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兒童文學創作中存在的問題 侯 穎20世紀四五十年代,中國的兒童文學作家曾堅守著“一片凈土”,只寫正面、光明、快樂與溫暖,讀者的訴求也局限在這些方面,當時,有一位家長提出來他的孩子在看了兒童文學名著班苔萊耶夫的表后偷了母親的一枝自來水筆,引發了“兒童讀物應否描寫陰暗面的問題”的討論;20世紀八十年代,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文學的審美場域越來越寬,兒童文學作為文學的分支也枝繁葉茂地成長起來,但作品的審美趣味還是囿于陽光和快樂,作家覺得兒童單純的心接受不了悲劇的“打擊”,死亡更是離孩子很遙遠的事情。1984年11月發表在少年文藝上常新港的獨船因涉及到主人公石牙子的死亡,引發了兒童文學如何表現社會生活廣
2、度、深度甚至是悲劇問題的討論,反映了人們對兒童小說藝術特性強烈的困惑和追求。21世紀初,兒童文學雜志舉辦全國“中青年作家小說擂臺賽”發表的48篇作品中,有18篇涉及到死亡問題,占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強,其中7篇是以死亡作為小說的主要情節,另外11篇以死亡作為小說的功能。在生與死的二元對立結構中,對生命的贊譽和對死亡的貶斥,構成了人類文化的一個基本特征。但因中西文化不同的追求,對死亡的認識也迥然有別,在論語中子路問生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其實意在言外,亦即告訴人們要做好本分的工作,如果心有余力再關心死后的事。但是,至圣先賢對生死的這種回答,成為中國人對現實強烈追求和不問死亡的人生觀和價值
3、觀的至高法則,遮蔽了中國人對死亡話題的深度探討,在中國的民俗里談論死亡也是一個不吉利的話題。在西方的文化中,對死亡研究從古至今都是對生之意義的一種給予,海德格爾認為,人從誕生之時起,就具有了“向死性”特征,弗洛伊德在強調生的本能時,認為人有一種死亡本能。美國生死學家蘿絲(E.Ross)認為:“死如同生一樣,是人類存在、成長及其發展的一部分。它是我們生命整體的一部分,它賦予人類存在的意義。它給我們今生的時間規定界線,催迫我們在我們能夠使用的那段時間里,作一番創造性的事業。因此,從正面的積極意義來看,死亡的意義可說就是成長的最后階段,也就是說:你是什么,以及你所作為的一切,都在你的死亡中達到了高潮
4、。”如何教育兒童正確認識死亡,不要讓孩子從小就蒙上陰影,應該說是兒童成長教育的重要一課。近年來,世界范圍內的青少年犯罪率和自殺率每年正以11%的速度攀升,2004年6月19日中國青年報報道,距被執行死刑不足48小時,記者采訪了殺人犯云南大學學生馬加爵,記者問:“四個年輕同窗的生命在你的鐵錘下消失了,你對生命有過敬畏嗎?” 馬加爵回答:“沒有。沒有特別感受。我對自己都不重視,所以對他人生命也不重視。”特別在科技至上的今天,人們對技能和知識的尊崇超過以往任何時代,但對生命的意義和生命價值的大命題似乎淡漠了,疏略了,出現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文學是人學,兒童文學更是關注兒童成長賦予兒童感情源泉不絕
5、的文學,我國以往的兒童文學排斥“死亡、黑暗、悲劇”等,事實上,哪怕是在嚴格禁止悲劇的陽光般的兒童文學后面,也有死亡和悲劇真實人生的影子,只不過在兒童文學訴求中以一種極端恐懼的和禁絕的形式出現,是虛偽人生的另一種版本和描摹。加拿大著名兒童文學評論家利里安·史密斯認為:“賦給作品文學價值的,是技巧而不是素材”。蘇聯作家波羅耶波利斯基也認為:“我主張寫全面,不能只寫善,那么惡就會成為絢麗的珍品;如果只寫幸福,人們就不再去注意不幸的人,最后對他們也都麻木不仁了;如果只寫那些美好的,一本正經的東西,人們就不再去譏諷生活中的丑惡。”兒童文學雜志小說擂臺賽集中關注死亡問題,似乎可以標志著中國兒童文
