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興國三中2012-2013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新人教版【會員獨享】_第1頁
江西省興國三中2012-2013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新人教版【會員獨享】_第2頁
江西省興國三中2012-2013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新人教版【會員獨享】_第3頁
江西省興國三中2012-2013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新人教版【會員獨享】_第4頁
江西省興國三中2012-2013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新人教版【會員獨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西興國三中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第卷 (選擇題,共36分)一、基礎題(共6題,每小題3分,共18分)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沒有錯誤的一組是( )A漫溯(shuò) 瓦菲(fi)  青荇(xìng) 百舸(k)B夜縋而出(zhuì)  頹圮(p)     彳亍(chì chù)  汜南(fán)C長篙(go)    浮藻(zho)  笙簫(xio)     被八創(chuà

2、;ng)D骨髓(suí)    寥廓(gu)  火缽(b)       忤視(w)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青苔   檐頭 萬戶候   書生義氣 B籬墻 愁悵 竟自由 星輝斑斕  C寂寥 荊棘 沁園春 忸怩不安D團萁 滄茫 橘子洲 激揚文字3下列句中橫線處依次應填入的一組詞語是( )(1)沒有深厚的生活積淀和藝術功底,是寫不出_高的詩歌作品的。(2)戴望舒把對“丁香姑娘”深厚的感情_在他的雨巷里,引起了讀者

3、的強烈共鳴。(3)鑒賞詩歌時,要體會這些詩的章法、韻律及其他方面的特點,認真_詩的意象。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貫注揣測C品味  灌注  揣測            D品味  貫注  揣摩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表意明確的一句是( )這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難道不能不使我感動得淌下眼淚嗎?今年,我國的主要日用工業品如棉布、服裝、書籍等,都比去年同期增多。尤其是現在,群眾的意見和看法,應引起我們各級領導的足夠重視,千萬不可置之不理。謝晉非??釔圩约?/p>

4、的事業,并一直表現出一種崇高的獻身精神。5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合乎規范的一句是( ) A. 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強勁,經濟運行回歸到了正常的增長軌道;同時也面臨著通貨膨脹、熱錢炒作等風險和挑戰, B公安機關積極回應群眾呼聲,深入開展整治酒后駕駛專項行動,始終保持對酒后駕駛的高壓態勢,對酒后駕駛行為堅持零容忍,嚴格執行“四個一律”。 C臨近歲末,星期日法蘭克福匯報以“謝謝,中國!”為題發表文章,坦言德國的經濟成就是“北京制造”。 D網絡畢竟是個虛擬的空間、平臺,難免會有這樣的質疑,相比于社會現實,網絡民意是一種“虛擬民意”,還是更為真實?對網絡上的公眾情緒,應該如何應對?6下列關于名著的

5、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覺慧背著祖父參加學生聯合會的活動,被陳姨太告發,于是遭到高老太爺嚴厲訓斥。覺慧沒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高老太爺為此勃然大怒。(家) B一個夕陽西下的傍晚,唐吉訶德和桑丘在樹林邊遇見一對外出打獵的公爵夫婦。公爵夫婦把主仆二人迎入府邸,用適合騎士身份的儀式歡迎他們。(唐吉訶德)C高老頭病人膏肓時非常想見自己的兩個女兒,可是她們誰也不去理他。高老頭帶著自己的遺憾死去了,拉斯蒂涅草草埋葬了他。(高老頭)D孔子從陳國趕往楚國,路上碰見了長沮,長沮邊跑邊唱道:“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笨鬃酉萝囅肱c他交談,可是他已一溜煙地遠去了。(論語)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6、9分,每小題3分) “道不遠人”:處處把目光投向現實世界中國文化的理解,道作為宇宙人生的終極原理和統一的真理,無法與人相分。儒家反復強調道非超然于人:“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也。”道并不是與人隔絕的存在,離開了人的為道過程,道只是抽象思辨的對象,難以呈現其真切實在性。而所謂為道(追尋道),則具體展開于日常生活過程之中。 強調“道”和“人”之間不可分割、相互聯系的重要涵義之一,是肯定道所具有的各種意義唯有通過人自身的知和行、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的過程,才能呈現出來。正如深山中的花自開自落,并無美或不美的問題,只有在人的審美活動中,它的審美意義才得到呈現。作為社會理想和規范系統的“道”

