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技術工藝設計任務書_第1頁
模具制造技術工藝設計任務書_第2頁
模具制造技術工藝設計任務書_第3頁
模具制造技術工藝設計任務書_第4頁
模具制造技術工藝設計任務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目錄前言.11. 工藝設計任務書.21.1課題內容.3模具裝配圖及零件圖.42. 零件分析.52.1零件的繪制與工藝分析.63. 毛坯的選則.73.1毛坯選擇類型.93.2毛坯的尺寸要求.103.3毛坯圖.114. 工藝方案.124.1零件加工方法.135. 選擇機床、夾具刀具和量具.145.1機床選擇.155.2刀具選擇.146. 確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157. 對所確定的零件制造方案進行工藝性、經濟性分析.168. 參考文獻.17 前言 根據模具制造工藝的介紹,我們可以大概了解一些模具制造的相關內容。在現代工作生產中,模具是生產各種產品的重要工藝裝備,它

2、以其特定的形狀通過一定的方式使原料成型。采用模具生產零部件,具有生產效率高、質量好成本低、節省能源和原材料等一系列優點在鑄造、鍛造、沖壓、塑料、橡膠、玻璃粉末冶金、陶瓷制品等生產行業中的得了廣泛的應用,成為當代工業生產的重要手段和工藝發展方向。模具工業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模具工業的快速發展,不斷對模具制造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世界上一些發達的國家,模具制造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模具制造水平的高低,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機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為了適應工業生產對模具的需求,目前,在模具制造過程中采用了許多新工藝和先進設備,不僅改善了模具的加工質量,也提高了模具制造的機械化

3、、自動化程度。同時,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給模具設計制造開辟了新的廣闊前景。 側刃零件工藝分析該零件需H7/n6的配合,表面粗糙度要求較高本零件是片狀彈簧沖孔切口彎曲切斷級進模的側刃。其作用是控制步距。該零件結構較為簡單,為正六邊形,一頭有臺階。該零件尺寸較小。由于零件在模具中的作用,采用T8A,熱處理硬度為5865HRC該零件尺寸較多,故采用線切割加工。選擇毛坯 模具的材料常采用鑄件、鍛件、型材焊接件。鑄件零件用于制作形狀復雜的零件,如上下模架等。鍛件毛坯適合制造強度、剛度等力學性能要求較高但形狀不復雜的零件。如中小型凸模、凹模。型材常用于形狀與某些零件相仿毛坯。焊接件多用于某些結構類型的零件毛坯

4、。(1) 毛坯的尺寸要求毛坯尺寸通常根據零件的尺寸適當的加工余量,首先,選擇模具零件毛坯應考慮模具加工方便,并應盡可能根據所需尺寸確定毛坯,該零件選擇鍛件,應保證毛坯的合理機械加工余量。如果鍛件機械加工的加工余量過大,則不僅浪費加工工時,增加模具制造成本;如果鍛件加工余量較小,是鍛造過程中產生的鍛造夾層、紋裂、脫碳層、表面不平等度缺陷,則得不到合格的模具零件。(2) 毛坯圖4. 工藝方案的確定 制定工藝路線的觸發點,因當是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達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綱領確定的單件小批生產條件下,可以考慮采用數控機床和磨床。除此之外,還用改考慮圈定加工方法能否達到所需的加工

5、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并符合經濟性的要求。擬定方案一工序一:備料。 將毛坯鍛成平行六面體。尺寸為80mm*15mm*15mm工序二:熱處理。 退火工序三:磨平面。 磨上下平面,留磨削余量0.6mm,側面留磨削余量0.4mm工序四:鉗工 劃線工序五:倒角工序六:熱處理 工序七:線切割工序八:校驗5. 選擇機床、夾具、工具和量具等機床:選用的機床與所加工的零件相適應,精度、尺寸規格和生產率的要求等。該零件屬于小批量生產,因此選用臥式機床XA6132。線切割采用DK7752系列。刀具:一般采用標準刀具根據該零件的工藝及實際條件確定其刀具為圓柱銑刀、平行砂輪、主銑刀,其線切割采用慢走絲機構,采用脈沖能力小

