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上冊 戊戌變法習題精選 新人教版_第1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 戊戌變法習題精選 新人教版_第2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 戊戌變法習題精選 新人教版_第3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 戊戌變法習題精選 新人教版_第4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 戊戌變法習題精選 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7課戊戌變法夯實基礎典型題1、公車上書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B清政府的腐朽統治C馬關條約的簽訂 D西方先進思想的傳入2、揭開維新變法運動序幕的事件是( )A公車上書 B組織強學會 C馬關條約的簽訂 D戊戌政變3、下列關于嚴復的敘述,正確的是( )A、戊戌變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 B、地主階級知識分子C、生物學家,翻譯了天演論 D、資產階級革命家4、天演論的進步作用表現在( )A、啟發知識積累探索西方社會 B、為推翻清朝專制統治提供了理論指導C、促進了人們反對外來侵略的愛國主義情感 D、廣泛傳播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5、如果你想查找有關康有為戊戌變法的史料,以下不需要搜索的是

2、 ( )A、新民主主義革命網 B、歷史名人網 C、戊戌風云網 D、中國變法與革命網6、戊戌變法的起止時間是( )A.1898年6月到9月 B.1898年5月到8月 C.1899年春 D.1899年6月到9月7、戊戌變法的下列內容中,最能體現資產階級利益的是 ( )A.改革政府機構,任用維新人士 B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C.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傳播新思想 D創辦報刊,開放言論8、譚嗣同被慈禧太后殺害后,街頭巷尾的人們議論紛紛,你認為符合史實的議論是( )A、他是洋人的密探,賣國求榮 B他甘為變法而捐軀C慈禧太后殺的是貪官 D他是沒有地方可逃9. 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不包括( )A光緒帝沒有實權

3、B變法觸動了頑固派的利益C袁世凱出賣維新派 D維新派發動了群眾10、下列關于戊戌變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是維新派發動并領導的一場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B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實行變法C戊戌變法從開始到結束歷時103天,因此又稱“百日維新”D使中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能力提高典型題易錯題11、維新變法運動只進行了百余天就宣告失敗,說明了 ( )A維新派事先沒有請示慈禧太后,她對此十分不滿B支持變法的光緒是個沒有實權的皇帝,維新派對此沒有清醒的判斷C維新派頒布的變法法令損害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利益D清朝的封建勢力還十分強大12.戊戌變法運動的實質是( )A.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的斗爭 B

4、.開明地主與頑固官僚的斗爭C.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的斗爭 D.西方文化與傳統儒學的斗爭13.戊戌變法的歷史作用主要表現在( )A.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B.促進了思想解放C.創建了近代第一批機器工業 D.挽救了民族危亡創新題14、同學們舉行猜謎活動,有則謎語是“身體好才能工作好”,打一維新時期的歷史人物( )A.康有為 B梁啟超 C譚嗣同D光緒帝15、1891年1月的一天,有一位清朝官員試圖用這樣一番話教訓康有為:“你老是變法呀,變法呀,可是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變的!”通過這番話請你判斷這位官員應屬于( )A、頑固派 B、維新派 C、革命派 D、激進民主主義者16、人物肖像藝術有其獨特藝

5、術魅力,參照左圖欣賞右圖。圖中的人物是 ( )圖2-7-1A林則徐 B魏源 C康有為 D嚴復17天演論譯成后,先是在報刊連載,正式出版后,立即風行全國,一時間, 成為社會上最流行的回頭禪 ( )A“以夷制夷” B“師夷長技以制夷”C“自強求富” D“物競天擇,適者生存”18、閱讀下列材料: “若不及時圖治,數年之后,四鄰交逼,不能立國”。“萬國報館議論沸騰,咸以分中國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發瓜分豆剖,漸露機芽,恐懼國惶,不知死所”。“亂機遍伏,即無強敵之逼,揭竿斬木,已可憂危”。請回答:(1)這段材料出自何人之口?(2)材料中的“瓜分豆剖”“揭竿斬木”暗指什么?(3)依據史實說明戊戌變法的結果

6、。19、(情境題)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殺害了“戊戌六君子”。行刑時,譚嗣同對圍觀的群眾,大聲地說道:“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隨后,劊子手舉起屠刀,譚嗣同倒下了。當時,他才33歲。請你指出“有心殺賊”中的“賊”指的是什么?為什么他會感到“無力回天”?在戊戌政變當日,譚嗣同本來有機會可以逃走,但他不愿逃走,表示甘愿為變法流血犧牲,最終就義。有人認為,譚嗣同應該逃走,以便日后再圖維新事業。你同意哪種觀點?為什么?拓展探究典型題綜合題20、嚴復的主張包括 ( )要救國,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維新改革“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師夷長技以制夷”“

