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化學教學法試驗_第1頁
中學化學教學法試驗_第2頁
中學化學教學法試驗_第3頁
中學化學教學法試驗_第4頁
中學化學教學法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學化學教學法實驗緒論一、中學化學教學法實驗的目的和任務中學化學教學法實驗是中學化學教學法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它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已有的教育學科和化學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根據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要求,初步掌握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技能,培養學生獨立從事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初步能力,為學生畢業后進行中學化學實驗教學和實驗研究打下基礎。其基本任務是:1 .掌握中學化學教學中某些典型實驗的教學方法及某些典型儀器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2 .培養學生進行中學化學課堂實驗的準備和演示、以及為中學生實驗作準備實驗的初步能力;3 .培養學生根據中學化學教學內容的需要和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要求,以及中學現有設備條件的情

2、況,自行設計和改進中學化學實驗、裝配實驗儀器的初步能力。二、中學化學教學法實驗對學生的要求中學化學教學法實驗的性質和任務與其他化學實驗課(例如無機化學實驗課、有機化學實驗課、分析化學實驗課等)有所不同。首先,后者著重幫助學生認識和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前者則是作為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的一種途徑,它以學生已有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基礎,著重訓練和培養學生獨立從事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基本技能(這可稱之為化學教學法實驗的“教學性”)。在教學法實驗中,如果僅僅滿足于了解實驗所涉及的化學知識和掌握這些實驗的操作技能,那就遠遠未能完成本實驗的任務,而與中學生的實驗沒有多大區別了。再者,由于化

3、學教學法實驗更多地考慮的是實驗的“教學法”因素,即如何成功地將化學實驗運用于化學教學。這就經常會遇到設計或選擇教學實驗的最優化方案,尋求實驗儀器、藥品的代用或實驗方法的改革等等,因而必須引導學生進行教學實驗的設計及實驗改革的探索等。故此,化學教學法實驗具有明顯的研究和探索的性質(這可叫做化學教學法實驗的“探究性”)。有鑒于此,我們特對學習本課的學生提出以下幾點要求:1 .要以教育學、心理學和中學化學教學法的理論作為指導,把教學理論與所學的化學知識充分結合起來,解決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具體問題。要時時處處想到自己是“以中學化學教師的姿態”、為了完成某一教學任務在做實驗;2 .要深入鉆研實驗和相應

4、的中學化學教材的內容。切實理解該實驗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實驗本身的基本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實驗條件,認真、細致地設計實驗方案,做到目的明確,步驟具體,成竹在胸;3 .要認真參閱有關資料。既要善于吸取前人的成功經驗,又要大膽改革,敢于創新,結合具體條件,完成實驗任務;4 .要嚴格要求自己。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訓練自已實驗操作的規范化。要注意培養保持整潔、勤儉節約、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和精細嚴謹、實事求是、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5 .要認真總結經驗,珍惜自已的實驗成果。每個實驗之后,要按照要求認真完成實驗總結,寫出書面總結報告實驗“氧氣的性質”演示實驗的準備一、實驗目的1 .了解“氧氣的性質

5、”演示實驗在相應教材和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本實驗的操作技術,總結實驗成功的關鍵。2 .初步體會教師應該如何做好預備實驗,培養準備演示實驗的能力。3 .探索快速演示“氧氣的性質”的簡易儀器裝置及方法。二、實驗題目1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2 .硫在氧氣中燃燒3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4 .蠟燭在氧氣中燃燒三、實驗步驟1 .課前寫出預備實驗計劃根據指定的演示實驗題目,鉆研初中化學課本中有關的實驗內容和相應的課文,以及參考資料(見后)。分析本實驗在初中化學教材和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寫出預備實驗計劃。(要求包括:實驗題目,演示目的,儀器藥品及材料的名稱、規格和數量,實驗步驟、裝置及操作要點等。)并于實驗前

6、交指導教師審閱。2 .進行預備實驗。在實驗室按計劃進行實驗,細心操作,仔細觀察,反復研究。注意按演示實驗的要求總結本實驗成功的關鍵和注意事項。為此,在實驗研究的過程中,應詳細記錄實驗方法及步驟、實際操作條件(如溫度,壓力,濕度,儀器規格,藥品純度,濃度和用量等)、實驗現象(包括正常現象和反常現象)和效果,完成實驗所需時間等。在總結出成功的關鍵和注意事項,并掌握了本實驗的操作技術之后,將必需的儀器、藥品和器材,清潔整齊地排列在實驗臺上,再報告指導教師檢查、考核。在這次考核中,重點要求清潔、整齊、操作規范、現象鮮明,迅速得出實驗結果、不發生安全事故。3 .探索快速演示“氧氣的性質”的簡易儀器裝置及

7、方法。在做好以上預備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為在缺少儀器、藥品的條件下能做出“氧氣的性質”演示實驗探索簡易儀器裝置及方法,研究自制儀器、藥品或代用品。首先,利用橫口管進行“氧氣的性質”實驗(操作方法見參考資料,已有文獻介紹自制和使用橫口管的經驗),研究、總結用橫口管代替常用化學儀器做實驗的優缺點。然后本著自力更生、因陋就簡而又不失科學性的原則,提出自己設想的簡易儀器裝置和方法的合理方案,或提出自制儀器、藥品以及代用品的設計方案。4 .按照下列討論題目進行總結,寫出書面報告。討論題目:(1)對上列四個演示實驗,分別按直觀、簡單、安全、可靠的要求,總結出保證實驗成功的條件、關鍵和注意事項。(2)橫口管

8、用在“氧氣的性質”演示實驗中有哪些優缺點?你在探索快速演示“氧氣的性質”的簡易儀器裝置和方法以及儀器、藥品的自制或代用等方面有什么設想?(3)試比較教師備課中進行演示實驗的預備實驗與學生學習中進行的實驗,二者的目的要求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四、參考資料1 .有關實驗操作中的一些問題。在演示氧氣的化學性質時,須事前收集多瓶氧氣,如要臨時充氧氣,最好用貯氣瓶,因為用貯氣瓶供氧氣迅速方便。各種物質在盛有氧氣的集氣瓶里燃燒時,反應都比較劇烈,放出大量的熱,以致集氣瓶往往容易破裂,所以要選用較大的(250ml)集氣瓶;用來燃燒的物質取量不宜太多(例如硫或磷,約取綠豆粒大小的一粒就夠了);演示時還要注意不

