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匯報提綱一、構造單元劃分一、構造單元劃分二、盆地含油氣遠景區二、盆地含油氣遠景區三、主要勘探目的層系三、主要勘探目的層系第1頁/共65頁構造單元劃分一、重磁勘探資料一、重磁勘探資料二、沉積地層二、沉積地層三、構造依據三、構造依據第2頁/共65頁重磁勘探資料盆地構造單元劃分依據剩余重力異常剩余重力異常反映了盆地沉積巖的分布和基底的起伏特征。從圖反映了盆地沉積巖的分布和基底的起伏特征。從圖中可以看中可以看出,盆地北部庫車一帶,西南及東南邊緣地區剩余重力異常均比較低,塔出,盆地北部庫車一帶,西南及東南邊緣地區剩余重力異常均比較低,塔北地區及中央地區剩余重力異常值較高且局部地區為正值。北地區及中央地區
2、剩余重力異常值較高且局部地區為正值。第3頁/共65頁盆地構造單元劃分依據重磁勘探資料盆地盆地中央地區磁力異常十分明顯,表明其基底厚度較大中央地區磁力異常十分明顯,表明其基底厚度較大第4頁/共65頁構造單元劃分一、重磁勘探資料一、重磁勘探資料三、構造依據三、構造依據第5頁/共65頁盆地構造單元劃分依據沉積地層震旦紀寒武紀中奧陶世晚奧陶世志留紀第6頁/共65頁盆地構造單元劃分依據沉積地層泥盆紀早二疊世晚二疊世三疊紀第7頁/共65頁盆地構造單元劃分依據沉積地層石炭紀沉積相圖石炭系石炭系與前石炭系地層存在廣泛的與前石炭系地層存在廣泛的不整合不整合,可見明顯的對下侵蝕、,可見明顯的對下侵蝕、其上超覆的現
3、象。其上超覆的現象。塔西南地區塔西南地區主要為一套淺海陸棚和開闊臺地相主要為一套淺海陸棚和開闊臺地相沉積,其他地區為克拉通坳陷。沉積,其他地區為克拉通坳陷。第8頁/共65頁沉積地層侏羅紀沉積相圖盆地構造單元劃分依據侏羅紀侏羅紀為為前陸盆地前陸盆地河湖相沉積,四周被隆起環繞,形成多山圍臺河湖相沉積,四周被隆起環繞,形成多山圍臺的古地理格局。不過,西部隆起不斷向東部擴大,到晚侏羅紀南的古地理格局。不過,西部隆起不斷向東部擴大,到晚侏羅紀南部形成貫穿東西的南部隆起區,使凹陷區向東、向西南和東南邊部形成貫穿東西的南部隆起區,使凹陷區向東、向西南和東南邊緣遷移緣遷移。第9頁/共65頁沉積地層白堊紀新近紀
4、沉積相圖盆地構造單元劃分依據早早白堊世繼承了侏羅世古地理格局,晚白堊世塔里木盆地主體處白堊世繼承了侏羅世古地理格局,晚白堊世塔里木盆地主體處于隆起階段。下白堊統主要為沖積扇相、三角洲相及濱淺湖相的于隆起階段。下白堊統主要為沖積扇相、三角洲相及濱淺湖相的沉積,上白堊統發育沉積,上白堊統發育淺海沉積物。淺海沉積物。第10頁/共65頁沉積地層新近紀沉積相圖盆地構造單元劃分依據塔里木塔里木統一內陸盆地發展階段,接受了一套河流和沖積洪積相、統一內陸盆地發展階段,接受了一套河流和沖積洪積相、淺湖相的紅色粗碎屑沉積。淺湖相的紅色粗碎屑沉積。第11頁/共65頁構造單元劃分一、重磁勘探資料一、重磁勘探資料二、沉
5、積地層二、沉積地層第12頁/共65頁構造依據 塔里木盆地是一個由古生界克拉通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是一個由古生界克拉通盆地和中、新生界前陸盆地組成的中、新生界前陸盆地組成的大型疊合大型疊合、復、復合合盆地盆地 , ,具有古老陸殼基底和多次沉降隆具有古老陸殼基底和多次沉降隆升的復雜構造演化歷史。升的復雜構造演化歷史。 塔里木盆地復雜的構造地層決定了它的構塔里木盆地復雜的構造地層決定了它的構造單元界線造單元界線類型多種多樣類型多種多樣。盆地構造單元劃分依據第13頁/共65頁構造依據盆地構造單元劃分依據和田和田- -拜城剖面位置拜城剖面位置第14頁/共65頁由由和田和田- -拜城重磁力解釋剖面圖上可見,盆
