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一單元 時、分、秒課程標準相關依據:1、 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時間的長短。2、能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常見的量有關的簡單問題。教材分析:時、分、秒是實用性很強的數學知識。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難點。本單元主要教學時間單位“秒”,以及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由于時、分、秒之間的進率不是十進制關系,因此,時間單位的換算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重點。同時,教材從教學材料到呈現方式,都十分注重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力求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有關時間的知識。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進一步學習時間單位的內容,學生在一年級已經學會了看整時與半時,初步認識了時針與分針,會
2、讀寫幾時、幾分,掌握了“1時=60分”,由于時、分、秒之間的進率是60,而不是十進制關系,這給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帶來一定的困難。為此要加強學生對鐘表的觀察,讓學生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單元目標: 1、 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有關時間的計算。2、計量以秒為單位的方法及時間的簡單計算的多種算法。3、讓學生在具體情境和活動中對時間觀念獲得充分的體驗。課時安排:本單元分三課時秒的認識 1課時時間的計算 1課時練習一 1課時 總課時:第 課 課題:秒的認識 第一課時學習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分與秒之間的關系,初步建立秒的時間概念。 2、通過觀察與分析,體驗
3、時間在生活中的價值,培養學生遵守、珍惜時間的意識與習慣。 3、體驗一分、一秒內進行的簡單活動。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并掌握 1 分=60 秒。 2、初步建立 1 秒、幾秒、1 分的時間觀念評價任務: 1、通過自主的體驗活動來加深對秒的認識。 2、建立 1 秒、幾秒、1 分的時間觀 念。 3、完成課本4頁做一做、課本第 6 頁第 2 題、3題。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你們看,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 讓我們一起倒 計時,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 一! 2、揭示: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 間單位。
4、3、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操作體驗,探究新知 1、談話: 你都知道哪些關于秒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2、結合學生回答引導探究。 (1)認識秒針。 出示鐘面(沒有秒針) :你看到了些什么? 出示鐘面 (有秒針) : 它與剛才的鐘面有什么不同? 揭示: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就是秒針。 觀察鐘面,秒針還有什么特點? 找一找: 找一找自己學具鐘面上的秒針, 指給同桌看看。 (2)認識 1 秒和幾秒。 揭示:秒針走 1 小格的時間是 1 秒。 秒針走 2 小格的時間是幾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 的?秒針走 1 圈的時間呢?為什么? (3)理解 1 分=60 秒。 課件演示秒針走動 1 圈,學生邊觀察
5、邊說出時間:1 秒, 2 秒,3 秒58 秒,59 秒,60 秒。 課件演示, 學生仔細觀察鐘面, 想一想, 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匯報,教師引導:秒針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針走一圈的同時, 分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幾分鐘?你發現了 什么? 你發現時、分、秒這三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1 時=60 分,1 分=60 秒) (4)認識秒表和秒的計時方法。 課件出示。 這是秒表。一般在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 間。 介紹秒表的計時方法。 課件出示。 有的電子表可以顯示到秒。你知道這個電子表顯示的時刻 嗎?(6 時 55 分 57 秒) 讀出電子表上的時刻。 你還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記錄以秒為
6、單位的時間? 評價要點: 通過觀察學具、多媒體課件演示,知道秒的概念,1 時=60 分, 1 分=60 秒 (5)體驗 1 分鐘、1 秒和幾秒 1 分鐘有多長? 學生閉眼感受 1 分鐘。 1 分鐘能做哪些事? 1 秒究竟有多長呢? 出示鐘表滴答聲,學生閉眼感受。 1 秒鐘能做哪些事? 學生暢談,課件出示。 一秒鐘,獵豹在草原上可飛奔 28 米; 一秒鐘,蜂鳥振翅 55 次; 1 秒鐘, 地球繞太陽轉動 29.8 千米,從太陽接收 486 億千 瓦的能量, 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運行 220 千米,宇宙空間里有 79 個星體發生爆炸結 束其“生命” 。 評價要點: 知道一分一秒的時間內進行的各種活動。
7、 三、課堂練習 1、課本第 6 頁第 1題、2 題、3題 2、課本4頁做一做。 四、全課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 板書設計: 1時=60分 1分=60秒 課后反思: 總課時:第 課時課題:時間的換算及計算第二課時學習目標: 1、學生能根據1時=60分、1分=60秒,進行簡單的換算。 2、學會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3、學生學會科學合理的安排時間,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掌握簡單的時間單位的換算。 2、建立計算經過時間的模型:終點時間起點時間=經過的時間。 課前準備: 師:課件 生:練習本 評價任務: 1、會進行簡單的時間換算。 2、
