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批準發布廣西工程建設地方標準桂建標〔2012〕89號各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局)、市政局、房產局、規劃局,各有關由我廳組織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和邕江大學主編的廣西地方DBJ/T45-007-2012先張法預應力混凝該標準自2012年12月30日發布,2013年1月30日起實施。聯系地址:南寧市金湖路58號廣西建設大廈2216辦公室2012年12月26日《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技術規程》備案的函西工程建設地方標準材料備案的函》(桂標函〔2012〕1416號)收2013年3月18日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同意〈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規定>等23項標準列入我區2011年度建設地方標準規定(修訂)項目立項計劃的通知》(桂建標[2011]20號文)要求,由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邕江大學主編,并會同有關單位共同編制了此規程。在編制過程中,編制組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并進行了相關試驗和理論計算,以多種方式征求全區有關工程勘察單位、科研設計單位、管樁制作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檢測單位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參考國內相關標準、圖集,反復修改后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會同有關部門審查定稿。本規程共分8章7個附錄,其主要技術內容有: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及符號;總則;管樁工程勘察;管樁制作、規格和質量要求;管樁基礎設計;管樁基礎施工;管樁基礎的質量檢驗與驗收等。本規程采用的符號、計量單位和基本術語均按照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設計術語和符號標準》GB/T50083-97的規定。本規程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委托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和邕江大學負責對條文和具體技術內容作解釋。請各單位注意總結經驗,積累資料,隨時將有關意見反饋給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南寧市東葛路30號,郵政編碼:530022,E-mail:本規程主編單位、參編單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編單位: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邕江大學廣西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周德勛張文峰李大朋侯正火主要審查人:唐標文莫蘭新張經緯鄧寧盧玉南吳燕秋李建軍肖玉明1總則GeneralProvisions 12術語和符號TermsandSymbols 3 3 4 74管樁制作、規格和質量要求 4.2管樁分類ClassificationofPipePiles 22 22 28 6.1一般要求General StackingofPipePile 42 43 45 PipePileFoundtion 2 7.2施工前檢驗InspectionbeforeInstalla 7.3沉樁的施工過程檢驗PileDrivingInspec 7.5基樁工程質量驗收AcceptanceofPileFountation 61附錄A0PHC管樁的基本參數表AppendixA0DimensionsandPropertiesofPHCPile 附錄A1PHC(F1~4)管樁的工藝參數表AppendixA?DimensionsandReinforcementofPHCPile(F1~ 65附錄B靜壓樁機參數表AppendixBPropertiesofHydraulic 附錄C柴油錘重選擇參考表AppendixCPropertiesofDiesel 附錄D管樁樁尖規格及構造圖AppendixDPipePileEnd 附錄E靜壓沉樁施工記錄表(規范性附錄) 附錄F錘擊沉樁施工記錄表(規范性附錄)AppendixFPile 74 附:條文說明Addition:Explanation 11.0.1為了在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以下簡稱管樁)基礎工程1.0.3本規程采用的管樁適用于廣西抗震設防烈度7度(含0.15g)及7度以下地區。1基巖以上的覆蓋層為淤泥等松軟土層,基巖為中風化硬質5對管樁的混凝土、鋼筋及鋼構件有強腐蝕作用的土層(含2地下水)。1.0.6管樁基礎的制作、勘察、設計、施工、質量檢驗和驗收除執行本規程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行業標準規范的規定。凡未注明日期的標準,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32.1.1PHC管樁pretensioned是指采用離心成型的先張法預應力高強度混凝土環形截面樁。2.1.2PC管樁pretensioned是指采用離心成型的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環形截面樁。2.1.3管樁基礎concretepipepilefoundation由沉入土(巖)層中的管樁和連接于樁頂的承臺共同組成的建(構)筑物基礎。2.1.4復合管樁基礎compositeconcretepipepilefoundation由管樁和承臺下地基土共同承擔荷載的復合承載基礎。沉樁過程中,借助送樁器將樁頂沉至地面以下的工序。2.1.6收錘標準conditionforstophammering錘擊法沉樁時將樁端打至預定深度附近時終止錘擊的施工控2.1.7終壓標準conditionforstoppressing為滿足靜壓樁設計要求而制訂的壓樁施工終止時的施工控制措施和條件。2.1.8填芯混凝土cavity-fillingconcrete灌填在管樁內腔的混凝土。該混凝土強度等級比承臺提高一級,且不得低于C30,同時應在填芯混凝土中摻入微膨脹劑制成無收縮混凝土。42.2主要符號2.2.1抗力和材料性能f,——樁身混凝土抗拉強度設計值;fe——樁身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f,"——角焊縫抗拉強度設計值;fy——填芯混凝土用普通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fn——填芯混凝土與管樁內壁的粘結強度設計值;Quk——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Qsk、Qp——單樁總極限側阻力、總極限端阻力標準值;2g——通過直徑為95mm的樁身混凝土試件的電通量;qpa——樁端端阻力特征值;qsia——樁周第i層土(巖)的側阻力特征值;R。——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R?——單樁抗拔承載力特征值;Rh——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Rm——樁身的抗彎承載力特征值;Tg——群樁呈整體破壞時基樁的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Tk——群樁呈非整體破壞時基樁的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σpc——樁身截面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Ec——樁身混凝土的彈性模量。