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油菜的種植技術_第1頁
小油菜的種植技術_第2頁
小油菜的種植技術_第3頁
小油菜的種植技術_第4頁
小油菜的種植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油菜的種植技術咨詢內容:(一)品種選擇 小白菜在不同季節播種,需采用不同品種。如在冬季、早春氣溫較低時播種,應選用耐寒、抽苔遲的品種,如上海四月慢、春水白菜;夏播則要選擇耐熱、耐風雨的品種,如D94小白菜、矮腳黑葉,以獲得較高產量。 (二)播種栽培小白菜可用直播栽培和育苗移植兩種方法。 (1)直播夏季氣溫高,小白菜生長快,同時夏季種植密度大,一般采用直播方法。每畝用種量為250克左右。播種要疏密適當,使苗生長均勻;避免播種過密,浪費種子,增加間苗工作量,而且幼苗纖弱,不利生長。播種可采用撒播或開溝條播、點播。 (2)育苗移植育苗時由于苗地面積小,便于精細管理,有利于培育壯苗,再移植到大田種植

2、。育苗移植可節省種子,每畝用種量只需100克,且單株產量高,質量好。一般在地少而勞力又相對集中的地方或秋冬適合小白菜良好生長的季節,多采用育苗移植,一般茵期為25天。定植的株行距采用16厘米×16厘米至22厘米×22厘米。氣溫較高可適當密植,氣候較涼可采用較寬的株行距。 (三)大田管理 (1)水分管理 小白菜根系分布淺,耗水量多,因此不耐旱,整個生長期要求有充足的水分。在幼苗期或剛定植后,如陽光猛烈,必須保持每天淋水3次,即早晚淋水和中午11時12時淋過午水,以保證植株正常生長。在雨季則要注意排水,切忌畦面積水,以防病害發生。 (2)施肥 小白菜生長期短,在種植前必須施足基

3、肥,每畝施腐熟農家肥1000公斤1500公斤。追肥一般在定植后3天或直播地苗齡15天后開始施用,一般每6天7天追一次,全期追肥34次。第一二次可用較稀薄的肥水,以后每畝用30公斤40公斤 復合肥淋施或撒施,最后一次要在植株封行前進行。其它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方法參照菜心的有關內容。 (四)采收小白菜從播種至采收為45天60夭。采收時間可根據成熟度和市場需求而定,適時采收可提高產量和品質。菜栽培  菠菜是藜科的一、二年蔬菜。富含Vb、Vc、Vd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含蛋白質也較高,是營養價值較高的蔬菜。(一)植物學特性菠菜主根發達,較粗大,上部呈紫紅色,可食用。葉著生短縮莖上,在適宜條

4、件下發生較多的分蘗。葉戟形或卵形,色濃綠,質軟,葉柄較長,葉是主食部分?;ㄇo高0.67-1.00m,葉腋著生單性花,雌雄異株,間有同株的,有時也有兩性花?;S綠色,雌花簇生葉腋,有6-20朵,花被杯狀,花柱4-5個。雄花序是穗狀花序,雄花花被4個,雄蕊4個,藥縱裂,花粉黃色,輕而干燥,是風媒花。果實是胞果,內有一粒種子。為堅硬永存的革質花被所包裹?;ū话l育有2-4個刺,成為有刺種子;有些品種的刺不發達,為無刺品種。種子圓形,種子外有革質的果皮,水分和空氣不易透入,發芽較慢。菠菜性的表現可分四種:絕對雄株、營養雄株、雌性植株、雌雄同株。在一般情況下,雌雄株比例相當,但依品種而有不同。(二)分類和

5、品種菠菜依其種子的外形分為有刺種和無刺種。有刺種葉戟形或卵形,先端尖,一般稱尖葉菠菜,成熟較早,越冬栽培易抽薹,適作早秋或春季栽培,葉片較薄,品質較差,產量較高。無刺種葉片卵圓形,先端鈍圓,成熟晚,不易抽薹,宜于晚秋或春季栽培,葉大而厚,品種好。各地栽培有下列主要品種:    紹興菠菜浙江地方品種。半直立生長,葉戟形,先端鈍尖,基部有一對深裂刻,葉淡綠色,平滑。耐寒力較差,適早秋播,春季抽薹早。    塌地菠菜杭州地方品種。植株矮小,塌地生長,葉頂端尖,深綠色,平滑。耐寒力強,較晚熟,不易抽薹。品質好,但產量低。  

