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校園擁擠踩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_第1頁
防止校園擁擠踩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蘭小學防止校園擁擠踩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為確保學生生命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預防學生樓梯踩踏事故的發生,根據本校實際,特制定本校預防學生樓梯踩踏事故應急預案:一、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防患意識。1、結合有關發生在學校的樓梯間擁擠而產生的傷害事故例子,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安全專題教育,使學生樹立相互禮讓、遵守秩序的良好習慣,養成過樓梯和走廊要輕步慢行、靠右走的良好習慣,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2、各班級要根據各班的具體情況,利用晨會、班會課時間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教育學生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擁擠,防止踩踏積壓及遇到危險情況下自護自救的基本常識等。二、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

2、堅決遏制事故發生。1、明確各部門及老師樓道安全防范的職責:總務處主任要定期不定期地開展對樓道、樓梯設備設施的專項檢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隱患。教導處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一是安排作息時間時,課間要留有足夠的時間;二是教師上課時,對學生要求上廁所的應予允許;三是專用教室上課的老師須到任教的班級教室里帶學生和送學生。大隊部利用集體廣播的時間,向全體學生明確不同活動行走的線路及經過的哪些樓道,如:出操、升旗儀式、上專用室上課、(中午、傍晚、晚上)放學、社會實踐活動等等,向學生強調上下樓梯的速度要適可,前后須保持一定的距離,且須靠右行;做好對值周、值日老師檢查的落實工作。值日老師按要求準時到崗,認真到位,

3、隨時注意學生課間活動的安全。學生參加集會、做操及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時,必須由正副班主任帶隊按照規定路線行走;中午、下午放學時必須由班主任老師親自帶領學生出校門。2、制定學生疏散預案。上下樓梯的教師要對學生上下樓梯故意打鬧等不良現象給予制止,防止擁擠堵塞現象的發生。上課期間,教學樓的所有大小門都要打開,一旦發生擁擠踩踏,便于及時有效地疏散。課間操學生上下樓明確規定。下樓時:三、六年級學生從教學樓西邊走;四、五年級學生從教學樓東邊走。學生參加升旗儀式和集會時上下樓的規定。下樓時:一二年級先站到位四年級、五年級學生從東樓梯走;三年級、六年級學生從西樓梯走。上樓時:一二年級先走;四、五年級從東樓梯走;

4、三、六年級從西樓梯走。在樓梯值日的老師,分別站在一樓和二樓的樓梯口,按要求準時到崗,認真負責,隨時注意學生上下樓的安全。一旦發生樓道擁擠堵塞現象,在場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疏散,撤離人員密集的地點,并迅速向值周、值日教師及學校領導報告,以便學校及時組織人員進行疏散。學校領導要親臨第一現場,必須在第一時間組織教師做好疏散學生、搶救受傷者、報告上級領導等工作。學校領導和教師要團結協作、冷靜處理、沉著應對,確保把事故處理在始發階段,把人員傷害降低到最底程度。要及時聯系家長,正確通報情況,取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持。疏散完畢后,班主任老師應對學生進行清查,以便受傷者能及時得到救治,同時要耐心做好學生的思想安定工

5、作。大蘭小學2013年9月14/15一、指導思想認真領會貫徹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安全工作,預防學生擁擠踩踏事故的通知、以及教育部部長周濟在全國中小學安全和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和縣教育局相關通知的精神。重視和加強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進一步增強學校安全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確保學生在校期間的生命安全,為廣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保證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維護社會的穩定,努力營造一個安全穩定的育人環境,為學生撐起一片安全的藍天,讓學生放心,讓家長放心。二、機構與職責(一)、舊城小學緊級情況處置領導小組組長:李富留副組長:殷志方顧建益成員:龐愛華李云雁楊興張和平黃麗周麗芳羅媛

6、南董志芬池慶峰張秀萍龔學能李瓊英(二)、緊急情況處置領導小組職責1、發生學校緊急情況時,發布應急救援命令、信號;2、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及時到現場指揮,并確定現場指揮最高負責人;3、掌握匯總有關情報信息,負責對情況處置工作的指揮調度,及時作出處置決斷;4、及時向鎮黨委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和向有關單位通報事態發展情況,執行上級有關的指示命令;5、必要時向上級及有關部門請求緊急救援;6、組織做好善后工作,組織或配合上級開展事故調查,在調查取證的基礎上寫出有關書面材料。(三)、現場處置機構(緊級情況處置領導小組)的職責1、現場指揮部職責:(1)執行領導小組的決策、指示、命令,及時向領導小