6、學向現實和成長邁進,說明我國的兒童文學作家越來越關注生命、關注現實,在反映生活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方面向縱深發展。其獨特視角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待死亡的態度上,能夠坦誠客觀,不再遮遮掩掩,把一個真實的人生現象展示給孩子們。如黑鶴的動物小說飼狼中主人公其其格老人的死,其其格是一位住在草原上遠離人群的小木屋中的老婦人,一天夜里有位司機把兩只小狼遺留在老人那里,老人愛惜這兩只小生靈,精心地飼養它們,取名為牙和石,當老人發現牙和石是兩只小狼時,他們已經結下了濃厚的感情,老人孤獨的心靈由牙和石得到了蔚藉,當牙和石長大之后,老人自己的生命也慢慢地走向了終結,一天黃昏老人像往常一樣在屋前的臺階上,“
7、當太陽完全被地平線隱沒時,其其格卻沒有像往常一樣慢慢地站起來,回屋子里生火做飯。牙輕輕地叼住其其格的衣袖,老人慢慢地倒在臺階上。”死是自然的緩慢的過程,牧人的生命來源于草原,如草原上其他有生命的物種一樣,也是自然的一景,小說寫得恬淡靜美,其其格愛的偉大如雕塑般凝固在她撫養長大的兩只小狼牙和石的記憶中,也凝固在讀者的記憶中。不僅生命的自然死亡,兒童文學能夠坦誠面對,而意外的殘酷死亡,世界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也能以審美的眼光,引領兒童理智地認識,日本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加藤多一的中篇小說白圍裙和白山羊描寫了小學生小透和他心愛的白山羊之間的生死離別的故事,弗洛伊德在探求兒童的精神成長中發現,兒童與母體分
8、別之后,有一階段移情給他最喜愛的物品,出現“戀物情結”,這物包括兒童最喜愛的物品、有生命的寵物和友誼摯深的朋友等。隨著物品的喪失,兒童的心靈也經受一次次痛苦的洗禮,逐漸變得堅強和成熟起來。小學生小透有一只精心喂養的小山羊淘卡,在媽媽死后,淘卡成了與小透密不可分的伙伴,小透去城里不得不與淘卡分開,他不忍讓淘卡到小松家送死,就偷偷地把它放到水草肥美的森林中,過了一段時間等他再去鄉下尋找淘卡時,淘卡已經死去。小伙伴們都回避淘卡已遭不幸的現實,這時小松伯伯大聲罵道 :“混帳東西,不許自欺欺人!”“小透!好好聽著!你的山羊已經死了。”“我估計,還沒到冬天就死掉了。”小透聽了這個消息,忍受著心中的傷痛,但
9、淘卡的死是小透的“善良”造成的,小透必須正視現實、忍受傷痛、戰勝傷痛,他才能長大。第二,在探索死亡的原因時,兒童文學作家不再單純地歸結為社會自然等外部原因,或單純的自身內部原因,而是努力尋求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的糾結點。韓清辰的水自無言是一篇“攝人心”的藝術作品。主人公形象、情節安排和主題思想都與常新港的獨船相似,水自無言的主人公啞巴與獨船中的石牙都是農村貧困的少年,啞巴沒有父親,石牙死了母親;啞巴想上學,渴望正常孩子的生活,石牙想與王猛等同學一起玩球獲得友誼。結果,石牙和啞巴雙雙死去,并以死喚起了人們的警醒。但這兩篇小說在結尾的處理上有本質的區別:石牙是為了救人而亡,面對洪水的一剎那,同學們的
