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311161第四編文學活動的發生與發展第九章第九章 文學的歷史演變文學的歷史演變2022-7-32一、勞動實踐與文藝的發生n勞動實踐是人的生存活動的基本形式勞動實踐是人的生存活動的基本形式 勞動為人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質基礎。勞動為人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質基礎。 勞動為文藝發生創造了客觀的生存、發展條件。勞動為文藝發生創造了客觀的生存、發展條件。 勞動分工為文藝發生創造了客觀的社會條件。勞動分工為文藝發生創造了客觀的社會條件。第一節 人類實踐活動與文學的發生2022-7-33n原始藝術與勞動實踐的關系原始藝術與勞動實踐的關系原始藝術多種形態與勞動原始藝術多種形態與勞動實踐有著多重密切
2、關聯,比實踐有著多重密切關聯,比如貫穿詩歌、音樂、舞蹈的如貫穿詩歌、音樂、舞蹈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個重要因素“節奏節奏”就直就直接與勞動活動相關接與勞動活動相關。2022-7-34文學起源于勞動 “我們的祖先的原始人,原來我們的祖先的原始人,原來連話都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連話都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作,必需要發表意見,才漸漸作,必需要發表意見,才漸漸的練出復雜的聲音來,假如那的練出復雜的聲音來,假如那時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了,時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了,卻想不到發表,其中一個叫到卻想不到發表,其中一個叫到杭育杭育杭育杭育,那么這就是創,那么這就是創作作是是杭育杭育杭育杭育派派”。 魯迅魯迅且介亭雜
3、文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門外文談2022-7-35 淮南子淮南子道應訓道應訓:“今夫舉大木者,今夫舉大木者,前呼前呼邪許邪許,后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后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歌也。”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擊壤歌擊壤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吳越春吳越春秋秋彈歌彈歌 (一) 游戲說 康德、席勒、古魯斯 一、康德 最早從理論上系統闡述游戲說的是德國哲學家康德,他認為藝術是”自由的游戲”,其本質特征就是無目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游戲發生說的貢獻在于突出了藝術的無功利性。 審美
4、的本質特征無目的而合目的性2022-7-36 所謂“無目的”;是說既無倫理、功用、欲望等主觀意志方面的目的,又無概念、邏輯等客觀認識方面的目的;既與實踐理性不同,又與純粹理性不同。凡“目的”總是與需要、利害相聯系的,所以“無目的”也就沒有利害感了,既無官能的或是道德方面的利害感,也沒有理性方面的利害強迫我們去判斷,因而這種“無目的”的判斷就是一種超脫的自由的意識。2022-7-37 帶著一顆純粹的不充斥一切目的的情感去面對美的對象,當見到對象的時候,這一自然事物的形式,符合了我們頭腦中先驗的關于自然形式合目的性原理,使審美者的知性力和想象力處于和諧狀態,進而產生愉快的情緒,這才是單純的審美判斷
5、,這才符合“無目的而合目的性”的審美原則。2022-7-38 康德的“無目的而合目的性”審美原則對后世有深遠影響。 馬克思認為,只有抱著游戲的心態去欣賞,才是真正的審美態度,再美好的風景如果不抱著游戲的心態,也欣賞不到它的美。 布洛提出了審美“距離說”,所謂“距離”就是要把一切利害、知識拋到腦后,尤其是合目的的有目的的活動,也要撇開。 克羅齊從康德那里吸收了許多思想,他同樣認為,審美和藝術不同于道德,而具有非功利性特征,審美是無概念的,也是非邏輯的2022-7-392022-7-310 席勒認為,藝術活動是無功利無目的自由席勒認為,藝術活動是無功利無目的自由的游戲活動,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藝術
6、的游戲活動,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藝術就起源于人的游戲本能或沖動。就起源于人的游戲本能或沖動。 “自由自由”是藝術活動的精髓,它不受任何是藝術活動的精髓,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限制,人們只有在一種精神游功利目的的限制,人們只有在一種精神游戲中才能徹底擺脫實用和功利的束縛,從戲中才能徹底擺脫實用和功利的束縛,從而獲得真正的自由。而獲得真正的自由。 游戲說還認為,人的審美活動和游戲一樣,游戲說還認為,人的審美活動和游戲一樣,是一種過剩精力的使用,剩余精力是人們是一種過剩精力的使用,剩余精力是人們進行藝術這種精神游戲的動力。進行藝術這種精神游戲的動力。 游戲不僅是審美活動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擺脫動物狀態
7、達到人性的一種主要標志。“什么現象標志這野蠻人達到了人性呢?對外觀的喜悅,對裝飾和游戲的愛好。” 指人在擺脫了物質欲望的束縛和道德必然性的強制之后所從事的一種真正自由的活動。這種自由活動的顯著特征就在于,它只是對事物的純粹外觀產生興趣,也就是只對事物的形象本身無所為而為地進行觀賞和玩味。2022-7-311 人之所以會產生游戲的沖動,是因為生命力的盈余。 “當缺乏是動物活動的推動力時,動物是在工作。當精力充沛是它活動的推動力,盈余的生命在刺激它活動時,動物就是在游戲。” 動物的游戲與人的游戲畢竟有著本質的不同。 審美的游戲,是對動物性游戲的提升,它根本上是一種想象力的游戲。“想想借助于這種游戲
