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分煤礦事故應急管理新規程上課講義_第1頁
第八部分煤礦事故應急管理新規程上課講義_第2頁
第八部分煤礦事故應急管理新規程上課講義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八部分 煤礦事故應急管理一、判斷題 1應急救授預案是針對重大危險源制定的。 專項預案應該是包括各種自然災害及大面 積傳染病的預案。(V) 2應急救援預案是指政府和企業為減少事 故后果而預先制訂的搶險救災方案, 是進行 事故救援活動的行動指南。( V )3應急救援預案只傳達貫徹到班組長以上 的管理人員。(X) 4應急救授預案中應考慮在各主要工作崗 位安排有實踐經驗、 掌握急救知識和救護技 術的人擔任急救員。 (V)5井下儲存 4t 工業炸藥的庫房是重大危險 源。 ( X ) 6某礦坑木場發生火災,應執行當地政府 的救援預案。 ( X )7. 有含水陷落柱的礦井應該制定水害防治 預案。 ( V)

2、8. 有沖擊地壓的礦井應該制定具有針對性 的專項預案。 ( V)9. 規模較小的煤礦企業, 可以不設立常設的 應急救援組織, 但必須和大礦簽訂一份救援 合同。(V) 10礦井發生重大事故后,必須立即成立搶 險指揮部并設立地面基地。 礦山救護隊隊長 為搶險指揮部成員。 ( V) 11煤礦企業的應急救援預案就是礦井災 害預防和處理計劃。(X) 12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必須有 井上下對照圖。 ( V) 13重大危險源和重大隱患是相同的。 ( X ) 14. 低濃度瓦斯爆炸, 應盡快恢復災區通風。(V)15. 煤礦企業必須建立礦井安全避災系統, 對井下人員進行安全避險和應急救援培訓, 每年必須組織

3、至少 1 次應急演練。 ( V) 16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是在認真 辨識并評估本礦危險源的基礎上, 在總結本 礦或礦區防災抗災經驗的前提下編寫的。(V)17. 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應該含 有通風系統圖、 反風試驗報告以及反風時保 證反風設施完好的檢查報告。 ( V)18采區進風巷發生火災時,可采取積極方 法直接滅火,并使風流短路,把煙氣引入專 用回風巷。(V) 19當有人墜入采區煤倉時,必須用放煤的 辦法把遇險人員從放煤口放出來。(X)20當采面發生煤壁片幫埋住人員事故時, 不要停止工作面運輸機, 直到把遇險人員拉 到安全地點為止。 ( X ) 21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后,遇險人員在撤 退

4、有困難時應在現場指揮的帶領下, 可以迅 速轉入獨頭巷道,關閉局部通風機,或者切 斷風筒堵住人口。 ( X ) 22受困的遇險人員,應定時敲打鐵管或鋼 軌,發出求救信號。 ( V ) 23井底車場發生嚴重火災,必須盡快組織 反風。 ( V) 24在使用減少風量的方法控制火勢時, 甲 烷濃度上升接近 2,就應立即停止使用此 方法,恢復正常通風,甚至增加災區風量。(V)25 滅火時,如果甲烷濃度達到 2以上, 并繼續增加時, 全部人員立即撤離至安全地點,并向指扌車部報告(V)26撲滅上、下山巷道火災時,必須采取防 止火風壓造成風流逆轉的措施。 ( V) 27突出事故發生后,應切斷災區和受影響 區的電

5、源,但必須在近距離斷電,防止產生 電火花引起爆炸。(X ) 28處理冒頂事故時,首先應該加強后路支 架的安全可靠性。 (V) 29. 在礦井突水的搶險救災中, 應加強通風, 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氣體積聚和防止發生 熏人事故 .( V) 30熟悉并掌握應急救援預案,是避免搶險 救災決策失誤的重要方法。 ( V) 31發火期為 8 個月的煤層是重大危險源。(X ) 32重大危險源分為生產場所重大危險源和 貯存區重大危險源兩種。 ( V) 33撲救爆炸物品火災時, 切忌用沙土蓋壓, 以免增強爆炸力。 ( V) 34火災發生在下山獨頭煤巷掘進頭時,只 要甲烷濃度不超過 2,就可進行滅火。 (X) 35上

