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甲醇期貨(內部)_第1頁
2010年甲醇期貨(內部)_第2頁
2010年甲醇期貨(內部)_第3頁
2010年甲醇期貨(內部)_第4頁
2010年甲醇期貨(內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0年甲年甲醇醇期貨期貨 甲醇基礎知識甲醇基礎知識 甲醇產量情況甲醇產量情況 甲醇消費情況甲醇消費情況 甲醇市場現狀甲醇市場現狀 影響甲醇價格波動的因素影響甲醇價格波動的因素 甲醇主要生產企業情況甲醇主要生產企業情況 甲醇行情展望甲醇行情展望目目 錄錄 甲醇期貨套期保值及草擬合約甲醇期貨套期保值及草擬合約甲醇的生產流程甲醇的生產流程甲醇知識簡介甲醇知識簡介 甲醇是極為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在化工、醫藥、輕工、紡織及運輸等行業都有廣泛的應用,其衍生物產品發展前景廣闊。目前甲醇的深加工產品已達120多種,我國以甲醇為原料的一次加工產品已有近30種。在化工生產中,甲醇可用于制造甲醛、醋酸、氯甲烷、

2、甲胺、甲基叔丁基醚(燃料添加劑MTBE)、聚乙烯醇(PVA)、硫酸二甲酯、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二甲醚、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醇等。 甲醇應用可分為兩大應用領域,即MTBE和化工應用,MTBE曾經是甲醇需求快速增長的主要帶動者。 甲醇的主要應用領域是生產甲醛,甲醛可用來生產膠粘劑,主要用于木材加工業,其次是用作模塑料、涂料、紡織物及紙張等的處理劑,其中用作木材加工的膠粘劑約占其消費總量的80。 甲醇另一主要用途是生產醋酸。醋酸消費約占全球甲醇需求的7,可生產醋酸乙烯、醋酸纖維和醋酸酯等,其需求與涂料、粘合劑和紡織等方面的需求密切相關。我國醋酸主要消費領域是醋酸乙烯/聚乙烯醇、醋酸酯類、

3、醋酐、對苯二甲酸(PTA)、氯乙酸等。醋酸消費約占全球甲醇需求的7,其需求與涂料、粘合劑和紡織等方面的需求密切相關。 甲醇知識簡介甲醇知識簡介 甲醇還被用來生產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約占全球甲醇需求的23,主要用來生產丙烯酸板材、表面涂料和模塑樹脂等。 甲醇不僅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且還是性能優良的能源和車用燃料。甲醇與異丁烯反應得到MTBE,它是高辛烷值無鉛汽油添加劑,亦可用作溶劑。自1973年第一套100 kt/a裝置建成投產以來,它已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甲醛的第二大甲醇消費大戶。甲基叔戊基醚(TAME)也是重要的汽油含氧添加劑。 甲醇和二甲醚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新型液體燃料稱為醇醚燃料

4、。它的燃燒效率和熱效率均高于液化氣。在尋求汽油替代燃料的過程中,醇醚燃料具有較大的應用潛力。甲醇也可以直接作為汽車燃料使用。甲醇的分類甲醇的分類 甲醇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指標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其中優等品主要用于生產精細化工產品(醋酸、甲烷氯化物、醫藥和農藥),價格較高;一等品和合格品主要生產甲醛、二甲醚等對原料質量要求較低的產品;甲醇現貨市場習慣只檢驗11項國標中的若干項常用指標(色度、高錳酸鉀試驗、水混溶性試驗、酸堿度、乙醇含量等),認為這幾項指標達到國標優等品就是國標優等品。甲醇產量情況甲醇產量情況 我國甲醇生產原料以煤為主,中國甲醇生產主要集中在華南、華東和華北地區,所占比例分別