6、地地殼厚度在北緯拜城重磁力解釋剖面圖上可見,盆地地殼厚度在北緯4040度中央軸線一帶度中央軸線一帶約為約為40-4340-43公里,在北側天山地區為公里,在北側天山地區為5454公里,南公里,南側昆侖山為側昆侖山為6060公里以上。公里以上。構造依據盆地構造單元劃分依據第15頁/共65頁盆地構造單元劃分依據構造依據第16頁/共65頁盆地構造單元劃分依據構造依據新提出的構造單元界線第17頁/共65頁 大大斷裂斷裂 -6500m-6500m等深線等深線 重要層序的尖滅重要層序的尖滅線線 斷裂的斷裂的延伸線延伸線 構造體系的包絡構造體系的包絡線線 坡折帶轉折端線坡折帶轉折端線盆地構造單元劃分依據構造
7、依據第18頁/共65頁構造依據盆地構造單元劃分依據第19頁/共65頁盆地構造單元劃分依據塔里木盆地構造區劃圖第20頁/共65頁塔里木盆地構造區劃圖 三坳四隆的構造格局:三坳四隆的構造格局:7 7個一級構造單元劃分個一級構造單元劃分為中、新生代前陸盆地,中、新生界發育齊全,最厚達12000米,與斷層相關褶皺為主的大型構造發育為埋藏在中、新生界之下的殘丘古隆起,中、新生界最大殘余厚度6600米,南向北超覆,頂部為中、上侏羅直接覆蓋在震旦寒武系之上,侏羅以上地層發育齊全。為一長期演化發展的巨型負向構造單元,除東部缺失部分古生界外,整個坳陷震旦第四系發育齊全,總厚1200016000米,震旦、寒武奧陶
8、系最后9000米。奧陶內石炭、三疊等低幅構造發育。分為巴楚隆起、塔中低凸起、塔東低凸起三個二級構造單元。巴楚隆起為大型活動型古隆起,由古生界和上新統組成,北部古生界大型背斜構造發育,南部發育下奧陶統碳酸鹽巖潛山和石炭系背斜構造。塔中低凸起是印支期形成的殘丘古隆起,由寒武奧陶和侏羅第四系兩個構造層組成,下古生界組成古隆起,上覆產狀平緩的侏羅系,古生界大型潛山及內幕背斜發育。第21頁/共65頁匯報提綱一、構造單元劃分一、構造單元劃分二、盆地含油氣遠景區二、盆地含油氣遠景區三、主要勘探目的層系三、主要勘探目的層系第22頁/共65頁構造背景塔里木盆地是前震旦系變質基底之上發育起來的一個大型疊合復合沉積
9、盆地。盆地的演化歷史可分為三個大的階段:震旦紀一早古生代:克拉通內坳陷及坳拉槽發展階段中、晚古生代: 穩定克拉通內坳陷及裂谷盆地發展階段中、新生代: 復合前陸盆地及內陸坳陷發展階段第23頁/共65頁七個一級構造單元庫車坳陷、塔北隆起、北部坳陷帶、中央隆起帶、西南坳陷、塔東南隆起、東南坳陷第24頁/共65頁庫車坳陷 為中、新生代前陸盆地,中、新生界發育齊全,最厚達12000米,與斷層相關褶皺為主的大型構造發育第25頁/共65頁庫車坳陷庫車前陸盆地的形成直接與陸陸碰撞造山作用相關。擠壓聚斂大地構造環境下的前陸褶皺沖斷帶及其伴生的前陸盆地是全球油氣資源的重要賦存地。地臺和被動大陸邊緣發育有烴源巖和儲
10、集層,造山作用促進了烴源巖的成熟,并且形成了烴類運移的結構格局。第26頁/共65頁庫車坳陷 庫車褶皺沖斷帶,即北塔里木(新生代) 前陸盆地的楔頂帶,除早年發現的兩個較小規模的油田(依奇克立克油田和大宛齊油田) 外,近年發現的均為氣田,如克拉2、克拉3、吐孜1、大北1 和依南2 氣田。2001 年發現的迪那1、迪那2 和阿克1 氣田也都位于南天山造山帶的前陸褶皺沖斷帶上;2001 年塔里木油氣勘探的另一個重大發現卻勒1 井則位于庫車褶皺沖斷帶的前緣部位(庫車坳陷和塔北隆起的過渡帶上) ,屬于黑油和天然氣的共同產區。 1998 年第三次對庫車坳陷油氣資源評價的結果表明,其資源量中,天然氣占84.
