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優化高考化學一輪(全國通用版)精致講義:常見物質的檢驗與鑒別Word版含答案_第1頁
2019新優化高考化學一輪(全國通用版)精致講義:常見物質的檢驗與鑒別Word版含答案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掌握常見物質檢驗的方法。考點1常見物質的檢驗自主學習勞實舉基,熱身血試知識梳理一、常見陽離子的檢驗H+、Fe3+、Fe2+、A13+、NH扌、Cu2+、Na+、K+、Ag+將上述符合相應現象的離子的代號填入下表:試劑或方法現象被檢離子NaOH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產生白色沉淀一迅速變為灰綠色一最后變為紅褐色開始生成白色沉淀一加至過量沉淀溶解生成藍色沉淀NaOH溶液并加熱生成可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KSCN溶液一氯水或雙氧水開始無明顯現象,再加氯水或雙氧水時溶液呈紅色鹽酸一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石蕊試液溶液呈紅色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火焰呈淺紫色(透過藍色鉆玻璃)

2、二、常見陰離子的檢驗0H-、C卜、Br-、I-、SO4-、SO2-、CO3-、HCO亍、SiO2-、A10夕將上述符合相應現象的離子的代號填入下表:試劑或方法現象被檢離子先加氯化鋇溶液,再加稀鹽酸,生成的氣體分別通入品紅溶液先產生沉淀,后溶解,生成的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品紅溶液,澄清石灰水先產生沉淀,后溶解,生成的氣體不能使品紅溶液褪色,但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澄清石灰水無沉淀生成,生成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先加稀鹽酸,再加氯化鋇溶液開始無明顯現象,加入氯化鋇溶液后產生白色沉淀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產生淺黃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產生黃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氯水,四氯化

3、碳下層呈橙色下層呈紫紅色續表試劑或方法現象被檢離子酸堿指示劑石蕊試液變藍色酚酞試液變紅色稀鹽酸生成白色膠狀沉淀生成白色絮狀沉淀,鹽酸過量時溶解三、常見氣體的檢驗1.可燃性氣體的檢驗可燃性氣體哇一火焰呈淡藍色,產物只有水匣)一火焰呈藍色,產物只有氧化碳一火焰呈淡藍色,產物有一1氧化破和水L火焰明亮有黑煙可便說水&脫性甜孟酸鉀溶緬褪色CII2=CII22.酸性氣體的檢驗無邑、無味過量氣體緩緩通人澄清石荻水“石灰水先變舉濁后變澄清co3氣體通人.紫芭石蕊試液試粳變紅使燃著的木條熄滅酸性氣體一S02通人品紅溶液,紅色褪去上色、有刺激應氣味再加熱又恢復紅邑廠無邑、有剌濫性氣味-:HC.遇蘸有濃氨

4、水的玻璃棒產生辿'-可使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3.堿性氣體(NH3)的檢驗廠無色、有刺徼性氣味NH寸一一遇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產土白煙可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腫4. 強氧化性氣體的檢驗無色、無味M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強氧化性悶氣休-黃綠色、有剌激性氣味打使濕潤的有色布條褪色可使濕潤的淀粉小I試紙變直嚴棕色、有刺激性吒味常于水*溶液無邑但能使紫色r石蕊試液變紅匚可使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5. NO的檢驗一一無色氣體,與空氣接觸后立即變為紅棕色。自我檢測1. 判斷正誤(正確的打“V”,錯誤的打“X”)。(1) 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一定是so2。()(2) 某溶液中加入鹽酸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

5、,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產生白色沉淀,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O2-O()(3)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稀鹽酸沉淀不溶解,則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2-O()(4) 某氣體在空氣中可產生白霧,能使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則該氣體一定是HC1。()(5) 某無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CC14振蕩,下層呈紫色,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I-O()答案:(l)x(2)X(3)X(4)X(5)V2.(2015高考天津卷)下列關于物質或離子檢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 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顯紅色,證明原溶液中有Fe3+,無Fe2+B. 氣體通過無水CuSO4,粉末變藍,證明原氣體中含有水蒸氣C.

