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攝影基本設備與技法_第1頁
商品攝影基本設備與技法_第2頁
商品攝影基本設備與技法_第3頁
商品攝影基本設備與技法_第4頁
商品攝影基本設備與技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商品攝影教程 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知識要點知識要點學會選擇適當的相機與鏡頭,根據需要搭配鏡頭組合。學會使用偏振鏡、倒影板等附件。理解自動對焦與手動對焦的區別,并能根據情況進行選擇。學會控制光圈、快門和感光度曝光參數。理解兩種常用的曝光模式理解并能運用曝光補償功能2.1 相機的選擇2.1.1 單反相機通過機身取景器,拍攝者可以觀察到與最終照片效果幾乎一致的構圖。單反相機的整體響應速度也很快,包括對焦速度、照片存儲速度等等。電源方面,續航能力較強,可以勝任高強度的持續拍攝。對于網店商品攝影來說,并不需要非常專業的單反機身,因為很多專業機身的專業功能對于網店商品攝影來說是沒有

2、用處的。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能夠用于網店商品照片拍攝的相機,目前主要是單反相機與微單相機兩類。從市場反饋來看,對于單反相機的需求較高,但也有越來越多的網店接受拍攝者使用微單相機拍攝。上圖,專業的單反相機配上專業鏡頭。2.1.2 微單相機微單相機的主要優點是小巧輕便,對于常常需要外出拍攝的網店商品拍攝者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可以減輕許多背負器材的負擔。但微單相機的缺點也比較多,首先響應的速度比較慢,保持對焦速度、照片存儲速度、取景的速度比起單反相機來說都略遜一籌。另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微單相機的電池往往不是很耐用,如果拍攝量較大則需要準備一些備用電池。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上圖,小巧方便的微單相機。2

3、.2 常用器材和附件2.2.1 相機鏡頭的選擇廣角鏡頭最大的特點是它具有比較寬廣的視角,基于這個特點,它常常被用于拍攝服裝。因為拍攝服裝的時候,很多時候需要對服裝整體進行一個展現,此外,廣角鏡頭還能產生一種有趣的空間拉伸感,使模特的身材看上去更加修長。雖說模特身材好不好,似乎與服裝本身無關,但是這可以提升畫面的整體美感,為服裝效果加分。當然,并不是說沒有廣角鏡頭就不能拍攝服裝,其他鏡頭也可以拍服裝,并且對于一些細節特寫鏡頭,反而不宜使用廣角鏡頭來完成。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上圖,專業級廣角鏡頭。上圖,使用廣角鏡頭在空間有限的室內拍攝服裝。上圖,使用廣角鏡頭讓模特的身材變得更好。廣角鏡頭尤其不適

4、合用于拍攝靜物商品,因為它會產生夸張的變形,導致商品的大小比例在照片中看上去與實物看上去有較大的差別。之所以使用大光圈鏡頭拍攝商品,主要就是從景深的角度考慮。使用大光圈鏡頭,可以獲得更淺的景深,從而讓不需要清晰展現的物體或背景呈現出虛化效果。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上圖,大光圈鏡頭的選擇很多,圖為其中一種50mm f/1.4鏡頭。虛化效果有三個作用,一是可以用于突出商品整體,通過虛化背景來實現。二是可以用于突出商品的局部,通過虛化商品其他部分來實現。三是可以營造唯美的畫面氛圍,主要通過虛化前景或是背景來實現。除了光圈比較大之外,常見的大光圈鏡頭在焦距方面往往都是標準焦距,或接近標準焦距,如50m

5、m、35mm、85mm等。焦距方面屬于中間范疇的好處明顯,對于商品攝影來說,它們能夠拍攝出視角自然的畫面來,產生的物體大小比例關系與人眼看到的感受十分接近。因此大光圈鏡頭,尤其是標準焦距的大光圈鏡頭對于拍攝者來說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可以靈活運用于多種拍攝題材,也能靈活產生多種不同的效果。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上圖,使用大光圈鏡頭虛化背景,突出商品整體的例子。上圖,使用大光圈鏡頭虛化商品的局部,突出商品的另一部分的例子。上圖,使用大光圈鏡頭虛化紅色和桔色的背景,渲染了火焰在燃燒一般的畫面氛圍。微距鏡頭是比較專業的一類鏡頭,它們的焦距大約在50mm200mm這個范圍內,它們最大的特點是可以以極近的距

6、離進行拍攝。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右圖,100mm的專業微距鏡頭,放大倍率1.0 x。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上圖,標準鏡頭拍攝的效果。上圖,改用微距鏡頭后的拍攝效果。微距鏡頭會有一個放大倍率的指標,例如0.5x、0.7x、1.0 x等,這個放大倍率越大,說明微距鏡頭展現細節的能力越強,下面這組照片分別使用不同倍率的微距鏡頭拍攝。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使用微距鏡頭拍攝的時候,由于拍攝距離變得很短,因此景深范圍也會變得極小。在日常拍攝的時候,往往光圈收縮到f/8.0就可以獲得很清晰的畫面,但是在使用微距鏡頭拍攝的時候,要獲得足夠的景深往往需要用到極小的光圈才行,如下圖所示。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上

