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交通工程學通行能力_第1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交通工程學通行能力_第2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交通工程學通行能力_第3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交通工程學通行能力_第4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交通工程學通行能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第五章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2目目 錄錄15-2 道路路段通行能力25-3 交織區與匝道通行能力35-4 高速公路與匝道連接處通行能力45-5 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55-6 自行車道通行能力63一、道路通行能力概述一、道路通行能力概述 道路通行能力(Capacity)是指道路上某一點某一車道或某一斷面處,單位時間內可能通過的最大交通實體(車輛或行人)數。 用 或用 或 表示的,車輛多指小汽車,當有其它車輛混入時,1 1. .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4一、道路通行能力概述一、道路通行能力概述v 道路條件道路條件,是指街道或公路的幾何條件,包括交通設施的種類、性質及其形成的環境,每個方

2、向車道數、車道和路肩寬度、側向凈空以及平面縱面線形等。v 交通條件交通條件,指使用道路的車輛的交通流特性設計速度、客車、貨車、大車、小車、長途短途等交通組成和分布,車道中交通流量,流向及方向分布等。2 2影響因素影響因素5一、道路通行能力概述一、道路通行能力概述v 管制條件管制條件,是指道路管制設施裝備的類型、管理體制的層次,交通信號的位置、種類、配時等影響通行能力的關鍵性管制條件,其它還有停車讓路標志、車道使用限制,轉彎禁限等措施。v 其它條件其它條件,有氣候、溫度、地形、風力、心理等因素。2 2影響因素影響因素6一、道路通行能力概述一、道路通行能力概述v 以上各影響因素中,直接影響通行能力

3、數值的主要因素有:車行道寬度及側向凈空,車行道數量、交通組成、駕駛員特性、道路縱坡、橫向干擾與視距等。2 2影響因素影響因素7一、道路通行能力概述一、道路通行能力概述v 通過道路通行能力和設計交通量的具體分析,可以正確地確定新建道路的等級、性質、主要技術指標和線形幾何要素;v 通過對現有道路通行能力的觀測、分析、評定,并與現有交通量對比,可以確定現有道路系統或某一路段所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改進的方案或措施,作為老路或舊街改建的主要依據;v 道路通行能力可以作為鐵路、公路、水運、空運等各種方式的方案比選與采用的依據;3 3道路通行能力的作用道路通行能力的作用8一、道路通行能力概述一、道路通行

4、能力概述v 根據道路某一路段通行能力的估算,路況及交通狀況分析,可以提出某一地段線形改善的方案;v 道路通行能力可作為交通樞紐的規劃、設計改建及交通設施配置的依據,如交叉口類型選擇和信號設施的設計裝備等;v 道路通行能力可以作為城市街道網規劃、公路網設計和方案比選的依據;v 道路通行能力可以作為交通管理、運營、行車組織及控制方式確定或方案選擇的依據。3 3道路通行能力的作用道路通行能力的作用9一、道路通行能力概述一、道路通行能力概述v 較長路段暢通無阻的連續行駛車流的通行能力,一般稱為路段通行能力;v 在有橫向干擾條件下,時通時斷、不連續車流的通行能力,如具有平面信號交叉口的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

5、;v 在合流、分流或交叉運行狀態下的通行能力,如各類匝道收費口及其附近連接段的通行能力;v 交織運行狀態下的通行能力,如立體交叉的各類匝道、常規環道上車流的通行能力。4 4道路通行能力的類別道路通行能力的類別10二、道路服務水平概述二、道路服務水平概述v 服務水平是指道路使用者從道路狀況、交通與管制條件、道路環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務程度或服務質量。如可以提供的行車速度、舒適、方便、駕駛員的視野,以及經濟安全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實際效果與服務程度。v 不同的服務水平允許通過的交通量稱之為或。1 1服務水平概念服務水平概念11二、道路服務水平概述二、道路服務水平概述v 行車速度和運行時間;v 車輛行駛