7、,其意義更是直接地通過人自身的知行活動而形成。上述意義上的道,都具有“不遠人”的品格,把人對世界的理解過程和意義的生成過程聯系起來。 道和人之間相互關聯的另一重涵義,是“日用即道”。所謂“日用道”,亦即強調道并不是離開人的日用常行而存在,它就體現并內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這一觀點的重要之點在于沒有把道視為一種彼岸世界的存在或超越的對象,而是把它引入到現實之中,使之與人的日用常行息息相關。在孔子那里,已可看到這類觀念??鬃拥膶W生曾向孔子請教有關鬼神的事情,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的學生又問有關死的事,孔子的回答依然是:“未知生,焉知死?”在孔子看來,我們應當關心的,不是那種超越的

8、對象,不是遠離現實人生的存在,而就是人自身的現實存在和現實生活??傊?,從“道不遠人”的觀念出發,儒家處處把目光引向現實的世界。 道不遠人,同時也規定了道和人的實踐活動無法相分。在天道的層面,道首先表現為多樣的統一。千差萬別的事物同處于一個系統,如何恰當地定位它們,使之各得其所。中庸曾提出了一個重要思想,即“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這一命題意味著對象世界中的諸種事物都各有存在根據,彼此共在于天下。從人的實踐活動看,“萬物并育而不相害”則涉及不同的個體、民族、國家之間的共處、交往問題,它以承認不同個體的差異、不同社會領域的分化為前提。個體的差異、不同社會領域的分化是一種歷史演化過程中無法否認的事實,如

9、何使分化過程中形成的不同個體、存在形態以非沖突的方式共處于世界之中,便成為“萬物并育而不相害”所指向的實質問題,在這里,所謂“并育而不相害”,便要求以“中庸之道”,恰當地處理、協調社會共同體中方方面面的關系。這種協調方式沒有一定之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程序,它需要根據實踐生活的具體形態來加以調節。這就是為道的智慧。 (節選自楊國榮中國文化中的“道”,新華文摘2010年第7 期)7下列關于“道”的表述,不合文意的的一項( )A“道”是宇宙和人生多樣的統一的終極原理。B“道”在感知認識中才表現出所具有的意義。C“道”離開了人自身的實踐活動就不存在了。D“道”非彼岸世界的存在,而是現實的生活。8文中不

10、能作為“道不遠人”觀點的論據的一項( )A深山花自開落,只有經過了人的欣賞,才有審美意義。B孔子認為“事人”“知生”比“事鬼”“知死”更重要。C儒家處處講目光注視現實世界的“日用即道”的觀點。D歷史演化中“萬物并育而不相害”的不可否認的事實。9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A“道在矢溺”即說“道”之廣博,無處不在,這正說明“道”貼近我們日常生活而存在。B“中庸之道”并不是指站在兩點的中間,而是在“為道”過程中協調各方面關系的方法。C道家“四大”道、天、地、人,“道”是最高原理,與人分屬兩端,距離遙遠,儒家取用了此觀點。D完美人格是言和行、知和行的完美統一,所以人格的培養也是對“

11、道”的實踐追求過程。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題。于仲文,字次武,髫齔就學,耽閱不倦。及長,倜儻有大志,氣調英拔。起家為趙王屬,尋遷安固太守。高祖為丞相,尉迥作亂,遣將檀讓收河南之地。復使人誘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儀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擊,大破威眾,斬首五百余級。以功授開府。迥又遣其將宇文胄渡石濟,宇文威、鄒紹自白馬,二道俱進,復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棄妻子,將六十余騎,開城西門,潰圍而遁。為賊所追,且戰且行,所從騎戰死者十七八。仲文僅而獲免,達于京師。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見之,引入臥內,為之下泣。進位大將軍,領河南道行軍總管。給以鼓吹,馳傳詣

