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人的體溫及其調節教案(人教大綱版)_第1頁
高三生物人的體溫及其調節教案(人教大綱版)_第2頁
高三生物人的體溫及其調節教案(人教大綱版)_第3頁
高三生物人的體溫及其調節教案(人教大綱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1.4 人的體溫及其調節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1)人的體溫及其意義(知道);    (2)體溫的調節(知道)。    2態度觀念方面    人的體溫過高或過低并非一定是壞事,應辯證對待。通過阿蒙森(Roald Amundsen l8721928)征服南極的故事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勇氣。    3能力方面    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對比,并繪制直觀圖;培養化繁為簡的思維能

2、力。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體溫的意義及其調節。    難點:體溫的調節。    教學模式    小組討論探究學習。    教學手段    實物投影儀(將所用的圖片與文字資料放大)。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設計思路    教師從學生最熟悉的體

3、溫測量開始,以不斷地設疑來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將問題與學生的答案寫在紙上,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給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視覺刺激。通過組織學生討論、記錄,一方面發展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說讀寫四個語言中樞以提高學生記憶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設疑,由學生經討論后解疑。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探索的過程,能夠體現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作業,完成下表。家庭成員一日內體溫變化調查表(腋窩溫度) 成員年齡6:009:0012:0015:0018:0021:00睡前平均溫度母親父親自己&

4、#160;結論    一、引言    1910年英國斯科特(Scott Robert Falcon l8681912)探險隊和挪威阿蒙森探險隊都宣布將向南極點進軍,兩支探險隊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角逐。阿蒙森一行五人,用狗拉雪橇,經過千辛萬苦于1911年12月14日成為第一批到達南極極點的人。而斯科特探險隊一行五人,使用的是馬拉和人拉的雪橇,結果馬在嚴寒中陷入了泥沼。他們用雪橇拉著設備,頂風冒雪經過82天,于1912年1月16日終于到達南極點。在南極探險的路上跋涉了1450 km之后,歸途中因饑餓勞累倒下。攀登南極點的角逐是南極考察熱中

5、光輝的一頁。  (資料來自: http:/)    兩支探險隊都在零下三十七度的南極艱難跋涉,阿蒙森隊的勝利表明人類可以戰勝嚴寒,而斯科特隊永遠留在了南極也表明如果嚴寒加上饑餓、疲憊也會危及人類的生命。    地球上的氣溫可高至60 ,低至零下70 。人類的足跡幾乎遍布全球,在不同的環境中,人是怎樣維持體溫恒定的呢?    二、新課    【教師活動】(提出問題,投射在大屏幕上)    某人用三種常用測體溫的方法,得到了三個不同的數值,

6、到底哪個是他的體溫呢?口腔溫度腋窩溫度直腸溫度37.2 36.7 37.4     【學生活動】(分析討論,得出結果)    學生明確:體溫指的是身體內部的溫度,即內環境的溫度,而上述的三種方法測出的都是體表溫度,用于代替體溫。    【教師活動】組織學生匯報自己的預習作業,從中得出什么結論?    (1)面對全班同學的數據,如何進行比較?(進行研究方法的訓練)    (2)如何使比較的結果更直觀?(組織學生繪制直觀圖)  &

7、#160;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得出比較項目:    1選擇一個人的數據可得出什么結論?    2選擇一個家庭的數據可得出什么結論?    3選擇同一年齡同一性別學生的個人數據可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繪制上述比較的直觀圖,用實物投影儀展示井得出結論:    1同一個人的體溫晝夜有差別,不超過一度。    2不同年齡的人體溫有差異,年輕者體溫高于年老者。    3體溫會有個體差異。&#

8、160;   4體溫會因活動量的改變而改變。因此被試者應處于平靜狀態中進行測量。    【教師活動】(設疑,將問題用實物投影儀投射在大屏幕上)體溫恒定是不是體溫維持一個數值?體溫恒定的意義是什么?恒定的體溫是怎樣影響新陳代謝的呢?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討論,明確:    1體溫相對恒定是指體溫在一個范圍內變動。    2體溫恒定是生命活動進行的必要條件。    3恒溫動物能擺脫環境的限制,無論天氣如何,只要體溫恒定就能

9、進行代謝活動。    4相對恒定的體溫可以保證酶在最適溫度下發揮催化作用。    【教師活動】(設疑,將問題用實物投影儀投射在大屏幕上)    1為什么斯科特探險隊因饑餓勞累凍死在南極?    2體溫是哪來的?產熱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3主要細胞器是什么?    4能源物質是什么?    5主要能源物質是什么?    6散熱的結構有哪些? &#

10、160;  【學生活動】分析討論,明確:    體溫是機體代謝活動的結果,也是生命活動必需的條件。    產熱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臟。安靜狀態下以肝臟產熱為主,運動時以骨骼肌產熱為主,產熱的主要細胞器是線粒體。    能源物質是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主要能源物質是糖類。    散熱主要由皮膚經傳導、對流、輻射和蒸發完成。    【教師活動】(設疑,將問題用實物投影儀投射在大屏幕上)體溫的相對恒定是由