6、時的自由程度(通暢性);v 交通受阻或受干擾的程度,以及行車延誤和每公里停車次數等;v 行車的安全性(事故率和經濟損失等); v 行車的舒適性和乘客滿意的程度;v 最大密度,每車道每公里范圍內車輛的最大密度;v 經濟性(行駛費用)1 1服務水平概念服務水平概念 12二、道路服務水平概述二、道路服務水平概述v 城市一般路段:行車速度和交通量與通行能力之比。v 市區干道:平均行程速度。v 信號控制交叉口:每輛車的平均延誤時間。v 無信號交叉口:平均停車延誤。v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密度v 二、三、四級公路:車輛延誤率(排隊等候行駛的車輛/總流量)1 1服務水平概念服務水平概念 13二、道路服務水平

7、概述二、道路服務水平概述v 服務水平亦稱服務等級,是用來衡量道路為駕駛員、乘客所提供的服務質量的等級,其質量可以從自由運行、高速、舒適、方便、安全滿意的最高水平,到擁擠、受阻、停停開開、難以忍受的最低水平。v 日本分為三個等級,我國分為四個等級,前蘇聯亦分為四個等級,美國定為6個等級。2 2道路服務水平分級道路服務水平分級14目目 錄錄5-1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125-3 交織區與匝道通行能力35-4 高速公路與匝道連接處通行能力45-5 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55-6 自行車道通行能力615一、理論通行能力一、理論通行能力是指道路與交通處于理想情況下,每一條車道(或每一條道路)在單位時間內能夠

8、通過的最大交通量。 :車道寬度3.65m,路旁的側向余寬1.75m,縱坡平緩,并有開闊的視野、良好的平面線形和路面狀況。:車輛組成為單一的標準型汽車,在一條車道上相同的速度,連續不斷地行駛,各車輛之間保持最小車頭間隔,無任何方向的干擾。1 1定義定義16一、理論通行能力一、理論通行能力2 2推導推導t最大hN36000dlvhvN10001000最大17二、實際通行能力二、實際通行能力是在實際的道路和交通條件下,單位時間內通過道路上某一點的最大可能交通量。1 1定義定義2 2計算計算v 計算可能通行能力以基本通行能力為基礎,考慮到實際的地形、道路和交通狀況,確定其修正系數,再以此修正系數乘以前

9、述的基本通行能力,即得實際道路、交通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的可能通行能力。18二、實際通行能力二、實際通行能力l車道寬度修正系數fcwl側向凈空受限修正系數fsw l縱坡度修正系數fHVl視距不足修正系數S1 l沿途條件修正系數S2 3 3影響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數影響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數19二、實際通行能力二、實際通行能力 交通條件的修正主要是指車輛的組成,特別是混合交通情況下,車輛類型眾多,大小不一,占用道路面積不同,性能不同,速度不同,相互干擾大,嚴重影響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因而需將不同類型的車輛換算成同一車型,即涉及到車輛換算系數。3 3影響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數影響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數20三、規劃三、規

10、劃( (或設計或設計) )通行能力通行能力:設計通行能力或稱規劃通行能力,是指道路根據使用要求的不同,按不同服務水平條件下所具有的通行能力,也就是要求道路所承擔的服務交通量,通常作為道路規劃和設計的依據。:只要確定道路的實際通行能力(Co),再乘以預先給定服務水平的服務交通量與通行能力之比(v/c),就得到規劃(設計)通行能力,即: 21思考:通行能力與交通量的異同與內在聯系?思考:通行能力與交通量的異同與內在聯系?:都是單位時間內通過道路某一斷面(車道、地點)的交通實體數,表示方法相同。:l交通量是道路上實際運行著的交通體的觀測值,其數值具有動態性與隨機性。l通行能力則是根據道路幾何特性、交