8、,企圖創造一個自由的形式,就最后一躍為審美的游戲了。”(第二十七封信)2022-7-312 在審美游戲中,人只追求自由、享受自由。“對待現實性不關心,并對外觀發生興趣,這是人性的真正擴大,并且是走向文化的一個決定性的步驟。”(第二十六封信) 德國學者谷魯斯(18611946)認為過剩精力說難以解釋人在游戲類型上的選擇性和殫思竭慮、廢寢忘食的專注,他還認為游戲有隱含的實用目的,藝術活動可以歸結為”內模仿”的心理活動,它在本質上與游戲相通。2022-7-313 “內摹仿說”(注意與立普斯“移情說”的區別,內模仿強調由物及我)。認為在審美欣賞活動中,伴隨有一種摹仿性的運動過程,這是外物的姿態在欣賞者
9、內心的再現。審美欣賞是同情地分享旁人的生活和情緒的產物。他把內摹仿的運動知覺(包含了動作和姿態的感覺,特別這平衡的感覺、輕微的肌肉興奮以及視覺器官和呼吸器官的運動)看作是審美活動的核心,圍繞著這個核心,過去的經驗的記憶和當前對形象的知覺才融為整體。由于內摹仿的作用,審美主體會產生一種特殊的幻覺(Tauschung),把自我加以變形,投射到外物中去。2022-7-3142022-7-315(二)巫術說 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藝術都服務于實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藝術都服務于實用功利價值。人類遠古所描繪的史前洞穴壁功利價值。人類遠古所描繪的史前洞穴壁畫,最初是出于一種與審美無關的動機,畫,最初是出于一
10、種與審美無關的動機,即巫術的動機。即巫術的動機。 原始人認為任何事物的形象與實際的該事原始人認為任何事物的形象與實際的該事物都有一種實在的聯系,如果對事物的形物都有一種實在的聯系,如果對事物的形象施加影響,實際上也就是對這個事物施象施加影響,實際上也就是對這個事物施加影響,在動物身上畫上傷痕也就意味著加影響,在動物身上畫上傷痕也就意味著他們在實際的狩獵當中可以順利地打到獵他們在實際的狩獵當中可以順利地打到獵物物。 泰勒原始文化 弗雷澤金枝 “巫術”在人類歷史上,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下,廣泛地存在于世界各民族中。 “巫術”成為人類早期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及尋求祝福和庇佑的寄托對象。在古代進行巫術者,
11、男性稱為覡xi,女性稱為巫,都是能和神、鬼溝通的人,一般名之為靈媒。巫的種類依其功能,可分為靈媒、巫醫、驅魔者、占夢者、求與者等,他們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幫助人與另一個世界的神靈溝通。靈媒是人神交流的媒介,也是神的代表。靈媒又稱巫、祝,祝是國家雇用的祭司,專司主持祭禮,亦稱太祝、太巫、太卜。2022-7-316 巫術的行使通常采取歌舞形式。歌,即通鬼接神的咒語;舞,則是降神儀式 巫術大致以占卜吉兇、預言禍福、祈雨求福、驅鬼招魂、禳厄祛病為目的。 靈媒大致可分為“精神”與“物理”靈媒,前者完全負責傳達來自靈魂的訊息,后者則藉助靈魂力量,制造出不同種類的奇異效果2022-7-317 盧卡契說:“產
12、生模仿藝術形象的最初沖動只是由巫術操演活動中產生的,這種巫術操演是要通過模仿來影響現實世界所發生的事件。”巫術活動是孕育藝術的母體,人類最初的藝術只是適應巫術活動的需要而產生,并作為巫術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存在的。2022-7-318 托馬斯門羅認為:“在早期村落定居生活的階段,巫術和宗教得到了發展并系統化了,我們現在稱之為藝術的形式,被作為一種巫術的工具用之于視覺或聽覺的動物形象、人的形象以及自然形象(下雨或晴天)的再現,經常是用圖畫、偶像、假面和模仿性舞蹈來加以表現,這些都被稱之為交感巫術。”2022-7-319 英國人類學家泰勒最早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原始藝術起源于原始巫術,而原始巫術
13、根植于原始人萬物有靈的世界觀,他說:“野蠻人的世界觀就是給一切現象憑空加上無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靈的任性作用古代的野蠻人讓這些幻象來塞滿自己的住宅、周圍的環境、廣大的地面和天空。”2022-7-3202022-7-321 “古代文辭,恒施祈祀,故巫祝之職,文古代文辭,恒施祈祀,故巫祝之職,文辭特工辭特工欲考文章流別者,曷溯源于清欲考文章流別者,曷溯源于清廟之守乎?廟之守乎?”“”“韻語之文,雖非一體,綜韻語之文,雖非一體,綜其大要,恒有祀禮而生。其大要,恒有祀禮而生。”劉師培劉師培文學文學出于巫祝之官出于巫祝之官 “古代之巫,實以歌舞為職,以樂神人者古代之巫,實以歌舞為職,以樂神人者也。也。”王
14、國維王國維宋元戲曲考宋元戲曲考 尼采:認為悲劇起源于酒神祭祀。尼采:認為悲劇起源于酒神祭祀。2022-7-322 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一曰尾,投足以歌八闋:一曰“載民載民”,二曰,二曰“玄鳥玄鳥”,三曰三曰“遂草木遂草木”,四曰,四曰“奮五谷奮五谷”,五曰,五曰“敬天敬天常常”,六曰,六曰“達帝功達帝功”,七曰七曰“依地德依地德”,八曰,八曰“總禽獸之極總禽獸之極”。呂氏春秋呂氏春秋古古樂篇樂篇 2022-7-323 此外還有諸如此外還有諸如“摹仿說摹仿說”、“宗教說宗教說”、“表現說表現說”、“無意識升華說無意識升華說”等關于文等關于文學起源的觀點。
15、學起源的觀點。 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木歸其澤。禮記禮記祝詞祝詞 巫術活動所創造的藝術具有雙重的意義,它既能夠增加巫術效果的氣氛、情緒與形象的逼真,又能夠使這種摹仿的外觀創造及情緒渲染將人們帶入一種幻覺真實,從而導引出一種愉快的感覺,最終又使之轉化為審美愉快,這時這種巫術活動的形象與情緒就脫離了實用的、功利性的目的,獲得了獨立的意義,不再是巫術,而是藝術了。2022-7-324 金枝緣起于古羅馬一個古老的習俗:在羅馬附近的內米湖畔的阿里齊亞叢林中,有一座森林女神狄安娜的神廟,這座神廟的祭祀由一名逃奴來擔任,能夠擔任這個祭祀的逃奴將不再被追究,