10、“石牙來了,石牙劃著船來了”的呼喊,打破了石牙與同學們的隔閡,使他從孤獨中解放出來;而水自無言中的啞巴被人們懷疑偷了校長家名貴的手表,被警察抓走,在他死后,人們發現他寫在紙上“不是我”的這句話,這句話表明了啞巴從肉體到精神的雙重毀滅,他對人生絕望了,臨死前處在被誤解的孤獨與絕望之中。這種悲劇的震撼力是巨大的,結尾老瓦匠惡狠狠地罵秋桃說:“你這個孩子太沒志氣,還不如人家啞巴。”既是世人送給不能為自己辯解的冤死的啞巴的墓志銘,也表現了作家對活著的所謂正常人的辛辣諷刺,這些正常人既包括成人世界的校長、警察、瓦匠們,也包括兒童世界的秋桃、惠惠和山竹們。從而,引發人們對生命的深度探求和對人性的拷問,比起
11、獨船中張木頭以兒子的死驚醒起來的光明的尾巴要意味深長。啞巴和石牙都是少年,都面臨著美國精神分析學家H·埃里克森所說“自我同一性”的建立,積極地令人滿意的同一感就是“一種個人身體上的自在之感,一種自知有何去何從之感,以及一種預期能獲得有價值的人們承認的內心保證。”不能確立“自我同一性”的人,就會陷入雙重人格的糾結,從而造成角色定位的混亂。如果說啞巴在成長中追求“自我同一性”,從而斷送了精神和肉體的雙重自我,那么石牙則在斷送肉體自我中完成了精神“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所以說獨船與水自無言體現了作家對生命死亡外與內糾結的深層思考。啞巴和石牙子比起斯坦貝克的小紅馬中的主人公喬迪,他們都沒能勇敢
12、地面對苦難,也沒能成長下來。事實上,與單純的死亡相比,關注人生許多突如其來的打擊和考驗,能夠堅韌地活下來對兒童成長更有意義。石牙和啞巴的死亡決不是簡單的、單純的死亡,他們的死涉及到心理層面和文化層面的許多問題,值得我們繼續縱深思考下去。第三,在面對一系列的死亡問題時,兒童文學在敘述手法和思想傾向上與成人文學有很大區別。謝華良的落雪無痕和余華的一種現實都寫了家庭內部成員接連的死亡。在小說一種現實中,死亡與鮮紅的血是聯在了一起的,而且伴隨著老人骨頭腐爛的聲音,讓人覺得死的恐懼和不可抗拒,一個四歲男孩皮皮因抱不動襁褓中的堂弟而撒手摔死了他,嬰兒父親為了給兒子報仇,用腳踢死了侄兒皮皮,皮皮的父親也為了
13、給兒子報仇又害死了弟弟。每個人死的過程、死的細節都描述得逼真細膩,作者的筆觸如手術刀般肢解著死亡的因素,表現了作者對人生的不滿和憤懣,一種壓抑與絕望的暗流通過作品流向成人讀者。而謝華良的落雪無痕寫到的死亡,也是一系列的,父親因車禍而死,爺爺因思念父親而死,父親死后,大家都瞞著奶奶,怕讓她知道受不了喪子的打擊,奶奶也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直到18年后,奶奶臨死才流露出已經知道兒子死了,奶奶怕大家悲傷才裝著那么樂觀的,為了一個“愛”字,所有活著的人都在“制造”幸福地活著,作品反映出人間的溫暖與美好。通過對死亡迥然不同的描寫,可以看出兒童文學是積極、樂觀、向上的,而成人文學可以表現作家對人生消極、冷漠
14、和絕望的態度,它們的藝術手法和思想傾向明顯不同。第四,在對死亡具體描寫的審美層面上,兒童文學作品往往流露出寧靜之美,淡淡的憂郁之美。在閱讀左泓的永遠的約定時很容易使人聯想起我國經典音樂化蝶的旋律,小說中的小女孩陳小囡,得了不治之癥,但她喜歡在病房里畫仙鶴,背景是“胭脂紅的云霞,一只仙鶴正從云邊落下來”因為三年前陳小囡撿到一枚鳥蛋,孵出一只毛茸茸的小仙鶴,陳小囡給小仙鶴起名叫歡歡,并把它放回扎龍自然保護,于第二年再去時,那仙鶴認出了陳小囡。陳小囡知自己得了絕癥之后,對好友何諧說:“死沒什么了不起如果有一天,我你要是在扎龍看見一只仙鶴,長著一雙我的眼睛,那只仙鶴準是我。”何諧替病重的小囡去見歡歡,