11、通狀況及規定運行特性所確定的最大流量,其數值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與規定性。22思考:通行能力與交通量的異同與內在聯系?思考:通行能力與交通量的異同與內在聯系?:l在正常運行狀態下,道路的交通量均小于通行能力;當交通量遠小于通行能力時,車流為自由流狀態,車速高,駕駛自由度大;隨著交通量的增加,車流的運行狀態會逐漸惡化;當交通量接近或達到通行能力時,車流為強制流狀態,將會出現車流擁擠、阻塞現象。l總之,道路通行能力反映了道路的容量,交通量則反映了道路的負荷量。交通量與通行能力的比值表征了道路的負荷程度或利用率。23目目 錄錄5-1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15-2 道路路段通行能力235-4 高速公路與匝

12、道連接處通行能力45-5 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55-6 自行車道通行能力624一、交織區通行能力 v概述概述 由于交織區車流運行方向不完全相同,車流由于交織區車流運行方向不完全相同,車流相互交織,操作復雜,所以交織區車輛運行速度相互交織,操作復雜,所以交織區車輛運行速度一般較低,車頭時距也較正常路段上稍大,通行一般較低,車頭時距也較正常路段上稍大,通行能力降低而成為制約道路系統通行能力的瓶頸。能力降低而成為制約道路系統通行能力的瓶頸。定義定義: 交織:交織:系行駛方向大致相同而不完全一致的兩股系行駛方向大致相同而不完全一致的兩股或多股車流,沿著一定長度的路段,不借助于交或多股車流,沿著一定長度的

13、路段,不借助于交通控制與指揮設備,自主進行合流而后又實現分通控制與指揮設備,自主進行合流而后又實現分流的運行方式。流的運行方式。25一、交織區通行能力一、交織區通行能力 交織區長度交織區長度 根據國外研究,認為從入口段三角端部根據國外研究,認為從入口段三角端部寬寬0.6m處至出口三角端寬度處至出口三角端寬度3.6m處之間處之間的一段距離。的一段距離。 經國內外研究認為交織區長度不應小于經國內外研究認為交織區長度不應小于50m也不應大于也不應大于600m,太短則操作困難,太短則操作困難,速度降低太大,太長則費用太高,且進出速度降低太大,太長則費用太高,且進出口之間的交織運行與操作過分分散,緊迫口

14、之間的交織運行與操作過分分散,緊迫性不明顯,車流不具備交織特點。性不明顯,車流不具備交織特點。26一、交織區通行能力交織區類型交織區類型( 類交織區示意圖類交織區示意圖 )交織區長度交織區長度5050600m600m0.6m0.6m3.6m3.6m27一、交織區通行能力v交織區類型交織區類型( 類交織區示意圖類交織區示意圖 )交織區長度交織區長度5050600m600m0.6m0.6m3.6m3.6m28一、交織區通行能力 交織運行特性交織運行特性 交織區的車流運行關鍵在于車輛交織區的車流運行關鍵在于車輛運行的交織操作,它影響到行駛車速,運行的交織操作,它影響到行駛車速,車頭時距以及行車安全等

15、問題,交織車頭時距以及行車安全等問題,交織長度與交織斷面車道數是交織運行效長度與交織斷面車道數是交織運行效率的兩個主要參數,另一方面隨著交率的兩個主要參數,另一方面隨著交織流量增加,操作困難,速度大降,織流量增加,操作困難,速度大降,時距大增,會導致交織區運行效率下時距大增,會導致交織區運行效率下降。降。29一、交織區通行能力 交織流量比(交織流量比(VB)與交織比()與交織比(r)概念,見圖)概念,見圖 : 交織區流量之和為:交織區流量之和為:Q總總=Q01+Q02+Qw1+Qw2 交織流量比:交織流量比:VR =(Qw1+Qw2)/Q總總交織比(交織比(r):交織交通量中較小的交織交通量與