16、并被稱為“森林之王”。 2022-7-325 他要擔負起保護和守衛這棵圣樹的責任,手持利刃、無日無夜、時刻警覺終日膽戰心驚,其他任何一個逃奴只要能夠折取他日夜守護的一棵樹上的一節樹枝,就有資格與他決斗,如能殺死他,就可取而代之,從此成為新的祭祀和“森林之王”,然后又進入下一個循環,重新過起像被殺死的祭祀一樣的膽戰心驚的生活。2022-7-326 整本書回答這三個問題,提出巫術理論 1、為什么祭司不僅是祭司,他還具有“森林之王”的頭銜?巫師與王可以是一個。樹木,有生命,有靈魂 2、為什么新的祭司在就任新的職位的時候必須殺死她的前一任祭司?神圣的靈魂遷到更健康的肌體中。永遠平安的靈魂,保護世界的平
17、安。 3、為什么在殺死前一任祭司之前還必須折取“金枝”?同榭寄生一樣,靈魂也會寄生在某種植物中。折了金枝,象征取得了王的靈魂。2022-7-3272022-7-328 第一是“同類相生”或果必同因;第二是“物體已經互相接觸,在中斷實體接觸后還會繼續遠距離的相互作用”。前者可稱為“相似律”,后者可稱為“接觸律”或“觸染律”。巫師根據第一原則“相似律”引申出,他能夠僅通過模仿就實現任何他想要做的事;從第二個原則出發,他斷定,他能通過一個物體來對一個人施加影響,只要該物體曾被那個人接觸過,不論該物體是否為該人體之一部分。基于相似律的法術叫做“順勢巫術”或“模擬巫術”。基于接觸律或觸染律的法術叫做“接
18、觸巫術”。2022-7-329 兩者都認為物體通過某種神秘的感應可以超世間、越距離地相互作用,把一個物體的推動力傳到另一個物體上。 2022-7-330 馬來人有這樣一類法術,你如果想使某人死掉,首先你就得收集他身上每個部分的代表物,如指甲屑、頭發、眉毛、唾液等,然后從蜜蜂的空巢中取來蜂蠟,將它們粘在一起做成此人的蠟像,連續七個晚上將此蠟像放在燈焰上慢慢烤化。烤時反復說:“我燒的不是蠟像啊,燒的是某某人的脾臟、心、肝!”在第七個晚上燒完蠟像之后,你要謀害的人就將死去。2022-7-331 相似律:希臘人認為,如果用一只被狼咬死的綿羊毛來做衣服,穿它的人將受到傷害,他的皮膚將刺癢或發生過敏反應。
19、婆羅門教的入教儀式上,讓入教的男孩用右腳踩一塊石頭并反復叨念:“踩上這塊石頭,跟石頭一樣堅定。” 紅樓夢中趙姨娘請馬道婆行法術加害鳳姐和寶玉采取的就是這種原則,書中叔嫂二人在園子里見雞殺雞見人砍人的鬧劇就是這種巫術的結果。 接觸律:你打傷了一個人并為此感到歉疚時,你只要向自己那只打手的人吐一口唾沫,受傷者的痛苦將立即得到緩解。2022-7-332 (三)勞動說沃拉斯切克、畢歇爾、希爾恩都強調音樂、舞蹈的特征是節奏,而音樂、舞蹈的節奏又來源于勞動的節奏,因而勞動是藝術發生的直接動力。2022-7-333 普列漢諾夫贊成藝術發生于勞動的觀點。他說:“原始人在勞動時總是伴著唱歌。音調和歌詞完全是次要
20、的。主要的是節奏。歌的節奏恰恰再現著工作的節奏,音樂起源于勞動。”又說:“原始社會的生產者所服從的拍子又是由什么決定的呢?為什么在他的生產性運動中恰好遵照著這種而非另一種節奏呢?這決定于一定生產的技術。在原始部落那里,每種勞動都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總是十分精確地適應于這種勞動所特有的生產勞動的節奏。”2022-7-334 (四)模仿說 模仿說,最古老的理論,始于古希臘哲學家,代表亞里士多德。2022-7-335 (五)表現說 表現說,代表英國詩人雪萊、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等,還有歐美的一些現當代美學家,表現和交流情感的確是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征,因此表現情感也是推動藝術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心理動力。20
21、22-7-3362022-7-337二、語言、審美意識與文藝的發生n原始思維與神話意識原始思維與神話意識具有主、客體不分的相互交融性具有主、客體不分的相互交融性具有極強的表象性、形象性與情感性具有極強的表象性、形象性與情感性2022-7-338在原始人的集體表象中,客在原始人的集體表象中,客體、存在物、現象,能夠以體、存在物、現象,能夠以我們不可思議的方式,同時我們不可思議的方式,同時是它們自身,又是其他東西。是它們自身,又是其他東西。它們也以差不多同樣不可思它們也以差不多同樣不可思議的方式發出和接受那些在議的方式發出和接受那些在它們之外被感覺的、繼續留它們之外被感覺的、繼續留在它們里面的神秘
22、力量、能在它們里面的神秘力量、能力、性質、作用。力、性質、作用。 列維列維- -布留爾:原始思維布留爾:原始思維云南滄源第云南滄源第地點巖畫地點巖畫2022-7-339n審美意識(精神活動)與文學的發生審美意識(精神活動)與文學的發生瑞士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和精瑞士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者神分析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者心理學家榮格提出心理學家榮格提出“原型原型”概念概念“原型原型” ” :指神話、宗教、夢境、:指神話、宗教、夢境、幻想、文學中不斷重復出現的意象,幻想、文學中不斷重復出現的意象,它源自民族記憶和原始經驗的集體潛它源自民族記憶和原始經驗的集體潛意識
23、意識。榮格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2022-7-340“并非由個人獲得而是由遺留所并非由個人獲得而是由遺留所保留下來的普通性精神機能,即保留下來的普通性精神機能,即有遺傳的腦結構所產生的內容。有遺傳的腦結構所產生的內容。這些就是各種神話般的聯想這些就是各種神話般的聯想那些不用歷史的傳說和遷徙就能那些不用歷史的傳說和遷徙就能夠在每一個時代和地方重新發生夠在每一個時代和地方重新發生的動機和意象。的動機和意象。” “集體無意識集體無意識”是指人類自原始是指人類自原始社會以來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社會以來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經驗的長期積累,理經驗的長期積累,“它既不產它既不
