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_第1頁
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_第2頁
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_第3頁
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_第4頁
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技術監察規程1、總則n1.1 目的n為了保障固定式壓力容器的安全運行,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制定本規程。1、總則n1.2 固定式壓力容器是指安裝在固定位置使用的壓力容器(以下簡稱壓力容器,注1-1)。n注1-1:對于為了某一特定用途,僅在裝置或者場區內部搬動,使用的壓力容器,以及移動式空氣壓縮機的儲氣罐按照固定式壓力容器進行監督管理。1、總則n1.3 適用范圍n本規程適用于同時具備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壓力容器:n(1) 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大于或者等于0.1MPa;(注1-2)n注1-2:工作壓力,

2、是指壓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情況下,其頂部可能達到的最高壓力(表壓力)。1、總則n(2)工作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2.5MPaL;(注1-3)n注1-3:容積,是指壓力容器的幾何容積,即由設計圖樣標注的尺寸計算(不考慮制造公差)并且圓整。一般應當扣除永久連接在壓力容器內部的內件的體積。1、總則n(3)盛裝介質介質為氣體、液化氣體以及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標準沸點的液體。(注1-4)n注1-4:容器內介質為最高工作溫度低于其標準沸點的液體時,如果氣相空間如果氣相空間的容積與工作壓力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2.5MPaL時,也屬于本規程的適用范圍。1、總則n其中(3種例外)超高壓容器應當符合超高壓容

3、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規定;非金屬壓力容器應當符合非金屬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規定;簡單壓力容器應當符合簡單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規定。1、總則n1.4 適用范圍的特殊規定(體現分類監管)n壓力容器使用單位使用單位應當參照本規程使用管理的有關規定,負責負責本條范圍內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全部劃類)1、總則n1.4.1 只需要滿足本規程總則、設計、制造要求的壓力容器n本規程適用范圍內,容積大于或者等于25L的下列壓力容器,只需要滿足本規程第1、3設計、4制造章的有關規定(不需安裝告知、使用登記、定期檢驗)n(1)簡單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不適用的移動式空氣壓縮機的儲氣罐;1、總則n(2)

4、深冷裝置中非獨立的壓力容器、直燃型吸收式制冷裝置中的壓力容器、鋁制板翅式熱交換器、空分裝置中冷箱內的壓力容器;n(3)無殼體的套管熱交換器、螺旋板熱交換器、釬焊板式熱交換器;1、總則n(4)水力自動補氣氣壓給水(無塔上水)裝置中的氣壓罐,消防裝置中的氣體或氣壓給水(泡沫)壓力罐;n(5)水處理設備中的離子交換或過濾用壓力容器、熱水鍋爐用膨脹水箱;1、總則n(6)電力行業專用的全封閉式組合電器(如電容壓力容器);n(7)橡膠行業使用的輪胎硫化機及承壓的橡膠模具;n(8)機器設備上附屬的蓄能器。1、總則n1.4.2只需要滿足本規程總則、設計和制造許可要求的壓力容器(不需監檢) n容積大于1L并且小

5、于25L,或者內直徑(對非圓形截面,指截面內邊界的最大幾何尺寸,例如矩形為對角線,橢圓為長軸)小于150mm的壓力容器,只需要滿足本規程總則和第3.1、4.1.1的規定,其設計、制造按照相應產品標準的要求。1、總則n1.4.3只需要滿足總則和制造許可要求的壓力容器(不需設計資格、不需監檢)n容積小于或者等于1L的壓力容器,只需要滿足本規程總則和4.1.1的規定(制造許可),其設計、制造按相應產品標準的要求。1、總則n1.5不適用范圍 (條例不適用的自然排除,未重復)n本規程不適用下列壓力容器:n(1)移動式壓力容器、氣瓶、氧艙;n(2)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適用范圍內的余熱鍋爐;1、總則n(3)

6、正常運行最高工作壓力小于0.1MPa的容器(包括在進料或出料過程中需要瞬時承受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的容器);n(4)旋轉或者往復運動的機械設備中自成整體或者作為部件的受壓器室(如泵殼、壓縮機外殼、渦輪機外殼、液壓缸等);1、總則n(5)可拆卸墊片式板式熱交換器(包括半焊式板式熱交換器)、空冷式熱交換器、冷卻排管。 n1.6壓力容器范圍的界定n本規程適用的壓力容器,其范圍包括壓力容器本體和安全附件。1、總則n1.6 壓力容器本體n壓力容器本體界定在下述范圍內:n(1)壓力容器與外部管道或裝置焊接連接的第一道環向焊接接頭的坡口面、螺紋連接的第一個螺紋接頭端面、法蘭連接的第一個法蘭密封面、專

7、用連接件或管件連接的第一個密封面;1、總則n(2)壓力容器開孔部分的承壓蓋及其緊固件;n(3)非受壓元件與壓力容器本體連接的連接焊縫。1、總則n壓力容器的主要受壓元件主要受壓元件,包括殼體、封頭(端蓋)、膨脹節、設備法蘭,球罐的球殼板,換熱器的管板和換熱管,M36以上(含M36)的設備主螺柱及公稱直徑大于或者等于250mm的接管和管法蘭。1、總則n1.6.2 安全附件 n壓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包括直接連接在壓力容器上的安全閥、爆破片裝置、緊急切斷裝置、安全聯鎖裝置、壓力表、液位計、測溫儀表等。1、總則n1.7壓力容器類別 n根據危險程度,根據危險程度,本規程適用范圍內的壓力容器劃分為三類,以利于

8、進行分類監督管理,壓力容器的類別劃分方法見附件A。 A1壓力容器類別劃分1.1介質分組 n壓力容器的介質分為以下兩組,包括氣體、液化氣體或者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n(1)第一組介質:毒性程度為極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學介質,易爆介質,液化氣體。n(2)第二組介質:除第一組以外的介質。A1壓力容器類別劃分介質危害性 n介質危害性指壓力容器在生產過程中因事故致使介質與人體大量接觸,發生爆炸或者因經常泄漏引起職業性慢性危害的嚴重程度,用介質毒性程度和爆炸危害程度表示。A1壓力容器類別劃分介質危害性n綜合考慮急性毒性、最高容許濃度和職業性慢性危害等因素。極度危害最高容許濃度小于0.1m