16、較大的交):交織交通量中較小的交織交通量與較大的交織交通量之比。織交通量之比。設:設:Qw1Qw2,則:,則: 交織比交織比 :r= Qw1/Qw2Qw1Q02Qw2Q0130一、交織區通行能力 v通行能力計算通行能力計算 交織區的通行能力和運行速度,同交織區的長交織區的通行能力和運行速度,同交織區的長度、車道數、交織流量比,總交通量及交織區車度、車道數、交織流量比,總交通量及交織區車道構造等因素有關,其計算公式為:道構造等因素有關,其計算公式為:式中:式中:Cw交織區通行能力(交織區通行能力(pcu/h);); C0 單條車道基本通行能力(單條車道基本通行能力(pcu/h);); rs 交織

17、區類型修正系數,其中:交織區類型修正系數,其中: 類交織區類交織區rs =0.95,類交織區類交織區rs =1.0。VRLNswrrrrCC0 31一、交織區通行能力 rN 交織區內車道數修正系數;對于交織區內車道數修正系數;對于2、3、4和和5條車道交織區,條車道交織區, rN分布取分布取1.8、2.6、3.4和和4; rL 交織區長度修正系數由下式計算:交織區長度修正系數由下式計算: 式中式中L為交織長度。為交織長度。rVR 交織流量比修正系數,見交織流量比修正系數,見P103表表5-26181. 0)ln(128. 0 LrL32一、交織區通行能力 v服務水平服務水平 評價交織區運行質量

18、的因素有密度、流速和評價交織區運行質量的因素有密度、流速和服務流率,但重要為行車密度和服務流率,但重要為行車密度和V/C比,按四級比,按四級標準劃分列于下表中:標準劃分列于下表中:服務水平服務水平等級等級密度密度(輛(輛/ /車道公里)車道公里)服務交通量服務交通量/ /通行能力通行能力(V/CV/C) 一級一級770.350.35二級二級7 718180.750.75三級三級1825250.900.90四級四級2540401.001.0033一、交織區通行能力 v例題例題 某交織區構造與高峰小時各方向流量如圖,由于地形限某交織區構造與高峰小時各方向流量如圖,由于地形限制交織區長度為制交織區長

19、度為300m,進出口主路車道數為,進出口主路車道數為3條,車道寬條,車道寬度為度為3.75m,交織類型為一類,試求其通行能力,行程車,交織類型為一類,試求其通行能力,行程車速與可達到的服務水平等級?速與可達到的服務水平等級?解:解: C0 單條車道基本通行能力(單條車道基本通行能力(pcu/h);); rs 交織區類型修正系數,交織區類型修正系數,類類rs =0.95。rN 交織區內車道數修正系數;交織區內車道數修正系數;4條車道取條車道取3.4rL rVR 交織流量比修正系數,交織流量比修正系數,0.962VRLNswrrrrCC0 181. 0)ln(128. 0 LrL34二、匝道通行能

20、力 v定義定義 匝道是聯系不同高程上兩交叉線路、匝道是聯系不同高程上兩交叉線路、供兩線路車輛實現轉換方向的連接道供兩線路車輛實現轉換方向的連接道路,長度較短,一般有一個入口和一路,長度較短,一般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線形變化較大且常有縱坡和個出口,線形變化較大且常有縱坡和小半徑的轉彎,通行能力較正常路段小半徑的轉彎,通行能力較正常路段稍低。稍低。 35二、匝道通行能力正線正線1正線正線正線正線正線正線2匝道匝道4匝道匝道5匝道匝道1匝道匝道2匝道匝道336二、匝道通行能力匝道匝道匝道匝道匝道匝道匝道匝道正線正線正線正線正線正線37二、匝道通行能力 v匝道車輛的運行特征及基本參數:匝道車輛的運行

21、特征及基本參數: 匝道車輛的運行特征匝道車輛的運行特征:有出入口車輛的運:有出入口車輛的運行及在匝道上的運行,包括分流運行、合行及在匝道上的運行,包括分流運行、合流運行與交織運行,亦有加速運行與減速流運行與交織運行,亦有加速運行與減速運行,上坡、下坡,小曲線甚至反向曲線運行,上坡、下坡,小曲線甚至反向曲線的運行,匝道上車輛行駛狀況比較復雜。的運行,匝道上車輛行駛狀況比較復雜。匝道通行能力計算的主要參數有匝道通行能力計算的主要參數有:自由流:自由流速度速度FV、按匝道轉彎半徑計算的行車速度、按匝道轉彎半徑計算的行車速度FV0、大車混入率修正值、大車混入率修正值fHV 38二、匝道通行能力 自由流