6、 灼燒白色粉末,火焰呈黃色,證明原粉末中有Na+,無K+D.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變渾濁,證明原氣體是CO2解析:選Bo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顯紅色,只能證明一定存在Fe3+,不能證明是否含有Fe2+,錯誤;B.無水CuSO4遇水生成CuSO45H2O,固體由白色變為藍色,正確;C.灼燒白色粉末,火焰呈黃色,能夠證明原粉末中含有Na+,無法證明是否含有K+,因為要觀察鉀的火焰顏色,必須透過藍色鈷玻璃濾去黃光,排除鈉的干擾,錯誤;D.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不一定是CO2,SO2也可以,錯誤。物質檢驗應注意事項(1) 選取試劑要最佳:選取的試劑對被檢物質中的各物質反應現象要專一,使

7、之一目了然。(2) 不許“指名道姓”:結論的得出來自實驗現象,在加入試劑之前,該物質是未知的,敘述時不可出現“取XX試劑”的字樣。一般簡答順序為取少許一溶解一加入試劑一描述現象一得出結論。(3) 注意離子檢驗所要求的環境,如酸堿性。(4) 一定要注意避免離子間的相互干擾,如檢驗CO2-時,HCOj、S02-、HSO-會造成干擾。(5) 盡可能選擇特征反應以減少干擾,如檢驗Fe3+常選用KSCN溶液,而不是Na2CO3溶液等。(2018漢中高三模擬)根據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選項操作現象結論A向某濃溶液中加入銅片和濃硫酸并加熱有紅棕色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原溶液中一定有NO亍B向某

8、溶液中滴入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原溶液中一定有Fe2+C向某無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原溶液中一定有SO2-D將某氣體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該氣體一定是c2h4解析向某濃溶液中加入銅片和濃硫酸并加熱,有紅棕色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說明生成了二氧化氮,則原溶液中一定有NO亍,故A正確;要檢驗溶液中一定有Fe2+,應該先滴加KSCN溶液,無明顯變化,再滴入氯水,溶液顯紅色,故B錯誤;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3-,故C錯誤;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氣體除C2H4外,還有SO2等,故D錯誤。答案A如何確定FeCl3溶液中含有少量FeCl2?答案:取少量

9、溶液于試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產生藍色沉淀,說明含有Fe2+。題組訓練竜題細做,能力大成口題組一離子的檢驗1.(2018武漢模擬)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時,為了防止Ag+、CO3-等離子的干擾,下列實驗方案比較嚴謹的是()A. 先加稀鹽酸將溶液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B. 先加稀硝酸將溶液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C. 向溶液中滴加稀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D. 向溶液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解析:選A。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時,為了防止Ag+、CO2-等離子的干擾,應先加稀鹽酸將

10、溶液酸化,然后再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故A項正確;B、C、D項中均可避免CO2-的干擾,但不能避免Ag+的干擾。2下列實驗操作與結論都正確的是()選項實驗操作實驗結論A向溶液X中滴加稀NaOH溶液,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不變色溶液X中無NH+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放出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將該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該溶液中存在SO2-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該溶液中可能含有A13+D將硫酸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變黃色氧化性:Fe3+>NO-(H+)解析:選C。檢驗溶液中有無NH扌時,需要將溶液與濃的堿溶液共熱,

11、若放出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說明溶液中有NH,否則,溶液中無NH+,A項錯誤;向溶液中加入稀鹽酸,放出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證明溶液中可能存在SO3-或HSO亍,B項錯誤;酸性環境下的NO亍可將Fe2+氧化為Fe3+,證明NO亍(H+)的氧化性比Fe3+的強,D項錯誤。思維建模無色溶液中溶質的檢驗程序滴jp常色0片:實臉表明無其他陰離子后,姍認為喊先加人辭阪+產生口色沉淀.再加入鹽酸"產生偵殆紅瀋液褪色的吒休題組二氣體的檢驗不變芭,可能總強趣強砒柚11K3X、KNCh、NaCI、0等3.某無色混合氣體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1