6、山獨頭煤巷火災不管發生在什么地 點,如果局部通風機已經停止運轉,在無需 救入時,嚴禁進入滅火或偵察.(V) 36心肺復蘇術是對心跳、呼吸驟停所采用 的最初緊急措施。 ( V) 37當病人牙關緊閉不能張口或口腔有嚴重 損傷者可改用口對鼻人工呼吸。 ( V) 38心肺復蘇有效時,可見瞳孔由大變小, 并有對光反射。 ( V ) 39. 昏迷傷員的舌后墜堵塞聲門,應用手從 下頜骨后方托向前側,將舌牽出使聲門通 暢。 ( V) 40骨折固定的范圍應包括骨折遠近端的兩 個關節。 ( V) 41壓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的傷口出血。(V) 42縛扎止血帶松緊度要適宜, 以出血停止、 遠端摸不到動脈搏動為準。 (

7、V) 43“8”字形包扎法多用于關節處的包扎及 鎖骨骨折的包扎。 ( V) 44三角巾包扎法適用于身體各部位。 ( V) 45腹部外傷有內臟脫出時,要及時還納。(X)46人員受傷后必須在原地檢傷, 實施包扎、 止血、固定等救治后再搬運。(V) 47呼吸、心跳驟停者, 應先行心肺復蘇術, 然后再搬運。 ( V) 48井下發生火災時,在搶救人員和滅火過 程中,必須指定專人檢查瓦斯、一氧化碳、 煤塵、其他有害氣體和風向、風量的變化, 還必須采取防止瓦斯、 煤塵爆炸和人員中毒 的安全措施。 ( V) 二、單選題 1火勢較大的明火火災的處理關鍵是( A)A. 正確調動風流 B 高強度滅火 C 封閉巷道

8、2處理煤塵爆炸的首要問題是 (A) 。A 防止二次爆炸 B 防止火災事故C防止引起瓦斯爆炸 3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后,指揮人員應 派人到進、回風井口及其 (B )m 范圍內檢查 瓦斯,設置警戒,熄滅警戒內的一切火源, 嚴禁機動車輛進入警戒區。A 40 B 50 C60 4重大災害事故的共性之一是具有 ( ) 。A 可預見性 B 臨時性 C. 繼發 性5處理掘進巷道火災時, (A) 的控制是關鍵。A. 局部通風機 B 主要通風機 C 火勢6. 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后, 撤出災區和 ( ) 的人員是搶險救災的首要任務。A. 進風流 B 回風流 C 受威脅區 7. 在有兩個回風井的礦井中, 兩個回風

9、井是 一大一小兩種主要通風機, 則該礦井反風時 大小風機的啟動順序是 ( B ) 。A. 先大后小 B 先小后大 C. 同時 啟動 8掘進工作面迎頭由于爆破發生火災后, 應(B)。A.立即關閉局部通風機 B.立即切斷附近設 備電源進行灑水滅火 C撤出所有人員 9.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后,應該( ) 。A. 停風 B .反風 C. 保持或立即恢 復正常通風10 .全礦井停電恢復供電后, 應首先啟動 ( ) 。A. 主要水泵 B .副井提升 C. 主要通風機11發生在上行風流中的火災,產生的火風 壓會使火源所在巷道風量 (A ) 。A. 增加 B 減小 C 不變 12獨頭掘進水平巷道發生火災時,最

10、難處 理的是 (B) 。A. 迎頭火災 B 中部火災 C. 入 口火災 13煤礦安全監控設備必須定期進行調試、 校正,每月至少 (A) 次。A 1 B 2 C.3 14立井井筒與各水平車場的連接處,必須 設有專用的 (A) ,嚴禁人員通過提升間。A. 人行道 D 躲避硐 C 運物車 15偵察時應首先把偵察小隊派往 ( B) 的地 點。A. 破壞最嚴重 B 遇險人員最多 C. 遇難人員最多 16礦井火災標志氣體中最常用的是 ( ) 17獨頭巷道發生火災,進行救援時的首選A C2H 2 BC2H 4 C. CO通風方法是 ( A)A 維持局部通風機原狀B 開啟局部通風機C 停止局部通風機 18爆炸

