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堿平衡紊亂_第1頁
酸堿平衡紊亂_第2頁
酸堿平衡紊亂_第3頁
酸堿平衡紊亂_第4頁
酸堿平衡紊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酸堿平衡紊亂酸堿平衡紊亂acid-base acid-base disturbance disturbance 病理生理教研室病理生理教研室 施廣霞施廣霞Acid-base balance: 酸堿平衡,指生理情況下,機體能自覺維酸堿平衡,指生理情況下,機體能自覺維持體液酸堿度相對穩定的過程。持體液酸堿度相對穩定的過程。Acid-base disturbance: 酸堿平衡紊亂,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酸堿平衡紊亂,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酸堿酸堿超量負荷超量負荷或或嚴重不足嚴重不足或或調節機制障礙調節機制障礙, ,而導致體液內環境酸堿度穩定性的破壞而導致體液內環境酸堿度穩定性的破壞. . What i

2、s Acid ? What is Base ? 酸堿的概念及酸堿物質酸堿的概念及酸堿物質的來源和調節的來源和調節 酸堿的概念酸堿的概念 能夠釋放出H+的化學物質稱為酸 能接受能接受H H+ +的化學物質稱為堿的化學物質稱為堿體液中的酸性或堿性物質主要是組織細胞在體液中的酸性或堿性物質主要是組織細胞在物質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物質代謝過程中產生的。 酸酸揮發性酸揮發性酸: : (13000-15000mmol/d) COCO2 2 + H + H2 2O HO H+ + + HCO + HCO3 3- - 濃度受呼吸調節濃度受呼吸調節固定酸:固定酸:磷酸、硫酸、有機酸等磷酸、硫酸、有機酸等 濃度受腎

3、臟調節(濃度受腎臟調節(50mmol/d)堿堿體內最重要的堿是體內最重要的堿是HCOHCO3 3- - ,其次有氨,其次有氨酸多于堿酸多于堿 pH = 7.35 7.45 Why?酸堿平衡的調節酸堿平衡的調節 1. 血液的緩沖作用血液的緩沖作用 碳酸氫鹽緩沖系統碳酸氫鹽緩沖系統 非碳酸氫鹽緩沖系統非碳酸氫鹽緩沖系統HCOHCO3 3- -H H2 2COCO3 3HbHHbHbO2-HHbO2HPO42-H2PO4-Pr-HPr-表4-1 全血的五種緩沖系統 緩沖系統緩沖系統 占全血緩沖系統占全血緩沖系統%血漿血漿HCOHCO3 3- - 35 35紅細胞紅細胞HCOHCO3 3- - 18

4、18HbHb- -及及HbOHbO2 2- - 35 35PrPr- - 7 7HPOHPO4 42- 2- 5 5表表4-2 4-2 全血中各緩沖系統的含量與分布全血中各緩沖系統的含量與分布 離子交換:離子交換: H H+ + K K+ +和和ClCl- - HCO HCO3 3- -的交換的交換K K+ +H+細胞內緩沖體系:細胞內緩沖體系: 磷酸、蛋白質磷酸、蛋白質 腦脊液的緩沖:腦脊液的緩沖: CO2HCO3-Cl- 2. 2. 細胞內外離子交換和細胞內外離子交換和 組織細胞的緩沖作用組織細胞的緩沖作用3. 肺在酸堿平衡中的調節作用肺在酸堿平衡中的調節作用 肺在酸堿平衡調節中的作用是通

5、過改肺在酸堿平衡調節中的作用是通過改變肺泡通氣量控制變肺泡通氣量控制COCO2 2的排出量,使血的排出量,使血漿中漿中HCOHCO3 3- -與與H H2 2COCO3 3的濃度比值維持正常,的濃度比值維持正常,以保持以保持pHpH相對恒定。相對恒定。 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升高和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升高和pHpH降低主降低主要通過延髓化學感受器感受。要通過延髓化學感受器感受。 1) 1)化學性調節化學性調節 主要通過控制主要通過控制COCO2 2排出量,維持排出量,維持HCOHCO3 3- - / H / H2 2COCO3 3 =20/1 =20/1 延腦中樞化學感受器,延腦中樞化學感受器,Pa

