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診考試重點內容_第1頁
西診考試重點內容_第2頁
西診考試重點內容_第3頁
西診考試重點內容_第4頁
西診考試重點內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西診復習題 考試時間:2015年7月14號 一、選擇題1、感染性發熱病因:各種病原體如病毒、細菌、支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寄生蟲等引起的感染,不論是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均可引起發熱。2、非感染性發熱病因:(1)無菌性壞死物質的吸收(2)抗原抗體反應(3)內分泌與代謝障礙(4)皮膚散熱減少(5)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6)自主神經功能紊亂。3、咳嗽特點:夜間咳嗽常見于左心衰竭及肺結核(1)音色:咳嗽聲音嘶啞,多見于聲帶炎、喉炎及喉癌,或者腫瘤等壓迫喉返神經;犬吠樣咳嗽,多見于喉部疾患或氣管異物陣發性痙咳伴雞鳴樣回聲:見于百日咳(2)鐵銹色痰見于肺炎鏈球菌肺炎;粉紅色泡沫樣

2、痰是肺水腫的特征。4. 肺源性呼吸困難:(1)吸氣性呼吸困難:吸氣困難而費力,有吸氣性三凹征,即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在吸氣時明顯凹陷,常伴有高調的吸氣性喉鳴。(2)呼氣性呼吸困難:呼氣時間長而緩慢,呼氣費力并伴有呼氣性哮鳴音。5.叩診音:臨床上分為清音、濁音、實音、鼓音和過清音。(1)清音:是正常肺部的叩診音,提示肺組織的彈性、含氣量和致密度正常(2)濁音:生理情況下見于被肺所覆蓋的心臟或肝臟部分,病理狀態下可見于含氣量減少(如肺炎)的肺組織。(3)實音:心臟、肝臟的叩診音。病理狀態下可見于大量胸腔積液或肺實變(4)鼓音:是正常左下胸的胃泡區及腹部的叩診音。病理情況下可見于肺空洞、氣胸或

3、氣腹等。(5)過清音:過清音的出現提示肺組織含氣量增多、彈性減弱、常見于肺氣腫。6、步態:(1)蹣跚步態:見于佝僂病、大骨節病、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或先天性雙側髖關節脫位(2)共濟失調步態:見于脊髓癆患者(3)痙攣型偏癱步態:見于急性腦血管疾病的后遺癥(4)慌張步態:見于震顫麻痹患者(5)跨域步態:見于腓總神經麻痹(6)剪刀步態:見于腦性癱瘓與截癱患者(7)間歇性跛行:見于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7、氣管移位的臨床意義:當一側大量胸腔積液、積氣,縱隔腫瘤或有不勻稱的甲狀腺腫大時可將氣管推向健側;當一側肺不張、胸膜增厚及粘連、肺硬化時,氣管被牽拉向患側。8、庫斯莫爾呼吸:患者出現節律勻齊、深而大、不感

4、到呼吸困難的呼吸。常見于尿毒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疾病。胸部異常叩診音:9、濁音或實音:見于肺部病變如肺炎、肺結核、肺梗死、肺不張、肺水腫、肺硬化、肺腫瘤、肺包囊蟲病、未穿破的肺膿腫等,也可見于胸膜腔和胸壁病變如胸腔積液、胸膜增厚或粘連、胸壁水腫、腫瘤等。實音可能是病灶廣泛較大、較淺,而濁音則可能是病灶范圍較小、較深。鼓音:見于氣胸及直徑在23cm以上的淺表肺空洞,如空洞型肺結核、液化破潰的肺膿腫或肺腫瘤。過清音:見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發作時。10、心臟雜音:心尖區粗糙的吹風樣收縮期雜音,常提示二尖瓣關閉不全;心尖區舒張中、晚期隆隆樣雜音是二尖瓣狹窄的特征性雜音;主動脈瓣第2聽診區嘆氣樣舒張期