11、8 % ,石油占15. 2 % ,油/ 氣比約為211 ,明顯富氣。第27頁/共65頁塔北隆起為埋藏在中、新生界之下的殘丘古隆起,中、新生界最大殘余厚度6600米,南箱北超覆,頂部為中、上侏羅直接覆蓋在震旦寒武系之上,侏羅以上地層發育齊全。第28頁/共65頁塔北隆起背斜型 披覆背斜在塔北隆起帶分布普遍。以輪南構造帶最為典型。是塔北最重要的油氣藏類型之一古潛山型 以雅克拉潛山為代表,位于塔北隆起帶中段輪臺大斷裂上盤。這類油氣藏多呈塊狀,具有統一的油水界面,是一種良好的油氣聚集類型斷層遮擋型地層型 加里東末期形成的不整合面、泥盆紀末期形成的不整合面、早二疊世末期形成的不整合面,在區域上分布很廣第2
12、9頁/共65頁北部坳陷 塔北隆起南部北部坳陷中央隆起(北部) ,是造山作用所引起的褶皺沖斷作用基本未波及的前淵前隆地區,這里是以黑油為主的產區,如輪南、桑塔木、塔河、解放渠東、東河塘、哈得4、塔中40、塔中10、塔中4 和塔中16 油田。同時還發現少量的凝析油氣田(如吉拉克和塔中6 凝析油氣田) 為一長期演化發展的巨型負向構造單元,除東部缺失部分古生界外,整個坳陷震旦第四系發育齊全,總厚1200016000米,震旦、寒武奧陶系最后9000米。奧陶內石炭、三疊等低幅構造發育。第30頁/共65頁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氣分布規律 尋找天然氣的主要在南天山前陸褶皺沖斷帶尋找天然氣的主要在南天山前陸褶皺沖斷帶
13、, ,特別是庫車坳陷至塔北隆起北部特別是庫車坳陷至塔北隆起北部 尋找黑油的主要在秋里塔格構造帶南部至中央尋找黑油的主要在秋里塔格構造帶南部至中央隆起帶北部隆起帶北部 第31頁/共65頁塔中隆起分為巴楚隆起、塔中低凸起、塔東低凸起三個二級構造單元。分為巴楚隆起、塔中低凸起、塔東低凸起三個二級構造單元。巴楚隆起為大型活動型古隆起,由古生界和上新統組成,北部古巴楚隆起為大型活動型古隆起,由古生界和上新統組成,北部古生界大型背斜構造發育,南部發育下奧陶統碳酸鹽巖潛山和石炭系生界大型背斜構造發育,南部發育下奧陶統碳酸鹽巖潛山和石炭系背斜構造。背斜構造。塔中低凸起是印支期形成的殘丘古隆起,由寒武奧陶和侏羅
14、塔中低凸起是印支期形成的殘丘古隆起,由寒武奧陶和侏羅第四系兩個構造層組成,下古生界組成古隆起,上覆產狀平緩的侏第四系兩個構造層組成,下古生界組成古隆起,上覆產狀平緩的侏羅系,古生界大型潛山及內幕背斜發育。羅系,古生界大型潛山及內幕背斜發育。第32頁/共65頁塔中低凸起塔中低凸起是一個塔中低凸起是一個加里東加里東2 2海西期的復海西期的復式背斜構造。其南、式背斜構造。其南、北兩側均由斷裂界北兩側均由斷裂界定定, ,其演化也受斷裂其演化也受斷裂控制控制, ,總體呈東高西總體呈東高西低低, ,各斷裂構造帶向各斷裂構造帶向東收斂、向西撒開東收斂、向西撒開, ,構成一大型帚狀構構成一大型帚狀構造造. .