6、 COPa CO2 2 =60mmHg(+) =60mmHg(+) (主要)(主要) 80mmHg(-) 80mmHg(-) CO CO2 2麻醉麻醉(narcosis)(narcosis) 主主A A體,頸體,頸A A體外周化學感受器,體外周化學感受器,PaOPaO2 2 2). 2). 中樞神經性調節中樞神經性調節3). 3). 神經反射性調節神經反射性調節4. 腎的調節作用腎的調節作用 腎在酸堿平衡調節中的作用在于通過改變腎在酸堿平衡調節中的作用在于通過改變排酸或保堿的量來維持血漿排酸或保堿的量來維持血漿HCO3-濃度在正濃度在正常范圍內,以保持血漿常范圍內,以保持血漿pH值不變。這種調

7、值不變。這種調節作用是由兩方面構成的:節作用是由兩方面構成的:(1) 排出每天代排出每天代謝過程中生成的謝過程中生成的50-100mmol的的H+;(2)重重吸收經腎小球濾出的吸收經腎小球濾出的HCO3-。 機制:泌機制:泌H+ 尿液酸化尿液酸化 泌泌NH4+ NHNH4 4ClCl 排出增多排出增多 重吸收重吸收HCO3-增多增多 Na+ K+ATP酶提供能量酶提供能量 基側膜基側膜Na+ HCO3-栽體同向轉運入血栽體同向轉運入血 刷狀緣碳酸酐酶的作用刷狀緣碳酸酐酶的作用 H+ + HCO3- H2CO3 H2O+ CO2CA1) H+ Na+交換交換 ( H+ Na+反向轉運反向轉運):

8、 近曲小管,泌近曲小管,泌H+ 2/32) 2) 小管細胞主動泌小管細胞主動泌H H+ + 在近曲小管,在近曲小管, H H+ + ATP ATP酶主動耗能泌酶主動耗能泌H H+ + ,1/31/3 在集合管在集合管( (主要主要), ), 由閏細胞泌由閏細胞泌H H+ + ,無,無NaNa+ +的轉運,的轉運, H H+ + ATP ATP酶或酶或H H+ + K K+ + ATPATP酶供能,伴酶供能,伴H H+ + K K+ +交交 換或換或ClCl- - HCO HCO3 3- -交換交換 3) NH3) NH4 4+ + Na Na+ + 交換交換 近曲小管,產近曲小管,產NHNH3

9、 3的主要場所,的主要場所, H H+ +隨隨NHNH4 4+ +排出,排出, NaNa+ + K K+ + ATPATP酶供能,酶供能, - -酮戊二酮戊二酸產生的酸產生的 HCOHCO3 3- -由由NaNa+ + HCO HCO3 3- -載體同向轉運入血。載體同向轉運入血。 在遠曲小管,在遠曲小管,NHNH3 3主要通過彌散排出。主要通過彌散排出。 4)4) H H+ + NaNa+ +交換與交換與K K+ + NaNa+ +交換的競爭性抑制作用交換的競爭性抑制作用 在遠曲小管上皮細胞的管腔側有此兩種交換:在遠曲小管上皮細胞的管腔側有此兩種交換: 當當K K+ + NaNa+ + 時,

10、則時,則H H+ + NaNa+ + ; ; 反之反之H+ NaNa+ +K+ NaNa+ +血液血液細胞細胞管腔管腔血液緩沖系統:血液緩沖系統: 反應迅速;但緩沖作用不持久。反應迅速;但緩沖作用不持久。組織細胞的緩沖:組織細胞的緩沖: 作用強,作用強,3 34h4h起作用,但易造成電解質紊亂起作用,但易造成電解質紊亂肺的調節:肺的調節: 效能最大,效能最大,30min30min達高峰;但僅對達高峰;但僅對COCO2 2有作用。有作用。腎的調節:腎的調節: 對排固定酸及保堿作用大;但起效慢(對排固定酸及保堿作用大;但起效慢(3-53-5) 第二節第二節 酸堿平衡紊亂的類型酸堿平衡紊亂的類型 及