9、可讓燃著的物質以及盛燃燒物質的燃燒匙和瓶壁接觸;用來燃燒鐵絲的一瓶氧氣,預先裝入瓶中的水或細砂鋪在瓶底的厚度可約在23cm之間。木炭在氧氣里燃燒須事先把木炭燃紅。若將木炭放入燃燒匙內在空氣里則很難燒紅,以致拖延演示時間。若用銀子夾取一小塊木炭在酒精燈焰上燒紅,然后用嘴吹旺,再放入燃燒匙里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試驗,則可節約演示時間。將點燃的物質放進盛氧氣的集氣瓶里時,必須要從瓶的口部燃起,慢慢地伸到瓶底,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第一,可以使集氣瓶的瓶壁受熱均勻;第二,可以利用全部氧氣,使燃燒的時間延長,效果明顯。鑒定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要用新制的、飽和的、澄清的石灰水,因為石灰水放置過久,其中的氫氧化

10、鈣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起反應而失效。濃度小的石灰水遇到較多的二氧化碳容易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氫鈣,使開始時出現的渾濁,一會兒又變得澄清了。在氧氣里燃燒硫、磷、鈉等一般都要用燃燒匙。為了防止燃燒匙被燒壞,并且使用過的燃燒匙易于洗凈,在燃燒匙的底部可先鋪上一層石棉絨或一塊石棉紙,也可以先放一些砂子。但要注意,如果燃燒的火焰未呈現預期的顏色,就要考慮燃燒匙中是否混入了影響焰色的雜質。燃燒匙的柄,最好是穿在一塊圓形小木片或厚紙板中央的小孔里。實驗時,使小木片或厚紙板蓋在集氣瓶口上,這樣可以防止燃燒生成的有毒氣體大量逸出。磷在氧氣里燃燒時會發出耀眼的光亮、若取用白磷,則將它在水中切取一5小塊,從水中取出后,

11、須用濾紙將其表面的水充分吸干,然后再放入燃燒匙內。置于氧氣瓶中,再用灼熱的玻璃棒頭接觸使之著火。若白磷附有水,則在燃燒時常常向四處噴射飛沫,飛沫附著在瓶壁上又燃燒起來,因而容易使玻璃瓶炸裂。實驗完畢后,如果還有燃著的硫或磷,應該立即把它浸在冷水里,使之熄滅。或者把它拿到通風的地方燃燒完。要使鐵絲在氧氣里燃燒,用來燃燒的鐵絲應相當的細,并須事先用砂紙擦去鐵銹,再把它燒紅。但是當鐵絲在火焰上燒紅后移出火焰時,它就很快冷卻了,為了順利地做好這個實驗,可把一段長15cm左右并經擦光的細鐵絲繞成螺旋形,將其一端緊系在一根較粗的鐵絲(或木條)上,而另一端必須連接著一種易燃的物質(用一小團蘸有酒精的棉花、或

12、一小塊軟木,或一段火柴梗等都可以)。先把易燃物點燃,待大部分燃完時,再把鐵絲伸進氧氣瓶里。當易燃物燒盡,鐵絲燒著時,就見有火花向四面飛射。應注意觀察生成物的顏色和狀態。蠟燭在氧氣里燃燒,要確證有水生成,所用的氧氣和集氣瓶都應該是干燥的。因此,這瓶氧氣應該用排氣法收集,集氣瓶也應事先烘干。所用蠟燭應盡可能短小一些,反應結束后,應注意檢驗生成物。2.利用橫口管進行“氧氣的性質”實驗的裝置和操作簡圖。(1)木炭在氧氣中燃燒藥品及用量:氯酸鉀約1g、二氧化鈕約為氯酸鉀重量的1/3。澄清石灰水適量。木炭條。(2)硫在氧氣中燃燒藥品及用量:卻一1木炭在氧氣中燃燒H1-2硫在氧氣中燃燒氯酸鉀和二氧化鈕用量同

13、(1)。把硫粉粘附在玻璃棒上。方法是:取一支干燥清潔的玻璃棒,在酒精燈焰上把一端預熱,然后插入硫粉中,則硫粉粘附在玻璃棒上,備實驗使用(注意:玻璃棒溫度不宜太高,否則硫粉熔融,反而不易粘上)。蒸儲水適量。(3)鐵絲在氧氣中燃燒藥品及用量:氯酸鉀和二氧化鈕用量同(1)。細河沙適量。細鐵絲。(4)蠟燭在氧氣中燃燒藥品及用量:圖1-3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國1-4燃燭在氧氣中想慌氯酸鉀和二氧化鈕用量同(1)。蠟燭(按需要大小自制小蠟燭)。澄清石灰水適量。(5)氧氣的性質連續操作實驗連續操作步驟如下:如圖試驗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取去上面的小橫口管,再將帶火星的鐵絲插入大橫口管中,試驗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取去大橫

14、口管,再將燃著硫的玻璃棒伸入產生氧氣的大試管中,試驗硫在氧氣中燃燒。(注意,勿使硫掉入管底)。注:1.不要使氧氣發生得太猛,可用移動酒精燈的辦法控制氧氣發生的速度。2.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鈕混和加熱產生氧氣外,亦可采用高鈕酸鉀分解產生氧氣。參考文獻1四川師范學院化學系編印,中學化學實驗,第一冊(1980)o2羅彥茹、桂正良、楊盛書、“橫口管快速實驗法”,化學教育,5,(1980)3盧瑞,“用自制儀器開展化學實驗,”化學教學,2,(1980)。實驗二“電解水”實驗的準備和演示一、實驗目的1 .掌握“電解水”演示實驗的操作技術;2 .探索水電解器(霍夫曼電解器)的代用裝置;3 .培養學生“以教師的姿

15、態”做好演示實驗的預備實驗以及進行演示的初步能力。二、實驗題目電解水三、實驗步驟1 .課前寫出預備實驗計劃和演示(試講)計劃鉆研初中化學課本中電解水這個演示實驗的內容和相應的課文以及本實驗后列的參考資料。根據中學化學教學大綱的精神分析本實驗在初中化學教材和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寫出預備實驗計劃和演示(試講)計劃,于實驗前交指導教師審閱。預備實驗計劃的要求見實驗一,并參閱本實驗的步驟2。演示(試講)計劃相當于教案中教學過程的一個片段,具內容可包括:演示和講授的課題(寫出段落標題),如何引入本段課文的講解(寫出引言),如何交待演示實驗的目的(簡述實驗目的),如何安裝儀器并向學生說明實驗裝置的構造和作