7、圖,光圈f/8.0時的景深效果。上圖,光圈f/18.0時的景深效果。2.2.2 靜物棚拍攝一些靜物類商品的時候,可以使用靜物棚來拍攝,將商品放到靜物棚中,打開燈光就可以比較容易的獲得干凈的背景以及充分的照明效果。靜物棚也分為各種款式,首先它們的大小不同,靜物棚并不是越大越好。其次,有的靜物棚十分便于攜帶,而有的則更適合固定在攝影棚內使用。另外,有的靜物棚會自帶燈光,這種靜物棚更適合不會布置燈光的初學者。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上圖,在靜物棚中拍攝的商品照片,具有非常干凈的背景和充分的光照。上圖,只是提供柔光附件與背景布的靜物棚,可以配合燈光產生不同的效果。2.2.3 燈光與反光附件拍攝網店商品的

8、時候,主要可能會用到的燈光有三種,閃光燈、影室燈與三基色燈。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上圖,閃光燈。上圖,影室燈。上圖,三基色燈。上圖,反光板。2.3 對焦方式2.3.1 單詞自動對焦它的使用是切換到AF模式后,拍攝者只需要半按快門按鈕,相機就會自動進行對焦,合焦之后,對焦點通常會亮起,相機發出提示音。大部分相機在默認設置中,會自動選擇對焦點,這對于商品拍攝是不利的,因此在拍攝之前,需要手動選擇對焦點的位置。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上圖,單次自動對焦。上圖,手動選擇對焦點的位置。網店商品攝影中需要用到的對焦方式主要是單次自動對焦與手動對焦兩種,大部分時候用到單次自動對焦即可很好的完成拍攝,不過一些特

9、殊情況下還是會用到手動對焦,所以依然需要掌握手動對焦的方法與技巧。2.3.2 手動對焦切換到手動對焦模式,需要將鏡頭上的對焦模式切換開關轉換到MF。對于一些相機來說,還需要在機身上也將對焦模式設置為MF。使用的時候,一邊輕輕旋轉鏡頭上的對焦環,一邊通過取景器觀察畫面,當畫面變得清晰以后,停止旋轉對焦環即可。為了看得更清楚,可以切換到實時取景,通過液晶屏取景,將焦點處放大進行手動對焦。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上圖,鏡頭上切換的MF手動對焦。2.4 曝光參數的設置2.4.1 光圈控制清晰范圍一張照片中,清晰的范圍并不是只有焦點處,而是焦點前后都有一段距離內的物體是清晰的,這段距離就是景深范圍。景深范

10、圍越大,畫面中清晰的物體就越多,景深范圍越小,畫面中清晰的物體就越少。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曝光參數主要是指光圈、快門和感光度,它們又被稱為“曝光鐵三角”。上圖,景深范圍比較大,整個畫面都十分清晰,商品的全貌得到清晰展現。上圖,景深范圍很小,只有焦點處的畫面是清晰的,背景一片模糊。景深的范圍主要與三個因素有關,一是拍攝的距離,二是采用的鏡頭焦距,三則是光圈大小。當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光圈越大,景深范圍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范圍則越大。利用這個原理,拍攝者就可以通過光圈來控制畫面的景深范圍,以便獲得需要的清晰或模糊效果。下組圖是使用相同的相機、相同的鏡頭在相同的拍攝距離拍攝的照片,區別只是在光圈

11、大小不同。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上圖,光圈為f/2.8拍攝的照片。上圖,光圈為f/6.3拍攝的照片。2.4.2 安全快門法則避免畫面模糊快門速度除了影響曝光外,還會影響畫面的清晰程度。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上圖,快門速度為1/125s,畫面清晰。上圖,快門速度為1/30s,畫面模糊。2.4.3 低感光度獲得純凈畫面感光度又被簡寫為ISO,它的高低除了會影響到曝光外,還會對畫面的細膩程度有很大影響。右邊這組對比照片調整了感光度,但調整了其他參數以保持兩張照片曝光一致,以便清楚的看到感光度變化導致的畫面噪點變化。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上圖,感光度為ISO100的時候,畫面細膩純凈。上圖,感光度為ISO12500的時候,噪點明顯增多。2.5 常用拍攝模式2.5.1 光圈優先模式光圈優先模式下,拍攝者只需要設置光圈和感光度,相機則會根據測光得到的數據,自動設置快門速度,以保持畫面準確曝光。因此在光圈優先模式下,拍攝者控制光圈的目的是調整景深范圍。如果希望控制曝光,則需要用到曝光補償功能。第2章 基本設備與技法在光圈優先模式下,如果拍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