12、洛陽發兵,以討檀讓。仲文軍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讓擁眾數萬,仲文以羸師挑戰。讓悉眾來拒,仲文偽北,讓軍頗驕。于是遣精兵左右翼擊之,大敗讓軍。檀讓以余眾屯城武,別將高士儒以萬人屯永昌。仲文詐移書州縣曰:“大將軍至,可多積粟?!弊屩^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選精騎襲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將席毗羅,眾十萬,屯于沛縣,將攻徐州。其妻子在金鄉。仲文遣人詐為毗羅使者,謂金鄉城主徐善凈曰:“檀讓明日午時到金鄉,將宣蜀公令,賞賜將士?!苯疣l人謂為信然,皆喜。仲文簡精兵,偽建迥旗幟,倍道而進。善凈望見仲文軍且至,以為檀讓,乃出迎謁。仲文執之,遂取金鄉。毗羅恃眾來薄官軍,仲文背城結陣,去軍數里,設伏

13、于麻田中。兩陣才合,伏兵發,俱曳柴鼓噪,塵埃張天。毗羅軍大潰,仲文乘之,賊皆投洙水而死,為之不流。獲檀讓,檻送京師,河南悉平。毗羅匿滎陽人家,執斬之,傳首闕下。勒石紀功,樹于泗上。史臣曰:仲文博涉書記,以英略自詡,尉迥之亂,遂立功名。(隋書·于仲文傳)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倜儻有大志,氣調英拔 拔:超越B.仲文軍次蓼堤,去梁郡七里 次:駐扎C.讓謂仲文未能卒至 卒:突然D.毗羅恃眾來薄官軍 ?。狠p視11、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迥怒其不同已,遣儀同宇文威攻之。A.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開城西門,潰圍而遁。B.

14、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檀讓以余眾屯城武。C.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善凈望見仲文軍且至,以為檀讓,乃出迎謁。D. 乃以匕首提秦王。1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表明于仲文“英略”的一組是 ( )復使人誘致仲文,仲文拒之。 仲文僅而獲免,達于京師。讓擁眾數萬,仲文以羸師挑戰。仲文詐移書州縣曰:“大將軍至,可多積粟。”仲文簡精兵,偽建迥旗幟,倍道而進.仲文乘之,賊皆投洙水而死,為之不流。A. B. C. D.第卷(非選擇題 共114分)四、(28分)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為賊所追,且戰且行,所從騎戰死者十七八。(4分)譯文:_ _ _讓悉眾來拒,仲文偽

15、北,讓軍頗驕。(4分)譯文:_ _毗羅軍大潰,仲文乘之,賊皆投洙水而死,為之不流。(4分)譯文:_ _1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崔道融坐看黑云銜猛雨,噴灑前山此獨晴。忽驚云雨在頭上,卻是山前晚照明。(1)結合全詩分析這首詩描寫夏日驟雨的特點(4分)(2)南宋詩人華岳驟雨“牛尾烏云潑濃墨”與本詩前兩句在表現手法上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4分)15. 名句名篇填空。(5題限選4題)(8分)(1)悵寥廓, ,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2)在雨的哀曲里, , 。 (戴望舒雨巷)(3)軟泥上的青荇,_,在康河的柔波里,_。(徐志摩再別康橋