5、為27.11、23.79和16.63,2005年全年國內精甲醇產量536.2萬t,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1.62;進入2006年,國內精甲醇產量有了突破性的飛躍,2006年累計產量為762.25萬t。甲醇產量情況甲醇產量情況 目前,中國甲醇生產企業大約有200家,但是整個甲醇生產格局呈現出規模小、分散化的分布特點。產能在10萬噸左右的只有中石化集團的四川維綸廠、大慶油田甲醇廠、上海焦化公司、榆林天然氣化工公司、長慶油田中國天然氣公司青海分公司等幾家。2006年,中國甲醇生產能力為1117萬t,甲醇進口量為112.8萬t,出口量為19萬噸,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甲醇消費國。由于2006年新裝置開工較為集中

6、,2006年,中國甲醇生產能力為1117萬t,同比增長21.16.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石油替代戰略,我國甲醇行業發展迅速,產能擴張步伐加快,僅五年時間,國內甲醇產能就增加了四倍之多。08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部分廠家新建裝置投產計劃推遲,國內產能增長率減緩,增幅在10%。隨著國民經濟的復蘇,2010的國內新建產能將會集中投產,屆時國內產能將突破 3000萬。甲醇產量情況甲醇產量情況甲醇消費情況甲醇消費情況 我國甲醇消費結構與國外類似,最大消費領域是甲醛生產,消費比例約為40%;其次是MTBE和醋酸,所占比例分別為6%和7%。近年來甲醇燃料方面的消費量發展較快,盡管國家尚未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和標準,

7、但甲醇燃料消費已經成為驅動甲醇需求的主要動力之一。 目前我國甲醇消費的主要地區是華東和華南地區,上述地區也是我國甲醛、MTBE、丙烯酸酯和醋酸等下游產品生產的集中地。對于甲醇燃料,消費地區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南等地。2005年,我國甲醇進口總量中,江蘇省進口比例占62.28%,廣東省所占比例為28.28%,福建省比例為4.11%,浙江省比例為3.34%。所有進口基本上全部集中在華東和華南地區,進口結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甲醇消費的地區分布。甲醇消費情況甲醇消費情況隨著我國化學工業的發展,甲醇的消費量增長較快。預計今后消費量將持續穩定增長。我國甲醇主要消費在甲醛、MTBE、農藥、對苯二甲酸二甲

8、酯(DMT)、醋酸等行業。甲醇最大的下游產品是甲醛,曾經幾乎耗用甲醇總用量的50、近年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占30-40。甲醛是熱固性合成樹脂工業的支柱,以酚醛樹脂、脲醛樹脂為代表。聚甲醛則在工程塑料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國甲醛主要消費市場是林產品化工和化學工業,約占總消費的70%左右,而林產品化工消費程度直接受到國家基本建設的影響。甲醇消費情況甲醇消費情況預計20052010年世界甲醇需求量的年均增長速度為2.46%,到2010年,世界甲醇需求量將達到4020萬t;20102015年的年均增長速度為4.63%,2015年將達到5040萬t。甲醇制烯烴(MTO/MTP)和二甲醚(DME)將是未來驅動甲

9、醇市場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而我國將是甲醇需求的重點地區。在世界甲醇消費結構中,占居第一位的是甲醛,約占35%-36%;第二位為MTBE(甲基叔丁基醚),約占27%;第三為醋酸,約占7%9%。其他衍生物包括對苯二甲酸二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胺、溶劑和防凍劑。世界甲醇消費情況世界甲醇消費情況世界甲醇消費情況世界甲醇消費情況我國甲醇市場現狀我國甲醇市場現狀 自2002年年初以來,我國甲醇市場受下游需求強力拉動,以及生產成本的提高,甲醇價格一直呈現一種穩步上揚走勢。甲醇市場價格最高漲幅超過100%,甲醇生產的利潤相當豐厚,效益好的廠家每噸純利超過了1000元/噸,因而甲醇生產廠家紛紛擴產和新建,使得

10、我國甲醇的產能急劇增加。新建甲醇裝置如果全部建成投產,新增加的年產能至少在500萬噸以上,將對我國甲醇市場供求關系產生明顯的影響。 國內甲醇供求的不平衡導致企業開工率低于正常水平,國產甲醇市場占有率下降,同時國產甲醇價格受到壓制。2010年甲醇的價格雖然同比有所提高,前8個月的平均出廠價格約為2220元/噸,但受到進口甲醇價格的壓制,遠低于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價格,同時進口甲醇價格一直在下滑,第三季度平均進口價格247美元/噸,比國內甲醇的成本價還低,嚴重壓制了國內甲醇價格的上漲,積極進行甲醇下游產品的開發及下游產業鏈的延伸,成為國內甲醇企業解決目前內憂外患的重要關注點。 有資料顯示,近幾年