7、自強保種”,救亡圖存,反對外來侵略A B C D21、閱讀下列材料: 是以生今日,乃轉于西學討論國聞,審改自鏡之道,又斷乎不如是也,赫胥黎氏此書所論,與吾古人有甚合者。且于身強保種之事,反復三致意焉。 嚴復天演論自序閱讀以上材料,請回答:(1)嚴復是在什么情況下翻譯天演論,他譯此書的目的何在?(2)嚴復在這本書中提出了哪些進步觀點,在當時的社會起了什么作用?(3)今天的你應該怎樣面對這個充滿了競爭與挑戰的社會?2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啟超材料二 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曾寫道:同治初年(19世紀60年代初),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對人說:“三十年后,日本其興,中國其弱乎?日人之

8、游歐洲者,討論學業,講究官制,歸而行之;中國人之游歐洲者,詢某廠船炮之利,某廠價值之小,購而用之。強弱之源,其在此乎?”請回答:(1)據材料一回答梁啟超認為變法是天下的公理,那么以他為首發起了什么運動?(2)從俾斯麥的話里可以看出,當時中日兩國學習西方的重點有什么不同?并且導致了什么不同的結果?(3)梁啟超引用俾斯麥的話的根本意圖是什么?2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企業名稱創辦時間地址創辦人安慶內軍械所1861年安慶曾國藩江南制造總局1865年上海曾國藩、李鴻章福州船政局1866年福建馬尾左宗棠輪船××局1872年上海李鴻章注:上海輪船××局創立后三年,外

9、輪損失1300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進口洋布減少十五萬匹。材料二類別頒布的新法改革的舊制政治方面允許官民上書言事(1)改革律制(2)裁撤冗員(3)澄清吏治經濟方面(1)中央設立礦物鐵路局、農工商總局,獎勵農、工、商業的發展;(2)興辦商會、農會等民間團體;(3)改革財政,編制預算決算取消旗人由國家供養的特權,令其自謀生計請回答:(1)材料一、二分別是我國近代史上的哪兩次著名的運動?(2)材料一反映的運動發生在近代哪一段時間?其目的是什么?前期和后期的口號又是什么?(3)材料一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在中國近代起了什么作用?(4)你認為以上兩次運動在中國近代學習西方問題上有何發

10、展變化?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世紀中期,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入侵,中日兩國人民都被驚醒,兩國都開始了近代化的歷程。材料二:康有為主張:“我朝變法,但采鑒日本,一切足矣。”請回答:(1)中日開始近代化歷程的事件各是什么?這兩件事給兩國主要帶來什么結果?這兩件事的不同結果對中日兩國關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時隔20多年后,兩國的海軍進行了一場較量,你知道是哪次戰爭嗎?中國戰敗后,這場探索的重要人物曾說:“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虛有其表。”你認為他為什么會這樣說?請你結合這次探索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安慰一下這位傷感的老人。(3)材料二指的是中國歷史上的哪次變法?這次變法運動的主要領

11、導人是誰?結果怎樣?為什么會出現這 種結果?有什么積極作用?(4)我們應怎樣看待材料二的這場改革?探究題25、(調查研究題)走訪周圍的老人、學者,聽取他們的看法,討論思考:假如戊戌變法成功了,中國會如維新派設計的那樣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嗎?請說明理由。聚焦中考典型題26、將西方進化論學說介紹到中國來的思想家是( )A、魏源 B、嚴復 C、康有為 D、梁啟超 27 18951898年,康有為多次上書光緒帝,主張( )A師夷長技,自強求富     B救國圖存,變法自強    C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

12、160;    D.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28、19世紀末,中國掀起了一場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其主要人物有( )A、林則徐、魏源 B、李鴻章、左宗棠 C、康有為、梁啟超 D、孫中山、黃興29、中國近代歷史上的“百日維新”指的是 ( )A洋務派發起的洋務運動 B康有為等發起的戊戌變法C陳獨秀等領導的新文化運動 D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革命運動30、 “舉國鼓舞歡蹈,爭求上書,民間疾苦,悉達天聽。”這段話描述的是戊戌變法時哪項變法法令的實施情況( )A、允許官民上書言事 B、創辦新式的京師大學堂C、保護農工商業的發展 D、準許創辦報刊和組織學會開放研究典型題31