8、完成課本5頁做一做。練習一 7題、10題。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開學了, 熊大和熊二從熊堡出發去學校, 熊大用了 2 小時, 熊二用了 120 分鐘, 熊大說它用的時間少, 熊二說它的用時少, 它倆誰也不甘示弱。同學們,請你們當裁判,它們倆究竟誰用 的時間少,好嗎? 二、探究新知 (一)單位換算 1、從熊堡到學校,熊大熊二誰用的時間少?為什么 2 時 =120 分?你 是怎么想的? 2、學生獨立思考后,匯報:1 時是 60 分,2 時就是 2 個 60 分,也就 是 60+60=120分。 3、同學間相互說一說。 4、180 秒=( )分,你是怎么想的? 5、練一練:3 分=( )秒 60
9、0 分=( )時 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 先獨立思考,然后與你的同學交流交流。 評價要點: 通過提問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二)時間計算 1、9 月 1 日,小明背著書包上學去了! 課件出示: 2、你從中獲信息?(小明 7 時 30 分離家,7 時 45 分到校)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小明從家 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 3、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獨立思考,然后與小組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4、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收集信息。 5、學生匯報,課件出示: (1)直接數一數,7:30 到 7:45 分針走了 15 分鐘。 (2)7:30 到 7
10、:45 分針走了 3 個大格,是 15 分鐘。 (3)都是 7 時多,直接用 45-30 算出用了 15 分鐘。 6、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 15 分鐘對嗎?你是怎么想的? (7:30 過 15 分鐘就是 7:45,15 分鐘是對的。 )7、寫上答語。 (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 15 分鐘。 ) 8、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9、整理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我們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誰來說說?師做整理板書: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 顧與反思。 評價要點: 學會簡單的時間計算。三、鞏固新知 1、課本5頁做一做。 2、練習一 7題、10題。評價要點: 鞏固所學知識。板書設計: 2時=( )分 想:1時是60分,
11、2時是( )個60分。 課后反思: 總課時:第 課時課題: 時、分、秒的鞏固練習第三課時學習目標: 1、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2、能正確的求出進過的時間 教學重難點: 重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難點:用時針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練習本評價任務: 1、會靈活的進行簡單的時間換算和計算經過的時間。 2、完成課本練習一 4題、5題、6題、8題、9題、11題。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 4 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每一題是怎么比較的, 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比較,只要說得有道理就行。 2、
12、完成“練習一”第 5 題。 讀讀書上的三個例子,并要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做 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 3、完成“練習一”第 6 題。 先讓學生嘗試做一做,分別測量在跑步或跳繩后,1 分鐘 內心跳和呼吸次數的變化情況。 4、完成“練習一”第 8 題。 學生計算經過的時間。如果部分學生有困難,讓他們借助鐘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5、完成“練習一”第 9 題。 指名說說題意。學生獨立列式,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評價要點: 鞏固所學知識。 二、補充題目(課件出示)1 1 分=()秒 36 分2 時 5 分=()秒 10 分1 時 4 時=()分 9 分9 秒 150 秒2 分 40
13、0 分4 時2電影神奇的宇宙從 2:05 開始,到 2:50 結束, 這場電影放映了多長時間? 三、全課總結 你現在回算經過的時間嗎?計算經過的時間應注意什么? 四、作業布置: “ 練習一”的第 11 題。評價要點: 鞏固所學知識。板書設計: 時、分、秒的鞏固練習 時、分、秒的換算 計算經過的時間 課后反思: 第二單元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課程標準相關依據: 能計算兩位數和三位數的加減法,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能運用數及數的運算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整 十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鞏固與提 高。
14、 一方面通過口算和筆算,復習了數和計算的有關知識, 另一 方面也為進一步學習萬以內的數與計算齊了鋪墊的作用。本單元讓 學生在生動、豐富的生活背景中學習數學,使學生感受計算與生活 之間的聯系,體會數學算法的多樣化。學情分析: 學生已掌握了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相關 知識,在此基礎上學習本單元的口算,是比較容易的。由于學生剛 觸兩位數的口算,尤其是先把兩位數分解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 數,在頭腦里留存兩個數,這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 教學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探索了解兩位數加、減兩位 數的不同口算思路。學生在學習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基礎上來 學習三位數加、減三