22、速度自由流速度 實際條件下,自由流速度實際條件下,自由流速度FV的可按下式計算:的可按下式計算: FV0按匝道轉彎半徑計算的行車速度按匝道轉彎半徑計算的行車速度(km/h);); FFVW行車寬度修正系數(行車寬度修正系數( km/h );); FFVV視距修正系數(視距修正系數( km/h );); FFVSL縱坡修正系數(縱坡修正系數( km/h );); FFVS分隔帶修正系數(有為分隔帶修正系數(有為1,無為,無為0.9);); FFVUD駛入道路修正系數(駛入道路修正系數( km/h )。)。 SUDSLVWFFVFFVFFVFFVFFVFVFV 039二、匝道通行能力 按匝道轉彎半

23、徑計算的行車速度按匝道轉彎半徑計算的行車速度FV0 利用線性設計的基本公式:利用線性設計的基本公式: R 匝道最小曲率半徑(匝道最小曲率半徑(m);); i 匝道最大超高橫坡度(匝道最大超高橫坡度(% );); 最大側向力系數,一般采用最大側向力系數,一般采用0.12。 hkmiRFV/1272/10 40二、匝道通行能力 大車混入率修正值大車混入率修正值fHV 大車混入率修正值算式:大車混入率修正值算式:P2、P3大中型車及特大型車所占比重();大中型車及特大型車所占比重();E2、E3大中型車與特大型車的換算系數,查表大中型車與特大型車的換算系數,查表5-32。 混合交通量換算為當量交通量

24、:混合交通量換算為當量交通量: Q標準小汽車交通量;標準小汽車交通量;Q1小汽車交通量;小汽車交通量; Q2大中型車交通量;大中型車交通量; Q3特大型車交通量特大型車交通量111/13322EPEPfHV33221EQEQQQ41二、匝道通行能力 v匝道通行能力計算匝道通行能力計算 式中:式中: C匝道一條車道實際通行能力(輛匝道一條車道實際通行能力(輛/h);); C0基本通行能力(輛基本通行能力(輛/h);); CW匝道斷面總寬度修正系數;匝道斷面總寬度修正系數; fHV大車混入率修正系數。大車混入率修正系數。 各參數的具體值可查閱有關表格。各參數的具體值可查閱有關表格。HVWfCCC0

25、42二、匝道通行能力 v匝道服務水平匝道服務水平 服務水平評價的因素很多,一般均選用對本設施影響最大服務水平評價的因素很多,一般均選用對本設施影響最大的幾項因素作為服務水平等級劃分的指標,對匝道通行能的幾項因素作為服務水平等級劃分的指標,對匝道通行能力的服務水平國內均選用飽和度與車流密度作為基本依據,力的服務水平國內均選用飽和度與車流密度作為基本依據,并劃分為以下四個等級的服務等級:并劃分為以下四個等級的服務等級:服務水平等級服務水平等級飽和度飽和度DS(Q/C)通行能力通行能力C0(輛(輛/h)一一0.20對于特定匝道可查對于特定匝道可查“不不同速度、坡度下匝道的同速度、坡度下匝道的基本通行

26、能力基本通行能力C0值值”并并乘以飽和度即得乘以飽和度即得二二0.200.50三三0.500.80四四0.801.043目目 錄錄5-1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15-2 道路路段通行能力25-3 交織區與匝道通行能力35-4 高速公路與匝道連接處通行能力455-6 自行車道通行能力644信號交叉口的通行能力l 信號交叉口的運行特征信號交叉口的運行特征 :交叉口是兩條或兩條以上道路相交的區域,車輛交叉口是兩條或兩條以上道路相交的區域,車輛由此通過,并轉換方向,其運行路線必須相互交由此通過,并轉換方向,其運行路線必須相互交織或交叉,織或交叉, 由色燈信號控制指揮車輛前進、停止由色燈信號控制指揮車輛前