5、雜音,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胸骨座緣第2 肋間機器附近機器聲樣連續性雜音,見于動脈導管未閉;樂音樣雜音,聽診時其音色如海鷗鳴或鴿名樣,常見于感染性心內膜炎及梅毒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感染性心內膜炎時,由于贅生物生長或脫落、瓣膜穿孔、腱索斷裂等,在病程中雜音性質會發生改變。11、腹腔靜脈血流方向:門靜脈受阻時,區長的靜脈以臍為中心向四周伸展如水母頭狀區長的靜脈血流方向正常;下腔靜脈受阻時區長的靜脈大都分布在腹壁兩側,臍以上和臍以下靜脈的血流方向均向上。上腔靜脈阻塞時,曲張的靜脈血流向下。12、觸及肝臟的描述大小,質地,表面情況,有無壓痛及搏動異常變化。大小:肝腫大可分為彌漫性及局限性。彌漫性腫大見

6、于肝炎,肝瘀血,脂肪肝,早期肝硬化,白血病,血吸蟲病,華支睪吸蟲病。局限性腫大見于肝膿腫,肝腫瘤及肝囊腫(肝包囊蟲病)等。肝縮小見于急性和亞急性肝壞死,門脈性肝硬化晚期。質地(硬度):急性肝炎及脂肪肝時肝質地稍韌;慢性肝炎及肝瘀血時質韌,如觸鼻尖。肝硬化時質硬;肝癌時質地最堅硬,如觸前額。肝膿腫或囊腫有液體時呈囊性感,大而表淺者可能觸到波動感。表面形態和邊緣:脂肪肝或肝瘀血時肝邊緣常圓鈍;肝癌多囊肝和肝包蟲病等,肝臟邊緣不規則,表面不光滑,常不均勻結節狀。巨塊型肝癌或肝膿腫時,肝表面呈大塊狀隆起。肝梅毒時,肝呈分葉狀似香蕉。壓痛:正常肝臟無壓痛。如肝包膜緊張或有炎癥反應時,則有壓痛。急性肝炎,

7、肝瘀血等常有輕度彌漫性壓痛;較表淺的肝膿腫有局限性劇烈壓痛,扣擊時可有扣擊痛。搏動:擴張性搏動,見于三尖瓣關閉不全的患者;傳導而來的搏動,見于腫大肝臟壓在腹主動脈上(向前搏動)和右心室增大(向下搏動)。13、肝硬化腹壁靜脈曲張:門靜脈高壓使臍靜脈重新開放,與腹壁靜脈形成廁紙循環,經臍周靜脈、腹壁靜脈、乳內靜脈和上腔靜脈相連,可形成臍周及腹壁靜脈的曲張,在臍上、劍突下及臍周腹壁靜脈曲張處可聽到靜脈營營聲。臍以上的腹壁靜脈血流經胸壁靜脈和腋靜脈回流入上腔靜脈,臍一下腹壁靜脈經大隱靜脈、髂外靜脈回流入下腔靜脈。高度腹壁靜脈曲張外觀可呈水母頭狀14、震顫(1)靜止性震顫:見于帕金森病(2)動作性震顫:

8、見于小腦疾病(3)姿勢性震顫:見于甲亢和焦慮狀態(4)撲翼樣震顫:見于全身性代謝障礙,例如肝性腦病、肺性腦病和尿毒癥等(5)老年性震顫:見于老年動脈硬化患者15、心肌損傷常用酶測定臨床意義:(1)血清肌酸激酶(CK)增高見于心臟疾患(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肌肉疾病及損傷(多發性肌炎、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重癥肌無力、心臟或非心臟手術及心導管術、電復律等)。(2)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霉:CKMB增高見于(急性心肌梗死、其它心肌損傷),CKMM增高見于(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肌肉疾病如重癥肌無力、肌萎縮、多發性肌炎,以及手術、創傷等),CKBB增高見于(神經系統疾病如腦梗死、腦損傷、腦出血等,腫瘤如肺、腸、

9、膽囊、前列腺等部位腫瘤)。(3)乳酸脫氫酶(LDH)升高見于肝膽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其他疾病如惡性腫瘤轉移至肝臟、惡性貧血等。17、甲胎蛋白(AFP)診斷原發性肝細胞癌最特異的標志物。18、癌胚抗原(CEA)主要見于結腸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16、HBV血清標志物檢查常見結果的臨床意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臨床意義+注射過乙肝疫苗,有免疫力,既往感染+“大三陽”急性或慢性HB(提示HBV復制,傳染性強+“小三陽”急性HBV感染趨向恢復,慢性HBsAg攜帶者(傳染性小)19、尿液顏色和透明度:血尿(呈淡紅色,洗肉水樣或混有血凝塊)見于泌尿系統炎癥,結石,結核,腫瘤,外傷

