,表示脫分化,表示再分化,表示發育成雜種植株,其中表示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詳解】A、圖示過程為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該過程中原
42、生質體融合利用的原理是細胞膜的流動性,植物組織培養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A正確;B、圖中表示酶解法去壁獲得原生質體的過程,由于原生質體失去了細胞壁的保護會發生失水皺縮或吸水漲破的現象,因此該過程需要在含纖維素酶和果膠酶的等滲溶液中處理,B正確;C、過程表示誘導原生質體融合的過程,可以用PEG誘導,產生的子雜種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是兩種原生質體中染色體組之和,因此雜種細胞中應該含有6個染色體組,C錯誤;D、過程表示脫分化和再分化的過程,兩個過程的培養基中都需要進入生長素和細胞素,但是兩種植物激素的比例應該沒有同,D正確。故選C。10B【解析】【分析】1、植物細胞工程技術的應用:植物繁殖的新
43、途徑(包括微型繁殖,作物脫毒、人工種子等)、作物新品種的培育(單倍體育種、突變體的利用)、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2、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就是將沒有同種的植物體細胞原生質體在一定條件下融合成雜種細胞,并把雜種細胞培育成完整植物體的技術。【詳解】A、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可以實現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這是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應用之一,A正確;B、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培養脫毒苗,沒有能獲得抗的新品種,通過基因工程才能獲得抗的新品種,B錯誤;C、雜種細胞再生細胞壁時,需在與細胞液濃度相當的緩沖液中進行,以免細胞過度吸水會失水,C正確;D、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的優點就是克服生物遠緣雜交沒有親和的障礙,D正確。
44、故選B。11A【解析】【分析】分析圖解:圖中首先對卵母細胞A去核,對卵母細胞B去核,然后進行細胞核移植,再體外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通過早期胚胎培養形成早期胚胎,進行胚胎移植。【詳解】A、由圖可知,重組的卵細胞獲取了卵母細胞A中的細胞質,說明A的細胞質基因是正常的,因此代表該母親卵母細胞的是B,A錯誤;B、克隆羊“多莉”是通過核移植技術形成重組細胞,由重組細胞發育成個體,是無性生殖,而“三親嬰兒”是有性生殖,兩者技術原理沒有同,B正確;C、“三親嬰兒”的遺傳物質來自母親卵細胞的細胞核、捐贈者卵母細胞A的細胞質和父親的,具有來自三位親本的遺傳物質,C正確;D、這位母親約有1/4的線粒體攜帶致病基因
45、,其自然生育的第三個孩子獲得的線粒體有可能都是正常的,即沒有一定會患有Leigh氏綜合征,D正確。故選A。12C【解析】【分析】分析題圖:圖示為試管牛的生產流程圖,其中表示體外受精過程,該過程包括的采集和獲能、卵母細胞的采集和培養、受精;表示胚胎移植過程。【詳解】A、圖中過程體外受精技術,受精作用中精卵細胞的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識別)有關,過程是胚胎移植,A正確;B、采集的卵母細胞培養至成熟(減數第二次中期),采集的達到獲能狀態,才能培養受精,B正確;C、欲得到更多遺傳性狀相同的小牛,應進行胚胎分割;而超數排卵可促進供體產生更多的卵細胞,遺傳性狀沒有一定相同,C錯誤;D、受體母牛可以是一般品種
46、,必須進行同期發情處理,以使其與供體處于相同的生理狀態,D正確。故選C。13C【解析】【分析】本實驗研究的是沒有同的脫毒方法對滁菊體內菊花B(CVB)和菊花矮化類(CSVd)脫除的,由表格數據可知,熱處理莖尖培養和唑莖尖培養的在脫毒率方面均優于單獨的莖尖分生組織培養。【詳解】A、逆轉錄過程需要用到逆轉錄酶,PCR過程需要用到熱穩定DNA聚合酶,A正確;B、熱處理和唑處理后,相比于對照組,成活樣本數減少,成活率下降,B正確;C 、2、5電泳結果顯示標準片段之外的陽性結果,3,4則沒有,說明3、4成功脫去CVB,2、5未能脫去CVB,本實驗沒有能確定是否脫去CSVd,因為沒有設計CSVd的基因序列