2.2.2作用和作用效應F——按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計算的作用于樁基承臺頂面的豎Gk——樁基承臺和承臺上土自重標準值;Gp——樁身自重,地下水位以下取浮容重;H——按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計算的作用于承臺底面的水平力;5H——按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計算的作用于第i單樁的水平M-按荷載效應基本組合計算的作用于單樁的彎矩設計Mxk按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計算的外力,繞通過樁群形心的x主軸的力矩;Myk——按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計算的外力,繞通過樁群形心的y主軸的力矩;Nk——按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計算的基樁拔力;N——荷載效應標準組合偏心豎向力作用下第i根基樁的豎2.2.3幾何參數A——管樁樁身橫截面面積;A?——管樁內孔內附加連接鋼筋總公稱截面面積;Ap——樁端面積(樁尖水平投影面積);當采用開口型樁尖時,按封口型樁尖計算水平投影面積;l,——樁穿越第i層土(巖)的厚度;La——樁頂填芯混凝土深度;Up——樁身外周周長;xi、y?——樁i至樁群形心的y、x軸線的距離。n——計算的樁數;N——修正后的標準貫入擊數;6a73.0.1工程勘察重點應評價場地和建筑物對管樁的適宜性并作出適宜性建議。場地適宜性方面應重點評價:管樁的穩定性、場地均勻性、承載力特性(即巖土參數)、沉樁方式選擇、沉樁可能性以及管樁對場地環境條件的限制性要求。建筑物適宜性方面應重點評價:管樁與上部結構的整體受力特性、剛度適配性、抗震穩定性等。3.0.2管樁基礎的巖土工程勘察,除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巖土工尚應結合《廣西壯族自治區巖土工程勘察規范》DBJ/T45-002-20111勘探數量應滿足對地基均勻性評價的要求,勘察等級為甲級的單棟高層建筑勘探點數量不少于5個,勘察等級為乙級的單棟高層建筑、單棟多層建筑及同一場地建筑群的單棟建筑物勘探點數量不少于4個,同一場地密集建筑群的單棟建筑物勘探點數量不少于3個,且每棟建筑物至少有1個控制性勘探孔。2勘探點應按建筑物的角點、周邊或柱列線進行布置,間距宜取12~30m,應能控制樁端持力層層面和厚度的變化,地質條件復雜時,應適當加密勘探點。帶有裙房和外擴地下室的高層建筑,布置勘探點時與主樓同等考慮。高層建筑不僅應沿建筑物周邊布孔,其中線尚宜布設勘探點,以查明地層在縱橫兩個方向的變化情況。當相鄰勘探點所揭露的持力層層面坡度大于10%時,以及當持力層深度較淺時,特別是當局部勘探點揭示的持力層深度可能造成樁長<6m時,勘探孔的間距應適當加密,并應繪制持力層等高線,以供設計、施工時參考。8求。具有軟弱下臥層時,勘探孔深度應達到樁基變形計算深度下2m~3m,并應滿足強度驗算要求。動力觸探(包括標準貫入)或靜力觸探等原位測試工作。3.0.4標準貫入試驗除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的有關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粘性土層、殘積土層及全風化巖層時,每2m測試持力層的土(巖)層1m測試一次;2一般性勘探孔宜在擬作樁端持力層中每2m測試一次;3在擬作樁端持力層的土(巖)層中作標準貫入試驗時,當錘擊數已達100擊而貫入深度不足30cm時,可終止試驗,并應記錄100擊時的實際貫入度,但鉆孔深度仍應符合本規程5.0.2條的9桿長(m)69校正系數α'3.0.6每個場地(高層建筑為每一單體)每一主要受力土層采取的原狀試樣或原位測試不少于6組(點次)。采用管樁場地的詳細勘察應采用取土鉆孔(包括標準貫入勘探孔)與靜力觸探(或連續動力觸探)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取土鉆孔 (包括標準貫入勘探孔)的數量不應少于勘探孔總數的1/2,砂土、碎石土地層,取土鉆孔(包括標準貫入勘探孔)可降低到1/3。3.0.7應對建筑場地中的地下水和土對管樁的腐蝕性進行評價。3.0.8建筑場地存在影響工程安全的巖溶、膨脹土、滑坡等不良地質作用時,應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有關規定進行場地穩定性評價,查明其對樁基的危害程度,必要時進行專門的勘察工作。3.0.9擬采用管樁基礎的場地,巖土工程勘察應著重評價1場地的交通運輸條件;2對建筑場地的不良地質現象,如孤石、堅硬夾層、巖溶、土洞、構造斷裂的分布及成因、巖面坡度對樁端穩定性的影響等,應有明確的判斷結論;3抗震設防區按地震烈度提供的可液化地層分布和判定資4標準貫入試驗或其他原位試驗成果;5提出選擇樁端持力層、沉樁可行性的建議,論證施工條件及其對環境的影響;6提供管樁側摩阻力特征值、端阻力特征值和樁的沉降計算參數。若樁端持力層以下有軟弱夾層,則應提供軟弱夾層的承載力特征值和變形計算參數;7樁的擠土效應評價,評價沉樁對周邊環境的影響;8管樁生命周期內對周邊環境的要求;9膨脹土對淺層承臺的作用評價及相應措施要求;10查明場地水文地質條件,評價地下水對管樁設計、施工的影響,判定水、土對樁身材料的腐蝕性;11對于設置地下室的建筑,需根據場地水文地質條件,結合建筑使用期間場地可預計的變動趨勢,估計地下水位變幅,提供抗浮設計水位;12施工的其它注意事項。3.0.10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尚應包括以下內容:1對地基的均勻性進行評價;對樁端持力層選擇提出建議;當樁端持力層為傾斜巖土層時,應對樁基的穩定性進行評價,對樁基施工提出建議;當樁端持力層為粘性土或強風化與中風化軟質巖石時,應對遇水軟化的可能性進行分析評價;2在厚層粘性土及砂類土層中建議采用管樁時,應對管樁上浮的可能性進行評價,并提出避免上浮措施的建議;3若是巖溶地區,提供巖溶發育情況對管樁施工工藝選擇建4推薦經濟合理的樁端持力層。宜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42.5級的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1)宜采用潔凈的天然硬質中粗砂(細度模數為2.5~3.2)或機制砂(細度模數為2.5~3.5);技術要求為I類;2)天然砂的含泥量(按質量計)應不大于1.0%;機制砂MB機制砂MB值>1.4或快速法試驗不合格時,石粉含量(按質量計)3)天然砂的堅固性以質量損失值計應小于8%,機制砂以壓碎指標計應小于20%;4)砂中不應混有草根、樹枝、塑料等雜物,有害物質最高含云母(%)輕物質(%)有機物(比色法)(以Cl離子計%)5)砂的質量指標及測定方法應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2粗骨料1)宜采用碎石或者破碎的卵石,技術要求為I類;2)碎石的壓碎指標應不大于10%,卵石的壓碎指標應不大于12%,風化石等軟弱顆粒含量應小于3%,針、片狀顆粒總含量(按質量計)應不大于5%,含泥量(按質量計)應不大于0.5%;3)碎石的最大粒徑不應大于25mm,且不應超過鋼筋凈距的1)對于有抗滲或其他特殊要求的管樁,其所使用的骨料應符2)骨料不應產生堿集料反應,其膨脹率應小于1%;3)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不大于0.3%。7公稱截面面積2管樁用螺旋筋宜采用低碳鋼熱軋圓盤條或混凝土制品用低4端板及樁套箍宜采用Q235材料,其質量應符合《先張法鋼棒直徑(mm)端板最小厚度(mm)GB8076的規定,嚴禁使用氯鹽類外加劑。《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用硅砂粉》JC/T950中表1的有關規定;2當采用其他品種摻合料時,應通過試驗試配,確認符合要1000mm等規格。其計算值應在各自規定值的5%范圍內,抗彎性能應符合本規程附錄A的規定。t一壁厚I一樁長D-外徑樁端加密區長度-I,非加密區長度-I?4.2.3管樁的基本尺寸應符合附錄A的規定。