6、;  上海圓葉上海地方品種。植株塌地生長,葉近原形,先端鈍圓,基部心臟形,葉面微皺。品質好,產量較低。抗寒力強,成熟晚,適合春播。    南京大葉菠菜南京地方品種。半塌地。種子無刺。葉大,呈心臟形,葉面皺縮。品種好,產量高。耐熱,適合早秋栽培。(三)栽培技術要點菠菜在較長的日照和較高的溫度條件下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和抽薹,在日照較短和冷涼的秋季和秋冬季節特別有利于葉簇的生長,而不利于花芽的分化和抽薹。故菠菜的栽培技術以秋播為主,秋播中選用耐熱早熟的品種行早秋播,于當年收獲,選用晚熟和不易抽薹的品種行晚秋播,越冬而于次春收獲。此外,可以選用耐熱和不易抽薹的品種

7、行春播或夏播,但栽培較少。播種本地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后30-40天可分批采收,也可提前于7月或延遲9月中、下旬播種;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種的,于次春采收。春播菠菜于2-4月播種,但以3月中旬為播種適期,播后30-50d采收。菠菜各地都采用直播法,以撒播為主,播前整地深26.67cm左右,作成寬1.33-2.67m的畦,播前施基肥,也有用干種子播后即施用濃厚糞肥的,可保持土壤濕度和促進種子發芽。菠菜種子為胞果,其果皮的外層是一層薄壁組織,可以通氣和吸收水分,而內層是木栓化的厚壁組織,通氣和透水困難。播前應可先把果皮弄破而后浸種催芽,或將種子浸涼水約12h后,放在4低溫的冰庫里處理

8、24h,然后在20-25的條件下催芽,經3-5d出芽后播種。早秋播種菠菜,由于氣候炎熱、干旱,且時有暴雨,生長較差,且常死苗,播種量較多,一般用量每畝1.50-2.25kg。播前先澆足底水,播后用草覆蓋,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土。在9月上旬前后播種著,氣溫逐漸降低,不必進行浸種催芽,每畝用量0.75kg就可。10月播種或春播,每畝用量0.50-0.60kg。菠菜的播種量除隨播種季節而異外,也因播種方式、采收方法不同而有差異,一次采收完畢的,春播的用量可少些,在高溫條件下栽培或進行多次采收的,可適當增加播種量。田間管理秋菠菜前期氣溫高,追肥可結合灌溉進行,可用20%左右的糞肥追肥,后期氣溫下降濃度

9、可達40%左右。越冬的菠菜應在春暖前施足肥料,以免早期抽薹,在冬季日照減弱時應控制無機氮肥的用量,以免葉片積累過多的硝酸鹽。分次采收后,應在采收后追肥。菠菜發芽期和初期生長較慢,在早秋和春季的苗期應及時鋤去雜草,分次采收的應在采收時除去雜草。在采收前15d左右用15mg/l的赤霉素噴射,可以提早成熟,增加產量;氣溫高時,菠菜對赤霉素的反映敏感,使用濃度可低些,氣溫低時可高一些。使用赤霉素應結合追肥,增產效果才更顯著。采收秋播菠菜播后30d可采收,以后每隔20d左右采收1次,共采收2-3次。春播菠菜常一次采收完畢。早秋菠菜每畝產量180kg左右,遲播可達每畝300kg左右。越冬菠菜每畝可達375

10、kg左右,春菠菜每畝產量近于早秋菠菜。留種留種的菠菜可適當遲播,一般在10月份,如遲至早春播種,植株生長不大而抽薹快,不利于株選,影響種子的產量和品質。抽薹以前可采收兩次,按行株距20×23cm 留種。抽薹時拔除全部絕對雄株,以利于通風透光,保留部分營養雄株,以利授粉。種株葉片變黃,種子成熟,整株拔起,曬干、脫粒、揚凈后貯藏。      大葉茼蒿的栽培可以直播,也可以進行育苗移栽。露地直播一般在34月份進行,條播行距為10厘米,每667平方米用種量約為1.52.0 千克。平畦撒播,每667平方米用種量一般為45千克。育苗移栽,每667