24、產生于個人的經驗,也不是個人后生于個人的經驗,也不是個人后天獲得的,而是生來就有的。天獲得的,而是生來就有的。” 榮格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集體無意識集體無意識” 按照榮格的解釋,“集體無意識是心靈的一部分,它有別于個體潛意識,它的存在不像是來自個人的經驗,不是個人習得的東西。個人無意識主要是這樣一些內容,它們曾經一度是意識的,但因被遺忘或壓抑,從意識中消逝了。 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從來沒有在意識里出現過,不是由個體習得的,是完全通過遺傳而存在的。個體潛意識的內容大部分是情結,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則主要是原型。”原型是人心理經驗的先在的決定因素。它促使個體按照他的本族祖
25、先所遺傳的方式去行動。人們的集體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這無意識的原型所決定的。2022-7-341 四種最為突出原型即人格面具、阿尼瑪、阿尼姆斯和陰影。人格面具是一個人個性的最外層,它掩飾著真正的自我,與社會學上“角色扮演”這一概念有些類似,意指一個人的行為在于投合別人對他的期望。阿尼瑪和阿尼姆斯的意思是靈氣,分別代表男人和女人身上的雙性特征,阿尼瑪指男人身上的女性氣質,阿尼姆斯則指女人身上的男性氣質。陰影接近于弗洛伊德的伊底,指一種低級的、動物性的種族遺傳,具有許多不道德的欲望和沖動。2022-7-342 除這四種原型之外,榮格的“自性”概念也是一種重要的原型,它包括了潛意識的所有方面,具
26、有將整個人格結構加以整合并使之穩定的作用。與集體無意識和原型有關的另外一個概念是曼達拉,意指在不同文化中反復出現的一種象征,表現為人類力求一種整體的統一 人天生有形成某些形象的傾向,但是這些形象本身不是與生俱來的。例如,人類普遍有形成母親形象的傾向,不過,基于這個普遍存在于人類心靈的原型,每個人所形成的母親形象都是獨一無二的。2022-7-343 “集體無意識”作為一種典型的群體心理現象無處不在,并一直在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社會、思想和行為。 阿Q正傳中的阿Q,盡管他一天學都沒有上過,但是他卻自覺“造反”就是和他為難,這種盲目的集體無意識就像一只無形的手,扼住了民眾的思想,讓他們在不自覺中反對革
27、新、盲目崇拜。2022-7-344 狂人日記通過狂人的眼睛看世界,看到的卻是吃人的世界,這吃人的人不僅有陌生人,還有自己的兄弟父母,而被吃的不僅有革命者,還有自己的親妹妹。這個吃人的世界上的人,都是受封建社會的集體無意識擺布的人。最發人深省的還是小說的結尾,狂人不狂了,而是到某地做官去了。這就很可悲的讓大家看到,這種強大的集體無意識竟然使唯一一個覺醒者被同化為集體的玩偶了。2022-7-345 皇帝的新裝中,這種盲目的從眾現象也是對權威的盲目崇拜所造成的惡果。因為集體無意識的可怕,所以最清醒的人就會最強烈地反對它,但是最清醒的人也是最孤獨最痛苦的人2022-7-346 關于榮格集體無意識類型
28、(一)、阿尼姆斯 每個女人心中都有的男人形象,是女人心靈中的男性成份。阿尼姆斯身上有女性認為男性所有的好的特點。每個女人的阿尼姆斯都不盡相同。女人會對心中阿尼姆斯的特點感到喜愛,在遇到象自己的阿尼姆斯的男性時,她會體驗到極強烈的吸引力。2022-7-347 阿尼姆斯在女人與生活中的男人交往的過程中可獲得一個具體些的形象,而父親由于是女孩最早接觸到的男性,而常常成為女孩的阿尼姆斯的化身。影響可能是負面的,也可能是正面的。如果父親的影響基本上是正面的,那么其阿尼姆斯就被內化為自己“白馬王子”的形象。不同女性的阿尼姆斯也是不同的。女人可能把阿尼姆斯投射到一個或某幾個男人身上。阿尼姆斯會誘惑女人脫離一
29、切人類的關系,特別是脫離一切同真正的男人的交往。2022-7-348 阿尼姆斯就可能轉變成一個無價的內心伙伴,賦予她進取心,勇氣、客觀性和精神的智慧等男性品性,他會給女人以精神上的剛毅,這是一種看不見的暗中援助,補償了她外表的軟弱。處在最高發展形式的阿尼姆斯有時能把女人的思維與她的時代精神進化聯在一起,從而能使她在接受新異的、有創建性的思想的能力方面甚至超過男人。于是女性得以通過創造性活動與自性溝通。2022-7-349 女性的阿尼姆斯從幼稚變為成熟,是女性心理成長的表現,發展經歷了下列四個階段: 1:力量的阿尼姆斯階段(本階段說明:容易被身體強壯的男性所吸引) 2:行為的阿尼姆斯階段(本階段
30、說明:容易被有行動力的男性所吸引) 3:語言的阿尼姆斯階段(本階段說明:容易被能夠很好地運用語言的男性所吸引) 4:意義的阿尼姆斯階段(本階段說明:容易被精神領袖那樣的男性形象所吸引)2022-7-3502022-7-351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神學家和文學批評家。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神學家和文學批評家。開創的神話開創的神話-原型批評理論曾一度與馬克思原型批評理論曾一度與馬克思主義和精神分析學在五六十年代的西方論主義和精神分析學在五六十年代的西方論界形成過界形成過“三足鼎立三足鼎立”的局面。的局面。批評的解剖批評的解剖弗萊認為,文學起源于弗萊認為,文學起源于神話,神話中包蘊著后代文學發展的一切神話,神話
31、中包蘊著后代文學發展的一切形式與主題。正是在這個最一般的意義上,形式與主題。正是在這個最一般的意義上,弗萊把神話稱為文學的原型。弗萊把神話稱為文學的原型。文論家弗萊的文論家弗萊的“原型原型”概念概念“原型原型” :指一種在文學中反復運用并:指一種在文學中反復運用并因此而成為約定性的文學象征或象征群。因此而成為約定性的文學象征或象征群。約定性的歷史起源,可以上溯到古代儀約定性的歷史起源,可以上溯到古代儀式中去,但其更為深遠的源頭則永遠是潛式中去,但其更為深遠的源頭則永遠是潛在的,不僅存在于文學中,而且也存在于在的,不僅存在于文學中,而且也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弗萊弗萊Northrop Frye