16、用(畫出裝置圖,寫出講述要點),如何演示及指導學生觀察(簡述操作步驟,列出觀察要點),如何根據實驗現象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寫出講授提綱)等。2 .進行預備實驗實驗過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項同實驗一,且特別要注意本實驗中各實驗裝置、實驗條件和實驗效果的比較和總結。(1)實驗操作及效果的初步體驗采用霍夫曼電解器作實驗裝置,以1:10的H2SQ溶液作電解液,用6V的直流電源進行電解實驗。觀察和記錄兩極產生氣泡的大小及速度、收得可檢驗量的氫氣(約15ml)所需的時間、所收得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以及檢驗氫氣和氧氣的直觀效果、操作是否簡便等。運用上述裝置,將直流電壓依次升高到12V和18V分別進行實驗。注意練

17、習實驗操作,對比電解速度及直觀效果。(2)實驗條件的探索及實驗裝置的代用試驗。i、按本書圖22的裝置,以1:10的HSQ溶液為電解液,直流電壓6V,分別用保險絲(或鉛棒)、石墨捧(干電池芯)、銅片作電極,依次進行電解實驗。觀察和記錄的要求同前,并注意相互對比。ii、仍按上述圖22的裝置,以10%的NaOH§液為電解液,直流電壓6V,用鐵釘(或粗鐵絲)作電極進行電解實驗。觀察和記錄的要求同前。改變兩只電極之間的距離(由最遠移到最近,但兩極不可相碰而短路),觀察和比較兩電極之間距離的改變對電解速度的影響。問:如果將電解液稀釋,電解速度將如何變化?實驗裝置不變,將鐵電極先后換成石墨電極和銅

18、片電極,分別進行電解實驗,按以上同樣的要求進行觀察和記錄。通過以上各次實驗,試討論小結下列問題:a、是否用任何材料作電極、配以任何溶液作電解液,都適用于電解水(證明水的組成)的演示實驗?b、影響電解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c、在某些實驗中,所得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遠遠偏離2:1,其原因何在?d、如果讓你自行設計一種霍夫曼電解器的代用裝置,原則上應考慮哪些方面的問題?iii、用本書圖2-7所示的雙管電解器(任取一種),以10%的NaOH溶液作電解液,直流電壓6V,進行電解實驗。正式實驗之前應預先電解一次,對陽極和電解液分別進行氧化和氧氣飽和的處理。正式電解時觀察和記錄的要求同前。按直觀、簡單、安全、

19、可靠等演示實驗的基本條件,選擇并準備一套電解水的演示實驗裝置以及所需的藥品和材料,供演示(試講)之用3 .電解水實驗的演示(試講)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內輪流演示試講。小組成員互相觀摩,并進行評議,提出優缺點及改進意見。4 .按照下列討論題目寫出書面總結討論題目:(1)整理實驗記錄,總結獲得電解水的演示實驗較佳效果的條件、關鍵和注意事項。選擇或設計一套較優的霍夫曼電解器代用裝置,畫出裝置圖,簡述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闡明裝置的優點或(和)進一步改進的意見。(2)演示實驗的準備與其后的課堂演示之間的關系如何?在進行演示的過程中,應遵循哪些基本要求?試談談你自己的體會。四、參考資料實驗室電解水常用的裝

20、置是“霍夫曼電解器”,它是由兩支有刻度的玻璃管和一支球形漏斗管用三通管相聯通而組成的。兩支刻度玻璃管的上端各有一個活塞,而其下端均嵌有白金電極。演示前打開兩刻度玻璃管的活塞,往球形漏斗里先倒入濃度為1.5%的硫酸溶液,以浸沒兩個鋁電極為度。再倒入清水,待兩支刻度玻璃管中的液體即將升到活塞時,加水的速度應放慢,使液面稍超過兩個活塞,然后將活塞關閉,伸入卷成細條的濾紙吸去超過活塞部分的水。若用1:10的硫酸溶液作電解液(不再稀釋),可加快電解速度。電解時使用6-18V的直流電源,電源的電壓較高時,電解的速度也較快。為了便于檢驗電解所得的氫氣和氧氣,須在氣體體積大的那支刻度玻璃管(與陰極相連的那一支

21、)的上端,用橡皮管接上一根彎曲的尖嘴管;而在另一支刻度玻璃管(與陽極相連的那一支)的上端,用橡皮管接上一個空的球形干燥管。檢驗氫氣和氧氣時,把帶余燼的木條伸入空的球形干燥管中,旋開此刻度管上的活塞,即見木條復燃,證明陽極放出的是氧氣。用干燥的小試管罩在另一支彎曲的尖咀管上,旋開此刻度管上的活塞,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移至火焰上燃燒,以證明它是氫氣。用霍夫曼電解器電解水所得的氫氣和氧氣具體積比為2:1,用以證明水的組成是較理想的,但在一般中學,很難找到這種裝置。故中學化學教師自制了多種代用裝置,現選列幾種,如圖2-1至圖2-5所示。圖2-2電解水的槽式簡易裝置試首切去底部的廣口瓶圖之一3用半費施踽

22、桶做成的水電解器圖2T用廣口瓶裝配成的水電解度圖2-5用映管做成的水電解器在所列各裝置中,圖2-1的裝置最接近于霍夫曼電解器。圖2-2和圖2-3的裝置較簡單,但在將收集氣體的試管放入或取出電解液時,手會被溶液所粘污而受腐蝕。為了克服這一缺點,可事先將集氣管接管口的大小配一個膠塞,并使膠塞固定在一段粗鐵絲的一端,再按需要彎成適當的角度(使呈鉤形)如圖2-6,即得一帶柄膠塞。當將集氣管放入或取出電解液時,都事先用此膠塞將管口塞住,以代替手的作用。圖2-4和圖25裝置的特點是將制得的氫氣和氧氣用導管導出后再收集。但裝置內的空氣無法事先排盡,是其缺點。在各種電極材料中,以鉆電極為最好。它不受氧化,氫和

