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第十五節溫里藥課件_第1頁
o第十五節溫里藥課件_第2頁
o第十五節溫里藥課件_第3頁
o第十五節溫里藥課件_第4頁
o第十五節溫里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o第十五節溫里藥第一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2v概念概念:凡以溫里祛寒,治療里寒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溫里藥溫里藥,又叫祛寒藥祛寒藥。 v特性特性:味辛性溫熱(wn r),辛散溫通,偏走臟腑。v功效功效:溫里散寒,溫經止痛,個別能補火助陽和回陽救逆。v適應證適應證:里寒證(臟腑寒證)。第二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3功效分類功效分類:因歸經不同,功效有異,故根據功效可分為:v溫中散寒溫中散寒脾胃(pwi)寒實或脾胃(pwi)虛寒證,癥見脘腹冷痛、吐瀉、口不渴、舌淡、苔白等。v溫肺化飲溫肺化飲寒飲伏肺證,癥見痰鳴咳喘,痰白清稀,舌淡苔白滑等。v溫肝散寒溫肝散寒寒滯肝脈證,癥見巔

2、頂冷痛,寒疝腹痛,少腹攻痛,小腹牽引睪丸墜脹冷痛或陰囊收縮引痛。v溫腎助陽溫腎助陽腎陽不足證,癥見陽痿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滑精遺尿等。v溫陽通脈溫陽通脈心腎陽虛證,癥見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體浮腫等。v回陽救逆回陽救逆亡陽欲脫證,癥見神疲欲寐,畏寒蜷臥,冷汗神疲,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第三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4v應用應用:根據病理機轉和病因兼挾而配伍。表里俱寒表里俱寒配辛溫解表藥寒濕內阻寒濕內阻(ni z)配化濕燥濕藥寒滯經脈寒滯經脈 配行氣活血藥氣滯血瘀氣滯血瘀脾腎陽虛脾腎陽虛配溫補脾腎藥氣虛欲脫氣虛欲脫配大補元氣藥v使用注意使用注意:辛熱燥烈,易傷陰助火動血,凡

3、實熱證、虛熱證(陰虛火旺)、津血虧虛者、出血者忌用;孕婦慎用。第四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5附子(f z) 第五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6附子肉桂附子肉桂 共共:辛熱 散寒止痛(zh tn) 歸腎、脾、心經 甘熱 補火助陽 可用治腎陽虛,命火衰的陽痿宮冷,腰膝冷痛, 夜尿頻多;或脾腎陽虛的脈微肢厥,昏睡露睛;或脘腹冷痛,泄瀉;或胸痹心痛;或寒濕痹痛等。 第六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7個性個性:v附子附子:v氣雄,走而不守,挽救散失之元陽,為回陽救逆回陽救逆之要藥之要藥。故用治亡陽欲脫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脈微欲絕。v能補全身之陽:上上助心陽以通脈;中中溫脾陽以健運;下下

4、補腎陽以益火;外外固衛陽以祛寒。故還用治陽虛水腫、陽虛感冒和寒濕陰黃。v辛散溫通,有較強的散寒止痛(zh tn)(麻醉止痛(zh tn))作用,尤適于寒痹而以疼痛為劇者。用法用法:先煎0.51小時,至不麻舌為度。第七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8v肉桂肉桂:v氣厚純陽之品。v甘熱助陽,偏于走里走下,故為治命門火衰之要治命門火衰之要藥。藥。v既能辛熱散寒以止痛,又能辛行溫通以溫經溫經通脈脈。故可用治陰寒諸痛陰寒諸痛,無論臟腑(內)經脈(外)。如寒疝腹痛、寒痹腰痛、痛經、閉經、陰疽等。用法用法:入湯宜后下,或Ju服,或研末沖服。v官桂官桂:幼桂皮或粗枝桂皮。藥力薄。v桂心桂心:桂皮的內皮。長于

5、溫陽活血(hu xu),常用治心腹冷痛,內托癰疽瘡瘍。第八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9吳茱萸 第九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10小茴香 第十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11吳茱萸小茴香吳茱萸小茴香 共性共性(gngxng): 辛散溫通散寒止痛入肝經(腎經)多用治寒滯肝脈諸證寒疝腹痛、痛經。 第十一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12個性個性:v吳茱萸吳茱萸:v中中溫脾胃,下下暖肝腎,溫暖脾腎即可助陽止瀉助陽止瀉,是肝寒諸痛之要藥肝寒諸痛之要藥。v味辛發散(fsn),味苦下降,故又能疏肝降逆疏肝降逆,常用治肝火犯胃,肝寒犯胃肝火犯胃,肝寒犯胃的嘔吐吞酸。使用注意使用注意:本品為本

6、章中最燥烈的一味藥,易耗氣動火,故不宜多用久服。v小茴香小茴香:v辛行溫通,香通氣,既理肝氣,又行脾胃之氣,故可理氣和中理氣和中。v含芳香揮發油,煎湯宜后下。第十二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13花椒(hujio) 第十三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14丁香(dngxing) 第十四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15高良姜 第十五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16蓽菝 第十六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17胡椒(hjio) 第十七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18花椒丁香花椒丁香(dngxing)高良姜蓽菝胡高良姜蓽菝胡椒椒共性共性: 辛溫(熱)歸脾胃經溫中散寒止痛脾胃有寒的

7、脘腹冷痛、嘔逆等。第十八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19個性個性:v 花椒花椒: 長于殺蟲止癢殺蟲止癢,小兒蟲積腹痛,濕疹,陰癢,均可使用。v 丁香丁香: 長于降逆降逆。為治虛寒嘔逆之要藥;且入腎而溫腎助陽溫腎助陽,用于腎虛陽痿。v 高良姜高良姜: 長于止嘔止嘔,常用于胃寒嘔吐。v 蓽菝蓽菝: 長于止牙痛止牙痛(y tn),常用治齲齒疼痛。v 胡椒胡椒; 長于下氣消痰下氣消痰,常用治痰氣郁滯,蒙蔽清竅之癲癇。 第十九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20 干姜干姜:v作用特點及機理作用特點及機理:v主入脾胃,辛熱燥散,故長于溫中散寒溫中散寒。v辛能行血,性熱助陽,入心經回陽通脈回陽通脈。v辛

8、熱通氣,致津液(jny),入肺經溫肺化飲溫肺化飲。v應用應用:v脾胃有寒,勿論虛實皆可為主藥。v亡陽欲脫,常作附子輔藥,以加強附子回陽救逆作用。v寒飲伏肺,咳痰清稀色白或泡沫狀,氣喘,常與細辛、五味子合用。第二十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21比比較較(bjio):干姜 溫中回陽 (能走能守) 溫中,溫肺生姜 解表降逆 (升中有降) 第二十一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22復習(fx)思考題v1.溫里藥的適應證和副作用是什么?v2.大汗亡陽證,為何用附子而不用肉桂?v3.比較附子與烏頭、干姜與細辛功效異同?v4.桂枝(u zh)和肉桂在功效、作用部位和適應證上有何異同?第二十二頁,共二十三頁。o第十五節溫里藥內容(nirng)總結溫 里 藥。適應證:里寒證(臟腑寒證)。附子肉桂。歸腎、脾、心經。辛散溫通,有較強的散寒止痛(麻醉止痛)作用,尤適于寒痹而以疼痛為劇者。故可用治陰寒諸痛,無論(wln)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