32、(19121991)2022-7-352 文學發展的內在動因與自文學發展的內在動因與自然界四季然界四季“循環循環”一樣一樣 春天對應為喜劇春天對應為喜劇 夏天對應為傳奇夏天對應為傳奇 秋天對應為悲劇秋天對應為悲劇 冬天對應于缺乏正面目標冬天對應于缺乏正面目標的諷刺文學的諷刺文學 神話主要指圣經神話故事,也包括古代希臘羅馬神話故事。原型的原意是最初的形式,弗萊認為最初的文學樣式是神話,而神話就是“某種類型的故事,講述主角是神或比人類力量更為強大的存在物的故事 圣經從文學的視角看不再是基督教的至圣經典,引用教義的源泉,而是以神話的方式講述著人類生存的全部歷程:從創世到末世到獲救。“圣經為文學提供了
33、一個神話體系從時間上講,這個宇宙從上帝創世一直延續到世界末日;從空間上講,它從天堂一直延伸到地獄”。所以弗萊說圣經的恢宏想象是后世文學想象的集合體和母胎。2022-7-3532022-7-354n從審美意識形式到詩歌的生成從審美意識形式到詩歌的生成在藝術審美活動中存在三類不同的在藝術審美活動中存在三類不同的想象力:想象力:“虛構的力量虛構的力量”、“擬人擬人化的力量化的力量”、 “創造激發美感的純創造激發美感的純形式力量形式力量”(“構型力量構型力量”)。)。 卡西爾:卡西爾:人論人論2022-7-355屈原九歌國殤 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
34、若云,矢交墜兮土爭先。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土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2022-7-356三、文學的早期形態n 從前文學向文學的過渡從前文學向文學的過渡
35、口頭有聲語言口頭有聲語言文字的發明文字的發明倉頡造字倉頡造字2022-7-357n文學的早期形態文學的早期形態早期文學具有雜文學性、多功能性,教化、識別早期文學具有雜文學性、多功能性,教化、識別自然與社會、交往(與天地、神靈)、表情達意自然與社會、交往(與天地、神靈)、表情達意等功能往往交織在一起。等功能往往交織在一起。原始口頭神話、傳說、記事,在流傳中不斷被加原始口頭神話、傳說、記事,在流傳中不斷被加工,逐漸成為書面形式。工,逐漸成為書面形式。產生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傳統而以不同的民族產生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傳統而以不同的民族語言為載體的文學開始出現分化的趨勢,最終形語言為載體的文學開始出現
36、分化的趨勢,最終形成不同的文學傳統。成不同的文學傳統。2022-7-358 一、文學發展動力的各種學說一、文學發展動力的各種學說 1.1.時代變化說時代變化說 劉勰:文變染乎世變,興廢系乎時序。歌劉勰:文變染乎世變,興廢系乎時序。歌謠文理,與時推移。謠文理,與時推移。第二節 文學活動的歷史發展2022-7-359胡適文學改良芻議 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周秦有周秦之文周秦有周秦之文學,漢魏有漢魏之文學,唐宋元明有唐宋學,漢魏有漢魏之文學,唐宋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學。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元明之文學。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進化之公理也。即以文論,有進化之公理也。即以文論,有
37、尚書尚書之之文,有先秦諸子之文,有司馬遷班固之文,文,有先秦諸子之文,有司馬遷班固之文,有韓柳歐蘇之文,有語錄之文,有施耐庵有韓柳歐蘇之文,有語錄之文,有施耐庵曹雪芹之文。此文之進化也曹雪芹之文。此文之進化也 凡此諸時凡此諸時代,各因時勢風會而變,各有其特長。吾代,各因時勢風會而變,各有其特長。吾輩以歷史進化之眼光觀之,決不可謂古人輩以歷史進化之眼光觀之,決不可謂古人之文學皆勝于今人也。之文學皆勝于今人也。 2、文學發展動力是社會風氣的變化 樂記“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
38、。”2022-7-3602022-7-361 3 3、理念變化說:、理念變化說:“美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是理念的感性顯現” 黑格爾:絕對理念在黑格爾:絕對理念在其感性的辯證運動過程其感性的辯證運動過程中,總會經歷不同的階中,總會經歷不同的階段性變化,由此產生文段性變化,由此產生文學的不同類型學的不同類型: :象征性、象征性、古典型、浪漫型。古典型、浪漫型。 1817年,黑格爾在海德堡開始了后來被譽為“西方歷史上關于藝術本質的最全面的沉思”的美學演講。 黑格爾在演講中指出了藝術發展的歷史的三種類型并闡述了其中最基本的特征。與各個不同的歷史藝術的內容與形式的相互關系相識應,黑格爾把世界藝術發展的類型
39、分為三種:象征型藝術古典型藝術浪漫型藝術。2022-7-362 藝術只有一個任務,把真實的東西,按照它在精神里的樣子,按照它的整體,拿來和客觀感性事物調和(統一)起來,以供感性觀照。他根據內在精神與感性物質的“調和”情況將藝術劃分為前后相續的三種類型:象征型藝術用外在事物去暗示精神的內在意義,如東方建筑,它的特點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材料去表現精神的內在意蘊,物質性壓倒了精神性,感性物質由于只得到理念隨意任性的把握而顯出外在性;2022-7-363 古典型藝術是“神與他的客觀存在處于協調一致的統一”,如古希臘雕刻,它是理想的藝術,物質與精神均衡和諧,形式與內容完美結合;浪漫型藝術則把思想情感的主體
40、性既用作內容,又用作形式,包括繪畫、音樂和詩(文學),它們的特點是心靈的東西溢出物質媒介而凸現。按照這種描述,藝術品種的發生和發展呈現為一個有序的系列:建筑雕刻繪畫音樂詩(文學)2022-7-364 黑格爾把“象征型藝術”稱之為藝術的開端,“是藝術前的藝術”。主要特征是,物質的表現形式(感性形勢)壓倒精神(絕對精神)的內容,形式和內容的關系僅是一種象征關系,物質不是作為內容的形式來表現內容,而是用某種符號、事物來象征一種朦朧的認識或意蘊。埃及、印度等東方民族的建筑最具有象征色彩。比如金字塔隱藏內在精神的外在形式,而不是統一于內容的恰當形式。隨著歷史的發展,人類心智的不斷成長,藝術創造的內在的(
