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李白詩歌的錯覺藝術導語:唐代詩人的大都具有豪放瑰麗的意境,筆者認為李白詩歌之所以能呈現此種意境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其天才的錯覺感受力及再現力。1李白詩歌中的錯覺意象賞析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錯覺是指不符合事物客觀情況的錯誤知覺,妨礙人們對事物的正確把握,但就創作而言,錯覺卻是作者基于一定的心理基礎對客觀事物獨特的審美把握。因此,中所呈現的錯覺意象既不是作者刻意歪曲的客觀事實,也不是作者在審視對象事物時無意產生的疏漏,而是有意識地利用錯覺的感性特征來創造某種獨特的審美意境和情趣。李白詩歌中的錯覺意象豐富多彩,為清晰品味李白詩歌的錯覺藝術,筆者將李白詩歌中的審美錯覺從“主體錯覺與客體錯覺”、“直接描寫與
2、間接描寫”及“從常態到錯覺與從錯覺到常態”三個角度進行類型劃分。1.1 主體錯覺與客體錯覺李白詩歌中的審美錯覺幾乎都是自我感覺的呈現。李白在其著名的代表作中云:“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此詩每句都表現了錯覺意象。首句中的“香爐”并非紫煙升騰的真香爐,而是指瀑布從高處飛馳而下、飛濺而起的水花經太陽光折射之后顯得絢麗非凡,讓人不禁產生一座香爐紫煙升騰的錯覺。詩人隨即借助“掛”字在糾正第一個錯覺的同時又再現對廬山瀑布的第二個錯覺。近看瀑布動感十足,遠觀卻容易讓人產生靜止不動的感覺。李白是站在遠處“遙看”,自然產生瀑布“掛”在山前的視錯覺。詩人從遠處移至瀑布腳
3、下,翹首仰視,只見水帶急速跌落,響聲震耳欲聾,恍惚間覺得瀑布應該有三千尺那么高吧,對廬山瀑布的長度產生了錯覺。既然廬山瀑布那么高,再加上陽光照射下水花是那么的耀眼奪目,作者禁不住懷疑天上的銀河從九天的高空落到地球上來了。在這首詩里,“詩仙”極盡想象之能事,通過四個奇異的錯覺意象將廬山瀑布色彩瑰麗、氣勢磅礴的壯景悉數托出。在“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詩人借助錯覺再現營造出奇麗詭譎的意境,再一次將其非凡的想象力展露無遺。夜宿山寺的詩人抬頭看寺院的高樓,樓高極了,感覺隨時都有倒塌之險。“危”字既形容樓高,又展露“心憂”。登上高樓,與天那么接近,仿佛一伸手就能攬星摘月,一說
4、話就會傳到仙人處。心憂樓塌、攬星摘月、言語聲傳到仙人處是三個錯覺意象,極言寺院高樓之高。“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說的是,送別的人站在岸上,只見孤舟揚帆,漸漸遠離,好似消失于碧空的盡頭,那浩浩蕩蕩的江水,也好似流向蒼遠的天際。事實上,孤帆遠去,是不會沒于碧空的,江水奔涌也不會流至天際的,這是詩人的視錯覺。這兩種視錯覺源于詩人對不舍離別的心情。李白的詩歌中少有對他人錯覺的描寫,如“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在這里,我們看見一位華發如雪的老人對著明鏡顧影自憐,悲嘆人生短促,近百年的悲歡離合在感嘆瞬間交叉、重疊、滲透,壓縮成為以朝始以暮終的短短一天。作者用如花妙筆細描出老人在時
5、間感知上的錯覺,這是客體錯覺。1.2 直接再現與間接再現從形式上看,李白的錯覺意象大致可分為兩類:直接的錯覺再現和間接的錯覺再現。所謂直接的錯覺再現,指詩中不借助語詞的提示,直接描繪出錯覺意象的本來面目。在“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中,詩人通過對三個錯覺意象的直接描繪表現出天門山的壯美景色。該詩起句寫出了浩蕩東流的楚江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給人一種奇異的錯覺聯想,即楚江將原本就是一體的天門山撞開,使其一分為二,才得以奪門而出,一瀉千里。詩人乘著船順流而下,兩岸青山仿佛列隊相向而出,只見一葉孤舟似從日出的地方溯江而來。詩人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幅楚江江流
6、洶涌湍急的動人畫面,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詩中除“楚江開”是詩人的視錯覺之外,“相對出”和“日邊來”也都是視錯覺。詩人順著楚江急速而下,與兩岸青山間距離快速轉換,從而出現兩岸青山仿佛列隊相向的錯覺,而駛入眼簾的孤舟也不可能來自日邊,是由人類目視距離的局限性產生的視錯覺。“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通過直接再現黃河從天而降的視錯覺和近百年的時光濃縮為短短一天的心理錯覺發出時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慨嘆。間接的錯覺再現則是指借助某些語詞來點明錯覺產生時的心理狀態。靜夜思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此詩的前兩句呈現出一種月圓之