23、氧在鋁電極上的超電壓都小。鴇、鋁電極也較好(用鉗、鴇、鋁做電極材料均采用酸性電解液)。然而這些材料在一般的中學里不易找到。因而在自制電解器中,多采用其它金屬材料作電極。據驗證,當采用510%的NaO或KOH§液作電解液時,鐵釘或粗鐵絲、不銹鋼片等是較好的電極材料,因為在這種條件下進行電解,這些電極的陽極表面能形成難溶的保護膜,這就避免了電極材料在電解過程中不斷被氧化、溶解,不至于使生成的氧氣又被消耗掉。如果用1:10的H2SQ作電解液,則可以用鉛棒或保險絲作電極。總之,用非鋁材料作電極時,電極材料與電解液的匹配非常重要。其基本原則是,所選的電極材料應不與所用的電解液起化學反應,且在電

24、解時能在陽極表面形成不溶于該電解液的保護膜。例如,鐵在堿性溶液中是比較好的電極材料,但在酸性溶液中則不行。因為一方面鐵要與酸反應置換出氫,同時,在電解時,作為陽極的鐵又要不斷被氧化而溶解在酸中,使氧氣生成的量大大減少。無論采用酸或堿作電解液,都不宜采用銅或碳棒作電極。前者在電解時其陽極要不斷地被氧化溶解減少氧氣的生成;后者的超電壓高,對氣體的吸附作用強,產氣慢。用自制的水電解器電解水,所收集到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往往不等于2:1,氧氣的體積比理論值要小。其主要原因是:第一,陽極材料被氧化要消耗一部分氧,第二,在相同溫度下,氧氣的溶解度比氫氣的大。例如,在20c時,氧氣的溶解度為31ml/L,而

25、氫氣為18.2ml/L;第三,兩極的電流效率可能不同。改進的方法是:第一,注意電極材料與電解液的匹配,并將兩極固定使用(給陽極套上一段紅色塑料軟管作為標記)。在正式演示之前先進行一次電解,使陽極表面氧化而形成保護膜,在正式演示時仍以該極作為陽極;第二,電解開始后暫不收集,使氣體在電解液中飽和。或事先用氧氣使電解液飽和;第三,所用H2SQ或NaOK電解質應盡可能純凈。經多年來的使用證明,在各種自制的水電解器中,“雙管電解器”具有易于觀察、操作方便、電解速度快、所得氫氣與氧氣體的體積比接近于2:1等優點。圖27是這種裝置的幾種形式。雙管電解器A,是一只直徑1.52cm臂長15-20cm的特制U形管

26、,其彎曲處接有三個支管。兩側的支管中各插入一根套有極小橡皮塞(由鉆孔時所得的膠塞芯作成)的大鐵釘作電極。中心支管為排液管,其尾端套一段帶彈簧夾的乳膠管。裝置應不漏氣不漏液。實驗時將電解器夾持在鐵架臺上。在排液管的下面,放一只空的燒杯。夾好排液管上的彈簧夾,拔開上口的兩只膠塞,向電解器中注入10%左右的NaOH容液至滿,將上口的兩只膠塞塞緊,管內應不留氣泡。打開彈簧夾,止匕時,如果上口的膠塞確實是塞緊了,則由于大氣壓力的作用,電解器中的溶液不會自動流出。接通6V直流電源,兩極上立即有氣泡產生,氣體分別匯集于兩臂管中,并將溶液由排液管排出,滴入事先放好的燒杯中。約3分鐘左右,可得氫氣l2ml,同時

27、得氧氣6ml左右。停止通電,夾好彈簧夾。先拔開陽極一邊管口的膠塞,用帶有余燼的木條伸入管內檢驗收得的氧氣;再用燃著的木條移近陰極一邊的管口,拔開膠塞,點燃以檢驗氫氣。在正式演示之前,應預先進行一次電解,使陽極表面形成保護膜,并將兩極做上標記,以便以后固定使用。同時,將電解液用氧氣飽和。這是保證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為2:1的必要措施。雙管電解器B,是用一只250ml廣口瓶和兩支無底的、大小相同的中號試管(15mm150mm裝配而成。在瓶口的膠塞上并排地鉆兩個大小與試管匹配的孔,把試管的底端插入塞孔,管的下沿不要超過案子的下底面,以免裝電解液時瓶內留下氣泡。用兩段粗鐵絲從塞面穿入瓶內,并使其下端彎轉

28、分別伸入兩支試管內作電極。處于試管以外部分的鐵絲應該用膠套管套住,并用石臘封嚴,使之不與電解液接觸。在塞面上另鉆一個小孔,裝一根直角玻璃導管,并聯接一段帶彈簧夾的乳膠管作為排液管,瓶塞的截面如圖2-8所示。c圉27幾種花式的雙管電,解器膠叁營U2-8雙管電解器E瓶塞部分側面圖電解前先在廣口瓶內裝滿10%NaOH溶液,塞緊瓶口的膠塞,注意瓶內不能留有氣泡。以下的操作與雙管電解器A的操作完全相同。由于電解器B的材料易得,制作簡便,電解時可直接擺放在講臺上,勿須用鐵架臺,操作甚為方便。雙管電解器C的結構與B相似,容器部分為一只截去底部的廣口瓶作成。參考文獻1 .AA格拉別茲基著,程觀楚譯,化學實驗,

29、上海教育出版社,第5255頁(1959)。2 .費立特著,中學化學實驗的技術和教學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45147頁(1955)。3 .金立藩、馬經德編著,中學化學課堂實驗上冊,上海教育出版社,第9097頁(1979)。4 .凌祖頤編著,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實驗,上海教育出版社,第7879頁(1962)。5 .四川師范學院化學系編,初中化學教學演示實驗,四川人民出版社,第6772頁(1974)實驗三“氫氣”演示實驗的準備一、實驗目的1 .掌握氫氣的制法和性質實驗的操作技術,探討本實驗的鮮明、生動、直觀的演示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2 .探索啟普發生器的代用裝置;3 .進一步培養學生做好演示實驗的預備

