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2016屆高三三模語文試卷講評_第1頁
宿遷市2016屆高三三模語文試卷講評_第2頁
宿遷市2016屆高三三模語文試卷講評_第3頁
宿遷市2016屆高三三模語文試卷講評_第4頁
宿遷市2016屆高三三模語文試卷講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52016學年度高三第三次質量檢測語文試卷講評 1.在下面一段話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更多的時候,我們都是在抱怨中 。其實生活永遠是公平的,沒有什么好抱怨的,如果說有,就該抱怨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棱角分明,遇事寧折不彎,還自以為是一種 ,卻常常碰得頭破血流。后來漸漸明白,真正的處世之道當是 。 A.蹉跎 執拗 外圓內方 B.徘徊 執著 外柔內剛 C.蹉跎 執著 外圓內方 D.徘徊 執拗 外柔內剛C(蹉跎:光陰白白地過去。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比喻猶疑不決。執拗:固執、任性,不聽從別人的意見。執著:指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超脫。后來指固執或拘

2、泥,也指堅持不懈。外圓內方:比喻人外表隨和,內心卻很嚴正。外柔內剛:外表柔順,內心剛毅)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知名民?!皺M空出世”,受益的將不僅是對優質教育資源有迫切需求的家長們,還有部分教育培訓機構也將依托這些知名民校得到擴張發展。 B.研究人員發現: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涼開水泡的茶,持續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明顯減輕,大約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復正常。 C.2016最熱韓劇太陽的后裔在中國首播時,憑借14.3%的收視率毫無懸念地奪得了熒屏收視冠軍,其收視率遠超同時段其他電視劇。 D.出現突發情況時,應急車道被占用,會導致執行緊急救援任務的車輛受阻,無

3、法及時到達現場處理事故、排險、搶救傷員以及疏導交通。 3.下面各句中,沒有使用擬人手法的一項是(3分) A.繞過假山草坪,范大昌奔向兩幢平行建筑的新樓,樓房在夜里呈現出銀灰色,靜靜地盤踞在霧氣沼沼的地平線上。 B.每條山嶺都是那么的溫柔,雖然下自山腳,上至嶺頂,都長滿了珍貴的林木,可是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 C.燈籠草不在意生存環境的優劣,不在意花朵的大小,不追求果實的甜美與贊譽,它活得單純,甚至是清心寡欲。 D.索溪像是一個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會兒纏繞著山奔跑,一會兒撅著屁股,賭著氣又自個兒鬧去了。 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清晨,登上山頂眺望

4、駱馬湖, , , 。 , 。 ,那樣充滿靈氣,那樣富于魅力。 一剎那火球騰空,凝眸處彩霞掩映 緩緩地輕輕地揭開 湖面露出少女般嫵媚的笑靨,敞開慈母般博大的胸懷 籠罩在湖面的乳白色曉霧,如輕盈飄逸的絹紗 初升的太陽透出第一道光芒 遠處的霞光漸漸顯出了青綠色 A. B. C. D.5對下面這幅漫畫寓意的解說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城外的人想進來,城里的人想出去。B.擁有物質再豐富,精神追求也不停步。C.擁有資源的多少并不重要,要懂得利用。D.生活工具的利用方式是多樣的,不要僵化。梅圣俞墓志銘 歐陽修 嘉祐五年,京師大疫。四月乙亥,圣俞得疾,臥城東汴陽坊。明日,朝之賢士大夫往問疾者,屬路不絕。城東

5、之人,市者廢,行者不得往來,咸驚顧相語曰:“茲坊所居大人誰耶?何致客之多也!”居八日,癸未,圣俞卒。于是賢士大夫又走吊哭如前日益多。而其尤親且舊者相與聚而謀其后事,自丞相以下皆有以賻恤其家。六月甲申,其孤增載其柩南歸,以明年正月丁丑,葬于宣州陽城鎮雙歸山。 嘉祐五年,京城發生了大規模的瘟疫。四月乙亥(十七)日,圣俞染上疾病,躺在城東汴陽坊里。第二天,朝廷賢士大夫前往探問病情的人,路上接連不斷。城東的老百姓,做買賣的停市了,過路的不能往來通行,都驚訝地看著,相互議論說:“這座坊里住的大人物是誰呀?怎么招來這么多客人?”過了八天,到癸未(二十五)日,圣俞去世了。這時候賢士大夫又都前往吊唁痛哭,情形