6、,脈寬窄,平率高正極性加工,工作液采用去離子水。電極絲采用0.10.3mm凹模零件工藝分析本零件是片狀彈簧沖孔切口彎曲切斷級進模的凹模。如圖所示凹模工件表面粗糙度為Ra 0.8,沖裁間隙為0.04mm。因此沖裁模刃口尺寸精度要求較高,配合間隙小,凸、凹模工作型面為異形表面,且為整體結構,因此,凹模淬火后用坐標磨床精加工型孔。選擇毛坯 模具的材料常采用鑄件、鍛件、型材焊接件。鑄件零件用于制作形狀復雜的零件,如上下模架等。鍛件毛坯適合制造強度、剛度等力學性能要求較高但形狀不復雜的零件。如中小型凸模、凹模。型材常用于形狀與某些零件相仿毛坯。焊接件多用于某些結構類型的零件毛坯。(3) 毛坯的尺寸要求毛

7、坯尺寸通常根據零件的尺寸適當的加工余量,首先,選擇模具零件毛坯應考慮模具加工方便,并應盡可能根據所需尺寸確定毛坯,該零件選擇鍛件,應保證毛坯的合理機械加工余量。如果鍛件機械加工的加工余量過大,則不僅浪費加工工時,增加模具制造成本;如果鍛件加工余量較小,是鍛造過程中產生的鍛造夾層、紋裂、脫碳層、表面不平等度缺陷,則得不到合格的模具零件。(4) 毛坯圖工藝方案的確定 制定工藝路線的觸發點,因當是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達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綱領確定的單件小批生產條件下,可以考慮采用數控機床和磨床。除此之外,還用改考慮圈定加工方法能否達到所需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并符合經濟性的

8、要求。方案一備料熱處理銑六面磨六面鉗工(劃線、鉆孔、攻絲)熱處理線切割電火花研磨校驗方案二:備料熱處理刨六面磨六面鉗工(劃線、鉆孔、攻絲)熱處理磨六面線切割電火花研磨校驗最佳工藝方案:工序一:備料。 將毛坯鍛成平行六面體。尺寸為165mm*145mm*25mm工序二:熱處理。 退火工序三:銑平面 銑個平面,厚度留磨削余量06mm,側面留余量0.4mm工序四:磨平面。 磨上下平面,留磨削余量0.6mm,側面留磨削余量0.4mm工序五:鉗工 劃線、鉆孔、攻絲工序六:熱處理 淬火、回火硬度5862HRC工序七:磨平面 磨平面至圖紙標準,為線切割基準 工序八:線切割 線切割ai型孔工序九:電火花 擴落

9、料孔及壓彎凸模工序十:研磨 研磨型孔及壓彎凸模工序十一:終檢6. 選擇機床、夾具、工具和量具等機床:選用的機床與所加工的零件相適應,精度、尺寸規格和生產率的要求等。該零件屬于小批量生產,因此選用臥式機床XA6132。線切割采用DK7752系列。刀具:一般采用標準刀具根據該零件的工藝及實際條件確定其刀具為圓柱銑刀、平行砂輪、主銑刀,其線切割采用慢走絲機構,采用脈沖能力小,脈寬窄,平率高正極性加工,工作液采用去離子水。電極絲采用0.10.3mm 固定板零件工藝分析本零件是片狀彈簧沖孔切口彎曲切斷級進模的卸料版。如圖所示凹模工件表面粗糙度為Ra 0.8,沖裁間隙為0.04mm。因此沖裁模刃口尺寸精度

10、要求較高,配合間隙小,凸、凹模工作型面為異形表面,且為整體結構,因此,凹模淬火后用坐標磨床精加工型孔。選擇毛坯 模具的材料常采用鑄件、鍛件、型材焊接件。鑄件零件用于制作形狀復雜的零件,如上下模架等。鍛件毛坯適合制造強度、剛度等力學性能要求較高但形狀不復雜的零件。如中小型凸模、凹模。型材常用于形狀與某些零件相仿毛坯。焊接件多用于某些結構類型的零件毛坯。(5) 毛坯的尺寸要求毛坯尺寸通常根據零件的尺寸適當的加工余量,首先,選擇模具零件毛坯應考慮模具加工方便,并應盡可能根據所需尺寸確定毛坯,該零件選擇鍛件,應保證毛坯的合理機械加工余量。如果鍛件機械加工的加工余量過大,則不僅浪費加工工時,增加模具制造