壁厚100mm、長度12m的AB型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PHC(F2)500AB100-12GB13476(按國標要求時可省略)4.3.1鋼筋骨架于0.5%,且不得少于6根。不同品種、規格、型號的管樁結構配筋應符合附錄A的規定;管樁外徑D管樁型號管樁型號465C86768管樁兩端2000mm范圍內螺旋筋的螺距為45mm;其余部分螺旋筋的螺距為80mm;4管樁預應力鋼筋間距偏差不大于±5mm;螺距允許偏差均1管樁中,除300樁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25mm外,其余規格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40mm;PHCF樁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2接頭的端面必須與樁身的軸線垂直,接頭端面對樁身軸線的傾斜誤差應小于0.5%D;3接頭的焊接坡口尺寸應按焊接規范執行。焊條宜采用管樁中預應力鋼筋長度的相對差值,當鋼筋長度小于等于15m時不得大于1.5mm,長度大于15m時不得大于2mm;的5%;3鋼筋鐓頭強度不得低于該材料標準強度的90%。鋼筋鐓頭4.4.2混凝土質量控制應符合《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應低于C80。4.4.4混凝土配料應稱量,并應采用強制式攪拌機進行攪拌。各種材料稱量的累計允許誤差為:水泥、摻合料、水、外加劑±1%,粗、細骨料±2%。4.4.5采用先張法預應力工藝,宜采用張拉力和伸長值雙控來確保預應力值。4.4.6混凝土布料應均勻,離心工藝成型應按低速、低中速、中速、高速四個階段進行,混凝土應密實,壁厚應均勻。離心的成型過程應根據管樁的品種、規格等經試驗確定。4.4.7管樁養護應采用兩次養護工藝,即常壓養護和壓蒸養護。常壓養護應分預養、升溫、恒溫、降溫四個階段進行,升溫、降溫應均勻;壓蒸養護應分升壓升溫、恒壓恒溫、降壓、降溫四個階段進行,升壓、降壓、降溫應均勻。應根據管樁品種、規格、原材料、氣候條件等經試驗確定養護工藝。4.4.8預應力鋼筋的放張,應在與管樁同等條件養護的混凝土試塊的抗壓強度標準值大于45MPa時,才可以放張。4.5質量要求4.5.1管樁檢驗分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出廠檢驗與型式檢驗的條件、項目、抽樣與判定規則等應符合《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GB13476及《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薄壁管樁》JC888的有關規定。有防腐要求的F型管樁尚應按照《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2的電通量測試方法進行抗氯離子滲透試4.5.2管樁出廠檢驗的批量和抽樣應符合下列要求:外觀質量應逐根檢驗。尺寸偏差:以同品種、同規格、同型號的管樁連續生產300,000m為一批,但在3個月內生產總數不足300,000m時仍作為一批,隨機抽取10根進行檢驗。抗裂性能:在外觀質量和尺寸偏差檢驗合格的產品中隨機抽取2根進行抗裂性1檢驗評定混凝土強度的齡期,當采用壓蒸養護工藝時,混度等級的齡期為28d。1)當混凝土配合比調整或原材料發生變更時,應制作3組試2)每拌制100盤或一個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土抗壓強度,一組試件檢驗28d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采用壓蒸養護工藝時,檢驗出釜后ld的混凝土抗壓強度),另一組備用或檢驗管3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應按《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4抗氯離子滲透試驗為56d齡期的混凝土,取樣要求同抗壓4.5.4管樁外觀質量和尺寸允許偏差的檢查工具和方法應符合表檢查項目121314567189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大于5mm,且應修補不大于管樁長度的10%,或對稱漏漿的搭接長度不大于100mm,局部磕損磕損深度不大于5mm,每處面積不大于50cm2,且應修補內外表面露筋斷筋,脫頭凹陷深度不大于5mm,面積不大于500mm2內表面混凝土塌落漏漿深度不大于5mm,漏漿長度不大于周長的1空洞和蜂窩11保護層厚度(mm)樁端板(mm)注:表內尺寸以設計圖紙為基準。4.5.5管樁檢驗判定規則應符合下列規定:外觀質量與尺寸偏差:所抽10根管樁中,不符合本規程表4.5.4-2與表4.5.4-3規定的管樁不應超過兩根;抗彎性能:若所抽兩根全部符合本規程附錄A的規定時,則判抗彎性能合格;若有一根不符合時,應從同批產品中抽取加倍數量進行復驗,復驗結果若仍有一根不合格,則判抗彎性能不合格;在混凝土抗壓強度、保護層厚度、抗彎性能合格的基礎上,外觀質量和尺寸偏差全部合格時,則判該批次產品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4.5.6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均應進行型式檢驗:a)新產品投產或老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鑒定;b)當生產工藝、材料、結構有較大改變時;c)正常生產每半年進行一次;停產半年以上恢復生產時;d)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型式檢驗的檢驗項目、抽樣方法、應判定規則等應符合《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GB13476的有關規定。4.5.7樁尖采用鋼板制作時,鋼板材質應符合《碳素結構鋼》GB/T700的有關規定,材料的機械性能不應低于Q235鋼要求,樁尖制作和焊接應符合《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的要求。4.5.8有防腐要求的F型管樁應符合表4.5.8的規定:防腐等級一般地基土及地下水,對混凝土有微~弱腐蝕,對鋼筋有弱腐含氯離子地基土及地下水,對混凝土有弱腐蝕含氯離子地基土及地下水,對混凝土有中等腐四級1000,另加陽極保護限不同,應酌情調整防腐等級或另行采取有效措施。錘擊法送樁宜提高一級要求。原材料及質量控制要求需符合《工業建筑防腐蝕設計規范》(GB50046)要求2建筑場地與環境條件,包括地上及地下管線、地下工程的分布,可能受沉樁影響的鄰近建(構)筑間距和基礎形式,施工機甲級1重要的建筑;230層以上或高度超過100米的高層建筑;3體型復雜、層數相差超過10層的高低層連成一體建筑物;4大面積的多層地下建筑(如地下車庫、商場等);5對樁基變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6復雜地形條件下的坡上建筑物;7對鄰近既有工程影響較大的建筑物:8建筑場地和地基條件復雜的一般建筑物;9大跨度(≥18m)且帶拱形屋蓋建筑;1020層以上框架-核心筒結構及其他對差異沉降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乙級除甲級、丙級以外的工業與民用建筑物5.1.3樁基應根據具體條件分別進行下列承載能力計算和穩定性1應根據樁基的使用功能和受力特征分別進行樁2應對樁身和承臺結構承載力進行計算;對于樁側土不排水抗剪強度小于10kPa且長徑比大于50的樁,應進行樁身壓屈驗算;3當樁端平面以下存在軟弱下臥層時,應進行軟弱下臥層承6對于抗震設防區的樁基,應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4.4.1~3條要求進行抗震承載力驗算。列規定:承臺頂面的荷載效應基本組合。當進行承臺和樁身裂縫控制驗算6對樁基結構進行抗震驗算時,其承載力調整系數YRE應按2對于框架一核心筒結構高層建筑樁基,應強化核心筒區域3對于框架一核心筒結構高層建筑天然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4對于大體量筒倉、儲罐的摩擦型樁基,宜按內強外弱原則5對上述按變剛度調平設計的樁基,宜進行上部結構一承臺5.1.11管樁的選用1設計等級為甲級的管樁基礎工程和其他等級2抗拔樁宜選用B型或C型,不應選用A型、φ300管樁、3抗拔樁的計算,應以樁身混凝土不承受額外拉力為限,即用樁身預應力鋼棒和加配的非預應力鋼筋承受拉力,并應計算混凝土的裂縫寬度;4甲、乙級工程,隨著單項工程形體和荷載的增加,宜選用較大尺寸的樁,以形成上下部剛度的匹配。