12、中的某幾種氣體組成。在恒溫恒壓條件下,將此混合氣體通過濃h2so4,總體積基本不變,通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見變渾濁,但混合氣體的總體積減小,把剩余氣體導出后,在空氣中能夠點燃,燃燒產物不能使CuSO4粉末變色。則原混合氣體的成分是()A.HCl和COB.HC1、H2和COC.ch4和nh3D.HCl、CO和CO2解析:選A。根據題意可推知該混合氣體中不含堿性氣體;混合氣體中無CO2但有酸性氣體;混合氣體中的可燃性氣體不含氫元素。所以此混合氣體的成分只能是HCl和CO。4.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正確的是()選項實驗操作現象結論A將某氣體通入FeCl2溶液中溶液由淺綠色變為黃色該氣體中-定

13、含有Cl2B將某氣體與濕潤的淀粉-KI試紙接觸試紙變藍色該氣體一定是還原性氣體C將某氣體通過灼熱的CuO粉末粉末由黑變紅該氣體中-定含有h2D將某氣體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接觸試紙變藍色該氣體中定含有nh3解析:選D。A項中氣體還可能是02、03、NO2等;B項中氣體一定是氧化性氣體;C項中還可能是CO等。思歸(1) 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有so2、ci2、o3、no2等,其中so2只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而不能使其褪色,ci2、O3、no2最終可使石蕊試液褪色。(2) 在中學化學中,氨氣是唯一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考點2常見物質的鑒別自主學習知識梳理1. 概念:鑒別是指對兩種或兩種以上

14、的物質進行定性辨認。2. 物質鑒別的一般類型和方法一般類型鑒別方法不用試劑先依據外觀特征,鑒別出其中的一種或幾種,然后再利用它或它們去鑒別其他幾種物質若均無明顯外觀特征,可考慮能否用加熱或焰色反應等方法鑒別出一種或幾種物質若以上兩種方法都不能鑒別時,可考慮兩兩混合或相互滴加,記錄反應現象,分析確定只用一種試劑先分析被鑒別物質的水溶性、密度、顏色等,初步將被鑒別物質確定或分組在鑒別多種酸、堿、鹽的溶液時,可依據“相反原理”確定試劑進行鑒別。即被鑒別的溶液多數呈酸性時,可選用堿或水解呈堿性的鹽溶液作試劑;若被鑒別的溶液多數呈堿性時,可選用酸或水解呈酸性的鹽溶液作試劑可考慮用已檢出的物質為試劑做后續

15、鑒別任選或限選試劑此類題目不限制所加試劑的種類或在指定范圍內選擇試劑,可有多種解法,題目考查的形式往往是從眾多的鑒別方案中選擇最佳方案,其要求是操作步驟簡單,試劑選用最少,現象最明顯自我檢測1. 判斷正誤(正確的打“廠,錯誤的打“X”)。用FeCl3溶液就可將AgNO3、KSCN、H2SO4和NaOH四種無色溶液區分。()(2) 用AgNO3溶液就可以鑒別KCl和KI。()(3) 只滴加氨水可鑒別NaCl、A1C、MgCl2、Na2SO4四種溶液。()(4) 用可見光束照射以區別溶液和膠體。()答案:(1)V(2)V(3)X(4)V2. (2016高考全國卷II,12,6分)某白色粉末由兩種物

16、質組成,為鑒別其成分進行如下實驗: 取少量樣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體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固體全部溶解; 取少量樣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氣泡產生,振蕩后仍有固體存在。該白色粉末可能為()A. NaHCO3、A1(OH)3B. AgCl、NaHCO3C. Na2SO3、BaCO3D.Na2CO3、CuSO4解析:選CoA項,樣品加入水NaHCO3溶解,再加入稀鹽酸Al(OH)3溶解,HC1與NaHCO3反應放出氣體,但樣品中加入稀硫酸,不會出現固體,A項錯誤;B項,樣品中加入水NaHCO3溶解,再加入稀鹽酸AgCl不溶解,B項錯誤;C項,樣品加入水Na2SO3溶解,再加入稀鹽酸BaC