7、夜獨有的視錯覺。月圓人不圓,思鄉之情郁結于心。夜深人靜,寒意透骨,月光鋪瀉一地,詩人從夢中蘇醒,恍惚中錯把月光當白霜。當詩人定睛細看時,才知道這不是秋霜而是月色。一個“疑”字,強調了月色同霜色的相似程度令人難以分辨,難免會引起人的審美錯覺,竟把月色當成秋霜。這一錯覺的妙處就在于,秋霜的“冷”與詩人因為遠離親人而產生的孤獨感同構,當思鄉的主題通過后兩句點出來之后愈顯思鄉之情的深重。又如“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中,“呼作”、“又疑”、“疑”、“恰似”成為詩中所呈現的錯覺意象的提示語,讓我們對錯覺主體
8、在生發錯覺時的行為表現和心理狀態進行了比較直觀的把握。1.3 從常態到錯覺與從錯覺到常態李白有些的錯覺再現是從常態到錯覺,有些詩句的錯覺再現則是從錯覺到常態。“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中,第一、四兩句分別再現了“白發飛長能長到三千尺那么長”和“鏡子里閃現一片秋天的白霜”兩個錯覺,第二、三兩句點明產生錯覺的原因為一個“愁”字。“白發三千丈”到“緣愁似個長”是從錯覺描寫過渡到常態描寫,“不知明鏡里”到“何處得秋霜”是從常態描寫過渡到錯覺描寫。詩人愁腸百結,感覺白發飛長、似乎能長到三千尺那么長,攬鏡自照,瞥見鏡子里閃現一片白色的秋霜。詩人是在顧影自憐,哪來的秋霜?這其實是詩人
9、恍惚間的一種視錯覺,當他從錯覺中清醒后,才清晰地看到了原來是自己斑白的頭發。這一錯覺映射出詩人壯志未酬身先老、悲傷蹉嘆的心理狀態。2錯覺表現中反常規的語言運用如果我們從語言運用方面對這些錯覺再現進行考察,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錯覺的再現與語詞的錯配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系。錯配,也稱之為超常嵌合,是指語詞超常規的搭配運用。在李白詩歌的'錯覺再現中,我們往往可以看到一些語詞被不合常規地組合在一起,雖然看起來不符合規范,但細細玩味卻能獲得一種生動奇妙的審美愉悅。從某種意義上說,李白詩中的眾多審美錯覺的再現正是借助語詞錯配這一表達方式來實現的,以下試作例析。2.1 主謂錯配主謂錯配意即主語與
10、謂語搭配不合常規,如“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中的“瀑”和“掛”。“掛”這一行為的主體是衣服、布這類固態的物體,而瀑布是液態的水,如何掛?從這個角度看,雖然“掛”字與瀑布搭配不符合事物原貌,卻極形象地呈現出詩人“瀑布掛山前”的視錯覺。再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中的“山”和“出”。山原本是靜止的,用“出”來寫山也屬錯配,然而不以此種錯配難摹“兩岸青山仿佛列隊相向”的錯覺。2.2 述賓錯配述賓錯配即述語與賓語搭配不合常規,如“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中的“掛”和“秋風”、“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中的“隨”和“人”之間不合常規的搭配。詩人乘船東下,萬里秋風將船帆張得十
11、分飽滿,流動的秋風與飄揚的布帆幻化為墻上的釘子與懸掛的物件,一個“掛”字道破這一神思。人走月也走,詩人正是通過“月”和“隨”(主謂)、“隨”和“人”(述賓)兩組結構錯配呈現這一錯覺。2.3 定中錯配定中錯配即修飾語與中心語搭配不合常規,如:“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中“海”與“日”、“天”與“雞”,“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中的“飛”與“鏡”。這三組是定語與中心語的非常規組合,每一組都只借兩個字“搭出”一個錯覺意向,言簡意深,韻味深遠。前例中的第一對組合呈現出“日升于海”的壯景,第二對組合描繪出“天姥山接天”的高度,而后例用一個“飛”字將月光的動感與皎潔展露無遺。明代文學家袁宏道認為,
12、優秀的詩文創作“大都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有時情與景會,頃刻千言,如水東注,令人奪魂。其間有佳處,亦有疵處,佳處自不必言,即疵處亦多本色獨造語”。文學創作是浸透個性色彩的藝術行為,一旦作者的情緒、心境與所見之景相通,作者的創作激情便如水東注而噴發出,難以遏制;此種局面下寫就的作品,充滿了個性化的表達,這種個性化表達的核心是真摯淳樸,就算違反了慣常的語言規范,然而違反本身也是個性化表達的題中之意。錢鐘書先生也說過:“詩人對事物往往突破一般的的感受,有更深細的體會,因此必須推敲出一些新奇的字法。”筆者認為,審美錯覺是寫作者極具個性色彩的、“突破一般經驗的感受,有更深細的體