11、來,我國國內甲醇產量逐年提高,從2000年的近200萬噸增長到了2004年的約430萬噸,其中最近3年增速尤為明顯。與產量增長相對應,我國甲醇進口量已從2002年最高的180萬噸減少到了2004年的136萬噸。也就是說,中國甲醇市場對進口產品的依賴度在減小,國產甲醇越來越占主導地位,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國的甲醇市場是游離于國際甲醇市場之外的一個封閉市場。事實上,國際甲醇市場的變化對我國甲醇市場有著很明顯的影響-國內外甲醇的價差會影響進出口的方向,外盤的價格波動也會對國內市場產生聯動影響。 國際甲醇市場現狀國際甲醇市場現狀近期國際甲醇市場情況近期國際甲醇市場情況 1、國際甲醇市場概況 目前國際上甲

12、醇主要進口國家和地區為美國,日本,韓國,臺灣,中國、印度還有歐洲的一些國家。美國對甲醇有著強烈的需求,但是美國的供應能力卻相對很低,最近幾年,其甲醇進口量保持在200萬噸左右。 在西歐各國,其供應能力從來都滿足不了本國的需求,大概只能滿足國內需求的50%,很多年其進口量保持在250萬噸。日本每年消費200萬噸甲醇,主要依靠進口。在亞太和南美地區需求量更是遠大于以上各發達國家的數字,并且需求在以每年5%的增長率增長。 2、國際甲醇市場動態 近期國際甲醇市場,北美地區因供應稍緊,價格保持堅挺;歐洲地區在二季度合同價格穩定的背景下,市場較為平靜;亞洲市場甲醇走勢出現分化,其中東南亞甲醇因中東地區裝置

13、檢修、市場現貨供應緊張,價格穩定,而東北亞甲醇受中國價格下降的影響小幅走低。 3、國際甲醇市場價格 近期國際甲醇市場的價格較前期有了一些波動,進入三月份東南亞地區CFR285295美元/噸,印度CFR330335美元/噸,西亞CFR330335美元/噸,中國CFR260280美元/噸,日本CFR290300美元/噸,歐洲FOB265275美元,美國海灣FOB296300美元/噸。其中北美和西亞的甲醇市場價格還有上漲趨勢。 國際甲醇市場現狀國際甲醇市場現狀國際甲醇汽油未來發展形勢分析國際甲醇汽油未來發展形勢分析 現在全球石油天然氣儲量只夠用半個世紀左右,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能源消耗急速上升,巨大

14、的燃油消耗不僅對日益枯竭的石油能源造成巨大壓力,尋找汽車代用燃料的研究在世界范圍內開展得如火如荼,甲醇汽油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1、 國際甲醇汽油的市場發展現狀 早在50年代,美國,作為環境保護的倡導者,已經開始要求國內在“經濟合理的情況下”,利用替代燃料,并因此開始了其對替代燃料(甲醇汽油)的研究。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的一路狂飆,突破57美元大關,應該說國際油價的高位運行給甲醇汽油的發展帶來了曙光。但是甲醇汽油的發展一直都因為價格和石油財團不支持的原因受到巨大阻礙,加之自身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甲醇加油站和甲醇燃料汽車行駛里程上的限制,甲醇汽油對汽車發動機會造成一定損害,及甲醇汽油燃燒排放產