5場地地層對管樁有腐蝕性時,應選用抗腐蝕樁型。5.1.12管樁的平面布置1相鄰樁的中心距應按表5.1.12確定;獨立承臺內樁數超過9根,但不超過30根;注:(1)相鄰樁的中心距指相鄰的兩根樁橫(4)嵌巖樁和以端承為主的管樁可以適當減少中心距;(5)應考慮土的含水飽和性適當增加中心距。2采用多樁或群樁時,宜使樁承載力合力點與其上部結構豎向永久荷載作用點相重合,并使基樁受水平力和力矩較大方向有較大的抗彎截面模量;3同一結構單元不宜采用不同類型的樁及受力性質差別較大4硬土層中應加大樁距,軟土層中可適當減小樁距;5同一承臺的樁數不宜少于2根。當為單根、單排樁時,應加強承臺間的拉結。5.1.13管樁長徑比控制:1管樁用于摩擦型樁時,樁的長徑比不宜大于100;2管樁用于端承型樁時,樁的長徑比不宜大于80;3當樁穿越厚度較大的淤泥等軟弱土層、可液化土層、回填4管樁有效樁長不應小于6米。1宜以較厚均勻的堅硬粘性土層、密實碎石(砂)土層、全風2樁端進入持力層的深度不應小于500mm,且對粘性土、粉土、殘積土、全風化巖不宜小于2.0D,砂土不宜小于1.5D,碎石類土、強風化巖不宜小于1.0D。當存在軟弱下臥層時,樁端以下5.1.15預應力管樁持力層若為遇水軟化土(巖)層,而施打(壓)1應在第一節沉樁前往樁端孔中灌強度等級C30微膨脹細石混凝土,高度不小于2米;4送樁深度不宜大于1米。5.1.16管樁基礎承臺設計應符合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2柱下單樁承臺,應在縱橫兩個方向設置能承受各自方向柱底彎矩的連系梁,連系梁的高度可取承臺中心距的1/10~1/12,且不宜小于400mm;連系梁的寬度不應小于250mm;3兩樁樁基的承臺,應在其短向設置能承受該柱底彎矩的連系梁,連系梁的線剛度不宜小于柱的線剛度,且連系梁的寬度不應小于250mm;4在抗震設計時,承受該柱底彎矩的連系梁,梁端箍筋應按框架梁端加密區的要求設置。5.1.17基礎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設計應符合國家標準《混凝土結中的有關規定。5.2樁基計算5.2.1對于一般建筑物和受水平力較小的高大建筑物,樁徑、樁長相同的群樁基礎,單樁樁頂作用力應按下列公式計算:1軸心豎向力作用下偏心豎向力作用下2水平力作用下F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作用于承臺頂面的豎向力;Gk-樁基承臺和承臺上土自重標準值,對穩定的地下水位以下部分應扣除水的浮力;N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軸心豎向力作用下,基樁的平均豎向N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偏心豎向力作用下,第i樁的豎向Mk——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作用于承臺底面,繞通過樁群xi、x——第i、j樁至樁群形心的x軸線的距離;2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2偏心豎向力作用下,除滿足式(5.2.4-1)外,尚應滿足向力;2偏心豎向力作用下,除滿足式(5.2.5-1)外,尚應滿足3水平荷載作用下NE——地震作用效應和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基樁的平均豎豎向力;HF地震作用效應和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作用于基樁i樁頂處的水平力;Rh單樁基礎或群樁中基樁的水平承載力特征值。對于單構承載力的0.8倍,承載力特征值為極限值的0.5倍,不必等試壓樁結果和進行其他豎向承載力計算。試驗確定,單樁豎向靜載荷試驗應按《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相關規定執行;3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建筑樁基,或設計等級為乙級、但地質條件簡單時,可參照地質條件相同的試樁資料,結合靜力觸探等原位測試和經驗參數綜合確定。5.2.7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應符合下列規定:1管樁一般不用于單獨承擔水平作用。特殊情況下需要使用時,應通過單樁水平靜載荷試驗確定,必要時可進行帶承臺樁的載荷試驗,試驗宜采用慢速維持荷載法;2單樁水平靜載荷試驗應按《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相關規定執行,并應滿足在同一條件下的試樁數量,不應少于總樁數的1%,且不應少于3根;3當缺少單樁水平荷載試驗資料時,可按變形控制采用式中E管樁樁身混凝土的彈性模量;I管樁橫截面慣性矩;Vx-管樁樁頂水平位移系數,按表5.2.7-1取值;d。管樁橫截面扣除保護層后有效直徑;αE_鋼筋彈性模量與混凝土彈性模量之比值;α——管樁的水平變形系數:式中m-樁側土的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可按表5.2.7-2b?——管樁樁身計算寬度(m),b?=0.9(1.5d+0.5)h管樁的入土深度。樁的換算深度(ah)≥4時取4.0鉸接、自由固接m值(MN/m?)水平位移(mm)12流塑(IL>1),軟塑(0.75<I≤1)狀粘性土,松散粉土,松散粉細砂,松散或稍密填土。3可塑(0.25<I≤0.75)狀粘性土,稍密粉4硬塑(0<I≤0.25),堅硬(IL>0)狀粘性土,注:1、當樁頂位移大于10mm,m值宜適當降低;反之,可宜適5.2.8單樁抗拔承載力特征值應符合下列規定:1管樁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乙級的建筑物,應通過現場單樁抗拔靜載荷試驗確定;2管樁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和進行初步設計階段計算的建筑物,可按下式估算:1)單樁或群樁呈非整體破壞時:式中:R?a——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特征值;up——管樁樁身周長;λ——抗拔系數,按表5.2.8選用;9sia——管樁側表面第i層土(巖)的側阻力特征值,按本地區實測值取值;G?——管樁自重,地下水位以下應扣除水浮力。2)群樁呈整體破壞時:n——群樁樁數;G——群樁基礎所包圍體積的樁土總自重標準值除以樁數,地下水位以下應扣除水浮力。λ,值圓礫5.2.9抗拔樁應驗算樁頂填芯混凝土與管樁內壁的抗拔承載力。抗拔樁的樁頂填芯混凝土深度和連接鋼筋總公稱截面面積應按下列公式計算:fn——填芯混凝土與管樁內壁的粘結強度設計值,宜由現場試驗確定。當缺乏試驗資料時,C30的摻微膨脹劑的填芯混凝土fnfy——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5.2.10管樁樁身結構承載力可按下列公式計算:1管樁軸心受壓時N≤0.85A(f。-σpc)(5.2.10-1)式中:N——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單樁豎向力設計值;fc——管樁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按《混凝土結構設A——管樁樁身橫截面面積;σpc——管樁有效預壓應力。2管樁軸心受拉時1)單根樁:N?<σpcA+0.2f,As(式中:N—按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單樁豎向上拔力設計值;σpc——管樁混凝土有效預應力;A——管樁樁身橫截面面積;f——管樁非預應力鋼筋強度設計值;A?