6、如同前些日子一樣,而且人數更加多了。他最為親近、交情最深的人都聚在一起,商量他的后事,自丞相以下,人們都贈送錢財,幫助辦理喪事,周濟他的家人。六月甲申(二十八)日,他的兒子梅增用車裝著他的靈柩起程回南方,于第二年正月丁丑,在宣州陽城鎮雙歸山安葬。圣俞,字也,其名堯臣,姓梅氏,宣州宣城人也。其家世頗能詩,而從父詢以仕顯,至圣俞遂以詩聞。自武夫、貴戚、童兒、野叟,皆能道其名字,雖妄愚人不能知詩義者,直曰此世所貴也,吾能得之,用以自矜。故求者日踵門,而圣俞詩遂行天下。其初喜為清麗閑肆平淡,久則涵演深遠,間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氣完力余,益老以勁。其應于人者多,故辭非一體,至于他文章皆可喜,非如唐諸子號詩

7、人者僻固而狹陋也。圣俞,是字,他的名叫堯臣,姓梅,宣州宣城人。他家世代都很擅長寫詩,叔父梅詢則因做官而顯名,到了圣俞便因詩歌而聞名。從武夫、貴戚到兒童、農夫,都能說出他的名和字,即便是愚庸無知、不能懂得詩歌含義的人,只是說他的詩是社會上看重的,我能得到他的詩,以此來自我夸耀。所以求詩的人每天都接連不斷登門,圣俞的詩于是流傳天下。他的詩起初喜歡追求清麗閑雅、恣肆平淡的風格,后來就變得涵容深邃、發揮廣遠,偶爾也雕琢詞句表現得怪異奇巧,然而氣勢充沛,富有力度,筆法更加蒼老遒勁。他應別人的請求而作的詩歌很多,所以他的詩并非只有一種風格。至于其他的文章,也都令人喜愛,并不像唐代那些號稱詩人的人的文章,都

8、很怪僻拘泥,狹隘淺陋。圣俞為人仁厚樂易,未嘗忤于物。至其窮愁感憤,有所罵譏笑謔,一發于詩。然用以為歡,而不怨懟,可謂君子者也。初在河南,王文康公見其文,嘆曰:“二百年無此作矣。”其后大臣屢薦宜在館閣,嘗一召試,賜進士出身,余輒不報。嘉祐元年,翰林學士趙概等十余人言于朝曰:梅某經行修明,愿得留與國子諸生講論道德,作為雅頌,以歌詠圣化。乃得國子監直講。圣俞為人仁愛厚道,和樂平易,從不曾和人有過抵觸。當他窮困憂傷、感慨忿懣時,凡是對事情有所謾罵譏諷、嘲笑戲謔,全都在詩歌里表現出來。然而他只是以詩取樂,而不是借此怨恨什么,真可謂君子。當初圣俞在河南時,王文康公看了他的文章,慨嘆說:“二百年來沒有這樣的

9、文章了。”此后大臣們多次薦舉他應該在館閣任職,朝廷曾經召他應試過一次,賜他為進士出身,其余的建議都未批復。嘉祐元年,翰林學士趙概等十多人向朝廷陳言說:梅某的學問人品整飭清明,希望留用他,讓他給國子監的學員們講解道德準則,創作雅頌歌樂,以歌頌圣明的教化。圣俞這才獲得了國子監直講的職務。圣俞初以從父蔭補太廟齋郎,歷桐城、河南、河陽三縣主簿,以德興縣令知建德縣,又知襄城縣,監湖州鹽稅,簽署忠武、鎮安兩軍節度判官,監永濟倉,國子監直講,累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嘗奏其所撰唐載二十六卷,多補正舊史闕繆。乃命編修唐書,書成,未奏而卒,享年五十有九。圣俞當初憑借叔父的恩蔭,補為太廟齋郎,歷任桐城、河南、河陽三縣