15、位數(不連續進位、退位),雖然能較容易地 將兩位數減兩位數筆算的方法遷移過來,但是在算理上還不夠清楚, 教師應講清楚筆算法則,以啟發性的思考提醒學生筆算加、減法中 應注意的問題,在100以內的加、減法中,學生已經體會到估算在 現實中生活中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引導學生體驗解決問題 方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單元目標:1、 能正確口算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2、 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3、 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的估算,培養估算意識。4、 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課時安排;(6課時) 兩位數加兩位數 1課時
16、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 1課時 兩位數減兩位數 (退位) 1課時 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1課時 加、減法的估算 1課時 整理和復習 1課時 總課時:第 課時 課題 兩位數加兩位數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能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重點: 1、正確地進行兩位數加法的口算。 2、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習難點: 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評價任務: 1、在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方法后,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完成課本10頁做一做。練習二 1題、2題。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
17、用兩位數加、減整十或一位數。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 23 28 35 63 (20)(3) ( ) (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口算方法。 (1)觀察教材第9頁的主題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消息? (2)出示問題: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3)提問: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求一共多少張車票就是求一年級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級一班 35人,二班34人
18、, 用加法計算,列式:35+34。 (4)這個算是如何計算?互相交流算法。 師:我們學習過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通過觀 察 我們知道35+34中的兩個加數沒有一個是整十數或一位數, 但是我們是否可以把它們轉化成我們學習過的加法然后進行計 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計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個加數拆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比如34 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師:除了這種方法以外,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1:還可以拆分另一個加數35,把35看成30+5,先算 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時把這兩個加數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然后 進行計算也很
19、簡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 30+30=60,4+5=9,再算60+9=69。 2、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口算方法。 (1)出示問題: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2)列式計算:39+44 (3)學生嘗試計算39+44,并說說算法。 經學生自由討論,大致有以下幾種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較算式,發現規律。 師:對比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點: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不同點:前者個位數相加不進位,后者個位數相加進位。 評價要點: 通過教師的引
20、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遷移、并在小組 討論、交流探索中得出兩位數加法的口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1、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節小明用壓歲錢買一個玩具汽車39元,買一個天線寶寶75 元,問他一共用去多少錢? 四、課堂檢測 完成課本10頁做一做。練習二 1題、2題。 評價要點: 鞏固所學知識。 五、課堂小結 1、在這一節課中,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以及它們的計 算方法,我們要利用這個計算方法,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你還有哪些
21、疑問的地方? 板書設計: 35+34= 35+34= 先算35+30=65 先算 30+30=60 再算65+4=69 再算 5+4=9 最后算 60+9= 教學反思: 總課時:第 課時課題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第二課時學習目標: 1、學會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的口算方法。 2、能正確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減兩位數。學習重點: 學會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的口算方法。學習難點: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評價任務: 1、在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的方法后,能正確地進行 口算。 2、完成課本11頁做一做。練習二 5題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口算。 26+41= 19+4
