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升初二暑假銜接補習課-物理(共11頁)_第1頁
初一升初二暑假銜接補習課-物理(共11頁)_第2頁
初一升初二暑假銜接補習課-物理(共11頁)_第3頁
初一升初二暑假銜接補習課-物理(共11頁)_第4頁
初一升初二暑假銜接補習課-物理(共11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初一升初二物理暑假銜接課【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回聲及回聲的應用。【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通過學生的活動,鍛煉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 研究問題的方法。通過實踐、觀察的方法,探究回聲現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師、學生的雙邊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現象中的物理學的道理。注意在活動中培養善于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

2、識。重難點: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預習導航】1 聲音是靠物體的_產生的,聲音能在_、_、_物質中傳播,但不能在_中傳播2 能夠發聲的物體叫作_著名的 歌曲黃河大合唱的歌詞中有“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里的“吼”“叫”“咆哮”的聲源分別是_、_、_.3龍舟賽時,陣陣鼓聲是鼓面的_而產生的,并經_傳入人耳4 釣魚時不能大聲喧嘩,因為魚聽到人聲就會被嚇走,這說明_ _5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速度是_m/s,北宋時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記載著: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聽到夜襲的敵人的馬蹄聲這是因為_6 通常我們聽到聲音是靠_傳播的7一架

3、在3015米高空飛行的飛機,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335米秒則飛機發出的聲音傳到地面所用的最短時間是_秒8人耳能分清原聲和回聲的時間間隔應大于01s,所以要能聽到自己拍手的回聲,人離障礙物的最近距離_.9人耳能區分開回聲和聲源的條件是二者相差_秒以上10 雷雨天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_【教學過程】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了各種聲音。有優美動聽的音樂,給人以美的享受,也有些聲音使人感到刺耳難聽。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聲打交道,聲音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聲音是我們了解周圍事物、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學們想知道與聲有關的哪些問題呢?二、進行新課1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4、聲音的發生: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出聲音。物體振動發聲的現象真是太多了,同學們能列舉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發聲現象嗎?(1)吹口琴的聲音,是由于氣流的沖擊,琴內的彈簧片發生振動發出的。(2)悠揚的薩克斯聲是由于氣流通過管時,使管內空氣柱振動而發出的。(3)吹口哨聲是口腔內空氣振動產生的。(4)炎熱的夏天,響亮的蟬鳴是蟬的發音肌收縮時,引起發音膜的振動而產生的。(5)氣球爆炸聲是氣球膜的振動引起周圍空氣的振動而產生的。(6)聲勢浩大的瀑布聲是水撞擊石頭,引起空氣的振動發出聲音。(7)笑樹能發出笑聲是果實的外殼上面

5、有許多小孔,經風一吹,殼里的籽撞擊殼壁發出聲音。同學們剛才列舉了生活與自然界中豐富多彩的聲音,那么關于聲音的發生,同學們還有什么疑問呢?【問題】平常聽唱片、錄音是怎么回事?振動可以發聲。如果將發聲體的振動記錄下來,需要時再讓物體按照記錄下來的振動規律去振動,就會產生與原來一樣的聲音,這樣就可以將聲音保存下來。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規則的溝槽。當唱片轉動時,唱針隨著劃過的溝槽振動,這樣就把記錄的聲音重現出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還發明了用磁帶和激光唱片記錄聲音的方法。2、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讓 (課本14頁)

6、把正在發聲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鬧鐘和罩的底座之間墊上泡沫塑料,逐漸抽出罩內空氣,你聽到聲音有什么變化? 再讓空氣進入罩內,你聽到聲音又有什么變化?這個實驗表明,聲音可以在 中傳播,但不能在 中傳播拓展:某同學在做該實驗時雖然聽到的鈴聲逐漸變小,但始終都能聽到鈴聲。請你分析原因可能是_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面對面交談,也需要靠無線電,那就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聲音在空氣中怎樣傳播呢?以擊鼓為例:以擊鼓為例:鼓面向左振動時壓縮左側的空氣,使得這部分空氣變密;鼓面向右振動時,又會使左側的空氣變稀疏。鼓面不斷左右振動,空氣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間的波動,向遠處傳播。這個過程和水波的傳播相似。用