11、常用指標及常用指標血氣分析儀血氣分析儀: : 判斷酸堿狀態的主要工具判斷酸堿狀態的主要工具. . 它能自動它能自動測出測出pHpH(或(或H H+ +)和)和PaCOPaCO2 2,并根據,并根據HendersonHassalbalch公式計算出公式計算出HCOHCO3 3- -及其他酸堿參數及其他酸堿參數(blood-gas analysis parameter)。 血氣分析的主要理論依據:血液血氣分析的主要理論依據:血液pHpH主要取決于主要取決于 血液緩沖系統,尤其是碳酸氫鹽緩沖系統緩沖酸血液緩沖系統,尤其是碳酸氫鹽緩沖系統緩沖酸與堿的比例。與堿的比例。一、一、pHpH和和H H+ +濃

12、度濃度 由于血液中由于血液中HH+ + 很低,常用很低,常用pH pH 表示。表示。1. pH1. pH的定義:的定義:HH+ + 的負對數的負對數 2. 2. 正常值正常值 : 7.35 7.35 7.45 7.45 (平均:(平均:7.407.40) 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公式: pH=pK+(-lg )=pK+lgA-HApH=pKa+lgHCO3-H2CO3 pH=pKa+lgHCO3-.PaCO2HA H+ A- K= H+ A- HAH+=K HAA-pH pH 是是HH+ + 的負對數的負對數: :HAA-H2CO3 H H+ + + HCO3- , H

13、H+ + = KH2CO3 HCO3-2 pH=pKa+lg =6.1+ lg =6.1+ lg 20/1=7.4HCO3- 24pHpH、HCOHCO3 3- - 、 PaCOPaCO2 2的關系可簡化為:的關系可簡化為:PaCO2 or pH or HCO3- or pH or pH HCO3-PaCO2 .PaCO20.03 40 酸中毒酸中毒 正正 常常 堿中毒堿中毒 極限極限6.86.8 7.357.357.457.45 7.87.8極限極限 HH+ + 45 45 35nmol/L35nmol/L pHpH主要取決于主要取決于HCOHCO3 3- -與與H H2 2COCO3 3

14、比值比值(7.4(7.4時為時為 20/1)20/1)。 它只是反映酸堿它只是反映酸堿 度的指標,不能完全判斷是否有度的指標,不能完全判斷是否有 酸堿平衡紊亂的存在及其類型酸堿平衡紊亂的存在及其類型. . (呼吸性酸(呼吸性酸 堿失衡堿失衡/ /代謝性酸堿失衡)。代謝性酸堿失衡)。 3. 3. 意意 義義 二、呼吸指標:動脈血二、呼吸指標:動脈血COCO2 2分壓(分壓(PaCOPaCO2 2) 1. 定義:血漿中物理溶解狀態的定義:血漿中物理溶解狀態的COCO2 2分子產生的張力。分子產生的張力。 2. 2. 正常值:正常值:33 33 46 mmHg (46 mmHg (平均:平均:40m

15、mHg)40mmHg)(4.394.396.25kPa6.25kPa) ( (平均平均5.32kPa)5.32kPa) 3. 3. 意義:唯一的呼吸性指標。意義:唯一的呼吸性指標。 PaCOPaCO2 2原發性變化引起的酸堿平衡紊亂原發性變化引起的酸堿平衡紊亂 稱呼吸性酸堿紊亂。稱呼吸性酸堿紊亂。PaCO2 = PACO2 可了解肺泡通氣情況。可了解肺泡通氣情況。PaCO2 : H2CO3 (4.396.25kPa) COCO2 2呼出過多呼出過多 正常正常 COCO2 2潴留潴留呼堿或代償后的代酸呼堿或代償后的代酸 呼酸或代償后的代堿呼酸或代償后的代堿 |3346mmHg| 三、代謝指標三、

