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含教學反思)_第1頁
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含教學反思)_第2頁
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含教學反思)_第3頁
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含教學反思)_第4頁
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含教學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單元fl6 海上日出 L -J教學目標1 .認識“擴、殺等3個生字,會寫“擴、范”等9個字,讀準多音字“荷”,會 寫“清靜、淺藍”等11個詞語。2 .默讀課文,能復述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對海上日出景象的贊美之情 并從中受到美的熏陶。3 .學習作者按照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欣賞文中質樸而優美的語言。教學重難點默讀課文,能復述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對海上日出景象的贊美之情,并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1 .出示海上日出的圖片,學生欣賞談感受。2 .今天,我們來學習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板書課題)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1 .作者簡介。巴

2、金(1904 2005),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現代著名作家。他是20世 紀我國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被授予“人民作家”榮譽稱號。巴金一生創作了 大量的小說、散文,翻譯了大量的外國作品。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愛情三部曲”(霧雨電)等。2 .出示生字詞語,指名認讀。重點指導“范、荷、殺的讀音。同桌互相指讀詞語,再齊讀。3 .指導寫字:指導“鑲”的字形,“鑲"字右邊比較復雜,兩個“口”下面是“裝”。4 . 學生動筆寫一寫。三、再讀課文, 整體感知。1.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 聽老師讀課文, 想象畫面。2. 說一說 , 剛才你的腦海中都浮現出了哪些畫面?3. 作者圍

3、繞“海上日出”寫了哪幾部分內容?第一部分(1), 寫“我”觀看日出的時間、地點和周圍環境。第二部分(25), 寫“我”所看到的天氣晴朗時和天空有云時海上日出的景象。第 2自然段:寫日出前天空色彩的變化。第 3自然段:寫由露出小半邊臉到完全跳出海面時奇妙而壯觀的景象。第 4自然段:寫天空有云堆時海上日出的景象。第 5自然段:寫天邊有黑云時海上日出的景象。第三部分(6), 贊嘆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4. 指名讀第 1 自然段 , 你有什么體會 ?(突出“常常”和“早起”。 )“為了看日出 , 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和“早起”說明了什么 ?( “早起”的目的是看“日出”。“常常”說明“我”觀察海上

4、日出是一種經常性的行為 ,因此本文所寫的不僅僅是一次日出的過程與感受。 )這一段與下文有什么關系 ?(總領下文 )5. 出示第 6 自然段 , 齊讀。 “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嗎 ?” 這是個什么句子?(反問句 )讀出反問的語氣。換成肯定的說法, 應該怎么說?(這是很偉大的奇觀。 )聯系上文思考, “這”指什么 ?(海上日出 )你覺得第 6 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總結全文 )四、課堂小結。為什么說“海上日出”是“很偉大的奇觀”呢 ?下節課我們再讀課文, 深入探究。- 第二課時 -一、復習故知 , 導入新課。1. 出示詞語 , 同桌互相檢查。2. 指名讀課文。3. 作者為什么稱“海上日出”是

5、“很偉大的奇觀”呢 ?二、品讀課文, 感受奇觀。1. 默讀課文第 25 自然段 ,找出感受深的句子, 在旁邊做批注。2. 交流 :(1) 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 , 慢慢地在擴大它的范圍 , 加強它的亮光。這句話中什么在變化?(紅霞)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 )作者此時什么心情?(驚喜、盼望)帶著這種感受再讀句子。(2) 過了一會兒 , 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 紅是真紅 , 卻沒有亮光。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擬人)有什么作用?(描寫生動形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3) 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的一步一步 , 慢慢地努力上升, 到了最后 , 終于沖破

6、了云霞 , 完全跳出了海面, 顏色紅得非常可愛。這句話寫的是什么?(太陽向上升)作者是怎樣把太陽向上升的過程具體地寫出來的呢 ?(作者將太陽在海上升起的情形比作“負著重荷”。“一步一步”“努力上升”“沖破”“跳出”具體生動地寫出了太陽由慢到快向上升的過程。 )你從這句話中讀出了什么?(太陽升起的過程是比較緩慢的。)想象太陽升起來時吃力的樣子, 讀出自己的感受。(4) 一剎那間 , 這個深紅的圓東西 , 忽然發出了奪目的亮光 , 射得人眼睛發痛。 “一剎那間”是什么意思 ?( 時間很短 ) 除了“一剎那間” , 你還知道哪些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或短語?(轉眼問、一瞬間、霎那問、頃刻間) “深紅的圓