16、)(4)又前而為歌曰:“ , 。”復為慷慨羽聲。(戰國策·荊軻刺秦王)(5)樊噲曰:“ ,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司馬遷史記·鴻門宴)五、(21分)閱讀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619題。女兒的班主任 范子平 女兒換了班主任,回來就對我說,哎呀,俺班來了新班主任,教語文,可有意思了我打斷話問她,這次考試成績出來了沒?你排第幾? 女兒不接我的話,仍是一臉興奮,說,俺班主任李老師可有意思哩! 我正色道,你已經高二,明年就高三,得訂個計劃,各門功課分數進展多少女兒沒等我說完就進了自己的房間。 慢慢地我還是發現了女兒的變化,比方說愛說話了,走路愛蹦跳了,對好多事感興趣了

17、這應該沒啥,青春期的女孩子嘛!但我關心的是,成績有沒有提高。 星期一下午按慣例是班會課。女兒放學回家,一臉的笑,說,班會課,班主任沒講幾句,更沒占住課堂時間讓做作業、讀課文。就是唱歌,唱民歌,也唱流行歌曲,還表演小品。女兒說,你不知道,李老師老歌新歌都會唱,頂上劉歡,頂上周杰倫還演小品呢!李老師把領口一翻,表演街頭流氓遇到便衣警察,可笑得很,全班開了鍋! 我擔心地說,得準備后年的高考,不能光尋開心??! 女兒不屑,一邊往里間走,一邊說,爸你真的不懂 語文課也傳來新消息。那天講曹禺的雷雨,李老師說,這節課你們都預習熟了,不用絮叨,我給你們唱唱電視連續劇雷雨的主題歌和插曲吧!女兒說,哎呀,李老師唱得

18、好極了!全班同學不依不饒,拍手起哄要求再來一遍!后來,李老師表演雷雨,他又當周樸園又當魯侍萍又當魯大海,當誰像誰。要李老師演電視劇,肯定明星 女兒說,作文課也輕松了。李老師說,課下咱各人自己練筆,課堂上咱輕松輕松!分組表演,演青春劇課堂內外。先自己報名。誰演金娜娜?誰演李毛毛?誰演那個不會掃地的王倩倩?我演那個憂心忡忡的徐老師一堂課熱鬧得吵破天!女兒說,你看我滿身的汗,現在都沒落! 這樣下去會成我決定去找班主任談談。我到了學校,女兒的班正上英語課,朗朗的讀書聲整齊而洪亮,看不出啥問題。我到語文教研組打聽,說李老師在學校后院楊樹林。我經過操場沿小路到后院,漸漸聽到悠揚的歌聲,歌詞倒是和我們有關:

19、“我們是學生家長,心情像茅草一樣,隨風搖擺,不問成績悶得慌”聲音好聽,我不由得品味欣賞起來,一直到下課的鐘聲響起,我看表已12點,只好轉身走出校門 期中考試后學校召開家長會,教導主任給家長們發了表格,讓給每一位任課教師打鉤評價。有六個選項:1、非常滿意,2、滿意,3、比較滿意,4、一般,5、不滿意,6、極不滿意,要求馬上撤換。首先是對班主任的評價。我猶豫了,平心而論,女兒那樣喜歡他們的班主任;再說女兒活潑了愉快了,對學習感興趣了,應該有班主任的功勞。但這是正路嗎?我左顧右盼,別的家長也都抓耳撓腮。我猶豫好半晌,終于在班主任后邊的表格上,在“4、一般”后邊打了個鉤。忽然,我的肩膀被重重一推,一個

20、寬臉中年女人惡狠狠對我說,還“一般”哩!再和稀泥就把孩子害慘了!這也是學生家長,她的心情我理解怕孩子成績吃虧唄!我看好幾個家長都和她一樣鼓著眼氣呼呼的樣子,只好把“4、一般”后邊的鉤抹掉,在那個“6、極不滿意,要求馬上撤換”后邊打了個鉤。然后,我立即起身,好像辦了虧心事一樣低著頭走出教室,可是手臂被拉住了,一看是女兒。女兒一臉嚴肅問,爸,你咋評價我們李老師?我躲避著女兒的目光,吱吱唔唔說,隨大溜唄女兒好像不出所料的神情,問,自從李老師接任班主任,這幾個月時間,我各方面咋樣?我只好據實回答,我看你吃飯香甜了,愛哼愛唱了。女兒說,我現在學習興趣大多了!李老師不主張排隊,說對學生是無益的壓力,可學校