7、組報告事態發展及搶險救災情況,提出處置意見和建議,協調指揮現場各工作小組的處置行動;(2)迅速搶救傷病人員,采取措施控制事故險情蔓延擴大;(3)與各專業部門溝通協調,共同做好處置工作;(4)負責現場處置所需裝備器材和人力的統一調配使用;2、各工作小組職責:(1)、搶險救護組:組長:池慶峰組員:周春暉洪艷芳師文德周云春職責:憑借自身知識和能力迅速查明險情,在確保搶救人員人身安全、確保不會再發生險情的基礎上,主動開展先期應急救援工作,組織救治傷病人員,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險情防止損失擴大;在專業人員到達后積極協助做好現場搶險和傷病人員救護工作。(2)、后勤保障組:組長:李萍職責:負責調集提供搶險救援所

8、需的物資裝備人員器材,安排好搶險救援人員和傷病員救護工作。三、處置程序本預案的要點是:迅速控制局面,維持秩序,救治傷員。1、發現樓梯擠踏和墜落事故的任何人員都應當在第一時間內向行政值周領導和校長報告。2、應急指揮部應當立即下達命令(可用廣播或手提喇叭等):(1)所有人員必須在原地站立不動,不準向前移動。如外走廊或樓梯扶欄已損壞,應當盡可能朝里站。(2)樓面上的人員有秩序地向后移動,為樓梯上的人員讓出空間。(3)樓梯上的人員有秩序地后退(上樓),為營救創造條件。3、救護人員應當全力搶救受傷人員,對危重傷員進行急救,并打120求援。4、應當在事故現場設置警戒線,維護現場秩序,避免擁擠和混亂,并為救

9、援人員提供通道。5、后勤保障小組應當及時聯系準備救護車輛。6、學校應當及時與受傷學生的家長聯系,并派老師去醫院探視、慰問受傷學生。7、事故現場的警戒線必須等救援工作完成,校舍事故隱患排除,事故調查結束后方可解除。8、事故發生后,學校應當立即向教育局報告。四、情況通報及調查處理學校緊急情況的新聞發布由局緊急情況處置領導小組負責,未經局領導小組授權同意,學校和參與情況處置的人員不得擅自對外發布。江寧區上坊中心小學處置校園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預案1、編制目的和依據為了預防和減少校園擁擠踩踏事故,全面提高我校處置擁擠踩踏事故的應急能力,確保校園擁擠踩踏事故發生時實施有效救援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根據

10、江寧區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特制定本預案。2、基本情況我校位于上坊集鎮,是人群集中的場所,一旦突發公共事件,處置難度大,容易造成嚴重后果。因此,加強事故防范尤為重要。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應急處置在上坊中心小學擁擠踩踏事故。4、應急處置部門與職責組長:戴保華(校長)聯系電話:副組長:職責:預防為主,以人為本,統一領導,健全制度,依法規范,加強管理,快速反應,協同應對。5、預防辦法和措施5.1 加強日常管理5.1.1.出操、升旗儀式、上專用室上課、放學、社會實踐活動等等,規劃各班學生上、下樓的路線,向全體學生明確不同活動行走的線路及經過的樓道。5.1.2 護導老師按要求準時到崗,認真到位,

11、隨時注意學生課間活動的安全。5.1.3 各班行規安全監督員,每日在教室、班級門口樓道內檢查,制止不安全行為。5.2 宣傳教育5.2.1 加強師生的日常安全、行為規范、法制教育,增強師生的自我防范意識、自我防范能力和自救能力;5.2.2 向學生強調上下樓梯的速度要適可,前后須保持一定的距離,且須靠右行;5.2.3 在過道及樓梯明顯位置張貼“靠右行走”、“請勿擁擠”等提醒標志,保持樓梯及過道通暢無雜物堆積,雨雪天時教育提醒學生過道及樓梯要慢行,并設置防滑設施和防滑標志。5.3 檢查整改5.3.1 要定期不定期地開展對樓道、樓梯設備設施的專項檢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隱患;5.3.2 要及時安裝教學、