16、代謝指標1. 1. 定義定義(一)(一) HCOHCO3 3- - 實際碳酸氫鹽實際碳酸氫鹽(actual bicarbonate, AB) 標準碳酸氫鹽標準碳酸氫鹽(standard bicarbonate, SB) AB:指隔絕空氣的血液標本,在實際指隔絕空氣的血液標本,在實際PaCOPaCO2 2, 實際體溫和血氧飽和度條件下所測得的實際體溫和血氧飽和度條件下所測得的 血漿血漿HCOHCO3 3- -濃度。濃度。 (反映呼吸,代謝兩因素)(反映呼吸,代謝兩因素) 2. 2. 正常值正常值 SBSB:22 22 27 mmol/L27 mmol/L(平均(平均: 24mmol/L: 24m

17、mol/L) AB=SBAB=SBSB:全血在標準條件下(溫度全血在標準條件下(溫度3838,血紅,血紅 蛋白氧飽和度為蛋白氧飽和度為100%100%,PaCOPaCO2 2 40mmHg40mmHg的氣體平衡)所測得的血漿的氣體平衡)所測得的血漿HCOHCO3 3- -濃度。濃度。 ( (排除了呼吸因素,僅反映代謝因素)排除了呼吸因素,僅反映代謝因素)3. 3. 意義意義 2227mmol/L 代酸代酸 正正 常常 代堿代堿Metabolic acidosis Metabolic alkalosis ABAB和和SBSB的差值反映了呼吸因素。的差值反映了呼吸因素。AB SBAB SB時,時,

18、 PaCOPaCO2 2 ,見于呼酸或代償后代堿。見于呼酸或代償后代堿。AB SBAB 16, (AG16, 代酸代酸) )腎功能減退腎功能減退 酸性產物酸性產物乳酸血癥乳酸血癥酮血癥酮血癥外源性陰離子存積:外源性陰離子存積: 甲醇中毒、水楊酸中毒甲醇中毒、水楊酸中毒AG 見于見于 pHpH和和H H+ + 濃度是酸堿度的指標濃度是酸堿度的指標 Henderson-HassalbachHenderson-Hassalbach方程式方程式 動脈血動脈血CO2 CO2 分壓分壓 反映呼吸性因素對酸堿平衡的影響反映呼吸性因素對酸堿平衡的影響 標準碳酸氫鹽和實際碳酸氫鹽標準碳酸氫鹽和實際碳酸氫鹽 反映

19、代謝性因素對酸堿平衡的影響反映代謝性因素對酸堿平衡的影響 陰離子間隙(陰離子間隙(AG)AG) 血漿中未測定陰離子與未測定陽離子量的差血漿中未測定陰離子與未測定陽離子量的差pH=6.1+log=6.1+log =7.4HCO3-H2CO3201 第三節第三節單單 純純 性酸性酸 堿堿 平平 衡衡 紊紊 亂亂 (Simple acid-base disorders) 酸堿平衡紊亂的分類酸堿平衡紊亂的分類 HCO3-代謝性酸中毒 PaCO2呼吸性酸中毒 HCO3-代謝性堿中毒 PaCO2呼吸性堿中毒pH變化代謝性酸中毒 概念概念* 代謝性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20、是)是指細胞外液指細胞外液H+濃度增加和(或)濃度增加和(或)HCO3-丟丟失而引起的以血漿失而引起的以血漿HCO3-減少為特征的酸堿減少為特征的酸堿平衡紊亂。平衡紊亂。 代謝性酸中毒的原因和機制 1. HCO1. HCO3 3- -直接丟失過多直接丟失過多腹瀉、腸瘺、腸道引流等含腹瀉、腸瘺、腸道引流等含HCOHCO3 3- -的堿性腸液大量丟失。的堿性腸液大量丟失。HCOHCO3 3- -回收回收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劑腎重吸收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劑腎重吸收HCOHCO3 3- - RTA型型: CA 活性活性,近端腎單位對,近端腎單位對HCO3-重吸收重吸收 。 2. 血液稀釋,使血液稀釋,使HCO