11、于下面等式成立:產熱=散熱。請大家分析:在炎熱和寒冷的環境中怎樣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呢?    【學生活動】閱讀、討論,得出結論:寒冷環境中增加產熱,減少散熱;炎熱環境中減少產熱,增加散熱。炎熱環境中可以減少產熱,但不產熱是不可能的,因為有機物氧化分解合成ATP的同時必然伴隨著熱量的釋放。故炎熱環境中以增加散熱為主。    【教師活動】(設疑,將問題用實物投影儀投射在大屏幕上)請分析在寒冷和炎熱的環境中怎樣調節產熱與散熱以保持體溫的相對恒定呢?調節機制是什么?是神經調節還是體液調節?神經調節的調節中樞在哪里?  &#

12、160; 【學生活動】分析討論,得出結論:    1增加產熱的生理活動有:骨骼肌會不自主地顫抖,皮膚立毛肌收縮,增加產熱;有關神經作用于腎上腺促使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導致機體的代謝活動增強,產熱量增加。    2減少散熱的生理活動有:幾乎不出汗,以減少蒸發散熱;皮膚血管收縮,減少皮膚的血流量,以減少對流散熱和輻射散熱;皮膚立毛肌收縮,產生“雞皮疙瘩”,縮小汗毛孔,減少熱量散失。    3神經和體液共同調節,神經調節是通過反射弧實現的,體溫調節中樞在下丘腦。列出調節機制示意圖。(見板書設計)(用實物投影儀投

13、射在大屏幕上)    【教師活動】分析下列兩個不等式:散熱>產熱、散熱<產熱時,人的體溫將會怎樣變化?分析其中的利與弊。    【學生活動】討論后回答,應明確:因為人體調節體溫的能力是有限的,當長時間置身于寒冷環境中,機體產生的熱量不足以補償散失的熱量,會引起體溫降低;而在高溫環境中過久,會因體內熱量散不出去,導致體溫升高。    【教師活動】講述體溫調節的障礙。    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應特別注意的是低溫抑制酶的活性,而高溫則使酶失活。因此,繪制酶的活性與溫度的

14、關系曲線時,應注意低溫時曲線不能達到酶活性的零點,而高溫則曲線可以達到零點。于是可以說體溫過高會致人死亡,而體溫過低則不一定。    發熱與體溫過高:發熱是許多疾病的癥狀,原因很多:如感染、腫瘤、內分泌失常、免疫紊亂、組織損傷、毒物和藥物作用等。因為代謝增加、產熱量增加而散熱相對減少了,體溫因此上升,但人還會有冷的感覺,(可能是因皮膚血管收縮而引起的一種感覺)這種冷的感覺,可引起寒顫,使體溫更快地上升。    發熱后體溫一般不超過40 。體溫高于40 ,稱為體溫過高,體溫高達445 而能生存的已是罕見。一般認為人的最高致死體溫大約是4

15、55 ,這可能與蛋白質在4550 之間開始變性有關。體溫過低會不會也一定導致人的死亡呢?讓我們來認識一下2001年最小的新聞人物: 13個月大的小艾里卡。(用實物投影儀投射在大屏幕上)2001年2月底的加拿大埃德蒙頓市的氣溫仍然在攝氏零下30度以下。只有13個月大、剛學會走路的女嬰艾里卡只穿著紙尿褲和一件T恤衫走向零下30度的室外!    等她被發現時,身體已經僵硬,心臟也停止了跳動,體溫已經下降到攝氏16度!    在醫護人員的救助下奇跡發生了:艾里卡的心臟突然跳動了一下,接著竟然連續跳動起來!小家伙復活了。科學家因此斷言:凍體復活

16、不是夢。    事實上,人體細胞冷凍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比如在治療不育癥時使用的精子冷凍、卵子冷凍、胚胎冷凍技術。    科學家預測,人體冷凍技術在未來的應用將十分廣泛。可以把患了絕癥的病人冷凍起來,幾百年后當相關的技術出現后,再使其復活,經治療而獲得健康;再有,可以把字航員冷凍起來暫停人體老化的程序,數光年之后,他們抵達某個星系后解凍,他們的年齡就和離開地球時完全一樣,沒有任何衰老。人體冷凍技術使人的太空旅行有了實現的可能。目前不能確定人的最低致死體溫。    除這種奇跡之外,有些情況也會導致體溫過低

17、: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不足、腦血管疾病或麻醉藥中毒時體溫也會降低。人的體溫下降至20 時,通常不能恢復。    臨床上用人工冷卻法使人進入麻醉狀態,稱為低溫麻醉。體溫一般不低于28,可以阻斷血液循環1015 min腦組織和心肌機能不會遇到嚴重障礙,為做腦、心臟手術創造了有利條件。    上述學習的體溫調節是生理性調節,動物體還可以通過自覺行為來調節體溫,如不在極端環境中停留過長等。大家還可以繼續思考:還有什么自覺行為可以調節體溫呢?    重點提示    1引導學生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分析得出:體溫因年齡、性別、活動量等不同而變化。    2. 體溫恒定的調節應抓住產熱與散熱相等這個主干,再分析產熱與散熱的生理活動,再分析神經和體液的調節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