7、東西”指的是什么?(太陽)為什么把“太陽”稱作“深紅的圓東西”?(既寫出太陽的形狀和顏色,又表達出作者對太陽的喜愛之情。 )為什么說太陽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表現出陽光的強烈。)起太陽升起時是那么艱難、那么努力,現在終于升起來了,多么令人振奮呀!試著讀出自己的感受。(5) 然而太陽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 透過黑云的重圍 , 替黑云鑲了一道發光的金邊。后來太陽才慢慢地沖出重圍 , 出現在天空, 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結合句子, 品味“鑲”字的表達效果, 并想象語句描寫的景象。這兩句話中 , 你覺得哪幾個詞語用得好?為什么?( “鑲”“沖”“染”等動詞,既形象地寫出了黑云遮不住太陽的

8、奇特景觀,也贊美了太陽奮力沖出黑云的重圍、勢不可擋的上升力量。 )有感情地朗讀句子。三、拓展延伸。1. 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海上日出的?(按照事物發展變化的順序來寫的,先寫日出前的景象,再寫日出時的景象。 )2. 在文中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轉眼間、過了一會兒、到了最后)3. 請你按照時間順序, 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日出時的景象。4. 海上日出來源于巴金先生真實的生活經歷和內心體驗。如果我們在生活中也像巴金先生一樣留心生活、勤于觀察, 那么我們也會在大自然中有驚喜的發現。四、布置作業。1. 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2. 你注意到日落、刮風、下雨、葉落等自然現象的變化過程了嗎 ?請按照時間順序描述一種

9、變化中的自然現象。板書海上日出日出前淺藍紅霞r (天氣晴朗日出時(天空有云雄偉壯麗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作者主要描寫了海上日出這一偉大奇觀。課堂中,以“這不是很偉 大的奇觀嗎?”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感悟天氣晴朗時的日出景象和天空有云時 的日出景象,知道作者是抓住日出時的顏色變化和太陽出來時的動態變化來寫 的。在反復朗讀中,體會作者對日出景色的喜愛與贊美之情。2 .理解句子時,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日出的景色,建議從太陽、云的形狀、色彩、 亮度的變化等方面來想象。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目標1 .認識“浙、簇”等7個生字,會寫“浙、羅”等15個字,會寫“杜鵑、氣勢” 等17個詞語。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0、,理清作者游雙龍洞的順序,感受大自然的壯觀。3 .領悟課文按游覽順序進行敘述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孔隙的狹小和 自己的感受寫清楚的。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作者游雙龍洞的順序,感受大自然的壯觀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1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到過哪些城市?它有什么獨特的風光?2 . 今天 , 我們一起跟著名教育家葉圣陶爺爺到浙江金華去看看雙龍洞吧。 (板書課題)二、初讀課文, 掃清字詞障礙。1. 出示生字 , 注意“簇、兀、漆、蜿、蜒”的讀音。注意“臀”的寫法。2. 出示詞語 , 先指名讀一遍, 然后讓學生齊讀一遍, 隨機指導讀音。3. 理解詞語意思。盤

11、曲:環繞彎曲。明艷:鮮明艷麗;明麗。時而:重復使用,表示不同的現象或事情在一定時間內交替發生。突兀森郁 : 形容山勢險峻 , 樹木繁茂。聚集:集合 ; 湊在一起。孔隙:窟窿眼兒;縫兒。登陸:渡過海洋或江河登上陸地。蜿蜒 :( 山脈、河流、道路等)彎彎曲曲地延伸的樣子。本文指洞頂的雙龍彎彎曲曲的姿態。進 : 量詞 , 用于舊式建筑房院前后的層次。三、再讀課文, 整體感知。1. 課文題目是“記金華的雙龍洞” , 大家知道為什么這個景點叫雙龍洞嗎?誰能從課文中找出答案?(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 ,一條黃龍,一條青龍。)2. 讀課文 , 說說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游覽的順序)3. 你是從哪些詞

12、語看出來的 ?( 出金華城、一路迎著溪流、在洞口抬頭望、這是外洞、孔隙、這就到了內洞、出了洞 )4. 理清順序 , 填寫路線圖。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四、重點學習第2、 3 自然段。1. 自由朗讀第 2、 3 自然段 , 用筆圈出作者在路上看到的景物。 (映山紅、油桐、沙土、溪流)2. 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 ?( 映山紅多而茂盛,油桐花很多 ,沙土是粉紅色的 ,溪流隨山勢不斷變化。 )3. 你怎樣理解“山上開滿了映山紅 , 無論花朵和葉子, 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 ?(映山紅生機勃勃,充滿了自然美,表達了作者對映山紅的喜愛之情。 )4. 在學生發言基礎上, 著重理解以下詞