17、O3溶解,產生氣體,而加入稀硫酸產生CO2和SO2的混合氣體,且J練互動生成BaSO4沉淀,C項正確;D項,樣品加水均溶解,D項錯誤。(2018日照模擬)某固體混合物可能含有MgCO3、A12(SO4)3、Na2SO4、Ba(NO3)2、AgNO3和CuSO4。將該混合物進行如下實驗,根據所給實驗現象完成表格(對于能確定的物質在相應位置寫化學式,暫不能確定的物質在相應位置填“無”)。(1)將少許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無色溶液和白色沉淀。肯定存在的物質肯定不存在的物質理由(2)取溶液進行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肯定存在的物質肯定不存在的物質理由取白色沉淀加入稀鹽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氣體。肯定存在的物

18、質肯定不存在的物質理由(4)通過上述實驗仍無法確定的物質是答案(1)無CuSO4溶液無色,而CuSO4溶液為藍色Na2SO4無鈉的焰色反應呈黃色MgCO3Ba(NO3)2、AgNO3MgCO3沉淀溶于稀鹽酸,有氣體放出;第(2)問中已確定有Na2SO4,如有Ba(NO3)2,生成的BaSO4沉淀不溶于稀鹽酸;如有AgNO3,生成的Ag2SO4沉淀在稀鹽酸中不消失,會轉化為AgCl白色沉淀ai2(so4)3寫出上述例題中第(3)問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如何確定原固體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12(SO4)3?答案:(l)MgCO3+2H+=M繆+H2O+CO2仁(2)取少量混合物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取

19、少量上層清液于另一試管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若開始產生白色沉淀,NaOH過量時沉淀溶解,則說明含有Al2(SO4)3;若一直無明顯現象,則說明不含ai2(so4)3。題組訓練精題細做,能力大成題組一物質的鑒別1.(2018鄭州高三模擬)下列各組物質,不用任何試劑即可鑒別的是()A. NaCl、NaBr、KI三種無色溶液B. HC1、NaCl、NaNO3、Na2CO3四種溶液C. NaBr、HC1、KCl三種溶液D. 淀粉、淀粉-碘化鉀、碘化鉀、溴水四種溶液解析:選DoNaCl、NaBr、KI三種無色溶液要用AgNO3溶液鑒別,選項A不符合題意;HC1、NaCl、NaNO3、Na2CO3四種

20、溶液兩兩混合,有氣泡產生的是HC1和Na2CO3兩種溶液,依據互滴法可鑒別HC1和Na2CO3,剩余的是NaCl和NaNO3兩種溶液需再用AgNO3溶液鑒別,選項B不符合題意;NaBr、HC1、KCl三種溶液需先用Na2CO3溶液鑒別出HC1,再用AgNO3溶液鑒別出NaBr和KCl,選項C不符合題意;淀粉、淀粉-碘化鉀、碘化鉀、溴水四種溶液中溴水有顏色,溴水與碘化鉀溶液反應生成碘單質,溶液顏色加深,溴水與淀粉-碘化鉀溶液反應生成碘單質,碘單質與淀粉反應使溶液呈藍色,剩余的為淀粉溶液,選項D符合題意。2. (2018濟南模擬)常溫下,欲鑒別物質的量濃度均為0.1molL-1的KC1、(NH4)

21、2SO4>nh3h2o和h2so4四瓶無色溶液,下列實驗方案最佳的是()A. 用pH試紙鑒別B分別聞氣味和用pH試紙鑒別C. 分別用BaCl2和NaOH溶液鑒別D. 用Ba(OH)2溶液鑒別解析:選A。用pH試紙測定各溶液的pH,pH小于7的是(NH4)2SO4和H2SO4,且H2SO4溶液的pH比(NH4)2SO4溶液的小,KCl溶液的pH等于7,NH3H2O溶液的pH大于7。題組二離子的鑒別3. (2018泉州五校聯考)在一無色溶液中檢驗出有Ba2+、Ag+,同時又測得其酸性很強。某學生還要鑒定此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Cu2+Fe3+Cl-NO亍S2-NH扌Mg2+A13+A1O-其實

