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講義材料_第1頁
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講義材料_第2頁
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講義材料_第3頁
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講義材料_第4頁
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講義材料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講義材料核準通過,歸檔資料。未經允許,請勿外傳核準通過,歸檔資料。未經允許,請勿外傳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講義材料一、你我都處于壓力之下1(生活就是壓力壓力來源于方方面面,但首先來源于這個時代,這個加速度的時代。速度是這個時代的壓力。以前出門坐火車,現在短途坐汽車,長途坐飛機,可 我們還是嫌慢,總寄希望于新的交通工具,以縮短坐車時間;電腦,告別了 286, 386, 486,迎來了奔騰時代,可還是有些人手拿著鼠標,嘴里念叨著“快快快”; 以前做飯,要用30分鐘,甚至更長一點時間,現在守著微波爐、電磁爐,可人們 還是不斷地在看表;前幾天一個電視節目說,大學畢業生5年的增長速度,

2、等同于 美國等國家30-40年的速度。大學生在很短的時間里,其身份就已從精英變成了大眾。我們用速度提高效率,改善生活質量,趕時間成了這個時代的時尚生活方式, 似乎不趕時間,就不足以證明自己的現代身份。正因為這樣,我們也越來越多地感 受到了壓力:30歲之前,要有個穩定的工作,要買房子、結婚、生孩子;40歲時, 要有一定數量的存款,孩子學習要看出點眉目;50歲時,子女工作、事業、婚姻都 要有點層次,自己的生活也要重新思考安排總之一句話:活著就有壓力。女性的壓力就更大了。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很早就指出,女性所承受的壓力比男 性更大。同樣一件事情,對于女性來說壓力指數就會更高。如離婚,男性承受的壓 力就相

3、對小些;家人死亡,男士可能比較容易忘懷,女士卻耿耿于懷,很難從悲傷 的陰影中解脫出來;女性對自己同時完成多種不同角色的要求也比較高,既要照顧 老人,乂要協助丈夫、教育孩子,在相夫教子的同時,還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壓力 之大可想而知。更有些人把女性比喻成“是一種愿意給自己加壓的動物”:頭上新 添了一根白發,臉上乂多了一道皺紋,腰圍長了一寸,體重加了一斤這在別人 看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給一些女人帶來了容顏不再、青春不再的壓力。當然更多的壓力,還是來源于工作。就拿我們自己來說,做為一名教師,在人 類進入21世紀后,隨著社會發展的更加迅速,我們每天都要面對驟然增加的信息 量,要面對過高的職業壓力,要面

4、對時常感到困惑的人際關系(同事關系、師生關 系、與家長的關系),面對緊張的工作時間,面對超負荷的工作數量,以及來自家 庭內部的種種責任。如果這些壓力是短期的,還可以緩解,可是教師的工作是連續 的、循環往復的。開學初抓的緊,不等于學期中間就可以松口氣。所以,一年四 季、兩個學期,大腦經常是處于緊張狀態。2(壓力引發很多問題長期工作和生活壓力的結果便是失眠、焦慮、腰酸背痛、渾身不舒服、心慌、 亂發脾氣。于是開始頻繁的進出醫院,今天拍片,明天心電、化驗、按摩,甚至 CT、核磁,最后醫生也沒有一個具體的診斷意見,只是告訴你:注意休息、別累、 別生氣要求倒是不高,可是,我們做得到么,于是就乂有了抑郁、倦

5、怠、矛盾、 困惑、彷徨,甚至麻木不仁,備感茫然無助(惡性循環)。長期下去,終究會摧毀常 人的心理防線,破壞完整的心理結構,動搖本來就脆弱的信念和意志,進而導致疲 憊不堪、心靈扭曲,乃至精神崩潰所以,壓力的第二個來源就是我們脆弱的內心。世界衛生組織不是有一個令人 震驚的預言嗎一一21世紀將是一個心理障礙的時代的確,加速度時代給我們帶來了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大的工作壓力, 越來越淡的人際關系,越來越擠的生存環境。這些難以抗拒的外在因素,都在不同 程度地威脅著我們的生活。所有這些輻射性刺激的過量、突發性刺激的增多,都會 加大個人的心理負荷。正如尼采所說“人生就是一場苦難,人活著真是太累了。3.