15、塔中地區主要有寒武系塔中地區主要有寒武系下奧陶統和中上奧陶統兩套烴下奧陶統和中上奧陶統兩套烴源巖源巖多套儲蓋組合,目前已經在石炭系、志留系和奧陶系等多套儲蓋組合,目前已經在石炭系、志留系和奧陶系等多個層位獲得工業油氣流多個層位獲得工業油氣流, ,另外另外, ,在二疊系在二疊系( (塔中塔中1 1井井) )和寒和寒武系的鹽下地層武系的鹽下地層( (塔參塔參1 1井井) )也見到了油氣顯示。也見到了油氣顯示。第33頁/共65頁塔中低凸起剖面A-A的地震解釋圖顯示塔中低凸起為一大型復式背斜第34頁/共65頁 塔中地區既有砂塔中地區既有砂巖儲層巖儲層, ,也有碳酸鹽也有碳酸鹽巖儲層。砂巖儲層巖儲層。砂
16、巖儲層主要發育于志留系、主要發育于志留系、上泥盆統東河塘組上泥盆統東河塘組( (東河砂巖東河砂巖) )和石炭和石炭系系; ;碳酸鹽巖儲層主碳酸鹽巖儲層主要發育于奧陶系要發育于奧陶系, ,其其次為寒武系次為寒武系 寒武奧陶儲層主寒武奧陶儲層主要是礁灘相和古潛要是礁灘相和古潛山型山型 第35頁/共65頁西南坳陷 為典型的中新世上新世發育的前陸坳陷。主體部位為典型的中新世上新世發育的前陸坳陷。主體部位第三系厚達第三系厚達700070001000010000米,向東北方向減薄至米,向東北方向減薄至20002000米,米,南部山前帶發育多排大型逆沖構造帶。南部山前帶發育多排大型逆沖構造帶。 油氣顯示主要
17、在柯克亞構造(背斜)油氣顯示主要在柯克亞構造(背斜)第36頁/共65頁西南坳陷 柯克亞構造的油源以侏羅系為主, 其初始的運移期為中新世, 更新世為主要運移期和油氣藏的調整時。 柯克亞構造形成于上古生界地層中斷夾塊的堆疊作用, 深部為雙重構造, 淺部為被動滑脫背斜。 柯克亞構造有兩種成藏模式, 一種是長距離側向運移形成的上古生界構造型的原生油氣藏, 另一種是短距離側向和垂向運移形成新生界次生油氣藏。第37頁/共65頁已發現的主要油氣田輪南油田塔中4井油田克拉2氣田迪那2氣田以盆地北部和中部為主以盆地北部和中部為主第38頁/共65頁匯報提綱一、構造單元劃分一、構造單元劃分二、盆地含油氣遠景區二、盆
18、地含油氣遠景區第39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一、地層一、地層發育發育特點特點二、生油層二、生油層三、儲集層三、儲集層四、蓋層四、蓋層五、圈閉五、圈閉六六、石油地質特征、石油地質特征第40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地層發育特點就全盆地而言,從震旦系至第四系,沉積地層齊全,最大沉積厚度超過15000米。 沉積巖層可分為海相和陸相兩大體系。其中,震旦系至石炭系主要為海相沉積,二疊系至第四系主要為陸相沉積。第41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一、地層一、地層發育發育特點特點三、儲集層三、儲集層四、蓋層四、蓋層五、圈閉五、圈閉六六、石油地質特征、石油地質特征第42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生油層主
19、要發育主要發育4 4套套烴源巖烴源巖:寒武系寒武系下奧陶統下奧陶統烴源巖,烴源巖,中中、上奧陶統、上奧陶統烴源巖,烴源巖,石炭石炭二疊系二疊系烴源巖,烴源巖,三疊三疊侏羅系侏羅系烴源巖烴源巖第43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生油層 盆地盆地內內廣布廣布。 東部為欠補償盆地沉積,為云質泥巖、泥質云東部為欠補償盆地沉積,為云質泥巖、泥質云巖及白云巖,厚巖及白云巖,厚120120415415米,有機碳米,有機碳0.7%0.7%5.52%,5.52%,現今為過成熟階段。現今為過成熟階段。 西部局限臺地相,為泥質泥晶云巖、泥晶泥質西部局限臺地相,為泥質泥晶云巖、泥晶泥質灰巖,平均有機碳灰巖,平均有機碳0
20、.81%0.81%0.91%,0.91%,最高達最高達2.43%,2.43%,有機碳大于有機碳大于1 1的生油巖厚的生油巖厚100100米,處于高過成米,處于高過成熟階段。熟階段。第44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生油層 主要主要分布在分布在塔中低凸起北斜坡塔中低凸起北斜坡、塔北隆起南斜塔北隆起南斜坡坡,淺海臺緣斜坡灰泥丘相。,淺海臺緣斜坡灰泥丘相。 塔塔中北斜坡為含泥質條帶灰巖和泥灰巖,厚中北斜坡為含泥質條帶灰巖和泥灰巖,厚8080120120米,有機碳米,有機碳0.5%0.5%5.54%,5.54%,正處于生油高峰正處于生油高峰期。期。 塔塔北南斜坡為結核狀灰巖,厚北南斜坡為結核狀灰巖,厚