7、一支鉛筆不斷輕點水面,水面就會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斷向遠處傳播。因此,聲音也是一種波,我們把它叫做聲波。3聲速我一說話,在同一教室內的你馬上就能聽到聲音,那么聲音的傳播需不需要時間呢?其實自然界中很多現象都能幫助我們得到結論:雷電同時發生,但我們往往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你在高山上大喊一聲,會聽到連綿不斷的回聲;田徑比賽時,在遠處先看到發令槍的煙霧,后聽到槍聲這些都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 1在物理學中,把聲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做聲速 2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聲速的大小跟介質的種類有關;還跟介質的溫度有關。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 一般,固體中傳播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

8、思考題: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的速度是否一樣快呢?幾種物質的聲速(m/s) 空氣(15) 340海水(25 )1531空氣(25 )346銅(棒)3750軟木(25 )500大理石3810煤油(25 )1324鋁(棒)5000蒸餾水(25 )1497鐵(棒)5200 通過上表你獲得的信息是:(1)_ (2)_(3_ 4 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1)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2)在屋子里談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原因是屋子空間比較小造成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不足01s最終回

9、聲和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3)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遠?例題:人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是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多遠?已知:t=0.1s v=340m/s求s/:解:由v=s/t得s=vt=340m/s0.1s=34m s/=1/2s=34m/2=17m答:最小距離17m【總結歸納】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音的音叉,發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人說話,唱歌靠聲帶的振動發聲,婉轉的鳥鳴靠鳴膜的振動發聲,清脆的蟋蟀叫聲靠翅膀摩擦的振動發聲,其振動頻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

10、之間。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氣體、液體、固體都能發聲,空氣能傳播聲音。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 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0m/s。4、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利用: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測量中要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測量方法是:測出發出聲音到受

11、到反射回來的聲音訊號的時間t,查出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v,則發聲點距物體S=vt/2。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1、聲音在耳朵里的傳播途徑: 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2、耳聾:分為神經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3、骨傳導:聲音的傳導不僅僅可以用耳朵,還可以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4、雙耳效應:人有兩只耳朵,而不是一只。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

12、效應.人類的聽覺范圍:20Hz2000Hz 次聲波:低于20Hz 高聲波:高于2000Hz【課堂練習】1、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 ,發聲停止 也停止。聲音的傳播需要 , 不能傳聲。聲在一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聲速跟介質的 有關,還跟介質的 有關。15空氣中的聲速是 m/s。2 “南三聽濤”是湛江八景之一,瀕臨浩瀚的南海,天水相連,濤聲喧嘩,巨浪排峰聲音是由物體的_產生的,濤聲是通過_傳到人耳的3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聲勢浩大的“擊缶而歌”精彩絕倫,缶聲是由于缶面 產生的,然后通過 傳播到現場觀眾耳朵的。4上自習課時,調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聲歌唱,他手摸喉頭,感覺到喉頭在_; 教室里的同學都聽到了歌

13、聲,表明聲音可以通過_傳播5(09江西)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聲現象.例如:笑樹能發出笑聲是因為果實的外殼上面有許多小孔,經風一吹,殼里的籽撞擊殼壁,使其 發聲;廣場音樂噴泉的優美旋律是通過 傳入我們耳中的.6關于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B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C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 D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7 如果“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變為1m/s,則我們周圍的世界會有什么變化?”關于這 一問題的討論,一位學生提出了下列四個有關的場景,請你判斷不正確的是【 】A教室內學生能更清楚地聽到老師的講課聲 B汽車的喇叭不能