9、g/m3;高度危害最高容許濃度0.11.0mg/m3;中度危害最高容許濃度1.010.0mg/m3;輕度危害最高容許濃度大于或者等于10.0mg/m3。A1壓力容器類別劃分介質危害性n指氣體或者液體的蒸汽、薄霧與空氣混合形成的爆炸混合物,并且其爆炸下限小于10%,或者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20%的介質。A1壓力容器類別劃分介質危害性n具體介質毒性危害程度和爆炸危險程度的確定n按照HG206602000壓力容器中化學介質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險程度分類確定。nHG20660沒有規定的,由壓力容器設計單位參照GB50441985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的原則,決定介質組別。A1壓力容器類

10、別劃分方法 n基本劃分n壓力容器類別的劃分應當根據介質特性,按照以下要求選擇類別劃分圖,再根據設計壓力p(單位MPa)和容積V(單位L),標出坐標點,確定容器類別:n(1)對于第一組介質,壓力容器的分類見圖A-1;n(2)對于第二組介質,壓力容器的分類見圖A-2。 A1壓力容器類別劃分方法n多腔壓力容器類別劃分n多腔壓力容器(如換熱器的管程和殼程、夾套容器等)按照類別高的壓力腔按照類別高的壓力腔作為該容器的類別并且按該類別進行使用管理。但應當按照每個壓力腔按照每個壓力腔各自的類別分別提出分別提出設計、制造技術要求。對各壓力腔進行類別劃定時,設計壓力取本壓力腔的設計壓力,容積取本壓力腔的幾何容積

11、。A1壓力容器類別劃分方法n同腔多種介質容器類別劃分n一個壓力腔內有多種介質時,按組別高的介質分類。A1壓力容器類別劃分方法n介質含量極小容器類別劃分n當某一危害性物質在介質中含量極小時,應當按其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綜合考慮,由壓力容器設計單位決定介質組別。A1壓力容器類別劃分方法n特殊情況類別劃分n(1)坐標點位于坐標點位于圖A-1或者圖A-2的分類線分類線上時,按較高的類別劃分其類別上時,按較高的類別劃分其類別。n(2)本規程本規程1.4范圍內的壓力容器統一劃范圍內的壓力容器統一劃分為第分為第類壓力容器。類壓力容器。A2壓力等級劃分n壓力容器的設計壓力(設計壓力(p)劃分為)劃分為低壓、中壓、

12、高壓和超高壓四個壓力等級四個壓力等級:n(1)低壓 (代號L) 0.1MPap1.6MPa;n(2)中壓 (代號M) 1.6MPap10.0MPa;n(3)高壓 (代號H) 10.0MPap100.0MPa;n(4)超高壓(代號U) p100.0MPa。A3壓力容器品種劃分 n壓力容器按在生產工藝過程中的作用原理,劃分為反應壓力容器、換熱壓力容器、分離壓力容器、儲存壓力容器。具體劃分如下:n(1)反應壓力容器(代號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質的物理、化學反應的壓力容器,如各種反應器、反應釜、聚合釜、合成塔、變換爐、煤氣發生爐等。A3壓力容器品種劃分 n(2)換熱壓力容器(代號E):主要是用于完成介

13、質的熱量交換的壓力容器,如各種熱交換器、冷卻器、冷凝器、蒸發器、等。n(3)分離壓力容器(代號S):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質的流體壓力平衡緩沖和氣體凈化分離的壓力容器,例如各種分離器、過濾器、集油器、洗滌器、吸收塔、銅洗塔、干燥塔、汽提塔、分汽缸、除氧器等。A3壓力容器品種劃分 n(4)儲存壓力容器(代號C,其中球罐代號B):主要是用于儲存、盛裝氣體、液體、液化氣體等介質的壓力容器,例如各種型式的儲罐、緩沖罐、消毒鍋、印染機、烘缸、蒸鍋等。n在一種壓力容器中,如同時具備兩個以如同時具備兩個以上的工藝作用原理時,上的工藝作用原理時,應當按工藝過程按工藝過程中的主要作用中的主要作用來劃分品種。1、總則n

14、1.8 與技術標準、管理制度的關系 n本規程規定了壓力容器的基本安全要求,有關壓力容器的技術標準、管理制度等,不得低于本規程不得低于本規程的要求 。 n1.9不符合本規程時的特殊處理規定n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以及有特殊使用要求的壓力容器,不符合本規程要求時,相關單位應當將有關的設計、研究、試驗等依據、數據、結果及其驗檢測報告等技術資料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由國家質檢總局委托有關的技術組織或者技術機構進行技術評審。技術評審的結果經過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后批準后,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壓力容器方可進行試制方可進行試制、試用試用。1、總則 n1.10 引用標準n

15、本規程的主要引用標準主要引用標準(以下簡稱本規程引用標準,注1-5)如下:n注1-5:本規程的引用標準中,凡是注明年號的,其隨后的所有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者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規程;凡是不注明年號的,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規程。n(1)GB150鋼制壓力容器1、總則1、總則 n(2)GB151管殼式換熱器n(3)GB12337鋼制球形儲罐n(4)JB/T4710鋼制塔式容器n(5)JB/T4731鋼制臥式容器n(6)JB4732鋼制壓力容器分析設計標準1、總則n(7)JB/T4734鋁制焊接容器n(8)JB/T4745鈦制焊接容器n(9)JB/T4755銅制壓力容器n(10)JB/T4756

16、鎳及鎳合金制壓力容器 n1.11 監督管理n(1)壓力容器的設計、制造(含現場組焊,下同)、安裝、改造、維修、使用、檢驗檢測,均應當嚴格執行本規程的規定;n(2)壓力容器的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等,應當按照應當按照特種設備信息管理的有關規定,及時將所要求特種設備信息管理的有關規定,及時將所要求的數據輸入特種設備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數據輸入特種設備信息化管理系統;n(3)國家質檢總局和各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壓力容器安全監察工作,監督本規程的執行。1、總則2.材料 n2.1通用要求 n(1)壓力容器的選材應當考慮材料的力學性能(b、s、kv、HB)化學性能(耐蝕、抗氧