22、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談一談你是怎樣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獲取信息,理解題意。談話: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1頁的例 2內容,說一說從圖文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專線大巴票價:48元,普通快客票價:65元動車票價:54元) 提問: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價比動車貴多少元? (2)專線大巴的票價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嘗試解決,探究算法。 (1)兩位數的不退位減。 師: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該怎么
23、列式呢? 生:用減法計算,列式65-34. 師:我們學習過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的計算方法,這道題 中的減數既不是整十數,又不是一位數,應該怎么計算呢?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然后匯報。 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兩種方法都是把減數54分成50和 4兩部分,然后從被減數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兩位數減 兩位數時,可以把它們轉化成我們學的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 評價要點: 引導學生利用遷移規律在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方法的基礎上, 探索學習新知識,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口算的方法。
24、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本第11頁做一做。 評價要點: 鞏固所學知識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主要講了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的口算方法,一般把減數看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再從被減數里依次減去整十數和一位數。 板書設計: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 65-54=11 方法一: 相同數位相減,列豎式的方法 先算65-50=15 方法二: 先減整十數,在減一位數。 再算15-4=11 教學反思: 總課時:第 課時課題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 學會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的口算方法。 2、 能正確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學習重點: 學會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的口算方
25、法。學習難點: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評價任務: 1、在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的方法后,能正確地進行口 算。 2、完成 練習二 6題、7題學習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口算。 36+43= 29+40= 56+31= 63+32= 45+13= 55+24= 68+21= 62+14= 45+24= 45+42= 52+17= 48+23= 2、談一談你是怎樣算的。 65-40= 65-2= 56-9= 二、探究新知 1、獲取信息,理解題意。談話: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1頁的例 2內容,說一說從圖文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專線大巴票價:48元,普通快客票價65元,動車票價54
26、元) 提問: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價比動車貴多少元? (2)專線大巴的票價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師:怎么解決第二個問題呢? 生:列式65-48. 師:請根據剛剛的口算經驗,嘗試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說 說你們是怎么想的。然后嘗試填寫下列( ):先算65-( )=( ) 再算( )( )=( ) 生:把48拆分成40和8兩部分,從65里分別去掉40和8。 可以先算65-40=25, 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 然后再算57-40=17。學生根據討論填空。 2、比較算式。 65-54= 65-48= 師:觀察上邊的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
27、同點? 相同點:都是兩位數減去兩位數。 不同點:前者不退位,計算時直接個位數減個位數,十位數減 十位數;后者退位, 計算時不能直接減。 評價要點: 引導學生對退位與不退位減法進行比較與區分,從而完善口 算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第6題。 以開火車的方式完成計算,看誰算得又快又準。 2、完成“練習二”第7題。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獨立思考后填空。 (2)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評價要點: 鞏固所學知識。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主要講了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一般把減數看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再從被減數里依次減去整十數和一位數。 板書設計: 兩位數減兩
28、位數(退位) 65-48=17 方法一: 先減整十數,再減一位數。 先算65-40=25 方法二: 先減一位數,再減整十數 再算25-8=17 方法三: 湊十法 教學反思: 總課時:第 課時 課題 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第四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能正確進行計算,掌握筆算方 法。 2、學生能夠用遷移舊知識解決新問題。 學習重點: 1、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及計算的能力。學習難點: 掌握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口算和筆算的算法。學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口算卡。 評價任務: 1、在掌握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方法后,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完成 14頁