10、及出血性疾病。血紅蛋白尿(濃茶色,或醬油色)見于溶血性貧血,陣發性睡眠型血紅蛋白尿癥,血型不合的輸血反應。膽紅素尿(深黃色)見于肝細胞性黃疸,及阻塞性黃疸。乳糜尿(呈乳白色)見于絲蟲病,腎周圍淋巴管阻塞,少數因結核腫瘤引起。膿尿和菌尿見于泌尿系統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20糞便檢查:顏色及性狀。正常成人的糞便黃褐色成形圓柱狀軟便,嬰兒糞便呈黃色及金黃色。病理改變:水樣或粥樣稀便:見于各種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瀉,如甲亢,急性胃腸炎。米泔樣便:(白色淘米水樣)見于霍亂患病。黏液膿性或黏液膿血便小腸炎癥時黏液增多與糞便混在一起,黏液附著在糞便表面;阿米巴痢疾時以血為主,呈暗紅色果醬樣;細菌

11、性痢疾則以黏液及膿為主,膿中帶血。凍狀便:呈黏凍狀,膜狀或紐帶狀,見于腸易激綜合征,也可見于某些慢性細菌性痢疾。鮮血便:多見于腸道下端出血,如直腸息肉,直腸癌,肛裂及痔瘡等。柏油樣便:見于各種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灰白色便:各種原因引起的膽管阻塞,見于阻塞性黃疸。細條狀便:提示直腸狹窄,多見于直腸癌。綠色糞便:乳兒糞便稀而帶綠色或見有黃白色乳凝塊均提示消化不良。21.糞便檢查:隱血試驗陽性見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腫瘤。臨床意義:本實驗對消化道出血的診斷及消化道腫瘤的普查,初篩,監測均有重要意義。二、填空1、黃疸的類型: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膽汁淤積性黃疸。2、基本檢查法:視 觸 叩 聽 嗅

12、3、 黏液性水腫面容:見于甲減;滿月面容:見于庫欣綜合征及長期運用糖皮質激素者面具面容:見于帕金森病、腦炎等4、氣管移位的臨床意義:當一側大量胸腔積液、積氣,縱隔腫瘤或有不勻稱的甲狀腺腫大時可將氣管推向健側;當一側肺不張、胸膜增厚及粘連、肺硬化時,氣管被牽拉向患側。5、桶狀胸常見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及支氣管哮喘發作時。6、心包摩擦感與胸膜摩擦感的鑒別:屏住呼吸,如果有感覺的是心包摩擦感,否則是胸膜摩擦感。7.肺下界:正常人平靜呼吸時肺下界在鎖骨中線、腋中線、肩胛線的位置分別為第6、第8、第10 肋。8.正常人肺下界移動度為68cm.9.支氣管呼吸音聽診位置:喉部、胸骨上窩、背部第6頸椎至第2 胸

13、椎附近。10.(填空)支氣管肺泡呼吸音聽診位置:胸骨角附近、肩胛間區的第3、第4 胸椎水平及右肺尖。11、正常人心尖搏動位于 _第5肋間隙左鎖骨中線內側0.51.00cm處,搏動范圍的直徑約2.02.5cm12震顫又稱“貓喘”,是器質性新血管疾病特征性體征之一。、13.奇脈是指_吸氣時脈搏明顯減弱或消失的現象_,其產生機制是由于_左心室排血量的變化_所致。見于_心包積液_、_縮窄性心包炎_、_喉嚨狹窄和重度支氣管狹窄_。14.水沖脈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發熱,甲亢,嚴重貧血,動脈導管未閉。15.周圍血管征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也可見于發熱、貧血及甲亢等。16. 腦膜刺激癥包括_頸強直_、_凱爾