13、會”,文學創作中將這種特殊的心理感受外化只能借助語言一種單一媒介。非常問題得用非常規手段,即“在語言運用上則需要突破常規經驗的束縛,推敲出一些新奇的字法'”。李白詩中的錯覺意象正是詩人在對客觀事物獨特的審美感受的基礎上,運用語言這支“混搭”之筆將之進行完美呈現,從而使李白的詩歌意境更加開闊深遠、斑斕絢麗。3李白錯覺審美才華的兩大原動力審美錯覺是李白詩歌世界的重要構成元素,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其詩歌藝術豪放灑脫的風格。那么,李白驚人的錯覺感受力和杰出的表現力來自何方呢?筆者認為,除天賦才情之外,嗜酒成性和理想破滅是兩個不可忽視的原動力。3.1酒精催化李白嗜酒成性,酒量驚人,動不動就“三百杯
14、”(李白襄陽歌“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一斗”(飲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凡飲必醉,“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李白贈內)。一般的嗜酒者是酒鬼,李白卻是酒中之仙,在酒中和酒后創作了大量的飲酒詩。李白日日痛飲,飲酒之后詩興勃發。在李白與杜甫中說“我也對李白的詩和文一千五十首作了統計,說到飲酒的有一百七十,為百分之十六強”。醉酒會令人陷入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即思維脫離正常,興奮明顯,欣快感覺更加鮮明,聯想更為加快,情緒明顯高漲,表現得無憂無慮,易于被激惹或情緒不穩,自我中心,有夸大體驗。筆者認為,李白雖然酒量驚人,但是一斗白酒下肚必已爛醉。李白在前有樽酒行中直描了自己的醉態:“摧弦拂柱與君飲,看朱成碧顏始紅。”在大量飲酒之后,李白陷入醉酒狀態,產生視錯覺,將紅色看成綠色。據此,筆者認為李白大量的審美錯覺是在醉酒狀態下形成的,酒精對詩歌中的錯覺藝術起到了催化作用。3.2 代償性抒寫審美錯覺的產生都有其特定的心理基礎,筆者認為,李白在詩歌中再現大量的審美錯覺是基于理想受挫的主觀心理需要。詩人懷抱“濟蒼生”、“安黎元”的遠大抱負,然而從24歲出川遠游、意圖涉及政壇直至45歲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從未真正獲得過“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農藝師考試重要知識點歸納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檢驗技師考試難究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統計數據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認證考試題型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資格的考前須知試題及答案
- 股票分析與投資判斷技巧的考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憑證試題及答案
- 室內地下吊裝口施工方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知識擴展試題及答案
- 皮膚養生保健與天然護膚法考核試卷
- 安寧療護服務流程的質量評估指標
- 《玉米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課件
- 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關于開具死亡醫學證明流程中死者死亡信息核實補充制度
- 2025年主管護師中級考試題庫及答案參考
- 【語文】《短文兩篇:陋室銘》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舞蹈療法在兒童精神疾病康復中的應用-洞察分析
- 2025年春新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教學課件 18 棉花姑娘
- 工貿企業負責人安全培訓
- 《陪診從業人員能力培訓標準》
- 《氫氣輸送管道工程設計規范》
- 管網工程施工重難點分析及對應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