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復習課件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復習課件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復習課件_第3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復習課件_第4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復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階段復習課第二單元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1.1.原因原因( (必要性必要性):):(1)(1)經濟根源經濟根源:15:15世紀前后世紀前后, ,西歐國家西歐國家_發展發展, ,出現出現_。人們對黃金、白銀的渴望日趨強烈。人們對黃金、白銀的渴望日趨強烈。(2)(2)社會根源社會根源: :馬可馬可波羅行紀波羅行紀在西歐流傳在西歐流傳, ,很多人渴望到東很多人渴望到東方方“_”_”。(3)(3)商業危機商業危機:15:15世紀中葉世紀中葉,_,_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商路。商路。(4)(4)宗教根源宗教根源: :教會鼓勵人們去遙遠的東方傳播教會鼓勵人們去遙遠的東方傳播_。商品經

2、濟商品經濟資本資本主義萌芽主義萌芽尋金尋金奧斯曼土耳其奧斯曼土耳其天主教天主教一、新航路開辟的背景一、新航路開辟的背景2.2.條件條件( (可能性可能性):):(1)(1)主觀條件主觀條件:_:_統治者積極支持海外探險活動。統治者積極支持海外探險活動。(2)(2)客觀條件客觀條件: :歐洲歐洲_和造船技術的發展和造船技術的發展, ,地圓學說的傳地圓學說的傳播。播。葡萄牙、西班牙葡萄牙、西班牙航海技術航海技術二、新航路開辟的影響二、新航路開辟的影響1.1.對世界對世界: :(1)(1)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 ,各地的文明開始會合交融各地的文明開始會合交融, ,

3、日益連成一個整體。日益連成一個整體。(2)(2)歐洲的商人們開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業聯系歐洲的商人們開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業聯系, ,以西歐為以西歐為中心的中心的_開始出現。開始出現。世界市場的雛形世界市場的雛形(3)(3)對歐洲,引發對歐洲,引發“商業革命商業革命”和和“價格革命價格革命”。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貿易規模不斷擴大, ,商品種類日益增多。商品種類日益增多。商業經營方式也發生變化商業經營方式也發生變化, ,股份公司、證券交易所紛紛出現股份公司、證券交易所紛紛出現, ,商業的地位日益重要。商業的地位日益重要。貿易重心由原來的貿易重心由原來的_區域轉移到區域轉移到_。引發引發“價格革命

4、價格革命”: :黃金白銀的大量流入黃金白銀的大量流入, ,造成物價上漲造成物價上漲, ,依依靠固定地租為生的靠固定地租為生的_地位下降地位下降, ,從事商品生產的從事商品生產的_實力上升。實力上升。(4)(4)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 ,促進了促進了_發展。發展。地中海地中海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封建地主封建地主資產階資產階級級資本主義資本主義1.1.特征特征: : (1) (1)貿易范圍不斷擴大。貿易范圍不斷擴大。 (2)(2)以搶占殖民地為基礎。以搶占殖民地為基礎。 (3)(3)搶掠和欺詐為手段。搶掠和欺詐為手段。 (4)(4)具有明顯野蠻性和血腥性。具有明顯野蠻性

5、和血腥性。三、早期殖民擴張的特征與影響三、早期殖民擴張的特征與影響 2. 2.影響影響: : (1) (1)對殖民國家對殖民國家: :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財富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財富, ,轉化為資本轉化為資本, ,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新的全球貿易加速了西歐經濟的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新的全球貿易加速了西歐經濟的發展發展, ,為即將發生的工業革命創造了條件。為即將發生的工業革命創造了條件。 (2)(2)對殖民地:對殖民地: 破壞性破壞性: :是災難是災難, ,殖民者的掠奪造成亞、非、拉地區經濟殖民者的掠奪造成亞、非、拉地區經濟破壞和貧窮落后破壞和貧窮落后, ,是這些地區在現代落伍的歷史

6、根源之一。是這些地區在現代落伍的歷史根源之一。 建設性建設性: :殖民主義帶來了先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殖民主義帶來了先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想觀念, ,客觀上促進了殖民地歷史的發展和進步。客觀上促進了殖民地歷史的發展和進步。 (3)(3)對世界對世界: :打破世界的相對孤立狀態打破世界的相對孤立狀態, ,使世界日益成為相使世界日益成為相互影響、聯系緊密的整體。互影響、聯系緊密的整體。1.1.地理優勢地理優勢: :處于大西洋航運中心處于大西洋航運中心, ,便利了其對外殖民活動。便利了其對外殖民活動。2.2.制度優勢制度優勢:17: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