14、尼格征_(克氏征)_、_布魯津斯基征(布氏征)_。17、腹肌緊張、壓痛與反跳痛稱為腹膜刺激征。板狀腹是腹肌緊張。18、幽門梗阻:可發現上腹部膨隆、胃型、胃蠕動波或逆蠕動波、振水音等體征。腸梗阻:絞窄性腸梗阻時有反跳痛;機械性腸梗阻時可見腸型及蠕動波,聽診腸鳴音亢進;麻痹型腸梗阻時視診無腸型,聽診腸鳴音減弱或消失。19、淺反射包括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睪反射深反射包括肱二頭肌反射、肱三頭肌反射、橈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腦膜刺激征包括頸強直、克氏征、布氏征血清氨基酶轉移酶測定的臨床意義:肝臟病變,急性心肌梗死三、大題1、語顫增強的臨床意義:肺實變。常見于肺炎鏈球菌肺炎、肺梗死、肺結核、肺膿腫及

15、肺癌等。壓迫性肺不張:常見于胸腔積液上方受壓兒萎癟的肺組織、受腫瘤壓迫的肺組織,以及大量胸包積液所致的肺組織受壓時較淺而大的肺空洞:常見于肺結核、肺膿腫、肺腫瘤所致的空洞語顫減弱的臨床意義:肺泡內含氣量較多,如肺氣腫及支氣管哮喘發作時支氣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張胸壁與肺組織距離加大如胸腔積液、氣胸體質衰弱:大量胸腔積液、嚴重氣胸時語顫可消失2、三種黃疸實驗室檢查鑒別要點:項目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膽汁淤積性黃疸膽紅素測定UCBUCBCBCBCB/TB<20%>30%>60%尿膽紅素()(+)(+ +)尿膽原增加輕度增加減少或損失ALT、AST正常明顯增高可增高ALP正常可增高明

16、顯增高其他溶血相關檢查異常,網織紅細胞增加肝功能檢查異常影像學發現膽道梗阻病變3、意識障礙臨床表現: 嗜睡意識模糊昏睡昏迷:淺昏迷、深昏迷譫妄4、(詳見于70頁) 淋巴結腫大的臨床意義:(1)局限性淋巴結腫大:非特異性淋巴結炎淋巴結結核惡性腫瘤的淋巴結轉移:胸部腫瘤如肺癌可轉移至右鎖骨上或腋下淋巴結群;鼻咽癌易轉移到頸部淋巴結;乳腺癌常引起腋下淋巴結腫大。5.簡述濕啰音和干啰音的聽診特點。干啰音:a、呼氣和吸氣均可聽到、呼氣更為清楚;b、性質多變且位置變換不定;c、音調較高,每個音響持續時間較長;d、幾種不同性質的干啰音可同時存在;e、喘鳴濕啰音:a、吸氣和呼氣均可聽到、但以吸氣中末時多而清楚

17、;b、常有數個水泡音成串或斷續發生;c 、部位較恒定、性質不易改變;d、大、中、小濕啰音可同時存在;e、咳嗽后濕啰音可增多、減少或消失。6簡述肺實變的體征。視診:胸廓對稱,患側呼吸運動減弱;觸診:氣管位置居中,患側觸覺語顫增強;叩診:濁音或實音聽診:可聽到支氣管呼吸音,濕啰音,患側聽覺語音增強。7簡述胸腔積液的體征。視診:患側胸側飽滿,患側呼吸運動減弱;觸診:氣管推向健側,患側觸覺語顫減弱或消失;叩診:實音或濁音;聽診:呼吸音減弱或消失,無啰音,聽覺語言減弱或消失。8、寫出心臟各瓣膜聽診區名稱及部位。二尖瓣區:一般位于第5肋間隙左鎖骨中線內測;主動脈區:a、主動脈瓣區:位于胸骨右側第2肋間隙。

18、b、主動脈瓣第2聽診區:位于胸骨左緣第3、第4肋間隙;肺動脈瓣區:位于胸骨左緣第2肋間隙;三尖瓣區:位于胸骨體下端近劍突偏右或偏左處。9、(見于119頁)典型二尖瓣狹窄患者,視、觸、叩、聽診有哪些異常體征? 視診: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動略向左移,中心性發紺;觸診:心尖搏動向左移,心尖部可觸及舒張期震顫;叩診:心臟濁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擴大,心臟部膨出,呈梨形;聽診;心尖部S1亢進,心尖部較局限的遞增型隆隆樣舒張中晚期雜音,可伴出瓣音,P2亢進,分裂,肺動脈瓣區格雷厄姆斯蒂爾雜音,三尖瓣區收縮期音。10、典型心包積液患者,視、觸、叩、聽診有哪些異常體征?視診:前傾坐位,呼吸困難,頸靜脈怒張,心