17、化)、物理性能(比重、熔點、導電、導熱、熱膨脹、磁性)和工藝性能(冷熱塑性、可焊、鍛、鑄、切削性);n(2)壓力容器用材料的質量質量、規格與標志,應當符合相應材料的國家標準符合相應材料的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規定,其使用方面的要求應當符合本規程引用使用方面的要求應當符合本規程引用標準的規定標準的規定;2.材料n(3)壓力容器專用鋼板專用鋼板(帶)的制造單位應當取得相應的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制造許可證;(鋼管、鍛件、管件壓力管道元件許可)n(4)材料制造單位應當在材料的明顯部位作出清晰、牢固的鋼印標志或者采用其他方法的標志,實施制造許可的壓力容器專用材料專用材料,質量證明書和材料上的標志質量證明書

18、和材料上的標志內容還應當包括還應當包括制造許可標志和許可證編號; 2.材料n(5)材料制造單位應當向材料使用單位提供質量證明書,材料質量證明書的內容應當齊全、清晰,并且蓋有材料制造單位質量并且蓋有材料制造單位質量檢驗章;檢驗章;n(6)對于壓力容器專用鋼板專用鋼板,由材料制造單位直接直接向壓力容器制造單位供貨時供貨時,雙方商定鋼板質量證明書的份數;由非材料由非材料制造單位制造單位(中間商)供貨時,供貨時,材料制造單位應當分別為每張鋼板出具每張鋼板出具質量證明書;2.材料n(7)壓力容器制造單位從非材料生產單位取得壓力容器用材料時,應當同時取得材料質量證明書原件或者(進口板、管、鍛等)加蓋材料供

19、應單位檢驗公章和經辦人章的復復印件(壓力容器專用鋼板除外)印件(壓力容器專用鋼板除外);壓力容器制造單位制造單位應當對所取得的壓力容器用材料及材料質量證明書的真實性和一致性負責負責。2.材料 n2.2 熔煉方法n壓力容器受壓元件用鋼,應當是氧氣轉爐或者電爐冶煉的鎮靜鋼。對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鋼鋼板和奧氏體-鐵素體不銹鋼鋼板,以及用于設計溫度低于-20的低溫鋼板和低溫鋼鍛件,還應當采用爐外精煉工爐外精煉工藝藝。 2.材料n2.3化學成分(熔煉分析)n2.3.1用于焊接的碳素鋼和低合金鋼(非專用)n碳素鋼和低合金鋼鋼材,C0.25、P0.035、S0.035。nC影響

20、-nP影響-冷脆nS影響-熱脆2.材料n2.3.2壓力容器專用鋼中的碳素鋼和低合金鋼n壓力容器專用鋼中的碳素鋼和低合金鋼專用鋼中的碳素鋼和低合金鋼鋼材(鋼板、鋼管和鋼鍛件),其磷、硫含量應當符合以下要求:n(1)碳素鋼和低合金鋼鋼材基本要求,P0.030、S0.020;n(2)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鋼材,P0.025、S0.015;n(3)用于設計溫度低于-20并且鋼材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小于540MPa的鋼材,P0.025、S0.012。2.材料n(4)用于設計溫度低于-20并且鋼材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等于540MPa的鋼材,P0.020、S0.010。2.材料2.材料

21、n2.4力學性能n2.4.1沖擊功沖擊功(為防止碳鋼和低合金鋼發生脆性破壞而規定最低沖擊功要求)n厚度不小于6mm的鋼板、直徑和厚度可以制備寬度為5mm小尺寸沖擊試樣的鋼管、任何尺寸的鍛件,按照設計要求的沖擊試驗溫度下的V型缺口試樣沖擊功(KV2)指標應當符合表2-1的規定。 注2-1:(1)試樣取樣部位和方法應當符合相應鋼材標準的規定; (2)沖擊試驗每組取3個標準試樣(寬度為10mm)。允許1個試樣的沖擊功數值低于表列數值,但不得低于表列數值的70; (3)當鋼材尺寸無法制備標準試樣時,則應依次制備寬度為7.5mm和5mm的小尺寸沖擊試樣,其沖擊功指標分別為標準試樣沖擊功指標的75和50;

22、 (4)對鋼材標準中沖擊功指標高于表2-1規定的鋼材,還需要符合相應鋼材標準的規定。2.材料n2.4.2 斷后伸長率n(1)壓力容器受壓元件用鋼板、鋼管和鋼鍛件的斷后伸長率應當符合本規程引用標準以及相應鋼材標準的規定;n(2)焊接結構用碳素鋼、低合金高強度鋼和低合金低溫鋼鋼板,其斷后伸長率(A)指標應當符合表2-2的規定;注2-2:對鋼板標準中斷后伸長率指標高于本表規定的,還應當符合相應鋼板標準的規定。 2.材料n(3)對采用不同尺寸試樣的斷后伸長率指不同尺寸試樣的斷后伸長率指標,應當標,應當按照GB/T17600.1鋼的伸長率換算第1部分:碳素鋼和低合金鋼和GB/T17600.2鋼的伸長率換

23、算第2部分:奧氏體鋼進行換算進行換算,換算后的指標應當符合本條規定。n不同尺寸試樣所做的結果不同. 2.材料n2.5鋼板超聲檢測n2.5.1檢測要求n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2mm的碳素鋼和低合金鋼鋼板(不包括多層壓力容器的層板)用于制造壓力容器殼體時,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逐張進行超聲檢測:2.材料n(1)盛裝介質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危害的;n(2)在濕H2S腐蝕環境中使用的;n(3)設計壓力大于或者等于10MPa的;n(4)本規程引用標準中要求逐張進行超聲檢測的。2.材料n2.5.2 檢測合格標準n鋼板超聲檢測應當按JB/T4730承壓設承壓設備無損檢測備無損檢測的規定進行,用于本規程2.5

