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歷史_第4單元檢測題_第1頁
七上歷史_第4單元檢測題_第2頁
七上歷史_第4單元檢測題_第3頁
七上歷史_第4單元檢測題_第4頁
七上歷史_第4單元檢測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七上歷史第4單元檢測題(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下列是有關東漢末年史實的描述,其中不正確的是(B)A軍閥割據,長期混戰,嚴重破壞社會生產 B黃河中下游人口密集,經濟富庶 C操據守,實力不斷增強 D袁紹盤踞,戰亂相對較少2操與袁紹之間進行的官渡之戰,其性質是(A) A軍閥割據集團的爭霸兼并戰爭 B農民起義軍反封建王朝的戰爭 C皇族部爭奪中央政權的混戰 D少數民族反對民族壓迫的戰爭3. (中考)認知和探究歷史地圖,從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學習和研究歷史的重要方法。右圖反映的是(C) A巨鹿之戰 B官渡之戰 C赤壁之戰 D淝水之戰4下列事實,按因果關系排列,應

2、該是(B)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混戰操統一北方赤壁之戰 A. B C D5三國的統治者都注意發展生產,下列關于這一方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C) A國修建許多水利工程 B蜀國的絲織業興旺 C操招募流亡農民墾荒,組織兵士耕田 D吳國的造船業發達6 某同學在預習 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這一單元時,做了幾卡片方便記憶。其中一與史實不符,這卡片是(A)ABCD7導致西晉是一個短命王朝的根本原因是(A) A社會上層非常腐敗,封王各自為政 B晉惠帝實行分封制 C統治者不重視發展生產,經濟衰退 D匈奴入侵,攻滅西晉8淝水之戰是一次著名戰役,下列對這次戰役描述正確的是(B) A該戰役發生在公元4世紀前

3、期 B是中國古代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C前軍隊上下一心,作戰勇猛 D該戰役后,南方陷入混亂狀態9淝水之戰和赤壁之戰的一樣之處是(C)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統治者企圖南下統一全國戰役均以南方政權的勝利而結束驕傲輕敵都是戰敗者的失敗原因之一少數民族原居住地區階級矛盾尖銳 A B CD10 穿越時空,你對西晉后期大量人口南遷的原因做一次現場采訪。在采訪的四個人中,回答不符合史實的是(D) A王某:北方社會動蕩不安 B某:南方比較安定 C某:為了躲避戰亂 D某:經濟重心在南方11(中考)關于北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結果的是(C) A遷都 B軍隊戰斗力提高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 社會矛盾激化12(中考

4、)下列關于商鞅變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點表述中,正確的一項是(D) A都進行了遷都 B都推行了漢化政策 C都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 D都是統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13關于南北朝時期出現“胡人漢服”現象的解釋,下列說確的是(C)北方少數民族和漢族在生活習俗上相互影響說明民族融合成為一種趨勢北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北方少數民族有穿異族服裝的喜好A B C D14 (株洲中考)某同學查閱了有關“赤壁之戰”、“三國鼎立”、“人口南遷”、“北孝文帝改革”的一些歷史資料進行主題探究,他探究的主題是(B) A.統一國家的建立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C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D.民族關系的發展15 (中考)漢字是公

5、認的人類歷史上形態最美、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晉時期,書法 字體由篆書、隸書轉化到楷書,草書和行書也逐漸流行。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 行書”美譽的是 (C)16 達爾文曾經說,他的人工選擇思想形成是受到中國古代南北朝時期一位著名農學家著作的影響。這部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是(D) A.論語 B史記 C水經注D齊民要術17以下是四位同學看到名畫洛神賦圖后發出的感慨,表達最準確的一個是(C) A人物鮮明,史家典 B治病救人,澤被后世 C線條優美,活潑傳神 D飄若浮云,矯若驚龍18 歷史上保存下來的許多科學巨著,為我們汲取人類寶貴的科學文化遺產提供了便捷。下列科學巨著完成于南北朝時期的