29、做一做。練習三 1題、2題 3題。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口算。 53+6= 85-5= 67+9= 72-6= 20+40+3000= 900-700+80= 300+20+60= 80-60+200= 100+400+50= 900-300-200= 2、口答。 (1)6個百和7個十組成的數是多少? 67個十組成的數是多少? (2)540是由幾個百和幾個十組成的? 540是由多少個十組成的? 3、拆數游戲。 (1)把下列各數拆成整百和整十數。 360 480 520 790 210 (2)把下列各數拆成整百和一百幾十的數。 720 270 450 840 910二、探究新知 1、幾
30、百幾十加幾百幾十的筆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1)問題。從題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問 題是什么? (2)列式計算:380+550 (3)探究算法。(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算法1: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2: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 算法3:因為38個十加55個十等于93個十,所以 380+550=930。 師: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計算方法,很厲害,實際上除了用口算 的方法計算之外,還有一種筆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簡便地計 算出結果,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板書筆算豎式: 百 十 個 3 8 0 + 5 1 5 0 9
31、3 0 在豎式計算加法時各數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滿十向前一位進一。 提問:A、豎式中的十位為什么寫3呢? B、為什么百位上不是8(百位上3+5=8,還要加上從十位 進上來的1,所以是9)注意:為了不遺漏加上滿十進上來的一,通 常情況下會在相應的數位上標上一個小一點的“1”,如十位相加為 13,十位上寫3,向百位進一,在百位上寫一個小一點的1,百位相 加為8,再加上進上來的1,百位寫9。 2、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的筆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2)問題,從題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2)列式:550-380 (3)探究算法。(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算法1:55-38
32、=17,所以550=380=170。 算法2:55個十減38個十等于17個十。 師:同樣的,這樣的問題除了口算外還可以列豎式進行計算。 師板書筆算豎式: 百 十 個 5 5 0 - 3 8 0 1 7 0師介紹,豎式計算減法,從個位減起,遇到不夠減的從上一位退一當十繼續減。如550-380,個位相減為0,十位不夠減,從百位上借1,則十位上多了10個十,加上原來的5個十,是15個十,減去8個十,十位上為7,同時百位上退1后剩下4,減3,為1。 追問:為什么百位上是1?注意:為了不遺漏從某數位上推掉的1,通常會在此數位上寫上 一個退位點。 3、總結算法。 小結:用豎式計算加法時,需要注意相同數位必
33、須對齊,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算到這位時,不要忘了加上進上來的“1”。豎式計算減法時,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上不夠減,就向上一位借一當十,合起來再減。 評價要點:1、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試算,并在小組合作交流得出幾百 幾十 幾百幾十的計算方法。 2、做筆算豎式時的幾個注意事項。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三”第1題。 請學生板演,然后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三”第2題。 (1)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2)教師指名回答,說說怎么想的。 3、完成“練習三”第3題。 小組內以開火車的方式說答案,看誰說的又快又準。 4、完成“練習三”第4題。 先說說解題思路,然后指名回答。 評價要點: 鞏固所學知識 四
34、、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收獲了哪些知識?在筆算加減法時需要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380+550=930 550-380=170 百 十 個 百 十 個 3 8 0 5 5 0 + 5 1 5 0 - 3 8 0 9 3 0 1 7 0 課后反思: 總課時:第 課時 課題 加、減法的估算第五課時學習目標: 1、學習估算的一般方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估算。 2、學生養成估算的意識和會運用估算的意識。學習重點: 掌握加、減法估算的方法。學習難點: 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價任務: 1、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估算。 2、完成 練習三 6題、7題、8題 13題
35、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填空。 (1)實驗小學今年有學生1021人,約是( )人。 (2)小明家到學生有492米,約是( )米。 (3)一臺電視機售價是1095元,約是( )元。 (4)學校圖書館又買來新書702本,約是( )本。 小結:這種猜測大約數量的過程叫估計。 2、結合生活實際,了解估算。 (1)小紅想買一支5元的鋼筆,一個4元的筆記本,你能快速 說一說小紅大約要帶多少錢嗎?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約幾十朵花?(多媒 體出示圖片) 總結:剛才的過程不僅估計了價錢和數量還進行了計算,就是一 種估算(板書:估算)二、探究新知 1、閱讀與理解。提問:觀察教材第15頁圖