10、主簿,由德興縣令擔任建德知縣。又任襄城知縣,監管湖州鹽稅,兼任忠武、鎮安兩軍節度判官,監管永濟倉,任國子監直講,積功升到尚書都官員外郎。他曾經上書自己所編撰的唐載二十六卷給朝廷,這本書對舊史書中的缺漏和錯誤作了很多補充和糾正。朝廷于是命令圣俞編修唐書,書完成后,尚未上書給朝廷,圣俞便去世了,享年五十九歲。圣俞學長于毛氏詩,為小傳二十卷,其文集四十卷,注孫子十三篇。余嘗論其詩曰:“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蓋非詩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笔ビ嵋詾橹?。圣俞的學問在研究毛氏詩方面有專長,作小傳二十卷,他的文集有四十卷,注解孫子十三篇。我曾經評論他的詩歌說:“世人說詩人很少顯達,大多困厄,其實不是詩能使人

11、困厄,而是詩人大概在困厄潦倒之后詩才寫得好?!笔ビ嵴J為我說的是內行話。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屬路不絕 屬:囑托 B.吾能得之,用以自矜 矜:夸耀 C.未嘗忤于物 忤:抵觸 D.未奏而卒 奏:上書(屬:連接)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3分) 葬于宣州陽城鎮雙歸山 翰林學士趙概等十余人言于朝曰 以明年正月丁丑 圣俞初以從父蔭補太廟齋郎 A.相同,相同 B.不同,相同 C.不同,不同 D.相同,不同C(于:都是介詞,分別表處所、對象。以:都是介詞,分別表時間、憑借)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其家世頗能詩,而

12、從父詢以仕顯,至圣俞遂以詩聞。(4分) (1)(4分)他家世代都很擅長寫詩,堂叔梅詢因做官而顯名,到了圣俞便因詩歌而聞名。(“家世”“從父”“顯”“遂”各1分) (2)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蓋非詩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4分) (2)(4分)世人說詩人很少顯達,大多困厄,其實不是詩能使人困厄,而是詩人大概在困厄潦倒之后詩才寫得好。(“達”“窮人”“殆”“工”各1分) 9.梅圣俞去世后,為什么“賢士大夫又走吊哭如前日益多”?請聯系全文加以概括。(4分) 人品好,仁厚樂易。詩文成就高,影響大。(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10.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夜過鑒湖 戴 昺 推蓬四望水連空,一片

13、蒲帆正飽風。 山際白云云際月,子規聲在白云中。 夜泛西湖 蘇 軾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1)夜過鑒湖中“推蓬四望水連空”一句,有什么作用?(4分) 交待觀景的立足點;展現鑒湖廣闊的水面;為下文的寫景抒情作鋪墊。(每點1分,答對三點得滿分) (2)夜泛西湖前兩句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3分) 視覺嗅覺結合(2分),寓情于景(1分)。(如答出“疊詞”給1分) (3)兩首詩寫的都是夜晚在湖上泛舟,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戴詩表達回鄉心切;蘇詩表達對西湖美景的喜愛(期待)。(每點2分)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朝菌不知晦朔, 。

14、 (莊子逍遙游)(2)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 (荀子勸學)(3) ,血色羅裙翻酒污。 (白居易琵琶行)(4)蜂房水渦, 。 (杜牧阿房宮賦)(5)舞榭歌臺, 。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6) ,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7)子曰:“自古皆有死, ?!?(論語顏淵)(8)月兒彎彎照九州, 。 (楊萬里竹枝歌)(1)蟪蛄不知春秋 (2)而致千里 (3)鈿頭銀篦擊節碎 (4)矗不知乎幾千萬落 (5)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6)傷心秦漢經行處 (7)民無信不立 (8)幾家歡喜幾家愁 孤獨的莊稼趙 新趙莊稼大門前的荒地上長了一棵莊稼。趙莊稼已經六十二歲,種了一輩子莊稼,從未