11、平方米需用種100150克。播種后覆蓋一層細土,進行鎮壓,畦面一定要平整。秋茼蒿播種后,出土前需保持土壤濕潤;春茼蒿要注意覆蓋防寒,出上后要適當控水,防止猝倒病的發生。大葉苘蒿出苗迅速,溫度適合的情況下,45天即可出苗,67天苗便可出齊。      直播的大葉茼蒿,出苗后間苗,株距在10厘米左右。育苗移栽的大葉茼蒿,在2葉1心時進行移植,定植株行距為10厘米X10厘米。大葉茼蒿在整個生長期內都應加強肥水的管理,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以增加產量,提高品質。水分不足將使莖葉變硬,劣化品質。當植株長到1012厘米后開始追肥,追肥時要注意少量多次。播種后4

12、050天,苗高1620厘米時就可以采收嫩梢。大葉苘蒿可采用1次播種1次采收的方式,也可以采用1次播種分批多次采收的方式。多次采收時,在每次采收后都要追肥水,促進側枝的萌發生長。每667平方米產量可以達到10002500千克。      大葉茼蒿若管理得當,病蟲害發生較少。大葉茼蒿病害主要是葉枯病和霜霉病。防治葉枯病可在發病初期,噴灑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16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710天噴1次,連噴23次。霜霉病的防治可在發病初期噴灑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克露可

13、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茼蒿屬于半耐寒性蔬菜,喜歡冷涼濕潤的氣候,生長適溫為1820,在29以上時生長不良,12以下時生長緩慢,可耐短時間0左右的低溫。對光照要求不盯嚴格,較耐弱光,屬長日照作物。如果能控制好溫度;在大棚內即可種植。選擇土地。 茼蒿在營養生長期內莖高可達2030厘米,所以,可利用種植高秧作物(像菜豆、缸豆等)的大棚南面低矮部分進行種植。選擇品種。 茼蒿有大葉品種和小葉品種兩類,大棚栽培主要選用小葉品種。小葉品種較耐寒,生長期4050天。栽培技術。 栽培茼蒿,要求土壤經常保持濕潤。為了和高秧作物的種植畦分開,栽培茼蒿的畦子要做成獨立的平畦,以便澆

14、水。為促進出苗,可進行浸種催芽,并采取濕括法進行條插或撒播。播后覆土1厘米,擰嚴密覆蓋地膜。一般每畝用種45公斤。出苗后,將地膜全部撤去,保持畦面見干見濕12片真葉期,進行間苗并拔除雜草,保持幼苗間距4厘米左右。注意經常觀測棚內濕度,以免水分過大,造成棚內高秧作物的病害發生。生長期間,隨水追12次速效氮肥,株高達20厘米左右時,開始收割,不宜太晚,以免影響品質。割完第1刀后,再澆水、追肥,促進側枝發生,2030天后再收獲。每次每畝追肥量為10公斤尿素。土壤選擇。選擇肥沃、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透氣好、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土壤種植。     品種選擇。“玻

15、璃生菜”、“結球生菜”、“花葉生菜”和“凱撒”等。     播種育苗。一般播種期為8月至翌年2月,適宜播種為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3月上旬,5月上旬亦可播種,不過生育期短、產量低。冬季和早春進行大棚或小棚栽培,夏季進行遮陽網或陰棚栽培。育苗地每667平方米施腐熟農家肥150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翻耕后摻勻整平?!安A恕币?月至翌年1月播種,“結球生菜”以10月至12月播種為宜。育苗移栽,667平方米栽培田需苗床20-30平方米,用種量25-30克。     高溫季節播種,種子必須要進行低溫催芽,其方法是:

16、先用井水浸泡6小時左右,搓洗撈取后用濕紗布包好,置于15-18溫度下催芽,或吊于水井中催芽,或者放于冰箱中(溫度控制在5左右),24小時后再將種子置于陰涼處保溫催芽。也可用濃度為02的“九二0”溶液浸種24小時,可順利打破生菜種子休眠,2-3天即可齊芽,80種子露白時應及時播種。     播種前苗床澆足水,將種子與等量濕細沙混勻后撒播,覆土厚05厘米左右,2-3片真葉及時間苗或分苗。冬季、春季大棚或露地育苗要注意苗床保溫,同時應控制澆水量,防濕度過大;夏季露地育苗,注意用遮陽網覆蓋,每天淋水2-3次,使土壤濕潤。    &#