13、句。(1) 映山紅 : 指杜鵑花。(2) 新綠 : 指春天新長出的草和樹葉的綠色。(3) 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 溪流時而寬 , 時而窄 , 時而緩 , 時而急 , 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迎”字說明什么?(表明作者是逆溪流而上。)“時而”是什么意思?(有時候) “溪流時而寬, 時而窄 , 時而緩 , 時而急” , 說明了什么 ?(說明了溪流的蜿蜒曲折。由于溪流緩急不同,聽到的流水聲也就各不相同。)為了說明溪流的形態, 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兩對反義詞。(寬窄;緩急。 )讀這個句子, 你體會出了什么?(作者愉悅的心情。)帶著感受朗讀句子。五、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知道了作者是按游覽的順序來寫這篇文章的

14、 , 通過描寫作者路上所見的美麗景色, 體會作者當時愉悅的心情, 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第二課時 -一、復習故知, 導入新課。1. 出示詞語 , 同桌互相檢查。2. 指名讀課文。3. 作者邊欣賞山中明艷春色, 邊傾聽淙淙溪聲 , 一路逆流而上, 來到雙龍洞洞口。雙龍洞究竟有什么特點呢?今天我們接著學習課文。二、品讀課文, 感受特點。1. 朗讀課文第 47 自然段 , 畫出描寫雙龍洞特點的句子。2. 學生交流。(1) 洞口很寬。作者是怎樣說明這一特點的 ?(打比方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生動形象 )洞口的景色讓你產生什么感覺?(高山之上,突兀森郁,很有氣勢 ,讓人覺得雙龍洞很神秘。 )

15、(2) 外洞寬敞。哪句話說明了這一特點 ?(走進去 ,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 ,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3) 孔隙狹小。讀一讀第 5 自然段 , 仔細體會作者經過孔隙時的感受。這么狹小的孔隙, 當我們準備通過時 , 心情會是怎樣的?(非常緊張、害怕)作者是怎樣做準備工作的 ?(后腦、肩背、臀部、腳跟都貼著船底。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過孔隙的感覺。假設你就是這樣一個從后腦、肩背、臀部一直到腳跟都緊緊貼著船底的游客, 而老師是洞中的工作人員 , 拉著你通過孔隙 , 請閉上眼睛, 想象一下 :船開始慢慢移動了 , 你的眼前漸漸感覺到昏暗,

16、你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你擠壓過來。就在這時船突然不動了,你睜開眼睛一看這時你會看到怎樣的景象 ?心情會如何 ?這時假設你稍微抬頭 , 會怎樣?(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4) 內洞黑、奇、大。作者描寫了內洞的哪些景物 ?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雙龍蜿蜒;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顏色各異;泉水緩緩、輕輕。)讀句子 , 想象畫面。雙龍 : 仿佛在嬉戲, 張牙舞爪 , 瞪著燈籠般的眼睛。(可以提示學生:眼睛、龍頭、胡須、軀干、爪子等。 )石鐘乳和石筍: 仿佛一群仙人擺了一桌酒席, 在一起開心地聚會。出示石鐘乳、石筍的圖片,試著給它們起名字。讓我們一起再讀一遍課文中描寫石鐘乳、石筍的句子

17、。3. 文中多次提到 “泉水” , 從全篇來看, 它起什么作用 ?(它是文章的另一條線索。 )4. 作者游完內洞 , 又排隊出洞 , 你能結合第 5 自然段的句子說說該怎樣出洞嗎 ? 三、拓展延伸。1. 怎樣來寫自己游覽過的地方呢?(按游覽的順序;把吸引你的景物作為重點來寫;如果景物發生變化,可以按照變化順序來寫。)2. 出示參觀植物園的示意圖 , 畫出參觀路線 , 再按順序說一說。四、布置作業。1 .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 .請參考第3自然段對溪流的描寫,用“時而時而”的句式,仿寫一段 話。板書記金華的雙龍洞洞口很寬外洞寬敞孔隙狹小內洞黑、奇、大教學反思1 . 雙龍洞各部分的特點是學習重點

18、, 教學時 , 引導學生理清游覽順序 , 然后默讀課文 , 找出相關句子, 概括出雙龍洞各部分的特點。2 .在了解孔隙的特點時,主要引導學生從船小、乘坐方式獨特和乘船時的感受等 角度體會孔隙的狹小,與作者感受相結合。O習作例文教學目標1 .學習作者按照游覽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2 .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揣摩比喻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教學重難點學習作者按照游覽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 .同學們,節假日里,我們經常跟父母去旅游,你都去過哪些地方?2 .這些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點?你能把它們介紹給大家嗎?今天我們通過兩篇文 章來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二、學習頤和園。1