21、卻非搞統考排隊。俺班總成績從全年級第九名升到第四名!全班人學得多輕松多高效!我上次成績全年級196名,這一次98名!你說李老師是行還是不行?  交談著我已經被女兒拉進教室。女兒把那張評價表又找回來,說,爸,你改改,抹了,在這一點打鉤!女兒的手指堅定不移地點著“1、非常滿意”那一欄。 16.小說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6分)  答:                   

22、;                                                  

23、;                                                  

24、0;                                                  

25、60;                                                 

26、60;        17.女兒對班主任李老師態度的遞進性變化,可以分為哪幾個階段?請按情節順序分條概括,并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6分)  答:                               &

27、#160;                                                  

28、                                                  

29、                                                   

30、;                                              18.對于這篇小說的主人公究竟是誰,人們有不同的看法:有

31、人認為是“我”,有人認為是“女兒”,也有人認為是“班主任”。你同意哪種觀點?請結合文章的內容和主題加以說明。(5分) 答:                                        

32、;                                                  

33、0;                                                 

34、0;         19.下列對這篇小說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4分) A小說的題目是女兒的班主任,然而統觀全文,班主任始終沒有露面。這種側面描寫的方法,不但沒有削弱班主任的形象,反而使這一形象更具有真實性和客觀性,同時,也為讀者留有想象豐富這一人物形象的余地。 B女兒對新來的班主任如此感興趣,正是由于班主任李老師的方法迎合了不愛學習、愛輕松熱鬧的學生群體的心理,所以,家長的擔心也就不屬多余。 C文中寫期中考試后學校召開家長會,下發對班主任滿意度測評表。作者這樣寫除了有構成情節高潮的用意,還

35、包含了對這種測評方法的合理性的質疑。 D班主任李老師努力實施素質教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生打成一片,在無形中調整了學生心態,顯然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E文章倒數第二段,不得不通過女兒之口,以班級和個人的考試成績名次來證明李老師是行的。這再次說明,教學成績是衡量教師業務能力和水平的唯一標準。六(15分)20我國史傳文學秉承“不虛美,不隱惡”的原則,強調對歷史人物應客觀如實的記錄,請你結合課文內容或你讀過的史傳作品(如荊軻刺秦王鴻門宴等),談談你對這一原則的認識和理解。要求:不少于200字,觀點鮮明。 七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50分)某報“關注

36、成長”欄目收到一位家長的來信,信中說,我是一位高一學生的媽媽,我遇到一個難題:我的兒子現在一心一意就想著將來當個作家,根本不想參加高考,上課學習也就是應付差事。我跟他說:“就算要當個作家,也要考一所大學呀;再說像韓寒這樣的人,成功的幾率太小了!”可他幾句話就把我頂了回來:“你怎么知道我成不了下一個韓寒?李白沒有參加高考,蒲松齡到了70多沒有考上,還有那些學乒乓球、跳水、練體操的都為國爭光了,我為什么不能成為他們?”他現在開始寫小說,而學習成績一塌湖涂,小說寫得也很幼稚,說他根本不服。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襲。參考答案一(1

37、8分)1.B解析:A?!八荨睉x“sù”,“舸” 應讀“g”;C .“藻” 應讀“zo”,“創” 應讀“chung”; D .“髓” 應讀“suì”,“廓” 應讀“kuò”.2.C解析:A?!叭f戶候”應為“萬戶侯”,“書生義氣” 應為“書生意氣”;B .“愁悵” 應為“惆悵”,“竟自由” 應為“競自由”; D .“團萁” 應為“團箕”,“滄?!?應為“蒼茫”.3.A 解析:品味:仔細體會,玩味,一般作動詞。品位:文藝作品所達到的水平,一般作名詞。灌注:澆注,注入(心血)等。貫注:(精神、精力)集中。揣摩:反復思考推求。揣測:推測,猜測。4.C 解析: A句中“不能