22、,這些離子中有一部分不必再鑒定就能加以否定,你認為不必鑒定的離子組是()A. B.C.D.解析:選D。溶液是無色的,則不可能存在Cu2+、Fe3+;溶液酸性很強,則一定不存在S2-、CO3-、AlO-;有Ag+,則不含有Cl-,所以答案選Do4. 水溶液X中只可能含有K+、Mg2+、Al3+、AlO-、SiO2_、SO3-、-、SO2-中的若干種離子。某同學對該溶液進行了如下實驗: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 氣體甲一定是純凈物B. 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鎂的混合物C. K+、AlO-和SiO2-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d.CO3-和SO2-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解析:選C。加入過量稀鹽酸有氣體生成,則X中至

23、少含有SO3-、CO33-中的一種;有沉淀甲生成,則溶液X中一定含有SiO2-,有SiO3-則一定不含Mg2+、Al3+;無色溶液甲加入過量氨水有白色沉淀乙生成,白色沉淀乙一定是Al(OH)3,則溶液X中一定含有AlO-;根據電荷守恒,溶液中一定含有陽離子,則只能為K+;SO4-不能確定是否含有,故C項正確。思歸離子鑒別的四項基本原則1. 肯定性原則根據實驗現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離子。(記住幾種常見的有色離子:Fe2+、Fe3+、Cu2+、MnO->CrO?、CO?)2. 互斥性原則在肯定某些離子的同時,結合離子共存規律,否定一些離子的存在。(要注意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如酸性

24、、堿性、指示劑的變化、與鋁反應產生h2、水的電離情況等)3. 電中性原則溶液呈電中性,一定既有陽離子,又有陰離子,且溶液中正電荷總數與負電荷總數相等。(這一原則可幫助我們確定一些隱含的離子)4. 進出性原則通常在實驗過程中使用,是指在實驗過程中反應生成的離子或引入的離子對后續實驗的干擾。課后達標訓練一、選擇題1. 利用下列實驗方法或試劑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用鹽酸酸化的KMnO4溶液鑒別Fe2+和Fe3+B證明溶液中含有NH+:用NaOH溶液和藍色石蕊試紙C. 用互滴的方法鑒別Na2CO3溶液和NaHSO4溶液D. 鑒別NO2和溴蒸氣:用濕潤的淀粉-KI試紙解析:選CoKMnO4能與鹽酸反

25、應,KMnO4溶液不能用鹽酸酸化,一般用硫酸酸化;證明溶液中含有NH+:加NaOH溶液,加熱后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Na2CO3溶液和NaHSO4溶液互相滴加順序不同,現象不同,可以鑒別;NO2遇水轉化生成的硝酸能將I-氧化生成單質碘,故NO2和溴蒸氣都能使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色。2. 下列鑒別方法不可行的是()A. 用水鑒別乙醇、甲苯和溴苯B. 用燃燒法鑒別乙醇、苯和四氯化碳C. 用碳酸鈉溶液鑒別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 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苯、環己烯和環己烷解析:選DoA中,只有乙醇溶于水,甲苯密度比水小,溴苯密度比水大;B中,乙醇、苯燃燒火焰有明顯差別,而四氯化碳不燃燒;C中,