19、. 自由朗讀文章,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頤和園。(美麗)2. 文中哪些句子概括地寫了頤和園美麗的特點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文章,找到句 子并畫出來。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3. 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描寫頤和園的?(游覽順序)4. 默讀文章,找出體現游覽順序的句子,讀一讀。(1)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2)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3)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5. 讀句子 , 體會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這些句子清楚地交代了游覽順序 ,使文章過

20、渡自然。 )6. 游記往往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 即按照地點的轉移和一定的視角 , 把看到的景物寫下來。(長廊-萬壽山腳下萬壽山上-昆明湖)7. 游覽中出現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 長廊長、美;萬壽山高、建筑金碧輝煌;昆明湖靜、綠;十七孔橋石柱多、雕刻的獅子多。 )8. 品味句子。(1) 抬頭一看 , 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 , 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登上萬壽山 , 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 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抬頭一看”和“向下望”告訴我們什么?(觀察不同位置的景物時,視角也有變化。 )(2) 正前面 , 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 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

21、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 , 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作者把昆明湖比作什么 ?(一面鏡子、一塊碧玉)這兩個比喻寫出了昆明湖的什么特點?(靜、綠)“滑”是什么意思?(在光溜的物體表面上溜動。)為什么課文寫游船、畫舫在湖面上前進,用“滑”而不用“劃” ?( “滑”寫的是游船、畫舫輕輕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突出了昆明湖的靜。“劃”指的是用力揮槳使船前進,這樣水會漾起波紋,不能突出昆明湖的靜。 )9. 同學們 , 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 為什么作者只帶我們游覽這些地方呢 ?( 因為這些景物有代表性,能突出頤和園的美麗。 )三、學習七月的天山。1. 自由朗讀文章, 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

22、來寫的。 (游覽順序 )2. 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進入天山、再往里走、走進天山深處)3. 品味文章特點。(1) 第 2 自然段中 , 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 ?(雪峰、雪水、溪流)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描寫這些景物 ?(運用比喻 )(2) 第 3 自然段中 , 寫天山的原始森林有什么特點?(面積大、樹木茂盛)(3) 第 4 自然段中 , 作者是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 ?(綿延、耀眼、絢爛)4. 小結。(1) 按照游覽順序來寫。(2) 抓住景物特點來寫。(3) 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 把景物描繪得更形象。四、歸納寫作方法。以頤和園為例, 學習怎樣寫作文。(1) 寫什么?(審題)中

23、心句 : “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2) 選什么?(選材)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排云殿、昆明湖、湖心小島、十七孔橋(3) 怎么寫?(組材)按游覽順序寫 ; 重點介紹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 首尾照應( “總分總”結構 )五、布置作業。請仔細觀察我們的校園 , 然后按照游覽順序寫一篇游記, 注意寫出景物特點。板書習作例文游覽順序景物特點“總一分一總”結構教學反思1 .學習頤和園,引導學生找出表現游覽順序的句子,體會它們在文中的作用 在找句子、讀句子的過程中,體會這些句子可以清楚地交代作者游覽的地點的作 用。2 .學習七月的天山,與頤和園比較,明確寫作時運用比喻、排比、反問 等修辭手法可

24、以使景物特點更生動。游教學目標1 .按照游覽順序,寫一寫自己游覽過的一個地方。2 .能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豐富的想象,具體生動地進行描寫,表達自己熱愛自 然的感情。教學重難點能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豐富的想象,具體生動地進行描寫,表達自己熱愛自然 的感情。教學過程、導入新課1 .在這一單元中,我們學習了哪幾篇文章?(海上日出記金華的雙龍洞頤 和園七月的天山)2 .它們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點?(按照游覽順序描寫景物,描寫時抓住景物特點。)3 .我們的祖國有很多美麗的地方,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把自己喜歡的地方 介紹給大家。二、明確習作要求。1 .寫文章首先要審題,只有明確習作要求,才能按要求選材。2

25、 .學生交流:要按游覽順序寫;要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為重點來寫,寫出景物的 特點;可以用過渡句,使景物轉換自然。3 .習作標題:游三、啟發思路。1 .請同學們欣賞一組圖片。(出示: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世人矚目的天安門廣場,一望無邊的大海,聞名遐邇的黃山)2 .剛才老師展示的這些地方,你去過嗎?有什么印象?3 .同學們在假期里還游覽過哪些地方呢 ?哪個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在 那里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4 .如何才能把你游覽過的地方清楚地介紹給大家,使別人也對這個地方感興趣 呢?請小組成員討論交流。(1)要抓住景物最吸引你的地方來介紹,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記錄下來。(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