15、見過這樣好的一棵莊稼。飯前飯后,工余閑暇,端上一袋旱煙,老漢常常站在那棵莊稼跟前,觀賞它粗壯挺拔的身姿,撫摸它舒展修長的枝葉,直看得如癡如醉。老漢現在是溝里村的清潔工,每天拿把掃帚在街道上打掃衛生,然后按月去村委會領錢,然后用兩千四百塊錢的工資,買米買面,買油買菜,買這買那。日子過得很享受,但是過得不踏實,很糾結。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是,溝里村的莊稼人一窩蜂地都去打工,怎么不種莊稼了呢?眼見大片大片的土地撂荒了,怎么沒人心疼呢?家家戶戶買著吃,要是有那么一天天底下的米面賣完了,人們該吃什么呢?他去問村委會主任。年輕的村主任哈哈大笑。村主任說,姑父,你這就叫杞人憂天哪!人們出去打工,那是因為打工

16、比種地掙錢;人們方方面面買著吃,那是因為手里有錢;而只要你手有錢,你永遠有飯吃!他說:照你這么說,錢就是飯,錢就是糧食?村主任說:你真是,這還用懷疑嗎?他不服:那,要是萬一光有錢沒有糧食呢?村主任說:姑父,你別死鑿鉚,別想入非非啦,好好打掃衛生吧。他胡亂地點了點頭,心情卻越發沉重起來。只有見了那棵莊稼,老漢的心情才會感到舒暢,感到明朗,感到踏實。老漢拍手掌,提高嗓門夸獎那棵莊稼:好家伙,你腰桿子真硬,你旱也不怕,澇也不怕,風也不怕,雨也不怕!正兀自念叨時,發現它的葉子上爬了一只蟲子。那蟲子又細又長,弓了腰快速蠕動,像爬在他脊背,像爬在他的心上,他伸手把它拿住,用力一搓,那蟲兒便成了一灘綠色的汁

17、水。說話到了白露節令,那棵莊稼上的娃娃已經長得比棒槌還大。一團紅纓秀出來,絲絲縷縷,飄飄灑灑。老漢把那娃娃摸了摸、按了按、捏了捏,上面的顆粒密密實實,嬌嬌嫩嫩,飽滿圓潤,又鼓又大!老漢聞到了它的芳香:那芳香如酒,撲鼻而來,令他陶醉。老漢看見了它的成熟:那成熟金光閃閃,像一道霞光,扮亮了秋天。傍晚的時候,村主任忙忙活活地來到趙莊稼家里,遞上去一支香煙。老漢正在吃飯,顧不上接那支香煙。村主任說:姑父,就你一個人吃飯?老漢說:你姑姑撇下我走了,孩子們都在外頭打工,可不是就我一個人吃飯!村主任說:姑父,我問你一個問題,你門前的那棵玉米,是你的嗎?老漢放下飯碗:這還用問嗎?它長在我的地里,當然就是我的。

18、村主任又給老漢遞煙,老漢忙著刷碗,又沒接。村主任說:姑父,你把那棵棒子送給我吧,我兒子吵著鬧著要吃煮玉米。老漢的心猛地一抖:那可不行。你到別處找去吧村主任笑了:咱們村只有你這一棵玉米,只有你這一穗嫩棒子,我到哪兒找???老漢說:不行就是不行!那穗棒子我要留下作種子,不能隨便糟蹋了它!村主任說:姑父啊,你已經不種地了,還要種子干啥?老漢說:種,我現在就開始準備種,你別忘了我叫趙莊稼!老漢又說,想吃煮玉米還不好說,你有錢有車,你到城里買去啊。 當天晚上,月光明媚,夜色如畫。在纏綿的秋風里,趙莊稼披了一件厚衣服,坐在一張板凳上,聚精會神地守護那棵孤獨的莊稼。有只螢火蟲兒飄過來,歡欣地繞著那棵莊稼轉,而

19、它好像睡著了,頂著滿天露水,抱著碩大的娃娃。老漢想,再有十幾天,我就可以收獲,把這穗種子藏到我家。收獲了這穗種子我就向村委會辭職,我還種我的莊稼。 老漢竟迷迷糊糊睡著了,睡夢中漫山遍野都是好莊稼。老漢是自己笑醒的。笑醒了,天亮了,那莊稼上沒了那個娃娃。 晌午的時候,村主任又忙忙活活地來到趙莊稼家里。他說,姑父,我今天還真到縣城去買嫩棒子,可惜白跑了,沒有賣的??;老人家,求求你 老漢說:你別求我啦,我的娃娃早丟啦。 12請簡要概括趙莊稼的形象特征。(4分) 物質生活寬裕但內心糾結;孤獨寂寞;熱愛土地;心憂現實。(每點1分) 13文章第段畫線句子,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6分) 使

