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七下歷史期末復習試卷及答案_第1頁
2016年七下歷史期末復習試卷及答案_第2頁
2016年七下歷史期末復習試卷及答案_第3頁
2016年七下歷史期末復習試卷及答案_第4頁
2016年七下歷史期末復習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下)歷史期末復習試卷 題號一二三總分姓名得分(80分鐘完卷,滿分15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9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答案題號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答案題號3535373839404142434445答案1、郭沫若說:“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所稱的是( )A、唐高祖B、唐高宗C、唐玄宗D、武則天2、唐太宗時期有名的諫臣是( )A、房玄齡 B、魏征 C、杜如晦D、姚崇3、"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描寫的是什么時期的情況( )A"開元盛世"時期B&q

2、uot;貞觀之治"時期C"文景之治"時期D"光武中興"時期4、人們基本上肯定武則天的統治,主要是因為( )A、她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處理政事C、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 D、她統治時期,社會經濟繼續發展5、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和使用的農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為動力的是( )A、耬車 B、翻車 C、筒車 D、曲轅犁6、唐朝堪稱世界工藝珍品的陶瓷制品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7、對完善科舉制作出突出貢獻的關鍵人物不包括(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則天 D、唐玄宗8、下列歷史事件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3、( ) 開元盛世 貞觀遺風 貞觀之治A、 B、 C、 D、 9、"和同為一家"指的是唐與哪個民族的關系( )A、吐蕃 B、突厥 C、南詔 D、靺鞨10、楊家將的故事流傳至今已有800多年,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淵之盟訂立前( ) A北宋與金的爭戰B南宋與遼的爭戰 C北宋與遼的爭戰D南宋與金的爭戰11、對澶淵之盟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沒有任何積極意義 B使遼宋之間維持了長久的和平局面C有利于雙方開展貿易 D歲幣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12、南宋與金的對峙局面形成的標志是( )A、南宋定都臨安 B、宋軍收復建康 C、宋金達成和議 D、岳飛取得郾城大捷13、某電視劇攝制組根據劇情布置

4、了一個岳飛書房的場景,其中錯誤的是( )A、書柜中放有蘇軾的詞集 B、另一面墻上掛著宋金和議后的金、南宋對峙形勢圖C、書桌上擺放著一本資治通鑒 D、一面墻上掛有一柄寶劍14、中國封建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A、唐玄宗統治前期 B、唐太宗統治時期 C、唐高祖統治時期 D、武則天統治時期15、宋代時發明的新農具是( )A、耬車 B、筒車 C、曲轅犁 D、秧馬16、兩宋時都市中的“瓦舍”是( )A、夜市 B、商業區 C、娛樂場所 D、居住區17、澶淵之盟是哪兩個政權之間的盟約( )A、南宋與金 B、北宋與遼 C、北宋與西夏 D、西夏與遼18、明經科舉考試中的"帖經"

5、類似于今天歷史考試中的( )A、選擇題 B、問答題 C、作文題 D、填空題19、下列政權沒有出現并立現象的是( )A、五代和契丹 B、遼和北宋 C、金和北宋 D、遼和南宋20、"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說明南宋時( )A、北方戰亂不息,南方相對安定 B、封建政府對農民的剝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區已經成為全國經濟重心 D、江南的自然條件優越于北方21、北宋時興起,后來發展成為著名瓷都的是( )A、景德鎮 B、邢窯 C、哥窯 D、越窯22、宋代農民的文化生活不斷豐富和改善的原因有( )雕版印刷的普及 書籍文化用品的流行 社會經濟的發展A、 B、 C、 D、23、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

6、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的封建政權是( )A、秦 B、唐 C、元 D、清24、婦女纏足的逐漸傳開是在( )A、北宋時期 B、南宋時期 C、兩宋時期 D、明清時期25、百子嬉春圖中的"春"所指的節日與下列哪一句詩所指的相同是( )A、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D、天碧銀河欲下來,月華如水照樓臺2 七年級(下)期末復習歷史試卷 第1頁,共6頁 七年級(下)期末復習歷史試卷 第2頁,共6頁26、元朝時建立的并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度27、從根本上說元朝能統一中國并維

7、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A蒙古族善于騎射,軍事力量強大 B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謀略 C重用“漢人”“漢法”,接受先進的社會經濟意識形態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28、下列我國古代科技成就中,兩項都屬于同一個領域的一組是( )A.千金方和本草綱目 B.水經注和農政全書 C.天工開物和神滅論 D.齊民要術和五禽戲29、成為今天研究印度半島的重要典籍是( )A、西游記 B、大唐西域記 C、大藏經 D、徐霞客游記30、下列哪一項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軍權的加強( )A、廢除丞相 B、設立東廠 C、分封藩王 D、遷都北京31、岳飛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的對聯中,佞臣指(

8、)A、趙高 B、李林甫 C、秦檜 D、賈似道32、"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說明南宋時( )A、北方戰亂不息,南方相對安定 B、封建政府對農民的剝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區已經成為全國經濟重心D、江南的自然條件優越于北方33、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 )A、印度洋沿岸和紅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東海岸C、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D、榜葛刺和紅海沿岸 34、我國最后完成經濟重心南移是在(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35、軍機處創設于( )A、順治時期 B、康熙時期 C、雍正時期 D、乾隆時期36、 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的是( )A、 盛京將軍