41、精神的)東西不愿受巨大的物質形式的束縛逐步從自在走向自覺。2022-7-365 “古典型藝術”在黑格爾心目中是最完美的藝術,是內容與形式、精神與質料的最完美的結合與和諧。他說:“古典型藝術是理想的符合本質的表現,是美的國度達到金甌無缺的情況。沒有什么比它更美,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內容和完全適應內容的形式達到獨立完整統一,因而形成一種自由的整體,這就是藝術的中心。”黑格爾把古典型藝術的理想典范歸之為古希臘藝術,而最符合這種理念美的藝術是雕刻。這實際上是“理想性格模型”。2022-7-366 創作的發展并不會永遠停留在這樣一種形式之中,即使是“最完美的藝術”也不例外。理念(精神)是發展變化
42、的,它的運動牽引力必然在發展中不斷壯大,最終打破古典型藝術和諧的狀態,而沖出這種狀態,并逐漸超越并控制創作形式成為主體。“精神愈感覺到它的外在現實的形象配不上它,它就愈不能從這種外在形象中找到滿足,愈不能通過自己與這種形象的統一去達到自己與自己的和解。2022-7-367 主體性原則是浪漫型藝術的基本原則,絕對精神不斷克服外在形式的阻礙回復到自身的本性,這種主體原則的真正內容是絕對的內心生活,即一種情感沖動,人之性格獨立占主導地位。2022-7-368 黑格爾說“浪漫型藝術的原則在于不斷擴大的普遍性和經常活動在心靈深處的東西,它的基調是音樂的,而結合到一定的觀念內容時是抒情的,抒情是浪漫型藝術
43、的基本特征,它的這種調質也影響到史詩和戲劇,甚至于像一陣心靈吹來的氣息,也圍繞著造型藝術作品(雕刻)蕩漾著,因為在造型藝術作品里,精神和心靈要通過其中每一形象向精神和心靈說話。”其典型代表是中世紀的基督教藝術以及近代的小說、繪畫、戲劇等。2022-7-369 精神內容超出物質形式,進一步的發展必然造成作為主體的精神的超越和作為客體的物質形式之間的決裂。這種分裂不但導致浪漫藝術的解體,而且也要導致藝術本身的解體。“因此浪漫型藝術就到了它發展的終點,外在方面和內在方面一般都變成了偶然的,而這兩方面也是彼此割裂的。藝術就否定了它自己,就顯出意識有必要找比藝術更高的形式去掌握真實。”黑格爾認為這種讓位
44、或轉化的位置理應由宗教或哲學尤其是哲學來代替。世界藝術的“終結”在此發展的鏈條上完成了。2022-7-3 黑格爾的“藝術終結論”并非提出藝術的消亡,藝術不再存在,而實質上談論的是藝術創作中的神圣性的救贖和啟蒙功能,在浪漫型藝術之后已被猥褻或轉化成另一類型的藝術。即所謂的現代藝術,后現代藝術。2022-7-3712022-7-372 4 4、自然節律說、自然節律說 弗萊:文學的發展像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一弗萊:文學的發展像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一樣,文學史上的喜劇、傳奇、悲劇和諷刺樣,文學史上的喜劇、傳奇、悲劇和諷刺文學等,分別對應于春夏秋冬四季。文學等,分別對應于春夏秋冬四季。春天,春光明媚,希望在即春
45、天,春光明媚,希望在即夏天色彩斑斕,氣象萬千;夏天色彩斑斕,氣象萬千;秋天,草木搖落,蕭瑟蒼涼秋天,草木搖落,蕭瑟蒼涼冬天,寒氣沉沉,了無生氣。冬天,寒氣沉沉,了無生氣。 5、文學固有因素的不同組合。 俄國普羅普民間故事形態學總結一般多個民間故事,發現都可以用31個功能中的某些功能組合來概括。各個不同民間故事無非是31種功能不同組合下呈現的不同樣式。2022-7-373 舉出四個故事進行比較: 1. 沙皇贈給好漢一只鷹,鷹將好漢載到另一個王國。 2. 老人贈給蘇欽科一只馬,馬將蘇欽科載到另一個王國。 3. 巫師贈給伊萬一只小船,小船將伊萬載到另一個王國。 4. 公主贈給伊萬一個指環,從指環中出
46、來的英俊青年將伊萬載到另一個王國。2022-7-374 不變的因素和可變的因素,變換的是角色的名稱(以及他們的物品),不變的是他們的行動或功能。由此可以得出說,這就使我們有可能根據角色的功能來研究故事。31項功能: 一 一位家庭成員離家出走(外出)。 二 對主人公下道禁令(禁止)。 三 打破禁令(破禁)。 四 對頭試圖刺探消息(刺探)。 五 對頭獲知其受害者信息(獲悉)。 六 對頭企圖欺騙受害者,以掌握他或他的財物(設圈套)。 七 受害者上當并無意中幫助了敵人(協同)。2022-7-375 八 對頭給一個家庭成員帶來危害或損失(加害)。 八a1. 家庭成員之一缺少某種東西,他想得到某種東西(缺
47、失)。 九 災難或缺失被告知,向主人公提出請求或發出命令,派遣或允許他出發(調停)。 十 尋找者應允或決定反抗(最初的反抗)。 十一. 主人公離家(出發)。2022-7-376 十二. 主人公經受考驗,遭到盤問,遭受攻擊等等,以此為他獲得魔法或相助者做鋪墊(贈與者第一項功能)。 十三. 主人公對未來贈與者的行動做出反應(主人公的反抗)。 十四. 寶物落入主人公的掌握之中(寶物的提供、獲得)。 十五. 主人公轉移,他被送到或被引領到所尋之物的所在之處(在兩國之間的空間移動)。 十六. 主人公與對頭正面交鋒(交鋒)。2022-7-377 十七. 給主人公做標記(打印記)。 十八. 對頭被打敗(戰勝
48、)。 十九. 最初的災難或缺失被消除(災難或缺失的消除)。 二十. 主人公歸來(歸來)。 二十一. 主人公遭受追捕(追捕)。 二十二. 主人公從追捕中獲救(獲救)。 二十三. 主人公以熟人認不出的面貌回到家中或到達另一個國度(不被覺察的抵達)。2022-7-378 二十四. 假冒主人公提出非分要求(非分要求)。 二十五. 給主人公出難題(難題)。 二十六. 難題被解答(解答)。 二十七. 主人公被認出(認出)。 二十八. 假冒主人公或對頭被揭露(揭露)。 二十九. 主人公改頭換面(搖身一變)。 三十. 敵人受到懲罰(懲罰)。 三十一. 主人公成婚并加冕為王(舉行婚禮)。2022-7-379 7
49、種角色的行動圈是: 1. 對頭(加害者)的行動圈。 2. 贈與者(提供者)的行動圈。 3. 相助者的行動圈。 4. 公主及其父王的行動圈。 5. 派遣者的行動圈。 6. 主人公的行動圈。 7. 假冒者的行動圈。2022-7-380 其中,例如對頭(加害者)的行動圈對應的是第八項功能(加害)、第二項功能(禁令)、第二十一功能(追捕)。贈與者(提供者)的行動圈對應的是第十二項功能(贈與者第一項功能),第十四項功能(寶物的提供、獲得)。2022-7-381 列維斯特勞斯結構人類學,結構人類學。俄狄浦斯神話的多個版本,都有大體相似“主題”:“過分強調人的血緣關系與過低估價人的血緣關系”的矛盾。2022