15、生的危害,國外發達國家開始限制甲醇汽油的使用,國際燃油標準將甲醇的含量進行了限制,另一方面,世界各大汽車制造商也開始同時抵制使用甲醇作為燃料,甲醇汽油在國外瞬間就成了“棄兒”。目前,美國、歐洲及日本汽車制造商都堅決反對在汽油中摻燒甲醇,1998年12月世界汽車制造商組織聯合發布的“世界燃料規范”中要求“不允許使用甲醇”;2000年4月新一版的燃油規范中,再次明確要求“不允許使用甲醇”。 甲醇汽油在國際上的推廣和發展陷入了困境。 2、國際甲醇汽油的未來發展 中國目前年原油消耗量達2億噸以上,年進口量達7000萬噸,成品油年進口量達3000多萬噸,在巨大用量的壓力下,迫切需要尋找新能源,甲醇汽油,

16、它可以直接代替普通汽油,緩解汽油的緊張局面,中國政府對甲醇代油項目提供巨大的支持,但目前甲醇汽油雖然在國內一些地區以及入市場,但產品還不成熟,目前國內甲醇汽油還在研究、開發、試用階段,相信甲醇汽油目前存在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未來我國的甲醇汽油項目實施將搶占國際市場先機,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國際甲醇市場現狀國際甲醇市場現狀國際市場甲醇未來形勢分析國際市場甲醇未來形勢分析 展望未來的國際甲醇市場,存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都比較多,但總的來看,甲醇市場仍將呈現強勢特征,產銷量還將保持較大幅度的增加,價格預計仍將保持在相對高位,市場的波動幅度預計將會超過以上。現在對影響未來國際市場的諸多因素進行分析

17、。 1、有利因素 a、 國際甲醇價格仍將在高價位上運行,目前在國際上,以上的甲醇生產都是以天然氣為原料,天然氣的供應價格的高低對國際甲醇市場影響很大。目前業內人士普遍預計,年國際油價將居高不下,受此影響,國際天然氣價格也將走高,這樣導致國際甲醇生產成本居高不下,使得其銷售價格也將居于高位。 b、下游的需求量呈快速增長。甲醇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在化工、醫藥、輕工、紡織等行業具有廣泛的用途,光衍生物就有多種。隨著目前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國際甲醇需求量將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 2、不利因素 未來國際甲醇市場的主要不利因素為國際上甲醇新建裝置大量涌現,產能增長速度過快,今后5年中投產的甲醇產能將超

18、過1800萬噸,這些新增產能主要分布于南美、遠東和澳大利亞。產能增長過快會對現有市場造成一定沖擊,使市場價格產生波動。 總的來看,未來甲醇的需求增長為每年500萬噸,而未來新增的產能還不會在短期內造成供需失衡的局面,加之甲醇生產成本不斷提高,未來甲醇市場價格會保持穩步上升的局面。 影響甲醇價格波動的因素影響甲醇價格波動的因素 當前甲醇的主流制取工藝為合成法,即以天然氣或煤炭為最初原料,得到H2 和CO,再通過催化反應制取甲醇。世界80%甲醇生產以天然氣為原料,而我國78%的甲醇產能以煤為原料,以天然氣為原料約占22%。所以,關注天然氣和煤炭價格的變化對分析甲醇價格的走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國際

19、甲醇產業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是以甲醇作為清潔能源,取代價格日益高企的石油能源產品。所以國際原油的價格直接決定了甲醇作為替代能源的價值,進而影響到甲醇的市場價格。另外,由于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可以在多種場合相互替代,原油價格的也直接影響到天然氣、煤炭的價格,在甲醇生產中體現為原料成本的變化,間接影響其市場價格。2007年,國際原油價格一路高企,也是推動國際甲醇價格走高的重要原因。國際國內甲醇生產裝置開工率的變化,直接影響到甲醇的價格。國際甲醇價格一般習慣參照美國athanex 公司和德國南方化學公司的月度出廠合同價(CP)。這兩家跨國公司的甲醇產能巨大,業務遍及全球,他們的生產情況對國際甲醇市場具有