27、進、停止或轉向,這就不可避免地要減速、制動、停車或或轉向,這就不可避免地要減速、制動、停車或啟動、加速、轉向,同時還由于紅燈周期性地定啟動、加速、轉向,同時還由于紅燈周期性地定時出現,所以必然要導致停車等候和時間損失。時出現,所以必然要導致停車等候和時間損失。在交叉口范圍內各種車輛混合行駛,轉彎時相互在交叉口范圍內各種車輛混合行駛,轉彎時相互穿插,當自行車高峰時,機動車差不多處于非機穿插,當自行車高峰時,機動車差不多處于非機動車的包圍之中,要實現方向轉換是困難的。動車的包圍之中,要實現方向轉換是困難的。45信號交叉口的通行能力v信號燈交叉口通行能力計算模式信號燈交叉口通行能力計算模式 交叉口通

28、行能力交叉口通行能力=各進口道通行能力之和各進口道通行能力之和進口道通行能力進口道通行能力=各車道通行能力之和各車道通行能力之和v兩種方法兩種方法城市道路設計規范城市道路設計規范采用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北京市政設計院提出的停車線法北京市政設計院提出的停車線法46信號交叉口的通行能力v停車線法停車線法一條專用直行車道的通行能力一條專用直行車道的通行能力 一條右轉專用車道的通行能力一條右轉專用車道的通行能力一條左轉專用車道的通行能力一條左轉專用車道的通行能力 不設專用左轉信號時一條左轉車道的通行能力不設專用左轉信號時一條左轉車道的通行能力 直、左混合行駛時一條車道的通行能力直、左混合行駛時一條車道的通

29、行能力(N直左直左) 直、右混行一條車道的通行能力直、右混行一條車道的通行能力(N直右直右) 47一條專用直行車道的通行能力:一條專用直行車道的通行能力: 式中:式中: T周周信號燈周期時間(信號燈周期時間(s);); t綠綠每一個周期內的綠燈時間(每一個周期內的綠燈時間(s),),各方向的綠燈時間根據各自的流量大小確定;各方向的綠燈時間根據各自的流量大小確定; t間間前后兩輛車通過停車線的平均間隔前后兩輛車通過停車線的平均間隔時間,小汽車平均為時間,小汽車平均為2.5s,大型車平均為,大型車平均為3.5s,特大型車(鉸接車、半掛車)平均為特大型車(鉸接車、半掛車)平均為7.5s ;對;對于不

30、不同混合比的車輛,于不不同混合比的車輛, t間間可按可按P116(122)表表5-41(5-44)確定。)確定。間間損損綠綠周周直直tttTC 3600信號交叉口的通行能力48信號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t損損個周期內的綠燈損失時間(個周期內的綠燈損失時間(s)這里只)這里只計算加速時間損失,不計算起步反應時間損失。計算加速時間損失,不計算起步反應時間損失。 其中:其中:V直行車輛通過交叉口的車速,一般交直行車輛通過交叉口的車速,一般交叉口采用叉口采用15m/s; a平均加速度(平均加速度(m/s2):): 小汽車:小汽車:a=0.60.7 (m/s2);); 中型車:中型車:a=0.50.6 (m

31、/s2);); 大型車:大型車:a=0.40.5 (m/s2)。)。 aVtt2 加加損損49一條右轉專用車道的通行能力一條右轉專用車道的通行能力 原則上可按直行方法計算,將直行的通過原則上可按直行方法計算,將直行的通過時間換成右轉的通過時間,一般采用下式時間換成右轉的通過時間,一般采用下式 C右右3600/t右右 (輛(輛/h) 注:注:t右右為前后兩右轉車輛連續駛過停車線斷為前后兩右轉車輛連續駛過停車線斷面的間隔時間,大小車各半時為面的間隔時間,大小車各半時為4.5s,全為,全為小車時為小車時為33.6s,一般一條右轉彎車道流量,一般一條右轉彎車道流量為為10001200輛輛/h,如果有行