47、,C錯誤;D、觀察表格發現,唑基尖培養時,CSVd脫除率,適用于只脫除CSVd,D正確。故選C。14D【解析】【分析】1、植物的體細胞雜交就是將同種或沒有同種的細胞一定的誘導方法誘導融合形成一個細胞,再將細胞培育成植株的過程。2、雜種細胞再生出新的細胞壁是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的標志,細胞中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3、植物體細胞雜交的優點是:克服遠緣雜交沒有親和的障礙,培育遠緣雜種植株。4、雜種細胞植物組織培養的再分化過程,可選擇性表達出親本細胞的相應性狀。5、分析題圖:圖示為采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獲得抗黑腐病雜種植株的流程圖,其中表示采用酶解法(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除細胞壁的過程;表示誘導原生
48、質體融合的過程;是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詳解】A、過程是去除細胞壁,可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除細胞壁,A錯誤;B、過程表示誘導原生質體融合的過程,顯微鏡下觀察有無葉綠體作為初步篩選的標志,還需要鑒定是否具有抗黑腐病特性來確定融合細胞,B錯誤;C、過程是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沒有再分化,C錯誤;D、在分子水平上可通過PCR技術對雜種植株進行鑒定,在個體水平上可以通過對雜種植株進行黑腐病菌接種實驗,可篩選出具有高抗性的雜種植株,D正確。故選D。15C【解析】【分析】分析題圖,抗體偶聯物(ADC) 通過將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與單克隆抗體,被細胞特異性識別,通過胞吞的方式進入細胞,導致溶酶體裂
49、解,釋放,實現了對細胞的選擇性傷。【詳解】A、效應B細胞能夠分泌抗體,但是沒有具有增殖能力,而骨髓瘤細胞具有無線增殖的能力,因此利用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將效應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成雜交瘤細胞,雜交瘤細胞既能無限增殖,又能產生特異性抗體,利用該細胞制備單克隆抗體,A正確;B、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至少兩次篩選,是用特定的選擇培養基進行篩選,獲得雜交瘤細胞,雜交瘤細胞還需進行克隆化培養和抗體檢測,即用96孔板培養和多次篩選雜交瘤細胞后,就可獲得既能無限增殖,又能分泌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B正確;C、由題圖可知,ADC進入細胞是胞吞的方式,C錯誤;D、ADC通過胞吞的方式進入細胞,溶酶體使其裂解,釋放
50、,實現了對細胞的選擇性傷,D正確。故選C。16A【解析】【分析】胚胎干細胞具有胚胎細胞的特性,在形態上表現為體積小,細胞核大,核仁明顯;在功能上,具有發育的全能性,可分化為成年動物體內任何一種組織細胞。另外,在體外培養的條件下,可以增殖而沒有發生分化,可進行冷凍保存,也可進行遺傳改造。【詳解】A、若用作為基因的載體,則沒有需要進行顯微注射導入受體細胞,A錯誤;B、對照組可以排除干擾因素,所以要排除S細胞的產生沒有是由培養基作用的結果需將小鼠成纖維細胞直接在培養基上培養作為對照,B正確;C、由于用病人的皮膚成纖維細胞誘導成S細胞,其來源于病人,沒有屬于異物,沒有會引起免疫反應。所以將病人的皮膚成
51、纖維細胞誘導成S細胞再使其轉化為需要的細胞移植沒有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C正確;D、由于S細胞具有活躍的能力,若沒有受可能轉化為癌細胞,所以用它進行治療時可能存在風險,D正確。故選A。17A【解析】【分析】:1、有關PCR技術的相關知識:(1)概念:PCR全稱為聚合酶鏈式反應,是一項在生物體外復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術。(2)原理:DNA復制。(3)前提條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對引物。(4)過程:高溫變性:DNA解旋過程;低溫復性:引物到互補鏈DNA上;中溫延伸:合成子鏈。PCR擴增中雙鏈DNA解開沒有需要解旋酶,高溫條件下氫鍵可自動解開。2、的檢測方法有:RNA檢測,即