30、實驗的能力。二、實驗題目1 .氫氣的實驗室制法2 .用氫氣流吹肥皂泡3 .氫氣在空氣里燃燒4 .氫氣和氧氣的爆炸實驗5 .檢驗氫氣純度的實驗6 .氫氣在氯氣里燃燒7 .氫氣還原氧化銅三、實驗步驟1 .課前寫好預備實驗計劃在深入鉆研實驗內容和相應的課文以及參考資料的基礎上,寫出預備實驗計劃(要求見實驗一)于實驗之前交指導教師審閱。2 .進行預備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總結有關基本操作的規范化,演示效果,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項,以及有關實驗的改革方案等。例如,注意啟普發生器的使用、氫氣純度的檢驗,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等有關操作規范化的訓練;氫氣在普通玻璃管嘴上燃燒時,具火焰常常為黃色,可用石英玻

31、璃管嘴或鋁質管嘴代替普通玻璃管嘴,這時氫氣火焰為淡藍色,可改善該實驗的效果;由啟普發生器中導出的氫氣,若直接點火燃燒,假若氨氣不純,可能引起爆炸事故。可將導出的氫氣先通過一個安全燃燒裝置,然后再進行燃燒實驗,就不會再有危險;用鐵皮罐頭盒做氫、氧混合氣體的爆炸實驗,常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可將鐵皮罐頭盒改為紙筒,或將氫氧混和氣體鼓入肥皂泡中進行爆炸實驗。3 .按以下討論題目寫出書面總結討論題目:(1)系統總結氫氣的制法和性質實驗的演示技術及安全注意事項。(2)在氫氣的制法和性質實驗的演示過程中,如何對中學生進行安全與危險的辯證關系的教育。四、參考資料1 .啟普發生器的結構和用法啟普發生器是由球形漏

32、斗1,球形和半球形容器2(又稱底座)和導氣管3等三部分組成(如圖31)o容器的球形部分有兩個開口,正上方的開口是球形漏斗插入的孔道,旁邊的一個是氣體的出口,用橡皮塞連接導氣管,半球部分旁側的口是傾倒廢液用的,用磨砂玻璃塞塞緊。球形漏斗的長頸幾乎伸到半球體的底部,它與球形容器上口的相接處是磨砂的,很密合,以防漏氣。在使用時應先檢查是否漏氣。取下球形漏斗和導氣管上的玻璃活塞,在其上的磨砂部位涂上一層薄薄的凡士林,然后照原樣塞緊,轉動數次,打開導氣管上的活塞,從球形漏斗的上口加入自來水。當水進入容器2并封閉球形漏斗的下口時,關閉導氣管上的活塞,再往球形漏斗內加水,使球形漏斗中的水位高于容器2中的水位

33、。靜置數分鐘,觀察球形漏斗中的水位是否下降,若水位下降,說明漏氣。必須找出原因加以糾正。倒出自來水,按原樣安裝好。圖31啟普發生器把鋅粒裝入啟普發生器,一般可采用下列手續:先將球形漏斗從容器2中抽出,把容器2橫放在桌上,再把鋅粒從上口放進容器2的球形部分里,切勿使鋅粒落入容器下部的半球形部分。然后將球形漏斗按原樣插回。再把整個裝置直立起來。這時鋅粒的大小如果適中,就都嵌在球形漏斗管與容器2頸部之間的縫隙的上面。如果此處的縫隙太寬,為了避免鋅粒下落,可事先用一塊帶小孔的圓環形橡皮墊套在球形漏斗管上(或在容器2的頸部填上一些玻璃棉),當將球形漏斗插入容器2時,使橡皮墊(或玻璃棉)恰好蓋(或填塞)在

34、容器2的頸部。這樣既可阻止鋅粒下落,又可以使酸液從小孔(或縫隙)自由通過。也有人主張拔開帶導氣管3的橡皮塞,從此處裝入鋅粒。為了減少酸的用量,可在容器2的半球形部分裝入玻璃珠或碎玻璃,用以占據一部分空間。制備氣體的操作可按下述步驟進行:裝好鋅粒后,打開導氣管的活塞,將3mol/L的稀硫酸由球形漏斗注入發生器,酸液沿漏斗管流入容器2的半球形部分,再升到中間的球形容器里。當酸液剛好浸沒鋅粒后,停止加酸。這時鋅與酸反應產生氫氣,氫氣由導氣管導出。如果關閉導氣管的活塞,生成的氫氣使球形容器里的壓強增大,將酸液經底部半球形容器壓入球形漏斗中,使酸與鋅粒分開,反應停止。用啟普發生器制備氣體,有“要用即來,

35、不用即止”的優點。凡是用塊狀固體跟液體反應以制備氣體,且反應時不需加熱者,都可利用啟普發生器。在制取氫氣的過程中,如果中途需要添加鋅粒,可關閉導氣管上的活塞,當酸液與鋅粒脫離接觸后,用橡皮塞將球形漏斗的上口塞緊,再拔下帶導氣管的橡皮塞。這時由于大氣的壓力,漏斗中的硫酸不會流入容器2,所以可將鋅粒從塞導氣管的開口處加入。加好鋅粒后,塞緊帶導氣管的橡皮塞,拔下球形漏斗口上的橡皮塞,即可繼續使用(須重新檢查氫氣純度)。如果中途要更換酸液,可在鋅粒與酸液分開(方法如前)的情況下,用橡皮塞將球形漏斗的上口塞緊,然后將啟普發生器放在玻璃水槽或廢液缸的邊沿上,拔下容器2下部側口的玻璃塞,再慢慢地拔開球形漏斗

36、上口的橡皮塞,用控制空氣進入球形漏斗的速度來控制廢酸流出的速度,待廢酸放完后,塞上容器2下部側口的玻璃塞,再從頂部加入新酸。2 .有關操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在檢驗氫氣純度時須特別注意的是,當用試管接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檢驗后,若須再次收集檢驗,則必須用拇指按住試管口一會兒后再收集,或者換用另一支試管收集。因為第一次檢驗之后,試管內可能仍有氫氣在燃燒(它顏色淺淡,不易觀察出來),若將它立即拿去再收集氫氣,就會將導氣管口的氫氣點燃。如果這時啟普發生器內的氫氣還未純凈,就會引起爆炸事故。收集氫氣可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氣法。但用排空氣法難以判斷氫氣是否已經收滿,且氣流較小時收得的氫氣常不夠純凈,故無特別要