24、.1第(1)項至第(3)項的鋼板,合格等合格等級不低于級不低于級級,用于本規程2.5.1第(4)項的鋼板,合格等級應當符合本規程引用標準的規定。2.材料n2.6 壓力容器用鑄鐵n2.6.1 鑄鐵材料的應用限制n鑄鐵不得用于盛裝毒性程度為不得用于盛裝毒性程度為極高、高度或中度危害介質中度危害介質,以及設計壓力設計壓力大于等于0.15MPa的易爆介質壓力容器的受壓元件,也不得用于管殼式余熱鍋爐的管殼式余熱鍋爐的受壓元件。除上述壓力容器之外,允許選用以下鑄鐵材料:2.材料n(1)灰鑄鐵,牌號為HT200、HT250、HT300和HT350;n(2)球墨鑄鐵,牌號為QT400-18R和QT400-18

25、L。2.材料 n2.6.2 設計壓力、溫度限制n(1)灰鑄鐵,設計壓力不大于0.8MPa,設計溫度范圍為10200。n(2)球墨鑄鐵,設計壓力不大于1.6MPa,QT400-18R的設計溫度范圍為0300,QT400-18L的設計溫度范圍為 -10300。2.材料n2.7壓力容器用有色金屬n2.7.1通用要求n壓力容器用有色金屬(鋁、鈦、銅、鎳及其合金等)應當符合以下要求:n(1)用于制造壓力容器的有色金屬,其技術要求應當符合本規程引用標準的規定,如有特殊要求,需要在設計圖樣或相應的技術文件中注明;2.材料n(2)壓力容器制造單位應當建立嚴格的保管制度,并且設專門場所,與碳鋼、低合金鋼分開存放

26、。n2.7.2 鋁和鋁合金 n鋁和鋁合金用于壓力容器受壓元件時,應當符合下列要求:n(1)設計壓力不大于16Mpa;2.材料n(2)含鎂量大于或者等于3的鋁合金(如5083、5086),其設計溫度范圍為-26965,其他牌號的鋁和鋁合金,其設計溫度范圍為-269200。n2.7.3 銅和銅合金n純銅和黃銅用于壓力容器受壓元件時,其設計溫度不高于200。2.材料n2.7.4 鈦和鈦合金n鈦和鈦合金用于壓力容器受壓元件時,應當符合下列要求:n(1)鈦和鈦合金的設計溫度不高于315,鈦-鋼復合板的設計溫度不高于350;n(2)用于制造壓力容器殼體的鈦和鈦合金在退火狀態下使用。 2.材料n2.7.5

27、鎳和鎳合金n鎳和鎳合金用于壓力容器受壓元件時,應當在退火或者固溶狀態下使用。2.材料n2.7.6 鉭、鋯、鈮及其合金 n鉭、鋯、鈮及其合金用于壓力容器受壓元件時,應當在退火狀態下使用。鉭和鉭合金設計溫度不高于250,鋯和鋯合金設計溫度不高于375,鈮和鈮合金設計溫度不高于220。2.材料n2.8 復合鋼板n壓力容器用復合鋼板應當按照本規程引用標準的規定選用,并且符合以下要求:n(1)復合鋼板復合界面的結合剪切強度,不銹鋼-鋼復合板不小于210Mpa,鎳-鋼復合板不小于210Mpa,鈦-鋼復合板不小于140Mpa,銅-鋼復合板不小于100Mpa。2.材料n(2)復合鋼板基層材料的使用狀態符合本規

28、程引用標準的規定。n(3)碳素鋼和低合金鋼基層材料(包括鋼板和鋼鍛件)按照基層材料標準的規定進行沖擊試驗,沖擊功合格指標符合基層材料標準或者訂貨合同的規定。2.材料n2.9境外牌號材料的使用n2.9.1 境外材料制造單位制造的材料 n(1)境外牌號材料應當是境外壓力容器現行標應當是境外壓力容器現行標準規范允許使用準規范允許使用并且境外已經有使用實例的材料,其使用范圍應當符合境外相應產品標準的規定,如本規程引用標準列有相近化學成分和如本規程引用標準列有相近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的牌號時力學性能的牌號時,其使用范圍還應當符合本規程引用標準的規定。2.材料n(2)境外牌號材料的技術要求不得低于境不得低于

29、境內相近牌號材料的技術要求內相近牌號材料的技術要求(如磷、硫含量,沖擊試樣的取樣部位、取樣方向和沖擊功指標,斷后伸長率等)。n(3)材料質量證明書和材料標志應當符合本規程2.1的規定。2.材料n(4)壓力容器制造單位應當對進廠材料與材料質量證明書進行審核,并且并且對材料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進行驗證性復驗進行驗證性復驗,符合相關要求后才能投料使用。n(5)用于焊接結構壓力容器受壓元件的材料,壓力容器制造單位在首次使用前首次使用前,應當掌握材料的焊接性能并且進行焊接工藝評定工藝評定。2.材料n(6)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鋼材、用于壓力容器設計溫度用于壓力容器

30、設計溫度低于低于-40的低合金鋼鋼材的低合金鋼鋼材,材料制造單位還應當按本規程1.9的規定(報總局)通過技術評審,其材料方可允許使用。2.材料n2.9.2 境內材料制造單位制造的材料n境內材料制造單位制造的境外牌號材料境內材料制造單位制造的境外牌號材料,除應當符合本規程2.9.1的各項要求外,還應當還應當按本規程1.9的規定通過技術評審,通過技術評審,評審內容包括材料制造單位的相關條件和材料的試制技術文件。2.材料n2.9.3 境外牌號材料的選用n設計單位若選用境外牌號的材料,應當在設計文件中充分說明其必要性和經濟性。2.材料n2.10新材料的使用n2.10.1 未列入本規程引用標準的材料未列

31、入本規程引用標準的材料n壓力容器主要受壓元件采用未列入本規程引用標準的材料,試制前材料的研制單位應當進行系統的試驗研究工作,并且應當按照本規程1.9的規定通過技術評審,該材料方可允許使用。2.材料n2.10.2 已列入本規程引用標準的材料已列入本規程引用標準的材料n對已列入GB150或JB4732的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鋼材,以及用于壓力容器設計溫度低于40的低合金鋼鋼材,如果如果鋼材制造單位鋼材制造單位沒有該鋼材的制造或者壓力沒有該鋼材的制造或者壓力容器應用業績容器應用業績,則應當進行系統的試驗研究工作,并且應當按照本規程1.9的規定通過技術通過技術評審評審,該鋼材方可