52、檢測的遺傳物質RNA;特異性抗原蛋白檢測,即檢測表面的一種糖蛋白;特異性抗體檢測,即檢測者體內通過免疫反應所產生的某種抗體。【詳解】A、2019-nCoV為RNA,具有RNA聚合酶基因,無逆轉錄基因,其RNA首先侵入機體,然后復制過程并指導相關蛋白質合成,進而完成自身的增殖過程,同時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抗體的產生的快慢可能會因人而異,據此推測:RNA檢測和抗原蛋白檢測需要從患者體內采集樣本,而檢測抗體沒有需要采集樣本,A錯誤;B、方法都是檢測蛋白質,都需要用到抗原-抗體雜交的方法,B正確;C、某人有可能為陽性為陰性,即了新冠但還未產生抗體;也可能為陽性為陰性,即抗體陽性,因該但痊愈或注射疫苗產
53、生了抗體,C正確;D、由于RNA相比DNA穩定性差,往往將樣本的RNA反轉錄成cDNA,擴增之后進行分段測序,在該過程中需要用到的酶有逆轉錄酶、Taq酶,D正確。故選A。18A【解析】【分析】1、分析題圖:該質粒上含有三個酶切點,科學家利用如圖所示PBI121質粒,以及Xba和Sac兩種酶,運用農桿菌轉化法,將脫水素基因導入試管苗葉片細胞,說明目的基因的位置為1900bp所在位置,即用脫水素基因片段替代了質粒中1900bp片段。若用Sac和Hind切割重組質粒后,會得到822+678=1500bp的新片段。2、圖中表示將目的基因導入農桿菌細胞,表示采用農桿菌轉化法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表示采
54、用植物組織培養將植物細胞培養長植株。【詳解】A、根據分析可知,由于重組質粒上移除1900bp而補充了脫水素基因的678個堿基對,加上未移除的822bp,所以用Sac和Hind切割重組質粒后,可得到822+678=1500bp的新片段,據此可確定目的基因正確了質粒,A正確;B、農桿菌轉化法是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常用方法,B錯誤;C、目的基因兩個酶酶切位點之間,對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新霉素抗性基因都無影響。之所以沒有能用卡那霉素篩選,是因為植物細胞染色體上的是質粒的T-DNA片段,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沒有在此片段上,導入成功的植物細胞對卡那霉素無抗性,C錯誤;D、表示將目的基因導入農桿菌細胞,過程
55、前獲得的重組質粒需三種工具,即酶、DNA連接酶、運載體,D錯誤。故選A。19B【解析】【分析】分析題圖:圖中質粒上存在兩個酶的切割位點,而酶EcoR的識別序列存在于標記基因中,使用該種酶會導致標記基因失活,因此應選擇酶Mun切割質粒;目的基因兩側是酶EcoR的識別序列,因此選用酶EcoR切割外源DNA獲得目的基因。【詳解】A、由圖可知:目的基因兩側都是酶EcoR的切割位點,因此應選用酶EcoR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質粒中含有酶Mun和酶EcoR的切割位點,但EcoR的切割位點位于標記基因中,用其切割會破壞標記基因,因此為保證重組質粒表達載體的準確構建,應選用酶Mun切割質粒,A正確
56、;B、DNA拼接時至多考慮DNA片段兩兩連接時,可能形成沒有拼接兩種核苷酸序列,目的基因與目的基因同方向拼接和沒有同方向拼接兩種,質粒與質粒同方向拼接和沒有同方向拼接兩種,質粒與目的基因同方向拼接和沒有同方向拼接兩種,共8種,B錯誤;C、酶Mun切割質粒后與目的基因連接形成重組質粒,連接處形成CAATTC和GAATTG的新序列,都沒有能被 2 種酶識別、切割,但EcoR能識別標記基因的相應序列并切割, 使環狀重組質粒斷裂形成1種長度的DNA片段,C正確;D、酶能識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點切割磷酸二酯鍵,D正確。故選B。20B【解析】【分析】關于酶,考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把握:(1)來源:主要從
57、原核生物中分離純化出來。(2)特異性:能夠識別雙鏈DNA分子的某種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條鏈中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斷裂。(3)結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注意:用酶切割DNA時,每切開一個切口需要水解兩個磷酸二酯鍵。【詳解】A、用性核酸內切酶切割一個DNA分子中部,獲得一個目的基因時,需要切割目的基因的兩側,因此要斷裂4個磷酸二酯鍵,即水解的磷酸二酯鍵有4個,A錯誤;B、性核酸內切酶能夠識別雙鏈DNA分子的某種特定核苷酸序列,其識別序列越短,則該序列在DNA中出現的概率就越大,B正確;C、-CATG-和-GGATCC-序列被酶切出的黏性末端沒有同,分別為CATG和GATC,