17、160;定植。“玻璃生菜”苗齡25天左右,4-6片真葉時可定植,株行距14厘米x18厘米?!敖Y球生菜”苗齡30-35天,5-6片真葉時定植,株行距17厘x20厘米,畦寬08米-09米。定植地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4000-500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或復合肥50公斤。定植時應帶土護根,及時澆定根水。栽植深度以不埋住心葉為宜。高溫季節定植的,應在定植當天上午搭好棚架,覆蓋遮陽網,下午4時后移栽。冬春栽培,可采用地膜覆蓋。大棚栽培,白天溫度應控制在12-22為適宜,溫度過低應注意保溫,溫度過高(24以上)應揭膜通風降溫,一般情況下,可使大棚裙膜敞開。    

18、60;田間管理。生菜需肥較多,應勤施和多施肥,定植后5-6天追少量速效氮肥,15-20天后每667平方米追復合肥15-20公斤,25-30天后追復合肥10-15公斤,但中后期不可用人糞尿作追肥。定植后需水量大,應根據緩苗后天氣、土壤濕潤情況,適時澆水,一般每5-7天澆水1次,中后期澆水不能過量。     病蟲害防治。蚜蟲危害多在秋冬季和春季,可用40樂果乳劑600-800倍液,或50避蚜霧2000-3000倍液等噴霧防治。菌核病多發生在2-3月,可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50撲海因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軟腐病在高溫多雨

19、月份易發生,可用濃度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采收前15天停藥生菜的栽培技術要點  葉用萵苣又稱生菜,是菊科萵苣屬中能形成葉球或嫩葉供食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生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在栽培過程中容易做到不用農藥而獲得無公害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種植面積逐年增加。    生菜屬半耐寒性蔬菜,喜冷涼濕潤的氣候條件,不耐炎熱,適于保護地栽培。生菜的根系淺,葉面積大,因此不耐干旱。生菜喜微酸性土壤,要求土壤通透性良好、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    一、栽培季節

20、0;   根據生菜各生育期對溫度的要求,東北、西北的高寒地區多為春播夏收。近年來,隨著設施栽培的發展,利用保護設施栽培生菜,已基本做到分期播種、周年生產供應。夏季炎熱的地區,秋季栽培時要注意苗期采取降溫措施,并注意先期抽薹的問題,應選用耐熱、耐抽薹的品種。    二、品種選擇    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栽培季節、栽培方式及市場需求,選擇適宜的優良品種。目前生產上利用的半結球生菜有意大利全年耐抽薹、抗寒奶油生菜等;散葉生菜有美國大速生、生菜王、玻璃生菜、紫葉生菜、香油麥菜等。    三、

21、培育壯苗    生菜種子小,發芽出苗要求良好的條件,因此多采用育苗移栽的種植方法。當旬平均氣溫高于10時,可在露地育苗,低于10時,需要采用適當的保護措施。    1.做苗床  苗床土力求細碎、平整,每平方米施入腐熟的農家肥1020公斤,磷肥0.025公斤,撒勻,翻耕,整平畦面。播種前澆足底水,待水下滲后,在畦面上撒一薄層過篩細土,隨即撒籽。育苗移栽25克種子可栽1畝大田。    2.種子處理  將種子用水打濕放在襯有濾紙的培養皿或紗布包中,置放在46的冰箱冷藏室中處理1晝夜,再行播種

22、。播種時將處理過的種子摻入少量細砂土,混勻,再均勻撒播,覆土0.5厘米。    3.苗期管理  苗期溫度白天控制在1620,夜間10左右。在23片真葉時分苗。分苗前苗床先澆1次水,分苗畦應與播種畦一樣精細整地,施肥,整平。移植到分苗畦按苗距68厘米栽植,分苗后隨即澆水,并在分苗畦蓋上覆蓋物。緩苗后,適當控水,利于發根、苗壯。    四、定植    小苗有56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定植時要盡量保護幼苗根系縮短緩苗期,提高成活率。根據天氣情況和栽培季節采取靈活的栽苗方法。露地栽培可采用挖穴栽苗后灌水的方