32、允許使用。2.材料 n2.11 材料使用和標志移植材料使用和標志移植n(1)壓力容器制造單位應當通過對材料供對材料供貨單位進行考察貨單位進行考察、評審、追蹤等方法,確保所使用的壓力容器材料符合本規程的要求,并且在材料進廠時審核材料質量證明書和材料標志;2.材料n(2)對于采購的采購的第類壓力容器用級鍛件,以及以及不能確定材料質量證明書的真實性或者對性能和化學成分有懷疑的有懷疑的主要受壓元件材料,壓力容器制造單位應應當進行復驗當進行復驗,符合本規程的規定后方可投料使用。n(3)用于制造壓力容器受壓元件的材料在分割前應當進行標志移植分割前應當進行標志移植。2.材料n2.12 焊接材料n(1)用于用

33、于制造壓力容器受壓元件受壓元件的焊接材料,應當保證焊縫金屬的力學性能高于應當保證焊縫金屬的力學性能高于或者等于母材規定的限值或者等于母材規定的限值,當需要時,其他性能也不得低于母材的相應要求;2.材料n(2)焊接材料應當滿足相應焊材標準(含JB4747)和本規程引用標準的要求,并且附有質并且附有質量證明書和清晰、牢固的標志量證明書和清晰、牢固的標志;n(3)壓力容器制造單位應當建立并且嚴格執行焊接材料驗收、復驗、保管、烘干、驗收、復驗、保管、烘干、發放和回收發放和回收制度。2.材料n2.13 材料代用 n壓力容器制造或現場組焊單位對主要受壓元件的材料代用,應當事先取得原設事先取得原設計單位的書

34、面批準計單位的書面批準,并且在竣工圖上做詳細記錄。3、設計n3.1設計單位許可資格(2款)與責任(2款)n(1)設計單位應當對設計質量負責對設計質量負責,壓力容器設計單位的許可資格許可資格、設計類別、品種和級別范圍的劃分應當符合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計許可規則的規定;n(2)總體采用規則設計標準,局部參照分析設計局部參照分析設計標準進行壓力容器受壓元件分析計算的單位,可以不取得應力分析設計許可可以不取得應力分析設計許可項目資格;3、設計n(3)壓力容器的設計應當符合本規程的基本安全要求,對于采用國際標準或者境外標準設計的壓力容器,進行設計的單位應當提供設計文件與本規程基本安全設計文件與本規程基本安

35、全要求的符合性申明要求的符合性申明;(報總局審查)n(4)壓力容器的設計單位應當向設計委托設計委托方方提供完整的設計文件。3、設計n3.2 設計許可印章n(1)壓力容器的設計總圖上,必須加蓋壓力容器設計許可印章(復印章無效),設計許可印章失效的圖樣和已加蓋竣工已加蓋竣工圖章的圖樣不得用于制造圖章的圖樣不得用于制造壓力容器;n(2)壓力容器設計許可印章中的設計單位名稱必須與所加蓋的設計圖樣中的設計單位名稱一致單位名稱一致。3、設計n3.3 設計條件n壓力容器的設計委托方應當以正式書面形式委托方應當以正式書面形式向設計單位提出壓力容器設計條件提出壓力容器設計條件。設計條件至少包含以下內容:n(1)

36、操作參數(包括工作壓力、工作溫度范圍、液位高度、接管載荷等);n(2)壓力容器使用地及其自然條件使用地及其自然條件(包括環境溫度、抗震設防烈度(GB 50011 2001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山東7-8度占大部分)、風和雪載荷等);3、設計n(3)介質組分與特性;n(4)預期使用年限;n(5)幾何參數和管口方位;n(6)設計需要的其他必要條件。3、設計n3.4 設計文件 n3.4.1 通用要求 n(1)壓力容器的設計文件包括設計文件包括強度計算書或者應力分析報告、設計圖樣、制造技術條件、風險評估報告(適用于第類壓力容器),設計單位認為必要時,還應當包括安裝與使用維修說明。3、設計n(2)裝設安

37、全閥、爆破片裝置的壓力容器,設計文件還應當包括壓力容器安全泄放量、安全閥排量和爆破片泄放面積的計算書;無法計算時無法計算時,設計單位應當會同設計委托單位或者使用單位,協商選用協商選用超壓泄放裝置。3、設計設計總圖n設計總圖應當按照有關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履行審批手續(3級)。對于第類壓力容器,應當有壓力容器設計單位技術負責人或者其授權人(書面)的批準簽字。3、設計n3.4.2.2 總圖的主要內容n壓力容器的設計總圖上,至少應當注明至少應當注明以下內容以下內容:(14項)n(1)壓力容器名稱、類別,設計、制造所依據的主要法規、標準;n(2)工作條件,包括工作壓力、工作溫度、介質毒性和爆炸危害程度等

38、。3、設計n(3)設計條件,包括設計溫度設計溫度、設計載荷設計載荷(包含壓力在內的所有應當考慮的載荷)、介質介質(組分)、腐蝕裕量腐蝕裕量、焊接焊接接頭系數、自然條件接頭系數、自然條件等,對儲存液化氣體的儲罐應當注明裝量系數裝量系數,對有應力有應力腐蝕傾向的腐蝕傾向的儲存容器應當注明腐蝕介質腐蝕介質的限定含量的限定含量;n(4)主要受壓元件材料牌號材料牌號與與標準標準;3、設計n(5)主要特性參數(如壓力容器容積、換熱器換熱面積與程數等);n(6)壓力容器設計使用年限(疲勞容器標明循環次數);n(7)特殊制造要求;n(8)熱處理要求;n(9)無損檢測要求;3、設計n(10)耐壓試驗和泄漏試驗要