11、產生火災,應 (A) ,并應采取防止 再次發生爆炸的措施。A. 同時滅火和救人 B 先滅火后救 人C. 先救人后滅火19從預防自燃火災的角度出發,對通風系 統的要求是通風壓差小、 ( ) 。A. 風速大 B 風量大 C 漏風少 20若火災發生在上山獨頭巷道中段時, (A)。A. 不得直接滅火 B 可以直接滅火C是否直接滅火由隊長決定21電石或乙炔著火時,嚴禁用 (B) 撲救。A. 二氧化碳滅火器 B 四氯化碳滅 火器C.干砂22. 火區封閉后,現場人員應立即撤出危險 區。進人檢查或加固密閉墻,應在 ( ) 之后 進行。A 24 min B 48 h C.24 h23在煤礦井下生產過程中,如發生

12、人員骨 折,其他人員應采用 ( ) 的急救原則。A. 等待救護人員到來 D. 立即送往醫 院 C. 先固定后搬運 24對煤礦井下發生重傷事故時,在場人員 對受傷者應立即 (A) 。A. 就地搶救 B 。送出地面 C 打急 救電話 25對前臂開放性損傷,大量出血時,上止 血帶的部位應在 ( B) 處。A. 前臂中上 1 3 B 上臂中上 13 C. 上臂下 1326. 對小腿動脈出血, 止血帶的部位應在 (A) 處。A. 大腿中下 13 B 大腿中 13 C 大腿上 1 327. 有一物體扎入人員的身體中,此時救助 者應( )處理。A. 拔出扎入的物體B 拔出扎入的物體實施加壓包扎C.固定扎入的

13、物體后送往醫院28對脊椎骨折的病人,搬運時應采用 ( A) 搬運。A. 硬板擔架 B. 單人肩負法 C. 兩 個人一人抬頭,一人抱腳的方法 29有人觸電導致呼吸停止、心臟停跳,此 時在場人員應 (B) 。A. 迅速將傷員送往醫院B 迅速做心肺復蘇C 立即打急救電話,等待急救人員趕到 30進行心臟復蘇時,病人的正確體位應為 (A ) 。A. 仰臥位 B 俯臥位 C 側臥位 31( ) 是救活觸電者的首要因素。A. 請醫生急救 D 送往醫院 C. 使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32. 對(B)損傷的傷員,不能用一人抬頭、一 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運。A. 面部 B 脊柱 C. 頭部33. 將傷員轉運時,應讓傷

14、員的頭部在 (B) , 救護人員時刻注意傷員的面色、 呼吸、脈搏, 必要時要及時搶救。A. 前面 B 后面 C 前面、后面無 所謂35. 下列( )不是現場急救原則。A. 先排險后施救 B 先救命后治傷C先疏導后救傷三、多選題 1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是 ( )A. 及時營救遇難人員 B 及時控制 危險源C. 清除事故現場危害后果 D. 查清 事故原因,評估危害程度 2一氧化碳是有害氣體,應該加以重點監 控。井下一氧化碳的來源有 (AB( ) 。A. 煤的氧化、自燃及火災 B 爆破 C 瓦斯、煤塵爆炸 D 朽爛的木質材 料 3在煤礦井下的應急救援預案中,安全撤 退人員的具體措施是 ( ).A 通知

15、和引導人員撤退 B 控制風 流C. 為災區創造自救條件 D 建立井 下保健站4. 礦井火災時期風流控制包括 (AB) 。A. 風量控制 D 。風向控制 C 風阻D.通風設施5瓦斯、煤塵爆炸事故的搶險救災決策前, 必須分析判斷的內容有 ( ) 。A. 是否切斷災區電源 B .是否會誘 發火災和連續爆炸C 通風系統的破壞程度 D .可能的影 響范圍6. 被視為重大危險源的礦井有 ( ) 。A. 高瓦斯礦 B .煤與瓦斯突出的礦 C 煤層自然發火期小于等于八個月的礦D.水文地質條件極復雜的礦7. 開采容易自然和自燃煤層時,必須制定 防治( )自然發火的技術措施。A. 采空區 B .巷道高冒區C. 煤