37、求時,一般以排水法收集較好。在用氫氣流吹肥皂泡的實驗中,肥皂液中不能有固態微粒存在。可稱取肥皂或洗衣粉1g于蒸發皿中,加蒸儲水3040ml,使之充分溶和。為了增加肥皂液的粘性及肥皂泡膜的堅固性,可再往肥皂液中加入23ml甘油。欲要吹出又大又好的肥皂泡,必須用相當強的氫氣流。氫氣流出口處應安裝特別的管嘴,如尾接管、球形干燥管、毛筆的竹制筆帽等。口徑直稍大,邊緣應平整圓滑。毛筆的竹筆帽是比較理想的管嘴。因它的摩擦系數較大,吹成的肥皂泡不易在它的上端滑動,而且它一端的孔較小,另一端(與肥皂泡接觸)較大,肥皂液沿管的內壁逐漸擴大,容易吹成氣泡,不易破裂。使肥皂泡很好地脫離管嘴是實驗成功的又一關鍵。這步

38、操作可用手輕輕向肥皂泡扇動,或用嘴輕吹,或抖動一下管嘴等方法。上述方法如果操作不當,肥皂泡會因受壓不均而破裂。如果用一支尖嘴玻璃管以水平方向對準氫氣泡與管嘴的附著處,輕輕一吹,(如圖32)則因泡只有一小部份受到壓力而易于脫離開來,用這種方法吹一個成一個。O肥皂泡輕輕吹氣圖32便肥皂泡脫離管嘴的方法要使充氫的肥皂泡能上升,泡宜大,膜宜薄,泡下不掛液滴,氫氣中應不含或少含水蒸氣。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但如果所用的燃燒管嘴是普通玻璃的,會由于玻璃中的鈉離子而使火焰變成黃色。為了避免這一弊病,燃燒的管嘴可改用石英玻璃管、鋁管等,且預先用蒸儲水徹底洗凈。為了使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較快地出現水珠,

39、所用的燒杯宜稍大一些,氫氣流不宜過急,火焰不宜過大,否則因溫度迅速升高,水蒸氣不易凝結。氣溫對這個實驗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響,炎夏季節的實驗效果往往不及嚴冬時的好。從啟普發生器中導出的氫氣,如果通過安全燃燒裝置后再點火燃燒,就可避免因氫氣不純而造成的爆炸危險。安全燃燒裝置如圖3-2所示。倒置的漏斗,其口部邊緣正好浸入水面(不可浸入太深)。漏斗口下方的導氣管端,必須較深地浸沒在水里,切勿露出水面。當氫氣由啟普發生器導出來時,它冒出水面在漏斗中聚集,然后從漏斗管放出。估計漏斗中的空氣已經排盡(約1-2分鐘)后,即可在連接在漏斗管上的尖嘴管口點火燃燒。如果氫氣純凈,自會安靜地燃燒;即使氫氣不純,因漏斗

40、中的混和氣體量較少,爆炸時可將封閉漏斗口的水排開也不會發生危險,更不會引起啟普發生器爆炸。圖3-3安全燃燒裝置做氫、氧混和氣體的爆炸實驗所用的集氣瓶應該沒有裂痕或擦傷的痕跡,且一定要用毛巾包裹。在移開玻璃片進行燃點時,必須迅速使瓶口完全敞開。假如玻璃片蓋住半個瓶口,氣體爆炸時就可能將玻璃片炸碎而傷人。在瓷蒸發皿或敞口的金屬淺皿中,盛少量肥皂水(約35ml),然后將氫氧混和氣體用一支尖嘴導氣管通入其中,皿內就會產生大量的充滿氫氧混和氣體的肥皂泡,用火點燃這些氣泡,就能聽見響亮的爆炸聲。這個實驗既安全效果又好。所用的氫氧混和氣體最好由電解水而獲得,因氫、氧氣體的混和比剛好是2:1,爆炸力極強,只需

41、少量就能獲得滿意的實驗效果。制備氫氧混和氣體的裝置如圖3-4所示。接通69V的直流電源,電解產生的氫氣和氧氣在瓶頸部分混和,然后由尖嘴玻璃導管導出。估計瓶頸部分原有的空氣排盡之后(約12分鐘),再將混和氣體通入肥皂液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所用的氧化銅最好少一些。把它鋪在試管底成一薄層。實驗開始時必須先通入純氫,將管內空氣排盡后才能加熱,以防氫氧混和氣體燃燒爆炸。實驗中氫氣要足,溫度要高。結束時應先停止加熱,并繼續通氫,使生成的銅在氫氣流中冷卻,以免灼熱的銅在空氣中再行氧化。生成的銅常為紅色粉末狀,不易被學生認別,但管壁上有一層赤色的有金屬光澤的銅,則很明顯。若事先在氧化銅粉末中加少量水并調

42、成糊狀,用玻璃棒使之緊附于試管內壁(或將試管內壁盛氧化銅處用少量水使之潤濕,再加入氧化銅粉末,使之附著在管壁上),然后再如上法通入氫氣使之還原,會在試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銅鏡,現象非常直觀。圖W-4制取氫氧溫和氣體的電解器3 .簡易啟普發生器的自制根據啟普發生器的原理,可以自制多種簡易裝置,下列幾種,是其中的一部分。圖35A是自制裝置中的一種。裝置中的有孔橡皮墊不宜放得太高,應考慮到酸的總用量以不超過長頸漏斗的總容量為宜。在圖3-5B的裝置中,試管的底部有一小孔。使用時將試管向下插入,酸自試管底的小孔進入。不用時將試管向上提起,酸液自會流出。在這一裝置中,固定試管的案子不宜塞得太緊,最好在塞子的邊

43、緣留一個缺口,或用硬紙板固定試管。在圖3-5C的裝置中,帶孔的橡皮墊位置不宜太高,使用時打開彈簧火使酸跟鋅粒接觸,不用時關閉,靠氣體的壓力把酸壓到"U形管的另一臂中。在圖35D的裝置中,在干燥管內放一塊有孔橡皮墊或一團玻璃纖維,再將鋅粒置于干燥管中。不用時關閉橡皮管夾,產生的氫氣將酸從干燥管內壓出,反應就停止了圖35制取氫氣的幾種自制簡易裝置參考文獻1.費立特著,中學化學實驗的技術和教學法,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43160頁(1955)。2 .金立藩、馬經德編著,中學化學課堂實驗上冊,上海教育出版社,第97112頁(1979)。3 .凌祖頤編著,中學化學教育中的實驗,上海教育出版社,第7

