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陰市2012-2013學年高二政治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新人教版_第1頁
江蘇省江陰市2012-2013學年高二政治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新人教版_第2頁
江蘇省江陰市2012-2013學年高二政治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新人教版_第3頁
江蘇省江陰市2012-2013學年高二政治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新人教版_第4頁
江蘇省江陰市2012-2013學年高二政治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陰市第二中學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檢測(選修)高二政治試題第卷(客觀題 66分)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66分)1下列對哲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B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 C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D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2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 A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 B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 C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樣的問題 D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問題3世界是物質的世界,這里的“物質”是指( )       &#

2、160;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B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總和C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D客觀存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自然物4.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的根本屬性是( )A客觀實在 B發展 C運動 D規律5下列說法,屬于唯心主義觀點的是( )A.物是觀念的集合 B.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C.氣者,理之依也

3、D.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6毛澤東同志指出:“世界就是這樣一個辯證法,又動又不動,靜是動沒有,靜是不動也沒有。”這告訴我們(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絕對運動 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對靜止性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D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的7李白名句“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蘊含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B事物是運動變化的C事物運動是有規律的 D規律是可以被改造的8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 ) A客觀性 B正確性 C條件性 D社會歷史性9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范圍,這說明了( ) A真理是普遍的

4、 B真理是主觀的 C真理是有條件的 D真理是絕對的10下列對聯系的含義理解正確的是( )A聯系是指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B聯系是指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C聯系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D聯系是指事物之間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11右側漫畫啟發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 )A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B具體問題具體分析C堅持辯證的否定觀 D從整體著眼,樹立全局觀念12_ 和_ 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兩種不同的狀態( )A運動 變化 B運動 靜止C量變 質變 D聯系 發展13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質是( )A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變化 B由一種狀態到

5、另一種狀態的過渡C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D宇宙間的一切變化和過程14“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詩句的哲學寓意是( )A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有質的變化 B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C矛盾是客觀的 D量變必然引起質變15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是( )A聯系的觀點 B發展的觀點C矛盾的觀點 D實踐的觀點 16.“少年,我愛你的美貌;壯年我愛你的言談;老年,我愛你的德行。”這首小詩蘊含的哲理是( )A.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矛盾 B.事物矛盾的兩個方面各有特點C.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統一的17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_ 決定的。( )A主要矛盾

6、 B矛盾的普遍性 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 18辯證否定的實質就是“揚棄”,所謂“揚棄”就是( )A肯定舊事物中的一切 B對舊事物的一切全盤否定C克服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舊事物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 D認為外力作用對事物發展起決定性作用19.“一萬個后來者,不如一個開拓者。”這句話的積極意義主要在于( )A.告訴人們要正確處理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B.告訴人們要正確處理個人和社會的關系 C.告訴人們要有創新精神,與時俱進 D.告訴人們世界是物質的,是變化的20.我國改革開放幾十年來,隨著經濟政治的變化發展,人們的人才觀念、就業觀念、消費觀念和價值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一事實表明(

7、 )A.人的思想觀念是第一性的 B.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C.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21.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是( )A.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B.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的矛盾C.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矛盾D.物質與意識、運動與靜止的矛盾22.必須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這是因為 ( ) A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B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C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反作用 D人民群眾是對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23.右邊漫畫蘊含的哲學寓意是( )A價值觀人皆有之,由人的需要決定 B價值觀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C錯誤的價值觀會誤導

8、人們的行為 D只有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才能實現人的價值 24.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 ) 遵循社會發展規律                 以自己的利益為核心          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            從自己

9、主觀愿望出發 A.        B.           C.           D.25.右側漫畫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意識是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能促進發展B.想問題辦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C.聯系具有普遍性,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有聯系D.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基礎,有了量變就有質變26“重男輕女”本來是中國封建

10、社會的思想意識,是生產資料私有制財產繼承關系的反映,但時至今日,這種思想依然殘留在一些人的頭腦里。這說明( )A.文化的發展總是落后于社會經濟的發展B.文化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并不完全是亦步亦趨C.文化可以脫離經濟而存在 D.文化有其自身的傳承性27美國的“麥當勞”在全球開設了那么多連鎖店,靠的不是資金,而是“麥當勞”文化。這說明( )A.經濟與文化日益交融 B.不同地域的文化日益融合C.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越來越重要 D.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28英國人認為人應該隨時保持紳士作風,所以與人講話時總會刻意保留一段距離,而阿拉伯人認為朋友之間應親密無間,所以與朋友在一起時總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這說