38、不”是雙重否定,“難道”為反問句,也表示否定,全句變成“不會感動得淌下眼淚”意,肯定否定顛倒了。B句中“書籍”不屬日用工業品,分類不當。D句中“酷愛”是“非常喜愛”意,“非?!辟樣唷#?.A . 解析:B,應為“零容忍”;C,謝謝,中國??;D,“質疑”后的逗號改為冒號。6 D . 解析:不是長沮,而是接輿。二(9分,每小題3分)7C. 解析:“離開了人的為道過程,道只是抽象思辨的對象,難以呈現其真切實在性。”“抽象思辨的對象”不能說不存在。8 .D. 解析:“這一命題意味著對象世界中的諸種事物都各有存在根據,彼此共在于天下。”我們去協調使之共存,才是“為道”,才表明“道”的實踐意義。9.C.

39、解析:儒、道都認為兩者呈現內在聯系。三(9分)10、D解析:薄:逼近,迫近。11、D解析:A “他”代詞/表示委婉語氣 B 承接關系/轉折關系 C “率領”/“又”并列關系)12.B解析:寫于仲文拒絕誘招;寫于仲文死里逃生;寫于仲文乘勝追擊,賊兵投水而死的情況。13.(1)于仲文被賊兵追趕,邊戰邊逃,跟隨的騎兵戰死的有十之七八。(“為所”“且”“十七八”各1分,句意1分)(2)檀讓全軍出動來抵抗,于仲文假裝失敗逃跑,檀讓的軍隊很驕傲輕敵。(“悉”“偽北”“頗”各1分,句意1分)(3)毗羅的軍隊大敗而逃,于仲文乘機追殺,賊兵都投進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斷流。(“潰、乘、為”各1分,句意1分)參

40、考譯文: 于仲文,字次武,幼年就聰明靈活,小時候上學,就沉迷書中而不知疲倦。等到長大之后,卓異豪爽,胸懷大志,氣度超凡。從家中被征召出來做官,擔任趙王的屬官,不久升遷為安固太守。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時,尉迥發動叛亂,派遣部將檀讓攻占黃河以南地區。又派人誘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絕了他。尉迥對他不聽從自己非常憤怒,派遣儀同宇文威進攻他。于仲文迎戰,大破宇文威的軍隊,斬首五百多人,因功被授予開府。尉迥又派遣他的部將宇文胄渡過石濟,宇文威、鄒紹從白馬出兵,兩路并進,又進攻于仲文。于仲文估計自己支撐不住,就扔下妻子兒女,率領六十多個騎兵,打開城池西門,沖破重圍而逃。被賊兵追趕,邊戰邊逃,跟隨的騎兵戰死的有十之七八。于仲文僅一人死里逃生,到達京師。尉迥于是殺了于仲文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高祖見到于仲文,把他請到自己的內室,替他傷心哭泣。提升他為大將軍,兼任河南道行軍總管。把朝廷的樂隊給他,讓他乘驛車火速到洛陽去發兵,來討伐檀讓。于仲文的軍隊駐扎在蓼堤,距離梁郡七里,檀讓擁有數萬軍隊,于仲文用瘦弱的士兵來挑戰。檀讓全軍出動來抵抗,于仲文假裝失敗逃跑,檀讓的軍隊很驕傲輕敵。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銳部隊從左右兩側夾擊賊兵,使檀讓的軍隊大敗。檀讓率領殘余的軍隊駐扎在城武,部將高士儒率領一萬軍隊駐扎在永昌。于仲文假意下發公文到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