58、沒有能用DNA連接酶連接,C錯誤;D、用沒有同的性內切核酸酶處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質粒,若產生的黏性末端相同,也能形成重組質粒,D錯誤。故選B。21B【解析】【分析】圖1所示的質粒分子經a l切割后,含2個游離的磷酸基團,對圖中質粒進行改造,的al酶切位點越多,質粒的熱穩定性越高,G與C形成三個氫鍵斷裂消耗能量多,穩定性強,用圖中的質粒和外源DNA構建重組質粒,沒有可使用al切割,其切割時把標記基因破壞了,構建重組質粒時,要使用DNA連接酶和酶。質粒和目的基因兩端的黏性末端相同,用連接酶連接時,會產生質粒和目的基因自身連接物,而利用BamH和Hind剪切時,質粒和目的基因兩端的黏性末端沒
59、有同,用DNA連接酶連接時,沒有會產生自身連接產物。【詳解】A、質粒分子是環狀的DNA分子,沒有切割之前沒有含游離的磷酸基團,經a切割前后,形成2個黏性末端,含有2個游離的磷酸基團,A錯誤;B、C和G之間含有3個氫鍵,A和T之間含有2個氫鍵,所以C和G含量越多,DNA分子熱穩定性越高;a酶的識別序列的C和G含量較高,所以對圖中質粒進行改造時,的a酶切位點越多,質粒的熱穩定性越高,B正確;C、因為質粒的抗性基因和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都含有a的切割位點,用a會破質粒的抗性基因和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C錯誤;D、為防止酶切后單個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質粒自身連接成環狀,用BamH和Hind同時
60、切割質粒和外源DNA,沒有能使用EcoR,D錯誤。故選B。22D【解析】【分析】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驟主要包括四步:目的基因的獲取;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其中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需要酶和DNA連接酶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包括脫分化和再分化兩個重要過程,而決定植物脫分化和再分化的關鍵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種類和比例,特別是生長素和細胞素的協同作用在組織培養過程中非常重要。2、蛋白質工程:指以蛋白質分子的結構規律及其生物功能的關系作為基礎,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現有蛋白質進行改造,或制造一種新的蛋白質,以滿足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的需求。【詳解】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電子商務物流行業發展分析及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電器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風險與戰略研究報告
- 深入分析健康管理師考試復習中的重點問題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電動平衡車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電擊槍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甲氧丙胺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生銻市場經營風險及未來競爭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現代風格可調高度的辦公桌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甜味劑粉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瓦斯火坑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勞動課程校本教材(共43頁)
- 小學生安全教育校本教材(中年級版)
- 中職語文 大國工匠——彭祥華
- 喜達屋明星服務
- 煙草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第3部分-考核評價準則和方法
- 風機配套件知識
- 硼氫化鈉還原全文
- 武漢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技術規程610
- 與父母依戀關系和與同伴依戀關系量表(IPPA)
- ANCA相關性小血管炎
- 經濟數學教案(高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