32、人過街、自,如果有行人過街、自行車影響應將行人過街、自行車通過的時間減行車影響應將行人過街、自行車通過的時間減去再用上式計算。去再用上式計算。 信號交叉口的通行能力50 設置左轉信號時一條左轉專用車道的通行能力設置左轉信號時一條左轉專用車道的通行能力 式中:式中:n在一個周期內允許左轉彎的車輛數;在一個周期內允許左轉彎的車輛數; t綠左綠左一個周期內專門用于通過左轉車綠燈的時一個周期內專門用于通過左轉車綠燈的時間(間(s); V左左左轉車輛的行駛速度(左轉車輛的行駛速度(m/s);); a 左轉車的平均加速度(左轉車的平均加速度(m/s2); ht左左左轉車通過停車線的車頭時距(左轉車通過停車

33、線的車頭時距(s)。)。左左左左綠綠左左周周左左thaVtnTnC23600 信號交叉口機動車的通行能力信號交叉口機動車的通行能力 51 不設專用左轉信號時一條左轉車道的通行能力,不設專用左轉信號時一條左轉車道的通行能力,根據我國交通安全的法律規定,不設專用左轉信根據我國交通安全的法律規定,不設專用左轉信號時實現左轉有以下三種情況:號時實現左轉有以下三種情況:利用初綠時間通過利用初綠時間通過 左轉車超前駛過與對向直行車沖突的地點,其左轉車超前駛過與對向直行車沖突的地點,其條件為左轉車至沖突點處應較對向直行車到沖突條件為左轉車至沖突點處應較對向直行車到沖突點處為近,使左轉車有可能超前通過該點而不

34、致點處為近,使左轉車有可能超前通過該點而不致碰撞,如每周期內利用此時間通過碰撞,如每周期內利用此時間通過n1輛車,則每輛車,則每小時可通過左轉車為小時可通過左轉車為3600 n1/T周周輛。輛。信號交叉口的通行能力52利用對向直行車的可插車間間隙通過利用對向直行車的可插車間間隙通過 在對向直行車交通量不大的情況下,左轉車在對向直行車交通量不大的情況下,左轉車利用其可插車間隙通過,其允許通過的車輛數視利用其可插車間隙通過,其允許通過的車輛數視對向直行車可能提供的可插車間隙數。如每周期對向直行車可能提供的可插車間隙數。如每周期可通過可通過n2輛、輛、 則則n2按以下方法確定:按以下方法確定: 根據

35、實測左轉車穿越直行車所需的可插車間根據實測左轉車穿越直行車所需的可插車間隙為隙為78s左右。直行車頭時距約為左右。直行車頭時距約為3.54s,故可插車的間隙約為直行車車頭時距的故可插車的間隙約為直行車車頭時距的2倍,則倍,則每個周期可能通過的左轉車輛每個周期可能通過的左轉車輛n2最多等于一條直最多等于一條直行車道一個周期的直行通行能力行車道一個周期的直行通行能力C直直減去每個周期減去每個周期實際到達的直行車實際到達的直行車 并除以并除以2,即:,即:直直Q信號交叉口的通行能力53 式中:式中: t綠綠一個周期內的綠燈時間(一個周期內的綠燈時間(s);); V直行車輛的車速(直行車輛的車速(m/s);); a直行車輛的平均加速度(直行車輛的平均加速度(m/s2)數值如)數值如前前; ht直直直行車輛的車頭時距(直行車輛的車頭時距(s)。)。周周期期)(輛輛直直直直/22QCn 周期)周期)(輛(輛直直綠綠直直/2thaVtC信號交叉口的通行能力54利用黃燈時間通過利用黃燈時間通過 左轉車輛至沖突點前排隊等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