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賈生》賞析_第1頁
古詩文《賈生》賞析_第2頁
古詩文《賈生》賞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詩文賈生賞析古詩文賈生賞析賈生唐朝:李商隱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賈生譯文及注釋【譯文漢文帝為了求賢曾在未央宮前的正室里召見被逐之臣,論那賈誼的才華 和格調確實是十分脫俗超群。可惜的是雖然談到三更半夜竟是白白的向前移席,因 為他問的并不是關心天下百姓,而是鬼神。】【注釋賈生:賈誼,西漢著名的政論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許多重要政治 主張,但卻遭讒被貶,一生抑郁不得志。宣室:漢未央宮前殿的正室。逐臣: 被放逐之臣,指賈誼曾被貶謫。才調:才氣。可憐:可惜,可嘆。蒼生:百姓 問鬼神:事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文帝接見賈誼,“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 道所以然之狀。至夜

2、半,文帝前席。"虛:空自,徒然。前席:在坐席上移膝 靠近對方。蒼生:百姓】賈生評析這是一首托古諷時詩,意在借賈誼的遭遇,抒寫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詩選取 漢文帝宣室召見賈誼,夜半傾談的情節,寫文帝不能識賢,任賢;“不問蒼生問鬼 神”卻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藥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賢,不顧民生的昏庸特性。詩 寓慨于諷,諷刺效果頗好。此詩是首詠嘆賈生故事的短詩,其著眼點,不在個人的窮通得失,而在于指出 封建統治者不能真正重視人才,使其在政治上發揮作用。賈誼貶長沙,久已成為詩人們抒寫不遇之感的熟濫題材。作者獨辟蹊徑,特意 選取賈誼自長沙召回,宣室夜對的情節作為詩材。史記。屈賈列傳載:賈生征 見。孝

3、文帝方受厘(剛舉行過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未央宮前殿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 席上移膝靠近對方)。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詩人卻獨 具只眼,抓住不為人們所注意的“問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發人深省 的詩的議論。“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前幅純從正面著筆,絲毫不露貶意。 首句特標“求”、“訪”(咨詢),仿佛熱烈頌揚文帝求賢意愿之切、之殷,待賢 態度之誠、之謙,所謂求賢若渴,虛懷若谷。“求賢”而至“訪逐臣”,更可見其 網羅賢才已達到

4、“野無遺賢”的程度。次句隱括文帝對賈誼的推服贊嘆之詞。“才 調”,兼包才能風調,與“更無倫”的贊嘆配合,令人宛見賈生少年才俊、議論風 發、華采照人的精神風貌,詩的形象感和詠嘆的情調也就自然地顯示出來。這兩句, 由“求”而“訪”而贊,層層遞進,表現了文帝對賈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 幾乎會誤認為這是一篇圣主求賢頌。其實,這正是作者故弄狡宏之處。第三句承、轉交錯,是全詩樞紐。承,即所謂“夜半前席”,把文帝當時那種 虛心垂詢、凝神傾聽、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狀描繪得維妙維肖,使歷 史陳跡變成了充滿生活氣息、鮮明可觸的畫面。這種善于選取典型細節,善于“從 小物寄慨”的藝術手段,正是李商隱詠

5、史詩的絕招。通過這個生動的細節的渲染, 才把由“求”而“訪”而贊的那架“重賢”的云梯升到了最高處;而“轉”,也就 在這戲劇高潮中同時開始。不過,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轉逆折,而是用詠嘆之筆輕 輕撥轉一一在“夜半虛前席”前加上可憐兩字。可憐,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強 烈的“可悲”、“可嘆” 一類詞語,只說“可憐”,一方面是為末句一一一篇之 警策預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這里貌似輕描淡寫的“可憐”,比劍拔弩張的 “可悲”、“可嘆”更為含蘊,更耐人尋味。仿佛給文帝留有余地,其實卻隱含著 冷雋的嘲諷,可謂似輕而實重。“虛”者,空自、徒然之謂。雖只輕輕一點,卻使 讀者對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賢姿態從根本上產生

6、了懷疑,可謂舉重而若輕。如此 推重賢者,何以竟然成“虛” ?詩人引而不發,給讀者留下了懸念,詩也就顯出跌 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瀉無余。這一句承轉交錯的藝術處理,精煉,自然,和諧, 渾然無跡。末句方引滿而發,緊承“可憐”與“虛”,射出直中鵠的的一箭一一不問蒼生 問鬼神。鄭重求賢,虛心垂詢,推重嘆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為了詢求治國 安民之道,卻是為了 “問鬼神”的本原問題!這究竟是什么樣的求賢,對賢者又究 烈意味著什么啊!詩人仍只點破而不說盡一一通過“問”與“不問”的對照,讓 讀者自己對此得出應有的結論。辭鋒極犀利,諷刺極辛辣,感概極深沉,卻又極抑 揚吞吐之妙。由于前幾句圍繞“重賢”逐步升級

7、,節節上揚,第三句又盤馬彎弓, 引而不發,末句由強烈對照而形成的貶抑便顯得特別有力。這正是通常所謂的“抬 得高,摔得重”(也就是反跌手法)。整首詩在正反、揚抑、輕重、隱顯、承轉等 方面的藝術處理上,都蘊含著藝術的辯證法,而其新警含蘊、唱嘆有情的藝術風格 也就通過這一系列成功的藝術處理,逐步顯示出來。點破而不說盡,有論而無斷,并非由于內容貧弱而故弄玄虛,而是由于含蘊豐 富,片言不足以盡意。詩有諷有慨,寓慨于諷,旨意并不單純。從諷的方面看,表 面上似刺文帝,實際上詩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許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 服藥求仙,不顧民生,不任賢才,詩人矛頭所指,顯然是當時現實中那些“不問蒼 生問鬼神

8、”的封建統治者。在寓諷時主的同時,詩中又寓有詩人自己懷才不遇的深 沉感慨。詩人夙懷“欲回天地”的壯志,但偏遭衰世,沉淪下僚,詩中每發“賈生 年少虛垂涕”、“賈生兼事鬼”之慨。這首詩中的賈誼,正有詩人自己的影子。概 而言之,諷漢文實刺唐帝,憐賈生實亦自憫。李商隱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 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 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 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 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崔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