16、柱破壞區 D .井口8. 避免火風壓造成風流逆轉的主要措施有 ( ) 。A. 積極滅火,控制火勢 B .正確調 度風流,避免事故擴大C. 減小排煙風路阻力 D. 現場建立 可視監測系統9. 處理上山巷道水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A. 檢查并加固巷道支護,防止二次透 水、積水和淤泥的沖擊 B 透水點下方要有能存水及存沉積物 的有效空間,否則人員要撤到安全地點C. 保證人員在作業中的通信聯系和退 路安全暢通D 指定專人檢測風量和風流變化情況 10井下不同地點的硐室發生火災,采取的 方法和措施正確的是 ( ) 。A 爆炸材料庫著火時,應首先將雷管 運出,然后將其他爆炸材料運出;因高溫運 不出時,

17、應關閉防火門,退至安全地點B 絞車房著火時,應將火源下方的礦 車固定,防止燒斷鋼絲繩造成跑車傷人C 蓄電池電機車庫著火時,必須切斷電 源,采取措施,防止氫氣爆炸D.水泵房電氣設備發生火災時,當即用 水澆火點 11.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由以下 ( ) 部分組 成。A .重大危險源的辨識 B .重大危險源的評價C重大危險源的管理 D .事故應急救援 預案 12應急救援預案能否在應急救援中成功發 揮作用,不僅取決于應急預案自身的完善程 度,還取決于應急準備的充分與否。應急準 備應包括 ( ) 。A. 各應急組織及其職責權限的明確B 準備應急救援法律法規C 公眾教育、應急人員的培訓和預案演 練D 應急資

18、源的準備13礦山救護隊處理事故時,井下基地應設 在靠近災區的安全地點,并應有 (AD)。A. 直通指揮部和災區的通訊設備B. 安全員C 電鉗工 D 值班醫生 14瓦斯突出引起火災時, 要采用 (AB) 滅火A. 綜合 B 惰性氣體 C. 水 D. 滅火器 15處理井下火災應遵循的原則是 (ABD)。A 控制煙霧的蔓延,防止火災擴大B. 防止引起瓦斯或煤塵爆炸C 盡量采用綜合滅火 D. 保障救護人 員安全16. 處理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時,救護隊的主要任務是 (B()D)。A. 注意瓦斯變化,采取風流短路措施B. 積極搶救遇險人員C 清理災區堵塞物 D .撲滅因爆炸產 生的火災17. 在( ) 情

19、況下采用隔絕方法或綜合方法 滅火。A. 缺乏滅火器材或人員時B .水源、人力、物力充足時C. 用積極方法無效或直接滅火對人員有 危險時D. 采用直接滅火不經濟時18. 搶救被埋、被堵人員時,首先用(BD)等方法判斷遇險人員位置。A. 掘小巷 B .呼喊、敲擊C 臨時文護 D .生命探測儀器19. 遇有 ( ) 等危險的災區,在需救人的情 況下,經請示救援指揮部同意后,指揮員才 有權決定小隊進入,但必須采取有效措施, 保證小隊安全。A. 高溫 B 片幫 C 水淹D.塌冒20. 煤塵爆炸后的主要特征是 (AB)。A. 產生大量一氧化碳 B. 產生皮渣 與黏塊C產生大量氨氣D. 產生大量硫化氫氣體21.燒傷的急救原則是( ).A.消除致病原因B .使創面不受污染C素防止進一步損傷D.大量使用抗生素22.口對口人工呼吸時,吹氣的正確方法是( ) 。A.病人口唇包裹術者口唇B .閉合鼻孔C吹氣量至胸廓擴張時止D 。每次吹氣量500mL23.現場止血的方法有(AB()D)。A. 直接壓迫止血法 B .動脈行徑按壓法C 止血帶止血法 D. 填塞法24. 人工呼吸包括(ABD)方式。A 口對口人工呼吸 B. 口對鼻人工 呼吸C 側臥對壓法 D. 仰臥壓胸法25. 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