19、尖搏動減弱或消失;觸診:心尖搏動減弱或消失,脈搏快而小,有奇脈,肝靜脈回流征陽性,可有心包摩擦感;叩診:心臟濁音界向兩側據擴大,并隨體位改變而變化(坐位呈三角燒瓶樣、臥位心底部濁音界增寬),相對濁音界與絕對濁音界幾乎一致。聽診:心音遙遠,心率快,有時可聽到心包摩擦音(心包積液少量時)。11、胰頭癌壓迫膽總管導致阻塞,使膽囊顯著重大,無壓痛并伴隨逐漸加深的黃疸,稱庫瓦西耶征。陽性,又稱膽總管漸進阻塞征。膽囊腫大,有實質感者見于膽囊結石和膽囊癌。1)膽囊:右側腹直肌外緣與肋弓交界處。如因劇烈疼痛而致吸氣終止,稱墨菲征。見于急性膽囊炎。2).闌尾:右側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外1/3處。腹肌緊張、壓痛與反

20、跳痛稱為腹膜刺激征。板狀腹是腹肌緊張。12、中樞癱和周圍癱鑒別? 中樞和周圍面癱鑒別?鑒別點中樞性癱瘓周圍性癱瘓癱瘓分布范圍較廣,單癱,偏癱,截癱范圍較局限,以肌群為主肌張力增強降低肌萎縮不明顯明顯腱反射增強或亢進減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陽性陰性肌束顫動無可有13.常見熱型及臨床意義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稽留熱:體溫恒定地維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達數天或數周。24h內體溫波動范圍不超過1。常見于肺炎鏈球菌肺炎、傷寒及斑疹傷寒高熱期。弛張熱:又稱敗血癥熱型。體溫常在39以上,波動幅度大,24h內波動范圍超過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見于敗血癥、風濕熱、重癥肺結核及化膿性炎癥、流行性感冒、支原體肺炎、

21、細菌性心內膜炎、斑疹傷寒、惡性瘧疾等。間歇熱:體溫驟升達高峰后持續數小時,又迅速降低至正常水平,無熱期(間歇期)可持續1天至數天,如此高熱期與無熱期反復交替出現。見于瘧疾、急性腎盂腎炎、敗血癥、播散性結核、嚴重化膿性感染等。一日內發熱呈兩次升降者稱為雙峰熱,見于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長期間歇熱,又稱消耗熱。回歸熱:體溫急驟上升至39或以上,持續數天后又驟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熱期與無熱期各持續若干天后規律性交替一次。可見于回歸熱、霍奇金淋巴瘤、周期熱等。波狀熱:體溫逐漸上升達到39或以上,數天后又逐漸下降至正理常水平,持續數天后又逐漸升高,如此反復多次。常見于布氏桿菌病。不規則熱:發熱的體溫曲線無

22、一定規律,可見于結核病、風濕熱、支氣管肺炎14.(1)吸氣性呼吸困難:特點是吸氣難費而力,出現“三凹征”,吸氣時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明顯凹陷,常伴干咳與高調吸氣性喉鳴。多見于喉、氣管、大支氣管的炎癥、水腫、腫瘤或異物造成的氣道狹窄與阻塞。(2)呼氣性呼吸困難:呼氣時間明顯延長而緩慢,呼氣費力并伴有呼氣哮鳴音。見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14、中性粒細胞增多的臨床意義?急性感染:化膿性感染為最常見的原因嚴重組織損傷急性大出血、溶血急性中毒惡性腫瘤其他:如器官移植后出現排異現象、類風濕性關節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痛風、嚴重缺氧及運用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15、淋巴細胞的臨床意義?感染性疾病某些血液病其他16、網織紅細胞計數的臨床意義?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狀態貧血療效觀察觀察病情變化17、淀粉酶的臨床意義:(1)急性胰腺炎:大多數患者于發病后612h血清AMS開始升高,1224h達高峰,25日后恢復正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