9、 B、伊犁將軍 C、烏里雅蘇臺將軍 D、駐藏大臣37、宋朝時,江南地區農業發展較快的原因有( )南方戰亂少 許多中原人南遷 自然條件優越 那里原來就有先進的生產技術A、B、 C、D、38、清朝統一臺灣后,開放了四個港口進行對外貿易,后來又關閉了其他港口,只留一個港口對外 通商,這個港口是( )A 廣州 B漳州 C寧波 D云臺山3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施耐庵創作了三國演義 B、曹雪芹創作了紅樓夢C、徐渭是“揚州八怪”之一 D、董其昌是著名的小說家40、岳飛在滿江紅中有“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一句,這里的“匈奴”是指( )A、匈奴統治者 B、女真統治者 C、契丹統治者 D、黨項

10、統治者辛棄疾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41文學作品往往是一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集中反映。下列詩詞與右圖所反映的時代背景相同的是( )A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C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D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42.下圖反映的本質是( )A. 明代中央官制的變革 B.明代地方制度的變化C. 明代官制機構的簡化 D.皇權的不斷加強43某中學歷史研究型學習小組選題中國封建王朝落日輝煌的實踐,請問以下哪位人物可以作為研究對象( )A. B. C. D.44下列史詩中,不是發生在唐玄宗統治時期的是( )A.鑒真東渡日本 B.冊封南詔首領為云南C.玄奘西游

11、天竺 D.“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45.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共同注意的問題是( )A.輕徭薄賦 B.減輕刑罰 C.善于納諫 D.重用人才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41、618年,貴族李淵父子以關中為根據地,起兵反隋,建立了_,定都_,最后兼并各割據勢力,全國又歸于統一,李淵就是_。42、李世民于626年繼承皇位,改年號為“_”,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_。43、唐太宗治時期,社會經濟繼續向前發展,史稱_;武則天統治時,繼續實行唐太宗政4 七年級(下)期末復習歷史試卷 第3頁,共6頁 七年級(下)期末復習歷史試卷 第4頁,共6頁策,經濟繼續向前發展,史稱_;唐玄宗統治前期經濟繁榮,社

12、會安定,出現了中國封建社會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稱_。44、_是吐蕃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_入藏,奠定了漢藏密切交往的基礎。45、_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進行交流的使團。唐玄宗時高僧_東渡日本弘揚佛法。唐太宗時高僧_西行天竺求取佛教精義。46、960年,_發動陳橋兵變,建立 _,定都_。47、1127年,宋欽宗的弟弟 _在應天稱帝,后來定都_,歷史上稱為南宋。48、資治通鑒的主持編寫人是_,它是一部_。三、材料題(40分)49、(7分)“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五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 請回答:這是誰的詩句?他被后世尊稱為什么?(2分)文中描寫的是什

13、么時候的景象?(2分)這種全盛局面是在何時,因什么事件而被打破的?(2分)該詩作者的詩因為深刻地反映了那個復雜動蕩的時代,而被后世稱為什么?(1分)50.閱讀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天下轉漕,仰此一渠。”材料二:“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銀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材料三:“盡道隨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皮日休汴河懷古)請回答:材料說的是我國古代的哪一工程?該工程是那個皇帝主持修建的?(2分)修建該工程的目的、作用是什么?它在歷史上有何地位?(3分)該工程在以后的哪個朝代還曾修過?此時能與它相比的另一條南北運輸管道是什么?(

14、2分)要說明胡曾對隋朝開鑿大運河的看法。(2分)簡述皮日休對隋朝開鑿大運河的看法。(2分)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觀點,為什么?(3分)51.(7分)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清乾隆帝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信函中的幾句話這是指清朝實施的哪種政策?(1分)清朝實施這種政策的原因有哪些?(3分)這種政策帶來的影響有哪些(2分)這種政策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1分)52.閱讀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唐人趙嘏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羅籠絡的意思。)” 唐太宗 閱讀后回答:材料一中的“長策”是指什么制度?(1分)這種制度開始于什么朝

15、代?什么朝代逐漸完善?(2分)唐朝時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2分)獲得第一名的叫什么?這種制度到哪個朝代被廢除的?(2分)從材料看,這種制度獲得收益最大的是誰?(1分)這種制度有什么影響?(3分)6 七年級(下)期末復習歷史試卷 第5頁,共6頁 七年級(下)期末復習歷史試卷 第6頁,共6頁2016年七下歷史期末試卷參考答案1、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4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ADCDBBACACBADCBDDC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ACBBDCABCCCCDCDBCBB

16、二、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20分)41. 唐朝;長安;唐高祖42. 貞觀;唐太宗43. “貞觀之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或“貞觀遺風”);“開元之治”44. 松贊干布;文成公主45. 遣唐使;鑒真;玄奘46. 趙匡胤;北宋;開封47. 趙構;臨安48. 司馬光;編年體通史三、材料題(共40分)49、杜甫;“詩圣” 開元盛世 唐玄宗;安史之亂; 詩史 50、 隋朝大運河;隋煬帝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作用: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元朝;元世祖開辟的“海運”胡曾認為,大運河的開鑿是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他對此持否定態度。 皮日休認為,大運河的開鑿利大于弊,以至數百年后南北往來仍然依賴它。他對此基本持肯定態度。兩種觀點都不夠全面。大運河的開鑿和隋煬帝巡游江都都役使了大量的民力,也消耗了大量的財力,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加速了隋朝的滅亡。雖然大運河的開鑿也有加重人民負擔的一面, 但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