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會計學1物體受力分析力的合成與分解物體受力分析力的合成與分解(fnji)共點共點力的平衡力的平衡第一頁,共36頁。整體法整體法隔離法隔離法概念概念將加速度相同的幾個將加速度相同的幾個物體作為一個整體來物體作為一個整體來分析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將研究對象與周圍將研究對象與周圍物體分隔開的方法物體分隔開的方法選擇原則選擇原則研究系統(tǒng)外的物體對研究系統(tǒng)外的物體對系統(tǒng)整體的作用力或系統(tǒng)整體的作用力或系統(tǒng)整體的加速度系統(tǒng)整體的加速度研究系統(tǒng)內(nèi)物體之研究系統(tǒng)內(nèi)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間的相互作用力注意問題注意問題受力分析時不要再考受力分析時不要再考慮系統(tǒng)內(nèi)物體間的相慮系統(tǒng)內(nèi)物體間的相互作用互作用一般隔離受力較少一
2、般隔離受力較少的物體的物體第2頁/共36頁第二頁,共36頁。 (2)按順序畫力 先畫已知力,再場力(重力(zhngl)、電場力、磁場力),然后接觸力;接觸力中必須先彈力,最后摩擦力 (只有在有彈力的接觸面之間才可能有摩擦力).對分析出的每個力都必須明確其來源,即每個力都應(yīng)該能找出其施力物體,不能無中生有. (3)只畫性質(zhì)力,不畫效果力 畫受力圖時,只能按力的性質(zhì)分畫力,不能按作用效果(如向心力)畫力,否則將出現(xiàn)重復 (4)畫受力示意圖時,物體所受的各個力應(yīng)畫成共點力,力的作用點可沿力的作用線移動.第3頁/共36頁第三頁,共36頁。 如圖所示,用一水平力F將兩鐵塊A和B緊壓在豎直墻上而靜止,對此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鐵塊B肯定(kndng)受A給它的豎直向上的摩擦力 B鐵塊B肯定(kndng)受墻給它的豎直向上的摩擦力C. 鐵塊A肯定(kndng)受B給它的豎直向上的摩擦力D. A、B之間的摩擦力方向是無法判斷的第4頁/共36頁第四頁,共36頁。【解析】選A、B整體為研究對象,豎直方向為保持(boch)靜止,B一定受到墻給它豎直向上的摩擦力,如圖所示;再選A為研究對象,為保持(boch)靜止,豎直方向一定受到B給它豎直向上的摩擦力,如圖所示,則B受到A給它豎直向下的摩擦力.【答案】見解析第5頁/共36頁第五頁,共36頁。1.根據(jù)要求畫出下面(xi mian)物體的受力示意圖.畫出
4、圖中物2. 體A受力的示意圖,并寫出力的名稱第6頁/共36頁第六頁,共36頁。【解析【解析(ji x)】力的示意圖如圖】力的示意圖如圖 【答案【答案(d n)】見解析】見解析第7頁/共36頁第七頁,共36頁。力的合成力的合成第8頁/共36頁第八頁,共36頁。第9頁/共36頁第九頁,共36頁。第10頁/共36頁第十頁,共36頁。2(2008江蘇質(zhì)檢)如圖所示,物體m與斜面M一起 靜止在水平面上(min shn).若將斜面的傾角稍微增大一 些,且物體m仍然靜止在斜面上(min shn),則( ) A斜面對物體的作用力變小 B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變大 C.水平面與斜面體間的摩擦力變大 D. 水平面與斜
5、面體間的摩擦力變小第11頁/共36頁第十一頁,共36頁。【答案【答案(d n)(d n)】B B【解析【解析(ji x)(ji x)】斜面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為斜面體對物體的】斜面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為斜面體對物體的支持力與摩擦力的合力,由于物體處于靜止,因此斜面體對支持力與摩擦力的合力,由于物體處于靜止,因此斜面體對物體的作用力與重力等大反向,由于物體的作用力與重力等大反向,由于稍微增大一些后,物稍微增大一些后,物體仍靜止在斜面上,因此斜面體對物體的作用力與重力仍等體仍靜止在斜面上,因此斜面體對物體的作用力與重力仍等大反向,斜面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變,大反向,斜面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變,A A錯;斜面體
6、對物體錯;斜面體對物體的靜摩擦力等于物體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即的靜摩擦力等于物體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即f=mgsin f=mgsin ,若若稍微增大一些,摩擦力增大,稍微增大一些,摩擦力增大,B B正確;對整體研究,整正確;對整體研究,整體沿水平方向不受其他外力,沒有相對滑動的趨勢,因此水體沿水平方向不受其他外力,沒有相對滑動的趨勢,因此水平面與斜面體間的摩擦力一直為零,平面與斜面體間的摩擦力一直為零,C C、D D錯誤錯誤. .第12頁/共36頁第十二頁,共36頁。力的分解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同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在力的分解過程中,常常要考慮力的實際作用效果和實際需要