50、-7-3822022-7-383 馬克思主義認為,文學發展和繁榮最深刻的根源馬克思主義認為,文學發展和繁榮最深刻的根源與最強大的動力,在于人民群眾的歷史創造動力。與最強大的動力,在于人民群眾的歷史創造動力。 人類各社會歷史時期文學藝術的發展狀況與其物人類各社會歷史時期文學藝術的發展狀況與其物質生產狀況,總體上相互一致。質生產狀況,總體上相互一致。 文學發展文學發展“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現存沖突中去解釋。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現存沖突中去解釋。” 馬克思: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序言2022-7-384二、文學發展中的
51、平衡與不平衡 (一)文學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在總體上(一)文學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在總體上具有平衡性具有平衡性 1 1、文學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而發展。、文學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而發展。隨著隨著人類歷史的不斷演變,文學的性質、內容、人類歷史的不斷演變,文學的性質、內容、形式,必然發生變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形式,必然發生變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轉移的客觀規律。2 2、經濟對文學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經濟對文學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文學作為文學作為上層建筑的意識形態之一,是由社會的經濟上層建筑的意識形態之一,是由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的,如下:基礎所決定的,如下: 經濟發展導致了社會分工,對文藝
52、發展產生深刻經濟發展導致了社會分工,對文藝發展產生深刻影響影響 經濟基礎決定文學的社會性質及其發展變化經濟基礎決定文學的社會性質及其發展變化 經濟為文學發展創造了社會條件和物質基礎,促經濟為文學發展創造了社會條件和物質基礎,促進了文學的發展進了文學的發展 2022-7-385 (二)文學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在局部上(二)文學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在局部上具有不平衡性具有不平衡性 1 1、藝術領域內部的不同藝術種類間的不平藝術領域內部的不同藝術種類間的不平衡衡比如:某些重大意義的藝術形式,只比如:某些重大意義的藝術形式,只出現在社會發展的特定階段上,隨生產的出現在社會發展的特定階段上,隨生產的發展,這
53、種藝術形式不進反退。(古希臘發展,這種藝術形式不進反退。(古希臘神話,唐詩,宋詞)神話,唐詩,宋詞) 2、藝術領域同社會一般發展關系上的藝術領域同社會一般發展關系上的不平衡,不平衡,藝術生產與物質生產的發展水平藝術生產與物質生產的發展水平并不總是同步的并不總是同步的2022-7-3862022-7-387 (1)有人類文學藝術發展的總進程中,某些文學藝術在社會的低級階段反而顯得比較繁榮和發達。如希臘神話、傳說、史詩等。也如英國16世紀的“文藝復興” 。 從藝術形式來看,某種藝術形式的巨大成就,只可能出現在社會發展的特定的階段上,隨著生產的發展,這種藝術形式反而會停滯或者衰弱。比如:某些藝術繁榮
54、期并非物質水平最高期,比如:某些藝術繁榮期并非物質水平最高期,(古希臘、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文學繁榮往往(古希臘、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文學繁榮往往出現在經濟落后的時代或地區(出現在經濟落后的時代或地區(1818世紀德國的歌世紀德國的歌德席勒,德席勒,1919世紀俄國處于沙俄農奴統治,出現了世紀俄國處于沙俄農奴統治,出現了普希金、托爾斯泰,五四時期軍閥混戰,出現了普希金、托爾斯泰,五四時期軍閥混戰,出現了民國文學大師,魯迅等人)民國文學大師,魯迅等人)2022-7-388 (2)在同一歷史時期,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存在著物質生產發展與藝術生產發展不平衡的現象。 19世紀中期的俄國,在經濟、物質生產
55、等方面比歐洲其他國家和民族落后,但在文學創作、文藝理論、美學諸方面,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名家輩出,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列夫托爾斯泰、契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2022-7-389 不平衡的原因:不平衡的原因: 1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生產力對文學藝術的影響是終極的,而不是唯一的,經濟基礎與文學藝術之間的關系不是直接的,無論是經濟基礎對文學藝術的決定作用,還是文學藝術對經濟基礎的反映都不是直接的。 2 2文藝自身發展的獨立性、繼承性導致了文藝自身發展的獨立性、繼承性導致了不平衡,在優良文學傳統的影響下,文學不平衡,在優良文學傳統的影響下,文學經驗和思想得以積累,促使文學出現新局經驗