——管樁非預應力鋼筋面積;必要時按二級裂縫控制等級驗算混凝土抗裂能力2)有接頭樁:N,≤0.8lwhef:w(5.2.10-2b)fw焊縫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3樁身受彎矩作用時式中:M——按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單樁彎矩設計值;Rm——樁身的抗彎承載力特征值;當樁身不允許開裂時,可按樁身抗裂彎矩除以1.6確定,當樁身允許裂縫出現時,可按樁身極限彎矩除以1.2確定。5.2.11沉降計算應按照5.1.4條要求進行。進行沉降計算的基礎應同時布置沉降觀測。下列樁基基礎可不進行沉降驗算:1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建筑物樁基,對沉降無特殊要求的條形基礎下不超過兩排樁的樁基、吊車工作級別A5及A5以下的單層工業廠房樁基(樁端下為密實土層),可不進行沉降驗算。2當有可靠地區經驗時,對地質條件不復雜、荷載均勻、對沉降無特殊要求的端承型樁基也可不進行沉降驗算。5.2.12樁基礎沉降變形允許值按《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中建筑樁基沉降變形允許值執行,并不得超過建筑物的沉降允許值。5.2.13管樁基礎設計時,可結合工程情況,采用樁、土、承臺的共同工作原理進行設計計算。5.2.14管樁樁周土體因自重固結或受開挖、受地面大面積堆載、膨脹土脹縮等因素影響時,應考慮由此引起的樁側負摩擦力、不平衡推力對管樁抗壓承載力、沉降和穩定性的影響,并應通過試驗或5.3構造要求5.3.1管樁頂填芯混凝土要求:1管樁頂的填芯混凝土應灌注飽滿。對承壓樁,灌注深度不得小于2倍的樁外徑,且不得小于1.2m;對抗拔樁,應采用鋼絲刷或其他有效措施清理上部內壁浮漿層,并采用內壁涂刷水泥凈漿、混凝土界面劑等措施后再封灌,灌注深度應按(式5.2.9-1)計算且不應小于3.0m。填芯混凝土強度等級比承臺提高一級,且不得低于C30,且應在填芯混凝土中摻入微膨脹劑制成無收縮混凝2填芯混凝土的托板宜采用4~5mm厚的薄鋼板,并通過端5.3.2管樁與承臺連接應采用樁頂填芯混凝土中預埋連接鋼筋的臺深度應不小于50mm且不大于100mm。伸入承臺內的縱向鋼筋插筋時,插筋數量應根據樁徑選取,一般可取4Φ14~6Φ25;鋼不應小于鋼筋直徑(HPB鋼和HRB鋼)35倍;2對于抗拔樁,插筋數量應按(5.2.9-2)式計算確定,且鋼定,且不應小于42倍鋼筋直徑;5.3.3當地下水或土對混凝土有弱腐蝕性時,采用PHC類管樁,壁厚不應小于125mm。當地下水或土對混凝土腐蝕性等級為中等2管樁連接應滿足本規程第6.3節規定。5.3.5抗拔樁宜選用B型以上型號的管樁,且不宜接樁。5.3.6樁尖的選用:應根據工程地質條件結合沉樁方法來確定。樁尖分為開口型鋼樁尖和十字型鋼樁尖等,常用樁尖規格及構造見附錄D,其選用由設計人員確定。5.3.7在地下水、地基土對混凝土、鋼筋和鋼構件有腐蝕作用時,應采取防腐措施。2擬建場地周邊環境的有關資料(主要指周邊建構筑物、道6沉樁機械的產品合格證書、產品說明書、樁機相關技術參數(提供有效的沉樁油壓系統的率定參數)等。9按照施工方案開挖防擠(防振)溝;6.1.3在對工程環境條件分析后確定樁基施工可能影響附近建(構)筑物、道路、地下管線正常使用和安全時,應采取有效的減少振動和擠土影響的措施,必要時應對建(構)筑物進行加固,對道路和地下管線采取保護措施,并設置觀測點進行專業監測。當在緊靠相鄰工程的基坑邊坡或圍護結構的場地沉樁時,應考慮沉樁對其影響,必要時應采取相應的措施。6.1.4管樁沉樁機械有錘擊機械和靜壓機械兩種。應根據設計要求、巖土特性、施工場地周邊環境,選擇合適的沉樁機械及配套設1錘擊機械一般包括樁錘和樁架,樁錘應與樁架配套使用。1)樁錘應采用柴油錘、液壓錘,不得采用自由落錘;2)樁錘大小的選擇應與樁徑和沉樁難易程度相結合,配套使用,大樁應用重錘;3)樁架必須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穩定性。2靜壓機械常用液壓式靜力壓樁機。按施壓方式不同,靜力壓樁機分為頂壓式和抱壓式兩種。壓樁機的每件配重必須核實,并將其質量標記在該件配件外露表面。靜力壓樁機的最大壓樁力,應小于樁機的自重及配重之和的0.9倍;3若設計樁頂與施工地面有一定高差時,應配置送樁器,其必須符合下列規定:1)施工現場應配備專用送樁器;2)送樁器橫截面外周形狀應與靜壓管樁橫截面外周形狀相一致,并應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其表面尚應有防止夾持機構打滑的設施。送樁器長度應滿足送樁深度的要求;3)與樁頂面接觸的送樁器端面應平整,并與工程樁中心軸線4當設計要求或施工需引孔壓樁時,應配備螺旋鉆孔機;5施工現場應根據需要配備電焊機、氣割工具、索具、撬棍、6每臺壓樁機上宜裝置“壓樁自動記錄儀”,記錄并打印出2壓樁機的操作說明(規程)或使用說明書;3壓樁機型號、樁機質量(不含配重)、最大壓樁力等;8液壓油缸的數量、直徑,率定后的壓力表讀數與壓樁力的對應關系(有效率定曲線);2樁機的操作說明(規程)或使用說明書;3飽和粘性土、粉土地區的基坑開挖宜在打樁全部完成156.1.8管樁的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并滿足規6.1.9除設計階段已進行靜載試樁以外,在正式施工前均應試沉3根。3場地許可時宜單層堆放,需疊層堆放時,最下層宜按圖I4管樁需疊層堆放時,外徑為500mm~600mm的管樁不宜超過2層,外徑為300mm~400mm的管樁不宜超過3層。1管樁出廠前應作出廠檢查,其規格、批號3管樁吊裝宜采用兩支點法或兩頭鉤吊法,兩支點法的兩吊1管樁疊層堆放不超過2層時,可利用樁機拖拉取樁;當26.3.1管樁的連接可采用端板焊接法,接頭強度不應低于樁身強的手工電弧焊焊條采用E4303,其質量應符合現行《碳鋼焊條》GB/T5117的規定;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焊絲采用ER50-6,其質量6.3.2采用端板焊接接樁除應符合現行《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下節樁段應保持順直,中心線偏差不宜大于2mm,節點彎曲矢高不得大于樁段長的0.1%;接樁就位糾偏時,不得用大錘橫向敲打;4接樁焊接宜采用二氧化碳保護焊,由兩個焊工沿樁周對稱口周邊對稱點焊4~6點,焊接層數宜為二層(當坡口寬度為12mm時)或三層(當坡口寬度為17mm時),第1層焊縫應采用不大于4的焊條施焊,內層焊完后必須把焊渣清理干凈,方時間錘擊法沉樁時不應少于15min,靜壓法沉樁時不應少于10min,冷卻時間不應少于8min。6.3.3管樁應減少接頭數量,接頭不宜超過3個。6.4.1壓樁機的型號和配重可根據設計要求和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不小于120kpa,且不小于樁機接地壓強的1.2倍),當不能滿足時,試運轉;3繪制樁位編號圖,并根據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確定4分批或全部樁位放線,樁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1甲級及地質條件較為復雜的乙級樁基工程,按不少于5根2樁穿透土(巖)層能力,包括穿透硬夾層及進入持力層深1根據樁的密集程度及樁基礎與周圍建(構)筑物的關系:1)若樁較密集且距周圍建(構)筑物較遠,施工場地較開闊2)若樁較密集,場地狹長,兩端距建(構)筑物較遠時,宜3)若樁較密集且一側靠近建(構)筑物時,宜從毗鄰建(構)4)若樁較密集且距周圍建(構)筑物較近,應考慮減少樁的1)若場地較大且部分區域的上覆土層中含砂(碎石、卵石)時,宜先在含砂(碎石、卵石)區域內施壓;2)若持力層埋深或樁入土深度差別較大時,宜先施壓長樁后1)當場地內樁的規格不同時,宜先施壓大樁2)當場地內存在30根樁以上的大承臺時,宜先施壓大承臺樁后施壓小承臺樁。6.4.7抱壓式壓樁作業應符合下列規定:1壓樁機應按本規程第6.1.4條規定配足重量,滿足最大壓樁2壓樁機上吊機在進行吊樁、樁機壓樁過程中,嚴禁樁機設3在壓樁時,管樁樁身兩側合縫位置應避開夾具的直接接觸;4帶有樁尖的第一節樁插入地基0.5~1.0m時,應嚴格調整樁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然后才能繼續施壓;5壓樁過程中應經常觀測樁身的垂直度。當樁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時,應找出原因并設法糾正;當樁尖進入較硬土層后,嚴禁用移動機架等方法強行糾偏;6壓樁過程中應經常注意觀察樁身混凝土的完整性,一旦發現樁身裂縫,應立即停機,找出原因,采取改進措施;間不得無故停歇,且盡可能避免在樁尖接近設計持力層時進行接8壓樁時應及時準確地填寫壓樁施工記錄表,壓樁施工記錄表格式見附錄E。