23、法,冬春季保護地栽培,可采取水穩苗的方法,即先在畦內按行距開定植溝,按株距擺苗后淺覆土將苗穩住,在溝中灌水,然后覆土將土坨埋住。這樣可避免全面灌水后降低地溫給緩苗造成不利影響。    五、田間管理    1.澆水  緩苗后57天澆1次水。春季氣溫較低時,水量宜小,澆水間隔的日期長;生長盛期需水量多,要保持土壤濕潤;葉球形成后,要控制澆水,防止水分不均造成裂球和爛心;保護地栽培開始結球時,澆水既要保證植株對水分的需要,又不能過量,田間濕度不宜過大,以防病害發生。    2.追肥  以底肥

24、為主,結球初期,隨水追1次氮素化肥促進葉片生長;1520天追第2次肥,以氮磷鉀復合肥較好,每畝1520公斤;心葉開始向內卷曲時,再追施1次復合肥,每畝20公斤左右。    3.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軟腐病、病毒病、干腐病、頂燒病等;蟲害主要有潛葉蠅、白粉虱、蚜蟲、薊馬等。葉用萵苣大都用于生吃,病蟲害應以預防為主。加強田間管理等綜合措施,化學防治應選用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藥。    六、采收    散葉生菜的采收期比較靈活,采收規格無嚴格要求,可根據市場需要而定。結球生菜的采收要及時,根

25、據不同的品種及不同的栽培季節,一般定植后4070天采收。秋大白菜優質高產配套栽培技術要點:1、選用優良抗病品種。以北京新三號、京秋一號、中白二號、中白四號等優良品種為主。2、細致整地,施足底肥。根據北京市郊區菜田土壤肥力評級標準,北京露地菜田肥力狀況大多數處于中等偏低水平,建議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5000公斤,再加上磷酸氫二銨25公斤、鉀肥15公斤或復合肥50公斤。3、適期播種。北京地區播種期以8月3日8日為宜,播前要求藥劑拌種,可選用菜豐寧或瑞毒霉藥劑拌種。4、規范種植。采用小高畦種植,畦長不超過20米,采用四隔一或六隔一的畦式,便于澆水和病蟲害防治,前茬為西瓜作物的可以選擇對壟栽培。5、合理

26、密植。大白菜以8月末定苗為宜。北京新3號、京秋1號等以畝18002000株為宜,中白二號、中白四號以畝20002200株為宜。6、加強苗期管理。“三水齊苗,五水定棵”;及時防治蚜蟲、菜青蟲,可以選用新型無公害農藥生物肥皂或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7、蓮座期管理,關鍵是蹲苗。蹲苗時間視苗情而定,一般1020天,22片葉左右施入尿素20公斤或硫酸銨50公斤,然后澆水,中耕進入蹲苗。病蟲害防治:繼續防治蚜蟲、菜青蟲,注意霜霉病、黑斑病的防治。8、加強包心期管理。主要是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根據大白菜需肥規律,要避免大白菜追肥一次性施入,強調分期追施,減少后期脫肥以及前期肥料過多不能合理利用現象的發生。此

27、外,為避免后期蟲害特別是蚜蟲危害造成品質下降,要求結合防病再防治一次蟲害。蹲苗結束及時澆水,第一水宜小,以后每隔7天澆一水,砍菜前七天停止澆水。重視施用包心肥。在包心前期,即9月末10月初,畝施入尿素25公斤,保證后期包心。大白菜全生育期追肥依據1342比例,即幼苗期為1,蓮座期為3,結球前期為4,結球中期為2。追肥總量以硫銨為標準,每畝70100公斤為宜。注意霜霉病、黑斑病、軟腐病的防治。后期尤其要重視黑腐病的防治。病蟲害防治大白菜主要病蟲害有霜霉病、軟腐病、病毒病、炭疽病、黑腐病、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這些病蟲害一直是生產上的主要問題。據2003年2005年調查,在我縣大白菜霜霉病田間平

28、均發病率為10-30%,重病田達80%以上;軟腐病田間平均發病率為5-20%,重病田達40%以上,甚至絕收,損失率一般25%左右。 大白菜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應以選用抗(耐)病品種為基礎,以培育無病蟲壯苗,健身栽培為重點,科學合理使用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具體措施如下: 一、選用抗病良種,做好種子處理 選擇適合我縣種植的抗病性強,商品性好,豐產性能好的品種。如:晉菜3號、新二包頭。種子消毒可用0.4%種子量的50%福美雙乳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拌種(防霜霉病、黑斑病、炭疽?。?;也可畝用100克菜豐寧拌種150克 ,或用0.4%種子量的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拌種(