15、何諧沉浸在與仙鶴歡歡相會的喜悅中,可這時傳來了小囡病逝的消息,何諧思念好友,但她深信小囡的話:“有一天,我死后,就變成一只仙鶴,又高貴又美麗,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啊飛”這是一篇凄美的故事,但在作家輕松優美的語言中,描繪得如詩如畫。日本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用了整整一章篇幅,通過主人公小豆豆的眼睛寫泰明同學死后,大家對泰明的悼念,校長小林先生“好像哭過一樣,終于,先生緩緩地開口說道:泰明死了。今天,我們去參加他的葬禮。泰明是大家的好朋友,真是可惜,老師們也都難過極了”“巴學園的空氣中第一次充滿了悲傷,”“小豆豆想起了泰明的影像,還想起了兩個人一起玩耍的日子,但是,小豆豆知道,泰明
16、再也不會到學校來了。”“死就是這樣的。”一向活潑淘氣的小豆豆在參加泰明同學的葬禮時,只是“靜靜地低著頭”,“把悼念泰明的小白花輕輕地放進泰明睡著的棺材里面,”作品直接描寫了死者的形象,“泰明睡在棺材里,被花朵圍繞著,閉著眼睛。但是,泰明雖然死去了,卻像平時一樣,看上去那么溫和,那么機靈。小豆豆跪下來,把小白花放在泰明的手邊。然后,輕輕地撫摸了一下泰明的手,這是小豆豆曾經摸過多少次的手,是令小豆豆留戀不已的手。”泰明同學平靜安祥,“撫摸”寫出了小豆豆對泰明的愛和留戀,更表現了她的天真善良,直到葬禮結束走出教堂,小豆豆“臉頰上沾滿了淚水。”作品充滿了對死者的深深懷念之情,這種情感不斷激發出人靈魂深
17、處的情感的波率,仿佛是靈動的小溪,清澈透明,溫柔可親,令人動容。中國兒童文學對死亡的關注意識越來越清晰明了,作家在表現技巧上,是純兒童文學式的,作品直面人生的悲憫情懷和美學追求上,也是純中國式的。與世界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相比,中國兒童文學死亡敘述的符號意義遠遠大于它的審美意義,對生命意義生命存在狀態缺少宗教般形而上的思索和訴求,往往停留在現實和精神世界的交叉點上,進一步說,只是拘泥于人物的偶然命運和個人性格,沒有西方文學的悲劇意識和對人存在和異化的精神求索,更沒有西方現代作品中為當下的人尋找一個精神的出口。信任人性,寄希望于未來,激發所有兒童對人性的信任,對生命的熱愛,是兒童文學作家的責任,“在安徒生詩情充沛的童話里,浸透著夢想更加美好的未來的堅強信仰。這一信仰使安徒生的靈魂和孩子們的靈魂直接融合在一起。安徒生就是這樣傾聽著潛藏于兒童們心底的愿望,協助他們去完成使命。安徒生和兒童們在一起,并依靠兒童們的力量,防止著人類的滅亡,牢牢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肇事司機妥協協議書
- 貨款押款協議書范本
- 貨物規范裝載協議書
- 中國股權激勵協議書
- 設備銷售提成協議書
- 快艇自用轉讓協議書
- 子女撫養協議書樣本
- 自愿賠償老婆協議書
- 老人財產公證協議書
- 樁基保底協議書范文
- 晚期產后出血 課件
- 茶農和公司合作協議
- 《建設工程造價咨詢工期標準(房屋、市政及城市軌道交通工程)》
- 葉片維修工-B卷考試附有答案
- DBJ∕T 15-120-2017 城市軌道交通既有結構保護技術規范
- 江蘇省2024年中職職教高考文化統考英語試卷
- 疼痛的中醫護理
- 2024年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社會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 第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發展(一)
- WizdomCloudUrban-EP-RM-013-市政綜合監管平臺用戶操作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