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1 1.1名師課件—《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1頁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1 1.1名師課件—《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2頁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1 1.1名師課件—《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3頁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1 1.1名師課件—《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4頁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1 1.1名師課件—《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1 1 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上下退課堂導入課堂導入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你們知道自己姓氏的由來嗎?我們的姓是從自己祖宗那里繼承下來的。起源于母系氏族社會,所以從母姓,一般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但隨著人類進入父系氏族社會,人們轉而從父姓,這是社會進步打下的烙印。與其有很大淵源關系的宗法制就與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有關。上下退推進新課問題情境一從禪讓到王位世襲1源于夏的王位世襲制朝代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建立者終結者朝代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建立者終結者夏約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禹桀商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湯紂西周 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武王周幽王

2、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平王上下退推進新課自主學習從禪讓到王位世襲1源于夏的王位世襲制請學生把教材中的關鍵詞用筆畫出。上下退推進新課歸納總結從禪讓到王位世襲1源于夏的王位世襲制禹治水有功,得以繼承部落聯盟首領,勢力不斷壯大,建立起夏朝,禹死后,其子啟即位。這就改變了自原始社會末期以來民主推選首領的禪讓制,王位世襲制確立,“天下為公”變成“天下為家”。商朝時,王位世襲的方式有父子相傳或兄終弟及,沒有確定的規則。但在西周有了變化,西周時嫡長子繼承制正式確立,這一點我們在后面將要學到。王位世襲制解決了最高統治者的繼承問題,以王位世襲顯示了權力的不可轉移,使得“國”和“家”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3、有利于統治階級內部的穩定和團結,在中國一直沿用到清朝滅亡。上下退推進新課從禪讓到王位世襲1源于夏的王位世襲制點擊觀看大禹治水的視頻上下退推進新課從禪讓到王位世襲1源于夏的王位世襲制上下退推進新課教師設問從禪讓到王位世襲1源于夏的王位世襲制(1)觀察禹的裝束,其身份和地位有何變化?從卜辭來看反映出王權帶有什么色彩?是由什么決定的?(2)禹建立的夏朝有何特征?和部落聯盟有何不同?禹從裝束看,已從部落聯盟的首領轉變為夏國王了,王權具有神秘色彩,王權和神權相結合,是由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夏朝有了按地域劃分的統治區域,建立了宮殿,和其后的商都有了一套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機構,這些都是國家特征的體現,不

4、再是靠血緣婚姻來維系的部落。上下退推進新課合作探究從禪讓到王位世襲1源于夏的王位世襲制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原因及如何評價?上下退推進新課材料一從禪讓到王位世襲1源于夏的王位世襲制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上下退推進新課材料一從禪讓到王位世襲1源于夏的王位世襲制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

5、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是謂小康 禮記禮運上下退推進新課教師設問從禪讓到王位世襲1源于夏的王位世襲制(1)兩段材料描述了何種社會現象?(2)從何朝起出現了材料的不同情況?材料二反映的實質問題是什么?(3)有人說:禪讓制體現了一定的民主,王位世襲制體現了一定的專制。那么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上下退推進新課教師指導從禪讓到王位世襲1源于夏的王位世襲制對歷史材料的分析不能逐字逐句翻譯,要找關鍵詞,歸納中心意思,社會現象可從政治、經濟、思想、社會生活等方面來分析。再與所學知識相聯系,就能得出正確的結論。請同學們自主學習思考。上下退推進新課自主學習

6、從禪讓到王位世襲1源于夏的王位世襲制請每位學生把自己答案的關鍵詞,按兩種社會現象分類寫在準備好的練習本上,以備組內交流。上下退推進新課規律總結從禪讓到王位世襲1源于夏的王位世襲制世襲制代替禪讓制是歷史的進步,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其發展推動了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的過渡,表現在各領域的變化。政治領域主要是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它是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同時又由于生產力水平的低下,夏商的政治制度還不完善,血緣色彩極濃,且有神秘色彩。上下退推進新課歸納答案從禪讓到王位世襲1源于夏的王位世襲制(1)材料一“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材料二“天下為家,各親其親”。(2)夏朝建立前后。實

7、質:世襲制確立,奴隸制形成。(3)觀點:歷史的進步。王位世襲制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私有制發展的結果,階級對立的產物。上下退推進新課自主學習從禪讓到王位世襲2夏商行政管理制度的建立閱讀教材的第三段,請歸納出中央、地方的官職、職能和意義。上下退推進新課自主學習從禪讓到王位世襲2夏商行政管理制度的建立夏商不僅在中央實行王位世襲制,還在中央設相、卿、士等,協助國王處理政務,商朝的相,權力很大。地方封侯和伯,他們須盡三項義務。這樣夏商已初步建立起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保證了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對以后西周制度的完善有很大的影響。早期政治制度:源于夏(世襲制)初步形成于夏商(中央、地方)完善于西周。西周

8、主要實行了宗法制和分封制。上下退推進新課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夏上下退推進新課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商上下退推進新課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周上下退推進新課教師設問等級森嚴的分封制讀疆域圖回答,假如你是統治者,面對廣袤的疆域,在“家天下”的社會,你會采取什么措施來鞏固廣闊的疆土?在“家天下”的社會,要想鞏固統治,必須把土地分給自己的親戚,特別是同姓,讓他們去管理。上下退推進新課自主學習等級森嚴的分封制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5頁,從分封目的、分封對象、分封者、分封的諸侯國、諸侯的權利和義務、形成的等級秩序進行歸納,理解分封制的含義。1解析分封制上下退推進新課教師總結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分封目的:鞏固統治。分封對象:王族、功