14、起到原來的作用C管樂隊在會場內演奏的效果將變差 D我們聽到萬米高空傳來的客機聲時,卻看不到飛機8 2010年3月28日王家嶺煤礦發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開。4月2日下午,事故礦井下發現有生命跡象,原來是被困人員通過敲擊鉆桿,發出“當當”的求救信號,這是因為 _傳聲效果比氣體好。9 2009年3月1日16時13分10秒,“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的遙控下成功撞月對于我們來說,這是一次無聲的撞擊,原因是 。10 唐詩楓橋夜泊中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句中體現出的物理知識有 , 。(寫出兩點)11 蘇東坡有詩曰:“若言聲在琴弦上,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

15、問君何不指上聽”蘇東坡的詩揭示的物理現象是 _。12 在圖14中,小明與小剛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1)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相距10m之間的通話,這表明_ _。(2)相距同樣遠,講話者以同樣的響度說話,如果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土電話”,則聽到的聲音就大些,這一實驗現象表明 _。(3)如果在用“土電話”時,另一個同學用手捏住線上的某一部分,則聽的一方就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 _。(4)如果在用“土電話”時,線沒有拉直而處于松馳狀態,則聽的一方就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_ _。13 科學工作者為了探測海底某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發射超聲波,經過3s,收到回波信 號,海洋中該處的

16、深度為 m (聲音在海水中傳播的速度是1531 m/s),這種方法能不能用來測量月亮到地球的距離?為什么? 14 在一次百米賽跑時,我班小明同學擔任了終點計時員,他在聽見起跑的槍聲后開始計時,記錄的成績是13.1s,此成績是否準確? 若不準確,請你由此計算出該運動員的成績?(設比賽時的溫度為15)【鞏固提高練習】一、選擇題1. 關于“聲速”,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回聲的傳播速度小于原聲的傳播速度 B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 C物體振動得越快,聲音的傳播速度越大 D聲音的傳播速度與物體振動的幅度無關2. 在敲響大鐘時,有同學發現,停止了對大鐘的撞擊后,大鐘余音不止,其原因是( )A一定是大

17、鐘的回聲B有余音說明大鐘仍在振動C是因為人的聽覺發生延長的緣故D大鐘雖已停止振動,但空氣仍在振動3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 )傳來的 A電磁波 B真空 C空氣 D耳朵的鼓膜4. 關于聲音的傳播,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聲音借助介質以波動形式傳播 B聲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傳播 C聲音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隨溫度降低而增大 D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無關5. 人耳能分清原聲和回聲的時間間隔應大于01s,所以要能聽到自己拍手的回聲,人離障礙物的距離應( ) A大于17m B大于34m C小于17m D小于34m6. 手撥琴弦,便能聽到悅耳的聲音,作為聲源的物體是:( )A. 手指 B. 琴弦

18、C. 空氣 D. 弦柱7.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在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大于光的傳播速度 B聲音在空氣中比在金屬中傳播得快 C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D在曠野里談話比在屋子里響亮8. 有一山峽寬1200米,兩旁都是豎直徒壁,有一人在山峽內放一槍,頭兩次回聲間隔5秒,則人離兩壁的距離是(設聲速v340米秒) ( ) A1025米,175米 B600米,600米 C1000米,200米 D850米,350米9. 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B.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C.真空也能傳聲D.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10. 關于聲現象的下列

19、說法中,正確的是( )A發聲的物體一定在振動,振動停止后,聲音不會立即消失B醫生用聽診器檢查病人身體,是因為聽診器能放大聲音C人們聽不到次聲,是因為次聲的振動幅度太小D物體振動得越快,聲的傳播速度越大11. 流星落在地球上會產生巨大的聲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員就在附近也聽不到聲音,這是因為( )A月球表面受到撞擊時不發聲 B月球表面沒有空氣,聲音無法傳播C撞擊聲太小,人耳無法聽到 D撞擊月球產生的是超聲波12. 如圖所示天壇公園的回音壁是我國建筑歷史上的一大奇跡,回音壁應用的聲學原理是下面的( )A聲音的反射 B聲音在墻壁中的傳播C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 D利用回聲增強原聲的現象二、填空題1如圖3,敲響右邊的音叉,與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叉股接觸的泡沫塑料球被彈起來,這一現象可說明左邊的音叉也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