36、文,題中的問題是什么?解決這個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組織學生讀題,并思考。 (1)六個年級的學生共約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電影院里坐得下六個年級的學生? 2、分析與解答。 師:怎么解決六個年級的學生同時看巨幕電影坐得下的問題呢? 生:先求出六個年級的總數,然后將總人數與電影院的座位數進 行比較,小于座位數時能坐得下。 師:六個年級的總人數是221+239,這是我們沒有學過的運算, 它等于多少呢? 師明確要向知道總人數是否小于座位數,除了計算出221+239 的準確值外,還可以進行估算,然后比較大小。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
37、+239一定大于400但還 是不確定是否大于441。 生2:這樣的估算差距有點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 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 450,450比441,坐不下。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估算時,采取的 策略不同,估算的結果也不同。這兩種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種 方法更加合理,如果電影院的座位數時390個,那么剛剛提到的估 算哪個更好呢?(學生1的方法)所以,我們在進行估算時,要多 觀察, 然后選擇合理的估算策略。 3、回顧與反思。 (1)說一說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嗎? (2)如果兩個旅行團分別有196名和22
38、6名團員,這兩個旅行 團同時看巨幕電影坐得下嗎? 評價要點: 通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進行對比,體現了估算方法的多樣 化,學生可以靈活運用估算去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3、 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三”第6題。 先讓學生估算出寫在魚身上的得數,再填一填將魚分別寫在相應的框里,然后在小組中交流。 2、完成“練習三”第8題。 要求學生觀察題目,弄清楚題目要求,再按要求進行估算,把結果寫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 3、完成“練習三”第13題。 根據條件想一想能夠提出哪些問題。 評價要點: 鞏固所學知識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板書設計: 加、 減法估算的方法221+239
39、把221看成200,把239看成230. 200+230=450 450大于441 坐不下 課后反思: 總課時:第 課時 課題 整理和復習第六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生能總結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問題。 2、能夠正確、熟練地口算、筆算。學習重點: 正確、熟練地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學習難點: 能夠進行合理的估算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評價任務; 1、通過具體練習,學生能總結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掌握本單元所學內容。 2、能準確進行本單元的口算、筆算。 3、完成19頁第3題。 練習四 1題、2題、3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兩位數加、減
40、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1)提問:怎么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小結:兩位數加兩位數可以把其中一個加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 數,然后與另一個加數依次相加,這樣口算更加快捷。 (2)提問:怎么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 小結:兩位數減兩位數,可以把減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然后從 被減數中依次減去,這樣口算比較便捷。 2、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 提問: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結:列豎式時,數位對齊,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減,從個位加(減)起,哪一位上滿十向前進一(哪一位上不夠減向前一位退一當十),主要不要漏加進來的一(不要漏減走的一)。 3、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1)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可以用兩位數的加減法進行口算。 如650+340其實就是65個十減34個十,等于31個十。 (2)方式雖然不同,一個口算,一個筆算,但是運算的算理一樣, 都是滿十進一,退一當十。 (給學生自由發言,只要合理都給予肯定)二、基本練習 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 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說說口算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眼科學考試題含參考答案
-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投資協議
- 浙江國企招聘2025紹興諸暨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招聘5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蒙維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紡織工程師考試應試技能試題及答案
- 紡織品設計師職業交流試題及答案
- 紡織品設計師證書筆試知識試題及答案
- 教師個人年終總結模版
- 柜子合同協議書
- 供貨加工合同協議書
- 保溫隔熱工程腳手架工程分包協議
- 勞務雇傭免責協議書范本兩篇
- 非中醫類別醫師學習中醫藥專業知識管理辦法(試行)
- 第20課 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 課件歷史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 科學讀書分享
- 2024年學校空調租賃服務條款
- 《基于渦激振動的陣列式壓電風能采集系統》
- 先兆性早產的護理
- 幼兒園班本課程中班花樣籃球
- 充電樁運營管理協議
- 設備吊裝作業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