9樁身允許抱壓力值應滿足下列要求:Pmax——樁身允許抱壓力值fcu,k——邊長為150mm的樁身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Opc——樁身截面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A——管樁樁身橫截面面積3當場地上多數樁較短(L≤15m)或樁端持力層為風化軟4除本條3款規定外,當樁的垂直度小于1%且有效樁長大于5抱壓力不應大于樁身允許側壓力的1.1倍。一般不宜超過3次,對施壓入土深度小于6m的樁,復壓次數可增至3~5次。當條件許可時宜采用超載施壓法,但一般不宜采用滿5復壓時每次穩定時間:壓樁力小于3000kN時不宜超過10s;壓樁力大于3000kN時不宜超過5s;6終壓力值不宜大于樁身允許抱壓法壓樁力的1.1倍。1當樁入土深度L>25m時,終壓力值可取樁的豎向抗壓承敏度較高時,終壓力值則可取樁的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的1.7~1.9倍,復壓次數為1~2次;特征值的2.0~2.4,復壓次數為2~3次;征值的2.2~3.0倍,復壓次數為3次;征值的2.8~3.2倍,復壓次數為3~5次。的1.1倍;3每次復壓的穩壓時間不宜太長,穩壓時間應控制在3~5s;4當要求的終壓力值大于樁身抱壓法允許壓樁6.4.14樁端持力層為風化軟質巖時靜壓管樁施工應符合下列規1帶閉口樁尖的第一節管樁(底樁)壓入后,應立即在管樁內腔底部灌注高為2.0m高的C20混凝土(石子粒徑為10~30mm)1在確保樁穩定的情況下,采用AB類以上的樁,提高樁的2改常規鋼樁尖為十字型或工字鋼多齒型樁尖,增強樁尖的2引孔宜用螺旋鉆干作業法,引孔的垂直度不宜大于0.5%;軟土地基不宜大于3h;4引孔鉆具的直徑宜比管樁直徑小50mm;6引孔中有積水時,宜采用開口型樁尖。6.4.17當樁較密集,或樁周為飽和淤泥質土、粘性土時,應按樁6.4.18觀測時間間隔應大于24小時,發現上浮現象時,應進行復應立即回填或覆蓋。現場需安排專人巡檢,防止人畜陷落。6.5錘擊法沉樁施工工藝6.5.1樁機的選擇應滿足錘擊法沉樁(打樁)施工的設計技術要求,并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6.5.2錘重的選擇可根據設計要求和巖土性質或根據試樁資料選擇合適的錘重。在沒有參考的情況下,可參考附錄C選用錘重。6.5.3打樁順序應參照本規程6.4.6條的規定執行。6.5.4管樁打入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樁錘和樁帽與樁圓周的間隙應為5mm~10mm;2樁錘和樁帽(送樁器)與樁頂面之間應加設彈性襯墊,襯墊厚度應均勻,且經錘擊壓實后的厚度不宜小于60mm,在打樁期間應經常檢查,并及時更換和補充;3首節樁打入時,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樁錘、樁帽或送樁器應與樁身在同一中心線上;4沉樁宜連續一次性將樁沉到設計標高,確需停錘時也應選擇沉入樁較淺時并盡量減少停錘時間;5沉樁時,樁頂應有排氣孔,當管內充滿水時應先排水后才能繼續施工,管內大量涌土時也應采取相應處理措施。6.5.5打樁過程中出現貫入度異常、樁身漂移、傾斜或樁身及樁頂破損,應查明原因,進行必要的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6.5.6打樁過程應有完整的記錄,記錄表格式見附錄F。6.5.7收錘標準應根據工程地質條件、設計承載力、設計標高、樁型、耐錘性能等綜合考慮,并應通過試樁確定錘擊法沉樁的收錘標6.5.8錘擊樁施工時的最大打樁力應不大于樁身豎向極限承載力,fck——樁身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標準值;A——樁身橫截面面積;6.5.9錘擊法沉樁每根樁的總錘擊數不宜大于2500擊(PHC樁)、2000擊(PC樁),最后1.0m錘擊數不宜超過300擊(PHC樁)、250擊(PC樁)。6.5.12打樁可能引起群樁上浮,從而影響基礎的承工監測,對群樁上浮應采取復打(壓)等處理措施。7.1一般規定7.1.1預應力管樁樁基工程應進行樁位、樁長、樁徑、樁身質量和單樁承載力的檢驗。7.1.2預應力管樁樁基工程的檢驗按時間順序可分為三個階段:施工前檢驗、施工檢驗和施工后檢驗。7.2施工前檢驗7.2.1管樁進入工地現場后,監理人員和施工單位應作下列內容的1管樁規格、型號的核查;2管樁的尺寸偏差、外觀質量的抽檢;3管樁端板或機械接頭連接部件的抽檢;4管樁結構鋼筋的抽檢;5管樁堆放及樁身破損情況的檢查等;6審查施工單位申報的施工方案,提出審查意見要求施工單7管樁齡期、強度(常壓養護28天,蒸壓養護1天)。7.2.2管樁進入工地現場后,其規格、型號以及質量等級的核查,應按設計圖紙以及本規程第四章的要求,對照產品合格證、運貨單及管樁外壁的標志,對其規格、型號以及種類逐條進行檢查。7.2.3運入工地的管樁,應按本規程4.5.4和4.5.5的要求,抽查管樁的外觀質量和尺寸偏差。抽查數量不得少于2%的樁節數量且不得少于3節。當抽檢結果出現一根樁節不符合質量要求時,應加倍檢查,若再發現有不合格的管樁,該批管樁不準使用并必須撤離現場。常用管樁的單節長度應按附錄A的規定進行檢查。7.2.4當管樁采取焊接接頭時,應按本規程表4.1.3-3的要求和行業標準《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用端板》(JC/T947)的有關規定檢查樁套箍和端板的質量,重點應檢查端板的材質、厚度和電焊坡口尺寸。抽檢端板厚度的樁節數量不得少于2%的樁節數量且不得少于2節;電焊坡口尺寸檢查應逐條進行。凡端板厚度或電焊坡口尺寸不合格的樁嚴禁使用。端板的材質檢查可先查閱管樁或端板生產廠家所提供的材質檢驗報告,有懷疑時可在工地上隨機選取2~3個端板,送到具有金屬材料檢測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化學成分的檢測,若檢測不合格,該批樁不得使用。另外應對接樁時使用焊條等材料進行檢驗。7.2.5管樁結構鋼筋抽檢的主要內容應為預應力鋼筋的數量和直徑,螺旋筋的直徑、間距及加密區的長度,以及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每個工地抽檢樁節數不應少于2根。7.2.6管樁的拖拉和起吊應進行旁站監理,在管樁起吊就位前,應認真檢查管樁在運輸、裝卸、拖拉過程中有否產生裂縫,嚴禁使用有裂縫的管樁,每根樁施工前應檢查裂縫。7.2.7管樁所用預應力鋼筋和螺旋筋的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有關標準,檢查時一般可查閱鋼材生產廠的產品質量報告及管樁生產廠的抽檢報告,必要時可送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檢測。7.2.8常用樁尖或特殊樁尖的檢查和檢測,應對閉口樁尖的鋼板厚度、樁尖尺寸、焊縫質量等按照附錄D進行檢測,檢測數量每棟建筑物不應少于總樁數的1%,且不應少于2個樁尖。7.2.9對管樁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或乙級的工程,在施工前進行試樁時,應對施工過程進行嚴格控制與檢驗,并做好相關記錄。試樁的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荷試驗應按國家相應規范進行,并應壓至破壞。7.3.1沉樁施工過程中工程質量檢查和檢測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下列幾項:5收錘(終壓)監控;7.3.3沉樁機具的檢查內容參照本規程4.1.5條進行,確保設備處1首先應檢查第一節樁定位時的垂直度,當垂3測量樁身垂直度可用吊線錘法,需送樁的管樁樁身垂直度4樁身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7.3.7樁擠土穿過(進入)密實的砂土、密實的粉土或超固結粘性1沉樁過程中,對工程樁總數的20%(先沉樁施工的三分之一抽取30%,中間沉樁施工的三分之一抽取20%,最后沉樁施工的三分之一抽取10%)進行單樁沉樁完成時的樁頂標高(單樁沉樁2當發現樁頂上浮超過10mm時,應對全部工程樁進行復打 (壓),并對總樁數的20%(抽取方法同上)進行單樁復打(壓)完成時和全部工程樁復打(壓)完成后的樁頂標高測量并記錄,直至復壓后本次樁頂上浮量小于10mm。