6、正確對待壓力壓力可以產生那么多的問題,壓力制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病人,增加了一個又一 個需要心理輔導的個案,壓力使人向命運投降,令人退縮,令人暴力,令人自殺。 更多的人則采取逃避現實的方式:工作競爭太大,有壓力,病退回家;街上建筑物太 多,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招牌,太刺激,有壓力,不上街;都市里噪音太多,汽車 聲、收音機、錄音機、行人嘈雜,有壓力,就哪也不去,躲在自己構建的王國里; 有的人開始乞求神靈的保護,搞起“迷信”活動;有的人則開始酗酒,在酒的世界 里,醉生夢死,就等哪一天兩腿一伸,和現實說“拜拜”,來結束那毫無意義的一 生。那么,壓力就真的那么可怕,一無是處嗎,對客觀事物的評價,到底是好還是壞

7、,要看你從哪一個角度去看,塞翁失馬, 焉之非福,而塞翁得馬,乂焉之非禍,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 伏”。福與禍是互相依附的,他們互相首尾相連,構成一個圓形,福到盡頭可能就 是禍之開始,禍到盡頭可能就是福之來臨。所以,壓力有時也難以定性它的好壞。 你說壓力一定是壞,生活本身就是由一串串壓力組合而成的,沒有壓力的生活是不 存在的。呼吸,是因為生理需要構成壓力(你刻意憋氣);進食,是因為有壓力,有 饑餓的本能,身體需要營養,所以有了饑餓的壓力,到時候你就主動去吃飯;男女 相愛也是基于壓力,從心理上講,異性相吸,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而得之,樂 不思蜀;求之不得,輾轉反側。生理的要求就不用說

8、了。所以,是呼吸的壓力使人呼吸,從而得到呼吸新鮮空氣的趣味;是飲食的壓力 使人飲食,從而獲得飲食的樂趣;是男女相愛的壓力使人去追求愛的滿足,從而使 世人得以延續;宗教方面,也是由于追求解脫的壓力,或是受到罪惡感的壓力,才 有那么多的人去信教。可見,壓力是有好處的。不但是生活離不開壓力,社會的 發展和進步也一樣離不開壓力,世界上的一切發明,都是因為壓力而來。人先是發 現某方面的問題一一生活帶來不便(壓力)一一發明家動腦筋,努力解決(壓力)一一 壓力解除。每一個問題就是一份壓力,每解決一個問題,就消除了一份壓力,世界上就增加了一項貢獻給人類社會的發明。 疾病是人類的一個大問題,SARS的傳播,給醫

9、學研究機構和醫務工作者帶來了極 大的壓力一一著手尋找病源,研制疫苗一一新的藥物出現一一醫家壓力解除一一世 界上乂多了一種治病的良藥。科技的發明是這樣,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進展也是這樣。個人角度也是如 此,“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不進步”。如果你能很好地運用壓力,壓力有時 就變成了動力,能幫助你成功。全面了解健康說起健康,現在越來越多的現代人開始自覺地追求身體的健康。這些年來氣功 熱、健身熱、健身器材熱、養生補品熱,可謂是一熱未止,一熱乂來,而且是常熱 不衰。現在人們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改變,想盡辦法使自己的身體更健壯,使自己 的免疫能力更加提高,但有些人對身體保健的認識還是有些偏差。有一幅漫畫

10、,就很好地說明了我們的保健觀念,,一位中國的父親,腰扎“神功 元氣袋”,嘴里含著鹿茸,一手拿著“三株口服液”,一手牽著小孩;小孩喝著 “巨人腦黃金”,手里拿著“巨能鈣”,父子倆坐在椅子上看老外。一老外,背 心、短褲,精神抖擻跑步,后面跟一小老外,背心、短褲,精神抖擻跑步。這幅漫畫入木三分,對中國人的身體保健觀念進行了深入的反思。實際上,我 們不但在身體保健方面發生了偏差,在精神保健方面也走入了誤區。本來在我們的 傳統文化里,人們是非常重視精神的保健,但不知從什么時開始,在人們意識里,對身體健康的片面追求,開始占據主導地位。有的人對身體的不適非常敏感,有點 風吹草動就打針吃藥,對心理問題卻不夠重

11、視,諱疾忌醫。我們在生活中要面對那么多的壓力,有那么多人心情抑郁苦悶,而長期的精神 壓抑,不是比發燒感冒更可怕嗎,可是乂有多少人,主動向心理醫生求助呢,可見對 心理健康的追求,顯然還更沒有“熱”起來,還處于初春的萌芽狀態。實際上,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他們是互相影響的。在一定 程度上,心理因素還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一些心身疾病我們乂叫它心理生 理疾病,就是指與心理社會因素關系密切的軀體疾病。人體是心理和生理兩大功能 統一的完整的生命體。機體是通過心理和生理的統一活動,與外界和社會不斷地進 行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來適應環境的變化、保持人體的健康。心理因素和 生理因素乂是