7、,這樣才能使力的分解具有唯一性,否則力的分解將失去實際意義. 1.幾種分解中的有解、無解情況(qngkung): (1)已知一條確定的對角線,可以作出無數(shù)個平行四邊形,故將一個力分解成兩個分力,有無數(shù)解;第13頁/共36頁第十三頁,共36頁。 (2)已知合力和兩個分力的方向,求兩個分力的大小時,有唯一解; (3)已知合力和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時,有唯一解; (4)已知合力和兩個分力的大小,求兩個分力的方向時,有兩解(在一個平面內(nèi))或無解(w ji).當|F1-F2|F或FF1+F2時無解(w ji). (5)已知合力和一個分力的大小以及另一個分力的方向,求這個分力的方
8、向和另一個分力的大小時,其分解方法可能可能有一組解、兩組解或無解(w ji).如圖 第14頁/共36頁第十四頁,共36頁。第15頁/共36頁第十五頁,共36頁。第16頁/共36頁第十六頁,共36頁。第17頁/共36頁第十七頁,共36頁。 3.在動力學中常用的力的分解方法:正交分解法 (1)將一個力分解為相互垂直的兩個分力的分解方法叫力的正交分解法.該分解法可以利用直角坐標和直角三角形對力進行處理,關(guān)系簡單,計算(j sun)簡便.如圖:第18頁/共36頁第十八頁,共36頁。 (2)多個共點力合成的正交分解法的基本步驟: 以共點力的作用點為坐標原點建立直角坐標(zh jio zu bio),使得
9、盡量多的力落在坐標軸上,讓需要分解的力越少越好,并規(guī)定好正方向.將不在坐標軸上的每一個力進行分解,利用三角函數(shù)求出每個分力的大小.與正方向相同的為正,相反的為負,用代數(shù)和的辦法分別求出x軸和y軸上的合力Fx、Fy.第19頁/共36頁第十九頁,共36頁。 如圖所示,物體靜止在光滑的水平(shupng)面上,力F作用于物體O,現(xiàn)要使合力沿OO方向,那么必須同時再加一個力F.這個力的最小值是cosFsinFtanFcotFA. B. C. D.第20頁/共36頁第二十頁,共36頁。sinF【解析】由作圖看出(kn ch),當F與OO(合力方向)垂直時,最小F為 .【答案(d n)】B第21頁/共36
10、頁第二十一頁,共36頁。求解靜態(tài)物體的平衡問題求解靜態(tài)物體的平衡問題 解決物體的平衡問題遵循的基本規(guī)律是共點力作用(zuyng)下物體的平衡條件: 1.處理共點力平衡問題常用的方法0F 合方法內(nèi)容分解法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將某一個力按力的效果進行分解,則其分力和其他里在所分解的方向上滿足平衡條件合成法物體受幾個力的作用,通過合成的方法將它們簡化成兩個力,這兩個力滿足二力平衡條件正交分解法將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所受的力,分解為相互正交的兩組,每一組的力都滿足二力平衡條件力的三角形法物體受同一平面內(nèi)三個互不平行的力的作用平衡時,這三個力的矢量箭頭首尾相接,構(gòu)成一個矢量三角形,這三個力的合力為零,利用
11、三角形定則,根據(j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數(shù)學知識課求解未知力.第22頁/共36頁第二十二頁,共36頁。 2.應(yīng)用共點力平衡條件解題的一般步驟 (1)選取研究對象,選取某個物體或多個物體(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幾個物體的結(jié)點,幾根繩或繩和棒之間的結(jié)點常常是平衡問題的研究對象. (2)分析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并作出受力圖(lt) (3)選取研究方法 一般的方法有分解法、合成法、正交分解法、力的三角形法等,采用哪種方法視具體問題而定. (4)利用平衡條件建立方程并求解.第23頁/共36頁第二十三頁,共36頁。m4.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面上, 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傾角為
12、 質(zhì)量 為 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豎直墻壁之間, A和B都處于靜止(jngzh)狀態(tài),球地面對三棱柱的支持力 和摩擦力各為多少?第24頁/共36頁第二十四頁,共36頁。第25頁/共36頁第二十五頁,共36頁。【答案】見解析【方法歸納】靈活地選取研究對象(duxing)可以使問題簡化;對于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兩個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在不涉及內(nèi)力時,優(yōu)先考慮整體法.第26頁/共36頁第二十六頁,共36頁。三種特殊的平衡問題三種特殊的平衡問題 1.三種特殊的平衡問題 (1)動態(tài)平衡問題:通過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體的狀態(tài)發(fā)生緩慢的變化,而在這個過程中物體又始終處于一系列的平衡狀態(tài) (2)臨界問題:當某物理量變