7、 ,較早確立了資本主較早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義制度。3.3.政策優勢政策優勢: :英國政府一貫重視海外事業英國政府一貫重視海外事業, ,采用采用“重商主義重商主義”政政策策, ,把爭奪海上霸權放在首要地位。把爭奪海上霸權放在首要地位。四、英國確立殖民霸權地位的原因四、英國確立殖民霸權地位的原因 4. 4.經濟優勢經濟優勢: :資本主義工商業發達資本主義工商業發達, ,為海外殖民擴張提供了為海外殖民擴張提供了物質基礎。物質基礎。 5.5.軍事優勢軍事優勢: :英國重視海軍建設英國重視海軍建設, ,擁有歐洲首屈一指的海軍擁有歐洲首屈一指的海軍, ,為海外殖民擴張提供了軍事上的保障。為海外殖民擴張提

8、供了軍事上的保障。 6.6.思想優勢思想優勢: :經過宗教改革經過宗教改革, ,清教徒運動興起清教徒運動興起, ,思想意識解思想意識解放。放。1.1.政治前提:政治前提:1717世紀英國發生資產階級革命世紀英國發生資產階級革命, ,從法律上保證資從法律上保證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各要素自由流通本主義經濟發展各要素自由流通, ,從而為工業革命創造前提。從而為工業革命創造前提。2.2.市場:英國擁有廣闊的商品市場。到市場:英國擁有廣闊的商品市場。到1818世紀中葉世紀中葉, ,英國成為英國成為海上霸主海上霸主, ,在北美和南亞擁有廣闊的殖民地。這就成為其商品在北美和南亞擁有廣闊的殖民地。這就成為其商品傾

9、銷地。傾銷地。3.3.資金:奴隸貿易和海外市場的拓展為英國積累大量資本。英資金:奴隸貿易和海外市場的拓展為英國積累大量資本。英國積極參與奴隸貿易國積極參與奴隸貿易, ,成為最大的奴隸販子。成為最大的奴隸販子。五、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五、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 4. 4.勞動力:英國國內的圈地運動勞動力:英國國內的圈地運動, ,一方面促進農業發展和一方面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村資本主義興起農村資本主義興起, ,另一方面為資本家提供了大量雇傭勞動力。另一方面為資本家提供了大量雇傭勞動力。 5.5.原料:英國國內煤鐵資源豐富原料:英國國內煤鐵資源豐富, ,為制造機器提供原料。為制造機器提供原

10、料。 6.6.交通:英國國內交通便利交通:英國國內交通便利, ,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 ,有利于有利于工業的發展。工業的發展。 7.7.技術:工場手工業時期的技術積累為大機器發明創造技技術:工場手工業時期的技術積累為大機器發明創造技術前提。術前提。 8.8.組織形式:工場手工業生產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組織形式:工場手工業生產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直接促直接促使生產技術重大變革。使生產技術重大變革。六、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第二次工業革命比較六、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第二次工業革命比較 項目項目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異異開始時間開始時間1818世紀世紀6060年

11、代年代1919世紀中后期世紀中后期發明來源發明來源生產、生活總結生產、生活總結, ,科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結合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主要標志主要標志以改良蒸汽機的應以改良蒸汽機的應用為標志用為標志以電力、內燃機的廣以電力、內燃機的廣泛運用為標志泛運用為標志工業重點工業重點以輕紡工業為主以輕紡工業為主以重化工業為主以重化工業為主國家國家從英國開始從英國開始, ,局限于局限于少數國家少數國家在多個國家同時展開在多個國家同時展開( (美、德是中心美、德是中心) )項目項目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異異生產組織生產組織形式形式工廠取代手工工

12、場工廠取代手工工場確立了大企業制、確立了大企業制、壟斷制壟斷制經營政策經營政策自由經營、自由貿易自由經營、自由貿易壟斷壟斷對生產力對生產力的影響的影響使人類進入使人類進入“蒸汽時蒸汽時代代”使人類進入使人類進入“電氣電氣時代時代”同同兩次工業革命都對人們的生產方式、生存狀態、社會經兩次工業革命都對人們的生產方式、生存狀態、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兩次工業革命本質上濟結構的改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兩次工業革命本質上都是人們對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過程都是人們對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過程, ,都促都促進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進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都帶來了生產關系的深刻變化都帶

13、來了生產關系的深刻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建社會 中國人民英勇抗爭中國人民英勇抗爭 農民階級掀起了太平天國運動。 萌發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萌發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林則徐、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 中國近代化起步中國近代化起步 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民資產生。 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中國人民的抗爭和探索中國人民的抗爭和探索 農民階級的義和團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的維新變法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中國民族資本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