26、乙醇溶于碳酸鈉溶液,乙酸與碳酸鈉反應產生氣泡,乙酸乙酯浮于碳酸鈉溶液表面。3根據下列實驗事實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A. 某溶液液一白色沉淀一-沉淀消失;結論: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a2+B. 氣體一U氣體t白色沉淀;結論:原氣體一定是烴C. 某溶液打開瓶蓋冒白霧用蘸有濃氨水的白煙;玻璃棒靠近結論:原溶液一定是濃鹽酸D. 某有色溶液一加淀粉溶液藍色;結論:原溶液中一定含有I2解析:選DoA項,也可能含有Ba2+;B項,也可能是H2S氣體;C項,也可能是硝酸。4下列實驗中,用酸性KMnO4溶液不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A. 鑒別乙烯和CO2B. 檢驗硫酸鐵溶液中是否有硫酸亞鐵C. 鑒別苯和甲苯D. 檢驗

27、CH2=C(CHPCHO中含有碳碳雙鍵解析:選D。碳碳雙鍵和CHO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實際檢驗時要先將CHO轉化為COOH,然后再檢驗碳碳雙鍵。5.有一無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下列離子:Al3、Fe2、Ba2、NO3、SO42、Cl、HCO3,取該溶液做如下實驗,則對該溶液的相關判斷正確的是()實驗步驟實驗現象(1)取少量該溶液,加銅片和濃h2so4加熱有無色氣體產生,氣體遇空氣可以變成紅棕色(2)取少量該溶液,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3)取(2)中上層清液,加AgNO3溶液有穩定的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hno3(4)取少量該溶液,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當NaOH過量時

28、沉淀溶解A. 定含有NO亍、SO4-和Cl-B. 一定含有A13+,可能含有Ba2+C. 一定含有NO-、SO4-,可能含有HCO-D. 定不含Fe2+、Ba2+和HCO-解析:選D。由實驗步驟(1)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O亍;由實驗步驟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則一定不含Ba2+;由實驗步驟(3)不能確定是否含有Cl-;由實驗步驟(4)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13+,則一定不含HCO-;溶液無色透明,則一定不含Fe2+。故答案選Do6. (2018惠州高三模擬)某陽離子為鈉離子的溶液中,可能含有SO?-、CO?-、C卜中的一種或幾種,只取原溶液一次,便能一一檢驗出其中存在的陰離子。下列加入試劑的

29、順序最合理的是()A. HNO3、Ba(NO3)2、AgNO3B. Ba(NO3)2、AgNO3、HNO3C. 酚酞、Ba(NO3)2、AgNO3D. HCl、BaCl2、AgNO3解析:選A。抓住題中要求“只取原溶液一次,一一檢驗出其中存在的陰離子',即每加一種試劑只與一種離子反應且有明顯現象,并且所加試劑不能對后續離子的檢驗產生干擾。檢驗各選項不難發現只有A項符合要求:先加入過量的HNO3,若有氣體產生,說明有CO?-,否則沒有;繼續加入過量的Ba(NO3)2,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有SO?-,否則沒有;向的上層清液中再加入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有Cl-,否則沒有。B、

30、C項中加入Ba(NO3)2后,SO4-、CO?-都會形成白色沉淀,無法確定到底存在哪種離子,D項中加入HC1后引入了Cl-,無法判斷原溶液中是否有C卜,因此B、C、D均不正確。7. (2018淮北模擬)下列離子在未知溶液中的檢驗方法正確的是()選項離子檢驗方法Aco?-向樣品中加入足量鹽酸,將生成的無色無味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觀察溶液是否變渾濁Bso?-向樣品中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加氯化鋇溶液,觀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CFe2+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觀察溶液紫色是否褪去DI-取少量無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入淀粉溶液,觀察溶液是否變藍色解析:選DoA.如果該溶

31、液中含有HCO-,和鹽酸反應產生CO2,也會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因此HCO-對CO?-的檢驗產生干擾,故錯誤;B.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能把SO?-氧化成SO?-,同樣出現上述現象,且Ag+對SO4-的檢驗也會產生干擾,故錯誤;C.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離子很多,如c卜、SO3-等,因此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Fe?+,故錯誤;D.氯氣能把I-氧化成I?,淀粉遇碘變藍,因此可以檢驗I-的存在,故正確。8.(2018永州模擬)下列各組物質的溶液,不用外加試劑,就能實現鑒別的是() CuSO4K2SO4KNO3KOH Na?CO3BaCl?HClNa?SO4 NH4NO3Na2SO4Ba(