13、化時,會引起其他幾個物理量的變化,從而使物體所處的平衡狀態(tài)“恰好出現(xiàn)”或“恰好不出現(xiàn)”,在問題的描述中常用(chn yn)“剛好”、“剛能”、“恰好”等語言描述 (3)極值問題:平衡物體的極值,一般指在力的變化過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問題. 2.解決動態(tài)平衡、臨界與極值問題的常用(chn yn)方法第27頁/共36頁第二十七頁,共36頁。方法方法步驟步驟解析法解析法選某一狀態(tài)對物體受力分析選某一狀態(tài)對物體受力分析將物體受的力按實際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將物體受的力按實際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與已知量的關(guān)系表達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與已知量的關(guān)系表達式式根據(jù)已知量的變化情況來確定未知量的
14、變化根據(jù)已知量的變化情況來確定未知量的變化情況情況圖解法圖解法選某一狀態(tài)對物體受力分析選某一狀態(tài)對物體受力分析根據(jù)平衡條件畫出平行四邊形根據(jù)平衡條件畫出平行四邊形根據(jù)已知量的變化情況,畫出平行四邊形的根據(jù)已知量的變化情況,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邊角變化邊角變化確定未知量大小、方向的變化確定未知量大小、方向的變化第28頁/共36頁第二十八頁,共36頁。210/m s 如圖所示,小球的質(zhì)量為M兩根輕繩BO、CO系好后,將繩固定(gdng)在豎直墻上,在小球上加一個與水平方向夾角為600的力F,使小球平衡時,兩繩均伸直且夾角也為600,求拉力 F的大小范圍.(g取 )第29頁/共36頁第二十九頁,共36頁
15、。第30頁/共36頁第三十頁,共36頁。第31頁/共36頁第三十一頁,共36頁。45FT1FT25. 如圖所示,電燈的重力G=10N,AO繩與頂板間的夾 角為 ,BO繩水平,則AO繩所受的拉力 和BO 繩所受的拉力 分別為多少?如果保持A、O位置 不變,當B點逐漸向上移動到O點的正上方時,AO、 BO繩的拉力大小是如何變化的?,第32頁/共36頁第三十二頁,共36頁。【解析】(1)先分析物理現(xiàn)象,為什么繩AO、BO受到拉力呢?原因是OC繩受到電燈的拉力使繩張緊產(chǎn)生的,因此OC繩的拉力產(chǎn)生了兩個效果(xiogu),一是沿AO向下的拉豎AO的分力,另一個是沿BO繩向左的拉緊BO繩的分力.畫出平行四邊形,如圖所示.因為OC繩的拉力等于電燈的重力,因此由幾何關(guān)系得: 110 2sinTGFN2cot10TFGN第33頁/共36頁第三十三頁,共36頁。OFOFOF111、FT2FT2其方向分別為沿AO方向和沿BO方向(如圖所示). (2)由上分析得,OC繩的拉力效果(xiogu)有兩個,一是沿AO繩拉緊AO的效果(xiogu),另一個是沿BO繩使BO繩拉緊的效果(xiogu).根據(jù)OC繩拉力的效果(xiogu),用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OC繩的拉力和兩個分力在OB繩方向變化時的幾個平行四邊形,如圖所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養(yǎng)豬場租賃合同書
- 跨境電商平臺運營策略及市場拓展研究
- 油茶種苗采購合同范本
- 船舶配件合同范本
- 通訊配件出售合同范本
- 復工復產(chǎn)培訓計劃
- 室內(nèi)線安裝合同范本
- 2025電梯設(shè)備安裝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外景拍照合同范本
- 2025水果購銷合同標準格式
- 供水管網(wǎng)施工組織設(shè)計
- 最全的冷軋知識材質(zhì)牌號分類及生產(chǎn)工藝
- 易制毒、易制爆化學品安全培訓
- 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與求法
- 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培訓(課堂PPT)
- 氣化風機檢修工藝規(guī)程
- 美女金喜善寫真集
- 大學物理平面電磁波ppt課件
- 八年級下寫字課
- 前列腺癌臨床路徑(最全版)
- 廠長勝任力模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