12、生活設施樓道、樓層的照明,并定期更換,定期對學校建筑物、電器線路進行檢查,排查安全隱患,發現問題限時解決;5.3.3 要對不符合標準和不牢固的樓道欄桿、樓道扶手進行加高、加固;5.3.4 對學校無能力排除的安全隱患要及時上報教育局。5.4 培訓演練經常要開展校園擁擠踩踏事件應急處置人員的培訓,切實提高他們應對和處置校園擁擠踩踏事件的能力;同時學校還要不定期地組織全校師生開展專項演練。6、應急處置6.1 信息報告可能出現的事故有扭傷、骨折、擠傷、踩傷、墜樓、樓層倒塌或樓道擁擠造成傷害事故等。6.1.1 目擊者第一時間內報告校長室或事故負責人。6.1.2 一般事故。學校發生無人員死亡,重傷1人以下

13、的安全事故后,學校應當在半小時內口頭向局應急辦報告,事故處理結束后一小時內書面報局應急辦。6.1.3 重、特大事故。事故死亡1人及以上、傷多人,學校應當在半小時內口頭向區、局應急辦報告,事故處理結束后一小時內書面報區、局應急辦。6.1.4 安全事故報告的必要內容。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事故簡要經過、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報告單位、報告人及其它應當報告的事項。6.2 事故處置程序6.2.1 啟動處置預案。發生校園擁擠踩踏事故后,學校應急工作小組啟動本預案;按照學校應急預案的指令開展工作。6.2.2 應急處置現場指揮6.2.2.1 進入崗位。現場指揮部的人員進入現場指揮部后

14、,根據職責分工,迅速開展工作。6.2.2.2 情況匯總。參與現場處置校園擁擠踩踏事故的負責人、現場處置教師迅速向學校現場指揮部反饋現場處置情況,并由指揮聯絡組負責匯總。6.2.2.3 分析判斷。學校負責人要向現場指揮部總指揮詳細報告事件的危害程度以及自己的分析意見。6.2.2.4 指揮決策。在分析判斷的基礎上,現場指揮部迅速研究現場處置措施,果斷作出指揮決策。學校負責人按照決策、職責分工,認真準確地做好下達指令、報告請示等工作。6.2.3 組織疏散、救護迅速發出報警鈴聲,直至全體師生安全撤離。立即打“120”、“110”急救電話,請求有關部門立即組織救護立即口頭報告教育局、各保險公司。依就近原

15、則疏散,疏散路線按平時班級早操進場秩序線路下樓。現場疏散、救護分工:6.2.3.16.2.3.26.2.3.36.2.3.46.2.3.5總指揮:戴保華一號樓:一樓通道樓梯口:梁月茹三號樓:一樓通道樓梯口:黃洪才三樓通道樓梯口:葛家生二樓通道樓梯口:馬躍錄二樓通道樓梯口:謝國駐四樓通道樓梯口:李金槐四號樓:一樓通道樓梯口:王金鳳二樓通道樓梯口:徐平三樓通道樓梯口:劉偉四樓通道樓梯口:王梅金各班教室:各班班主任安全救護組:組長:陶麗組員:沈桂蓮及各班班主任注:疏散時視當時情況進行必要的調度,班主任教師負責好對本班學生進行疏導、保護、管理。6.2.4關閉場所。事故發生現場,人員全部撤離后,封閉隔離

16、或限制使用有關場所,并保護好現場。6.2.5 配合調查取證。配合有關部門對現場目擊的師生進行詢問,做好事故的調查取證工作,初步掌握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6.3 善后處置措施6.3.1 評估分析。學校擁擠踩踏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基本完成后,總指揮部立即組成有關人員對學校擁擠踩踏事故造成的危害,以及對社會政治穩定可能構成的威脅進行評估分析,并下達指令全力做好各項善后工作,維護社會政治穩定。6.3.2 收集動態。學校成立善后領導小組,努力做好當事學生及家長的情緒穩定工作,預防事態延伸擴展。一旦發生受傷害學生監護人、親屬或者其他成員,在事故處理中無理取鬧的事件。擾亂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或侵犯學校、教師合法權