39、求;n(11)預防腐蝕的要求。n(12)安全附件的規格和訂購特殊要求(工藝系統已考慮的除外);n(13)壓力容器銘牌的位置;n(14)包裝、運輸、現場組焊和安裝要求。 3、設計n3.4.2.3 特殊要求n下列情況對設計總圖的特殊要求:n(1)多腔壓力容器多腔壓力容器分別注明多腔的試驗壓力,有有特殊要求時特殊要求時注明共同元件兩側允許的壓力差壓力差值,以及試驗步驟試驗步驟和試驗的要求試驗的要求;n(2)裝有觸媒裝有觸媒的壓力容器和裝有充填物充填物的壓力容器,注明使用過程中定期檢驗的技術要求定期檢驗的技術要求;3、設計n(3)由于結構原因不能進行內部檢驗的壓力容器,注明計算厚度計算厚度(不含腐蝕余

40、量)、使用中定期檢驗的要求定期檢驗的要求;n(4)不能進行耐壓試驗的不能進行耐壓試驗的壓力容器,注明計算厚度計算厚度和制造制造與使用使用的特殊要求;3、設計n(5)有隔熱襯里的壓力容器,注明防止受壓元件超溫的技術措施;n(6)要求保溫或者保冷的壓力容器,提出保溫或者保冷措施。3、設計n3.5 設計方法n壓力容器的設計可以采用規則設計方法規則設計方法或者分析設計方法分析設計方法。必要時也可以采用試驗方法試驗方法或者可對比的經驗設計方法可對比的經驗設計方法,但是應但是應按照本規程1.9的規定通過技術評通過技術評審。審。設計方法n規則設計方法:規則設計方法:采用彈性失效準則,對容器各處實際存在的應力

41、采用彈性失效準則,對容器各處實際存在的應力一般不進行嚴格而詳細的計算,在對材料、結構、制造、檢驗等一般不進行嚴格而詳細的計算,在對材料、結構、制造、檢驗等作出相應限定后,用比較簡單的計算公式確定元件厚度以確保容作出相應限定后,用比較簡單的計算公式確定元件厚度以確保容器安全性的設計方法。我國的器安全性的設計方法。我國的GB150、美國的、美國的ASME -1以及以及日本日本JIS B 8265第第2、第、第3種容器的設計即屬此。種容器的設計即屬此。n分析設計法:分析設計法:計及計及容器各種可能失效模式中的大多數,采用彈塑容器各種可能失效模式中的大多數,采用彈塑性失效準則,對容器各處應力進行比較嚴

42、格而詳細的計算,并針性失效準則,對容器各處應力進行比較嚴格而詳細的計算,并針對不同類應力在各失效模式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采用不同的限制對不同類應力在各失效模式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采用不同的限制條件,對材料、結構、制造和檢驗的要求也相對較高較嚴的設計條件,對材料、結構、制造和檢驗的要求也相對較高較嚴的設計方法。我國的方法。我國的JB4732、美國的、美國的ASME -2以及日本以及日本JIS B 8265第第1種容器的設計即屬此。種容器的設計即屬此。設計方法n試驗方法:試驗方法:對某些難以用解析方法或者數值方法進行對某些難以用解析方法或者數值方法進行應力分析的壓力容器元件,借助應力測定或驗證性壓應力

43、分析的壓力容器元件,借助應力測定或驗證性壓力試驗等以證實該元件的結構參數是否合理或確定其力試驗等以證實該元件的結構參數是否合理或確定其最大許用工作壓力的方法。在國外的先進國家的技術最大許用工作壓力的方法。在國外的先進國家的技術標準中均給出了相應的方法和評價準則,我國的壓力標準中均給出了相應的方法和評價準則,我國的壓力容器標準中也將提供這類方法。容器標準中也將提供這類方法。n可對比的經驗設計方法:可對比的經驗設計方法:對某些難以用解析方法進行對某些難以用解析方法進行應力分析的壓力容器元件,容器結構復雜難以確定結應力分析的壓力容器元件,容器結構復雜難以確定結構要素,并且所設計的容器具有長期使用經驗

44、,可以構要素,并且所設計的容器具有長期使用經驗,可以借助在用容器的使用經驗證明該元件的結構參數是否借助在用容器的使用經驗證明該元件的結構參數是否合理或確定其最大許用工作壓力??蓪Ρ鹊慕涷炘O計合理或確定其最大許用工作壓力??蓪Ρ鹊慕涷炘O計屬于經驗設計范疇。屬于經驗設計范疇。3、設計n壓力容器設計單位應當壓力容器設計單位應當基于本規程3.3所述的設計條件,綜合考慮所有相關因素、綜合考慮所有相關因素、失效模式失效模式和足夠的安全裕量足夠的安全裕量,以保證壓力容器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和抗腐蝕性,同時還應當考慮同時還應當考慮裙座、支腿、吊耳等與壓力容器主體的焊接接頭的強度要求,確保壓力容器在設計

45、使用確保壓力容器在設計使用年限內的安全年限內的安全。3、設計n3.6 風險評估風險評估n對第類壓力容器,設計時應當出具包括主要失效模式和風險控制等內容的風險評估報告。n設計階段進行風險評估,是世界壓力容器界提出的設計階段進行風險評估,是世界壓力容器界提出的基于失效模式設計理念基于失效模式設計理念的產物,該方法最的產物,該方法最早在歐洲開始實施,后來的澳大利亞標準中也采用了這個理念。早在歐洲開始實施,后來的澳大利亞標準中也采用了這個理念。n設計階段進行風險評估的設計階段進行風險評估的目的目的如下:全面分析壓力容器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失效,提如下:全面分析壓力容器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失效,提出

46、規避這些失效的方法和措施,保證容器的本質安全;依據風險工程的理論,評價風險的出規避這些失效的方法和措施,保證容器的本質安全;依據風險工程的理論,評價風險的水平,采取措施來控制風險水平;告訴容器的用戶容器可能出現的破壞形式,以及當發生水平,采取措施來控制風險水平;告訴容器的用戶容器可能出現的破壞形式,以及當發生破壞時應該采取的措施,便于制定合適的應急預案;向壓力容器用戶提供足夠的信息,保破壞時應該采取的措施,便于制定合適的應急預案;向壓力容器用戶提供足夠的信息,保證容器的安全使用。證容器的安全使用。n具體做法將在技術標準中規定。具體做法將在技術標準中規定。3、設計n3.7 節能要求n壓力容器的設