6、是(D)水經注 九章算術 齊民要術 傷寒雜病論 A. B C D19下列關于我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科技文化藝術成就搭配不正確的是(D) A王羲之蘭亭集序 B顧愷之洛神賦圖 C祖沖之圓周率 D賈思勰大明歷20 有人認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經濟長期破壞,政治動蕩不安,政權分裂割據,人心渙散,實是我國歷史上的黑暗時代,應當完全否定。”這種觀點否定和違背了該時期(D)科技文化進步江南經濟的發展民族融合實現了區域間的統一A B C D二、非選擇題(共40分)21讀下圖,回答問題。(14分)圖一圖二圖三圖四(1)圖一反映了三國時期的什么歷史故事?主要突出了主人公的什么精神品質?(2分)圖一反映的是備“

7、三顧茅廬”的故事。圖片主要突出了備禮賢下士、重視人才的精神品質。(2)根據圖二,請說出這次戰役發生的時間、交戰雙方、戰爭結果與影響如何?(4分)公元200年;操與袁紹;操采取聲東擊西、各個擊破的戰術,偷襲袁軍的屯糧,燒掉全部軍糧,迅速殲滅袁軍主力,為以后統一北方打下基礎。(3) 根據圖三,請寫出交戰雙方是誰?此戰役的發生對當時的政局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分)操和聯軍;赤壁之戰對當時整個局勢有關鍵性的影響,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4) 圖四反映的是淝水之戰,戰役的交戰雙方是誰?這次戰爭的結局對歷史發展有何影響?請你寫出與這次戰役相關的一個成語?(4分)前和東晉;淝水之戰后,前政權瓦解,

8、北方地區重新陷入割據混戰的狀態,東晉在南方取得暫時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等(選一即可)。(5) 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圖二、圖三、圖四這三幅圖所反映的戰役的共同特點是什么?(2分)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是我國古代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與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傾鄰國而雄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漢書食貨志上材料二:如果說從平城到的北是漢化先行者,那么西、北周就是追隨者。北周政權,折射出中華民族歷史重新走向全國統一的曙光。隋朝的統一,建立在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礎之上。簡明中國史讀本(1) 據材料一,歸納“

9、商君”改革的兩項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改革是如何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礎的?(4分)措施:廢除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獎勵耕戰。分析: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2) 據材料二,隋朝統一的基礎是什么?比較材料一、二,兩次改革的歷史作用有何相同之處?孝文帝推行的“漢化”政策對民族關系發展有何歷史作用?(4分)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一樣作用:都為實現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作用:促進了民族交融,也增強了北的實力。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0分)材料一:在西北面,擊退了游牧部落;為了防止他們卷土重來,還修

10、筑了世界聞名的長城。為了完成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們仍要談起這一事實:有100萬人為修筑長城而死去,長城的每一塊石頭都值一條人命,老百姓都為筑長城的事咒罵皇帝。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右圖:西晉時期被漢人使用的方凳、胡床。材料三:禁用鮮卑語,統一使用漢語,30歲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繼續使用鮮卑語,明知故犯,就要降職或罷官。(1) 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誰?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長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據材料談談你對他修長城的看法。(4分)始皇。目的:抵御匈奴。看法:修長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奪,但也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給老百姓帶來了痛苦和災難(要求答出兩層意思,意思相近即可)。(2) 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晉時期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請寫出這一時期兩個遷的北方少數民族名稱。材料三反映的是歷史上哪一次改革?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4分)匈奴、鮮卑、羯、氐、羌(任寫兩個即可)。北孝文帝改革。目的:革除落后習俗,吸收漢族的先進文化,鞏固北的統治(答出任意一點即可) 。(3)結合三則材料,概括我國從漢到南北朝時期民族關系的變化。(2分)變化:從民族間的對抗到民族融合(意思相近即可)。24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科學技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在我國科技文化藝術發展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讓我們一起領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