21、3- 濃度下降濃度下降 見于快速輸入大量無見于快速輸入大量無HCO3-的液體或生理鹽水的液體或生理鹽水 3. 固定酸產生過多,固定酸產生過多,HCO3-緩沖消耗緩沖消耗乳酸酸中毒:缺氧乳酸酸中毒:缺氧生成增多;生成增多; 肝病肝病利用障礙利用障礙酮癥酸中毒:脂肪動員酮癥酸中毒:脂肪動員,如糖尿病等。如糖尿病等。4. 腎臟泌氫功能障礙腎臟泌氫功能障礙 嚴重腎衰嚴重腎衰 體內固定酸排出體內固定酸排出 RTAI型型 集合管泌氫減少,集合管泌氫減少,H+在體內蓄積在體內蓄積5. 外源性固定酸攝入過多外源性固定酸攝入過多 水楊酸中毒水楊酸中毒 含氯的成酸性藥物攝入過多含氯的成酸性藥物攝入過多6. 高鉀血

22、癥:高鉀血癥:H+從細胞內逸出,遠曲小管泌從細胞內逸出,遠曲小管泌H+減少減少當血當血K K+ + 時時, , K K+ + NaNa+ + ,則,則H H+ + NaNa+ + ; ; 反之反之. .H+ NaNa+ + K+ NaNa+ + K+ H+ 血液血液細胞細胞管腔管腔(三)分類(三)分類 (Classification) 1. AG1. AG增高型:除了含氯以外的任何固定酸的血漿濃度增高型:除了含氯以外的任何固定酸的血漿濃度所致的代酸;因所致的代酸;因AGAG,ClCl- -正常,又稱正常,又稱血氯正常型代謝性酸中毒。血氯正常型代謝性酸中毒。 2. AG2. AG正常型:正常型:

23、HCOHCO3 3- -濃度濃度,同時伴,同時伴ClCl- -代償性升代償性升高所致的代酸;因高所致的代酸;因ClCl- -代償性升高,代償性升高,又稱血氯增高型代謝性酸中毒。又稱血氯增高型代謝性酸中毒。 正常正常 AGAG正常型代酸正常型代酸 AGAG增高型代酸增高型代酸 代謝性酸中毒時代謝性酸中毒時機體的代償調節*(1). 血液的緩沖及細胞內外離子交換的緩沖代償調節作用: HCO3-因緩沖減少,H + - K +交換,血鉀升高。H+ + HCO3- H2CO3 CO2 + H2O (2). 肺的代償調節:代謝性酸中毒時,血液中H+濃度升高,pH降低,刺激外周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興奮呼吸中樞

24、,呼吸加深加快,CO2排出增多, H2CO3隨而降低。(3). 腎臟的代償調節:酸中毒時,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碳酸酐酶和谷氨酰胺酶活性增加,促使腎小管泌H+和HCO3-重吸收增加;泌氨和銨的形成與排出增加;HPO42-變成H2O4-增多,尿液pH值降低。(五)血氣參數(五)血氣參數(blood-gas parameters) HCO3- PaCO2 AB SB BB ABSB BE正值加大正值加大 1. 1. 心血管系統:類似代酸(心律不齊、心肌收心血管系統:類似代酸(心律不齊、心肌收 縮力縮力、血管擴張)、血管擴張) 2. 2. 中樞神經系統:比較突出,中樞神經系統:比較突出, 肺性腦病(肺性腦

25、病( PaCOPaCO2 2 ) “ “COCO2 2麻醉麻醉”(六)對機體的影響(六)對機體的影響( Effects on organism )( (七)防治原則七)防治原則( Principle of treatment ) 1. 1. 去除病因:改善通氣去除病因:改善通氣 2. 2. 補堿:一般不補堿,以免加重病情。補堿:一般不補堿,以免加重病情。通氣功能改善后也可慎用通氣功能改善后也可慎用THAMTHAM或或NaHCONaHCO3 3代謝性堿中毒代謝性堿中毒 概念概念* * 代謝性堿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是指細胞外液堿增多或H+丟失而引起的以血漿HCO3-增多為