17、益的,學校將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造成損失的,依法要求賠償。6.3.3 撫慰師生。學校迅速派出有關人員安撫傷員,幫助受傷、死亡者家屬做好善后工作;同時,積極協助家屬做好保險理賠工作,對師生及家長提出的正當要求盡快予以滿足。6.3.4 其他工作。學校配合有關部門做好事故的處理、調解工作;處置工作基本完成后,應急管理領導小組組長立即匯總情況上報區教育局。7、注意事項7.1 處置人員防護要求7.1.1 應急隊伍保障。不斷增強學校應急隊伍的總體力量、處置能力,若進行重大調整和人事變更,及時報局應急辦備案。7.1.2 開展應急演練。學校應急隊伍要制訂相應的處置方案,并積極開展應急處置技能培訓和應急演練。7

18、.2 突發事件的宣傳口徑7.2.1 學校主要負責人的手機應保持暢通。7.2.2 做好對教師、學生的務虛工作。7.2.3 學校不接受任何新聞采訪,不對外宣傳。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安全工作,預防學生擁擠踩踏事故,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現制定一中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應急預案。一、成立“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校長辦公室。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1、分走樓梯制度:為避免學生集中上下樓梯時過于擁擠,采取學生分走樓梯制度。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樓梯的活動中,不強調快速、整齊,適當錯開時間,分班級逐次下樓,并安排全員值班

19、中負責教學樓管理的同志在樓梯間負責維持秩序,管理學生。3、晚自習,安排全員值班中負責教學樓管理的同志準時到各個教學樓值班,出現停電時,啟動博興一中停電應急預案。4、學生集中進出教學樓高峰時間全部打開大門。5、在學生集中進出宿舍樓高峰時間全部打開大門三、教學樓緊急疏散方案當教學樓發生危機時啟動本方案1、當教學樓發生緊急情況時,由值班校長負責指揮全校師生緊急疏散,啟動博興一中應急處理預案。2、當教學樓發生緊急情況時,各班由任課教師、班長指揮按照指定路線、指定樓梯迅速疏散。3、在疏散過程中學生們要服從指揮、聽從命令。4、在疏散過程中學生們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擁擠、不打鬧、不搞惡作劇,要互相禮讓

20、、安全疏散。四、宿舍樓緊急疏散方案當宿舍樓發生危機時啟動本方案1、發生危機時,由晚間值班領導負責全面指揮學生緊急疏散,由值班教師協助值班領導組織緊急疏散。2、當宿舍樓發生危機時,宿舍值班人員迅速打開宿舍樓全部大門。3、學生按照指定路線、指定的疏散樓梯有秩序的疏散。4、在疏散過程中學生們要服從指揮、聽從命令。5、在疏散過程中學生們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擁擠、不打鬧、不搞惡作劇,要互相禮讓、安全疏散。6、在疏散過程中:由各樓值班人員分別負責指揮組織學生緊急疏散。五、建立“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安全教育制度1、開學初,各級部、班主任要在級部大會、班會上強調分走樓梯的制度。2、經常性地教育學生要文

21、明上下樓梯,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擁擠、不打鬧、不搞惡作劇,要互相禮讓、安全疏散。3、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團隊活動、主題班會、黑板報等多種途徑和形式對學生深入開展預防擁擠踩踏事故的專題教育。4、每學期開學初組織一次專題班會,班主任與學生一起參與討論如何防止擁擠踩踏事故的發生。5、每學期組織一次緊急疏散演習,使學生掌握緊急情況下疏散的路線,適應危機狀態下的心理氛圍和環境,提高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實際能力。六、建立“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安全檢查制度每學期初、學期中,由德育處、保衛科、總務處、教導處、級部組成聯合檢查組,對教學樓、辦公樓、宿舍樓的樓道、樓梯等各種設施和照明設施進行檢查,限期維

22、修,確保安全使用。七、校園擁擠踩踏事件的處置原則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指導思想,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出現可能影響校園及社會穩定的言論、動向或事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輕心,要做到早發現、早布置、早處理,力爭把事態平息在萌芽狀態,特別在三個主要環節上必須引起足夠重視:一是問題發生前,要立足防范,超前工作,掌握主動;二是問題發生后,要迅速判明性質,依法辦事,注意方法,及時果斷處置;三是事件平息后,要做好善后工作,防止出現反復。要杜絕對隱患認識不足、長期忽視的麻痹思想,要居安思危,立足防患,建立緊急救援機制,盡一切努力將事故