20、舉足輕重的影響。如Methanex公司的智利甲醇工廠因為天然氣供應問題而停產的消息,直接導致了國際甲醇價格在07年第三季度的飚升。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常常會對相關產業產生重大影響。2005年以來,在國家陸續出臺一系列扶植石油替代性能源和煤化工產業發展的政策后,國內甲醇產能不斷提高。隨著供應量的不斷提升,國內甲醇價格也漸趨平穩。然而,今年9月3日國家發改委出臺天然氣利用政策,嚴禁國內以天然氣資源生產甲醇(已投產和在建項目除外),直接推動了國內甲醇價格暴漲。近日,國家發改委又明確表示,將逐步上調國內天然氣價格,這對于國內甲醇市場來說,無疑是一股推動其價格繼續上揚的強大力量。我國甲醇主要的生產企業我國

21、甲醇主要的生產企業 我國現有精甲醇生產企業近百家,2002年產量在萬噸以上的有家,萬噸以上的有家,超過萬噸的有家。其中,中石化四川維尼綸廠去年精甲醇產量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居首位,2003年月產量萬噸;其次是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去年精甲醇產量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今年月產量達萬噸,同比增長;中石油大慶油田甲醇廠去年精甲醇產量達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居第三位,今年月產量達萬噸,同比增長。我國主要甲醇生產企業還有河南煤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義馬氣化廠、榆林天然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中石油長慶油田公司、中國天然氣股份公司青海分公司和河北新化股份有限公司等。 中國甲醇生產企業大約有200家,但是整個

22、甲醇生產格局呈現出規模小、分散化的分布特點。產能在10萬噸左右的只有中石化集團的四川維綸廠、大慶油田甲醇廠、上海焦化公司、榆林天然氣化工公司、長慶油田中國天然氣公司青海分公司等幾家。2006年,中國甲醇生產能力為1117萬t,甲醇進口量為112.8萬t,出口量為19萬噸,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甲醇消費國。我國甲醇主要生產企業情況我國甲醇主要生產企業情況我國甲醇的進出口狀況分析我國甲醇的進出口狀況分析我國70年代純進口,80年代初中期純出口。90年代后有進有出。 我國甲醇生產成本高、污染嚴重、開工率低,無法與進口甲醇競爭,致使近十多年來我國甲醇進口量急增(94年、97年例外。)。雖然目前國內甲醇的生產

23、能力從表面上看已能滿足市場需求,但由于甲醇生產成本等原因,我國甲醇進口的局面還會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近年來,中國甲醇產能和進口甲醇量保持持續增長態勢。2009年中國甲醇產能為2628萬噸,2010年預計將增長至3086萬噸,而2011年我國計劃新投產甲醇裝置約802萬噸,屆時總產能將逼近4000萬噸。同時近些年來,國外進口低價甲醇大量沖擊國內市場,2009年中國進口甲醇527.78萬噸,導致中國甲醇產能利用率大幅下降,2009年一季度全國甲醇產能利用率僅30%左右,下降到近幾年來的最低點。自2009年6月24日甲醇反傾銷立案后,甲醇進口量逐漸減少,2010年19月份進口量378.03萬噸,

24、同比下降15.1%。全年預計累計進口497萬噸,進口甲醇將占到消費總量的24%。 然而,國內消費量的增長速度遠未跟上甲醇產能和進口量的增長速度。近年來,中國甲醇產能一直處于過剩狀態,20062010年中國甲醇產能平均利用率在51%左右。目前中國甲醇主要下游產品有甲醛、二甲醚、甲基叔丁基醚、醋酸、甲醇汽油、二甲基甲酰胺等,其中甲醛占總消費33%,是國內甲醇最大的應用領域;二甲醛占總消費21%;甲基叔丁基醚占總消費15%;甲醇燃料占總消費16%。我國甲醇的進出口狀況分析我國甲醇的進出口狀況分析甲醇期貨套期保值(生產企業)甲醇期貨套期保值(生產企業) 向市場提供甲醇的生產企業,作為社會商品的供應者,