11、明了( ) A文化影響人們的社會活動 B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方式C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 D文化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29賀知章回鄉偶書中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詩句反映了文化對人的影響是( )A潛移默化的 B深遠持久的 C愉悅歡樂的 D健康向上的30我們所說的文化多樣性,主要是指( )A歷史文化的多樣性 B民族文化的多樣性C建筑文化的多樣性 D文化教育的多樣性31經濟全球化極大地推動了世界各國的商品流通。而商品往往帶有其自身的文化屬性,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褲和可口可樂,都被視為美國文化的代表,這說明商品貿易( )A是文化傳播的一種途徑 B決定文化傳播的發展C導致強勢文化侵略和吞并弱勢文化

12、D是文化傳播的最重要的途徑32秦滅六國之后,派兵平定南越。為了鞏固其統治,將大批故六國的人流放到南越之地。這些人到了南越之地后,便長期與越人共同生活。長期的共同生活誕生了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客家文化。這說明( )A商業活動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B人口遷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C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D人際交往是文化傳播最直觀、最常見、最豐富的形式33陳獨秀、魯迅、胡適等一代文化先驅,正是吸納和借助了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科學思想,才建構了他們的現代文化思想,實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這啟示我們( ) A文化要發展就應該兼收并蓄,海納百川 B文化要發展就應該棄古學西 C文化

13、要發展就應該吸納和借助西方文化 D文化要發展就必須大膽革新二、簡答題(共3題、每題12分,共計36分)342012年12月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面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和任務,系統回顧總結了我國農村改革發展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著重研究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并最終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一重大決議。 運用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原理,結合材料說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一決議的必要性。35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對“發展的認識”經歷了從“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到“三個文明建設”再到科學發展觀的“四位一體

14、”( 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諧社會建設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變化過程,請運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原理分析這種現象并指出它對我們如何發現和發展真理有哪些啟示。36“在生命的長河里,總有一段經歷讓你終生難忘;總有一份情感讓你刻骨銘心;總有一種理想讓你永不放棄;總有一種力量讓你奮然前行。”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有關知識說明文化對人的影響。三、探究題:本題18分。結合背景材料進行探究,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綜合運用有關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性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策略等。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由單一的公有制變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變為社

15、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使得我國生產力大幅度提高,GDP居已位居世界前列。從1978年到2012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實際增長6.5倍;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實際增長6.3倍;人民生活水平實由了現貧窮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1)請運用所學哲學知識,結合材料說明,上述變化過程包含了唯物辯證法的哪些觀點?(6分) 同學們了解到:胡錦濤同志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大會上講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幾十年的偉大歷程和偉大成就深刻昭示我們: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16、(2)請你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知識回答社會主義改革的性質、目的各是什么? (6分)同學們還了解到:胡錦濤同志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大會上說:“我們的偉大目標是,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3)請從價值觀角度說明作為一名學生應如何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實現人生價值?(6分)江陰市第二中學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二政治(選修分得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3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6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

17、17181920答案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題號313233答案第卷(非選擇題,共30分)三、簡答題(共3題、每題12分,共計36分)34、35、36、37、探究題:本題18分,每小題6分。(1)(2)(3)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CACCACCACDD題號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CCBCCCCCBAA題號2324252627282930313233答案CBBDABBBABA34、物質決定意識,它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3分)我們要解決好農村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需要在農村改革實際的基礎上,形成相關的決議以便更好的指導農村改革實

18、踐。(3分)。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這要求我們,要重視意識的作用,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3分)要解決好新形勢下農村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就必須要有正確的思想意識的指導。這一決議能夠指導我們解決好農村改革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3分)35、(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2分)人們對發展問題的認識只能來源于實踐并通過實踐去檢驗。(2分)(2)認識的發展過程表現為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認識發展的無限性。(2分)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黨對發展問題的認識,也需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多次反復,才能形成比較科學的理論。(2分)(3)人類的認識是無限發展的。(2分)真理永遠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它在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