9、臣、先代的貴族。分封者:武王、周公旦。諸侯的權利:設官員、建武裝、征賦役。諸侯的義務: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森嚴的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遭到破壞:西周后期。1解析分封制上下退推進新課材料一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孟子告子1解析分封制上下退推進新課材料二等級森嚴的分封制1解析分封制上下退推進新課歸納整理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分給了同姓的王族,為籠絡人心,還分封給功臣、先代貴族。為加強對人民的控制,還分封了人民。因周王當時權威很大,受封的諸侯要盡到軍事、政治、

10、經濟的義務,如不履行周王就要制裁他們。這樣周王就與受封者形成了臣屬關系。1解析分封制上下退推進新課材料一等級森嚴的分封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詩經小雅北山2分封制實行的原因上下退推進新課材料二等級森嚴的分封制楚王問鼎: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洛,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遷于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于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建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

11、鼎于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左傳宣公三年2分封制實行的原因上下退推進新課材料二等級森嚴的分封制(楚莊王)遂至洛,觀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對曰:在德不再鼎。莊王曰:子無九鼎,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史記2分封制實行的原因上下退推進新課教師設問等級森嚴的分封制(1)從材料一可知,當時土地歸誰所有?土地制度的實質是什么?這種土地制度是由什么決定的?(2)“楚王問鼎”反映了什么現象?2分封制實行的原因上下退推進新課教師設問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從材料一看出: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西周的土地是屬于周王所有的,是奴隸土地國

12、有制,也叫井田制。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春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井田制瓦解,分封制也趨向瓦解,隨著諸侯實力的強大,出現了“楚王問鼎”的現象。分封制的瓦解,根本上由于生產力的瓦解,主要原因是在分封制下,諸侯具有相對的獨立性。2分封制實行的原因上下退推進新課規律總結等級森嚴的分封制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政治由經濟決定,所有經濟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則是生產力因素,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終極動力。2分封制實行的原因上下退推進新課教師設問等級森嚴的分封制通過學習談談你對分封制的認識。以后王朝是如何革除弊端吸取教訓的?3對分封制的評價上下退推進新課歸納整理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分封

13、制在當時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鞏固了統治,使西周成為一個強國。但由于諸侯國有相當大的獨立性,長遠來看不利于中央集權。秦朝建立以后地方上實行有利于集權的郡縣制。3對分封制的評價上下退推進新課自主學習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6頁,從宗法制實行的目的、特點、大宗與小宗的關系歸納。1解析宗法制上下退推進新課自主學習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宗法制的目的:加強統治秩序,解決貴族間的矛盾。宗法制的特點:嫡長子繼承制。大宗與小宗的關系:既是兄弟關系,又是君臣關系。意義:保證貴族的壟斷地位,有利于統治集團的穩定和團結,影響深遠。1解析宗法制上下退推進新課材料一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1解析宗法制周王正妻所生

14、之子稱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為庶子。周王的嫡長子、嫡長孫一系有繼承王位的權利,稱其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對于大宗稱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長子、嫡長孫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類推,形成一個龐大的宗族網。小宗必須服從大宗。上下退推進新課材料二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1解析宗法制根據嫡長子繼承制度,擇立太子的標準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就是說,在后妃所生諸子中,必須確定嫡后所生諸子的優先繼承地位,而且要以嫡后所生的長子來繼承。這種立太子的標準一經出現,便在其后約3000年的時間內被遵為正統的定規。中國政治制度史上下退推進新課材料二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1解析

15、宗法制根據嫡長子繼承制度,擇立太子的標準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就是說,在后妃所生諸子中,必須確定嫡后所生諸子的優先繼承地位,而且要以嫡后所生的長子來繼承。這種立太子的標準一經出現,便在其后約3000年的時間內被遵為正統的定規。中國政治制度史上下退推進新課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1解析宗法制西周宗法制與分封制關系示意圖天子(大宗)嫡長子繼任為 天子(小宗)余子分封 為諸侯(大宗)嫡長子繼任為諸侯(小宗)余子分封 為卿大夫(大宗)嫡長子繼任為卿大夫(小宗)余子分封為士上下退推進新課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1解析宗法制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上下退推進新課教師設問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1解

16、析宗法制(1)根據材料一、二回答:天子和其他統治階層之間是什么關系?(2根據材料三回答:宗法制和分封制的關系是什么?通過兩種制度周朝形成了何種等級制度?上下退推進新課歸納總結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1解析宗法制宗法制是西周為解決統治階級之間權利分割的矛盾,用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統治的制度。最大的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經過層層分封,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制度,他們之間既是兄弟關系又是君臣關系,同時統治者還制定各種禮樂制度,共同維護等級制度。上下退推進新課歸納總結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1解析宗法制宗法制是西周為解決統治階級之間權利分割的矛盾,用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統治的制度。最大的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經過層層分封,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制度,他們之間既是兄弟關系又是君臣關系,同時統治者還制定各種禮樂制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