12、互為因果,互相作用的。一般而言,健康,不僅是指內環境的動態平衡,而且是指生理的、心理的、自 然的和社會的整合的穩定,一些病因是生理因素與社會因素相互作用或者可以說是 以心理因素為中介而作用于人體的,一些病理現象是生物性的,而它的發生卻是與 社會因素有關的。面對心理保健,首先我們的觀念要轉變。在許多人眼里,心理 健康好象只存在兩種狀態,那就是“正常人”和“不正常人”。似乎除了那些正在 精神病醫院接受治療的精神病患者外,任何人都是“正常人”,都不存在心理健康 的問題。實際上這種不是白就是黑的二元觀,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誤區。情緒起伏亦屬正常有一位中學教師,她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活潑可愛的兒子,事業有成的

13、丈夫, 以前,一提起這“爺倆”,她是滿臉的驕傲和自豪。可是前段時間,她卻一臉愁 容,說:“不知為什么,他總是莫名其妙地對我們娘倆發火,一會兒乂親熱起來, 反復無常,像個精神病。” 一名28歲的年青女教師,因為失戀,再加上工作忙, 逐漸出現失眠,白天打不起精神,講課心不在焉,后來心情越來越抑郁,經常在夜 間回憶起那份失落的愛。鄭老師是一位市級優秀教師,一年前因為給兒子買房結 婚,經濟負擔加重,出現失眠、記憶力差、沒有食欲,講課時大腦反應遲鈍,有幾 次無緣無故對同事、學生發脾氣。王老師師范大學畢業后分到學校,由于工作出 色,第三年就被聘為教研組長,但因缺乏工作經驗,某一天的工作沒有安排好,校 長批

14、評了幾句,后來就不愿講話,整天悶悶不樂,工作無精打采以上這幾位情緒的 變化不是偶然的,而是因為工作或生活的事情沒有處理好而引起的,都屬于“間歇 性心理異常”。那為什么正常的人也會發生間歇性心理異常現象呢,就人本身的生 物屬性來看,人整個身心在不停運轉的過程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而是會不 同程度地呈現出一種周期性情緒起伏現象,在某些時候心理狀態趨于異常:如當人 本身的“情緒積累”(興奮或壓抑)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容易出現身心失衡,這就需 要通過某種適當的方式去發泄(發脾氣);當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超過了身心所能承 受的負荷時,也會激起情緒的“抗議”;再有就是天氣的影響,風雨雷電、陰晴雨 雪等,都

15、會使人的情緒出現“起伏”。此外,特別的性格、特殊的環境、生活的變故以及一些突發的事件,都會給心 理異常埋下“伏筆”。所以,沒必要把異常心理看成是洪水猛獸,身為凡夫俗子, 異常心理現象的出現是很正常的。教師心理健康的意義1 .時代的要求2 .教師的職業特點需要教師心理健康3 .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4 .教師的心理狀況對學生有重要影響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社會因素1 .傾情付出卻常常不被理解2 .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對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3 .教師群體之間的業績競爭及評價機制的不合理4 .來自家庭和情感方面的壓力5 .教師的工作性質相對封閉,造成人際關系的狹窄6 .角色沖突7 .由學生的行為和態度帶來

16、的壓力。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健康聯合國衛生組織提出的關于“健康”的新概念是:“健康不僅是疾病與體 弱的消失,而且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完美狀態。” 1989年世界衛 生組織在宣言里把健康的內容擴展為四個方面: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 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個人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以及妥善地處 理和適應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具體來說,心理健康至少應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沒有心理疾病;二是有一種積極 發展的心理狀態。沒有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條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種心理 及行為異常。具有“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則是從積極的、預防的角度對人們提 出要求,目的

17、是要保持和促進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傾向,使心理處于 最佳的發展狀態。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既要包括一般心理健康標準,乂要體現教師職業的特殊 性,概括起來,包含以下幾點:1.對教師角色的認同勤于教育工作,熱愛教育工作,愛生、愛校、敬業、樂業,在工作中獲得成就 感,滿足感。2.具有健全的人格性格開朗,襟懷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有正確的教育觀、人生觀、學生 觀,為人師表,誨人不倦,信心堅定,意志頑強,順境不傲慢,逆境不悲觀等。3.有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1)有正確的榮譽觀、名利觀。(2)交往中能了解彼此的權利和義務。(3)能客觀地了解和理解別人,能夠接受對方,包括對方的優點和缺點。(4) 與別人相處時,正面態度多于反面態度,即尊重、理解、贊美、喜悅多于仇恨、懷 疑、妒忌、厭惡等。(5)積極與他人真誠地溝通,懂得與同事合作,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4.能正 確的了解自我、體驗自我和悅納自我對自己的能力、優缺點能做出恰當的、客觀的評價,不隨便拿自己跟別人比 較。能平衡自我與現實、現實與現實的關系。5 .具有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