29、防軟腐病、黑腐病)。 二、合理間套作,安排適宜茬口,適時、適量播種 大白菜應實行3-4年輪作,可選擇瓜類、茄果類、蔥蒜類、豆類及小麥等作物的茬口。與蔥蒜套作可減輕小菜蛾、菜青蟲的發生;對軟腐病發生較重的地塊采用高畦栽培,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連茬或鄰作;將白菜與玉米等高桿作物間套種可減輕病毒病發生。立秋前后3天播種為好,切忌過早播種,種量200克/畝。 三、加強田間管理 苗期及時防治蚜蟲;小苗及時澆水要小水勤澆,降低地溫,切忌受旱,可明顯減輕病毒病發生;及時間苗、定苗,嚴格剔除病苗;及時中耕松土,促進根系發育;包心期加強肥水管理,及時追施N、P、K復合肥。另外,田間作業時避免傷根和造成機械傷口。

30、四、藥劑防治 要掌握在病蟲發生初期及早防治,選用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并嚴格控制施藥濃度和次數。 1、蚜蟲 六葉期前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5000倍液噴霧防治,注意往葉背面噴藥。 2、病毒病 及早治蚜。發病初期噴灑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 3、霜霉病、黑斑病 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750倍液噴霧,7天1次,連噴3次。 4、炭疽病、白斑病 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

31、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 5、軟腐病、黑腐病、細菌性角斑病 用72%農田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1%新植霉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噴霧或灌根。 6、菜青蟲、小菜蛾 應在卵孵化高峰期及低齡幼蟲盛發期用藥。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4500倍液,或Bt·乳劑100-1500克/畝,或25%滅幼脲懸乳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要注意輪換用藥。 7、地下害蟲 在田間放置糖醋液盆(按糖:醋:水=1:1:2.5的比例配制,內加少量鋸末和敵百蟲)誘捕成蟲,當誘捕到的雌雄成蟲數量大約相近時,開始噴藥,大白菜幫基部及周圍地面是重點噴藥區,用48%樂斯本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一、選址:

32、      選近兩年未種過姜,土層厚,近水源,排水好的沙壤土。      二、姜種選擇及處理:      選用樂山西壩、犍為孝姑、新民白姜種。宜選表皮光滑,芽色正常,根莖粗壯肥圓,無病蟲害的姜塊?!坝晁焙螅x晴天,將姜種攤曬2-3天,用草木灰浸種20分鐘。      三、催芽:      “春分”前后,在向陽背風的地壩,底用稻草鋪3-4厘米厚,再

33、鋪青草10-13厘米,再鋪3-4厘米石花。將選好的姜種姜芽向上依次堆碼,厚35-50厘米,再覆蓋石花、青草、稻草15-22厘米。四周壓緊,澆透水,用膜蓋嚴催芽。堆內溫度高于40時,應揭膜,澆水降溫。      選姜芽似桃形,圓肥粗壯的夾昂塊備用,標準芽長2厘米,每1-2個姜芽切一姜塊,切口處沾上草木灰。未發芽或芽短的姜塊重新放入堆中繼續催芽。      四、作畦筑?。?#160;     “立春”前后潑濃度大于50%的人畜糞,畝用量150擔。栽種前深翻,把

34、土欠細,整平,四周深理排水溝。      將整好的姜田作成高畦,筑姜埂,埂長3.4-4米,埂高25-34厘米,埂基寬26-30厘米,姜溝寬10-13厘米。連溝帶埂40厘米,筑好后蓋膜。      五、移栽:      定植前一周,畝施5000公斤人畜糞作基肥施入溝中,晾干欠勻。選晴天,將姜塊按7-13厘米株距平放于溝中,姜芽向上,覆蓋灰渣或草木灰肥(畝用2500公斤),再蓋細泥土7厘米厚,再淋淡糞水,最后用膜蓋嚴。      六、田間管理:      1、施肥培土:      苗高13-16厘米時開始施肥培土,以后每隔15-20天進行一次,共3-4次,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