11、成本;如果鍛件加工余量較小,是鍛造過程中產生的鍛造夾層、紋裂、脫碳層、表面不平等度缺陷,則得不到合格的模具零件。(6) 毛坯圖工藝方案的確定 制定工藝路線的觸發點,因當是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達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綱領確定的單件小批生產條件下,可以考慮采用數控機床和磨床。除此之外,還用改考慮圈定加工方法能否達到所需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并符合經濟性的要求。方案一:備料熱處理銑平面磨平面鉗工(劃線、鉆孔、攻絲)熱處理線切割電火花研磨校驗方案二:備料熱處理銑平面磨平面鉗工(劃線、鉆孔、攻絲)熱處理線切割研磨校驗最佳方案:工序一:備料。 將毛坯鍛成平行六面體。尺寸為165mm

12、*145mm*30mm工序二:熱處理。 退火工序三:銑平面 銑六面和臺階面,厚度留磨削余量06mm,側面留余量0.4mm工序四:磨平面。 磨上下平面,留磨削余量0.6mm,側面留磨削余量0.4mm工序五:鉗工 劃線、鉆孔、攻絲工序六:熱處理 淬火、回火硬度5862HRC工序七:磨平面 磨平面至圖紙標準,為線切割基準 工序八:線切割 線切割ai型孔工序九:電火花 擴落料孔及壓彎凸模工序十:研磨 研磨型孔及壓彎凸模工序十一:終檢壓彎凸模零件工藝分析本零件是片狀彈簧沖孔切口彎曲切斷級進模的壓彎凸模。如圖所示凹模工件表面粗糙度為Ra 0.8。該零件形狀比較復雜,故采用線切割加工。由于零件在模具中的作用

13、,采用T8A,熱處理硬度為5865HRC。選擇毛坯 模具的材料常采用鑄件、鍛件、型材焊接件。鑄件零件用于制作形狀復雜的零件,如上下模架等。鍛件毛坯適合制造強度、剛度等力學性能要求較高但形狀不復雜的零件。如中小型凸模、凹模。型材常用于形狀與某些零件相仿毛坯。焊接件多用于某些結構類型的零件毛坯。(7) 毛坯的尺寸要求毛坯尺寸通常根據零件的尺寸適當的加工余量,首先,選擇模具零件毛坯應考慮模具加工方便,并應盡可能根據所需尺寸確定毛坯,該零件選擇鍛件,應保證毛坯的合理機械加工余量。如果鍛件機械加工的加工余量過大,則不僅浪費加工工時,增加模具制造成本;如果鍛件加工余量較小,是鍛造過程中產生的鍛造夾層、紋裂

14、、脫碳層、表面不平等度缺陷,則得不到合格的模具零件。(8) 毛坯圖5. 工藝方案的確定 制定工藝路線的觸發點,因當是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達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綱領確定的單件小批生產條件下,可以考慮采用數控機床和磨床。除此之外,還用改考慮圈定加工方法能否達到所需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并符合經濟性的要求。擬定方案一工序一:備料熱處理銑平面磨平面鉗工(劃線、鉆孔、攻絲)熱處理線切割檢驗。最佳方案:工序一:備料。 將毛坯鍛成平行六面體。尺寸為85mm*70mm*15mm工序二:熱處理。 退火工序三:磨平面。 磨上下平面,留磨削余量0.6mm,側面留磨削余量0.4mm工序四:鉗

15、工 劃線、鉆孔、攻絲工序五:熱處理工序六:線切割 工序七:終檢總裝配工藝1. 安裝壓彎凸模組件:壓彎凹模安裝在固定板,裝入3個連接螺釘并擰緊2. 安裝沖孔凸模組件3. 安裝固定組件4. 安裝凹模:將凹模安裝在下模座上,并安裝連接螺釘,并且擰緊。5. 安裝其他零件的裝配6. 打入擋料銷7. 安裝橡膠及模柄8. 檢驗、試沖 實訓小結身為大學生的我們經歷了十幾年的理論知識學習,不止一次的被告知論知識與實踐是有差距的。但我們一直沒有把這句話當真,也沒有機會來驗證這句話的實際差距有多少。模具制造技術是直接服務于機械加工領域專業群各崗位的核心技能課程,課程屬于第一季學習范圍難度。再產品制造中,產品的圖樣識讀、零件造型與測繪是加工及技術人員交流工程技術思想、制造信息的基本工具與方法手段、無論是設備操作還是加工編程、工藝編制,造型與測繪是程序員、工藝員、檢驗員崗位的典型工作之一。從課程體系上,本實訓提高我們的動手能力,并在以后涉及機械產品涉及與加工技術、制造工藝、設備操作等若干課程中持續貫穿運用與提高。通過小組成員討論協商或向他人請教,也能很好的解決。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我學會更加女里培養自己的團隊精神。 參考文獻1. 刀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