44、677頁(1962)。4 .四川師范學院化學系編,初中化學教學演示實驗,四川人民出版社,第7281頁(1974)實驗四甲烷”、“乙烯”、“乙烘”演示實驗的準備一、實驗目的1 .掌握甲烷、乙烯、乙烘的制法和性質實驗的成功關鍵及演示技術;2 .根據有機化學反應的特點,總結演示有機化學實驗應注意哪些問題二、實驗題目1 .甲烷甲烷的制備甲烷的穩定性甲烷的取代反應甲烷的氧化反應2 .乙烯乙烯的制備乙烯的加成反應乙烯的氧化反應3 .乙快乙烘的制備乙烘的氧化反應乙烘的加成反應三、實驗步驟1 .寫出預備實驗計劃課前按照上列的實驗題目,對照并深入鉆研高中化學課本中相應的演示實驗內容和有關課文,參閱本實驗后列的有

45、關參考資料,寫出預備實驗計劃(要求同前),交指導教師審閱。2 .進行預備實驗在本次實驗中,應特別注意甲烷、乙烯、乙烘在制法和性質方面的特點、共同性及區別。通過實驗注意掌握甲烷、乙烯和乙烘實驗的演示要點和成功關鍵。3 .根據討論題目寫出書面總結討論題目:(1)做好甲烷、乙烯和乙烘實驗的演示要點和成功關鍵。(2)根據有機化學反應的特點,演示有機化學實驗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四、參考資料1.甲烷的制備在制備甲烷的裝置中,盛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試管其管口必須稍低于管底,否則,凝聚的水倒流,會使灼熱的試管炸裂。所用的堿石灰必須是干燥的。堿石灰中的消石灰并不直接參加反應,加入消石灰的目的是為了吸濕,防止氫氧化

46、鈉潮解,這樣有利于甲烷的生成。如果沒有堿石灰,可以自制。具制法是在鐵制容器或瓷蒸發皿中,放入2份重量的生石灰粉末和1份重量飽和的燒堿溶液,充分混和然后加熱蒸發至干,再繼續煨燒數分鐘后,研碎,即得堿石灰。貯于干燥的瓶中備用。或者,取二份重量的未吸水的塊狀生石灰,研成粉末,與一份重量的粒狀NaOH昆和,現和現用,效果很好。如果實驗室只有結晶醋酸鈉(CBCOON配。,可將結晶醋酸鈉放在蒸發皿中加熱除去結晶水。結晶醋酸鈉的熔點是58C,在123c失去結晶水。因此,當加熱到58c時,開始熔化為液體。這時,晶體容易向外飛濺,操作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使它受熱均勻。當加熱到123c時開始失去結晶水,慢慢地由

47、液體變為粉末狀的無水醋酸鈉。到氣泡停止時,應停止加熱,但仍須繼續攪拌,至冷卻為止,避免結成硬塊粘結在蒸發皿內。制得的無水醋酸鈉應研細后貯藏于密閉的瓶中備用。市售的無水醋酸鈉也難免吸有水分,使用的前一天應重新加熱進行除水處理,反應物是否干燥無水,是本實驗最重要的成敗關鍵之一。醋酸鈉與堿石灰反應,必須加熱才能發生。但過份的強熱會發生副反應,生成丙酮、乙烷、不飽和姓以及二氧化碳等物質。例如:c=o+mch3cobiiT|-ml!皿七口述2CH*>CaH6+Ma這些生成物。在試驗甲烷的性質時,使甲烷的火焰出現丙酮的焰色,以及使濱水或高鈕酸鉀溶液褪色等,造成實驗現象異常。因此,在制備甲烷時,最好把

48、生成的氣體先后通過堿溶液和濃硫酸的洗氣瓶,以洗掉這些雜質,然后再行使用,或貯存在貯氣瓶里備用。2.甲烷的性質試驗甲烷的穩定性,可將甲烷通入高鈕酸鉀溶液或澳水。高鈕酸鉀溶液的濃度可以是0.002mol/L,濱水以淡黃色為宜。若用濱水,通入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因澳易揮發,它可被甲烷氣流帶走。溶液也會褪色。點燃甲烷之前,必須檢查甲烷的純度。因為甲烷與空氣混和物中甲烷占5%15%,或甲烷與氧氣混和物中甲烷占5.4%59.2%時,都會發生爆炸。欲試驗甲烷與氧氣混和物的爆炸,甲烷與氧氣混和比以1:2(體積)為最好。若為空氣,可用1體積甲烷與10體積空氣混和,但效果不如用氧氣好。3 .乙烯的制備用乙醇與濃硫

49、酸共熱脫水來制備乙烯,其反應過程中先生成硫酸氫乙酯,在150c以上硫酸氫乙酯開始分解而產生乙烯:HiCOT一匕一匚通二Al50工涉ul!*II+KaSOiCHa在上列反應中有四個值得注意的問題:第一,生成硫酸氫乙酯的反應是可逆的,反應混和物中會有乙醇的存在,當加熱時,乙醇會與生成的乙烯一同逸出。在實驗中為了盡可能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以減少乙醇的逸出,通常是加入過量的硫酸,使濃硫酸與乙醇的體積比為3:1。第二,乙醇與濃硫酸的混和物在加熱到130140C時,會生成乙醴:ch3I+hoc2h5CHg-0SOOH或叵甌必13Al虹TC,GHlO-C2H5+H4C170C,以盡量減少乙醴的產生因此,應

50、迅速加熱,使反應物升溫到同時,在升溫到170c以前所產生的氣體不要收集。第三、硅土、無水硫酸鋁等是硫酸氫乙酯分解成乙烯的催化劑。因此,在反應器里加一些用鹽酸洗凈并經干燥處理的砂子,不但可以防止爆沸現象,而且可起催化作用。第四、濃硫酸既是脫水劑,又是氧化劑,在反應中它可使乙醇等有機物氧化最后生成碳、CO和CO(這時反應物變黑)而本身被還原為SO混雜在乙烯中。將制得的氣體通過NaOHS液或堿石灰處理,可以除去其中的CO和SQ,剩下的CO寸乙烯的性質實驗無多大妨礙。4 .乙烯的性質乙烯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和物,其爆炸極限是含乙烯3.434%(體積),且爆炸程度比甲烷更猛烈。在點燃乙烯前必須檢驗純度。乙