26、特征的酸堿平衡紊亂類型。代謝性堿中毒代謝性堿中毒原因和機制酸性物質丟失過多:(1)經胃丟失: 見于劇烈嘔吐等(2)經腎丟失:1) 應用利尿劑 2)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 碳酸氫根負荷過多:濃縮性堿中毒、攝入堿性物質過多、輸入庫存血等 H+ 向細胞內移動 :見于低鉀血癥胃液和腸液的分泌胃液和腸液的分泌H2O + CO2H H CO3-HK H CO3 -Cl-Cl-Cl-KKKNa Na HH CO3 -NaH2OH CO3 -CO2 H2O餐后堿潮餐后堿潮腎小管管腔腎小管管腔Na+Cl-Na+Na+Na+CO2+H2OH2CO3H+ HCO3-H+K+K+NH4+H+遠曲小管、集合遠曲小管、集合管

27、上皮細胞管上皮細胞利尿藥引起代堿的機制利尿藥引起代堿的機制細胞細胞缺鉀性堿中毒缺鉀性堿中毒(alkalosis induced by potassium depletion)血血KH+H+KK腎小管腎小管H+ Na交換交換K Na交換交換堿中毒堿中毒 低血鉀低血鉀機體的代償調節機體的代償調節 體液的緩沖和細胞內外離子交換體液的緩沖和細胞內外離子交換 肺的代償調節肺的代償調節OH-H2CO3/H2PO4- HCO3-pHH K交換交換低鉀血癥低鉀血癥呼吸抑制(限度呼吸抑制(限度PaCO2 55 mmHg) 腎的代償調節腎的代償調節泌泌H泌泌NH4 減少,減少,HCO3 -重吸收減少重吸收減少低鉀

28、性代謝性堿中毒尿液呈酸性低鉀性代謝性堿中毒尿液呈酸性反常性酸性尿反常性酸性尿作用不大作用不大細胞外液細胞外液H 腎小管腔腎小管腔H H+Pr-HPrK Na交換交換 堿中毒堿中毒低血鉀低血鉀 3. 細胞內緩沖細胞內緩沖(intracellular buffering)血血K KH Na交換交換 代謝性堿中毒代謝性堿中毒對機體的影響對機體的影響 * *1 1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改變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改變 :-氨基丁酸對氨基丁酸對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減弱,呼吸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減弱,呼吸抑制。 2 2血紅蛋白氧離曲線左移,細胞供氧不足。血紅蛋白氧離曲線左移,細胞供氧不足。對神經肌肉的影響:血漿對

29、神經肌肉的影響:血漿CaCa+ + 濃度下降,濃度下降,神經肌肉的應激性增高,出現抽搐等。神經肌肉的應激性增高,出現抽搐等。3.3. 低鉀血癥:低鉀血癥: 堿中毒往往伴有低鉀血癥。堿中毒往往伴有低鉀血癥。細胞內細胞內H H+ +與細胞外與細胞外K K+ + 交換;腎小管上皮細交換;腎小管上皮細胞胞 K K+ + - Na - Na+ + 交換增強,交換增強, K K+ + 大量從尿中大量從尿中丟失。丟失。1. 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 - -氨基丁酸氨基丁酸 -氨基丁酸氨基丁酸 谷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脫羧酶谷氨酸脫羧酶 (-) - -氨基丁酸轉氨酶氨

30、基丁酸轉氨酶 (+)20406080100204060801002. 神經肌肉應激性升高神經肌肉應激性升高(increase in neuromuscular excitability) 機制機制: pH ,血中游離血中游離 Ca2+2+ 手足搐搦手足搐搦(Carpopedal Spasm) 代謝性堿中毒代謝性堿中毒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鹽水反應性堿中毒:只要口服或靜注等張或半張鹽鹽水反應性堿中毒:只要口服或靜注等張或半張鹽水即可恢復血漿水即可恢復血漿HCO3-的濃度。對伴有重度缺的濃度。對伴有重度缺鉀者應補充氯化鉀。鉀者應補充氯化鉀。鹽水抵抗性堿中毒:對全身性水腫患者,應盡量少