47、計應當充分考慮節能降耗原則,并且符合以下要求:n(1)充分考慮壓力容器的經濟性壓力容器的經濟性,合理選材,合理確定結構尺寸;3、設計n(2)對換熱容器進行優化設計,提高換熱效率,滿足能效要求;n(3)對有保溫或者保冷要求的壓力容器,要在設計文件中提出有效的保溫或者保冷措施。3、設計n3.8 安全系數安全系數n確定壓力容器材料許用應力(或者設計應力強度)的最小安全系數,見表3-1表3-3的規定。安全系數低于這些規定時,應當符合本規程1.9的要求。n安全系數安全系數材料的失效應力與設計應力的比值。材料的失效應力與設計應力的比值。n注:注:1 1失效應力(失效應力(failure stressfai

48、lure stress):元件失效時材料允許承受的最大應力。根據失效模式的不同,失效):元件失效時材料允許承受的最大應力。根據失效模式的不同,失效應力可以是抗拉強度、屈服強度、持久強度極限或蠕變極限,也可以是交變載荷作用下的持久極限或是失穩應力可以是抗拉強度、屈服強度、持久強度極限或蠕變極限,也可以是交變載荷作用下的持久極限或是失穩臨界應力。臨界應力。n2 2設計應力(設計應力(design stressdesign stress):在設計條件下,元件材料實際承受的應力。):在設計條件下,元件材料實際承受的應力。n3 3許用應力(許用應力(allowable stressallowable s

49、tress):設計應力的最大值。對于按規則設計的壓力容器,即是設計條件下,):設計應力的最大值。對于按規則設計的壓力容器,即是設計條件下,元件材料允許承受的最大應力。元件材料允許承受的最大應力?;诣T鐵室溫下抗拉強度安全系數不小于10.0,球墨鑄鐵室溫下抗拉強度安全系數不小于8.0。3、設計n3.9 壓力n3.9.1 設計壓力和計算壓力n(1)設計壓力設計壓力,是指設定的容器設定的容器頂部頂部的最的最高壓力,高壓力,與相應的設計溫度一起作為設計載荷條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壓力;n(2)計算壓力計算壓力,是指在相應設計溫度下,用以確定元件厚度的壓力用以確定元件厚度的壓力,并且應當考慮液柱靜壓力等附加載

50、荷。3、設計n3.9.2 超壓泄放裝置動作壓力 n(1)裝有超壓泄放裝置的壓力容器,超壓泄放裝置的動作壓力不得高于不得高于壓力容器的設計壓力;n(2)對于設計圖樣中注明最高允許工作壓注明最高允許工作壓力的力的壓力容器,允許超壓泄放裝置的動允許超壓泄放裝置的動作壓力作壓力不得高于該壓力容器的最高允許工作壓力。(最高允許工作壓力是根據容器各部分殼體的有效厚度計算而得,且取最小值。) 最大允許工作壓力最大允許工作壓力 MAWP Ps 動作壓力動作壓力2(整定壓力)(整定壓力) 設計壓力 P 氣密性試驗壓力氣密性試驗壓力 Ps 動作壓力動作壓力1(整定壓力)(整定壓力) (1.051.10 )Pw 工

51、作壓力 Pw最高允許工作壓力安全泄放裝置動作壓力2=氣密試驗壓力設計壓力工作壓力安全泄放裝置動作壓力13、設計n3.9.3 常溫儲存液化氣體壓力容器的設計壓力 n常溫儲存液化氣體液化氣體壓力容器的設計壓力,應當以規定溫度下的工作壓力為基礎確定:n(1)常溫儲存液化氣體壓力容器規定溫度下的工作壓力按表3-4確定;3、設計n(2)常溫儲存液化石油氣壓力容器儲存液化石油氣壓力容器規定溫度下的工作壓力,按照不低于50時混合液化石油氣組分的實際飽和蒸氣壓來確定,設計單位應當在圖樣上注明限定應當在圖樣上注明限定的組分和對應的壓力的組分和對應的壓力;若無實際組分數若無實際組分數據據或者不做組分分析,其規定溫

52、度下的工作壓力不得低于表3-5的規定。3、設計n3.10 溫度n(1)設計溫度,是指壓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情況下,設定的元件金屬溫度元件金屬溫度(沿元件金屬截面的溫度平均值),設計溫度與設計壓力一起作為設計載荷條件; 金屬溫度 介質(物料)溫度 金屬溫度=(twh+twc)/ 23、設計n(2)設計常溫儲存壓力容器常溫儲存壓力容器時,應當充分考慮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大氣環境溫度條件對容器殼體金屬溫度的影響,其最低設計金屬溫度不得高于歷年來月平均最低氣溫(是指當月各天的最低氣溫值相加后除以當月的天數)的最低值。3、設計n3.11 腐蝕余量n對于有均勻腐蝕的壓力容器,腐蝕裕量根據預期的壓力容器使用年限和介

53、質對材料的腐蝕速率確定;同時,還應當還應當考慮介質流動對受壓元件的沖蝕、磨損等影響。3、設計n3.12 最小厚度 n壓力容器最小厚度的確定應當考慮制造、運輸、安裝等因素的影響。3、設計n3.13 裝量系數 n儲存液化氣體的壓力容器應當規定設計儲存量,裝量系數不得大于0.95。3、設計n3.14 焊接接頭n3.14.1 殼體接頭設計 n焊制壓力容器筒體的縱向接頭、筒節與筒節(封頭)連接的環向接頭、封頭的拼接接頭,以及球殼板間的焊接接頭,應當采用全截面焊透的對接接頭形式全截面焊透的對接接頭形式。球形儲罐球殼板不得拼接。3、設計n3.14.2 接管與殼體之間接頭設計 n鋼制壓力容器的接管(凸緣)與殼