23、、災害可能帶來的損失減到最低程度,為校園打造安全屏障;超前工作,掌握主動,備好專項應急處置預案,建立防范非自然災害類擁擠踩踏事件發生的長效機制,增強防范擁擠踩踏事件的意識和應對能力,做到有備無患。八、善后處理工作(一)校園擁擠踩踏事件調查工作,由學校抓緊組織“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進行調查,并及時上報教育局調查結果;重特大擁擠踩踏事件,主要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必要時協同其他相關部門組織調查,并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本級黨委、政府報告調查結果。(二)校園擁擠踩踏事件發生后,學校要及時組織“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做好善后處理工作,積極做好恢復學校正常教學和生活

24、秩序工作,維護校園和社會穩定。(三)對在預防、處置校園擁擠踩踏事件中和善后處理工作中表現突出的級部和教師,或有特殊貢獻的班級和個人,可給予表彰和獎勵。(四)對在預防、處置校園擁擠踩踏事件中和善后處理工作中玩忽職守者,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們隱瞞、緩報、謊報情況者,逃避責任者,阻礙工作人員執行公務者,以及其他不利于預防和處置工作者,視其情節和危害后果,給予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安全工作,預防學生擁擠踩踏事故,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現制定啟東市中小學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應急預案。一、成立“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25、1、分走樓梯制度:為避免學生集中上下樓梯時過于擁擠,采取學生分走樓梯制度。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樓梯的活動中,不強調快速、整齊,適當錯開時間,分年級、分班級逐次下樓,并安排教育處同志在樓梯間負責維持秩序,管理學生。3、晚自習,安排教育處老師值班,出現停電或樓梯間照明設施損壞時,要及時開啟應急照明設備,同時學校領導與值班老師要立即到現場疏導。4、學生集中進出教學樓高峰時間全部打開大門。5、在學生集中進出宿舍樓高峰時間全部打開大門三、教學樓緊急疏散方案當教學樓發生危機時啟動本方案1當教學樓發生緊急情況時,由教導處主任負責指揮全校學生緊急疏散,教育處副主任協助主任組織學生緊急疏散。主任不在時由副主任

26、負責全面指揮。危機發生時,各班老師分工各負其責學生緊急疏散2、當教學樓發生緊急情況時,由專人迅速打開教學樓所有大門。3、各班由任課教師、班長指揮按照制定路線、制定樓梯迅速疏散。4、在疏散過程中學生們要服從指揮、聽從命令。5、在疏散過程中學生們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擁擠、不打鬧、不搞惡作劇,要互相禮讓、安全疏散。四、宿舍樓緊急疏散方案當宿舍樓發生危機時啟動本方案1、發生危機時,由晚間值班領導負責全面指揮學生緊急疏散,由值班教師協助值班領導組織緊急疏散。2、當宿舍樓發生危機時,宿舍值班人員迅速打開宿舍樓全部大門。3、學生按照指定路線、指定的疏散樓梯有秩序的疏散。4、在疏散過程中學生們要服從指揮

27、、聽從命令。5、在疏散過程中學生們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擁擠、不打鬧、不搞惡作劇,要互相禮讓、安全疏散。6、在疏散過程中:由各樓值班人員分別負責指揮組織學生緊急疏散。五、建立“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安全教育制度1、開學初,班主任要在班會上強調分走樓梯的制度。2、經常性地教育學生要文明上下樓梯,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擁擠、不打鬧、不搞惡作劇,要互相禮讓、安全疏散。3、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團隊活動、主題班會、黑板報等多種途徑和形式對學生深入開展預防擁擠踩踏事故的專題教育。4、每學期開學初組織一次專題班會,班主任與學生一起參與討論如何防止擁擠踩踏事故的發生。5、每學期組織一次緊急疏散演習,使學生掌握緊急情況下疏散的路線,適應危機狀態下的心理氛圍和環境,提高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實際能力。六、建立“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安全檢查制度每學期初、學期中,由保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