51、烯燃燒的火焰比甲烷燃燒的更明亮。乙烯與高鈕酸鉀溶液作用(氧化反應),高鈕酸鉀溶液的濃度應當小些,例如0.5%(約0.3mol/L),有的甚至用0.002mol/L的KMnO容液,并且必須加稀硫酸充分酸化,以保證紫紅色盡可能退盡。例如:(常紅色)CHfi+2Mna+岫色,派度小時接近無色)UJIUji當溶液的酸度不夠時,MnO4可能被還原為MnO2褐色沉淀:OH0H3CKa=CHa+2叫01+4Na0(紫缸色)20H-+2Mn0a(褐色)當高鈕酸鉀的濃度過大時,MnO-4被還原而生成的Mn2+又可能與過剩的MnO4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析出MnO2:3inna+=CHa+2TfflnOj+2%口一5

52、心妨|十4丁(物紅色)(羯色)如果反應猛烈,生成的乙二醇可進一步被氧化,導致碳-碳鍵的斷裂,生成竣酸或二氧化碳等。乙烯使濱水褪色(加成反應),澳水最好是新制的。CH2CH2B2BrH2CCH2Br5 .乙快的制備實驗室用電石與水反應制備乙快,由于反應十分激烈,可用飽和食鹽水代替純水,并用分液漏斗控制加水的速度,以獲得穩定的氣流。乙快本身是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但用電石與水反應生成的乙快,往往常有強烈的刺激性臭味。這是由于電石中含有少量CaSCaF2、CaAS2等雜質,它們與水反應生成H2SPH、AsH混在乙快中之故:CaS2H2OCa(OH)2H2sCa3P26H2O3Ca(OH)22PH3

53、Ca3As26H2O3Ca(OH)22AsH3把制得的乙快通過盛重銘酸鉀的濃硫酸溶液或氯化汞的稀鹽酸溶液,或堿溶液的洗氣瓶,就可以除去上述雜質,得到較純凈的乙快氣體。例如:k2Cr2O74H2SO43H2sCr?(SO4)33SK2SO47H2Ok2Cr2O74H2SO4PH35(SO4)3H3PO3K2SO44H2Ok2C2O74H2SO4AsH3C2(SO4)3H3ASO3K2SO44H2O36 .乙快的性質與甲烷和乙烯相比,乙快更易形成爆炸性氣體,因為乙快與空氣的混和物中,乙快占381%(體積)都能發生爆炸,爆炸極限范圍比其它姓類要大得多。如果當壓強超過1.47X105Pa時,則爆炸更易

54、發生。液態乙快即使未與空氣混和,受到震動也會發生分解爆炸,并放出大量的熱量。M=CM>2C+啊+234.4U一般不要做乙快與空氣或氧氣混和氣體的爆炸實驗,因為爆炸非常猛烈,一般玻璃儀器不能承受這樣大的壓力。在點燃純凈乙快氣體時,為了防止萬一,最好預先用布包住氣體發生器。乙快與高銳酸鉀溶液作用,隨條件的不同可能發生如下的一些反應:3HC=CH十4函0*+2Hs0*3HC-CH+4Nrt02+4KOH!0(乙二醛)0k犯)5HT=CHi-GKMnO+lZHaSO4>COOH5,十8出豆3。4+43504+12也。COOH.O二醛)HC=CK+2KMn04+3M£S04*2C0

55、j+2NnSO4十嶼£。4+4后口或3壯三CK+10KMn04+2H30*6C03t+10Mn02j10KDK同乙烯與高鈕酸鉀溶液的反應相類似,應當注意KMnO溶液的濃度及酸度。乙快與鹵素、氫鹵酸、BSQ等的加成反應,與乙烯和這些試劑的加成反應歷程類似,都屬于親電加成反應。乙快比乙烯更不飽和,似乎乙快與澳的加成反應應該比乙烯與澳的加成反應要快。但事實恰好相反。這主要是因為乙快中九鍵的強度比乙烯中冗鍵的強度要大,因而在加成時冗鍵更難斷裂,反應速度就較慢了。這是二者在成鍵時的雜化軌道不同引起的。乙快分子中的鍵,是以sp雜化軌道成鍵的,而乙烯中的(T鍵則是以sp2雜化軌道成鍵的。由于sp雜

56、化軌道中s軌道的成分比sp2雜化軌道中的s軌道成分多,因而乙快分子中碳-碳間的鍵重疊較多,鍵長(120Pm較短,而乙烯分子中碳-碳間的鍵重疊較少,鍵長(134Pm較長。這就意味著乙快分子中的兩對p軌道側面重疊較多(與乙烯分子中的p軌道側面重迭程度相比),因而乙快中九鍵的強度比乙烯中冗鍵的強度要大。7 .氣體的儲存有些氣體如能儲存備用,要比臨時制取來得方便,而且易于控制氣流。正式生產的儲氣瓶如圖4-1所示:H它由漏斗I、有上口和下口的容器R和導氣管田所組成。在收集氣體前要先充滿液體,具操作是:塞住容器的下口,打開導氣管和漏斗上的活塞,向漏斗里注入液體(與該氣體不起反應,且該氣體在其中難溶解的液體一一通常是水),一直到充滿漏斗的頸部,使瓶內不留有空氣泡。將氣體充入儲氣瓶的操作是:將儲氣瓶里充滿液體后,關閉導氣管和漏斗上的活塞,把它置于盛有適量液體的水槽中,再拔去容器下口的塞子。這時容器里的液體受到外部空氣的壓力不會自動向外流出,但可以被氣體排出。將欲儲存的氣體用導氣管從容器下部開口導入,被氣體排出的液體則流入事先準備好的水槽或水盆中,容器內的液面下降到接近容器下部開口的上緣時,就要停止充氣。取出導氣管,塞上塞子(必要時再用繩子捆緊)。欲將氣體從儲氣瓶中導出時,須向漏斗中加入液體,打開漏斗和導氣管上的活塞,氣體即可導出。儲氣瓶也有多種自制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