32、OH)2A1C13 NaAlO2Na2SiO3H2SO4NaClA.B.C. D.解析:選D。根據溶液顏色可鑒別出CuSO4溶液,用CuSO4溶液可進一步鑒別出KOH溶液,但k2so4和KNO3溶液無法鑒別;兩兩混合,有一種物質與其他兩種物質生成沉淀,該物質是BaCl2溶液,產生沉淀的兩種物質是Na2CO3和Na2SO4溶液,將HC1溶液加入兩種沉淀中,沉淀消失的原物質是Na2CO3溶液,不消失的原物質是Na2SO4溶液,本組能鑒別;兩兩互滴,利用滴加順序不同現象不同可鑒別出Ba(OH)2和AlCl3溶液,再利用Ba(OH)2溶液鑒別出Na2SO4和NH4NO3溶液,本組能鑒別;兩兩互滴,利用

33、滴加順序不同現象不同可鑒別出NaAlO2和H2SO4溶液,再用H2SO4溶液鑒別出Na2SiO3溶液,最后一種物質就是NaCl溶液,本組也能鑒別,故正確答案是Do9. (2018華中師大附中高三模擬)為確定某溶液的離子組成,進行如下實驗:測定溶液的pH,溶液顯強堿性;取少量溶液加入稀鹽酸至溶液呈酸性,產生無色無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在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取中上層清液繼續滴加Ba(NO3)2溶液至無沉淀時,再滴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根據實驗現象,以下推測正確的是()A. 定有SO2-B. 定有CO2-C. 一定有Cl-D. 不能確定HCO-是否存在

34、解析:選B。由知強堿性溶液中不存在HCO-;中產生的無色無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必是CO2,故一定無SO3-,一定有CO2-;由證明一定有SO4-;由于中加入鹽酸會引入Cl-,因此不能通過確定C卜是否存在。10. (2018肇慶高三模擬)某100mL溶液可能含有Na+、NH扌、Fe3+、CO2-、SO4-、Cl-中的若干種,取該溶液進行連續實驗,實驗過程如下圖:(所加試劑均過量,氣體全部逸出)100ml溶液BaCl.溶液aw沉淀1鹽酸Ho廠沉淀22-33g少濾液氣體0.672L(標準狀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O2-和SO4-,定不存在Fe3+B. 是否存在Na+

35、只有通過焰色反應才能確定C.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a+,可能存在C卜D. 若原溶液中不存在Cl-,則c(Na+)=0.1molL-1解析:選B。由題圖可知,沉淀1中有2.33gBaSO4和1.97gBaCO3,0.672L氣體是NH3,所以原溶液中肯定含有CO3-、SO?-和NH+,物質的量分別為0.01mol、0.01mol、0.03mol。由離子共存可知,有CO3-就不可能有Fe3+。根據電荷守恒可知,溶液中還應有其他陽離子存在,即Na+,而C卜則屬于可能存在的離子。若C卜不存在,根據電荷守恒可知n(Na+)=0.01mol,則c(Na+)=0.1molL-1。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有B項不正確。二、非選擇題11.某無色溶液X,由Na+、Ag+、Ba2+、Al3+、AlO夕、MnO->CO?-、SO?-中的若干種離子組成,取溶液進行如下連續實驗:(1) 氣體A的成分是(填化學式,下同),氣體B的成分是。(2) 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是。(3) 寫出步驟發生反應的所有離子方程式:。(4) 寫出步驟形成白色沉淀甲的離子方程式:。(5) 通過上述實驗,溶液X中還有未完全確定的離子;只要設計一個簡單的后續實驗就可以確定該離子是否存在,該方法(簡述操作步驟、現象及結論)。解析:該無色溶液中一定不含MnO-;加入過量鹽酸生成氣體,說明溶液中肯定含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