56、和思想得以積累,促使文學出現新局面。面。 第二、 藝術生產自身的特征。藝術生產具有個體性特征,它是特殊的精神生產活動,而這種生產活動是無功利的,不是帶來實際效益,而本質上和經濟是不能兌換的。第三、 文藝有其自身的傳承性。文藝自身的傳承、趨向,也是相對意義上對文藝的發展起特殊的作用。 2022-7-390 第四、 物質生產的發展和進步與藝術生產的發展和進步具有不同的表現形態。物質生產是呈階梯狀的,新的生產力代替舊的生產力,失去社會進步,均表現為階梯式的向前發展。藝術生產的發展表現為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要經過發生、成立、成熟、衰落、消亡、新的藝術形式產生、逐漸定型等這樣一個循環運動的軌跡。2022-
57、7-3912022-7-392三、文學傳統及繼承與創新的關系三、文學傳統及繼承與創新的關系陳子昂陳子昂: :漢魏風骨漢魏風骨劉勰劉勰: :通變之數通變之數韓愈韓愈: :文起八代之衰文起八代之衰2022-7-393 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詩無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詩賦書記,名理相因,此有常賦書記,名理相因,此有常之體也;文辭氣力,通變則之體也;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也。名理有久,此無方之數也。名理有常,體必資於故實;通變無常,體必資於故實;通變無方,數必酌於新聲;故能騁方,數必酌於新聲;故能騁無窮之路,飲不竭之源。無窮之路,飲不竭之源。 文律
58、運周,日新文律運周,日新其業。變則可久,其業。變則可久,通則不乏。通則不乏。 “楚之騷文,矩式周人;漢之賦頌,影寫楚世;魏之策制,顧慕漢風;晉之辭章,瞻望魏采” 譯文:楚國的騷體詩,效法周代的一些詩歌;漢代的賦頌,是模仿楚國的作品;魏代作品,追隨漢代的文風;晉代篇章的寫作,是仰慕魏時的文采。2022-7-394 1 1、文學發展的歷史繼承性、文學發展的歷史繼承性 是指任何時代的文學發展都是以以往文學遺產為基礎是指任何時代的文學發展都是以以往文學遺產為基礎,必然受到業已形成的文學慣例和傳統的影響,始終處于,必然受到業已形成的文學慣例和傳統的影響,始終處于與以往文學傳統的歷史聯系中。與以往文學傳統
59、的歷史聯系中。 文學發展歷史繼承性的具體內容:文學發展歷史繼承性的具體內容: a a、藝術范型的歷史繼承性(即審美風范、藝術風格)、藝術范型的歷史繼承性(即審美風范、藝術風格) b b、思想內容和題材的歷史繼承性(即文學母題)、思想內容和題材的歷史繼承性(即文學母題) c c、藝術形式和技巧上的歷史繼承性(即體裁語言)、藝術形式和技巧上的歷史繼承性(即體裁語言) 2 2、批判地繼承與創新、批判地繼承與創新 文學的復古與革新;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文學的復古與革新;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批評批評還是繼承還是繼承 比如:初唐四杰的創新,明代前后七子的復古比如:初唐四杰的創新,明代前后七子的復古“文必秦
60、漢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詩必盛唐”2022-7-3952022-7-396v 文學風格文學風格v 文學流派文學流派v 文學思潮文學思潮 http:/ 文學的風格、流派與思潮2022-7-397一、文學風格“風格風格”,是指作家創作主體個性在文學作,是指作家創作主體個性在文學作品中的客觀顯現,它是文學體裁、形式存在的品中的客觀顯現,它是文學體裁、形式存在的本體特色,是作品賴以存在的本體品格,其審本體特色,是作品賴以存在的本體品格,其審美價值也正在于此。美價值也正在于此。文體風格文體風格流派風格流派風格時代風格時代風格民族風格民族風格地域風格地域風格2022-7-398語言的準確性,是優良的風格的基礎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戶外霓虹燈廣告牌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噴塑彩邊網籃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鎳鎘可充電池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4年度寧夏回族自治區護師類之主管護師真題練習試卷B卷附答案
- 語文(全國甲卷02)(考試版A3)
- 2025年全國大學生科普知識競賽題庫430題及答案
- 專題19 南方地區-三年(2020-2022)中考地理真題分項匯編(遼寧專用)(原卷版)
- 黑龍江2025年03月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度“市委書記進校園”引進384名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浙江溫州工匯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重慶渝中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高清版)DB11∕T2316-2024重大活動應急預案編制指南
- 2025屆陜西省安康市高三下學期二模歷史考試
- 小學生航天科技教育課件
- 人工智能機器人研發合同
- 放射防護知識培訓
- 《社區智慧養老模式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4200字
- 專題13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三年(2022-2024)高考地理真題分類匯編含答案與解析
- 監控安裝實施供貨方案
-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課程教學大綱
- 2025年全屋定制家居企業發展策略及經營計劃
- 計算機系統結構自考2024-2025真題及答案(02325-歷年試題全帶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