13、、在評價戊戌變法歷史地位的問題上,有人認為:資產階級所頒布的一系列的新政法令,除京師大學堂保留外,其余都被廢除,是失敗的。也有人認為:在中國近代化的過程中,戊戌變法有重要意義,它為中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礎,功不可沒。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你同意哪種觀點,并說明理由。第7課戊戌變法1.C 2.A 3.A 4.A 5.A 6.A 7.B 8.B 9.D 10.D 11.D12.C點撥:本題旨在考查上學生對戊戌變法運動實質的理解。13.B14、A點撥:本題具有新意,學生可以通過謎面作答。15. A點撥:由題意可判斷“這位官員”與康有為屬于敵對派別,解答此題首先要排除“維新派”這一項。再結合“這位官員”的話

14、,可知“這位官員”頑固守舊,應為頑固派。16.D 17.D18、(1)康有為。(2)“瓜分豆剖”指民族危機,即帝國主義瓜分中國。“揭竿斬木”指國內危機,即農民起義。(3)變法歷時103天,慈禧太后發動了戊戌政變,囚禁了光緒皇帝,下令逮捕并殺害了譚嗣同、楊銳、林旭、楊深秀等6人,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19、“賊”指以慈禧太后為首的統治階級。因為戊戌變法失敗了。第一種觀點:和康有為、梁啟超一起逃走。光緒帝沒有掌握實權,維新勢力十分弱小,在大敵當前的危難時刻,應該選擇逃走,保存力量,以后再圖維新大業,挽救民族危亡。第二種觀點:留下,為維新事業的成功犧牲。這次變法臨近失敗,譚嗣同十分痛心,為了昭示后人,

15、為了以后的變法能夠成功,甘為變法流血犧牲。表現了譚嗣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對維新事業的赤膽忠心,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點撥:本題是通過歷史場景的再現,考查學生的分析、思辨能力。無論持哪種觀點,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據,都是正確答案。20.C21. (1)當時中國正遭到甲午戰爭的失敗,面臨著被列強瓜分的危機;目的是效法西方,推行改革,救國于危亡之中(2)“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推動當時的知識界去探索西方社會,也打擊了封建頑固勢力。(3)今天的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每個人都應該發揮自身的長處,去適應社會的發展,我們作為學生,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文化知識,這樣,以后才能立

16、足于社會,參與競爭。22. (1)戊戌變法(2)日本學習西方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體制,中國只了解西方便宜的炮船;(3)希望清政府能改革圖強,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民主政治,以維護清朝統治。23、(1)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運動 。(2)19世紀6090年代。師夷長技以自強。自強、求富。(3)為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開辟了道路,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對外國資本主義的擴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4)從學習技術到學習制度。24、(1)日本:明治維新;中國: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日益強大。日本明治維新后,很快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并把侵

17、略矛頭對準中國,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主要的敵人。(2)甲午中日戰爭。因為他認識到,僅僅強兵還不能使清朝擺脫困境。貢獻: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的近代化探索開辟了道路,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了抵制作用。(3)戊戌變法。康有為、梁啟超等。變法失敗,除京師大學堂外,其余新政措施全部取消。原因是: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不敢依靠和發動群眾。作用: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科學知識的傳播,有利于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參與政事,有利于革除社會弊端。(4)維新變法旨在變革封建制度,發展中國資本主義,傳播西方先進科技和思想,在

18、當時是符合中國歷史發展趨勢的,有進步意義。點撥:此題是一道綜合性很強的題,要求必須對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內容、結果、作用把握準確,還必須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答案。25、不會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因為戊戌變法是想通過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想依靠朝廷本身改革社會,發展資本主義,這只能是幻想,中國人民要想擺脫帝國主義的侵略,求得國家富強,只有推翻腐朽的清王朝。點撥:本題通過對戊戌變法失敗的結局的考查,使學生明白即使戊戌變法成功了,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也會決定中國不具備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條件。26.B 27.B28、C點撥:此題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題首先判斷19世紀末掀起的這場維新變法運動指的是戊戌變法,解題思路(對所考查知識點內容的判斷)正確,則本題不難解答。29.B30、A點撥:此題考查了對材料的分析能力,分析材料可知A項符合題意。31、贊成前一種說法的理由: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派發動政變,廢除了新法,只保留了京師大學堂,戊戌變法失敗了。)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雖有初步發展,但經濟基礎薄弱,封建勢力強大,頑固派廢除新法是必然的。維新變法倡導變法的理論仍然是借助儒學,說明他們的思想深處有深刻的封建烙印。維新派依靠沒有實權的皇帝進行變法,缺乏廣泛的社會基礎。維新派反對社會革命,變法內容甚至未涉及設議院、開國會、定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