31、鹽水抵抗性堿中毒:對全身性水腫患者,應盡量少用髓袢或噻嗪類利尿藥,以預防發生堿中毒。用髓袢或噻嗪類利尿藥,以預防發生堿中毒。用碳酸酐酶抑制劑可達到治療堿中毒和減輕水用碳酸酐酶抑制劑可達到治療堿中毒和減輕水腫的目的。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引起的堿中毒,腫的目的。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引起的堿中毒,需用抗醛固酮類藥物和補需用抗醛固酮類藥物和補K+去除代謝性堿中毒去除代謝性堿中毒的維持因素。的維持因素。嚴重代謝性堿中毒可酌情給與酸進行治療,如鹽酸、嚴重代謝性堿中毒可酌情給與酸進行治療,如鹽酸、鹽酸精氨酸和鹽酸賴氨酸等。鹽酸精氨酸和鹽酸賴氨酸等。呼吸性堿中毒呼吸性堿中毒 概念* 呼吸性堿中毒(respirat

32、ory alkalosis)是指肺通氣過度引起的以血漿H2CO3濃度原發性減少為特征的酸堿平衡紊亂。呼吸性堿中毒呼吸性堿中毒肺通氣過度是各種原因引起呼吸性堿中毒的基本發生機制。 低氧血癥和肺疾患:如大氣性缺氧、ARDS等。呼吸中樞受到直接刺激:癔病、中毒等。機體代謝旺盛 :見于高熱、甲亢時,由于血溫過高和機體分解代謝亢進可刺激引起呼吸中樞興奮,通氣過度使PaCO2降低。人工呼吸機使用不當: 通氣量過大可引起呼吸性堿中毒。血血H2CO3HCO3- + H+H2CO3KK血血KHCO3-HCO3-H+H2CO3CO2Cl-Cl- 細胞內緩沖細胞內緩沖 (intracellular bufferin

33、g) H+HHb RBC 血漿血漿2. 腎的代償腎的代償(renal compensation) 泌泌H+ + 泌氨泌氨 HCO3 3- -重吸收重吸收 尿尿pH 呼吸性堿中毒呼吸性堿中毒對機體的影響對機體的影響 呼吸性堿中毒比代謝性堿中毒更容易出現眩暈,四肢及口周感覺異常,意識障礙及抽搐等。其發生除了與代謝性堿中毒相同的機制,還與低碳酸血癥引起腦血管收縮,腦血流量減少有關。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 首先防治原發病和去除引起通氣過度的原因,吸入含有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或回吸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混合型酸堿平衡紊亂混合型酸堿平衡紊亂概念:概念: 同時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單純性酸堿平衡同時

34、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單純性酸堿平衡紊亂稱混合型酸堿平衡紊亂。紊亂稱混合型酸堿平衡紊亂。二重性混合型酸堿平衡紊亂分類:二重性混合型酸堿平衡紊亂分類: 酸堿一致型酸堿一致型又叫相加型酸堿平衡紊亂,兩種酸中毒又叫相加型酸堿平衡紊亂,兩種酸中毒或兩種堿中毒合并存在,使或兩種堿中毒合并存在,使pHpH向同一方向移向同一方向移動動 。酸堿混合型酸堿混合型又叫相消型酸堿平衡紊亂,是指一種酸又叫相消型酸堿平衡紊亂,是指一種酸中毒與一種堿中毒合并存在,使中毒與一種堿中毒合并存在,使pHpH朝相反方向朝相反方向移動移動 。三重性混合型酸堿平衡紊亂三重性混合型酸堿平衡紊亂 呼吸心跳驟停呼吸心跳驟停 pH PaCO2 HCO3- 一、呼酸合并代酸一、呼酸合并代酸(A mixed respiratory acidosis- metabolic acidosis) 1. 病因病因(causes) 2. 特點特點( characteristics )高熱合并嘔吐高熱合并嘔吐肝硬化應用利尿劑肝硬化應用利尿劑 pH PaCO2 HCO3- 二、呼堿合并代堿二、呼堿合并代堿(A mixed respiratory alkalosis- metabolic alkalosis)1. 病因病因(causes) 2. 特點特點( characteristic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