25、需要轉讓其已經生產出來準備提供給市場或尚在生產過程中將來要向市場出售的商品,以獲得合理的經濟利潤,為了防止正式出售時價格下跌而遭受損失,可采用在市場價格相對比較高時,賣出相應甲醇連續現貨合同的交易方式進行保值,來減小價格波動的風險,即在甲醇連續現貨交易市場以賣方的身份售出數量相等的甲醇現貨實物,等到要正式銷售現貨時再買進同等數量的甲醇連續交易現貨合同對沖,以達到保值目的。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例具體操作方法如下例: 7月份,某甲醇企業了解到甲醇價格為1680元/噸,它對這個價格比較滿意,因此該甲醇企業大規模生產,但是,它擔心市場上的過度供給會使得甲醇價格下跌,導致收益減少。為避免將來價格下跌帶來的

26、風險,該甲醇企業決定在上海石油商品交易所賣出甲醇連續現貨交易合同進行現貨的保值。 通過這一套期保值交易,雖然現貨市場價格出現了對該甲醇企業不利的變動,價格下跌了15元/噸,因而少收了150000元,但是在連續現貨交易市場上的交易盈利了150000元,從而消除了價格不利變動影響。 此外,當甲醇企業生產能力不足,但市場價格目前處于高位時,甲醇企業可以在高價位賣出連續現貨合同,擴大企業利潤空間。甲醇期貨套期保值(生產企業)甲醇期貨套期保值(生產企業)其交易和損益情況如下表所示:甲醇期貨套期保值(消費企業)甲醇期貨套期保值(消費企業) 對于化工、醫藥公司等以甲醇為原料的甲醇消費企業來說,需要以相對低的

27、價格采購甲醇,以降低成本從而擴大利潤,它們擔心甲醇價格上漲,為了防止正式采購時價格上漲而遭受損失,可采用在市場價格相對比較低時,買入相應甲醇連續現貨合同的交易方式進行保值,來減小價格波動的風險,即在甲醇連續現貨市場以買方的身份訂立數量相等的甲醇連續現貨,等到要正式采購現貨時再賣出同等數量的甲醇連續現貨合同對沖,以達到保值目的。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例具體操作方法如下例: 六月份,甲醇現貨價格為1680元/噸,這時一家醫藥公司在六月份簽訂了一份九月的生產合同,需要在九月采購一批甲醇作為生產原材料,但是,它擔心市場上的過度需求會使得甲醇價格上漲,導致成本增加。為避免將來價格上漲帶來的風險,該醫藥公司決

28、定在上海石油交易所買入甲醇連續現貨合同進行現貨的保值。 通過這一套期保值交易,雖然現貨市場價格出現了對該醫藥公司不利的變動,在現貨市場多付出了150000元,但是在甲醇遠期現貨市場上的交易盈利了150000元,從而消除了價格不利變動影響。 此外,當醫藥公司周轉資金不充足,或者沒有足夠庫存存放原材料的情況下,也可以利用買入連續現貨合同,達到節省資金及庫存的目的。甲醇期貨套期保值(消費企業)甲醇期貨套期保值(消費企業)中國仍將主宰2011年全球甲醇市場如果2010的市場是提示的話,那么亞洲,尤其中國還會在2011年主宰全球的甲醇市場,包括在美國。2010年市場上的大事件之一是,全球甲醇現貨價和合同

29、價提了25%,提價于6月底在美國開始,持續了將兩個月。7月份,美國甲醇專家談到,由于裝置的生產能力太大,預測甲醇會回落到較便宜的價格,在美國秋季,現貨價很有可能會回復到80美分/加侖,甚至更低。那是5月份的價格,當時特立尼達的Atlas裝置延長了停車檢修的時間。但整個秋季,價格還在往上漲。12月份的美國合同價最終達到了138美分/加侖,現貨市場的價格到了120美分/加侖,美國甲醇行業的人士大多被這個變化所困惑。10月底有了解釋,當時梅瑟恩的首席執行官把價格猛漲歸因于向中國的甲醇出口增加,因為中國的250家甲醇廠產量和庫存量都很低。提價后,使美國和亞洲的合同價相當接近,美國的價格在460美元/噸(345歐元/噸),中國的價格在410-430美元/噸。有個甲醇大買主說,算入了50美元/噸左右的運輸費用,中國和美國的價格實際上是一樣的。這個買主說,因為這兩個地方實際上是同一個價格,歐洲和中東國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