21、5 51515米,有機碳米,有機碳0.2%0.2%0.85%,0.85%,平均平均0.42%,0.42%, 處于生油高峰晚期。處于生油高峰晚期。第45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生油層 主要主要分布在分布在巴楚隆起南部巴楚隆起南部和和西南坳陷西南坳陷。 石炭系石炭系烴源巖為泥巖和碳酸鹽巖。泥巖厚烴源巖為泥巖和碳酸鹽巖。泥巖厚100100300300米,有機碳米,有機碳0.3%0.3%1.97%1.97%;碳酸鹽巖厚;碳酸鹽巖厚3030400400米;斜坡為低熟階段,坳陷為高成熟過成熟米;斜坡為低熟階段,坳陷為高成熟過成熟階段。階段。 二疊系二疊系為下下二疊泥巖和碳酸鹽巖,泥巖有機為下下二疊泥巖
22、和碳酸鹽巖,泥巖有機碳碳0.16%0.16%0.52%,0.52%,碳酸鹽巖為碳酸鹽巖為0.25%0.25%0.520.52;處;處于高成熟過成熟階段。于高成熟過成熟階段。第46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生油層 主要分布在庫車坳陷,侏羅系烴源巖在塔西南坳陷也有主要分布在庫車坳陷,侏羅系烴源巖在塔西南坳陷也有分布。分布。庫車坳陷庫車坳陷為湖相暗色泥巖和沼澤相碳質泥巖和煤,為湖相暗色泥巖和沼澤相碳質泥巖和煤,厚厚1038.91038.91442.31442.3米,其中暗色泥巖厚米,其中暗色泥巖厚1000100013001300米。米。 三疊系湖相泥巖三疊系湖相泥巖有機碳有機碳0.43%0.43%
23、6.67%6.67%,碳質泥巖碳質泥巖有機碳有機碳平均達平均達7.34%,7.34%,處于成熟階段,局部為高成熟過成熟階段。處于成熟階段,局部為高成熟過成熟階段。 侏羅系暗色泥巖侏羅系暗色泥巖平均有機碳平均有機碳1.3%1.3%1.98%,1.98%,碳質泥巖碳質泥巖平均平均含量含量2.362.365.52%,5.52%, 已達成熟高成熟階段。已達成熟高成熟階段。 塔西南坳陷侏羅系烴源巖主要為中、下侏羅統黑色泥巖,塔西南坳陷侏羅系烴源巖主要為中、下侏羅統黑色泥巖,呈侏羅系分布于侏羅系斷陷,沉積中心厚呈侏羅系分布于侏羅系斷陷,沉積中心厚200200300300米,有米,有機碳機碳2.36%2.3
24、6%7.48%,7.48%,處于低成熟成熟階段。處于低成熟成熟階段。第47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一、地層一、地層發育發育特點特點二、生油層二、生油層四、蓋層四、蓋層五、圈閉五、圈閉六六、石油地質特征、石油地質特征第48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主要儲集層主要發育主要發育5 5套儲集層套儲集層:下第三系下第三系(E)(E)與白堊系與白堊系(K)(K)砂巖,砂巖,侏羅系侏羅系(J)(J)砂巖和砂礫巖,砂巖和砂礫巖,三疊系三疊系(T)(T)砂巖砂巖,石炭系石炭系(C)(C)東東河砂巖和生屑灰巖,河砂巖和生屑灰巖,奧陶系奧陶系(O)(O)碳酸鹽巖碳酸鹽巖第49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主要儲
25、集層 在在庫車坳陷庫車坳陷及及塔北隆起北部塔北隆起北部廣泛發育,是盆地廣泛發育,是盆地最好的砂巖儲集層之一。最好的砂巖儲集層之一。 下第三系砂巖厚下第三系砂巖厚4 42121米,孔隙度米,孔隙度6.9%6.9%20.3%,20.3%,滲透率滲透率13013018021802毫達西。毫達西。 白堊系砂巖在庫車坳陷北部厚達白堊系砂巖在庫車坳陷北部厚達400400余米,塔余米,塔北隆起北部厚北隆起北部厚100100余米,孔隙度余米,孔隙度11.28%11.28%19.5%,19.5%,滲透率滲透率1010100100毫達西。毫達西。 沉積相主要為沉積相主要為濱湖砂壩濱湖砂壩和和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
26、道。第50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主要儲集層 主要主要分布在分布在塔北隆起塔北隆起及及庫車坳陷庫車坳陷。 縱向上可分為縱向上可分為3 3個砂組,厚個砂組,厚6060100100米,孔隙度米,孔隙度161624.7%24.7%,滲透率,滲透率124.61124.61802802毫達西。毫達西。 沉積相主要為沉積相主要為河口砂壩河口砂壩、水下分流水下分流河道河道。第51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主要儲集層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塔北隆起塔北隆起和和庫車坳陷庫車坳陷。 塔塔北隆起主要為侏羅系底砂巖,厚北隆起主要為侏羅系底砂巖,厚30305050米,米,孔隙度孔隙度13.413.41818,滲透率,
