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巖石和土壤_第1頁
地球、巖石和土壤_第2頁
地球、巖石和土壤_第3頁
地球、巖石和土壤_第4頁
地球、巖石和土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球圈層結構怎樣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呢?你你想了解想了解地球先生地球先生的身的身體結構嗎體結構嗎?地殼地殼地幔地幔地核地核一、地球的內部圈層一、地球的內部圈層 地殼和上地幔頂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上),部(軟流層上),由堅硬的巖石組成由堅硬的巖石組成的圈層部分。的圈層部分。巖石圈6370km6370km35km35km圈層名稱圈層名稱深度深度(km)特征特征地地殼殼地地幔幔地地核核上地幔上地幔下地幔下地幔72900 由堅硬的巖石組成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化學元素:化學元素:氧、硅、鋁氧、硅、鋁) 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陸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陸部分厚部分厚溫度很高,壓力、和密度很溫度很高,壓力

2、、和密度很大大(鐵、鎳)。鐵、鎳)。地球內部圈層概況地球內部圈層概況大洋地殼大洋地殼大陸地殼大陸地殼 溫度和壓力很高,由熔融溫度和壓力很高,由熔融狀物質組成狀物質組成3563706370大氣圈大氣圈生物圈生物圈水圈水圈二、地球的外部圈層二、地球的外部圈層大氣圈大氣圈: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之一。水水 圈圈:由液態水、固態水、氣態水組成。 分類:海洋水、陸地水陸地水、大氣水、生物水;地表水、地下水。生物圈生物圈:廣泛分布于地殼、大氣圈、水圈。二、地球的外部圈層二、地球的外部圈層外部圈層外部圈層大氣圈大氣圈水圈水圈生物圈生物圈1.地球內部厚度最大的圈層是地球內部厚度最大的圈層是地殼地幔地殼地幔巖石圈地

3、核巖石圈地核2.巖石圈是指巖石圈是指整個地殼地殼和上地幔整個地殼地殼和上地幔軟流層以上的地幔和地殼軟流層以上的地幔和地殼地殼和軟流層地殼和軟流層花花 崗崗 巖巖沉沉 積積 巖巖變變 質質 巖巖實驗步驟:1、把小土塊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現象?說明土壤里有什么?2、將土塊攪動后靜置一段時間,在等待過程中把部分土壤放在培養皿上墊上石棉網用酒精燈灼燒,能聞到什么氣味?說明土壤里有什么?3、 觀察靜置后的水杯中的情況,水里有什么?注意事項:1、土塊要輕放。2、攪拌要徹底。3、靜置時間要長。觀察時,杯子也應保持靜置不動的狀態。4、始終要仔細觀察,記錄下每一步驟看到的現象。閱讀此資料后開始動手操作。沉積物

4、最上沉積物最上面一層是黏面一層是黏土,用小棍土,用小棍挑一點在手挑一點在手上涂抹,感上涂抹,感到黏滑、細到黏滑、細膩,其次是膩,其次是沙粒,越到沙粒,越到底下顆粒越底下顆粒越粗,漂浮在粗,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水面上的是植物殘體植物殘體。 尋找土壤的成分尋找土壤的成分方法 我 在 土 壤 里 看 到 的我 在 土 壤 里 看 到 的肉眼土壤濕潤、有捻不碎的小石子土壤濕潤、有捻不碎的小石子 草根和小蟲草根和小蟲放 大 鏡有小石子、大小不同的沙粒、粉有小石子、大小不同的沙粒、粉末狀的微粒末狀的微粒倒入水中有氣泡冒出、土壤按顆粒大小沉有氣泡冒出、土壤按顆粒大小沉積下來,越到底下顆粒越粗積下來,越到底下顆粒越粗枯枝落葉層亞土層巖石碎屑有腐殖質的表土層土壤中能發現許多不同種類的昆蟲植物的根穿過土壤并占有適當的位置 螞蟻是在土壤中穴居的昆蟲蝸 牛 和 甲 蟲靠 腐 爛 的 生物為生植物的葉、根和莖是腐殖質的主要來源蚯蚓能穿破堅硬、緊密的土壤,使植物的根更容易伸展,使空氣和水更容易進入土壤細菌分解動物、植物殘體土壤為許多動植物和微生物提土壤為許多動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了棲息地和必須的養料;生供了棲息地和必須的養料;生物使土壤更豐富;生物的活動物使土壤更豐富;生物的活動使水分和空氣更容易進入土壤,使水分和空氣更容易進入土壤,更利于生物的生活和植物的生更利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