20、用比喻、疊詞、視覺觸覺嗅覺結合、動作(細節)描寫,多角度、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莊稼的形狀、顏色和香味,突出了老漢對莊稼的喜愛與興奮、呵護與期盼之情。(每點3分) 14小說第段寫趙莊稼夢到“漫山遍野都是好莊稼”,對內容的表達有何作用?(4分) 夢境表現趙莊稼對撂荒后農村重又種滿莊稼的期盼;現實與夢境的反差,引發趙莊稼對農村撂荒現象的憂慮。(每點2分) 15小說標題是“孤獨的莊稼”,請探究“孤獨”的意蘊。(6分) 莊稼由多到少是孤獨的;失去了莊稼的土地是孤獨的;不被理解的趙莊稼是孤獨的;被逐漸遺棄的傳統農耕文明是孤獨的。(每點2分,答對三點得6分) 文藝與觀眾,另一場相愛相殺文藝與觀眾,另一場相愛相殺

21、 聶昱冰 關于中國戲劇和西方戲劇的區別,錢穆先生有一個觀點:西方戲劇力求真實、百分之百還原生活。而中國戲劇的要求則是始終和生活隔著一層,它通過各種藝術方式,告訴大家,這是在演戲,不是生活。 所以,在西方,是“戲如人生”,而在中國,是“人生如戲”。 由此聯想到,中西方小說也是存在著這樣的差異。西方小說是在不遺余力地追求細節和邏輯上的真實,力求還原生活,再進一步凝練出生活中的秩序和道理。即使是所謂西方魔幻主義題材,也只是裝在魔幻的殼里,反映現實生活。中國的小說,則仍舊是“和生活隔了一層”。對于這種現象的成因,錢穆先生也有論述,他認為:在西方,宗教是人們的慈母,而文藝作品則是人們的嚴父。在中國,日常

22、規范人們行為的是倫理道德,這些禮教更像是嚴父,文藝作品則承擔起了慈母的角色。這是一個很貼切而且通俗易懂的比喻。在生活中,人們對父親和對母親的期待是不同的。尤其是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慣,嚴父慈母,父親永遠都是要板起面孔,讓孩子們望而生畏。母親對孩子則是更多了關愛、寵溺和放縱的。回過頭來,再看現在流行的,尤其是網絡上流行的散文、電影、電視劇,大多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甜甜的、淺淺的、看完后沒任何意義的。即使是反映現實生活的、戰爭的,情節和細節也大多是荒誕不經的,經不起推敲的,只為了讓觀眾取樂的。其實這些書和劇的內容,都是對觀眾平日里受束縛的思想和行為的一種存在于想象中的放縱。把文藝作品當成母親,是一種

23、融入骨血的習慣。人們在欣賞藝術的時候,需要的就是一位盲目縱容著我們、寵溺著我們的母親,而不是一位不斷說教的母親,更不是一位讓人望而生畏的父親。所以,一旦小說和戲劇中蘊含的說教重了一些,馬上就被讀者和觀眾排斥。即使“母親”真想要說點什么,也是要以漫不經心的態度、荒誕不羈的方式?,F在有了網絡,每一個“孩子”都有了和“母親”平等對話的機會與權力,所以就不再僅僅滿足于像嬰兒期那樣,只能無要求的接受母親的寵溺:媽媽給什么,自己就得到什么。于是就開始向母親提要求了:我不僅要寵溺,而且還想讓你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式來寵溺我們,否則,我就不再愛你了。母親肯定是會寵溺孩子的,但她也不想無限度的寵溺??擅恳粋€孩子對寵溺的要求都是永無止境的。同樣的,在觀眾和現在的流行文藝之間也是如此。就這樣,“母親”和“孩子”不得不一次次坐到談判桌邊,展開了一場又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