復打(壓)施工終錘(終壓)(施工方案)的安排,監控沉樁順序;2沉樁擠土可能危及四周的建筑物、道路、市政設施等,沉樁前應檢查四周建(構)筑物現狀,必要時留下照片等證據;沉樁時應密切注意四周建(構)筑物和工地現場土體的變化;觀測點監測打樁對周邊建(構)筑物和地下工程的影響。允許偏差值(mm)定確定:不應小于總樁數的30%,且不應少于20根。其他設計等級的樁基抽檢數量不應少于總樁數的20%,且不應少于10根。臺抽檢樁數不得少于1根;3抗拔樁、以樁身強度控制設計的抗壓樁、超過25層的高層建筑基樁及傾斜度大于1%的樁應全數檢測。應少于該類樁的50%,若檢測發現三類樁以上的數量占檢測數30%,則應逐根檢測。7.4.5樁身完整性的驗收檢測應按照《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2樁身的混凝土受損及樁身出現斜裂縫或垂直裂縫的受壓樁3樁身出現輕微缺陷的受壓樁宜先判為Ⅲ類樁,最終判定樁款要求進行判別。7.4.6對于采用封口型樁尖且接頭為電焊焊縫的管樁,當采用低應變法檢測其樁身完整性,對結果有疑問時,應采用孔內攝像法檢測相關規定執行。7.4.7對低應變檢測中存在缺陷的Ⅱ類、Ⅲ類樁均應進行處理,并應進行樁身傾斜度及樁位偏差的檢測。考慮地質情況、沉樁施工情況、基坑開挖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以確定利用和處理方法。以樁身強度控制設計或受力較大的Ⅲ類樁經處理后應進行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以確認其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能否滿足設計要求。單位工程處理后的Ⅲ類樁數超過50根時,試驗數量取處理樁數的1%且不少于3根,單位工程處理后的IⅢ類樁數少于或等于50根時試驗數量不應少于2根。7.4.8對樁身淺部存在缺陷的管樁,可根據場地巖土工程條件進行開挖檢查處理,截除缺陷以上的樁身,再次進行低應變及樁身傾斜度檢測,檢測結果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接樁處理。7.4.9工程樁完成后應進行豎向承載力檢驗,承載力檢測優先考慮采用靜載荷試驗,也可采用高應變動測法進行檢測。檢測應按下列1下列樁基工程應采用靜載荷試驗檢測單樁豎向承載力。在同一條件下檢測樁數不得少于總樁數的1%,且不得少于3根。總樁數在50根以內時不得少于2根。1)管樁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在施工前未進行單樁靜載荷試2)管樁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在施工前未進行單樁靜載荷試驗的樁基,且工程地質條件復雜時,或者單樁設計承載力較大,或者工程樁數量較大的樁基。3)當擠土效應影響鄰樁承載力或施工出現異常情況時,檢測數量不少于3根。4)對擠土效應無經驗的地區,沉樁施工過程中應對樁頂標高的變化進行監測。檢測對象宜選擇群樁中的單樁,檢測數量不應少于總樁數的10%,且不應少于10根。5)在深厚飽和軟土中沉樁,當布樁密集又無經驗時,尚宜在施工過程中監測樁頂的水平位移,監測數量不應少于6根。2下列情況之一的樁基可采用高應變動測法對單樁豎向承載力進行檢測,在同一條件下檢測樁數不應少于總樁數的10%,且不應少于10根。1)管樁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在施工前已進行過單樁靜載試驗并有對比經驗的樁基;2)管樁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屬于7.4.9條中第1款第2項規定范圍以外的樁基;3)管樁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的樁基;4)作為設計等級為甲、乙級的建筑樁基靜載試驗的輔助檢測。3下列情況之一的樁基不得采用高應變動測法對單樁豎向承載力進行檢測。1)已確認或有證據懷疑因擠土效應出現樁身上浮且未經復壓2)檢測已認定為Ⅲ類樁、IV類樁或經工程處理后的Ⅲ類樁、3)已確認傾斜度超過本規范要求的基樁。7.4.10承受抗拔力和水平力的工程樁完成后應按《建筑樁基技術規程》JGJ94的要求進行承載力檢驗。7.4.11在沉樁過程中出現較多爆樁,而管樁供應商和沉樁施工方因樁身抗壓強度發生爭議時,應由建設單位委托有檢測資質的機構進行長徑比為1:1的全截面樁身抗壓強度檢測,確認受檢樣品的抗壓能力是否達到最大壓樁力的1.1倍或達到設計樁身砼強度等級4每施工5000m單節管樁送檢的破壞性試驗報告;8經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或管樁施工專項方案及技術交底資10沉樁完成時樁頂標高、復打(壓)后樁頂標高及開挖完成12沉樁工程竣工圖(樁位實測偏位情況、補樁位置、試15樁身完整性檢測和承載力檢測報告;16管樁施工措施記錄,包括孔內混凝土灌實深度、配筋或插筋數量、混凝土試塊強度等記錄;管樁樁頭與承臺的錨筋,邊樁離承臺邊緣距離等記錄;17沉樁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18樁基工程質量驗收報告。(規范性附錄)型號級圓直徑D值(mm)A4BCA4B10中10.7CA5BCABC注:1.本樁型為GB13476-2009推薦的標準樁型,控制配筋率不小于0.5%。2.根據供需雙方協議,也可生產其它規格、型號、長度的管樁。&A5BCABCA6BCABCA6BC32中14.08A6BC8A7B8CA7B8C(資料性附錄)防腐劑非加密區D寬度間距間距AAAAA注:1.本樁型為有防腐蝕要求的樁型,鋼筋有所加強。根據各生產廠家的技術要求,防腐劑材料和摻量可以另作調整,以電通量測定指標作為控制參2.根據供需雙方協議,也可生產其它規格、型號、長度的管樁。(資料性附錄)重量非加密區寬度間距間距ABBBB注:1.本樁型為有嵌巖要求的樁型,鋼筋及加密區長度有所加強。2.根據供需雙方協議,也可生產其它規格、型號、長度的管樁。非加密區寬度L間距間距AAAAA注:1.本樁型為有擊打抗裂要求的樁型.適用于錘擊送樁.2.根據供需雙方協議,也可生產其它規格、型號、長度的管樁。3.與具有腐蝕性巖土和地下水接觸的樁不應加鋼纖維,可按0.15%體積比摻聚丙烯纖維。4.纖維質量應符合《纖維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CECS38的要求。(資料性附錄)重量非加密區寬度間距間距AAAAA抗拉能力。2.預應力主筋需要在表面均勻涂刷鋼筋表面鈍化劑,具體要求詳見《鋼筋阻銹劑應用技術規程》JGJ/T192的相關規定。3.根據供需雙方協議,也可生產其它規格、型號、長度的管樁。機最大壓樁力適用管樁的黏土層中密~密實塑~堅硬黏土層、殘積土層密實砂層、密實砂層、層密實砂層、密實砂層、堅硬粘土入度值(N值)穿透中密~密實砂層厚度(m)(資料性附錄)錘體總質量(t)常用沖程(m)Φ550力特征值適用范圍(kN)度(mm/10擊)液壓錘規格(t)77注:①本表僅供選錘用,選擇時宜重錘低擊。②本表適用于樁長20~60m,且樁端進入硬土層有一定深度。③持力層為軟質巖石(強風化、中等風化)時,樁尖可進入的深度應通過試沉樁確定。(資料性附錄)圖D.0.1平底十字形樁尖DDhδt(kg/個)88圖D.0.2尖底十字I(Ⅱ)形樁尖表D.0.2尖底十字I(Ⅱ)形樁尖構造尺寸(mm)DDhbδth(kg/個)88注:括號內數字為Ⅱ形,適用于持力層巖面較陡(>30°)的情況。表D.0.3鋸齒十字形鋼樁尖構造尺寸(mm)Dhnabcδt(kg/個)282833圖D.0.4四棱錐形樁尖Dhabδth(kg/個)88注:必要的樁尖內可灌C30混凝土填實。圖D.0.5開口型鋼樁尖DDhabδtn凈重(kg/個)4568附錄E靜壓沉樁施工記錄表(規范性附錄)管樁型號:樁尖型式:樁機型號:管樁生產廠:日期起止時間樁號(m)際標高(時:分)力(kN)監理工程師:附錄F錘擊沉樁施工記錄表(規范性附錄)工程名稱:管樁型號:樁錘型號及落距:樁尖型式:管樁生產廠:起止時間序號1米總錘擊數10擊度(m)(m)(m)1為便于在執行本規程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2規程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規范執行時,寫法為:“應符合……的規定(或要求)”或“應按……執行”。