54、體之間的接頭設計以及夾套壓力容器的接頭設計,可參照本規程引用標準進行。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采用全焊透結構:n(1)介質為易爆或者介質毒性為極度危害和高度危害的壓力容器;3、設計n(2)要求氣壓試驗或者氣液組合壓力試驗的壓力容器;n(3)第類壓力容器;n(4)低溫壓力容器;n(5)進行疲勞分析的壓力容器;n(6)直接受火焰加熱的壓力容器;n(7)設計圖樣規定的壓力容器。3、設計n3.15 焊接接頭系數 n(1)用焊接方法制造的壓力容器,應當考應當考慮焊接接頭對強度的削弱,慮焊接接頭對強度的削弱,焊接接頭系數的取值按照相應引用標準選取;n(2)不允許降低焊接接頭系數而免除壓力容器產品的無損檢測。

55、3、設計n3.16 無損檢測要求n壓力容器設計單位應當根據本規程、本規程引用標準和JB/T4730的要求在設計圖樣上規定(4要素)所選擇的無損檢測方法方法、比例、質量要求比例、質量要求及其合格級別合格級別等。3、設計n3.17 壓力容器用管法蘭 n(1)鋼制壓力容器管法蘭、墊片、緊固件的設計應當參照行業標準HG2059220635-2009鋼制管法蘭、墊片、緊固件系列標準的規定;3、設計n(2)盛裝液化石油氣液化石油氣、毒性程度為極度和高度危害高度危害介質以及強滲透性中度危強滲透性中度危害介質的壓力容器害介質的壓力容器,其管法蘭應當按照行業標準HG20592HG20635系列標準的規定,至少應

56、用至少應用高頸對焊法蘭、帶加強環的金屬纏繞墊片和專用級高強度螺栓組合。3、設計n3.18 檢查孔 n(1)壓力容器應當根據需要設置人孔、手孔等檢查孔,檢查孔的開設位置、數量和尺寸等應當滿足進行內部檢查的需要;3、設計n(2)對不能或者確無必要開設檢查孔的不能或者確無必要開設檢查孔的壓力容器,設計單位應當設計單位應當提出具體技術措提出具體技術措施施,例如增加制造時的檢測項目或者比例,并且對設備使用中定期檢驗的重點并且對設備使用中定期檢驗的重點檢驗項目、方法提出要求檢驗項目、方法提出要求。n設計者給容器開設進行定期檢驗的通道是國際慣例。設計者給容器開設進行定期檢驗的通道是國際慣例。3、設計n3.1

57、.9 開孔補強圈的指示孔 n壓力容器上的開孔補強圈以及周邊連續焊的起加強作用的墊板應當至少設置一個泄漏信號指示孔。3、設計n3.20 快開門式壓力容器 n快開門式壓力容器快開門式壓力容器,是指進出容器通道的端蓋或者封頭和主體間帶有相互嵌qian套的快速密封鎖緊裝置的容器。用螺栓(例如活節螺栓)連接的不屬于快開門式壓力容器??扉_門式快開門式壓力容器的設計應當考慮疲勞載荷的影響壓力容器的設計應當考慮疲勞載荷的影響。3、設計n快開門式壓力容器應當具有滿足以下要求的具有滿足以下要求的安全聯鎖安全聯鎖功能功能:n(1)當快開門達到預定關閉部位,方能升壓運行;n(2)當壓力容器的內部壓力完全釋放,方能打開

58、快開門。3、設計n3.21 不允許拆卸的隔熱層 n對有隔熱層的壓力容器,如果設計時規定隔熱層不允許拆卸,則應當在設計文應當在設計文件中提出件中提出壓力容器定期檢驗的項目、方法;必要時,設計圖樣上應當提出制造時對所有焊接接頭進行全部無損檢測等特殊要求特殊要求。3、設計n3.22 特殊耐腐蝕要求 n對有特殊耐腐蝕要求的壓力容器或者受壓元件,例如存在晶間腐蝕、應力腐蝕、點腐蝕、縫隙腐蝕等介質環境時,應當在設計圖樣上提出相應的耐腐蝕試驗方提出相應的耐腐蝕試驗方法以及必要的熱處理要求法以及必要的熱處理要求。3、設計n特殊耐腐蝕要求:特殊耐腐蝕要求:n晶間腐蝕晶間腐蝕 GB/T 21433-2008 不銹

59、鋼壓力容器晶間腐蝕敏感性檢驗不銹鋼壓力容器晶間腐蝕敏感性檢驗 JB/T 4756-2006 鎳及鎳合金制壓力容器鎳及鎳合金制壓力容器 GB/T 4334-2008 金屬和合金的腐蝕金屬和合金的腐蝕 不銹鋼晶間腐蝕試驗方不銹鋼晶間腐蝕試驗方法法n應力腐蝕應力腐蝕 GB/T 17898-1999 不銹鋼在沸騰氯化鎂溶液中應力腐蝕試驗方不銹鋼在沸騰氯化鎂溶液中應力腐蝕試驗方法法n點腐蝕點腐蝕 GB/T 17897-1999 不銹鋼三氯化鐵點腐蝕試驗方法不銹鋼三氯化鐵點腐蝕試驗方法n縫隙腐蝕縫隙腐蝕 GB/T 10127-2002 不銹鋼三氯化鐵縫隙腐蝕試驗方法不銹鋼三氯化鐵縫隙腐蝕試驗方法3、設計n

60、3.23 水質 n以水為介質、直接受火焰加熱連續操作的壓力容器(包括管殼式余熱鍋爐),其水質應當符合GB1576-2008工業鍋爐水質的規定。3、設計n3.24 泄漏試驗n當壓力容器所盛裝介質的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危害或者不允許有微量泄漏時不允許有微量泄漏時,設計應當提出提出壓力容器泄漏試驗的方法和要求試驗的方法和要求。3、設計n鑄造壓力容器盛裝氣態介質時,應當在設計圖樣上提出氣密性試驗的要求。n對于帶有安全閥、爆破片等超壓泄放裝帶有安全閥、爆破片等超壓泄放裝置的置的壓力容器,如果設計時提出氣密性試驗要求,則設計者應當給出應當給出該壓力容器的最高允許工作壓力最高允許工作壓力。n最大允許工作壓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