27、滲透率2929300300毫達西。毫達西。 庫庫車坳陷依南地區砂礫巖為主,厚車坳陷依南地區砂礫巖為主,厚100100300300米,米,孔隙度孔隙度3.273.271010,滲透率,滲透率1 111.3311.33毫達西。毫達西。 沉積相沉積相為為辮狀河辮狀河、濱淺湖濱淺湖、辮狀三角洲辮狀三角洲、沖積沖積扇扇等。等。第52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主要儲集層 東河砂巖在東河砂巖在盆地中西部盆地中西部廣布,在塔北、塔中儲廣布,在塔北、塔中儲集層孔隙度集層孔隙度8.288.282020,滲透率,滲透率12.4812.4817361736毫毫達西。濱海相沉積。達西。濱海相沉積。 生屑灰巖在塔中、巴
28、楚地區穩定分布,厚生屑灰巖在塔中、巴楚地區穩定分布,厚35354545米,和田河氣田產層孔隙度為米,和田河氣田產層孔隙度為4.4%4.4%4.9%,4.9%,滲滲透率平均透率平均2.232.23毫達西。毫達西。 沉積相屬沉積相屬局限臺地局限臺地與與臺內淺灘沉積臺內淺灘沉積。第53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主要儲集層 分布在分布在塔北、塔中、巴楚塔北、塔中、巴楚地區。地區。 下奧陶統白云巖基質孔隙度下奧陶統白云巖基質孔隙度0.31%0.31%5.935.93,滲透率滲透率0.0020.0022020毫達西。中上奧陶統顆粒灰巖毫達西。中上奧陶統顆粒灰巖滲透率滲透率0.0050.005144.51
29、44.5毫達西。潛山頂部受風化淋毫達西。潛山頂部受風化淋濾影響,物性改善。濾影響,物性改善。第54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一、地層一、地層發育發育特點特點二、生油層二、生油層三、儲集層三、儲集層五、圈閉五、圈閉六六、石油地質特征、石油地質特征第55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蓋層 5 5套主要區域性蓋層:套主要區域性蓋層: 第三系第三系膏巖層,膏巖層, 中中下侏羅統煤系泥巖,下侏羅統煤系泥巖, 石炭系膏鹽層,石炭系膏鹽層, 中、上奧陶統泥巖,中、上奧陶統泥巖, 寒武系寒武系膏鹽層膏鹽層 第56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一、地層一、地層發育發育特點特點二、生油層二、生油層三、儲集層三、儲集層四、蓋層四、蓋層六六、石油地質特征、石油地質特征第57頁/共65頁主要勘探目的層系圈閉 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語文知識趣味競賽)考前沖刺模擬題
- 南方科技大學《現代文學與新女性》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音樂基礎理論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第二外語(五)(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海南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水工程測量》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媒體色彩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個人房屋買賣合同范本
- 安徽省渦陽縣2025年初三下學期期末質檢生物試題含解析
- 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中華文化典籍導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俄狄浦斯王》中的戲劇情境研究(22篇)
- 2024-2025年人教版七下語文期中復習-專題01 基礎知識積累(考點串講)
- 2025重慶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4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2030中國汽車用鋁板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譯林版六年級英語下冊期中試卷及答案【真題】
- 湖南省示范性高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2月聯考 物理試卷(含解析)
- 2025年《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考前通關必練題庫(含答案)
- 服裝公司品質(質量)管理手冊
-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素養教案第10課 相親相愛一家人
- 辦公樓弱電系統設計方案
- 私募投資學試題及答案
- 2025屆山東省青島市高三下學期一模讀后續寫+替補隊員+講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