3本規程不設強制性條文。條文要求在其它標準、規范中列為強制性條文的,需按其要求。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GB1499.2鋼筋混凝土用鋼第二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50021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09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1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26工程測量規范GB5020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18工程巖體分級標準GB/T14684建筑用砂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條文說明目次Contents1總則GeneralProvisions 2術語和符號TermsandSymbols PipePileFoundation 4管樁制作、規格和質量要求 4.1原材料Material 4.3管樁構造要求DetailingRequireme 90 4.5質量要求QualityRe 925.1一般規定General 5.2樁基計算Calculation 6.2管樁的起吊、運輸和堆放Hoisting,Transportand 6.3管樁的連接PipePileConnection 99 7.1一般規定General 7.3沉樁的施工過程檢驗PileDrivingInspection 7.4施工后檢驗InspectionafterInstal 7.5基樁工程質量驗收AcceptanceofPileFountation 1.0.1管樁在國外應用已有近百年的歷史,近20年來我國管樁生產及應用也非常廣泛,管樁已廣泛應用在工業與民用建筑中。2002年以來,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在我區工業與民用建筑中逐步得到應用,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我區管樁生產企業增加,管樁產量大幅提高,管樁價格也大幅下降;管樁已成為我區造價較經濟的樁型。管樁基礎具有以下特點:1比較適合廣西大部分地區的地質條件,管樁強度高、耐打性好,適用于摩擦端承樁及端承摩擦樁。2工期短,綜合造價低。工期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施工前期準備時間短,管樁工廠化制造,經高壓蒸養的PHC樁,成型后到使用只需幾天時間;二是施工速度快;三是檢測簡單、快捷。造價低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單位承載力的造價低,雖然管樁單位長度的造價稍高,但由于其承載力高,綜合計算單位承載力的造價還是較低的;二是由于工期短,可以節省施工費用,縮短投資者的3成樁質量可靠,施工文明、環保。由于管樁具有以上優點,目前管樁基礎已成為廣西各地設計人員重點選擇的建筑樁基類型,深得施工單位和建筑業主的歡迎。為推動管樁應用技術發展,同時為了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確保質量、保護環境,特制定本規程。1.0.2本規程依據現行國家及行業標準,結合廣西的具體情況進行編制,本條規定了本規程的適用范圍。目前,應用管樁最多的是工業與民用建筑(包括構筑物),約占整個用量的80%左右,但近幾年來,在港口、市政、橋梁、鐵路、公路、電力、冶金、水利等工程中應用的管樁數量也逐年增多。在工民建中,極大部分的承臺是低樁承臺(上部荷載通過承臺傳到樁上,當承臺在地面以下時,稱之為低承臺樁基)。1.0.3本條對管樁的適用地區做出了規定,我區抗震設防烈度均不大于7度(0.15g)。對于地震安全性評價結論要求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大于0.15g的建筑,不宜選用管樁。1.0.4管樁不宜用于以下典型的工程地質條件:1樁端持力層以上的覆蓋層中含有較多且難以清除又嚴重影響沉樁的孤石或其他障礙物的場地不宜采用管樁,全風化花崗巖或強風化花崗巖層中存在的風化球狀體也可當孤石看待。在孤石、風化球或其他障礙物多的場地沉樁,一是管樁易跑位、易被折斷,二是單樁承載力達不到要求。在孤石和障礙物埋深不大時,可采用先清除孤石和障礙物后再沉樁的辦法;在整個場地只有少數幾個點有孤石、風化球或其他障礙物時,可針對少數幾個點的具體情況進行特殊處理,如加樁或降低單樁設計承載力取值。2樁端持力層以上的覆蓋層中含有不適宜作樁端持力層且管樁又難以貫穿的堅硬夾層時不宜采用管樁直接沉樁。若采取預鉆引孔,下部另有可靠持力層時,不受限制。3樁端易滑動,使豎向承載力得不到保證。在采取了技術措施(比如從芯孔下鉆錨入巖),針對性地解決了樁端滑動問題后,使用條件可以放松。石灰巖等巖溶地區,為防止打壞樁端和打裂樁身,一般不應采用錘擊式預應力管樁,除非基巖上面存在合適作管樁持力層的巖土4樁端容易刺穿持力層,使承載力大幅下降,造成嚴重工程5松軟土一般是指松散的填土、軟塑狀態的粘性土及淤泥、淤泥質土等。“深厚”一般指大于2m。7一般要求有效樁長>6m。一方面,樁太短,短柱效應明顯,分擔的剪力會增大;另一方面,當地震波按位移波方式考慮時,同樣的位移差,引起的樁角位移會更大,除P-△效應外,對樁頭與承臺的嵌固構造影響過大。1樁側缺乏約束,且沒有嵌固。4在樁端持力層為遇水易軟化的軟質巖層的地質條件下,要慎用管樁。經驗表明,沉樁完成二三十天后,單樁豎向承載力降低,樁的沉降量加大。主要原因是樁端持力層遇水軟化,造成樁端土承1.0.6本規程在樁的生產、可靠度、基本設計方法、基樁檢測等方面與現行《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GB13476、《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和《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等標準力求一致。在總結已有管樁應用經驗的基礎上,對管樁產品性能,設計與施工方法、檢測技術等方面2.1管樁相關術語主要參考了國家標準《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GB13476的定義,應用管樁基礎以來,各地在施工中形成了一些習慣用語,為便于執行本規程,將部分常用的習慣用語也列為2.2符號注意了與《建筑樁基技術規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餐飲行業年度營銷推廣計劃
- 施工現場的安全預算管理協議
- 離職協議樣本
- 研討會參與者協議
- 溫泉工程預算編制方案與技術措施
- 農業生產質量管理及檢測措施
- 酒店餐飲外包服務操作流程
- 符合性證明協議
- 企業2025年員工遠程學習與現場培訓計劃
- 立柱與梁材料采購協議
- 入團申請書紙
- 2025年廣東廣州市高三高考地理模擬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收費站防雷電安全知識
- 西遼河流域考古學文化的英語譯介和傳播
- 2006年上海市中考滿分作文《我們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 2024CSCO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的毒性管理指南
- 專題07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解析版)
- 2025年中國藥學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3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腳手架拆除施工專項方案(最終)
- 機器學習(完整版課件)
- 2025年酒店財務部工作計劃(5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